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儿科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策略

一、儿科常见的安全隐患

1、医院因素:医院普遍存在医院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高、管理不到位现象。对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护理人员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加之年轻护士自身的一些特点。医疗环境、病房设施陈旧等,如地面过滑易致摔倒,病床无护栏造成坠床,春冬季节患儿多,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患儿同住一室极易感染。容易引起患儿家长不满情绪。医疗仪器陈旧、修护不当,特别是对平时闲置的抢救器械疏于维护,在抢救患儿时极有可能出现故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患者因素:本院儿科住院患者大多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对疾病认知不够,对护理宣教接受能力不高,如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对检查收费不理解等而引发医疗纠纷。擅自离院外出或不按时回院,如果发生意外,一定引发医疗纠纷;家长宠爱患儿对护理人员注射要求一针见血,如事与愿违,极易发生纠纷;患儿好动易使针头滑脱就要反复穿刺,引起家长不满。

2、社会不良因素:护理工作的完成需要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传播媒体对医院的片面报道,加之社会对医院的关注度及要求越来越高,造成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质疑不信任,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患者对医院医疗的期望值过高,患儿病情稍有变化或恶化,家长将责任加之于医护人员,“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者的纠纷意识。

二、对策

1、全面提高护士业务素质:①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护士职业素养:为护士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护理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新老护理人员合理搭配,取长补短;年轻护士轮转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短期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科室护士整体素质。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心理、人文等知识全面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能力,解答患儿家长疑问的能力。②新护士要进行儿科安全教育:儿科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一对一帮带,加强操作、考核,快速成长迅速掌握儿科的护理业务,如体温测量、留置针的封管、药物剂量换算等独具儿科特点的护理。对新护士做到放手不放眼,保证护理安全。③严格执行各项医护核心制度:儿科护理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给药等疗护核心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重要健康宣教内容要体现在护理记录上。护士长严格执行分级护理病房巡视制度并加大对护理文件督查,及时发现、纠正处理问题。加强医疗护理工作的证据收集和管理。④重视护士的法律教育,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护理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法律等学习。护理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中要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引导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并严格执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既维护了患者的权益也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⑤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要按照国家规定配置儿科医护人员。护理部门根据儿科实际,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护士长根据动态工作强度安排弹性值班,住院儿科患儿较多,中午或晚间安排业务过硬、经验丰富、沟通力强的护士值班以加强护理力量,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2、医院:儿科专用药品,急救器材须安排专人管理,放置于固定位置,储存量足,用后要随时补充,及时检查药品过期失效事宜;定期维护、保养抢救仪器并及时维修,降低仪器故障率,延长仪器的寿命,确保急救仪器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操作。

3、患者:针对患儿的特点,健康宣教对像主要是监护人:熟悉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如床边要使用护栏,防止坠床;不可使热水袋直接接触患儿皮肤防止烫伤,可以毛巾包裹;保管随身的贵重物品;看管好患儿要离手不离眼;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局部不要接触水,可以套个袜子或手套,避免针尖脱出;患儿手圈要松紧适宜;竖抱患儿喂奶或喂药,注意速度要慢,防止呛奶窒息。

阅读全文

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一、护理方法

1、加强医护队伍的职业素质,对护理工作进行合理规范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空姐式的礼仪培训,要求护士必须随时保持微笑,并保证迎来送去有礼貌,巡视患者要积极问候,工作出现失误是主动道歉。要主动接触患儿,给予其妈妈般的关怀,多夸奖、拥抱儿童,多抽出时间陪儿童玩耍,尽量减少与患儿间的陌生感。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配合患者的治疗。

2、革新护理工作的模式,改善服务的流程在科室内实行责任到岗制度、临床工作制度以及临床记录制度。采用了护士、助理护士以及固定陪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患者的临床基本护理。将24名护士分成4小组,每名护士负责固定的床,护士每天在上班阶段看护的患者不宜多于15人。其次,负责医嘱处理的工作交给助理护士,而经验丰富的护士则深入到病房,进行临床护理。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首先,定期组织本科室的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丰富其专业的理论储备。通过自学、讲座、进修等多种学习形式来营造科室内浓厚的学习气氛,不断吸收最新医学信息,提高自身的学术素质。在科室内实行分层管理的制度,根据护士文化层次和学习能力来给予相应的业务指导。其次,规范各项护理操作。对各种常规和专业的技术操作进行定期培训,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进行考核加以巩固。对技术不过关的护士不允许上岗,而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表彰,并予以现金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

4、开展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本身就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必备部分,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必须重视细节、讲究方法。第一,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患者住院的整个阶段,从入院的健康指导到住院的健康指导再到出院的健康指导,其主要内容包含了疾病预防、用药指导以及饮食、休息等方面的知识。病房内应配备报刊架,提供各种卫生健康类的书刊杂志;走廊中设置信息板,保证及时更换;第二,依据患儿和家长的认知情况与学习习惯来选择对应的教育方式,如口头、文字、形象以及亲身示范等。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交流双向性,以重点知识可适当地重复,加深印象;第三,适当开展集体性交流,向患儿和家长介绍常见疾病的常识,为护患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结果

