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风俗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茶文物下解读唐朝时期的茶文化风俗
摘要: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国家,而唐朝是茶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以茶文物角度加强对唐朝时期茶文化风俗的认知,在茶文物见证中感受唐朝文化的繁荣,能进一步感受茶文化的民族性及区域性特点。从茶文物种类入手,以典籍角度解读唐朝时期的茶文化风俗,加强对茶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认知,能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更能在5000年文明中感受茶文化在唐代时期的绚丽多彩,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助力绚丽的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此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助推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
关键词:茶文物;唐朝时期;茶文化;风俗
我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国家,拥有浩瀚的茶文化,为世界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诸多宝贵文献。在浩瀚如海的茶文物中,感受茶文化之美能领略大唐风光,又能了解茶文化繁荣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以茶文化领略中国风光。我国在唐朝空前鼎盛,经济与文化十分繁荣,茶叶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各个国家后,形成多元茶文化,由此不难感受茶文化的包容性。从出土的茶文物中见证唐朝时期茶文化的繁荣,能感受唐朝时期饮茶的考究,更能在茶文化风俗中提升文化自信。
1茶文物种类
1.1字画类
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国家,现存的茶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字画类和器具类。以陆羽的《茶经》为例,《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相关专著,而陆羽是唐朝的著名学者。通过陆羽对茶的喜爱和研究,能感受唐朝时期茶文化的繁荣。《煎茶水记》也是与茶相关的著作,目前已被发现与茶相关的最早绘画出现在唐朝,名为《调琴啜名图》,这与唐代墓中出土的《对弈图》相似,其中都出现茶的身影。与此同时,许多唐代墓葬出土很多与茶相关壁画和图像,唐朝与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众多,充分说明唐朝茶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唐朝时期,万朝来贺,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经济兴盛息息相关,感受与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在欣赏中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既能加强茶文化借鉴,也能在今时今日促进茶文化创新传承,并在唐朝茶文化风俗中感受民间文化和皇室文化的精致与考究,从而助推更多学者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助力具有我国特色的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唐朝时期茶文物种类众多,与茶叶相关的典籍和字画数量也相对较多,虽然有很多书籍与字画在流传中失传,但仅靠现存书籍与字画,足以窥见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与繁荣。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喜好饮茶,茶楼也成为人们谈天说地、交流休闲的场所。如今我国茶文化更是借由“一带一路”进一步发展和发扬。从茶文物角度窥探唐朝时期的茶风俗足以感受我国茶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其创新传承,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1.2器具类
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1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1.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 1.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宗教信仰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宗教信仰。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它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原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交配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p#分页标题#e#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出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包含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 2.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2.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3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p#分页标题#e#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3.1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必须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3.2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主要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3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4结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沉淀和积累了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的代表多不胜数,其中服装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朝鲜族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拥有其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也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一种。朝鲜族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与生活风貌的体现。然而,现今社会传统文化遭遇危机,很多民族文化面临消失。要想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有现实存在意义,就必须与现今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朝鲜族文化设计在产品中,与大家喜欢的产品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品味传承,这样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又能体现民族文化所带来的韵味。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传统服装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阐述,来增加民族文化的价值,使民族文化在新世纪得以传承。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文化;设计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简介
1.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及发展
民族文化是经历历史传承,文明演化而来的,是反映当地民族特点、风土风貌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底蕴。世界各地民俗不同,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朝鲜族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朝鲜族是多个民族不断融合的产物,朝鲜族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东北地区,经历了初创、稳定、繁荣的成长过程,他融合了朝鲜半岛的文化风韵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大山文化和田园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朝鲜族。中国境内的朝鲜族(KoreanChinese)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随着改革开放8成以上朝鲜族开始到沿海城市以及日韩等国务工。虽然仍在东三省保留户口,但是如今三成的朝鲜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五成的朝鲜族旅居韩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几乎所有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其中朝鲜族服装就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思想意识和生活风貌,朝鲜族被称为“白衣民族”,自称“白衣同胞”。可见中国朝鲜族的民族服饰与中国其他各组显然不同。
2.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地位
朝鲜民族早在石器时期就已经存在,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朝代更替,朝鲜族融合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各时期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朝鲜族文化。朝鲜族传统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其在朝鲜族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朝鲜族传统文化多种多样,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服饰风俗、饮食风俗、居住风俗、丧葬风俗、礼仪风俗和婚姻风俗等等。如今走在延边州延吉市你也能充分地感受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服饰风俗、礼仪风俗和饮食风俗,每逢重大的节日朝鲜族人民都会穿着传统服饰,庆祝节日。如此之多的文化能够保留至今不单单靠的是口耳相传,更多的是朝鲜族人民的自觉传承。朝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地位非常高,并且根植在朝鲜族人民的骨子里,走在延边州朝鲜族自治区的大街上到处充满了朝鲜族的特色文化,从人民的着装到饮食以及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都在展现着朝鲜族文化的特色,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地位可见一斑。
婚嫁茶俗及茶礼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俗活动逐渐与婚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婚嫁茶俗文化。婚嫁茶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更让茶礼产品成为缔结婚姻、馈赠亲朋的物质内容,也让我国社会开始关注茶礼产品设计。本文以婚嫁茶俗的形成为切入点,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探究如何提高我国茶礼品设计水平,旨在为茶叶产品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婚嫁茶俗;形成;茶礼产品;设计
