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风险管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风险管理学

风险管理视角下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相互影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保持严监管、强监管、深监管态势,商业银行风险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既要担负着保障商业银行合规稳健发展的重任,还承载着监管部门的要求。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管理

一、商业银行内控及风险管理理论

起源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控制学说,认为控制旨在证实目标计划与具体工作匹配度;随后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厄威克明确了控制职能的地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为了实现股东价值并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规范商业银行控制目标动态过程和调控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经营相伴相生,具有长期动态调整性、风险一致性的特征。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企业风险管理是为了发现并且管理企业经营中的各类影响事项。通过识别、量化、评价等机制,对发现存在的不利因素予以控制,实现企业风险控制之下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风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借助各种手段,对运营中各类风险进行管理与应对,达到风险可控。完善的内部控制加上科学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法宝。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满足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发现经营中不利面,权衡风险与收益,做出可行性决策。

二、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是内控建设的根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内控制度建设落后,出现产生新业务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和操作流程。其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不足,现行制度对内控各个风险点覆盖不全面,风险防范缺乏有效性。最后,部分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流于形式。我国商业银行对实际经营中主要采取过程监督与事后控制,缺乏事前救济,并通过各种手段加以规避规则,内控规则变成一纸空文。

阅读全文

战略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摘要:探索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应对,将有助于实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本文介绍了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理解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并从协调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推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战略管理目标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对于企业来讲,战略也称之为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制定并实施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而企业战略管理就是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发展进行预测,然后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并得以实现企业目标的动态过程。因此,企业中要引入战略管理的理念,并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一步的挖掘并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为此,企业只有成功地进行战略管理,才能占领市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在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白热化竞争的压力。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向国外引进了企业战略理念。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战略管理就受到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但是这个时期知识处于萌芽时期,所关注的还是以利益分配为主,企业家更多地将企业战略管理仅视为一种战略思考。随着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经营规模与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也逐年递增。然而,许多企业缺乏战略意识或者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与研究还停留在表层,企业发展战略不够科学,单纯依靠改善内部运营效率,难以改善企业业绩。

2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实质为一种由全体员工为合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风险管理为实现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目标,进而对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一种风险评估机制;属于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风险评估要素。战略管理其实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执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战略目标作为内部控制的五大控制目标之一,涉及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问题。风险的特征是不确定的,其战略目的就是要对于那些不确定因素作出有效的反应,从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这种意义上讲,风险是战略的本质属性。战略管理就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内涵一致。目标是战略的具体化任务,而风险是实现目标的阻碍因素,这样对于风险管理来讲就是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均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一种有效控制活动和管理工具,从属于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将风险组合管理在风险控制中进行运用,其风险控制就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和科学研究价值。把战略目标引入其中,进行控制分析,让企业在进行控制时增加了系统性和严密性。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此就要在内部控制需要尊重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而让风险管理发挥作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应对,并制定一些控制程序和政策,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效奠定基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实践,应合理协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提高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电力企业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受到冲击,企业在运行时面临着“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局面。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导致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开展合适于本企业的、行之有效的、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企业可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增设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健全体系的内部结构,包括管理策略、理财措施、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电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培养良好的企业管理文化,提升企业的效益。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要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所有风险进行统筹规划,也就是将所有风险都纳入风险管理体系的范围。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架构,以此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然后,企业可分配给各部门相应的风险管理任务,使各部门都有参与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分配与监控体系工作的工作人员;其次,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明白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以帮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流程规范化;同时,各部门日常工作中需实施动态的风险管理,即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工作是否有成效,并根据效果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以便风险管理的体系得到完善;此外,还要培育风险管理工作人才,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对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所有流程中,必须保持信息沟通。

(二)电力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议

1、以理论为基础

企业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参与者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所以企业员工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包括与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等,同时也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阅读全文

