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对外传播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价值研究
[摘要]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富含少数民族文化信息,是康巴藏族文化中最核心的文化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文化的传承性与精神性。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让读者更加了解康巴藏区的饮食文化精髓。文章通过对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内容和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研究概况的分析,提出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重要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康巴藏区;特色饮食;饮食文化;对外传播;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旅游等其他社交活动与日俱增,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正确传播显得极其重要。康巴藏区,本文主要是指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因其地理位置独特,饮食原材料和烹饪技巧等方面都与众不同,所以形成了大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康巴藏区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属于“民族走廊”的腹心地带。康巴文化融合了康巴藏区少数民族文化、著名的茶马古道文化和国家重点红色文化(长征文化)等的特点,极具开发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旅游的不断盛行,雅叶(四川省雅安市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高速(途经四川雅安-天全-泸定-康定-理塘-芒康-八宿-林芝-拉萨-日喀则-噶尔-叶城)的修建,雅康(雅安市至甘孜州州府康定市)高速公路的开通,加速了康巴藏区与内地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加速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旅游离不开吃住行,人们旅游不仅要欣赏美景,还要品尝美食,因此,要开发康巴藏区的旅游,也必将带动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内容简介
“康巴地区平均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康巴地区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习惯……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藏民族饮食文化。”康巴藏区的饮食状况大致分为康东农区、康南农区、康北农区、牧区等几个饮食文化圈。康巴藏区的饮食文化,以藏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同时兼容其他民族文化,包括汉、彝、羌等民族文化。“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既是当地人民的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也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关于饮食文化,研究者们“一般认为,饮食文化包括食源的开发,食料的拓展,食品的选择与加工,饮食器具的发明和制作,食物的色、香、味、形等物质领域,有包括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活动中所形成的饮食观、烹饪观、烹饪技巧、食疗理论及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艺术审美等精神领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性。康巴藏区饮食文化包括“食”文化中的饮食主食、副食、零食及特色食品种类;“饮”文化中的饮品种类;另外还有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习惯习俗和饮食禁忌等文化。康巴藏区有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根据调查了解,康巴藏区的特色饮食可以分成几大类。肉食类主要有风干牦牛肉、坨坨肉、道孚臭猪肉、丹巴半干猪肉、丹巴香猪腿、丹巴猪膘、巴塘琵琶肉、泸定岚安腊肉、泸定丸子等。面食类主要有酸菜包子、酸菜面块、酥油包子,玉米馍馍、“火烧子”馍馍、道孚“花馍馍”、巴塘团结包子、巴塘家家面、锅盔、锅圈子、“锅边子”“搅团”、酥油果子、泸定豌豆凉粉儿等。蔬菜类主要有青菜制成的干酸菜、野菜和各种菌类。野菜有春芽、蕨菜、徽菜、卷卷菜、水芹菜、鹿耳韭、野韭菜等;菌类有松茸、木耳、白菌(主要生长在石渠县)、青杠菌、老人头菌(当地人叫大脚菇)、刷把菌、乔巴菌、鸡油菌、鹅蛋菌、獐子菌、黑虎掌菌、羊肚菌、珊瑚菌、牛肝菌、红菌子等。这些康巴地区的特色食品,及其烹制过程和食用方法等文化基本都具有饮食文化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变异性等特性。与这些特色饮食相关的文化词汇不仅在英语中没有,在汉语中也可能没有,所以至今大部分仍然处于翻译的空白状态。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要将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进行对外翻译传播很有价值,但难度极大。
二、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研究概况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不可不关注这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然而,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康巴藏区的格萨尔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自然资源旅游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相对较多。记载和研究康巴藏区传统文化的书籍主要有《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任乃强,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四川藏学论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杨嘉铭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康巴风情》(宋兴富,甘孜州文化局,1999年版),《康巴历史与文化》(林俊华,天地出版社,2002版本),《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阿绒甲措,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康巴藏族民俗文化》(凌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康巴文化研究》(周介铭,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其中,《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是关于康巴藏区民族文化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权威的著作,但是全书未对饮食文化进行阐述。另外,四川民族学院康巴专题研究对康巴各地、康巴宗教、康巴旅游、康巴文化、康巴艺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康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调研考察并记录了康巴藏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对笔者的康巴特色饮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和参考作用。虽然关于康巴文化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研究著作极少,涉及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的内容更少。在《四川藏学论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阿绒甲措,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康巴藏族民俗文化》(凌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和《川西饮食文化研究》(蒋英,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中有个别章节粗略地介绍了康巴藏区的饮食文化概况,但对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已有的著作对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研究不够聚焦,也不成体系。其他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论文或者报道基本是中文版本,而且研究内容比较零散,相关的英译研究寥寥无几,仅有一些藏餐菜名的简单翻译。这些已有的翻译还存在着英语表达欠规范、文化意向缺省等问题,还有很多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内容仍然是空白状态。“康巴藏区地处内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目前,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对外传播研究中,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很小一部分藏餐菜品名称的翻译,与相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没有太多联系。在已有的部分藏区饮食文化涉及的英语研究中,比如藏餐食品菜品名称的翻译,大多数采用简单的音译和直译,很多表达欠规范,未对相关饮食名称或背景文化加注说明。由于文化差异,让外国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其内涵和文化背景。比如酥油茶被直译为“buttertea”不能让读者看到英语就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康巴藏区的酥油茶中的酥油,和西方人吃的黄油butter有很大区别。酥油主要是从当地著名的高原之舟牦牛的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油,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酥油茶的制作方式和原料独具当地特色,并不是简单地用酥油加茶水制作而成。因此酥油茶直接翻译为“buttertea”不准确,应在后面加上适当的注释,说明其制作方式和原料与西方的黄油茶的区别,让读者看到英文就能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医海外传播课程教学设计及教材编写
