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服装实训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中应用
摘要:从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出发,以民族地区文化与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技艺的特色课程为例,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化科技结合探索。与发展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以共享资源和技艺模拟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对民族特色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解决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全过程中改变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并为中职服装课程信息管理的转型提供有效的建议,传承更高品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服装;民族特色课程;信息化;传承创新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媒介,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合理的特殊工具。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强大的民族的文化重建,并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趋势,唤起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力量,帮助他们强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人公的使命,然后肩负起了民族的使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根据新的国家政策,制定了相关的省部级响应文件。2015年3月,广西省教育厅、民政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厅、广播电视厅联合了《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规定将民间文化的推广纳入职业技术学校文化教育的全过程。促进传统民俗工艺传承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非物质文化财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探索当代的民俗文化传承体系。现行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广西职业教育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方向和依据,而且明确提出了日常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2013年,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广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民俗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它为本项目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自2008年第二轮“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行动”以来,南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基础水平明显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独特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为南宁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趋势设定了标准。以区域民族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校园建设,有利于南宁职业院校将中华民族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
1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手工艺技艺的必要性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与技艺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文化强国”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行动。战略定位行动有利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完善当代产业链管理体系,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满足家庭文化艺术消费市场需求,同时解决了民族文化艺术消费问题。拉近民族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之间的思想距离,继承自主创新的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地方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促进广西文化艺术繁荣。
2人才多元化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从MOOC(大中型在线公开课程)席卷全球到我国迅速发展的各种在线学习服务平台,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平台层出不穷。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方法技术的确需要教师跟踪学习和接受培训,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文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造了优秀人才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具有多元化的观念,对文化艺术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专业学科的现状来看,中国民族特色与当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服装课堂教学,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中国民族手工饰品工艺等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方法。
3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与应用价值
民族特色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
摘要:从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出发,以民族地区文化与民族手工饰品设计与制作技艺的特色课程为例,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化科技结合探索。与发展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以共享资源和技艺模拟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对民族特色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解决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全过程中改变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并为中职服装课程信息管理的转型提供有效的建议,传承更高品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服装;民族特色课程;信息化;传承创新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媒介,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合理的特殊工具。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强大的民族的文化重建,并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趋势,唤起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力量,帮助他们强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人公的使命,然后肩负起了民族的使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根据新的国家政策,制定了相关的省部级响应文件。2015年3月,广西省教育厅、民政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厅、广播电视厅联合了《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规定将民间文化的推广纳入职业技术学校文化教育的全过程。促进传统民俗工艺传承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非物质文化财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探索当代的民俗文化传承体系。现行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广西职业教育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方向和依据,而且明确提出了日常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2013年,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广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民俗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它为本项目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自2008年第二轮“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行动”以来,南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基础水平明显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独特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为南宁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趋势设定了标准。以区域民族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校园建设,有利于南宁职业院校将中华民族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
1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手工艺技艺的必要性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与技艺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文化强国”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行动。战略定位行动有利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完善当代产业链管理体系,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满足家庭文化艺术消费市场需求,同时解决了民族文化艺术消费问题。拉近民族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之间的思想距离,继承自主创新的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地方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促进广西文化艺术繁荣。