探讨国学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研究

摘要:国学传承了数千年,其文化精髓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也有部分学者已将国学运用于银行的具体业务中。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来自西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学可以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管理思路,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西学;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典籍为主要载体的思想体系,它以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为表现。国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一、国学在管理方面的运用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思想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与运用,国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价值创造、企业文化塑造、干部队伍建设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中国的企业要发挥好国学凝聚人心、维护诚信的作用,运用“三省吾身”等思想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升境界,努力创建一流示范企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当代管理实践产生的影响最大,儒家重视社会规范等方法论,在实践中侧重于人才管理;道家重视阴阳易变等世界观,在实践中侧重于战略管理。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要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善。要发挥“百家争鸣”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儒家的“忠”体现为企业的诚信经营,“中庸”鼓励企业和谐发展;道家的无为思想指导企业采取怀柔政策来管理;法家强调遵纪守法、严格奖惩制度;兵家的权谋思想指导企业需合理竞争;阴阳家指导企业注重平衡发展;墨家的兼爱非攻要求企业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建议企业推广国学教育,在提高员工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同时,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有关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融合运用研究很多,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以西学指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西学,即西方文明,通常也代表先进思想。西学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艺复兴以来创造的精神文明。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银行萌芽,此后的几百年间,经历了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逐步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将商业银行全部种类的风险、各个层次的管理和业务单位都纳入集中统筹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尔协议Ⅰ、Ⅱ、Ⅲ,通过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监管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我国的监管部门结合西方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建立健全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等制度。国内各类型银行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有各自的实践经验,例如交通银行的“1+4+2”风险管理架构,即1个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4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信用、市场与流动性、操作、合规与反洗钱)+2个委员会(贷款与投资评审、风险资产审查)。在西学的指导下,国内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风险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当前有关国学与银行管理融合的研究较少,但已有学者将国学思维运用到银行的具体业务管理中。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探寻银行管理的方法,利用法家思想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奖惩制度;利用儒家思想推动员工自觉提高修养;利用道家思想适度放权,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韩非子•喻老》扁鹊劝诫蔡桓公的思想探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疾在腠理”,信贷资产正常还本付息,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防微杜渐;“病在肌肤”,要高度关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准确识别风险,果断施治;“病在肠胃”,贷款已出现逾期和违约,要积极采取各种化解措施,遏制病情发展,尽力挽回损失;“病在骨髓”,如同病体的临终关怀,及时核销确认损失,并做好账销案存,继续追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学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可为其他银行在管理信贷风险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阅读全文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集合2017.6-2018.9我院收治病患122例,随机分组,风险管理组(61例,常规护理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方法)及常规管理组(61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管理组更低(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妇产科作为临床科室中重要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相关护理质量主要依赖护理管理的完善[1]。临床研究中指出,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在各种风险事件的预警、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易导致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为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为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病患122例进行对比实验,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集合我院2017.6-2018.9收治病患122例,随机数字表完成分组,常规管理组与风险管理组各61例,其中常规管理组年龄35~68岁,平均45.69±7.25岁,风险管理组36~69岁,平均45.78±7.31岁,两组患者均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加入,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主要为患者基础病情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用药管理、住院情况记录等。风险管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其具体方法如下。1.2.1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规范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操作,评估常见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防范。1.2.2明确划分护理人员的职责,让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自身责权范围,进一步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风险事件的识别能力及预防能力,并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护患纠纷发生。1.2.3针对患者易发生饮食风险如饮食摄入不合理、盐分摄入不合理等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合理优化患者的饮食结构,防止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不良事件发生,针对部分实施手术的患者治疗后易发生感染,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创口是否存在红肿、渗液等现象,避免感染发生。1.2.4做好患者知识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护理人员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其疾病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而有效提高患者自身风险管理知识及风险管理能力,避免患者脱离护理人员视线后风险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风险事件主要观察跌倒、感染、护患纠纷等。

阅读全文

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关系论证

作者:曾来海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自从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从国外引入我国以来,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相关研究在国内传播学界逐渐盛行,然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国内传播学界在实际研究中存在把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两者等同或完全割裂的误区。本文主要从定义、范畴、时态、研究的学科视角来深入分析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一、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

