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妇产科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妇产科急腹症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治疗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检查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单独腹部超声检查以及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分组计算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80例患者腹部超声检查中各类急腹症的检出率均低于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差异均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腹部超声,对于各类疾病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实践。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腹部超声;阴道超声
急腹症是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提升对各类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疾病发展的控制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降低患者死亡率,缓解患者痛苦[1]。近年来超声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广泛,不同影像检查方式的检验效果也有所不同。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治疗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检查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5.3±2.4)岁;已婚62例,未婚18例;已育49例,未育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腰痛等,患者无任何妇产科疾病史;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且无任何家族精神病史;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均完全知晓,且主动配合参与。本次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研究批准。
1.2方法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1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为(26.32±5.47)岁。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急性腹痛、阴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存在异常增多表现。其中卵巢囊肿24例(47.06%),异位妊娠22例(43.14%),卵巢黄体破裂3例(5.88%),急性盆腔炎2例(3.92%)。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膀胱充盈下给予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子宫与宫腔内情况。对发现盆腔、附件或卵巢异常包块者明确包块大小、性状、位置等;对发现盆腔积液者立即进行盆腔穿刺,并取积液样本进行检查。对存在手术指征者优先给予手术治疗,对无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本组7例卵巢囊肿患者、22例异位妊娠患者以及3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其中17例卵巢囊肿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或加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水平。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采用MOS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寻妇产科早产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为促进顺利分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6例本院妇产科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83例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分入足月分娩组,83例早产分娩的产妇分入早产分娩组。通过对比观察,针对其早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分娩组出现流产、胎盘前置、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量情况的概率显著高于足月分娩的产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产妇早产的因素中流产次数、羊水过量、胎盘前置等具体问题都是可能引发早产的主要因素,应当在产妇孕期重视这些现象并为后续的分娩过程做充足的准备,为早产产妇的顺利分娩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
早产是产妇妊娠结局中的一种类型。属于不良妊娠结局。在有关数据的调查中,早产在产妇分娩中的发生率最高可达10%。早产不仅会给分娩中产妇的生命安全和造成直接的威胁,对于婴儿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1]。虽然在医疗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早产婴儿的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都产妇分娩出现早产现象的概率却不断地提升。这也是本文探索早产引发的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现选取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66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病例样本选取时间范围,2018年3月~2019年3月。现将详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来自本院妇产科,样本数166例,均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其中足月产妇(n=83)纳入足月分娩组,早产产妇(n=83)纳入早产分娩组。产妇一般资料如下。足月分娩组,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9.7±2.3)岁;孕周范围,最短27周,最长36周,平均孕周(29.4±1.3)周。早产分娩组,年龄,最大37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30.1±1.9)岁;孕周范围,最短28周,最长36周,平均孕周(29.2±1.4)周,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将与院方签订了参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的产妇纳入研究范围;②将能够配合完成所有调查与统计分析的产妇纳入研究范围。排除标准:①排除未与院方签订参与研究知情同意书的产妇;②排除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全程参与调查研究的产妇。
1.2方法
丙泊酚妇产科手术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100例,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所有患者无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亦无不良嗜好和特殊并发症;年龄在19岁~38岁之间。2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应保证常规禁食禁饮,且麻醉前未用任何药物。A组只注射丙泊酚2mg/kg进行术前静脉麻醉;B组先诱导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20s后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
1.3观察指标
注射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四肢反应,详细记录呼吸抑制时间和清醒时间(以轻声呼之眼睛正常睁开且大脑运作正常为标准),呼吸抑制时间的记录频率以30s为单位,大于180s为呼吸抑制延长,需要进一步治疗。抑制呼吸的程度以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频率较慢,呼吸频率波动差异偏低须辅助呼吸为标准。清醒时间以1min为测量单位,以注射药物3min起为标准计时,若6min以上仍未清醒,应做辅助检查。术中四肢反应分4个等级,0级反应,重按之,患者无明显感觉;1级反应,重按之,患者有轻微感觉,但无疼痛和触压感,对手术无影响;2级反应,重按之,患者有触压感和中度疼痛感,医师不能单独进行手术;3级反应,有明显的触压感和疼痛感,且四肢活动幅度较大,必须追加药物才可进行手术。所有患者须留院观察3h以上,以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
妇产科感染控制与管理探讨
1妇产科门诊的主要特点以及控制内容
妇产科的门诊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医院的整体感染防控检测上是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切实对交叉感染的来源和途径进行切断,预防妇产科门诊当中出现交叉感染。在妇产科当中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实际上是可以存在很多环境下,诸如就诊的病患妇女、或者医务工作人员,甚至是家属身上,这样就意味着对于病原体这类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都是具备比较关键性的影响的。
妇产科的门诊要进行感染来源和途径的控制,就要对于各项指标进行严密控制和检测,包括了所有能够与医疗工作人员产生接触的物体的表面,对于各个门诊和诊治室的预防和检测,对于消毒用品、医疗器械以及相关的医疗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的手部等。如果医院出现了感染流行的状况时候,应该要对整个医院的环境和流程进行微生物学的筛查,重点要控制可能的传染源、传染的途径以及消毒的效果等方面。
2对于妇产科门诊的感染管理与控制强化建议的思考
第一方面,应该针对该类妇产科门诊的具体状况,建立一个专门性的医院感染的管理部门。实际上医院针对感染问题的管理一直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跟进,医院的组织领导者也都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不过应该在现有的院级感染预防和控制机构的基础上,针对各个部门,特别是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门诊和科室设立相关的感染管理和预防机构。
