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术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发酵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发酵技术论文

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为例,设计和探索了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结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大学生对知识、教育教学、教师、学院和母校的记忆和印记效果为特征,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学习效果。通过印记课程的实施,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单元特色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创新考核方式为一体的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印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印记课程;教学模式;单元教学

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评价高校教学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专业技能好坏关系就业和创业,因此,探索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可以提高大学生和社会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可度,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升高等院校专业特色的知名度[1-2]。同时,适当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他们选择这个专业求学的初衷,解决学不知所、学无所用的教育矛盾[3]。《发酵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技术方向重要的必修课程,以酱油、豆酱、食醋、腐乳、豆豉和丹贝等传统发酵食品为主要内容。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各章节既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较多,通过课程的学习,既能满足学生对发酵专业方向的技能需求,又以点带面,掌握发酵食品行业知识。据此,《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创新和新型的授课方法设计,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思考内容。所谓印记课程教学,以在课程的传授者(教师)与接受者(学生)之间建立持久的记忆为目的,教师设计和传授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授课教师和所学的知识内容在记忆中永存,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课程相比,建立以“学生印记”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全新视角衡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了教师魅力、授课技能、实验实施技能及考核改革水平,是印记课程实施的中心主旨[4]。经过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学生和201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四届学生的《发酵食品工艺学》改革实践,印记课程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学院特色教学课程之一,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1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

印记课程的设计实施不仅让学生记住课程的传授者(教师),重要的是考量教师的综合素养、人格魅力和知识体系,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新方法及考核方法改革能力。总体上,教师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这种全程的印记过程,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是课程学习的自主者,不再是以成绩为要求,而是力争多参与的积极心态。《发酵食品工艺学》印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的首要工作是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宏观上和主观上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便掌控教学实施的各环节。其次,课程设计从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实验教学、课程考试和特色尝试5个方面开始。学生参与授课的全过程,包括Seminar讨论班式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解过程、开设新实验、开放考试等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并增设市场调研、查阅资料、科研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科技论文解析等多种特色教学内容,增加视频教学、发酵食品工厂设计、发酵新产品开发等学生感兴趣的前沿与热点话题内容。作为印记课程的主体,通过教师参与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图1实箭头方向),学生全程参与各教学环节(图1虚箭头方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印记课过程中,每位学生还参与教学、新产品研发和工厂生产设计,学生思想里烙上深深“印记”。学生对教学、教师、实验室和工厂等教学实体产生深深的感情,这种参与感、被认可程度和想象的发挥等主观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淋淋尽致。同时,学生对专业课的认知、对教师和学院的感恩、对未来择业与创业的信心等,会随着课程的进行而记忆深刻,体现了印记课程的特点。

阅读全文

化感活性物质研究性实验设计论文

1优选实验教学材料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我校每年有三十多个本科专业共计近6000多名学生修读此课程,是一门独立开设实验课程,所以选择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实验项目作为教学对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微生物中产生抗生素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放线菌群,作为开发新农药的潜力较大,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主要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及其相关类群,其中许多已经被开发成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等。作为农业院校,开设一些与农业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有助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对未来专业的了解并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而从学生实验教学的时效性考虑,链霉菌属成为首选,同时,作为学生实验,也不宜采用未研究过的新奇菌株为教学对象。所以从本实验室已筛选获得的具有抑菌及除草活性的放线菌中,选择了一株对稻田主要杂草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具备强烈抑制作用的链霉菌(Streptomyces)4903菌株作为研究性实验设计教学的材料。实验方法的设计,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获知,在微生物发酵液农用活性物质提取研究中,可以采用溶媒萃取,但溶媒萃取需要大量互不相容的溶剂,萃取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乳化现象,定量分析回收率低,萃取时间长,消耗溶剂量大。而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好、再生处理简单、用少量树脂就可以处理大量发酵液等优点,而且在提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该方法克服了液液萃取过程因溶剂挥发而污染环境,并且吸附树脂还可以再生后继续使用。从学生实验高效化、绿色化的角度考虑,我们采用了大孔吸附树脂法替代有机溶剂提取法。所以选择了4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活性微生物发酵液中的农用活性物质进行吸附实验。

2设计实验技术流程

近年来,一些新的绿色化的实验方法更多被引进到化学实验教学中来,运用这些新的实验方法及新的实验技术,让学生探索实验规律,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化学实验室污染,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活性微生物发酵液为原料,用活性跟踪的方法测定4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填料对该菌株发酵液除草活性物质的吸附能力,从中筛选最佳的吸附树脂,并筛选其最佳洗脱剂。