1、从定义上看,风险传播的本质是对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危机传播的本质则是对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中学术界关于风险传播(RiskCo-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风险信息传播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还有CovelloVT,Pe-tersRG,WojteckiJG,HydeRC.环境或健康角度的定义,“关于健康或环境的信息,在利益团体间任何有目的的交换。更明确地说,风险传播是在利益团体之间,传播(convey)或传送健康或环境风险的程度、风险的重要性或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决定、行为、政策的行动。”①最后还有被Katz与Miller评价为有强调风险信息沟通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培养“参与式民主”的②Waddell民主参与互动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传播中,价值、信仰和情感不只来自公众,技术信息也不只来自专家。相反地,这是一个信息的互动交换,在此所有的参与者均沟通、诉求、参与价值信仰和情感。通过这个过程,公众政策决定被社会建构出来”。③从以上三种定义中可以看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界定,风险传播的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就是围绕风险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关于危机传播(Crisisdissemination或者CrisisCo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学者费姆•邦茨(KathleenFeam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④台湾学者吴宜蓁通过对危机传播与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概念的比较,认为,危机传播偏向于“对人”,并接受Heath,R.L.、Ray,S.J.与Sturges,D.L.的观点,认为是指为影响大众对组织的形象与认知所作的努力,目的在于传播与形象维护。⑤国内学者廖为建等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在传播学者看来,危机传播(或危机管理)仅是人类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⑥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无论怎样界定,危机传播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就是围绕危机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2、从时态上看,风险传播属于将来时,危机传播则属于现在时除了从概念上来区别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之外,还可以从事物发展的时态来区分。一般认为,风险是危机的前兆,是潜在的和可能的危机。如有学者认为风险是未来的,风险的传播,尤其是风险中危险的传播,则是人们基于对现实之虚拟的传播;而危机是现实的,危机的传播就是基于现实危险的传播。⑦所以,习惯上看,风险传播的使命主要是“趋势预防”或事前管理,而危机传播的使命主要是“事后控制”或事后处理。

3、从研究的学科视角来看,风险传播主要源于社会学,危机传播主要源于管理学风险传播主要源于社会学,尤其受到德国德社会学者乌里希尔•贝克(UlrichBeck)“风险社会”的影响,而危机传播主要源于管理学,尤其是组织、企业管理。根据贝克对风险的解释,认为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的概念有关。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⑧所以,风险传播更关注社会的宏观、重大、潜在的问题,从议题选择上看,风险传播研究更多关注公众健康、环境和安全等涉及社会公共的议题,尤其偏重于科技引发的危机,如传染病、核能泄漏、水污染等。⑨美国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R-obertHeath)认为“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或传播,笔者注)是最重要的工具”。⑩而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⑾所以危机传播更关注企业、组织的危机处理或危机管理,从议题上看,危机传播更关注企业、组织危机(or-ganizationcrisis)方面,如企业、政党、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⑿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传播模式有很大差异,如IsabelleStevens认为“互动性”是风险传播和危机传播的最大差异所在。⒀也就是说风险传播的传播模式是双向的互动的,而危机传播的传播模式还是单向的线性的。

二、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联系

阅读全文

案例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和《国际会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必要性,如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及案例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希望研究结果能对其它课程更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翻转课堂

一、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必要性

如何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在课程中自觉融入思政元素,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道德、精神、价值观的塑造,是本科教学中每一位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非思政课上直接讲授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并不理想。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强调开放性和互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代表着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以拓宽案例教学的维度,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道德、精神也得到提升。而且由于案例教学相对于直接讲道理,形式更加活泼,学生在与教师、同学互动中,德育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案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中。

