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法律道德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教育论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思想道德修养中法律教育论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
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论文
一、我国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现状
1.机构的出现。
在我国几乎所有大学,你都能看到的宣传广告,甚至在网上已经明码标价。这些机构以替学生从而从中获得一定金额的回报,其规模之大,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虽然学术界对这种行为进行过严厉打击,但这种“你情我愿”的操作仍然是屡禁不止。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对社会和学术界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更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严重地违背了学术道德的要求。
2.一稿多投现象严重。
许多高校都规定了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要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于是有的研究生为了追求发表文章的篇数,把同样内容的一篇论文改头换面投向别处。有相当部分作者并不了解某些一稿多投的情况违反了学术诚信。一稿多投,不仅浪费了编辑为审阅处理编辑稿件所付出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违反《著作权法》对投稿的有关规定,易引起期刊之间的产权纠纷。在对一稿多投现象的认识中,大部分大学生仍然处于盲区。
二、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1.环境因素影响。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把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和感受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创造。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课前交流;辩论会;小论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方法要新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师要力争让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灵活多变,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得新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呆板说教、填鸭式的教法,应秉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洗礼,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打造高效课堂。
一、组织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
课前5分钟师生互动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个小话题,话题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贴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对话题进行讨论、想象和拓展。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引入狼与羊的故事。问:假如消灭了狼,羊群会怎么样?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人与大自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寻求问题中心点。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开展“小教师”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身边的人谈论自己的看法,阐述道德与法治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例如教学“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你所居住的地方周边环境如何?其二,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其三,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共同体———地球?学生通过分析和讲述,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而且会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抽象,而是实在、具体、可感、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从而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
自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逐渐的形成一种法治观念,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使得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道德建设则是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道德素养,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减少违法犯罪的存在。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且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策略也是相联系的。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创新人才培育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而且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当前高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缺失,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思想引领,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将知识产权通识课、学术道德课程纳入到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
关键词: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产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术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术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近年来,本科生论文抄袭,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学术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形成健全人格。求真、诚实、理性、创新学术价值观,是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能增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知识产权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创造性,知识产权的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是知识产权获得授权、保护的结果。创设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就是鼓励创新,惩治模仿、抄袭。通过知识产权教育,树立知识产权、诚实守信意识,进而激发创新创业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原有课程计划中加大学术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极为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的作用,还应当发挥党团组织、行政部门等各方面育人作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目前,学术道德素质培养还未得到党团组织、行政部门重视,学位管理制度不具特色、学术规范实施细则缺乏,部分教师对自身的学术道德要求不严格,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诚信行为。学校党团组织及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有关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开展得不到位,没有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漠。
科技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科研活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已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对科学家及科学界的信任度,这一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科研机构、大学、基金会等组织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视[1]。从教育、制度、监管、法律等方面有效地控制并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将是科研道德回归的重要保障。2007年1月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科研活动从项目申请、实施到成果形成和评价,到最终,每一阶段都有可能存在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本文从通过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及影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防范措施,从各个方面抵制学术不端之风。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编辑部认为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稿多投(85.3%)、同一学术成果重复发表(58.7%)、抄袭剽窃(49.7%)、署名不当(33.1%)[2-3]。抄袭剽窃、署名不当、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这三项也是编辑部和学科专家公认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些学科专家对“隐匿重要参考文献”和“引文标注或注释不合理”这两种不端行为比较重视[4]。任何科研活动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对他人成果不加以标注而直接引用,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这种行为对于原作者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也给整个学术交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与人性、各国具体的学术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密切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的利益诱惑、绩效至上主义和社会期望值过高[5]。学科专家认为期刊出版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缺乏学术道德教育,作者意识欠缺”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不完善”,其中尤以“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最为突出,近80%的学科专家认同这一点[6]。设想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一旦功利化,无疑将形成浓烈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在无形中共同构筑一个利益怪圈并且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扭曲一些科研人员的心灵和行为。这一点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缺失,作者意识薄弱”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科学界的科研道德素质有所下降,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是一种常见现象,相当比例科技工作者持宽容态度。显然科研群体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与学术道德教育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监督机制和惩戒制度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这其中不可免除学术期刊自身的责任。