【摘要】迄今为主,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载体。《中医海外传播》任选课的开设可为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提供教学保障,相关双语教材的编写应适应时代和专业发展趋势,将基于中医药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基于双语技能的外宣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医;文化;海外;教材;教学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医对外传播普及面逐步扩大。根据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员国中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1]。中药也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1]。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在海外已经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海外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舞台。
一、《中医海外传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医药全球化的大历史背景下,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中医药的海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目前从全球范围内看,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上西方的人文化优越感、文化中心论乃至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西方公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都还有待提高。即使西方人相信中医,大多也只是接受部分中医的治疗,而不理解或不接受中医的文化。而且,由于中医文化的有关翻译不准确、不规范,中医对外传播也有着“语言不通”的问题。全球医源性疾病的影响及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的今天,缓解部分学者片面认识并提出的“中医存废论”等中医药文化危机,探讨中西医文化的相容性和不可通约性,构建促进中医药文化跨文化适应的模式,与异质医学文化进行沟通、借鉴、生成意义过程中,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中医药文化,都需要推进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因此,2015年开始我们率先在校内开设中医药文化传播类双语通识核心课程,意在中医院校内搭建学生从专业和英语的学习到对外传播中医的实践的过渡性课程平台,这将助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国际化进程,对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中医药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中医海外传播》课程概况与教学设计
我们设计的《中医海外传播》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学时27学时,学分1.5分,每周行课3学时。授课对象为中医类相关专业二、三、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为《大学英语》(一、二)、《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定位为适用于处在大学英语学习转型时期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满足新时代对外语学习的转型需求和中医药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外宣型人才的更高需求,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CET-4)水平为起点,融合英语语言知识与中医药通识文化知识于一体,供全校大学二年级以上本科生选修。教学内容包括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历史与要素、中医药在日韩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北美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大洋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与国外补充替代医学、中医药英译的国际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等9个模块。教学方式采用分模块讲座式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展示、录像视频观赏、学生课内报告、小组讨论、新闻分享、口笔译实训、网络微课堂等,以英汉双语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国际化视角阐释中医药国际传播现状、中医药文化外宣为主,结合中医药典籍、中医药哲学及历史、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养生、中医药诊疗思路的对外推介等,提升我校本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认知和热情,增强其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培养中医药类本科学生国际化交流技巧和能力,中医文化传播的技能。每学期开设一次,27学时,各单元模块根据内容长短划分学时,以期达到整体介绍中医药海外传播和发展现状的目的。
机器翻译在学术期刊对外传播中应用
摘要: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未来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优化出版语言为前提,简要评述了机器翻译系统的应用,捕捉了当前机器翻译主流构建方式,提出机器翻译应成为学术期刊对外传播的一大助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对外传播;机器翻译
1引言
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是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1]。在法国当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一书中,权力理论与话语理论第一次结合,话语不再仅仅是解释说明的符号,更是一种工具,话语的主体可以通过控制主动传播信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这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国家的综合国力强,该国对外的话语权也就更大[1]。学术期刊为主体的话语体系,包含中华传统文化、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组织合作等内容,多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于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作为承载人类智慧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走出去”对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在学术期刊创立至今35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创新思想、创新科技、管理经验等创新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比例高达87%[2]。我国的学术期刊学术成果、传播学术热点、推广创新思维,是思想与智慧的聚集地;对学术交流、社会进步,对传播中国声音、交流人类智慧、共建人类文明、对链接作者与读者、中国与世界之间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学术期刊对外传播的影响力甚微且发展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诸多,如穿透力不够、话语传播不均衡、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其中尤需关注出版语言的问题。语言的差异会给国外读者以及研究者带来阅读障碍,沟通交流存在不便。我国的通用语言汉语虽然使用人数最多,但并非国际主导语言。目前我国在列学术期刊有六千余种,出版发行语言大多是中文,英语及其他语种期刊的数量屈指可数,十不足一。从使用范围来看,迄今已发展1400年的英语是近60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俨然已是国际主导语言之一。这种不可比拟的语言优势赋予以英语作为出版发行语言的期刊在传播领域具有天然的统治地位。从世界各主要期刊论文检索系统中的数据可窥见一斑,如SCI收录的英文期刊占综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斯普林格(Springer)收录的2767种期刊中有2026种是英文期刊[3]。由此可见,出版语言使用的地域越多越广,接受传播的群体就越多,接受传播的几率也就越高。毋庸置疑的是,出版语言的优化可以帮助学术期刊突破语言障碍、增加竞争力、扩宽受众,从而增强话语权。