妇产科的门诊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感染监测控制人员一名,每个月度都要对于妇产科门诊的消毒状况进行检查,和妇产科的门诊科室负责人以及医院上级的感染管理科室进行联系,每一个月形成相关的监测报告,及时向相关责任人进行联系,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要和相关的妇产科门诊的负责人,一起研究形成并落实整改。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一员,都应该严格按照最高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监测方式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到人。第二方面,要对于妇产科门诊的医务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
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人员较多的状况下,要对于就诊人员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让就诊人员的就诊时间进一步缩短,避免这些就诊人员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对于妇产科门诊当中出现疑似出现性病或者确诊传染性性病的病患者时候,要及时地进行隔离,并且转介到性病的专科诊疗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每一个相关的妇产科诊室当中的医疗器械,应该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清洗之后还要再次进行灭菌消毒,对于病患者所排出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都应该采用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妇产科住院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妇产科住院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对照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67%、0.00%、95.00%,对照组分别为35.00%、13.33%、68.33%,在以上数据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通过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有助于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临床护理效果
0引言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和分娩的生理、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和难产的预防和诊治等,其中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是妇产科的主要护理人群[1,2]。妇产科患者存在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和不可预知因素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加之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孕产妇以及新生儿家属的重视程度很高,使得他们对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提出了较其他科室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稍有怠慢,便极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3]。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本研究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7.8±2.6)岁,本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将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27.3±3.1)岁,采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妇产科抗菌药物治疗分析
1妇产科的临床抗菌治疗药物控制
妇产科的相关临床医学治疗过程需要对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改善综合性的妇产科过程控制,对临床20-70岁左右的患者进行区分,对入院时间进行合理的病情患者记录,改善综合性的有效化的治疗过程控制,实现合理的综合性的有效化的治疗过程控制。采用随机的方法合理的分析临床医学上的相关问题,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医学上的妇科症问题,记录患者的入院时间、年龄、用药情况、药物特性问题等等,从而实现合理化的综合性药物周期控制,保证合理的药物时间过程分析。临床上的妇科抗菌药物有甲硝唑类药物,林可霉素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通过临床药物的相关分析,认识到产科的综合性抗菌药物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比妇科低,妇产科的综合性抗菌药物的综合性使用目的是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综合性的药物预防控制,改善患者的综合性妇科诊治过程控制,实现合理的综合性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效率控制管理,实现合理化的药物产品的治疗过程控制,提高综合性的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比率,加强综合性的抗菌药物的综合性的临床性治疗过程控制。妇产科的抗菌药物相比妇科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低,配合合理的联合性药物控制,改善综合性的药物的药效目的控制,加深综合性的使用效率分析,逐步实现合理的有效妇产科的临床医学药物的治疗过程分析。抗菌药物在实际上的综合性临床医学具有一定的适应症效果,采用合理的抗生素药物进行相关的预防过程作用控制,改善综合性的感染效果分析,提高术后的相关病情管理,保证合理的综合性的抗生素的使用效果。采用合理的妇产科病菌的感染情况进行合理的预防控制,加强综合性的、有效化的治病情况干预,改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患者控制管理,实现合理的综合性措施分析,从而逐步实现合理化的手术后的患者控制,提高手术前的综合性体质控制管理。因此,加强综合性的术后病菌感染问题的合理化预防控制,改善患者对于每一种抗生素的综合性使用过程,从而保证综合性的•各项措施的合理化应用过程,建立良好的感染根源控制,从而有效化的降低感染•问题的有效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相关感染问题。对于普通的输卵管的结渣手术中,对于附件的切除术会造成相关的综合性的各项问题的感染,合理的加强综合性的临床妇产科病情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相关药物控制管理,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相关药物的抵抗能力控制,从而逐步加深综合性的最大范围的低感染问题的控制,从而逐步降低患者的综合性的治疗时间。
2妇产科的临床医学上的抗菌药物控制
抗菌药物的综合性控制是采用患者的综合性治疗过程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对于抗菌药物需要合理的控制,防止长期用药过程。在抗生素的使用前,临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过敏实验控制,逐步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机体用药控制,防止医生对于患者的综合用药情况的不合理分析,造成相关的临床医学上的用药问题。采用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控制,完善有效化的综合性药物使用管理,防止患者长期使用造成对抗菌药物的依懒性问题,增加患者的联合用药过程控制。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应当依靠患者的生殖道内的相关细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认识不同的临床患者的不同病情细菌感染问题,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过程分析,改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上的抗菌药物的相关数据分析,认识青霉素、甲硝唑、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等相关的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抗菌药物的相关临床使用效果。采用合理的药物特性完善综合性的治疗过程。甲硝唑可以有效地抑制机体抑制引道的厌氧菌控制。最合理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是在术前的半个小时,采用合理的综合性手术过程加强综合性的有效药物浓度给药,持续给药的控制,实现合理的伤口细菌管理,是不加深综合性的抗生素的整体治疗。如果抗生素不能合理的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感染问题,需要提前进行合理的使用情况控制,采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过程控制,逐步加深综合性的机体药性管理,实现合理的综合性的感染伤口的相关问题的有效管理,逐步实现综合性的临床医学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相关临床治疗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认识相关的抗生素的相关问题,逐步加深对于妇产科的临床医学上的相关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合理的加深综合性的分娩、妊娠等重要的妇产科问题的生理过程感染过程控制,防止综合性的感染问题的并发症的影响。逐步实现合理的临床医学上医生和护士的综合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控制,防止出现一系列的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实现最终的妇产科临床医学上的抗菌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控制。
作者:郭平 单位: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妇产科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根据感染危险因素寻找合适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近期医院收治的1221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11%,以呼吸道感染较多,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次数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很大关系。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概率较大,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日常监测,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关键词:
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
妇产科是医院特殊科室之一,科室内的住院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各种妇产科疾病、妊娠并发症及恶性肿瘤等,大多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有的患者甚至需要长期的放、化疗治疗。治疗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