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分集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学教师选题研究情况
一、研究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都会选用两种甚至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统计的研究方法百分比之和超过了百分之百也是源于这一原因,具体比例分布情况3。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对教师进行研究,相关作者结合论文内容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进行了阐释。但是研究更多侧重于定性研究。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的兴起,近些年一些实验法、实证研究法被运用到研究中,增加了学科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院校分布
288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来源可分为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两类。其中师范类院校论文数为230篇,占总数的79.86%,仅华东师大(84篇)、东北师大(36篇)、北京师大(34篇)、南京师大(26篇)四所高校就占全部论文的60%,其余为西北师大16篇,华中师大9篇,上海师大8篇,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湖南师大各4篇,山东师大、福建师大各2篇,首都师大1篇。综合型大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例较低,仅58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0.14%,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其中比例最高的西南大学(31篇)其前身有一部分亦是西南师范大学,其余论文数量分布为为华中科技大学12篇,北京大学4篇,厦门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各3篇,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各1篇。
三、选题特点分析
1.选题受国家政策影响,反映时代需求: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大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唯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部分博士生就将目光投向了教师研究,随着2007年新课程在全国普通高中的全面实施,也迎来了教师研究的高潮。
2.研究主题越来越全面,并体现学科特性:随着论文数量的逐年增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更加全面、深刻。主要表现为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对“教师”职业的细化研究、对教师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改善教师生存加大人文关怀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但部分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因此还需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避免受短板限制而不能更好发展进步的“木桶效应”这一现象的产生。
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型期刊转型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技期刊最根本的优势和价值还是在于内容,优秀的内容策划才是期刊创品牌、提质量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关注多是学术热点问题,而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文章一般都刊发在科普类期刊或报纸上,地方高校学报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服务能力,如果创造性地从科技期刊的角度贴近百姓民生,寻找读者关注的关于日常生活常识、疾病控制及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具体包括疾病防治、大气污染指数、噪音污染、饮用水源保护、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以及超标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尝试性地策划刊发了一组相关内容的论文,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充分发挥了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媒体的正能量的传播能力,为向着服务型科技期刊转型做准备。近几年,辽宁大学学报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策划刊发了一组论文,包括《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沈阳市市区噪声检测———以地铁一二号线为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路径分析》《景观遗传学中Mantel检验和dbRDA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桓龙湖水库生物监测及水质预警》。通过选题策划、内容确定、标题制作、版面形式等多方面的精心加工,使这六篇百姓民生的系列文章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集中发表,反响很大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策划选题阶段,挖掘新闻热点背后的学术盲点
近些年,公众对环境污染非常关注,大气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水环境污染、噪音扰民时有发生,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已经成为新闻热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被多次报道。但是新闻媒体对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报道很少,致使广大群众对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产生了误解,并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责任编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通过专家的实验数据解读,发现这些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排放不达标所致,再有就是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饮用水污染是工业生产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另外国家正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污染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制定政策以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基于这个学术盲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科学知识,编辑决定策划选题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刊发。
二、策划组稿方向,深入实验室不间断追踪重点专家的研究成果
为改变坐等稿源“上门”的局面,为让读者了解正规工厂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处理的常规方法和目前科研的最新进展,编辑深入环境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调研,与作者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初步确定了论文的写作方向。策划过程中,本打算只刊发“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主题的一篇文章,但是编辑通过对课题和新闻的研究发现,读者对“生活用水的水质如何鉴定是安全”的这一问题比较关注,于是编辑建议作者再从这个角度撰写一篇论文。最终,作者接受了编辑的意见,创作了2篇关于水污染处理的论文。在论文内容确定的过程中,编辑充分发挥了媒体人的正能量,当作者在查找资料、选题、论文写作等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帮忙联系相关的企业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使论文很快成稿。另外我们关注辽宁大学环境科学院宋有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已经十几年了,在宋老师刚刚被辽大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为特聘教授,我们就一直关注他的科研课题。早在2006年我们就针对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发了一篇题为《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章,此时他仅仅32岁并刚被辽大引进特聘为教授,之后他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直到2012年学报与他的科研团队才有了实质性合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从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在辽大学报的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年第一期、第二期发表《疯牛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和《氯化镁促进溶菌酶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又发表《巯基琥珀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毕赤酵母生字的影响》和《氯化锌影响胱抑素淀粉样聚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2014年发表《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等。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编辑与宋有涛教授团队沟通确定再组一篇文章作为该系列文章的重点文章。
