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全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法治安全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法治安全知识

大学生安全论文:大学生安全教学建议思考

本文作者:林桂红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政治经济系副教授

目前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十分重视,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纳入了社会主义法治轨道,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若干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等法规中,明确规定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职责,规定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校,维护高校大学生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大学生安全的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多个校区的管理方式,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对高校安全管理要求更高,管理难度更大。主要表现有:第一,高校扩招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数的增多,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多,加大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二,校园环境的复杂化。一是校园周边环境的商业化。高校周边商业的繁荣,便利了师生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各种噪音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生活;网吧游戏,诱引学生赌博;不法之徒穿越校园,寻衅闹事。二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无疑是一件积极的举措,但也导致了社会闲杂人员涌入校区,从而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总之,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促进了高校的大跨度发展,同时给大学生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这样才能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保证高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发展。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国家明天的栋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国家明天才有希望。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开放型的校园发展,使得校园与社会的相互渗透,校园安全管理日趋严峻。主要表现有:校园周边治安令人堪忧,校园斗殴时有发生,酗酒现象严重;偷窃现象时有发生;违反校纪校规不断增多。在这些事件中,大多数当事大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和防范意识。此外,当前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法律意识薄弱。一些大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懂得保护自己,遇到问题没有寻求学校保卫部门帮助或及时报警。二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大部分大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单纯,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容易受骗上当。三是生活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比如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违章用电,对贵重物品不妥善保管,出门不锁门关窗,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全、安心在校学习,健康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要与学校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校规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紧密结合。当然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有其特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安全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式教育不断扩大,国际科学合作关系日益增多,使高校在国家安全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应该加强大学生三个方面的教育: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要结合中国的历史,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抓好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在教学和管理上大力开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国家安全,才有平稳的建设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抓好保密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保密意识。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问题,高校要加强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保密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关系到大学生的幸福安康,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给消费者带来了舒适与方便,但对道路交通安全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交通事故不断出现,加强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交通安全防范是当务之急。

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教育,提高交通法制观念。高校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交通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高校要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周和交通安全月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五个意识”:红绿灯意识;斑马线意识;停车线意识;靠右行意识;路标意识。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慎独”思想。三是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大学生交通安全应变能力。通过对大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应变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在行车、走路中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增强应变能力,从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消防安全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消防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当前高校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一是加强消防法规教育,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教育大学生学好消防法规,用好消防法规,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办事,自觉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防火灾的发生。二是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消防安全的应变能力。高校要有意识地举办消防知识讲座,进行模拟安全训练。要使大学生懂得“三知四会”: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防火制度;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火灾的发生。防盗防偷教育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化,人员往来比较复杂,大学生宿舍盗窃案件不断发生,造成大学生财物损失,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防盗防偷教育。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治安思想认识。高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的防盗防偷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思想上时刻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线。二是采用典型案例教育,增强大学生治安防范意识。针对高校大学生宿舍偷盗的典型案件,通过看录像、案例分析等形式,积极开展防盗防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堵塞偷盗漏洞。三是建立治安通报制度,时刻警惕偷盗发生。随时向大学生通报宿舍失窃的情况,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不存放大额现金,不留宿外客,对陌生人进入宿舍要提高警惕,随时进行询问,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网络安全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高校大学生进入网络领域的人越来越多。#p#分页标题#e#

大学生具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网络防范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加强网络的安全教育。一是加强网络的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意识。二是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高校应该设立网络安全主页,登载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便利大学生自习,使他们在思想上养成抵御外来侵蚀的信息。三是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思想。倡导网络道德,树立良好的网络风气,自觉抵制网络低级趣味信息的侵蚀,提倡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四是积极开展网络健康宣传,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有害信息。教育大学生坚持“三不”:不登陆反动网站,不下载传播反动性信息,不看淫秽及内容低调的网页,不在网上发表煽动性言论,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心理安全教育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由过去大学生就业的统分统包,走向了市场的竞争机制,这样必然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压力加大,如不加以积极疏导,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态。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挫折应对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杜绝心理性安全问题的发生。二是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要通过设立心理信箱、心理门诊、心理热线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减轻大学生内在的紧张和压抑,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

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认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和措施:健全领导体制,增强安全教育力度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既伤害了大学生,又牵动到学生家长,同时波及其他同学的情绪,还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社会安定。因此,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必须置于党委领导之下,建立由校领导负责、学校党务、教务、学工、团委、保卫以及各院系等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全面负责和具体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和规划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指导工作。同时,要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加强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上,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在政治理论讲授中要谈到关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危害性;在计算机课程中要讲授有关网络安全问题;在物理、化学课中要讲授有关防火防爆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必须结合安全方面的问题,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教育大学生掌握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盗安全、放火安全等基本常识。总之,要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安全教育管理机制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加强安全制度的建设,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学校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事故管理预案》《巡逻制度》《值班制度》等,这些制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同时,高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位、谁负责”的规定,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及岗位职责,要层层签定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制度上确保高校大学生各项活动的安全措施,从思想上促进高校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习惯,规范自我行为,从而达到建立长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的目的。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和、总理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通过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系列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养,促进安全发展,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实现我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主题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活动时间

“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2017年6月1日至6月30日,在系统各单位、各水陆运输企业同时开展。其中,部分活动将贯穿全年。

(一)开展安全主题宣讲活动。系统各单位要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紧密围绕宣传贯彻《意见》和《实施意见》,立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依法治安,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质。同时要充分利用安全主题宣讲活动这个平台和宣讲团讲师集中授课时机,突出抓好《意见》和《实施意见》的宣传贯彻实施,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