2机器翻译的历史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包括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究其核心,则都是如何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4]。机器翻译(MachineTranslation,简称MT),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机器进行语言转换的一种翻译方式。早在1933年,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借助某种机器进行语言转换的想法,但直到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三年后,即1949年,机器翻译这一思想才在美国信息论先驱之一沃伦·韦弗的《翻译备忘录》一书中正式面世。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之间的自动转换——机器翻译从呱呱坠地至今天的枝繁叶茂,几十年的成长之路漫长又曲折。而它的发展也和计算机的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学术期刊而言,大量的专业文献除了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除了掌握直译或意译、归化异化、增词减词等翻译策略和技巧,还需要了解专业领域的翻译特点。人工翻译已无法满足学术期刊对专业文章高水平、全方位、多元化的翻译需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驱使下,机器翻译在翻译速度、译文质量、覆盖语种、知识获取方式等方面飞速发展,其应用势在必行。除了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也对机器翻译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语言处理的角度来说,机器翻译需要语言学从语音、语法、词汇等不同方向为其提供合适、普遍的语言翻译规律。而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律要应用于计算机操作,就需要数学家先将其进行加工,把它们代码化。由此可见,机器翻译是跨学科的,无论是语言学、数学还是计算机科学,缺一不可。机器翻译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语言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而存在的自动翻译。我们熟知的Google翻译、百度翻译、有道翻译等翻译软件准确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它们语料库、翻译方法、语言规则等各有不同,同一文本输入的翻译并不能得出一样的译本输出。同人工翻译过程相似,机器翻译也要经过分析、转换、生成三个阶段,其中转换是核心过程。对原文本语言、句法结构分析解读的深度不同,转换后合成的译文必然不同。根据转换原则的不同,机器翻译系统类型主要有:(1)基于规则的系统。依据语言学理论和语法规则,结合常用词和专业词词典,可以提供术语准确的译文输出。(2)基于统计的系统。通过对大量的样本数据的“学习”,建立双语对照的实例库,可以提供行文流畅的译文输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机器翻译系统是不同方法和策略的集合。
3机器翻译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远程教育论文
一、对外汉语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学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规律之上的。它的学科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习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确了教学研究对象。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其实就是研究外国人如何学习汉语和习得汉语的教学规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独到的见解。在所谓难点方面,侧重汉语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再有,学科正在拓宽研究领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不同语言间的学习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很大的障碍。在语言学习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在教学方面,同样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学方面,对“结构———功能———文化”达成了一致;其次,明确了在教学中的四大实践环节。对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多种语言技能训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论知识,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明确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为了达到使用语言交流的目的,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来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中强调运用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培养始终是贯穿在各种教学活动当中的。只有强化这些语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达到交流的无障碍。另外,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不是单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的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学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才会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语用,对语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国内已有将近三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这一专业。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力军。即使是这样,汉语教师的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国际推广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国或者准备出国,那么以他们为主力的在校大学生和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为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汉语的有生力量,从中培养汉语师资和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远程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高路径
引言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长期以来对我国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中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系统主办,中国科技期刊已呈现“三分天下”之势,高校学术期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学术期刊中坚力量的高校期刊,近年来发展迅猛,整体质量逐步提高,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期刊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拥有话语权的则是凤毛麟角,能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更是屈指可数,离真正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种状况与作为教育大国和科技大国的我国是不匹配的,没有真正反映出目前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呈现出发展与繁荣景象。21世纪以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大量使用,革新了高校期刊传播技术,同时也加强了国内高校期刊与国外优秀期刊的联系。我国期刊要想在国际期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要前提是提升国内高校期刊的影响力,因此有实力的高校以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作为重要目标并为之努力,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成为与世界接轨的快车道[3]。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20172018年度其共收录的来源期刊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目前,许多有实力的高校已经创办了中、英文双版期刊,在论文的排版格式、表格形式和摘要等方面都模仿国外主流期刊,以期引起国际优秀期刊及作者、读者的关注,增加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检索的成功率。但在求变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英文期刊刊登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将中文论文翻译过去,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交流的互动。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期刊国际化不仅是搭建中国与外国平等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适应国际现代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更是提高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提高我国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意义
