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发言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发言材料

一年级科学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浅谈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小组合作、材料整理、观察、记录等科学课堂学习习惯为保障,也需要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为辅助。为此,教师应设计有效的习惯培养策略,以始业教育课、实验分组单、小组比赛表为载体,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和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一年级;科学;学习习惯;策略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一年级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专注倾听、小组合作、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有效表达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奠定基础。

一、利用手势辅助,提升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倾听需要思维的参与,学生只有先听懂发言者的观点,才能进行思考和判断。而注意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倾听不可缺少的条件。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有限,他们往往等不及教师或同学讲完,就想发言,或是才听了几句话就走神了,没有听清他人的发言,无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也无法对他人表述的内容进行思考。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手势,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例如,准备讲实验步骤时,教师要求学生注视发言者,每讲完一条就竖起一根手指复述,最后全班同学核对手指数是否相同,以此提升学生倾听的专注度。此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如果对发言有补充或质疑,不能插话,但允许边倾听边举手并用力摇晃,用肢体语言告知教师自己想要发言的迫切愿望。当发言者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可以竖起大拇指点赞;想法不同时,可用手指做出“×”。手势辅助不仅能保护一年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其注意力品质,帮助其养成倾听习惯,也便于教师直观了解学生的倾听状况,避免重复发言,促进学生思考。

二、明确小组分工,促进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业成绩、促进非认知品质的形成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一年级学生之前未开展过小组合作形式的科学探究,对如何分工合作不了解也不知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时,学生会因领取、整理、归还材料或上交作业本等分工问题产生矛盾,引发争抢实验材料、霸占材料、不愿合作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实验分组单、小组比赛表等方式明确小组分工,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阅读全文

流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一、培养良好的发言习惯

流动儿童的家境一般都较差,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和他们交流,所以他们习惯了在沉默中用眼睛去看,而不愿动口去说。又由于这些流动儿童多是讲方言或是带有口音的普通话,他们不爱在课堂上发言。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眼、耳、口、手并用,才能事半功倍,不开口说就不能提出问题,就不易和小朋友们交流合作。鉴于此,我们从不同方面入手去改掉幼儿闭口不言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耐心当好翻译,把孩子想说的话用标准的普通话帮他们大声讲出来;其次,让这些流动儿童多与城市儿童相接触,城市儿童正确的发音会慢慢影响到他们的读音;最后,教师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一旦他们有发言欲望时,及时提问,耐心倾听,及时配合补充。慢慢地孩子们就会适应这样的氛围,会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发言中。为了鼓励流动儿童的发言,还要多创造机会。如击鼓传花说故事时特意在他们那儿停留一下。多组织排序发言,让他们先是硬着头皮说,说习惯了也就不再害怕了。在年终的奖状设置中,可专门设言“课堂踊跃发言奖”,给那些有进步的流动幼儿以激励。

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由于流动儿童在家中的学习环境不利,他们不可能要工作劳碌的父母一直陪伴他们学习,所以他们一定要从小养成自我约束做作业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要从小养成,从幼儿园时期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由于幼儿园教学中很少有纸质作业,所以幼儿的作业习惯的培养重在培养一种意识,一种老师让做的事情我要做到、我要做好的思想意识。例如,我们在活动中学习了寻找春天的内容,我给小朋友们留的作业是寻找生活中的春天。我在布置作业时,特别提醒那些流动儿童,看看早上出门的妈妈是不是穿得比冬天薄了,看看劳动中的父母是不是因为天气暖和累得出汗多了,看看老家的奶奶是不是把春天的衣服给你们捎来了等明天上课跟老师讲一讲。这些有特色的提示是专门针对那些流动儿童的,让他们做作业时有内容可找,并记得去做。又如在布置手工作业时,不要限制原材料,流动儿童的家境不好,他们的好多材料来源虽然不是买的,但是很有创意,老师一定要鼓励那种变废为宝的手工作业,让他们保持做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流动儿童,若想在人生的路上攀得更高,一定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由于流动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利,他们的父母很少有读书的好习惯的,所以,教师要适当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给孩子买一些适合的读物去读,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园中,教师一定要建立好图书角。教师可以发动家境好的孩子将读过的书捐出来组建班内的图书角,以供家境不好的幼儿借阅;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爱护图书,会给图书抹平卷角、摆放整齐;教师要选取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小故事在班内讲一讲,在讲时故意留个小尾巴去吸引幼儿的读书兴趣;一定要多给流动儿童一些机会,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好的学习习惯是伴随一生的财富。当幼儿从入园起教师就有意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一定会因此受益终生,而特别关注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许会给他们一个成功的人生。