在茶文化漫长久远的发展过程中,茶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生活用品,更逐渐与我国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俗活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尤其唐朝时期,茶俗被我国劳动人民引入了婚嫁风俗后,茶、茶礼产品更是成为了男女婚嫁中说媒、下聘、定婚、结婚等活动中最具有功效和象征意义的物质内容。茶俗与婚嫁风俗的结合,不仅让我国传统民俗活动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让我国社会逐渐关注茶叶礼品的作用关注茶礼品的设计的美感。
1我国婚嫁茶俗的形成及其成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无论日常生活还是重大活动中,都讲究以茶待客、以茶行礼,尤其在婚嫁风俗中,茶俗更是担负起了联系感情,决定婚姻成败的使命,“茶为媒”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茶及茶俗之所以能在我国婚嫁风俗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我国婚嫁茶俗的悠久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摘要: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由于受到中西文化巨大差异的影响,导致给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增加难度,同时也会出现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原本的内容不一样或者完全曲解了本意。因此,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合理运用相关翻译知识,同时在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麻烦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促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日益密切。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都特别深厚,从而使各国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语言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翻译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各国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把自身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转换与交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语这一门语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国交流中,它成为许多国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翻译,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英语翻译不仅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能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时向外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的文化。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英语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养,从而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英语翻译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而改善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还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从而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才能使传统文化快速发展。英语翻译能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正确的翻译各国文化的本质,不仅能实现文化共享,还能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国属于友谊之邦,希望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通过英语翻译能大力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各国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档案与西部文化发展的关系
一、档案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
档案是真实的原始记录,它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特点决定了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准确把握,确保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建设对环保档案的利用,建设者通过档案了解西藏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后,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了迁徙通道,并保证列车在高原上运行的污染零排放,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档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对高原铁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毫无疑问,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西藏、青海等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东、中、西部的经济联系,弘扬了民族文化及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大融合。青藏铁路的建成,使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提高了西部地区的运输能力,加快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加强了中、东部地区与西部的联系,使西部不再封闭,促进该区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档案内容的合理充分利用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档案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项目工程档案;内蒙古地质档案馆为内蒙古自治区有效遏制沙尘暴,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的勘查利用,以及对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的有效防治,都提供了具体的档案材料,是充分发挥档案利用价值的结果。随着档案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整,相应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日益加快,档案已成为西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档案与西部文化发展的关系
从古至今我国西部地区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56个少数民族中有85%以上聚集于西部地区。该地区档案独具民族特色,同时也因为档案使得西部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得以世代传承。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的原始记录,它反映了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轨迹、文化轨迹和生活轨迹。西部地区的民族档案为我们后世了解西部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及经济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无论是历史上的匈奴、回鹘、突厥、巴蜀还是西藏的吐蕃、世俗政权,西部地区不同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以及其创造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档案都是其兴衰变化的真实记录者和见证者。历代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都较为重视档案,他们将本国的重大事件、兴衰荣辱、外交法令及民族思想一一翔实地记录在档案中,以达到世代传承和广泛传播的作用。我们今天之所以了解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正是档案在其中发挥了文化凭证的作用。西部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婚配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大都是以档案为载体记录下来的,几千年的风俗文化是无法单凭口口相传进行传承,档案在此时便被作为了传承的最佳载体。人们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参观、阅读和研究,逐渐将这种风俗文化传播下去,使得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现今西部地区的人们或多或少还保持有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性和风俗文化传统,少数民族更是如此,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摔跤和他们所吃的特色美食等,档案中对这些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记载使得这些传统得以传承,成为现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民族研究资料。
