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启蒙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儿童启蒙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儿童启蒙教学

“传统+应用”钢琴启蒙教学法思考

【摘要】近年来,星海音乐学院辛笛教授的“应用钢琴”教学法在中国钢琴教育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成为目前中国钢琴教育界的一大亮点,这是继传统钢琴教学法和目前较为常见的约翰•巴斯蒂安、菲伯尔等教学法之后,中国钢琴教育业界发出的独特声音。该教学法在钢琴启蒙阶段能让初学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奏出新乐曲,并能融合简单的弹唱,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儿童的潜在学习动力,具有大众性、综合性、速成性及广泛的应用性等教学特点。但该教学法对初学者乐句乐段的音色控制和弹奏技巧训练等方面略显不足。那么如何将传统钢琴启蒙教学加入应用元素,实现应用钢琴教学与传统钢琴教学的碰撞,形成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法,是本文重点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钢琴教学启蒙;传统钢琴教学法;应用钢琴教学法;识谱教学法

一、传统钢琴启蒙教学法与应用

钢琴启蒙教学法传统钢琴启蒙教学法以西方音乐作品弹奏为脉络,在培养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与诠释上,在强化钢琴演奏技术和音色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严谨性和规范性[1]。传统钢琴教学法从钢琴启蒙阶段就强调演奏技巧、音色训练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专业性,更适合专业人才的培养[4]。在教材选用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为启蒙教材的钢琴教学法,书中涵盖多种音乐技巧与音乐理论知识,通过“1对1”的上课形式,学生自主模仿教师的弹奏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识谱与弹奏方法的练习,通过大量重复性的弹奏,逐步提升演奏技巧。应用钢琴启蒙教学法是星海音乐学院辛笛教授针对目前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钢琴教育面向大众的教育宗旨”提出的符合当今中国钢琴教育现状的新型教育理念。应用钢琴教学法提出以学生的钢琴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钢琴伴奏,钢琴弹唱,钢琴即兴创作等应用能力的培养[5][6]。强调钢琴启蒙教学应以儿童兴趣培养为教学目标,通过儿歌弹奏导入教学,把钢琴伴奏,钢琴弹唱以及乐理、和声伴奏等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弹儿歌,学伴奏》是由星海音乐学院辛笛教授创编的应用钢琴启蒙教材,教材中有大量的中国儿歌和自编小曲,左手是固定位置的和弦弹奏,右手是简单的单音,曲目简单容易上手,易于儿童成就感的产生和兴趣的培养。

二、传统钢琴教学法和应用钢琴教学法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优劣势

(一)教学形式对比

传统钢琴教学法通常采用1对1的专业授课模式,以培养专业的钢琴弹奏者为目的,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传统钢琴教学法选曲多为外国古典作品,不利于中国儿童的理解,“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结构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更缺乏对儿童即兴伴奏,弹唱歌曲,歌曲创编等钢琴应用能力的培养。儿童在学习中通过大量重复性练习来获得弹奏技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应用钢琴教学法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大众性的特质,儿童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容易产生成就感,伴奏声部规律性比较强,更利于开展钢琴集体课教学,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启蒙阶段易于提高儿童学琴兴趣[7][8]。

阅读全文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钢琴启蒙教学的启示

【摘要】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不同于成人,其表达对音乐的认知与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钢琴教育者不仅应具备钢琴演奏与教学基础,还需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本文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阐述与归纳,结合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学前儿童;钢琴启蒙

现今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过程缺少感性培养熏陶,出现过多理性灌输,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的自由与弹性,注重激发孩子的即兴与创作能力,课堂内容充满趣味。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吸取内涵与精华,对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包含四个部分内涵,其一,原本性的音乐。原本性的音乐是将歌唱、演奏、舞蹈、语言和戏剧以及其他姊妹艺术相通的元素整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音乐。其二,亲身参与的音乐。在奥尔夫的课堂里,学生不仅仅只是听众,而要参与到朗诵、歌唱、律动、演奏、即兴创作等音乐活动中。其三,质朴的音乐内容。奥尔夫的音乐作品创作手法简单,常用简单的和弦、固定音型、回旋曲式等,让儿童在早期的音乐学习中掌握简单的音乐元素并享受其中。其四,本土与多元结合的音乐文化。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能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1]这一观点表明教育者不仅要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还应提倡教学中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不仅需要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还需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建立学生包容的音乐文化态度,在发扬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可以吸纳其他音乐文化带来的精彩。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启示