作者:郭夕利 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幼儿园

阅读全文

探求政治学全程案例教课的适用性

一、全程案例教学库的建设

实施政治学概论的全程案例教学已证实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相关教学案例并建立一个系统丰富的案例库却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政治世界多姿多彩,政治现象光怪陆离,政治学相关的案例材料也汗牛充栋。但是如何合理组织材料和编写案例,如何对相关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如何能够紧密结合课程相关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围绕课程教学的宗旨、各部分章节知识点的要求,建立层次多元内容丰富有社会意义和政治价值的教学案例库,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思路。

当今世界尤其是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真实丰富生动深刻的政治学案例素材,这些材料和我们大学生的生活现实有各种各样的关联,能够引起共鸣和感想。通过客观材料的积累与沉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编排和组织相关数据和资料,尽量使之生动和丰富,从而能够引起学生讨论与思考的兴趣和热情。用于课堂的教学与讨论,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平时敏锐的关注政治生活中一些热点事件,并注意收集相关各类评论及影像资料,注重典型性趣味性和开放性,从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编排和组织各种典型事件案例材料,如小月月事件、爱心妈妈事件、大月份强制引产事件“、80后”官员“火箭”提升事件、昆明“躲猫猫”案等,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事件,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大家的积极思考,对学生课堂讨论与发言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政治学全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安排

全程案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总是主要是针对政治学概论的理论众多、概念抽象、体系庞杂多元的特点,在授课全程选取和各个章节知识点联系较为密切的相关主题案例,任课教师事先充分准备,认真计划案例教学教案,组织好相关材料,每次课要提前发放相关材料,并将学生事先分好小组,各个小组做好分工,通过讨论形成观点,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分好的各小组选出案例分析主讲人来发言,发言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对小组的观点加以评判,适当开展讨论,老师控制好时间,把握好节奏,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述,结合知识点和同学的发言讨论情况进行主题归纳概括。

另外也可根据课程时间进度情况适当鼓励一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同学自主结合,根据课程章节安排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归纳案例,结合自己领悟和感受做成相关课件,上课集中时间由同学进行讲解,之后其他同学和老师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适当的互动与讨论,从平时成绩等方面适当对这样的同学给予激励,进而充分调动不同学习习惯爱好的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阅读全文

任务型政治教学论文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总体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要求转变教教师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与此相适应,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整个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二、任务型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行的初中政治教科书《政治(新日标)》,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阅读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它强调以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必须有思考过程.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某种形式。在政治教学中,我们把“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期活动

给出给出学生阅读午材料(也可以是是书上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培养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一些有难度的材料,教师适当讲解。学生理解后,给出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作准备。

2.第二阶段:中期活动

阅读全文

教师实施案例教学论文

1教学内容选择

翻阅“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教科书即可发现,几乎所有章节都不乏教学案例,证明编写者的确是按照“应用导向”、“案例教学”的编导要求编写该部教材的。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在所有章节教学中都安排案例教学,对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只能做“例案教学”或教学例子加以运用。教师挑选什么样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内容或者说挑选案例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教师在挑选案例前应该做什么功课等?是案例教学内容选择时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清楚自己在选择案例教学内容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演好角色应该做的事情。此时教师如同影视剧导演挑选剧本。影视剧导演选择剧本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时代背景与要求、观众口味与需求、剧本感染力与艺术效果等,而教师作为“导演”选择案例教学内容的依据是:本门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课程教学成效的实际需要等。以“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教学为例。该课程是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注重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教师在挑选教学案例前,需钻研财经新闻专业教学计划,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明了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课程在财经新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分析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教科书,确定教科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针对所教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确定选择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围绕重点与难点问题的攻克与解决,选择方便学生学习、便于学生理解、能够激发兴趣、容易组织讨论的案例等,成为教师当好“导演”角色、选择案例教学内容要做的主要功课。“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均在于教会学生写出较高质量的财经新闻报道。对教科书各章节比较分析后,笔者认为,调查性财经报道章节排在整本教材倒数第二章,选用调查性财经报道案例作为案例教学内容最符合学生接触财经新闻时间不长、实践机会不多的情况。调查性财经报道的内容,“扒粪者”深入基层、应对各种挑战的经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各媒体有关调查性财经报道资料来源充足,方便学生查阅。对同一事件,各媒体不同形式、角度、深度的报道,方便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引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可以为后续的讨论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

