高等教育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等教育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等教育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前景

本文作者:陈君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悄然兴起的一支新生的最具活力的高等教育力量,它对于弥补政府教育财政不足、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和规模的扩张,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如何防范和化解办学风险,实现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界和办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博士对这一领域作了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作为全国“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已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在著作中,李钊教授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大量翔实而权威的资料,主要运用了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研究和办学风险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构思新颖、论述全面、客观真实、见解独到,是一部全面研究民办高校风险问题的创新之作。综观全书,该书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研究思路的新颖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该书以分析现状、阐发理论、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以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现状——风险成因——风险防范对策这一逻辑关系为明线,以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博弈为暗线,借鉴公共管理理论,在全面剖析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办高等学校防范自身风险的应对之策,深入探讨了政府在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扮演角色及其履责路径,从而形成了研究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问题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表现风格。基于这种思路,该书安排六部分内容:第一章作者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在分别阐述一般意义上风险的定义、特征和本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定义、特征。第三章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五大主要风险,即市场风险、管理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教育质量风险与政策风险。第四章从内外两方面剖析了我国民办高校风险形成的原因,深刻指出: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及社会歧视与偏见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产生的外部成因;融资机制不通畅、办学理念不科学及内部管理不规范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的内部成因。第五章从办学理念、财务管理、教育质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经营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实现学校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第六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深入探讨了政府责任的内涵,分析了政府在民办高校风险防范中履责路径,深刻指出:引导观念转变、实施科学规划、完善法规政策、建立财政资助、强化宏观监管、提供运营服务,正是现阶段政府责任中最为核心和最迫切的内容。

清晰的研究思路,充分彰显出作者深刻的理论思维素养和探索力度。该书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而且研究方法有突破,风格表现有特色。李钊博士在撰写过程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对20多所知名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归纳总结了这些民办高校在防范办学风险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将美日等国私立大学成功经验贯穿于对我国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主题研究之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所实施的发展策略,以及政府在防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相应责任与履责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运用了10余个案例、20多个图表以及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其观点。通过这些数据与案例,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实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他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个案,阐述了文化建设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指出:如果仅仅从风险防范本身来谈论民办高校的建设,那是浅层次的,是很不够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民办院校的风险来自它文化的贫弱”,因此,民办高校强大起来、昌盛起来,根本在于它逐步且迅速积厚的文化,“厚重的文化是学校化险为夷、走向稳定繁荣的磐石”。正是作者坚持了纵横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该书给人以通达、信服之感。

二、研究视角的开拓性和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该书又一特点就是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的创新。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当前主要集中在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意义、现状、趋势及对策等方面研究,以及民办高校产权、政策等专题性研究,而对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日渐积聚的风险问题,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该书将风险防范管理理论引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管理领域,并运用风险防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发生、性质、特征、成因及其防范策略。这种研究无疑有利于弥补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民办教育的研究领域。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

交换生项目作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因学习其时间短、费用低、收效大而被许多高校、家长和学生接受和青睐。交换生项目不仅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文能力、提升择业竞争力、吸引高素质生源、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以九江学院赴泰国清迈大学交换生项目为例,分析交换生项目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交换生;九江学院;清迈大学;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从目的到手段,从形式到内容,从领域到规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时展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知名度,推动公共外交发展,九江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开展交换学习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开始,因此,至今已有13年的历史。两校交流和访问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认识,促进了合作,加深了友谊。

一、交换生项目的现状

(一)交换生选拔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慕课研究

1.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1.1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公平化

慕课的开放性,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平等的大学。慕课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和edX不光提供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本土一流大学的在线课程,还为世界其他名校提供在线课程平台。另一方面,慕课对学习者没有限制,无论你是什么国际、什么学历、什么年龄、都可以注册免费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真正做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共享。

1.2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希望改变以“教”为主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实现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慕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何高校任何教授的任何课程,这就促使教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网络课程,不但要增加知识的点和面,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慕课这一平台,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教师之间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3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由于慕课平台本身的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不再像传统教育时那样,一个班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同一门课程同样的课时。学生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对于不易理解没有掌握的反复学习,对于已熟练掌握的甚至可以跳过不看。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从教学思维、信息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教学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化;慕课