三、启发作者论文题目“标新题异”,便于网络搜索和阅读
由于这几篇文章都与健康和环境相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编辑发现,每篇文章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既涉及疾病防治、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水资源检测,又有空气质量检测、噪音检测等几个方面,因此,编辑建议作者针对每篇文章的创新点重新拟题。一次修改后的题目已经突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突出文章的创新点,编辑通过知网查询,分别搜索到多篇标题相似的论文,这个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文章标题缺乏“标新题意”的问题。编辑将检索的结果告知了作者,但是作者并不理解,觉得文章随便起个题目就行了,想看的人打开看看就知道具体内容了,于是编辑这样启发作者:如果论文的题目不新颖,与以前发表的论文题目相似,那想查询的人就可能细化检索条件,你的论文被检索到的机会就少、被别人参考引用的机会就少,从而影响了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经过编辑启发后,意识到了标题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二次修改,结合创新点采用了新标题。编辑再次利用知网检索,没有发现同名的论文,充分体现了科技论文标题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编辑的“标新题意”的想法。在编辑的建议和启发的帮助下,作者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标题,最终的标题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核心的内容,体现了标题的“精确概括、语义准确”。本栏是以环境科学为特色的专栏,研究内容与栏目报道内容相符,与本刊的宗旨、风格相协调。
农事学课程实践教育革新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为我国培养各级各类农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国内各高校在认识及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1]山东农业大学建设了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把认识性实践、印证性实践、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探索出教学新体系。[1]北京农学院在原有农事实践课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在1997年形成了农事学课程。[3]山西农业大学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结合实践教学自身情况及发展水平,借鉴北京农学院已有农事学课程教学成果,在2004年开设了农事学课程。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农学专业唯一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农事学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以求适应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开设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一)传统农事操作课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老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完善。早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室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开设作物形态观测与农事操作课程,在第四、五学期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等实践课程。[4]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上述实践课程不断被压缩,最后只保留了农事操作课程。这一课程目前在全国许多高等农业院校中还在开设,并被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课程考核标准也很难把握。[5]在学生学习农事操作课程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在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作物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生物统计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特别困难。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同时,农学专业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对农业生产常识不了解,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差了,暴露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也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农事学课程的设立迎合了加强实践教学大趋势 1.设立过渡性实践课程作物生产技术 为了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在认真分析了农事操作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落后之后,在2002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取消原来的农事操作课程,开设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20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在农学专业第六、七学期开课。这次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增加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原来的农事操作没有理论教学,只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有了理论教学部分,有利于形成课堂知识交流和即时安排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课的重视。 (2)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用于农事实践的土地3300m2,保证了教学用地。 (3)成立了新的教学团队,用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自2002年春季学期开始上课,课程开设了三年。在实践教学中,每2~3个同学负责种植一种作物,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管理。在课程考核方面探索合理的考核方法,春季采用理论考核与平时成绩结合,秋季结合具体实践,撰写“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和“年终生产实践总结”两篇课程论文。 2.设立农事学课程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3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第六、七学期,学生既要参加农事实践训练,又要参加科学研究训练,这两个实践活动互相影响;考虑到农事实践是科学研究实践的先导课,我们认为课程开设应该提早一年进行,让学生尽早学习作物生产技术;又由于课程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还包括许多农事理论,因此对课程名称和学时数都作了调整。结合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借鉴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改革经验,[6~8]新教学大纲将作物生产技术更名为农事学,学时数54学时,开课学期设在第四、五学期,为跨学期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又设立了农事学实践课程,学时4周。农事学课程与农事学实践同步教学。 二、农事学课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从理论上学习基本的农事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史。在实践中认识作物,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观测记录作物生育时期、测定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从3月份开始,学生要完成作物从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及测产等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各环节的实践技能。并根据所学知识,编制农事月历。 #p#分页标题#e# (二)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留种等理论知识,理论教学要围绕实践教学开展,与实践环节配合。如在理论教学中,要讲到作物的播种技术,作物播种技术理论教学时间与大田作物播种时间相同,学生可同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播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按照春播作物生长情况安排,分集体实践和小组实践两部分。从春季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集体实践中,每组学生15~25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一安排的实践活动,如作物播种、作物形态观测、作物田间管理等。集体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相同,使每个学生掌握作物播种技术,认识各种作物,掌握作物田间管理中如灌溉、施肥、中耕等技能。小组实践充分考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把实践项目分为3类;在实践课开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小组。 