2教学案例选编

案例教学内容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案例选编工作。由于调查性财经报道案例众多,如果选编的案例文本不规范、不典型、不精准,案例教学实施就会功亏一篑,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成效。教师在案例选编的过程中,担当的是“编剧”角色。编剧是从事影视剧本创作的人。编剧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改编。教师在案例选编中的“编剧”工作是改编。所谓改编,即将准备作为案例教学使用的案例,改编成适合教学需要的文本格式,让案例中蕴含的理论问题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顺利突破铺路架桥,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直接挂钩。改编后的“案例文本不仅教师自己能把握,而且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在“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教学案例选编过程中,教师作为“编剧”应注意:第一,按教学日历安排,教学此时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学生通过前阶段学习,已经初步掌握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方面基本理论知识,选择调查性财经报道实施案例教学,可以统筹前面所学理论,融入案例教学内容。第二,查阅与案例相关的所有资料,去粗取精,改编成符合案例教学需要、始终围绕教学主题的文本材料。第三,讨论题目设计为统筹学生已学内容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案例。要求题目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回答问题的兴趣。第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做好讨论过程预判,撰写讨论中发生各种情况的应对文字材料,为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做准备。

3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阶段承担的角色应该是“导演”和“配角”,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角。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主动性,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有深度的讨论。作为“导演”,要避免冷场、避免偏离主题、避免无休止的争论发生,有效掌控讨论过程,控制讨论结果按正确方向发展。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配角”,需要向相声捧哏演员那样,用支持、赞扬的体态和语言对学生的精彩发言予以鼓励。用打岔、逗趣的体态及语言对学生讨论冷场、跑偏、斗气、无序状况实施铺垫、转折、撤火、理顺工作。在调查性财经报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笔者认为采用“学生对学生———辩论与合作型”讨论方式比较符合当前大班教学现状。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在课堂讨论前,要求各组在阅读教师提供案例文本基础上,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自行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基础上挑选代表本组在课堂讨论上发言的同学,要求做好在课堂讨论发言PPT,在规定的发言时间里阐述本组的观点。各组代表发言后,进入自由发言辩论,教师在此阶段则适时进入“导演”或“配角演员”角色。

4课堂讨论点评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讨论课教学路径

【摘要】讨论课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如何讨论,如何准备,如何设定议题,如何调动讨论兴趣,如何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这些问题的探索仍待深入。本文以《红楼梦》为讨论对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语文;讨论课;路径

一、讨论课的实施方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前四至五周下发工作任务,指定阅读书目,推荐参考资料,指导阅读方法,并分配讨论题目。

(一)分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8人左右。准备主讲的专题,携带阅读材料,做好材料梳理,撰写发言提纲。

(二)推选组长:每个小组选举两位组长。组长协助教师做好本组讨论的整体把控和问题的引领,做好文案记录。

(三)阅读材料:推荐阅读书籍、参考资料及电视剧目等,要求学生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红楼梦》原著的阅读量。以文本为基点,形成自己的观点,摆脱依傍。每位学生的发言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

阅读全文

初中化学线上教学新探索

摘要:在肺炎阻碍了学生返校的情势下,国家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各级各类学校开启了线上教学。相比站在讲台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挑战、新机遇。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

在肺炎阻碍了学生返校的情势下,国家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各级各类学校开启了线上教学。相比站在讲台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挑战、新机遇。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