档案保证了西部地区文化的积累和延续,维系了西部地区文化的一脉相承。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融合和迁徙中,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化。一个民族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壮大和进步,就需要一种载体来记录和传播积累起来的文化,这时档案就出现了。档案是维系文化一脉相承的最佳途径。此外,通过档案载体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的变化。例如少数民族在初期捕猎时使用的石头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到逐渐使用的金属猎器,文字载体从龟甲、兽骨、缣帛到纸张,都反映了该民族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档案产生和丰富的土壤,档案反映并传承文化。笔者认为,文化就是档案的一种积累。从夏朝时期的档案、商周、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再到近代和现代档案,这些档案共同作用构成了一个链条,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文化长河,使文化生生不息、世代传承。档案在西部文化传播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由于西部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从而造成信息闭塞、文化单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使得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开始大范围的沟通与交流,其中,档案在联系西部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档案将西部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传播,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与大发展。同时,西部各省市档案馆通过开展档案展览,普及和传播了西部文化,发挥了档案对西部地区人民的教育作用,推动了西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档案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档案具有资政功能,通过档案国家可以准确深入地了解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根据实际为西部地区制订发展规划,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档案加强政治建设和自身建设。档案的科学功能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档案的科学内容,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科研人员利用档案不断改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加快实现十八大会议的目标。档案尤其是科技档案的军事功能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西部国防的重要屏障,西部地区的军事武器在档案的作用下不断改进与发展,使得我国西部国防力量不断壮大,为西部及国家的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档案推动了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利用其基本职能为西部建设服务,切实担负起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积极主动地为西部建设提供急需的档案信息,使档案在西部建设中大放异彩,同时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不断丰富档案、充实档案,让档案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校德育特色实践策略
摘要: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学校可以借助地方文化形成学校德育的特色化发展。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学校德育特色实践策略包括: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体验道德生活,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追求。
关键词:
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学校德育;道德认知;道德生活;道德情感;道德追求
乡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道德观念、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生活性、情感性、乡土性等特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文化与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相融相生。乡土文化资源既承载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融合,且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倾向,是学校德育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理想资源,也是促成学校德育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一、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具体而言,乡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物典故、道德情感故事、地方风俗习惯、文化实物、生活方式等内容。这些地方文化资源的形成实际上是当地民众道德规范、性格习惯等深层文化特质的外在体现,无论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是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都蕴含着当地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念,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道德认知〔1〕。例如,人物典故大多讲述一些地方历史名人或者是地方传说中人物的一些具体事迹,由于这些典故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相关典故往往具有明显的是非观念及道德意识等。如豫剧《小仓娃》的故事就蕴含着强烈的兄弟和睦、公平等道德观念。另外,从地方风俗习惯来说,各种风俗习惯的形成和流传实际上是由于此种行为与当地民众道德价值观念一致,这些风俗习惯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民众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载体。生产方式和文化实物也是如此,都是民众道德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道德认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经过一定时期的教育,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是这种认知更多地是理论认知。因此,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有生活气息的当地特有乡土文化资源的道德认知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相关道德理论资源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加深学生对已有德育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和生活性特点,容易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具体到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选择合适的地方文化资源。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差异,每个阶段强调的德育内容不同,面对众多地方文化资源,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地方文化资源,形成地方文化资源德育资源系列,把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基于道德视角梳理成有效的德育资源。第二,把地方文化资源设计为德育课程的一部分。当前,学校德育都是按照课程设计来进行的,什么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什么时间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提纲模式,这就使得地方文化资源要进入德育课堂中,要把相关地方文化资源和其他德育资源一起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中,根据德育课程需要,把相关文化资源和德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能从地方文化资源找到相关理论的例证,加深学生对道德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团结、拼搏等理念时,可以与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的建筑关联在一起,以红旗渠建造的不易和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念的理解。第三,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地方文化资源多种多样,要使相关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化学生道德认知的作用,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式。常见的方式有图片感知、故事讲解、风俗思辨、生活提炼、活动体验等,关于红旗渠等文化实物方面的文化资源,则可以直接选择视频剪辑和现场参观的方式进行。
传统文化促进当代文学发展探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根基,其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素养既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精神、智慧、文化和思想的结晶,也对新时代下人类发展、问题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常包含了优良人文精神以及丰富的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本文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代文学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文学;发展;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以习近平的党中央十分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备强大的活力。我国的文化、教育、传媒以及民间的社会团体及专家学者,都开始借助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学的研究,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经五千多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其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整理与延续得出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文化内容进行了高度总结与概括,是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文化[1]。华夏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总称,随着国家的不断统一以及领土扩大,中华民族本身的凝聚力也得到相应增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传统”而言,一般从历史与社会两方面进行探究,通常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多年实践而保存的风俗文化,如中华民族传统当中的和谐共处、婚礼丧礼的习俗等相关风俗文化。文化主要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良以及完善。部分风俗习惯在历史长河中是较为短暂的存在,只有与社会进步以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风俗才能得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古代的伦理道德、政治文化、风俗教育等,都对当代社会及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强调将安国、安家作为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更关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将国家与民族安危都置于首位,明确有国才有家的道理。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世界上存在的最为古老的一种文化,又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间断的文化体系。对于其他的文明古国而言,其文化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淹没或中断,唯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文明发展进程当中,中华民族中的孔、孟思想对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帮助,可有效解决社会性难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价值
(一)有助于当代文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