第一类创新创业类。这一模式适合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有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学生,愿意在生产中投入一定资金,具有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小组成员一般6~10人,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和方法,自主设计种植方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类为高产竞赛类。这类模式适合对大田作物特别感兴趣,有志于在作物生产中掌握作物高产原理与技术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3~4人,小组成员协商选择种植某一作物,学生可选玉米、棉花、大豆中的一种作物,采用同一品种,从作物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在年终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胜组。 第三类为基础实践类。适合对农业生产不太了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6~10人,由指导教师指定作物,每个组完成几种作物的种植任务,学生独立进行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整个作物生长生育周期的实践操作。 三、农事学课程考核体系逐渐完善 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9]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10]因此农事学课程在设立之初,就吸取以往教训,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体系。农事学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年,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实践任务不同,两个学期考核方法有所不同。 (一)春季学期考核方法 春季学期从3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实践环节,根据实践情况,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四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根据年度间实践教学内容确定。(1)平时出勤、学习态度。根据理论课上课和实践课出勤次数及在实践中学习态度评定。(2)农事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阶段性总结报告。对春季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要点进行总结,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内容包括作物生产基本的实践知识,最新作物生产技术动态及晋中地区生产实践知识。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等。 (二)秋季学期考核方法 秋季学期从9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收获、留种、测产、产品销售等环节。课程考核分3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2)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内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及测产。占总成绩的20%。(3)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5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 四、农事学课程在教学中形成的自身特点 (一)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 与农学专业设置的许多课程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相比,农事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农事学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为4周,通过一年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课程重点训练学生实践环节。 (二)课程教学环节与作物生长周期高度一致 课程完全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安排教学活动。如春季安排春播作物播种,秋季安排冬小麦播种,夏季安排冬小麦收获等。 (三)实践教学分散进行,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实践教学中,作物的管理要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如下雨后要及时中耕,有蚜虫危害棉花时要打药等。这些管理措施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灵活管理,实现了连续式教学。 (四)课程考核多样化 农事学课程重在实践,考核方式有闭卷考试、实践操作、劳动考勤、课程实践总结等,汇总为学生综合成绩。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 (五)全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会常见作物的播种、管理技巧;通过对作物的观测记录,可以训练学生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可以学会撰写科技论文,提高电脑办公软件应用水平;通过拍摄实践环节图片及视频,提高了学生视频制作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p#分页标题#e# 五、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 1.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农事学课程的发展是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产物。在开课初期,由于实践经验少,开课准备时间仓促,必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编写了“农事学实践指导”教材。目前,农事学课程理论教学已经使用多媒体授课,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已得到完善。 2.实践场所逐步改善 由于学校农作站合并到农学院,为农学院实践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用于农事学课程实践教学用地达到了6667m2,土地资源丰富,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实践机会;学院建有作物标本室、农事学综合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劳动工具,满足了学生实践需要。 3.实践教学分区更加合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原作物标本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下设6个大区。 (1)作物栽培测产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于测产实验。 (2)作物育种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育种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用于杂交授粉、留种等实验。 (3)作物标本区 种植各种作物不同类型,供不同专业学生识别作物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4)农事实践环节教学区 主要完成农事学实践教学任务,农学专业学生基础实践小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种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 (5)作物高产竞赛区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三种作物,高产竞赛组同学种植自己喜欢的一种作物,采用高产技术,进行高产竞赛。 (6)创新创业区 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最新设立的教学区。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十几个组的同学进行种植业创业实践。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建设要加强 从2002年开设课程以来,我们编写了“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指导”、“农事学实践指导”。由于课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教材建设也要调整,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更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教材就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事学1级”、“农事学2级”、“农事学实践”已经编写完成,“学生观测记录手册”正在编写中。 2.课程考核方法要不断探索 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考核内容中最难考核的是学生实践技能,如播种技术的量化考查。另外,考查内容比例安排也很重要,如平时成绩和理论成绩所占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课程考核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 3.教学中生产资料相对不足 (1)劳动工具简单 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学生实践时劳动工具极为简单;目前只购置了如锄、耙、开沟器等简单劳动工具,较先进的工具如脱粒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尚未购买。 (2)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 目前,“农事学综合实验室”只有电子天平、尺子、种子袋、种子瓶等简单设备,有数码相机一部。恒温培养箱、种子水分仪等常用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需要增加数量。