2人才多元化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从MOOC(大中型在线公开课程)席卷全球到我国迅速发展的各种在线学习服务平台,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平台层出不穷。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方法技术的确需要教师跟踪学习和接受培训,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文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造了优秀人才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具有多元化的观念,对文化艺术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专业学科的现状来看,中国民族特色与当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服装课堂教学,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中国民族手工饰品工艺等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方法。
形象设计专业调研报告分析
摘要:形象设计专业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及发展前景。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可以保证专业方向定位准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通过调研培训师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及广泛的就业渠道,以期培养适应国内形象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形象设计人员。
关键词:形象设计;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
一、形象设计专业及专业背景
1.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以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形象设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形象设计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出现从事形象设计工作的人员,但一般都是从美容、美发、化妆、服装(饰品)中分离出来的。这些人员从业余到专业,从擅长一门技能发展到注重人物整体形象,与真正意义上的形象设计还有一定的差距,形象设计在最近几年才成为独立的行业。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外表形象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下,形象设计师应运而生。以前形象设计是单纯的脸部化妆,发型造型技能操作,现在已经发展到人物的整体着装风格及造型、服饰品的设计与搭配、肤色与五官修整、发型款式及色彩搭配等。当今社会,除了个人形象的塑造,随着电影、电视、广告、影楼、舞台艺术的发展,对影视化妆师、舞台化妆师和影楼化妆师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从高校毕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自身修养较高,具有一定审美意识和流行时尚感觉的形象设计师必然受市场欢迎。
2.开设形象设计专业的必要性。从形象设计人才的现状来看,近年来国内一些院校陆续开始开设形象设计专业,在这些院校中,本科研究性的学院居多。形象设计专业的要求是以实践技能为主的专业形式,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体的专业模式。这种“艺术加技术”模式是高职学院的强项,也是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动手能力强是其办学的特色和强势之一。因此在高职学院开设形象设计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设形象设计专业及方向的可行性
目前社会上有单纯的短期定向培训,培训目的单一,学习内容相对片面。虽然能够确定毕业去向,比如单独学习影楼造型,但就业的选择余地比较窄,只能适应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就业。如果能够系统学习相关的科目,就能在相关行业领域内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高职学院系统学习形象设计的各种知识,再根据市场需求从业,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是基于本校拥有直播实训教室、校外实训数字化基地等良好的“自媒体”人才培养环境。2015年以来,本校教师多次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活动并荣获辽宁省信息化教学比赛成果奖的佳绩。并且培养出多名职业“网红”,形成经典案例。秉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模式不断更新与完善的理念,以移动互联网媒体为手段应用于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信息化师资培训、实训课程设计、实训作业辅导、信息化就业创业、信息化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信息化实训;网红
受自媒体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时尚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近三年就业中,涌现出多名美容、化妆、美发、服装“网红”博主,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专业知识与产品营销紧密结合,助推互联网经济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实训教学方面也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效。因此,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应把握时代契机,以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信息化思维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形成一种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应用性的新型育人模式[1],培养出懂网络、精专业、会营销的综合素质人才。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国内人物形象设计学科教育现状、教学模式传统陈旧,主要教授美妆、服装、发型、营销等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传统而机械,信息化教学程度也不高,开设电子商务或主持专业的院校又不能与美业技能结合。能够综合性地运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思维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尚属国内空白[2]。这种单一教育理念已经不能迎合新时代人才市场需求。因此,人物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意识、实训内容、教务管理体系都应该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思维模式创新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创新策略
1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1.1教学方案需要改革,现有教材体系相对落后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教学方案需要加强改革。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各类服装设计、制作、工艺质检、服装市场营销等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掌握素描、色彩基础知识、技能;掌握人体比例、形体结构、人体动态等相关基本知识,绘图基本能力和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运用能力,具备面料识别、服装设计、打板、制作等能力,全面了解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各项流程。但是,缺少服装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网络客服、民族服饰等方面知识的教授,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材使用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某些课程仍采用的是正式出版的传统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刻板,理论性较强,深奥难懂,已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在教材中体现不够,不能贴近迅猛发展的服装行业的实际需要。
1.2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方式更新慢
目前服装专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专业课程设置数量多、涵盖面广,师资需求大,造成本专业师资数量不足。同时,这些老师长期处于教育第一线,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不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教育教学视野较为狭窄。学校师资力量因扩招而造成专业教师周工作量大,专业教师在周课时二十节左右的情况下,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使得专业教师无暇顾及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师往往毕业之后即进入学校,缺乏社会践经历。而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往往具有面小、时间受限性大的特点,没有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为了符合本专业实训实作多,课程更新快的教学要求,我校从企业生产一线聘请专家、工程师以及高级技师等,强化实践教学,促进本专业教师知识的更新和产学研结合能力的加强,同时,他们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职场经验也可促使学生自觉提升专业技能,踏入社会少走一些弯路。但是,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在教学管理上与学校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完全发挥。
1.3校企合作方式还需加强
现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正式合作单位只有重庆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单位过少,工学结合、产教结合还不够,使专业与社会的对接面窄,对合作单位依赖较重。引企入校的合作单位现在主要是重庆市校园精灵服饰有限公司,校企融合还需要做大加强。
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工匠们喜欢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制造产品的过程,他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工匠精神;融入总理在
