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汇报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防汛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防汛汇报材料

水旱灾害防御及应急响应工作规程

一、总则

水利局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重要成员单位,承担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职责。为规范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程序和应急响应行动,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和水平,保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规程。

二、编制依据

本规程是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17年)的基础上,对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及应急响应程序和行动进行细化和规范。当发生水旱灾害事件时,县防指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后,水利局根据工作职责及本规程启动应急响应,开展相关工作。

三、分组安排

县水利局分别成立水旱灾害防御日常包片指导组和应急督导组。日常包片指导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局机关和局属单位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平时督查、指导包片乡镇、局属单位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应急督导组负责应急响应期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由局长任总指挥,下辖综合协调组、应急调度组、现场应急督导及抢险技术支撑组等3个工作组。各应急督导组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阅读全文

全乡机关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全面提高乡机关干部队伍素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学习制度

1、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乡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每月一次,乡党政班子成员均应参加。党委学习中心组设组长、副组长和学习秘书。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担任,负责审定学习计划、学习安排和学习研讨的专题,并主持中心组学习和研讨。

2、干部学习例会制度。机关干部职工每周集中学习(班子成员照常参加)两次,时间安排在周一、周三晚上,学习内容根据上级部署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定。学习方式以党委班子成员、所站负责人轮流辅导为主,必要时邀请上级领导、党校老师、有关专家授课。学习由专人负责登记,实行签到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无故缺席一次的予以口头警告,缺席二次予以通报批评,缺席三次按旷工一天论处。缺席或请假的应及时补课。每个干部职工要结合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记好笔记,写好个人心得体会。乡党委将全体人员学习情况进行建档立卡,以便相互交流,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二、干部值班制度

1、实行24小时值班责任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全部到岗到位,未经请假,擅自离岗的,视为旷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到岗的应请同级别人员替班,须经值班领导签注意见,乡党委主要领导审批后,方能生效。

2、值班期间,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遇到重要问题或突发性事件应及时果断妥善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向带班领导汇报,若因推诿、拖延酿成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阅读全文

区水利局工作要点与计划

2020年度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着力加强重点水利工作,不断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扎实推进我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现将2020年度工作情况及2021年度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0年度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集中精力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1、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完成了我区小型水库管理物业化管理招投标工作,并布置开展2020年度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年底前151座小(2)型水库管理均达到标准化管理三级以上标准,切实做到管理责任明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活动日常化,管理范围界定化。在专业化管理基础上,依托信息化平台,统筹做好信息采集设施(水雨情观测设施)、信息处理平台以及数据分析报告,进一步实现小型水库信息化管理。

2、河湖划界工作。一是申请河湖划界专项资金;二是编制完成了2020年河湖划界工作方案;三是完成了河湖划界基本资料收集,四是完成了《区2020年度河湖管理范围线划定工程划界技术报告》及审查。

3、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对瑶圩电站进行了专项检查。督查电站业主按照“一站一策”的具体要求完成各项整改工作。2020年9月14日区政府牵头,主持召开了区瑶圩水电站清理整改验收会,与会人员察看了现场,查阅了合法合规相关手续,听取了专家意见,并进行了认真讨论,确认区瑶圩水电站清理整改已达到销号要求。

4、井山水库进展情况。我局积极牵头组织移民安置方案设计,参与移民意愿调查工作,并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区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进场,10月26日举行开工仪式。截止年底,已完成进库公路建设、施工便桥架设,大坝坝基基坑截水、大坝坝基、坝肩岩石开挖及导流涵开挖、上游围堰填筑等工作;移民安置房建设现已启动;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进场道路和大坝枢纽工程占用土地、库区淹没土地(黎圩片)等850亩,拨付土地征收资金1650万元;水库淹没区内果木清点征收工作已完成60%;房管局、第三方评估单位已完成库区内90%拆迁房屋的评估测算;水库配套工程建设已完成强弱电、通讯等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阅读全文

年度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一、考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口径一致、标准公开、计分公正的基础上严格考评。

二、考评范围

全乡9个村党支部、村委会

三、考评机构

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阅读全文

水利局工作总结

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桥头堡”的目标。进一步找准新方位、把握总基调、围绕新目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六个到位,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则,坚持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早防范,主要做到六个到位:

1、防汛责任落实到位。汛前,县乡二级防汛指挥机构和防汛指挥部成员已调整到位,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重要圩堤、水库等都落实了副县级以上领导为行政责任人,并设立13个重点工程防汛分指挥部,由副县级领导担任指挥长。

