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法治教育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教学(共2篇)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法治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治化视野下的问题检析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依法进行是教育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治化的思路不够清晰、手段不够强硬,措施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不能适应教育法治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治化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种以人治为主导的的模式,残存的“权力本位”、“等级观念”、“以权代法”等封建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观念的树立。长期的强制灌输和被动接受模式,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权利。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自身也难免迫于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而总会放弃对自己合法权利的诉求和维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受教育者法治观念的确立和健全。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来看,从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条文的制定到实际具体操作过程都存在着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空白。由于法治化观念的缺失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许多不符合法治理念的现象。由于法治观念淡薄,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法治化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出现了许多法外进行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治化的制度建设跟不上,内容更新不及时,形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国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制度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远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对法律制度本身的研究而往往忽视对法律具体实施和运用的探讨,总是过于侧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文本的分析却轻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法律价值目标的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立法脱离教育对象的实际,我国现有的规章制度的内容多是纲领和原则性质的,而且立法侧重于内容规定,缺少程序性立法,现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形式上缺乏规范性和制度性,缺少了强制性和长期性保障。
谈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
摘 要:小学教育是具有启蒙性的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教育中,要将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为主。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教学;法治教育
目前,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已经初见成效,小学思想品德课发挥了其教育警示的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法治教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品德教师不够专业、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跟不上时代等。所以我们应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突破现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和法治教育的限制,发挥出二者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时,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师缺乏专业能力,教师无法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对法律知识产生了解,教师不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无法把知识和身边的小事结合起来,学生就无法理解什么是法治,怎样才能做到法治,如教师在进行法治教学时,在讲解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时,并不能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不出法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解答法律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决,心中自然对课堂不感兴趣。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无论双方哪一方出现了问题,思想品德课堂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针对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其法治知识的储备不够,教师只能对课本上的法律知识进行解读,而不能回答学生对于一些生活法律问题的疑问,如学生对于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疑问,哪些动物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可能会受到什么处罚等,教师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清楚的讲解。
(二)教学手段和方式过于单一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养成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始小学教育德育师范专业方向招生,未来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当是主要工作。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对教师的法律素养做一分析,以期为小学教师教育德育方向和职后教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反思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尚且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需要通过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构建良好校园法治环境、完善法治教育体系等措施,以期使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①。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是极为脆弱、迷茫、极易误入歧途的弱势群体。高校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法治教育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缺乏实效性,难以满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要求。
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理念滞后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宗教与法律》一书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获得生命。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学生传授相关法律知识;二是对学生法治观念进行培养;三是对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法律知识是基础,法律意识是核心,法律信仰是归属,法律能力是体现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1]。就我国目前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培养尚且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由于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管理理念的滞后,大多数院校在法治教育的方式上仍然采取灌输式+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法治教育课堂往往是单纯的传授法律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对法律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而单纯的笔试考核作为评价法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应试功能也扭曲了法治教育的目的,影响了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及发展,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法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
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要: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各类法律问题,将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提高法治素养,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本文针对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法治要求,从课程和师资两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法治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法治教师队伍,以期达到法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想契合的运行状态,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法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涌现,极大激发了社会活力与创造力,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创新创业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职业选择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今天,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涉及到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融资、合同订立、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等多种多样的法律事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创新创业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各类法律问题,帮助刚刚踏入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学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预防、避免、以及有效应对法律风险,为大学生顺利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法治要求
党的四中全会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全社会各项事业都应当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2018年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和教育工作各环节中。法治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背景,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与实践任务。高校应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法治性。从教育理念的定位到教育机制的设计,都应当将法治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始终。一要着力推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政策法规的落细落实。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等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先后颁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各级各部门号召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覆盖面广且数量多,给予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开业、场地、筹资、税收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支持。然而,实际情况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权益的实现并不乐观。一方面,高校呼吁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并未对政策法规展开精准解读与限定,常常只是对上级文件简单重复的转达,执行中就更难取得明显的效果。不在执行中具体细化创新创业权益,就弱化了其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力度,不但有损于大学生的权利,而且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拓展。