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有之前的93.4%提升到99%以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普及率也由86.4%提升为100%,护理的并发症以及患者投诉率均为0。3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逐渐开始重视身体健康,对医疗卫生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多、严格。我国目前的医疗工作仍处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阶段,因此护理工作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医护人力的现状为护士资源相对缺少,这就致使病患基础护理的环节较薄弱,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开展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医院应依据其自身情况,采取适当地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舒适的医护服务。这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自优质服务活动开展后,得到了患儿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是极大的鼓励。优质的护理服务将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同时还促进了护理观念出现革命性的改变,由被动执行医生的嘱咐来进行护理操作转变为深入病房中积极与患儿和家属交流,满足其护理需求。此外,根据患儿实际病情提供专门的服务,尽量满足患儿及其家长的合理要求,给患儿和家属留下专业、细心的护理形象,进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我院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广过程中,医患发生纠纷的情况明显减少,科室床位的使用率逐渐提高,对儿科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以往明显提高,整体达到99%以上,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

阅读全文

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儿科临床上出现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资源的配置问题、护理人员本身的法律意识浅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存在问题。护患沟通交流占到儿童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首位。

目前儿科临床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有许多种,有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医技后勤以及护理和医疗等等。现如今医院出现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以及护理安全指数逐渐下降等现象,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儿科护理工作的现状,细致分析目前影响我国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2]。本项研究结构显示,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儿科临床上出现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资源的配置问题、护理人员本身的法律意识浅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存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和患儿的沟通,实践表明,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在护理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护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倘若能够良好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这两者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医患纠纷的产生[3]。有效沟通的概念是,双方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而且还能够同时影响对方,二者的意见相同,缩短了心灵之间的差距。医护人员要以主动地语气和患儿或者是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的安慰他们,并且要主动帮助、关心以及体贴患儿以及患儿家长[4]。在和患儿、患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组织较为简洁和清晰的语言,重视每一个细节,注意倾听反馈和非语言暗示。

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医院要对护理人员不定期进行实操性强以及高指导性的培训工作。增加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有效的沟通,让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状态,意识到护理人言和患儿良好沟通十分重要的,要大力促进患儿的康复工作,通过护理人员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可以增加对患儿的了解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护患纠纷等情况的发生[5]。加强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要求护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保持积极地工作态度,对患者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医院还有必要组织护理人员反复研究琢磨相关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为社会人群或者是患者在医疗服务中应当履行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权限及工作职责做出的书面规定,也是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与严格执行的规则。包括输血查对制度列为10项关键制度、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以及质量监控制度等等,要坚持学习一些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本身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活动。

③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合理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弹性排班,避免出现因为护理人员精神不济、疲劳工作而导致最终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情况[6]。各个医疗科室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以及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弹性排班。基于我够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的一定特点,加大夜班以及中午的人力资源投入工作,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也要加强管理。除此之外,节假日的管理工作以及护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放假期间,值班人员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思想也处于放松的状态,还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有章不循,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耐烦、不周到、不能做到床头的交接工作、对患者体内的不安全因素并没有及时采取方法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也不细致。这些情况都极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7]。针对这种情况,管理人员应该在节假日期间不定期到病房进行检查工作,让护理工作保持连贯性,提醒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的状态,对医疗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加强管理,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

④临床中,因为患儿以及患儿家属造成影响护理安全的现象是不可控的,在治疗过程中,只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例如说:医院每个月都应该召开一次患儿、患儿家属、护理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参加的会议,用来了解患儿在治疗住院阶段对医院以及病区的工作意见,将这些建议记录下来,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尽可能的减少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该要改善目前临床上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种种因素,对患儿试试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尽量减少患者安全以及医院安全隐患等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降低儿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服务质量。

作者:乔艳 单位:长春市儿童医院

阅读全文

儿科护理中的细节管理

1.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从服务流程完善服务

提高护理操作,进一步规范实用的护理程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儿童和家庭保健由一个普通的心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程序、护理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与成人高等风险相比,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病人家属情绪波动,所以很容易在护理纠纷和医务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护士应多关注保健的细节,考虑病人的家属的感受,关注细节和护理,以减少护理纠纷合理安排过程。

2.协助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理习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

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的建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措施到位及时执行,准确地实施治疗,护理,加强病房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为贯彻落实就业前培训制度,在新护士、实习生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设置情景客房,模拟练习不安全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学习,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职业素质和护理安全教育的核心系统,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完成岗位职责。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医院应尽量详细的内部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细化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可以标准化,制度化。

3.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应当积极和患儿和家属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照顾要有“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