2、抢险队伍组建到位。全县组建了2万人的群众性防汛抢险队伍,县防总组建了400人的突击抢险队伍;全县212座小型水库、92条圩堤391名安全管理员已全部完成了选聘续聘,全县21个乡镇防办进一步优化配齐了办公设施,配强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3、防汛预案编制到位。根据洪防总字【2019】1号文件的编审程序和要求,各类水工程防汛预案均编制完成并报省、市防总批复,并按照要求及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

阅读全文

突发事件工作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2013年我县共发生突发公共事件62起,与2012年相比,起数增加6.9%。一是自然灾害类中水旱灾害2起,气象灾害4起,地质灾害5起,森林火灾3起,无人员伤亡。二是事故灾难类中交通事故6起,死亡2人,伤2人;民房火灾事故18起,死亡3人;工伤事故3起,死亡3人,伤2人;无校内外学生安全事故。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中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1万元,无人员伤亡。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体性事件2起;八大刑事案件立案18起,伤2人。(具体统计结果详见附表)

(二)2013年我县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灾害事件中遭受台风和连续强降雨与去年相比减少,自然灾害有所增加,气象灾害增加,由此造成12961.33万元的经济损失。二是事故灾难类事件中发生起数减少,伤亡人数明显减少,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未发生安全事故,全年未发生学生伤害事件。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发生一起。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体性上访事件较去年减少。八大类刑事案件立案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二、总结评估

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救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13年在市应急办的指导下,重新修订了一些应急预案,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一)完善预案体系建设,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我县在原有预案体系较为完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县突发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县突发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县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县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县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制度》、《县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实施方案》、《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共10多份应急救援预案,《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加强应急组织机构、队伍、预案、制度、培训、演练、处置、物资储备等体系建设和编制预案分类目录,进一步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确保预案的时限性。通过逐渐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阅读全文

石油工程监督开发建设

一、工程监督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建立

作为一名工程监督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维护勘探开发单位利益,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主要做到下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工程监督业务能力,贯彻落实有关工程监督的文件精神、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程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工程监督体系,严格控制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人负责”的监督管理体系。编制工程监督实施细则,明确各项制度、监控措施、旁站监督方案,由专人负责具体实施。特别是对事故多发、易发的工程施工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强化事前控制,对监督现场环境恶劣,施工场地点多面广分布,作业战线长等不利安全因素,主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零伤害、零损失、零事故”作为HSE管理追求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标准,切实抓好安全制度、责任、措施三落实。比如在油(气)井硫化氢含量高的区块,严格检查和落实施工现场配置并启用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和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急救药箱。为施工人员提供了防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安全保障。

二、强化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监督落实到位

为保证工程监督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和责任制的落实,我们一方面住现场各监督部每周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高危作业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监督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另一方面,强化对监督部的监督检查,着重检查车辆、监督工具、驻地管理和监督措施等。同时还结合“安全活动月”以及防洪防汛、节假日等,有针对性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做到安全警钟常鸣。加强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质量安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搞好油气田开发永恒的主题,大凡质量与安全较好的工程,都与上级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分不开。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目标一致,对质量安全齐抓共管,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不但工程质量好、安全零事故,而且工程进度快。明确责任,积极发挥施工单位的作用。虽然工程监督在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督单位无法取代其法定的主体地位。监督单位在严抓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调动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这些问题对工程监督都是不容忽视的。促进工程监督工作规范化。为使安全、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循,现场工程监督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促进现场施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监督检查到位。现场工程监督加大检查、巡查、督查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巡查机制。加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切实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观念,认真进行检查和跟踪落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查处到位。对工程质量检查中存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监督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处罚细则》给予坚决处理,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对限期内完不成整改的,依据行业标准、工程管理细则,该停的停,该通报的坚决通报。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同时建立健全了施工单位业绩档案管理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允许施工。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降级、撤消施工资质,直至清除出建设市场处理。综合测评到位。对工程安全、质量检查的结果,采取对施工队伍月度、季度、年度排名,对现场存在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的施工队伍查出一个,曝光一个,处理一个。以此增强施工单位搞好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现场问题处置体现监督作用