(一)以培育学前儿童综合音乐能力为准则,制定钢琴启蒙的教学目标。学前儿童钢琴启蒙的教学目标是学前儿童钢琴教学活动实施的导向,是钢琴教学活动中的出发点与归宿,体现着钢琴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学习钢琴是学前儿童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的途径之一,故钢琴教学的目标应以培养学前儿童综合音乐能力为准则。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3]这一观点不仅指出了音乐学习的综合性特征,也强调了音乐学习的体验过程。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学前儿童钢琴启蒙的教学目标应以情感体验为主,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不能忽略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提倡学前儿童的学习注重感性培养与熏陶,避免理性灌输。学习乐器所需的基本音乐能力需要慢慢培养,注重感性熏陶正是奥尔夫音乐思想所倡导的。

阅读全文

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论文

1.我国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发展误区

1.1教学目标的设置凸显功利性,有悖于“启蒙”与“激发兴趣”的教育宗旨

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育应以启蒙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基本目标,通过对适合于学龄前儿童心智特征的教育手段的运用,来强化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感知,进而形成较为巩固的认知表象,以便于为其未来接受系统化的英语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然而,通过对我国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名目繁多的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机构中,无不将快速提升学龄前儿童的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其目的在于用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吸引广大家长的关注,进而获取更多的生源,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种凸显功利性的教育目标的设置,专注于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途,无视学龄前儿童的心智承受能力,因而,不仅有悖于开展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宗旨,而且,还会制约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生成与发展。另外,通过对经历英语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家长的访谈可以得知,这种凸显功利性教育目标的设置,会导致学龄前儿童在接受英语教育后,其实际效果与家长预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在学龄前儿童正式上学以后,往往会出现英语学习与汉语拼音学习在内容上的相互交错与混淆,由此导致了学生在面对母语知识学习时出现困顿或迷茫的现象,进而限制了学龄前英语教育的社会实用价值的体现。

1.2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叠性,易于造成培养行为的失效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现阶段,由于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目标的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重叠性,即学龄前英语教学的内容大多借鉴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体系,致使学龄前儿童在上学之后所接受的英语教育与其在学龄前时期所接受的英语教学内容大致相仿,极易诱发学生的懈怠心理与厌学情绪的产生。这种教学内容的重叠是造成我国学龄前英语教育与小学英语教育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另外,这种对教学内容的嫁接性择用,还会屏蔽学龄前英语教育的创新,无法构建起适合于学龄前儿童心智特征的英语教学体系,进而对学龄前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这种对于学龄前英语教育教育创新发展的阻碍,会导致我国学龄前英语教育发展的停滞不前,无疑也是一种对于英语教育资源的较为明显的浪费行为。

2.我国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发展误区的成因

2.1应试教育思想的误导

阅读全文

幼儿园游戏中学前教育创新与实践

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所以学前教育的老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秉承着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以起到对幼儿学习的启蒙作用。所有的孩子都会对“玩”有着天生的好感,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对幼儿学习的启蒙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来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满足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本文通过从学前教育游戏教学的内容,方式和环境这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进行幼儿园游戏教学的这种创新与实践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创新;实践;思考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孩子一辈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有如何的做好幼儿时期的学习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事情。而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游戏,而且能在各种各样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大人所不能感受到的快乐。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永远觉得累,而且乐此不疲的喜欢玩不同的游戏,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张中,老师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这种天性,在教学启蒙的过程中进行游戏教学,通过把游戏与教学任务融合到一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很多孩子刚开始接触幼儿园时会有很严重的抵触心理,比如出现情绪不佳,大哭大闹等,而在幼儿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排斥心理。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为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学前教育可以进去孩子带孩子的负担,同时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基本不会跟太多的同龄人接触,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多与同龄人相处,可以帮助孩子以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因此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的内容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教学融为一体,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方式是对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所以对所选的游戏就有这一定的要求,对于教学启蒙过程中所需要的游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求游戏的生活性比较强。参与启蒙教育的儿童一般的年龄处于二到三岁之间,在接触幼儿园之前,他们的主要生活范围和活动范围主要是以家庭为主,所以老师在教育启蒙的过程中,要多以家庭生活的内容为主,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紧张感,比如可以选择让孩子对教室的摆设和构造进行观察,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来跟自己的家里的摆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教学;第二是游戏内容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学前教育的工作人员要学会抓住当今时代的脚步,幼儿在入学之前主要接触来自自己家庭的信息,而对于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老师要根据身边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设计相关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像孩子讲述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家庭之外的世界,以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方式