一、摸查学情,巧用“人人通”

在线上教学的情势下,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不同的家庭背景也会导致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必须要摸查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悬殊。“人人通”手机软件可以以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发放与提交,因此利用此软件,每天将作业分成知识小胶囊、化学在身边、化学知多少三大板块。

1.知识小胶囊。利用希沃知识胶囊这一应用技术,将网络上已有的优秀微课小视频(例如乐乐课堂、化学大师、仟问学堂等)重新进行素材编辑,然后生成二维码图片,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进进行新课的预习,并写下预习笔记。这样,为假期里没有条件参加提前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预习环境,缩短学习差距。同时,也可以帮助已参加提前学习的学生回顾与复习。

2.化学在身边。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都要布置“化学在身边”的作业。例如《金属材料》这一节课,布置找一找你身边的金属材料物品并拍照上传的作业。又如在讲《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这节课时,布置“找找你身边生锈的物品并拍照上传并想办法将锈除去”,在动手处理这些铁锈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为什么把生锈的物品放到小苏打里再加点醋会产生气泡但是不能除锈”的疑问,教师在作业批改中要及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把自己找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以此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甄别信息,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将其内化的能力。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师巡视策略

摘要: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进行巡视,做到巡而视之,巡而查之,巡而亲之。

关键词:实验教学;巡视;策略

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课堂纪律入手进行巡视。有些老师会犯巡而不周的问题,会落下个别小组;也有老师对不合“胃口”的记录视而不见;还有些老师淡化了学生的经验。笔者将结合一线教学浅谈巡视的一些策略。

一、巡而视之,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巡视是为了更好地“深人”学生,巡而视之,在科学实验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笔者执教三上《比较材料的韧性》,课本中呈现的材料是带有小孔的塑料尺、铁尺和木尺,实际上教具中的材料为塑料棒、铁棒和木棒,这无疑给操作带来了难度,我的做法是在材料的一端挂重物,为了不让重物滑落,就用手指抵住重物,我觉得较难操作,学生在用手抵住重物时的力度不好掌握,轻了要滑落,重了弯曲的距离就变短了,量弯曲的距离也是较难的,对于这样难度的实验,老师的巡视就变得尤为重要,我采取先整体巡视后个别巡视指导的策略,尽可能不落下一个小组,对于实验展开较为顺利的小组只需稍加停留,简单指导即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组,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有必要的话,老师可亲自示范一组实验,剩余的让学生操作。在学生实验时,老师的巡视不仅要照顾到每个小组,而目对于一些:意外情况尤其要关注,问清原因。

二、巡而查之,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

很多公开课,老师会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去巡视,既然去巡视,应该要落到实处,除了关注学生的操作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比如,涉及到数据的话,老师应该记下各小组第———手的数据,以便于更有效的汇报。市里有位老师执教《摆的研究》,有个环节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无关联的研究”,最后呈现的数据是这样的。这样的数据非常完美,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没有关系。整节课似乎无懈可击,看来老师的巡视是有效果的,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事后了解到有一个小组原来的数据并不是一样的,后来偷偷改的,因为老师让做完实验的小组把数据展示在白板上,这个小组受到了其他小组数据的影响,所以他们在私底下偷偷改了数据,才有了这样完美的数据。如果老师能够在巡视时能够先记下各小组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汇报时就能发现改数据的情况,老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培养学生尊重数据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执教《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巡视的时候发现7个小组的记录单都写着实心木片是浮的,只有第8小组、写着实心木片是沉的,跟他们交流后,他们的看法是木片吸水后变重了,所以沉下去了。那么第8小组还要不要汇报?笔者认为必须要汇报,还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同时也让第8小组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让学生明白凡事无绝对,总有特殊情况存在。老师在巡视学生记录的时候,不可打着巡视的大旗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置其小组不顾,发现某些小组的记录跟结论相悖时在汇报阶段直接跳过,追求所谓的“平顺”,这样的巡视不要也罢。老师发现不一般的记录应该要与学生对话,或帮助或解答或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果采取冷淡处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实验兴趣肯定大打折扣,甚至对科学课丧失兴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