2016年3月的两会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将工匠精神转化为中国设计的内在驱动和现实生产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服装行业的现状
1.1工匠精神的含义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它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坚持,敬业,淡泊名利等,它的核心内涵是创新。现代的工匠精神主要通过精益求精来表现,人们要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艺,不管是面料、工艺还是设计,都要不断的提升,创造出更优质的服装。创新是现代工匠精神的灵魂,服装设计这个行业就是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引领时尚,这样,我国的服装行业才能进一步发展[1]。
1.2我国服装行业的现状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摘要】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中职服装专业的改革较为坎坷,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用人岗位逐渐向专业化迈进,很多企业都反映当前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岗位的要求,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岗位发展不相符。中职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人们有效认识到技能大赛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主要浅析了技能大赛视域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旨在为工作人员提高参考。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职教学改革;服装专业
通常情况下,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与实践型人才,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然而,社会逐渐向前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改变了对职业院校的支持与就业观念改变,使得职业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社会上,普通高中看高考,职业院校看大赛,已然变为人们的共识,许多职业院校都坚持“以塞促教,以塞促学,以塞促改”的根本教学观念,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对于中职服装专业来讲,最为主要的就是就业问题。因此,在学校中,学校需要制定一些规定和标准来培养学生,进而向社会输送全能型人才。
一、技能大赛具备的重要性
1.指引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社会的不断变化,使得当前的人们都较为看出中职院校在参加技能大赛时的表现,使得技能大赛成为中职院校最关键的一部分,经过查看学生参数技能大赛的水平,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因此,学校需增强学生技能方面的能力。站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在学校上课时,老师需采用赛事标准以及评审要求进行设计课堂,增加务实性,并当作教学指导,通过此标准来决定课堂中需学习的内容,并制定相关教学目标,进而使得内容更体系化以及模块化。运用技能大赛时的规定,来严格要求学生,并当作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中职院校表明专业发展趋势,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与此同时,技能大赛在服装专业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加深了职业教育理念,教师需进一步研究大赛中逐渐诞生的工艺和制作模式,更新本身知识结构,调整好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和大赛改革相一致,促进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2.指引中职服装专业学生达到职业化培养
聋校职业教育思考与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对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当前聋校职业教育的诸多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听障学生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为全面提高听障学生的素质,听障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根据听障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调整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不断满足学生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
关键词:聋校;职业教育;思考;实践
职业教育对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提出了重点任务:“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支持校企合作,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残疾人职业教育应当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中期、短期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并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些都为聋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聋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听障学生将来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前,部分聋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影响了听障学生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特教职业教育的发展[1]。因此,为全面提高听障学生的素质,适应社会就业需要,切实为听障学生将来的生存、生活负责,听障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根据听障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调整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不断满足学生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青岛市中心聋校是一所集学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专于一体的综合性听障教育学校。在全面抓好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全面提升听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直面听障学生在就业、择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地域、就业环境等因素,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听障学生实习就业渠道,使听障学生的就业率和稳固率稳步提升,探索和创新了聋校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1聋校职业教育的思考
听障学生能否顺利择业就业,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听障学生就业一直是由国家负责安排的,学业结束,他们就被直接分配到国营福利工厂工作。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传统的就业模式被打破了,国营的福利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几乎全部破产,残疾人也和普通人一样进入到人才市场,面临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这种转变给听障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压力,以致很多年富力强的听障人员靠社保金度日[2]。
1.1聋校中职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2012年,青岛市中心聋校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毕业生离职原因调查表》《听障学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表》《听障学生就业倾向性调查表》等问卷,对青岛市的听障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还利用《企业管理层问卷》和《企业员工问卷》,就企业对听障毕业生的需求、态度,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如下:第一,青岛市听障毕业生学历以大学和中职为主,其次为初中,再其次为小学。调查对象的月薪差距较大,且普遍较低。月薪在400—800之间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3.6%;月薪在800—1200之间的人数较前者少,占总人数的32.1%;月薪100—400的人数最少,占总人数的6%。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青岛市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平均水平在1600元—2200元之间;青岛市中职生月薪平均水平为1000—1200元。听障学校毕业生的月薪水平远低于同资历普通从业人员的月薪水平。第二,听障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在就业单位中,38.6%是私营企业,33.55%是外资企业,8.8%是国有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70.7%是中小型的,25.9%是大型的企业,3%左右为小型企业,企业大都是制造业,还有48.3%是餐饮、住宿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面狭窄,主要依靠于体力劳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得到应用和发挥。第三,听障学生虽然毕业后都可找到工作,但是后期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多种原因而离职较多。通过调查初步得出结论:研究对象的离职原因主要是客观原因,占67%;主观原因有交流障碍、自己缺乏主见等。第四,听障毕业生就业时,对工作最注重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期望找到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听障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最为关注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其次是“工资水平与福利”。这说明听障学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关注物质生活条件,较少关注企业的文化与发展等高层次的需求。第五,听障学生就业时的首选是一线城市。听障学生在就业时希望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占30.6%,其次是选择东部沿海城市,占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