高校应当顺应时展要求积极作为,在政策解读、平台支持、机制健全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便利,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落细落实为便于执行的规章制度,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这也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法治性的基础。二要着力推动法治素养作为衡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表现为以法的精神为价值导向,依照法的理念、法的原则和标准来判断和思考问题,并以之指导自己行为。大学生是实现优秀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动法治体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高校必须主动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法治知识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并将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1]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着培育大学生依法行事能力的使命。依法行事表现为按照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办事,只有依法行事才能保障创新创业取得成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养成依法行事的习惯,学习生活守法,应对问题用法,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个人利益。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属于意识范畴,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法治素养对法治实践具有指引作用。因此,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经济主体的确认到市场交易完成全程,以及竞争规则的制定与遵守或者经营纠纷的规避或解决,无一不在法治框架中受其规制和引导。当今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已然成为市场准入、经营以及竞争最重要的基准线。大学生创新创业要自觉遵守公平原则和交易规则,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契约精神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才能保证新创企业的高效运转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教授大学生企业组织与运营的法治知识,塑造他们的规则意识与法治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在新时代更具关键性与迫切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法治教育现状
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破解大学生群体“就业难”的积极发展模式,高校也愈来愈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体系并不成熟。多数高校仍需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于全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规划之中。第一,创新创业教育中法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一方面,课时安排偏少。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整体上具有课时偏少的特点。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诸如“创业基础”“就业指导”之类专门指导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通常是在毕业班,并且多个班级合班以讲座形式授课,其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而对法治观念的培养相对不够;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甚至只是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当中的一个部分,指导创新创业的法治内容能分到的学时就更少了。虽然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标准不相同,但是大多数高校针对创新创业课程考核简单,学分设置也不高。这样的安排既难以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教学,也易使学生形成认知上的偏差,在学习中持有敷衍的态度。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法治教育不受重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怎样进行商业模式的运行,包括筹资融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教师通常没有将创新创业活动中法治问题作为要点和难点,学生对创新创业中法治问题的关注度也不高;而且,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感觉枯燥教条,比如机械地教授法律条文,一味强调法律的禁止性条款,使得学生对法治产生畏惧感,无法真正将法治思想入脑入心。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配给不足。目前,受限于种种原因各高校很难为创新创业课程配备足够的专任教师,往往由行政人员和辅导员等兼课。在把法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这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未必充分,不利于学生法治思维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线创业平台、新媒体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流依托。而兼课教师其他工作较多,对这些领域少有专门研究与思考,创新创业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法治教育策略思考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融入法治教育,既能够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又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用法能力,实现高校育人的教育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教育
一、引言
自从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各地区高校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将依法治国理念引入高校教育中。依法治国是我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探索出的真知灼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是指在社会建设、法律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落实,更是指在各阶段教育方面落实,将依法治国融入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全面展开法治教育,启发学生的法治思想,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从而培养出大量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可以从二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强化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大量的法治教育资源,其中的规则意识、法律常识等内容均能够引起学生对法治的思考;而法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提炼理论课中的法治元素与教材资源,给学生讲解法律常识,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将法治教育融入理论课中,能够更加直接、具体地塑造学生的法治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法治素养的知识体系,在未来的学习与社会工作中更好地落实法治行为,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习各种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法治精神,自然而然地形成依法办事的思维与习惯,使法治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中最坚固的防线,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的渗透
【摘要】七年级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认知和理解,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祖国的发展培育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七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教学
随着中国的发展,逐渐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教学方针,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将得到改变,大胆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让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时同时接受法治教育。青少年学习道德与法治,学习正确的道德思想,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应当与时俱进,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关系
1.不断更新教材内容
在编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注重开放式教学,增加有助于学生预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和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要让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能够良好地发展,必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材的内容应该更注重理论知识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增加对话题的创新创意讨论,让学生能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
2.教材培养目标
大学生违法犯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维护校园安全的有效对策。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及针对性不足有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人文教育等,为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构筑起一道牢固的信念屏障,以期最终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内化于心的智慧启迪,外化于行的规范规制和失范制裁同样非常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违法犯罪;人文素质教育;信念
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人文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导致一些大学生规则意识不强、认知错误、行为失范等,进而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探讨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构筑牢固的信念屏障,避免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影响其正确信念形成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培养人文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范围很广,是一个包括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在内的综合体。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及价值体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其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培育问题。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关系及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有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责任感,既关心自己又关心他人,既关注个体发展又关注民族兴衰、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的人。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如果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或者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被削弱,个体就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正确的信念对于制止个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力量。在笔者进行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文化知识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在大学教育内容中的比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令人担忧。例如,调查显示,曾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大学生中,79.0%的人认为其接受教育的内容不包括法治教育,82.6%的人认为其接受教育的内容不包括道德教育,70.4%的人认为其接受教育的内容不包括人文教育。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使其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更高的基础上自律、自治、自觉、自省,使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风尚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