自从总理在201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互联网+”这一计划以来,各行各业无不以此为契机,寻求创新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行业而言,同样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各大高等院校都在为如何发展“互联网+高等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科技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校通过在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互联网元素的挑战,以往的一块黑板,几本教科书式的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高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变化,适应新的角色。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是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由于盲目扩招等原因,导致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并没有与高校的发展取得同步,从而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阅读全文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时代特色研究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与时俱进。通过《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探究其高等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时代特色。一是倡议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二是倡导实实在在地反映问题,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三是赋予“教学相长”新的时代内涵,注重教育思想的践行和传承。本研究对潘先生高等教育思想时代特色的分析,可以为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对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潘懋元;教育思想;时代特色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一生著作等身,为国家和地方高教发展提供资政咨询,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专业支持,得到了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广大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赞许和认可。在新时代,通过《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透析其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力求为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对于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倡议并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是从潘懋元先生1970年至1990年的几百篇文章中精选了78篇汇编而成。这本文集囊括了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高等教育历史和比较高等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1]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这本文集不仅凝聚了潘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的卓越智慧与思想,更反映了一位中国学者孜孜不倦攀登科学高峰,无怨无悔追求教育真理的历程。跨越20载的60余万字,反映了潘先生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坚守,对高教学科专深学问的坚守,对教书育人培养高等教育研究专门人才的坚守。在接触高等教育研究之初,笔者曾经有过很多疑惑:为什么要研究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学科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那么多关于高等教育的学术论文以及日益增多的出版的各种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如何变成现实的推动力促进我国高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专业,如何避免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何让我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走出国门,与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发达的国家及其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中国学派的形成,在世界教育学科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太多困惑与不解,让我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习一度感到迷茫,感到困惑。一方面,被自我限制在一个狭小的思维怪圈,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又不知该从何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和突破。直至读完这本文集,我才感到上面的困惑和疑问得到了解答。我觉得,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原来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潘先生就已经做了很好的阐释与解答。正所谓,与其苦思迷茫,不如求助经典。20世纪40年代,潘懋元先生作为厦门大学教育系的学生就已经锋芒初露;59年代初,潘先生在厦门大学从事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教务等行政工作。他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敏锐地发现,不同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独特。1978年,潘先生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在报纸杂志多次撰文,强烈呼吁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他认为,建立一门学科,要提出该学科的基本概念,提出这门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体系。这些设想,在他后来不平凡的岁月里,都一一得以实现了。潘先生认为,开展高教研究主要是基于高等教育的两个特点,这就是有别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同时它的对象是身心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的青年初期和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如果按照看待中小学生的办法看待大学生,按照培养中小学生的办法培养大学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特点的,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2]一方面,潘先生在理论上这么看,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一系列学术新观点;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他利用长期兼任高等学校行政领导工作的机会,努力践行着自己提出来的理论,不断在实际工作中验证、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观点。这个过程,不仅丰富了理论,也推动了实践。他在从教80多年的历史中,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在理论上深耕不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生奔波,推动了高等教育学成为政府和社会认可的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也迎来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形势,迎来了他一生追求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一点,从目前全国几千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以及数百家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数十家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发展状况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可以说,潘先生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的事业。[3]他的思想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影响了高等教育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潘先生的这份崇高的教育情怀,这份坚持守候的赤诚教育初心,以及他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家扎根实践沃土的时代特色。

二倡导实实在在地反映问题,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的学术专著、论文、编著达数百种。在提出和创建新学科的同时,他积极投身于日新月异的火热高等教育实践,提倡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应用研究。例如,他较早提倡研究和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20多年前,在高等教育还处于少数人专享的时期,民办高等教育饱受争议,不仅在社会上有不同意见,在教育部(国家教委)的相关会议中,要不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大发展还是小发展,如何发展,都有不同的看法。潘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要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强调要逐步建立有力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确保教育质量和水平;呼吁要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立法,促进其依法依规自主办学,等等。从现在的发展情况和政策趋向看,20多年前潘先生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这些论断无疑是正确的;这些论断对于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突破瓶颈实现创新,乃至于实现整个高等教育的政策变革、实践变革和人才培养的高水准,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潘先生视野开阔,善于捕捉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习惯于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顺应中寻找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在这本文集中,他首倡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并对这两条规律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表述;他从战略家的高度审视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的基本关系;他还敏锐地意识到新技术革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对策;他提倡把高等教育的研究重心下移,重视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他对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仍然很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潘先生还从微观层面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适应能力问题;他时刻关注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他还把高等教育研究延伸到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的研究,关注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问题和高考改革问题,等等。潘先生潜心学术,醉心研究。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会“弹钢琴”,也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取得最大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潘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术研究从来都不是故弄玄虚,高深莫测,无病呻吟,而是要有的放矢,实实在在地反映问题,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真正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又能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意见建议,反对写文章言之无物、空洞无味,杜绝“不结果实的花”。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摘要:王季愚是我国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担任过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主要领导。从教35年来始终从事外国语教育和“学术建校”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王季愚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并结合当时社会高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率先试办研究生教育,1950年成立了研究室,就此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活动,为新中国建立后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高素质人才,也为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办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王季愚“学术建校”教育思想;高校办学治校理念