二、案例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用的设计方案

(一)《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设计方案

1.内容分析。《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和风险管理两个模块。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多学科知识体系,综合性较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基本理论,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深入浅出,使学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本次课选自风险管理模块。主要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及中国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等。2.学情分析。本门课程是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大三第5学期开设,学生之前修过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根据以往课程成绩统计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90%的学生基础好,对学习新知识非常渴望。但也有约10%的学生,学习不够刻苦,有畏难情绪,学习的主动性不强。3.教学目标。本次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教书与育人结合。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注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具体以“管风险,促发展;心中有规,行不愈距”为价值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着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教学过程。(1)课前:发放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包,其中包括:授课内容的课件、微视频、案例资料等,学生按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以案例部分为例,研读案例资料、分组讨论、做汇报PPT,回答自主学习任务单提出的问题,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上课内容作出调整。(2)课中:首先播放导入案例微视频导入案例:*ST长油成央企首家退市股:内控失效无法逃脱干系。提出问题,学生汇报,其他组学生点评,教师点评总结。教师总结一方面从专业角度解读*ST长油不重视风险管理,酿成大错。另一方面从思政角度点评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尤其是在国企,央企,一定要有责任感,主人翁态度,保护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在讲授完风险管理概念及中国风险管理的历程之后,用华为任正非之风险管理说:绝不允许为了风险控制把业务逼上梁山作为对比案例,强调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同时让学生讲一些任正非事迹,感受其爱国敬业、求真务实、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个人品格,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拓展训练,搜集这一主题的案例进行整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能力。(4)考核评价:成绩比例包括PPT制作,汇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强调多劳多得,尊重劳动的价值观。

阅读全文

国学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探究

摘要:国学传承了数千年,其文化精髓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也有部分学者已将国学运用于银行的具体业务中。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来自西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学可以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管理思路,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西学;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典籍为主要载体的思想体系,它以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为表现。国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一、国学在管理方面的运用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思想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与运用,国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价值创造、企业文化塑造、干部队伍建设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中国的企业要发挥好国学凝聚人心、维护诚信的作用,运用“三省吾身”等思想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升境界,努力创建一流示范企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当代管理实践产生的影响最大,儒家重视社会规范等方法论,在实践中侧重于人才管理;道家重视阴阳易变等世界观,在实践中侧重于战略管理。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要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善。要发挥“百家争鸣”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儒家的“忠”体现为企业的诚信经营,“中庸”鼓励企业和谐发展;道家的无为思想指导企业采取怀柔政策来管理;法家强调遵纪守法、严格奖惩制度;兵家的权谋思想指导企业需合理竞争;阴阳家指导企业注重平衡发展;墨家的兼爱非攻要求企业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建议企业推广国学教育,在提高员工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同时,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有关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融合运用研究很多,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以西学指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西学,即西方文明,通常也代表先进思想。西学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艺复兴以来创造的精神文明。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银行萌芽,此后的几百年间,经历了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逐步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将商业银行全部种类的风险、各个层次的管理和业务单位都纳入集中统筹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尔协议Ⅰ、Ⅱ、Ⅲ,通过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监管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我国的监管部门结合西方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建立健全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等制度。国内各类型银行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有各自的实践经验,例如交通银行的“1+4+2”风险管理架构,即1个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4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信用、市场与流动性、操作、合规与反洗钱)+2个委员会(贷款与投资评审、风险资产审查)。在西学的指导下,国内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风险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当前有关国学与银行管理融合的研究较少,但已有学者将国学思维运用到银行的具体业务管理中。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探寻银行管理的方法,利用法家思想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奖惩制度;利用儒家思想推动员工自觉提高修养;利用道家思想适度放权,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韩非子•喻老》扁鹊劝诫蔡桓公的思想探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疾在腠理”,信贷资产正常还本付息,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防微杜渐;“病在肌肤”,要高度关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准确识别风险,果断施治;“病在肠胃”,贷款已出现逾期和违约,要积极采取各种化解措施,遏制病情发展,尽力挽回损失;“病在骨髓”,如同病体的临终关怀,及时核销确认损失,并做好账销案存,继续追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学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可为其他银行在管理信贷风险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