阅读全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初探

摘要: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社会矛盾,例如悬殊的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恐怖问题等。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和社会的缩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上述社会矛盾。加之,现在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安全观念意识淡薄,面对突入而来的安全问题束手无策,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显得越发关键和重要。同时,高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建立新校区。然而新校区的选址一般考虑在人员较少的城乡接合部,并形成多校区多层次办学格局,导致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化和校园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局面。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维持高校正常生活、学习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亟须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

高校现有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及时适应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不能满足需要。随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意识到,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缺乏创新的根源在于已有的课程内容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和下载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为本文提供研究思路。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各学院大学生代表举办安全教育座谈会,咨询和整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语言资料,了解到不同年级学生对安全教育课程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进一步提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思和认识,以供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要时刻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切实把校园建成阳光、安全的地方。”国家历来重视校园安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分别从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和指示,要求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2008年颁布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2010年又编订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明确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学习资料;2016年实施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计划内容,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有关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逐渐被各高校加以重视,成为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必修课程。但是,从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不是很乐观,其仍旧处于以安全教育理论为主的课堂教育阶段,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上课而上课,现实生活中遇到安全问题基本上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教育体系,归纳总结有以下几点。1.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1992年教育部教学[1992]7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而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从有法可依、依法治校方面开展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但是,现实开展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新生入学时集中授课,之后各学院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课。所讲授内容也是大体简单地介绍一下各种安全常识或者根据一些安全时间节点、特殊事件临时安排一次课程。此外,目前开设的课程,没有长期进行系统性的讲解,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材等。总体而言,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2.大学生安全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对象主要是学生,其实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家庭、学校、社会。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从学生视角来说,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后,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最终保护自己;从学校视角来说,是为了维护校园稳定,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从社会视角来说,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然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基本上实行“一锅端”的上课形式,没有按照大学生年级、专业、性别、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3.大学生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没有统一规范。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涉及政治、道德、交通、治安、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等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目前高校没有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各高校以自身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教学内容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自己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有的甚至都不配发教材,而是印制一些安全常识小册子让学生自学。大部分学生只是随手翻看一下,收效甚微。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学分设置也不一样,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另外,高校在安全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但是,有些安全知识需要通过亲自体验才能掌握,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自救方法等。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既要重视理论的讲解,也需要亲身实践。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安全知识。4.大学生安全教育体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都归属某一职能部门管理运行,没有安排专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任课教师,临时拼凑起来的授课教师在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方面达不到专业化水平。此外,高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选定、师资配置、考评方法等方面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缺乏长效运行的机制。另外,高校没有建立和完善专业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培养的建设方案,目前负责安全教育授课的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安全教育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写作能力存在很大的短板。

阅读全文

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会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新《安全生产法》、新《安全生产条例》为主线,以“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为主题,动员各行政村、各站所、各单位通过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曝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为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

活动于6月在全镇开展。

三、活动内容

1、收听收看国家"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动员视频会,

2.开展宣传贯彻依法治安精神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活动。一是开展与重点企业负责人谈心对话活动,使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植于企业一把手心中。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镇里要组织宣讲队伍深入村和社区宣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在基层企业得到贯彻落实。

阅读全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4篇)

第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危机处理能力。

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出现的一些事故,性质和结果可能各异,但不难发现:大多数当事大学生事前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事中危机处理能力缺乏。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不法分子缺乏分辨能力;一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为此,需要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宣传纪录片等教育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安全常识和安全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不法侵害的种类和手段,以及一些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识别危机的能力以及面对危机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及时寻求帮助。

2.有助于创造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学生结构的多样化,学校承担的教育和管理职责增加。校园周边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商业活动的密集性导致不安全因素增多。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人身和财产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经常在校内外流动,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可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减少安全隐患。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及方法

一、大学生的安全现状及其安全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性行为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阅读全文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窥

一、大学生的安全现状及其安全教育现状

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保护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多次发出通知,就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指示和措施,要求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性行为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阅读全文

廉洁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的素质

(一)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用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使其在廉洁文化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严格规范思想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其在公共安全事务管理活动中,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廉洁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成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社会成员抵御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加强对社会矛盾的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整治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群体性事件等矛盾,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监管和社会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在内的公共安全体系,促进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二)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对待人生、事业、工作和对待社会、他人的态度。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管理道德。当前,一些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罔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低劣、生活糜烂、腐化堕落,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不惜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诱发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要“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通过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自觉提升公德意识,增强职业自豪感,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主动工作,“防患于未然”,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情系人民,关注民生,着力维护最现实的群众权益,正确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坚决杜绝违背群众意愿、侵占群众利益、损害群众情感的事情发生,服务群众“一条龙到家”,化解矛盾“一条龙到底”,健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坚持服务为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更新公共安全服务管理理念,创新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规律,提高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承担起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三)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的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人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和实践能力,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情感等。当前,部分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法制实践能力薄弱,突出表现为“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服务理念和公仆意识,搞人大于法、权大于法;程序意识不强,存在以令代法、贪功诿过等现象;甚至有些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以权谋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造成司法腐败,成为导致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法治文化,要求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廉洁从政,依法管理;要求社会从业人员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要求广大社会成员廉洁自律、依法办事,这与提高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法律素养,弘扬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者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公共安全服务管理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强化法治观念,规范公共安全服务管理行为,杜绝公权寻租、滥用公权等违法乱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树立法律至上的精神,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执法,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兼顾各方利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营造依法管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