现在儿童患者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同时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孩子生病,尤其紧张,焦虑的是父母,过度照顾,夸大病情的严重性,对医务人员过分的要求,护理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人住介绍,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并告知其主任医师,护士,病房床位,护士长,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病房规章制度。对于人文环境,根据儿科病房的特点,创作,类似静电塑料卡通喜洋洋,米老鼠图案儿童的窗口上,从而减少在医院治疗的患儿的紧张青训,宣传育儿知识,在护理站的大厅天花板上悬挂风铃,风铃上挂各种温馨的祝福,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宣传预防烫伤,坠床,窒息,中毒等儿童常见意外。将“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来,以满足护理,儿科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服务细节,积极寻找在儿科护理服务的薄弱环节,提高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造成的护士医患矛盾。护理模式的转变,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第一个“人”,其次是“病”。因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很重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主动提供护理服务,病人的满意度作为护理的最高目标,在现有的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

4.结语

阅读全文

细节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管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应用价值,为儿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进行研究,13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1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行细节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1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平均评分为(6.89±1.25)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6±1.26)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2,P=0.002)。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行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儿科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细节护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儿科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完善,广大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和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因此要提供护理的整体水平,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1]。在进行于儿科护理时,由于患者年龄偏小,在治疗中经常出现哭闹和不配合治疗的现象,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该院为了研究细节护理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应用价值[2],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6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68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65例;年龄在3~9岁,平均年龄为(6.13±1.47)岁,病程在1~15d,平均病程为(7.25±2.51)d;观察者男性68例,女性66例;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6.35±1.21)岁;病程在1~15d,平均病程为(7.65±1.34)d。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患病类型进行对比,得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所选患者均患有小儿常见疾病,排除患有严重器官衰竭、心智不全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该研究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并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进行研究。

1.2方法

阅读全文

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1年实施细节管理后的50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组,其中男患儿245例,女患儿255例,年龄的分布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2.2±6)岁;以实施细节管理前本院儿科2010年的500例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患儿249例,女患儿251例,年龄的分布为4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2.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细节管理措施

1.2.1.1、建立新的服务理念,实行细节化服务,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护理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细节性的服务,护理质量和效果也在细节管理中体现。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患者本身,而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要切实的做到护理模式的转变即“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重视细节服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每一个表情动作,每一句话都是极小的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会对患者或家属产生不同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重视人文关怀,多换位思考,为病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实现护理人员与患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多于患者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如出现问题积极解决,不相互推诿责任,避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护患矛盾。

1.2.1.2、基础护理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对于儿科护士的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基础知识,规章制度及服务流程,并对全院护理工作者进行礼仪培训。护士的职业素养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优秀的护士,不仅仅要有较高的医学技术,还要有一颗为患者无私奉献的爱心。因此,医院不仅要重视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护理礼仪、护理伦理的学习,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在对待患者及患者家属时,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又细心,有真诚。

阅读全文

小议儿科护理风险管理

1不安全因素分析

1.1护士技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①一些儿科患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展猛、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护理服务过程中常遇到不可抗力的情况,如采取紧急医学措施、患者体质特殊、无过错输血感染、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违反操作规程、护理新技术应用等因素都可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导致死亡或伤残且后果难以弥补修复[2]。②抢救患者时,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口头医嘱多,执行时可能因听不清而用错药、重复用药。抢救仪器的故障,如吸引器无吸力、监护仪出现血压或血氧饱和度测不出、异常心电图波形。

1.2意外事件形成的风险:①不可抗力因素,如突然停电、设备故障等[3]。②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因素:如意识障碍(昏迷或骚动)致碰伤、坠床、撞伤,抽搐、呕吐可导致患者咬伤、窒息;急症、重症患者在诊查、运送途中可能突然出现呼吸心脏骤停情况发生。也存在如给小孩穿刺时不能一针见血等原因,导致暴力事件,如辱骂、打人、砸东西等。

1.3职业性损害造成的风险:由于儿科急诊患者病情往往比较急,需要马上救护,面对患者潜在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如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救护过程中在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传播给家人和朋友。

1.4护士心理性因素产生的风险:急诊室护士经常是在应急的情况下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的,需无条件的全身心投入,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导致一定的精神压力,容易出现精神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等。

1.5病历资料造成的风险:目前护理记录中存在许多缺陷。由于工作量大,存在着漏记或忘记护理记录;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中医护记录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病情记录、护理措施、效果评价与实际不符:护士未按常规观察及记录或弄虚作假,而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事故。

2风险管理对策

阅读全文

儿科安全护理管理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儿,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安全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评分为(95.2±5.4)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8%,满意度为95%,对照组安全管理评分为(73.2±4.8)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4%,满意度为80%,两组安全管理评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儿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效果

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较小,自身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护理风险因素较多,这就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各个医院中,儿科已经成为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之一,这也已经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为了深入地分析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0例儿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