3实验方案实施流程及结果分析

3.1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学生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所用的大孔吸附进行了预处理。然后进行分组,大约4~5个人一组,学生自由组合。发酵液是老师提前准备好,分发给各组学生的。然后学生用所学的实验方法按实验步骤进行,分别开始往分离柱加填料,加载发酵液,接受吸附余液、水洗脱液及醇洗液,最后用所学到生物测定方法对其活性进行生测。各个小组成员进行独立操作实验,分工合作,同时进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大家协商解决。在吸附树脂筛选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行装柱,装柱的时候要经过压柱、上样、不同溶剂洗脱等步骤。在树脂静态吸附量测定过程中,将吸附发酵液后饱和的树脂置于三角瓶中,需要用水洗,醇洗等,我们选用超声波,再用布氏漏斗抽滤,与普通静态洗脱相比,本方法只用三分之一的溶剂即可洗脱出相同的提取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对于收集到不同洗脱溶剂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地对溶剂进行浓缩,减少了因试剂挥发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收集到的减压蒸馏的试剂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洗脱完成后用蒸馏水对树脂进行洗涤再生,树脂可再次循环使用。学生要把握好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记录每一个现象,每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研究性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协调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为了满足研究性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天式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的进展情况,自己选择时间,在一周内完成全部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

阅读全文

养猪废水处理优化选择

[摘要]针对目前太仓地区养猪废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几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结合太仓地区的地理和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优化选择,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养猪场的废水治理,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养猪废水;废水治理;优化选择

1养猪废水说明

1.1养猪废水概述

近20年我国的肉猪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但同时,养猪废水的污染为国内主要水污染源之一。规模化养猪场为了运输方便、供应及时,大多分布于大中城市及其周围,且布局密集,使得农牧脱节,猪场粪便不能及时为农业利用,并且很难进行有效处理,粪便利用率低,导致附近河道浊黑发臭,还会造成水库及湖泊的富营养化,甚至影响饮用水安全。

1.2养猪废水来源

研究表明,猪摄入的氮总体上有60%~80%从排泄物中排出,一部分直接挥发到大气中,其余大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随排泄物转移[1-2]。太仓地区的规模养猪场多为干清粪形式,废水主要来自活猪每日排泄的尿液和定期对猪圈的冲洗废水。

阅读全文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摘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着眼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1)增加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2)设置贯穿上中下游的综合性实践课程;(3)拓展应用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4)增设本科生科研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制定多维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级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创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双一流;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党的报告对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部分。“双一流”建设是因应时展诉求和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将指引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设、内涵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或者说“双一流”建设应该以什么为抓手和突破口,这成为“双一流”战略具体实践中亟待思考和破解的基础性问题。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中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的主旨发言。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陈宝生部长同时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一流的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是一流学科的根本保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四个回归,是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是新时代“双一流”教育背景下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1]。下面我们以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为例,浅谈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做出的改革与探索。

一、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之后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新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2012年,国务院将生物技术产业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辽宁省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辽宁省内形成了以沈阳、大连、本溪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成为辽宁省支柱产业之一。大连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地2011年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结合地域优势,大连生物与医药产业基地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海洋生物技术企业占入驻企业的49.1%,因此从大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看迫切需要具有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鉴于生物技术产业在辽宁,尤其大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连大学2009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自成立至今经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已经确定并形成了培养具有海洋生物与制药特色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然而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双一流”建设,落实四个回归的教学改革诉求下,目前大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已经确定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的特色,但海洋生物与生物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度不够,即

(1)专业方向课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偏多,实践应用类课程学时偏少;

(2)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学时相对较多,综合性和设计性大实验相对较少;

阅读全文

小议学校数字图书馆馆员工作措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将信息检索课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课堂教学主要教授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学生对数据库个性化检索及外文文摘型数据库的使用缺乏足够了解,迫切需要图书馆进行数据库宣传并指导学生高效检索。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的充分利用:鉴于高校购买数据库资源的花费不断增长,诸多地区已陆续构建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师生可充分享受文献提供、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联合借阅等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有效促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图书馆面临宣传共建共享平台众多数据库的严峻挑战,馆员应加快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扮演好信息提供与传播者的重要角色。

中文联机检索的实现:实现中文联机检索已成为我国图书情报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中文电子期刊资源主要由“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简称“万方”)、“中国知网”(简称“CNKI”)、“维普资讯”(简称“维普”)三大商业数据库提供,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补充;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主要在万方及CNKI中检索;专利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获得;成果主要通过万方、CNKI、“中国科技成果网”及地方成果网等检索获取。文献检索平台不一致,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除重复结果,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有待借鉴DIALOG、STN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加快实现中文联机检索,旨在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之一。部分外文数据库开发了个人数字图书馆功能,如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个人图书馆,其可通过定题服务及引用提醒进行引文跟踪,进行个性化学科跟踪服务。然而,现阶段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存在着稳定性差、响应速度慢、安全系数低、操作繁杂及缺乏忠诚、稳定、积极贡献的用户群等问题,[7]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推广使用仍需长期努力。

现阶段的可行性措施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心逐渐从传递馆藏资源转向文献资源的组织、分析与利用。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1.建立信息专员制度,完善各专业知识脉络体系