工程监督在现场通过住井、巡井、巡回检查、电话咨询等多种监督方式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举例1:XX井钻井监督在电测结束后巡井时发现,钻井施工队未及时下钻通井,而将封井器及管汇全部拆掉,空井等套管数据,且坐岗纪录未及时填写。现场监督旁站督促,要求立即重新安装好封井器;下钻通井;循环正常后起钻,然后下套管固井;消除了安全隐患。为了杜绝此类安全隐患再次发生,严格按照《钻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处罚细则》对该队给予了严厉处理,并要求写出书面学习汇报材料和检查,在项目组例会上作检查。通过这一举措,对所有施工单位都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举例2:XX井测井监督在完钻电测旁站监督过程中,个别施工队伍不能够严格按照测井作业流程施工,施工班前会流于形式,不能有目的、有重点进行交底、做到风险识别和安全防范、施工关联方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督及时提醒,为施工安全高效进行奠定基础。下井仪器不做测前刻度效验,不能确保测井曲线质量的真实准确性,监督及时提醒并要求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工程监督效果分析

阅读全文

水利现代化需求

 

一、江宁区水利发展现状   1.防洪除涝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加强   南京市江宁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围绕流域防洪工程、区域治理以及城市防洪3个方面展开。重点实施流域、区域、城市防洪圈防洪排涝工程、河道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全面达到20年一遇,秦淮河干流基本达到50年一遇标准,圩区排涝标准实现可抵御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进一步夯实了抵御洪涝灾害的工程基础。同时初步建立了相应非工程措施体系,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努力建设“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2.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全区围绕民生水利和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水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突出农村河道疏浚、圩区小型泵站更新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及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建设重点,初步建成了一个基础比较扎实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基本达到能挡、能排、能降、能灌的要求,初步实现了“温饱型”农田水利的阶段目标。   3.水资源配置及供水工程建设初显成效   全区已建中小水库72座,总库容1亿m3,兴建引提水工程38处,相继扩建和新建长江、秦淮河引水提水工程,赵村水库等一批标志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利工程现状供水能力达到6亿m3,保证了一般年份的供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完全解决。   4.节水型社会建设成绩斐然   2007年,江宁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确定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区)。经过试点建设,江宁区建立了有效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机制。2010年9月通过了专家检查和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5.生态环境建设初显成效   2010年江宁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1.8%,累计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7.7km2,进行了农村河道塘坝清淤,全力打造沿江水环境风光带,建立了骨干河道水循环体系,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6.水利管理与改革不断深化   依法划定和明确了江宁区小型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制定了《南京市江宁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实施细则》《江宁区农田水利管护考核办法》《江宁区河道疏浚管护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4家直属水管单位进行了科学定性、合理定编定岗和内部改革,建立了管养分离、周岗模式和委托管理三种覆盖全区的工程管理新模式,建成了与省、市防汛办互联互通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了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江宁分中心,水利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江宁区水利发展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水利发展滞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具体来说,江宁区水利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防洪标准总体偏低,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农田水利发展滞后,与现代农业要求差距较大;水资源管理有待加强,重点薄弱环节明显;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水生态安全面临威胁;水利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等。总体而言,江宁区仍处于水利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防洪及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等仍然是江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江宁区水利发展现状与水利现代化目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夯实基础,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江宁区区位优势   江宁区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区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是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先导区,是重要的教育科研、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使得江宁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江宁承接上海、联动杭州、辐射皖江的门户地位日渐凸显。“十二五”时期,江宁区将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南京生态乐居现代品质新城、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长三角大学科教创新园区。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1年,江宁区委、区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产业推动、新城带动、园街联动四大战略,形成江宁开发区、东山中心城区、禄口空港新城、汤山温泉新城、滨江开发区5个主体功能开发片区,将江宁建成创新型、国际化、幸福乐居的生态品质新城区,谋划了全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布局。   三、水利现代化的特征和内涵   1.水利现代化特征   水利现代化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持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进步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点。水利现代化具有发展阶段的特征,富有时代特色,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水利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反映在4个方面:(1)观念现代化要转变以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传统治水思路,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治水理念处理、调整人水关系,注重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持续协调发展。(2)设施现代化要以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构建系统完善、功能齐全、运行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以现代化水利设施保障稳定安澜,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3)技术现代化要在水利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领域与环节中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尤其要运用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预警预报监测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提高水利科技含量,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创新能力。(4)管理现代化要推动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与社会化,建立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行为规范的现代水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形成完善的水法规体系、水管理体系、水决策体系,增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事行为的规范与调节能力,以现代化管理措施促进水利良性发展。#p#分页标题#e#   2.水利现代化特点   水利现代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关系协调,能够基于区域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与承载能力相匹配;二是状态理想,能够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三赢”局面,具有整洁、优美、舒适、和谐的亲水环境;三是保障可靠,能够充分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区域水安全;四是功能完备,能够实现水利建设多功能并举,有效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排涝、供水抗旱、生态环境等功能;五是体系完善,能够具有结构合理、标准协调、控制灵活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网络体系和水利经济、水文化保护发展体系;六是利用高效,能够全面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利用,经济社会用水效率达到全国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七是技术领先,能够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段,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基本反映当代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八是管理有效,能够拥有规范、完善的水管理、水事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调节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有关水事行为。   