三、防范对策与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整个科学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仅仅依赖于科学界的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审稿力度和惩戒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全面防范抵制学术不端之风。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频繁在社会上曝光,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与此同时,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科研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组织机构。在政府层面,有科技部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等;在科技机构和大学层面,有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相关组织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道德制度。比如,科技部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凋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通过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为防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科技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亟须建立更加具体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建议从四个层面予以关注:(1)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比道德规约更具威慑力和约束力,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立法工作。(2)加强科学道德诚信教育,培养自律诚信的科学道德素质。比如,针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开设科研道德课程,针对科研机构强化科研人员的岗前培训等。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认识学术不端的危害,明确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之风。(3)制定学术期刊(或学科领域内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处理措施,并在同行期刊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这一点对学术期刊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统计表明,高达97.4%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呼吁制定领域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4)编辑部完善制度建设,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例如,编辑部应根据审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补充修正期刊的审稿制度。《科学》在“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之后,特别添加三项措施补充其审稿制度,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要求论文所有作者指明自己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所有作者签署同意论文观点的声明;改进图像识别技术,利用科学招待会鉴定图片真伪。其实,从细节入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编辑部层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最为切实有效的措施。
期刊诚信危机治理制度规范与伦理建设
当今,世界各国在学术诚信建设上都给予充分重视,从出版制度、行业规范、行为准则、道德自律、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诚信危机防范。美国政府成立了学术诚信办公室网站,对学术不端行为、机构和学术期刊给予曝光,并限制这些主体接受联邦政府基金资助,情况严重的,可被起诉并判刑;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委员会高度重视媒体的自律,呼吁建设期刊自律系统,建立起完善的自律组织、规约和惩戒程序,并发展职业道德。欧洲科学基金会(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ESF)和全欧科学院(AllEuropeanAcademies,ALLEA)经过讨论研究,通过了《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制定了一系列编辑、出版机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则。法国学者贝特朗认为,为了使媒体更好地服务于不同阶层的人,有必要建立起媒体职业道德规范。我国也极为重视学术诚信建设,同志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反对违背学术道德、违反法律的假学术行为,要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中国知网研发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实现对科技期刊,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出版行为的法律法规,对诚信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些文献研究重视科技期刊对学术诚信的保障作用,但忽视了科技期刊自身的诚信建设。文献提出了困扰科技期刊诚信的3个原因:官本主义、市场异化以及监督缺位;文献提出了科技期刊诚信建设原则,如利益冲突声明、公开责任编辑姓名;文献探讨了编辑、作者、外审专家、读者之间的诚信机制。这些研究成果对科技期刊诚信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科技期刊诚信危机是由一系列原因引起,不能仅靠制度建设或伦理建设,还要深入分析转型过程中科技期刊诚信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原因,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治理科技期刊诚信危机。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景仰与敬畏。在科技期刊诚信建设中,“头上的星空”指的是客观的出版环境,包括由出版法律法规、评刊体系、出版技术环境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客观出版环境;而“心中的道德法则”是出版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客观的“头上的星空”和主观的“心中的道德法则”是科技期刊诚信建设的两个方面。科技期刊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守门人,肩负着促进我国科研成果传播的使命,必须建立和完善出版制度,包括出版诚信立法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同时,推动科技期刊业界的行业伦理规约建设,以及出版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等。
1转型过程中科技期刊的诚信危机
1.1科技期刊诚信危机的严重后果
“诚信”一词中,诚为诚实,不弄虚作假;信为践诺,即践行所作承诺或根据相关规定履行义务。诚信就是诚实地践行承诺或履行相关义务。科技期刊诚信出版是指科技期刊出版人员严格遵守出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处理出版过程中的每一道程序,最终满足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合理预期。科技期刊诚信危机是指科技期刊出版人员在出版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导致读者降低对期刊的最终期望满足度,当期望满足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人们不再相信期刊办刊人在出版过程中能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期刊质量和期刊品牌产生怀疑,诚信危机就产生了。科技期刊诚信危机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1)助长学术不端之风。科技期刊出版人员本应是学术诚信的把关者,并应在端正学术风气、促进学术发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起桥头堡作用,但却在工作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始作俑者。一些科技期刊甚至成为追求不当利益的交易工具。(2)学术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反映科技期刊水平。学术不端行为造成了统计期刊的来源数据不准确,使得核心期刊遴选难以得到公平、公正、科学的客观评价结果。(3)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和公信力严重受损,使得国内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投向国外名刊。稿源外流现象不利于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总之,科技期刊诚信危机不利于传播科学研究使命,不利于在世界学术话语权的竞争中掌握学术评价的主动权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更不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1.2科技期刊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诚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办刊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在市场化经营理念左右下,一些科技期刊在出版定位和导向上向经济效益看齐而忽略社会效益,存在一系列违反出版管理条例和道德伦理的出版行为。例如,有的出版单位以各种变相行为收取管理费、刊号费、版号费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费用等,这属于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买卖刊号、版号违法行为;有的出版单位没有严格实施三审制,将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重要出版环节外包给第三方,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外包费”;有的出版单位利用评刊指标的缺陷,制造互引,人为抬高影响因子,达到“入核”目的;有的出版单位通过行政干预,打开审稿制度缺口,导致低质量关系稿、人情稿的发表等。诸如此类的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科技期刊的信任危机日益严重。诚信危机的产生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1)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多方面的出版转型过程中,例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出版转型,由单一的纸媒出版向全媒体出版转变,以及从非法人出版单位向出版企业转变等。转型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机制改革,以增加科技期刊出版的活力和竞争力,使科技期刊成为市场主体,自负盈亏。但转型是在摸索中进行,其复杂性决定了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在所难免。(2)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法规是科技期刊诚信出版的保障,但由于一些出版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科技期刊的改革和发展,导致出版定位和导向偏离了已有规定;或法律法规缺乏震慑力,违法成本低廉,使得违反出版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常态;或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监督机制,导致违法行为没有被有效追究。(3)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建设没有得到重视,尚未建立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约等。(4)现有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对影响因子的过度依赖导致科技期刊过度关注期刊影响因子,进而人为操纵被引频次来提高影响因子。
2科技期刊诚信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