在游戏中对儿童进行学前教学的启蒙教学,主要通过一下几种教学游戏的方式:第一种是幼儿合作活动教学形式。这种合作活动教学形式是指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共同合作玩同一个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年纪大点的孩子可以带动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玩耍,在游戏环节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比如孩子们可以玩捉迷藏的游戏,大孩子带着小点的孩子共同进行隐藏,可以帮助刚进园的学前儿童早点融入集体生活。第二种是幼儿自主设计游戏环节的形式。通过让学前班的幼儿自己设计游戏,在参与设计和选择的过程中帮助学前儿童开阔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三种是主体活动教学形式。这种游戏教学方式是由老师设计指定的主题,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分组,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主题的含义,并进行相关主题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游戏教学活动的展开。

阅读全文

幼儿启蒙英语教育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英语日益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它。因此,英语教育的低龄化使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攀枝花市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探讨了启蒙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对攀枝花市幼儿园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实践探索;解决策略

本文研究基于对儿童语言的认知,习得与学得假设(克拉申的理论)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采取问卷调查、采访和交谈等方法来研究攀枝花市幼儿园启蒙英语教育中的现状。从中发现,家长认为幼儿有必要进行启蒙英语教育和通过语言环境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发现启蒙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关注和解决。本文从以下步骤的程序: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以确保作者提出的方案和解决的策略,符合实际的需要。通过激发和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注重挖掘结合,这样能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和迅速发展,促使全国兴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目前,幼儿英语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些学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幼儿过早接触英语,容易造成崇洋媚外的后果。而且本族语言不牢固,对其有一定的冲击性。尽管存在着上述的争论,但是各大中城市的幼儿园都已逐渐开设英语课,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认为对攀枝花市幼儿园进行启蒙英语教育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启蒙英语教育有利于儿童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更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阅读全文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游戏化分析

摘要:伴随我国琴童逐渐趋于低龄化现象的出现,探究适合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方法成了许多学者与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辅助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文章通过剖析当前的中国儿童学习钢琴启蒙课程发展状况,总结幼儿钢琴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孩子身体发展规律的剖析,给出适合孩子年龄阶段并能运用于钢琴教学中的游戏化策略,使中国儿童钢琴启蒙课程更为合理。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育;游戏化;教学问题;实践策略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提出“教育幼儿的主要方法是将他们应该做的事都变成游戏”[1],对孩子们而言,游戏是最轻松和最自由的活动形式。所以对于钢琴老师而言,游戏也是开展启蒙类课程的最佳的方式之一。基于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尚未受到中国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这一现状,发掘当下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可应用到钢琴教学中的有效游戏化策略是有必要的。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现存问题

(一)技能化、功利化的倾向严重

钢琴教学存在严重的以技能为关注重点,不注重乐理、乐感和情感的培养,更不注重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的问题。教师过于强调技能的学习和发挥运用,使得幼儿学习时变得困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既不能很好地对幼儿起到启蒙的作用,也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教会幼儿这一技能,得不偿失。家长的功利化也是这一问题背后的一大推手,家长们将技能看作孩子成长后的加分项,过于关注考级、考证等过于功利的行为,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这会在幼儿的心中催生出反感的情绪,事与愿违。

(二)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阅读全文

启蒙教育下戏剧艺术教学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幼儿的成长发展,只有丰富其教育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戏剧艺术课程应运而生。戏剧艺术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还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为今后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一、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戏剧艺术的特点

戏剧艺术课程是一门运用综合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以艺术表演为载体,以美育为目标,在培养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幼儿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人文知识等的多元课程。戏剧艺术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戏剧表演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增加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表达和大胆创作。启蒙教育的视角,就是要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独有的特点。因此,在启蒙教育的视角下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与生理成长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从多层面出发,设计有趣合理的内容,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合理有效地发挥戏剧的启蒙教育作用。

