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防震减灾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防震减灾技术

市政办防震减灾规划

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各级积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了防震减灾指挥协调机构,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得到了加强,目前所有县(市、区)都明确了地震工作主管机构。市、县都编制实施了“十一五”规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全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政协参与,地震、发展与改革、财政、建设、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呈现出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随着《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省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省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相继出台,我市积极完善地方配套文件,做好贯彻落实,全市防震减灾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在省人大组织的防震减灾立法、执法检查,地震、法制部门联合开展的执法检查等活动中,获得上级好评。市地震部门加强了地震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地震观测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取得成效,为提高各级各部门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法制观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地震监测预测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6个县(市、区)建立了地震综合观测设施,建成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测震台达到4个,强震台6个,全市主体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地震事件5分钟以内计算机自动速报、10分钟左右人机交互速报。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涵盖水位、水温、电磁波、水化学、水电流五项,站点和测项数量有了较快增长,捕捉地震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

(四)灾害综合防御工作更加强化。市主城区完成了108平方公里的地震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有4个县(市、区)完成和正在进行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对数十项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震害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抗震设防审批进驻政务中心,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实施了地震安全农居技术服务工程,宣传发放了《省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导则》,编印了宣传展版,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在报纸上开辟介绍专栏,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旧农居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阅读全文

谈十四大防震减灾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围绕《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不断深化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点工程、地震预警工程等,全省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步健全。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制定施行《省地震预警管理规定》。全面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子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9亿元,新建、改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1540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云县地震台燕子岩综合观测站、丽江地磁基准台和石屏地震综合观测站相继建成投入运行。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6级。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与防治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旧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完成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150余项,城乡房屋设施抗震能力明显提升。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59个。完成建水、双柏、盈江3个试点县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完成农房地震保险理赔7970万元,惠及近2.4万农户。全面完成鲁甸、景谷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防震应急效能不断提升。修订《省地震应急预案》、《省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全省建成2600支共约11万人的专兼结合救援队伍,其中,建成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8支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4支省级卫生防疫队、11支省级区域性卫生应急分队。持续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不断完善全省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推进国家、省、州市、县四级地震工作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为全省所有乡镇配备卫星电话。全省建成3296个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2843万平方米。全省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完善,具备保障100万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能力。省级多次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妥善应对通海、墨江、巧家等6次破坏性地震。

阅读全文

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摘要:地震作为影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将其产生的影响控制到最低,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建立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防震减灾日常管理效率。通过系统构建不仅可以对地震台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紧急辅助决策,提高地震应急处理效率,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以降低地震灾害影响为目的,来构建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做好日常地震信息监视的同时,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对地震发生与发展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然后自主向指挥人员提供救灾决策所需信息数据,提高应急指挥综合效果,更及时的展开地震救灾工作。

1系统构建目的

现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对促进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信息化、数字化以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构建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地震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充分采集、挖掘以及整合,来组建成一个面向社会的保障体系,以求能够更及时掌握地震信息,通过应急管理,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小。确定系统构建基本目的,可应用先进的GIS技术,充分吸收地震灾害学、地震灾害学、系统工程学、决策管理学以及信息通讯等相关经验与成果,确保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评估、防震减灾对策等要求。一旦发生地震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及时获取现场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地震规模、影响范围、震害损失等情况,然后给出可行性与科学性最高的调度与救灾方案,提高应急救灾工作效率,为指挥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技术水平,控制好现场,将人员伤亡控制到最低。另外,系统平时还可以用于对地震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汇报演示等,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

2系统构建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阅读全文

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利用率和安全保护

【摘要】目前,随着防震减灾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纸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防震减灾的工作要求了。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防震减灾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然后又简单论述了防震减灾工作中文档信息化处理模式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增加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文书档案;信息化;利用率;安全保护

2018年,国家档案局曾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必须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数据化、简单化方向发展。所以,改变现有的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文书档案信息化、数据化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趋势,这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1文书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特点

1.1纸质档案具有稳定性

纸质档案顾名思义就是用纸记录的档案,比如:日记、户口本、信件、图纸、合同、证书等都属于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有两个特点,分别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纸质档案的稳定性来源于纸张、颜料、染料的稳定性,而纸质档案的安全性则来源于纸质档案上的字迹,众所周知,每一个人的字迹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纸质档案的造假几率很小,所以其安全性很高。但是,纸质档案却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缺点——不易保存,纸质档案的保存会受到保存地点、保存环境的影响,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需要足够的保存空间,还需要高额的维护费用,而且纸质档案在查阅、搬移等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伤,除此之外,纸质档案还会害怕潮湿、火灾、水灾等不可控制的灾害。这就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不利于数据以及实际情况的记录。