对各专业脉络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加强馆员与各学院信息专员的沟通与互动,完善各专业知识脉络体系。此外,针对专业知识脉络推荐各门课程教科书及参考工具书,为学生提供更直接的专业指导,如自然科学类以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为权威书籍,学科发展史可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该学科等。其中,专业脉络体系的宣传主要通过指南手册、网络、公告及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等进行宣传。目前,已开发出上海交通大学的AnswerWeb、国防科技大学的自动问题回答子系统、清华大学的远程答疑系统等答疑系统,答疑系统的不断改进为学生远程学习提供了有力平台。学科馆员通过学生点击率,推荐学生感兴趣专业的专业脉络,远程答疑系统亦可作为辅助学习的手段,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学科馆员通过宣传专业知识脉络体系并推荐参考书目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助于充分、深度利用纸质资源。

2.通过学科服务宣传数据库,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阅读全文

校企联合增进酿酒专业教育培养刍议

为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该研究室于2001开始,率先在四川大学进行了中国酒及酒文化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从课程开设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选课人数已达数千人,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在拓展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就业以及为酿酒行业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提高教学水平和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我们积极联合省内外酿酒企业参与教学实践,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酿酒行业背景、专业教学状况和合作企业介绍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酿酒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白酒等传统酒类的生产,历来以经验操作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课程组所依托的四川大学生态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与省内外许多有影响的酿酒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茅台集团的浓香白酒酿造基地习酒公司、拥有“沱牌曲酒”和“舍得”等名酒品牌、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的沱牌公司,以及拥有“水井街酒坊遗址”文物和“水井坊”品牌的水井坊公司;此外,一些其他酒类的知名品牌如“金威啤酒”等也在成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代表性酿酒企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互动和无缝链接。对于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来说,实施校企联合有助于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现代科学阐释酿酒企业的传统操作经验,可以使企业实际生产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得到分析、总结和提高。此外,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以及建立起学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我们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校企联合的尝试。

阅读全文

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根据“新工科”的发展纲要,对酶工程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工科”;酶工程;改革

1引言

近年来,针对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以及国际科技竞争的新形势,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改革纲要[1]。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中工程应用性最强的专业之一,也是与医学、化工、微电子学等领域深入交叉的学科[2-3]。因此,如何在现有课程体系下推进“新工科”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专业教师的重要课题。酶工程是生物工程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是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4-5]。然而,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多数本科生在毕业后对酶分子的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产业应用缺乏系统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暴露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根据实际的市场和生产需求进行工艺改良设计的问题。为此,改革酶工程的教学模式,使之满足“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笔者在酶工程课程“新工科”改革中的探索经验,探讨了教学方法革新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的效果。

2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优化

酶工程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等基础学科在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它关注和解决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医学诊断、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难题。以上研究任务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安排。目前,酶工程本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酶学基础、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生物酶工程、化学酶工程、酶传感器等章节。上述教学内容安排已无法体现酶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纳米酶、核酶和抗体酶的应用。此外,已有内容更偏重于理论学习,对酶的产业应用关注较少,因此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无法满足“新工科”的建设目标。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酶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工程应用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特点和逻辑关系,将授课内容重新划分成七个模块:酶学基础、酶的分子设计、酶的生产与制备、核酶、纳米酶、抗体酶和酶的工程应用。其中,酶学基础模块在回顾生物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酶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酶的分子设计模块包括生物酶工程和化学酶工程两部分,生物酶工程重点介绍酶的进化筛选,而化学酶工程则主要介绍酶的化学修饰与固定化;酶的生产与制备模块重点介绍酶的发酵与分离纯化工艺;核酶模块在回顾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核酶尤其是DNA核酶的构建方法;纳米酶模块重点介绍纳米粒子的催化效应和调控方法;抗体酶模块阐述抗体酶的筛选和修饰方法;酶的工程应用模块则是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介绍酶在工业生产和医疗中的应用,例如: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酶在废水和垃圾处理中的应用、酶生物传感器和抗体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通过上述授课内容的革新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酶的分子设计、生产制备以及下游工程应用技术。

3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阅读全文

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浅论(5篇)

第一篇: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以药学专业化学类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基础,以药学类专业的实用发展为指导方向,对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的整合与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教学改革;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鉴于化学课程在药学以及制药专业中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前药学人才的培养和药物化学学科发展的新要求。药学专业化学类基础课程包括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5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课程一般随着理论课同步开设,希望能让学生将实际操作和课堂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更好地去理解实验原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教师和学生往往比较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验训练。受到实验场地、仪器设备不足的限制,应该开设的实验内容没有条件开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的化学实验,甚至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基本实验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不仅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药学专业的5门化学课程,按照传统的教学体系,每门课程分别在两个学年完成。如此的课程安排,使原本相互联系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训被人为地分割开来,每一门实验课所学的实验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训练,时间间隔长了,学生容易遗忘,达不到教学效果。第三,实验附属于理论课程,不便于进行考核,也不利于开展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探索性实验,但改革大都只局限在单门或两门化学课程内的实验内容的改革,还没有形成多门化学实验课程整合的教学体系[1,2],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1化学实验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