变频技术在地铁机电设备中应用
【摘要】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变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地铁机电设备而言,其在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极大,在机电设备中合理应用变频技术,能有效节约设备的能源消耗,使得其运行成本得到控制。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变频技术在地铁机电设备中的节能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变频技术的节能作用。
【关键词】变频技术;地铁机电设备;节能;应用
1地铁扶梯中变频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以往的地铁扶梯设计当中,利用工频电源直接驱动电机来带动扶梯上下运动是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两个弊端,首先是电机在启动的时候电流较大,即便是利用星-三角对电机进行降压启动,对电网和电机造成的损耗仍然无法避免;其次是电梯在工频电源的作用下,无论是否有人乘坐,其都会保持一个较高速的匀速运行状态,空载状态下的能源浪费较为严重,长此以往这部分浪费掉的能源就十分可观。而在地铁扶梯中利用变频技术之后,首先对电机启动电流大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实现了一定的节能。其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扶梯上的传感器的感应作用,当有乘客进入扶梯后,就能通过控制变频器来提升扶梯的输入频率和电压,促使其保持高速的运行状态,同样,若是传感器检测到没有乘客进入扶梯,那么就会相应地降低对电机的输入频率和电压,使得扶梯保持一个节能的运行状态,直到有乘客使用扶梯打破这种状态为止,这种扶梯运营方式极大地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本,并且使得扶梯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在变频节能控制技术的作用下,地铁扶梯能够根据地铁站的客流量等数据,自动化对扶梯的速度时间表进行调节,打破了以往持续匀速运行的状态,实现了变速运行,而速度时间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车站控制室和控制中心将相关数据传输到自动扶梯的控制器当中,在变频器无极调速的作用下实现的。地铁自动扶梯变频控制技术和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不同,其通过地铁专用网络就能建立起对所有自动扶梯的集中监控系统,并在信息化平台支持下,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的功能。已有的案例表明,变频节能控制技术在地铁扶梯中的应用有着较好的节能作用,例如,南京地铁南京南站总功率为216.6kW的自动扶梯,通过变频与非变频的年度能耗对比发现,变频节能控制自动扶梯每年的电能消耗约为0.82×106kW·h,按照南京市0.71元的电价,其电费将近54万元,同非变频扶梯电能消耗1.58×106kW·h、电费112余万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变频技术的应用能使得该地铁站15台扶梯每年节省约1370余万元的电费。
2地铁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
地铁车站中央空调系统在进行变频改造之前,空调的负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冷水机组可以自动调节,但是冷水泵、回排风机等输送设备仍然以额定的功率进行运转,当空调负荷变小时,输送设备的功率却没有变小,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使得空调机组的效率整体效率得不到提升,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变频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使得在空调负荷降低时,冷水泵、回排风机等输送设备能够自动对电机转速进行调节,使得其同空调负荷相对应,使得空调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
2.1空调水系统节能潜力分析。深圳华侨城地铁车站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装备了2台功率140kW螺杆式冷水机组和2台18.5kW冷冻泵,同时还有22kW的冷却泵2台以及7.5kW冷却塔2台,由于其能耗较大,在2009年对其进行了变频节能改造,在系统中加装了流量、温度、压力差等传感器以及调速控制器等设备模块,使得水系统由原有的定水量变为变水量。该地铁站空调水系统变频改造为每个冷冻泵和冷却泵都配置了一台变频器,其频率调节范围为30~50Hz。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在冷冻水、冷却水总管每个主机出水管路中对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温度进行记录。此外,有效检测冷冻水总流量,还将超声波流量计安装在其主管的位置,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分集水器之间,使得其能够对冷冻水供回的水压差进行检测。为了准确记录水泵以及主机的电量,分别对其加装了电量采集模块。
模块化油田勘探知识库系统设计
【摘要】
论文将分析基于知识库的油田勘探决策支持方面的发展现状,勘探知识库系统将实现“四个评价”规范所规定的盆地、区带、圈闭、油气藏知识、信息和参数的管理,使四类评价项目共享知识,让决策和研究人员找到知识,建立知识共享、继承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油气评价研究成果的知识化管理,大幅地提高勘探评价研究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油气勘探工作的总体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知识库;检索;设计
1前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库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展了知识库管理。采油厂专业知识库管理系统通过收集整理专业知识成果,进行事实、规则、策略等层次分类;对已入库知识点的内容审查、属性调整、价值评估、应用指导;对在线应用知识的成果归档或废止;通过问题领域、应用特征、背景特征、属性特征等关键信息组合过滤,实现专业知识智能检索应用。
2思路与方法
远程教育教师专业修养调研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10余所电大分校直属的专职教师(含双肩挑教师)及省电大工学院、财经学院、文法学院、基础部的专职教师(含双肩挑教师)。
2.调查工具
自己编制的《山西电大系统教师教学科研情况调查问卷》和在翁朱华博士编制的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后的《远程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好之后,我们邀请了省电大校本部的部分教师进行试做,并和教师们进行座谈,听取了关于问卷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
3.调查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音乐是最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素养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在教授学生音乐学科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文基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创设和谐情境,奏响情感乐章”的教学优化模式,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教学模式
在教育事业不断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大环境下,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兴趣,使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音乐。同时,通过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繁杂的学业中得到心灵上的放松。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一、创设和谐情境,打造精彩课堂
(一)设计音乐游戏,巩固课堂内容。众所周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更喜欢能让他们动起来的活动,正是由于这一天性,才让他们对游戏没有抵抗力。如果教师能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效地融入游戏,必然能提高课堂趣味性,进而大大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此时让他们接受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或者音乐技能,他们往往更容易记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并根据该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实际音乐水平、兴趣爱好等等来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和内容。以往的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定期的考核,所以教师的教学和整体的课堂氛围过于形式化,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中学习到真正的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定制一些游戏化的学习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课堂的重视程度与执行学习任务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避免因为作业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的现象出现,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音乐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同时将作业布置环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人音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跳起舞”中演唱《小红帽》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临近下课时布置一些具有游戏性质的任务,让学生们自行分组,两人一小组,一名同学唱出《小红帽》这首歌中的任意一句歌词(最后一句除外),另一位同学唱出这句歌词的下一句。