1.2电子档案的存储具有多样性

阅读全文

地震保险制度构建机遇阐述

作者:陈奕天 李朝晖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之上,占到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总能量的67%,以及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2%。人类历史上20次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强的特大地震中,11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口5万以上的17次地震中,中国占到了13次,占比高达76.4%;伤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中,中国占了2/3。200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次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口约208.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3亿元。在2006年14次5级以上地震中,共约66.7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7年更是损失了20.2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其中不包括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1]。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峻,亟待建立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作为财务型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应当是将地震损害尽可能减少的最适宜方式。然而,从目前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地震保险产品缺乏,所提供的各类险种少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在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中,地震损失多属免赔范围,地震保险仍处于初级水平或探索阶段。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赔付程度低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损失将达到8000亿。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地震风险管理落后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且保障程度低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地震保险基金匮乏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仍沿袭苏联的模式,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保费收入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小震尚可理赔,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五)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中,中国商业保险业务曾一度中断,直到1980年中国保险业才慢慢恢复发展,但在社会资源主要仍由国家统筹控制的宏观大背景下,保险业界缺少自主性,其风险分散功能被长期忽视。从投保方来看,地震风险本身具有不明确及低频性特点,且基于标的单一而导致的保费较高,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思想保守的现阶段,民众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去购买这种地震风险,在选择保险险种时会首先放弃地震附加险;就保险方而言,由于地震保险承保风险巨大,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人不会主动介绍和推荐地震保险。另一方面,地震发生后对政府和社会援助的依赖与期望也成为社会公众保险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种种约束,地震保险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并不显著,甚至形同虚设。

阅读全文

地震网站的地震信息服务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网站数量急剧增长,互联网信息体量的增长呈现井喷态势。本文主要基于地震门户网站,从用户体验分析出发,探讨当前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对地震门户网站栏目体系架构、信息服务功能、板块布局和站内搜索功能等提出若干建议对策,以期地震门户网站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地震信息服务。

关键词::网站;地震信息;服务

引言

中国地震局网站作为地震官方对外地震信息的重要途径和窗口,其地震信息服务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地震门户网站整合了防震减灾要闻、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科技动态等重要地震行业业务信息,同时,还对外提供地震安评服务办事、地震科普宣传、公众交流互动和便民服务等公众服务信息。特别是地震速报信息,时刻传递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地震震情信息。地震信息如此丰富的网站需要具备科学的栏目体系框架,合理的网站板块布局,高质量的地震信息内容,准确的网站搜索引擎功能等等,才可能提供一个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地震门户网站。

1地震网站信息服务概况分析

1.1地震信息用户数据

地震信息服务水平最直接的反映来自于用户访问情况,用户访问量、访问来源以及用户区域分布都可以说明地震门户网站的地震信息服务能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就是要重视用户参与,强调网站设计的可用性,实现用户与网站的自然交互。因此,采用科学的可用性设计方法,对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站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第三方网络监测平台对地震门户网站进行监测,获取地震门户网站用户访问量数据。为了使得到的数据科学而准确,对地震门户网站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用户访问量监测并记录数据。在监测期内,所采集地震门户网站用户访问和点击行为基础数据有:访问人次82711次,访问人数49279人,综合浏览量269824页,首页点击量139014次。地震门户网站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00:05:35,平均访问页数3.26页,跳出率49.28%,用户访问质量总体较好。我们对地震门户网站也进行了逐日(图1)和跨日(图2)访问情况监测。通过图1可以看出,地震门户网站的逐日访问量总体较为平稳,且工作日较高、节假日较低,符合通常政府网站的用户访问规律。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每天上班时间(8:00~11:00、14:00~17:00),地震门户网站出现明显的访问流量高峰,在凌晨访问流量明显下降,与通常政府网站访问规律类似。而晚间(18:00~24:00)的访问量高于政府网站的平均水平,体现了地震网站的行业特色。

阅读全文

应急管理局三创四建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意见》(冀发【2020】4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开展"三创四建"活动责任分工》,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急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大灾害救助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信息化支撑能力,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灾害损失明显减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双下降",为全区人民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安全生产建设

1.强化党政领导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以及相应的项目、资金、措施和支撑体系,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制定安委会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构建职责分明、责权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办公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2.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责任,坚决克服"重发展轻安全"、专业安全监管缺位错位或不到位的问题综合协调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牵头领导:牵头股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股;责任股室:安全监督管理一股、安全监督管理二股;完成时限:全年)