3.水利现代化内涵   水利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以高标准提供安全保障,以高质量建设水利工程,以高要求实现良性水生态,以高效益提升现代农业,以高科技提升发展能力,以全方位发展带动民生改善。实现防洪网、供水网、生态网、管理网的“四网合一、四网联动”,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引调水、再生水、雨水的“五水统筹”,达到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管理、水文化“五位一体”,最终实现防洪防旱安全保障现代化、农田水利现代化、水生态环境现代化及管理现代化。江宁区水利现代化的蓝图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化为出发点,以水调控、水管理、水生态、水文化为抓手,使水的调控做到防护有力、供水无忧,水的管理做到取用有节、管理无隙,水生态环境方面做到清流有情、碧水无恙,水文化建设方面做到文明有源、泽润无边。实现人水关系和谐、水利保障有力、山水城林交融,以江宁的水利现代化支撑城市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让江宁水利现代化成为江宁现代化的亮点和特色。   四、江宁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思路与目标   1.建设思路   江宁区现代化水利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维系“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紧紧围绕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保障区域经济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为重点,采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备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构建防洪抗旱防灾减灾、农田水利保障、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管理能力和水利发展等六大体系,实现水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江宁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构建适应江宁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六大体系。六大体系建成后,江宁区的水利现代化将是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全面发展的水利,是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生态优良的水利,是保障有力、配置合理、利用高效的水利,是机制完善、法制健全、管理现代的水利。   2.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精神,根据江宁区水利发展现状和特点,着力推进江宁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构建体系完备、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高水平高标准的水利支撑与保障体系,建成完善的防洪减灾能力体系、农田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管理能力和水利发展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形成完善的水利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确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5~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   (2)阶段性目标   2014年目标: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初步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六大体系”,初步建成全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县区,率先在全省、全市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2018年目标:全面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六大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率先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居于全省先进,走出一条具有江宁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五、江宁区水利现代化推进措施   1.领导重视   现代化规划完成后,立即上报区委、区政府,区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水利现代化建设。   2.成立组织   为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区政府成立了江宁区水利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同时,设置了综合组、宣传组、督察组,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3.制定计划   围绕江宁区委、区政府2014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制定了《江宁区水利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到2014年总体目标、分年度目标以及具体实施内容,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   4.汇报制度   由区政府组织,各成员单位参加,定期召开汇报会,各部门对照三年行动方案任务落实情况及下步计划,及时掌握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进度。#p#分页标题#e#   六、江宁区水利现代化的需求分析   江宁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雨情水情,决定了水利在江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经济总量扩大、工业快速发展和人口较快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保护经济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提高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创新型、国际化、幸福乐居的生态品质新城区,迫切需要改善城乡水环境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村水利基础保障水平。可以说,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区域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水利作为江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和保障江宁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命脉,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江宁区发展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宁区将以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为宗旨,以现代、高效、生态为发展目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都市农业。按照全市“1115”农业布局,打造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休闲观光、经济林果和高效养殖“五大基地”。水利为农业服务,需要整合资源,连片治理,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提升供水效率和效益,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加快工业化建设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围绕工业化建设,江宁区提出要培育发展以智能电网、无线通信、航空动力及通用航空、新型显示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区域供水体系还不完善,必须加快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保障民生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宁区现状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程度较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2015年全区GDP将达到1600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元。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将达到75%以上,GDP将达到1860亿元,人均GDP达到17.4万元。水利作为江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和保障江宁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命脉,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适度先行。迫切需要通过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大洪涝灾害防治力度,减少灾害损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保障生态安全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宁区未来开发建设的力度将加大,如何加强水污染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具有江宁特色的水文化、水景观,对水利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江宁区无论在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还是在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均对水利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唯有水利现代化才能破解现有难题,满足未来需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