同学甲唱:“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同学乙就要根据游戏的规则唱出下一句“当太阳下山冈,我要赶回家。”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反复去熟悉《小红帽》这首歌曲,最终实现对课堂中音乐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诸如此类的游戏性质的小任务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汲取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自行巩固音乐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二)网络教学导入,激发教学活力。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教学辅助工具,以便于让教师能够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进而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多媒体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展示工具,它同时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和动画集于一体,正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因为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因而对于充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就像是为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能保持课堂活动的新鲜性,保证学生不会对教学产生厌倦感,同时缓解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更新改版较为缓慢,可能会导致学生们对教材内容兴趣较低,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专注度低下。在互联网盛行的二十一世纪,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于偏好新兴事物的学生来说,陈旧的课本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小学音乐教育的从业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来辅助教学,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在网络上寻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外补充。例如,在学习人音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新年好”中“知识与技能——打击乐器分类、贺绿汀”时,讲解完课本上的基础内容后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爵士鼓、非洲鼓、卡洪鼓这一类噪音打击乐器的演奏视频或手碟等乐音打击乐器的演奏视频供学生们欣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分类和各种打击乐器在整首乐曲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其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这些在课堂上开展的探索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乐器带入课堂,焕发课堂活力。小学音乐教育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而一味地跟着录音伴奏去演唱只会让学生们逐渐失去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从业者,熟练地掌握一门乐器并为学生们进行演唱伴奏是很有必要的。音乐的产生离不开乐器,不同乐器的不同演奏形式和其不同的演奏技巧往往能为歌曲增添新的活力,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抓住乐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一点来为学生们演唱的歌曲伴奏,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除此之外,乐器的使用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少不了练声,练声能为接下来的歌唱做好充足的准备,使整个过程更加轻松,而且只有在练声方面打好了基础才能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而这一训练离不开乐器,乐器具有定调的作用,学生跟着钢琴或者电子琴等乐器练声,更能准确把握音准。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乐器进行伴奏,使孩子们在歌唱过程中能更好地将歌曲中的感情抒发出来,进而提高歌唱的表现力,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音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问声好”中聆听《森林水车》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技巧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来演奏这首曲目,并且让学生们体会教师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奏技巧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来演奏这首曲目时乐曲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将乐器带入课堂可为课堂营造出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发掘自己对乐器的兴趣爱好,从而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乐器,通过乐器学习音乐。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分析了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以及现实教学中的缺点,指出实行“卓越计划”才能改变此现状。对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可为同类院校工科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安全工程
1概述
现在社会大量需求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则本科教育要实用化,减少理论性强的不实用的教学模块,对课程设置、课程考试方式、教材、实践教学等进行大幅度改革,也就是对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改革。针对于此,便产生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1-3]。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河南工程学院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是河南工程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代表着河南工程学院的特色。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成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这对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就业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安全工程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改革方向,针对实施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院校工科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2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方向
安全工程现有的2017培养方案将安全工程分为消防安全和矿山安全2个方向,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5.6%,制定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相比2015、2013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加大,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2017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仍较多,部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等。在现实教学中,授课教师基本上为校内教师,实践课程考核较简单,校外集中实习以听报告参观形式进行,且时间较短。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课程上,忽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有限。2017的培养模式虽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还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实用化,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这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便应运而生,“卓越计划”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特色是将行业与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企业工程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学生,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实施“卓越计划”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