阅读全文

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发生的地震中,由于次生性灾害(又称为二次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比例占到了44%,而原生性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比例为31%。由此可得,次生性灾害比原生性灾害更可怕。对于大多数城市建筑而言,次生灾害直接体现为由于建筑机电破坏而造成的火灾、水灾、浓烟、毒气泄漏以及爆炸等。对建筑结构抗震性的重要认识,是伴随着惨痛的地震灾害经历而逐步加深的。严格执行抗震规范并按相关施工规范验收,是保证建筑结构在抵御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建筑机电;抗震支架;施工技术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其中非结构构件抗震包含了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可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水平地震力,在地震中给予机电设备工程以保护,为震后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支持,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根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1.0.3条:按本规范进行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达到下列要求:(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运行;(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运行;(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机电工程设施不至于严重损坏,危及生命。我国防震减灾法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要求需对机电系统采取抗震措施,且强制条文必须严格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设防后的建筑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采取必要的机电抗震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机电系统的震害损失:(1)减少机电系统破坏程度,降低经济损失;(2)有效控制水灾及火灾的发生;(3)减少人员伤亡概率;(4)保障主体结构安全不受火灾影响。

1机电系统自身抗震性能

唯有提高机电系统自身的抗震性能,才能有效防止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确保地震后机电系统迅速恢复运转。地震时,加装抗震措施的管道及设备相对于没有加装的管道可减少5~10倍的位移量,可有效提高系统的抗震性能。根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在重点部位机电系统进行抗震设防以符合规范要求、使用要求及验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合理的抗震支吊架布局不仅可以防止地震时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也要考虑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基于此,在满足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前提下,结合施工可操作性,建议如下:(1)地上及地下所有防排烟风管,悬吊在空中重量大于1.8kN(180kg)的风机;风管侧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9m,风管双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18m;(2)管径DN65以上(含DN65)的生活给水、消火栓管道、喷淋管道、气体灭火管道,管道侧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12m,管道双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24m;(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的排风管和空调风管,悬吊在空中重量大于1.8kN(180kg)的风机,风管侧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9m,风管双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18m;(4)宽度大于等于300mm的强电、弱电、消防报警系统的金属桥架;桥架侧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12m,桥架双向抗震支架最大间距不超过24m。

2支架体系结构

抗震支吊架体系的相关产品(支架吊柱或吊杆、抗震斜撑、支吊架横梁、支吊架抗震连接件、机电设备固定管线)标准应满足:(1)抗震支吊架槽钢内缘须有齿牙,槽钢厚度2mm且齿牙深度不小于0.9mm,连接件厚度不小于5mm,公差0.2mm,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机械咬合实现,严禁任何以配件的摩擦作用来承担受力的安装方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并且需要提供槽钢和锁扣的抗滑移极限荷载检测报告(≥8kN),及槽钢的三面抗压检测报告。(2)抗震支吊架系统须提供国家级整体抗震支吊架的防火测试报告,耐火性能≥180min。(3)抗震支吊架、系统须提供国家级型式检验报告。(4)抗震支吊架应防腐,槽钢表面应为镀锌处理,锌层厚度不低于60μm,并提供相应的盐雾试验报告,盐雾测试不低于144h。槽钢材质为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B钢。须提供槽钢的外观及尺寸公差、涂层厚度的检测报告及化学分析报告。成品槽钢现场切割部分切口,应保证切口断面垂直,切割后应使用砂纸或板锉去除切口毛刺,然后,用对切口进行涂层修补处理,镀锌成品槽钢用喷锌罐补锌,修补后的涂层厚度应不小于原涂层厚度。(5)抗震支吊架可调式铰链材质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B钢,厚度不小于5mm,并具有权威机构认证的镀层测试报告和抗震连接件的力学性能检测报告。对抗震连接底座施加设计荷载的工况下,抗震连接底座各个部位不应破坏,施加1.5倍设计荷载的工况下,抗震连接底座不应有明显的塑形变形。对抗震可调式铰链施加设计荷载的工况下,抗震可调式铰链各个部位不应破坏,以上抗震支吊架连接件均需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以确保抗震连接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安全。(6)抗震P型管卡、U型管吊卡、Ω型管卡,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钢,DN80、DN100及以下规格管吊卡必须通过抗震设计承载力的测试,以上规格的管吊卡必须通过抗震设计承载力的测试,均须提供产品测试后各部位均不破坏的检测报告。配套安装P型、U型、Ω型金属管卡内配惰性橡胶内衬垫,可达到绝缘,防震,降噪(降噪20dB)的效果。并提供权威部门认证的绝缘测试报告。(7)抗震支架整体结构使用连接螺栓必须达到8.8级并符合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