二、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戏剧艺术教学目标

启蒙教育视角的核心内涵就在于可以让幼儿更早地接触到丰富的事物,所以对于不同事物的感知认知能力也就更好。戏剧艺术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创造力与认知力。戏剧艺术培养感性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感知力。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感官,察觉外界事物的特点并且引发联想。它会帮助孩子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有助于通过表层去察觉事物的本质。比如看到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仅仅只是一棵树,而有感知力的人会感受树影间光的细微变化,甚至会由此激发他的情感共鸣。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美可以去多观察自然,比如叶脉的走向、不同花瓣的形状、水的纹样以及光的冷暖变化等。多看多思考,久而久之自然就学会了观察和感知自然美的能力。对于戏剧表演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孩子对艺术作品不同的感受。

三、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戏剧艺术教学的方法策略

首先是运用故事教学。有趣的故事往往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提升孩子的主观学习热情,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沉浸于各种故事情境;一些角色扮演的过程,更是为表演创作提供了帮助。教师要深挖故事与戏剧创作的联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戏剧故事《毛毛熊的娃娃鱼》中,教师就可以给孩子们讲述狐狸怎样巧妙地吃到毛毛熊捕捉到的娃娃鱼,并用肢体语言进行展示娃娃鱼的外貌——大大的身体圆圆的眼睛,还有一条美丽的大尾巴,这种示范更能加深孩子脑海中对娃娃鱼外貌的了解,能让幼儿在脑海中绘制出一条美丽的娃娃鱼。其次是在游戏中教学。戏剧与游戏具有相通性,在戏剧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到戏剧中,令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比如,户外亲子课《百米长卷》,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和父母共同进行情节表演,同时也学到了戏剧艺术中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幼儿戏剧艺术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在启蒙教育的视角下,要采用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大胆激发幼儿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将来也会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快速发展的世界。

阅读全文

启蒙教育帮助儿童寻找习作探析

【摘要】启蒙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之作。这一阶段的“教与学”情况,不仅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还会产生无可逆转的深远影响。“在小学欠下的语文读写债,到了中学迟早是要还的。”语文读写启蒙的重要性由此可一斑窥豹。那么在小学语文学科活动中,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读写互动教学呢?笔者侧重作文启蒙角度,拟就帮助儿童寻找并积累习作素材上,试对此提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启蒙教育;作文素材积累;基本渠道探寻;教学相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广为人知的信条式经典俗语,意在强调“米”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它对于“炊”来说,是一种无可或缺的资源现象。作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的呢?在小学语文学科活动中,之所以普遍地“难教畏作”,小学生写作文为什么那么的“假大空”,这并非不愿写、不想写,最为根本和直接性因素,是因为他们没有实质性内容可写。久而久之,作文教学必然会陷入一片困惑境地。有鉴于此,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帮助儿童善于寻找并不断地积累习作之“米”,为打赢作文启蒙这场“硬仗”做好必要性准备。

一、引导儿童善于从教材资源利用中“储米”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这些极具“经典性(精髓性)”特质的语篇,都是历经淘洗与选择的优秀或成功作品,是开展“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常态化语文学科活动中,教师应本着“读写互动”指导思想,引导小学生在课文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习作素材。比如,通过“批注式”阅读,不断拓展“字词句段”的内涵;通过“补白式”阅读,逐步积累的各类信息;通过“体会式”阅读,由此产生的情感体会;通过“摘录式”阅读,由此记载的好词妙句……所有这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就能在长期储备中积聚成一个巨大的“米仓”。通过与之相应的“反刍”,不仅有利于帮助儿童构筑“仓储”意识,而且有利于在“熟能生巧”中逐步培养他们“学用结合”的能力。这是习作储米的“绿色通道”。

二、引导儿童善于从生活元素链接中“筛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面强调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积极开展以“生活互动”为主的开放性学科活动,不仅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活动中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为,而且正在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强烈发展态势。语文活动主动接受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有利于在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相生。作为其中的“半壁江山”现象,作文教学又何尝不该这样的呢?以老舍的《猫》文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谈及猫的“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有小学生提问:“猫为什么不追进老鼠洞去呢?”教师乘机补充“猫的胡须”的功能。在后来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习作中,有些小学生就写到了“猫的胡须”现象。这不是从生活元素中“筛米”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