王季愚,新中国外国语教育的倡导者与奠基人,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等,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红色教育实践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建设的大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国家重视各类人才培养。50年代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王季愚校长坚持革命干部学校的办学传统,并促使其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新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一、百废待兴,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围绕解放区开展

解放战争之后,全国呈现胜利之势,当时的党和政府把培养大批管理干部的任务提上日程,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他要求迅速而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与工作的干部,把大量人才造就成管理干部。然而造就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就是高等教育。由于东北地区率先成为解放区,是当时中国稳固的大后方,东北处于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急于发展经济,所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整顿和创办新式大学也最先从东北开始。1949年《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一经颁布,东北全面进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时期,该决定在整顿一些旧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新式大学,包括培养初等、中等教育的大学,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大学,其中被放在重要位置的新式大学就是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师资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以下简称哈外专)。建国初期,各高校紧紧依托党的领导,发展高等教育。195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其中就规定了“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立研究生部,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上,招收大学、专门学院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早在50年代初,新式大学的俄语教学工作基本依赖于苏联人或是苏侨担任,当时中国高校教育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即外语教学上过度依赖外国教师。王季愚凭借多年俄语教育研究经验,在哈外专成立了属于新中国本土的研究室。1953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54年,哈外专在王季愚的领导下已经可以顺利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师和干部,并且承担起全部办学工作。哈外专是新中国首个创造出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校,可以说,王季愚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二、日新月异,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当年的中国还缺乏办社会主义学校的经验,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国,在如此严峻形势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只能向苏联学习。通过输送大批人才出国留学和引进外国人才,我国建立起新的教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稳定了教学秩序,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强劲,王季愚认为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全党全国的需求服务,不能过于自由地办学,也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凭借个人意向办学。为了顺利接替苏联和苏侨教师,她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从学生中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优秀教师与干部。直到中苏关系破裂,大批苏侨回国或迁居海外时,我国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已经不下百人,从语言实践教学到语言理论教学等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王季愚对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选派等工作亲力亲为,从而使得师资队伍的过渡与交替工作平稳而迅速地完成。这时,王季愚又四处招揽人才,积极地创造物质条件,向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学习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黑龙江大学需要适当的教育转轨,在教学中,王季愚对教师与学生要求严格,注重教学质量,强调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遵循新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共同体研究

摘要:

从当前的国内国外发展形势看,高等教育国际间的合作在日趋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在不断加强。这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资源,还为我国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也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深入,已经逐渐形成大学共同体模式。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背景下大学共同体模式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尝试探讨了完善大学共同体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大学共同体模式

全球化与国家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展,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绝世、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在不断加强,从而使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1]就教育方面而言,国与国的的合作正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丰富多样。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既有教育相关人员的交流,又有教育课程内容的交流。这些交流尤其体现在本国大学与他国大学之间的交流,例如我们看到的交换生、留学生等,又例如大学与大学之间教授学者开展的研讨会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的具体体现。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形成的大学共同体模式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积极影响。以下则是对大学共同体模式特征和优势的具体阐释。

一大学共同体模式形成的积极作用

(一)对本国环境的依赖性降低

阅读全文

本土化高等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为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含义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路径,希望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本土化建言献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本土化

众所周知,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创新不仅仅只是理论发展成熟的需要,同时这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呼唤的积极响应。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就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自然也就有了中国特色。鉴于此种背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兼容并包,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国情,考虑到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以及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实践来看,当下的高等教育理论已经不足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可是在进行中国化融合的时候,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症结所在。换句话来说,如何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本土化,进而实现对现有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指导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深思的研究方向。

一、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含义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面临的困难重重,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内容广泛,不仅包含理论主题的选择问题,同时还需要对理论结构、研究手段进行厘清,而且就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实现路径来看,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种:首先,是引进来的本土化,具体来说就是将国外的先进理论进行引进吸收,然而结合实际进行转化。其关键的节点就在于如何对国外的教育理论进行甄别批判,简单来说就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其次,就是走出去的本土化。即“在本土、由本土人、就本土的问题、以本土的方式”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尽管这条路径饱受争议,大部分的争议点就在于本土人地本土化所研究的是本土的东西,自然不存在本土化的动态过程。综合来看,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下,立足于本土文化与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的研究应该是一种“本土化”的研究,其产生的理论也应该是一种本土化的理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