1.1展示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18年1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5%。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高校有2000多所,创办期刊有2500多种,但高校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上迫切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而我国也需要更加开放和拥抱世界。然而,我国学者对世界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的见解往往不被国际所关注,更谈不上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些诉求也难以被认同甚至被曲解。此时,只有通过交流平台和渠道的建立,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沟通,才能让中国和世界彼此了解。2013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的指示,共同组织和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专项支持。国家投入技术和资金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介,已经不单纯是传播文化,更是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为了顺应这一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中国学者优秀的研究成果,以国外读者能够读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传播出去。而高校期刊平台,正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担负着一定的重任。因此,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对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优秀期刊率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中,通过大众媒体、建立网站或者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出去,让世界各国互相了解,分享科技与经济成果。例如,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会将所属期刊的内容共享到社交网站上,有些期刊通过开通博客或自媒体将期刊内容发表到博客上,吸引读者,宣传期刊。中国知网创办的“OKMS机构知识管理及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媒体、沉淀知识资产的知识仓库,成为集研究、学习、创新、共享于一体的,面向具体问题的多媒体、多模式、多终端的群体实时协同研究、研讨和创作平台,实现了机构内外各种知识资源的一站式发现和获取[5]。当前,高校期刊已逐步认识到信息及数字化技术发展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正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自身实力,追赶优秀,以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的需求。
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提升”①。2017年10月18日,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开展并深化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满足读者需求及进一步提升出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不深入,②本文尝试从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形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及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及变革路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化,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媒体迅猛崛起的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日益受到冲击,信息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读者阅读习惯的移动化、碎片化正在养成。作为“内容为王”的传统学术期刊,如何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保持高度权威的学术传播平台,为中国的学术繁荣发展发挥知识创新作用,成为学术期刊人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困境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改变了大众传播模式,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内涵都已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使得当下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内容形式、传播效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使当前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传播理念变革、特色建设、学术社群等三个事关学术期刊未来发展内在动力的方面来看,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亟须变革突破,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主动权。
(一)学术期刊融合的理念滞后,后续发展乏力
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往往囿于传播渠道的变化,对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变革应对不足,传播形态的转换较为滞后。传播形态是基于媒介形态的传播方式,可以说,媒介形态决定传播形态[1]。随着我国期刊界纷纷开展刊网融合的探索,学术期刊界同仁也积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革新浪潮,特别是高校期刊界通过期刊重组和集约化运作,通过组建高校期刊社(或出版中心)的形式,将多本专业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等整合到一起开展集团化运营,集中人力、物力,打造高校的学术出版中心。目前来看,这种“拼盘式”的集中管理、集体亮相并未真正做到不同刊物间数字化出版流程的有机整合。目前纸质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主要以渠道融合为主,或是将互联网、手机作为新的传播渠道,从传播形态上看依然是大众传播,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方式还未真正为期刊传播所用。大多学术期刊的网站、社交平台只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翻版,媒介融合还没有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导致传统学术期刊整合后无法形成聚合的传播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特别是日益普及的数字化出版为学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成为学术期刊未来出版的趋势。数字化的学术信息融合了多种媒体形式,与学术信息有关的文本、语音、视频、图像等媒体形式嵌入或链接在学术成果中,经过组织和封装,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数字复合出版物,较纸质媒体更加全面、深刻地呈现学术成果,提升了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效果。但由于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多是从事文字编辑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学科的学者,他们对新媒体的技术掌握还不足以应对新媒体对学术传播的要求,无法达到数字化出版的要求。组建一支专门的新媒体编辑人才队伍,创新学术信息的传播形式,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转型方向。近些年来,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曾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从我国目前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来看,与学术期刊合作的平台,在技术上虽然能解决纸质期刊向数字期刊转换的要求,但在内容版式设计上还只是遵循纸质期刊的样式,无法做到适合新媒体阅读的“二次”创作。在媒体多元表现形式的制作上还未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特点和功能,这既需要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与新媒体开发制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更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数字媒体素养,才能设计出深入展现学术信息的数字化产品。学术信息的数字化加工和处理,需要期刊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无纸化编辑出版流程改造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部急需专业的新媒体管理人才,为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为期刊的新媒体管理提供可行的管理策略、运营战略,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成为学术期刊媒介融合后续发展乏力的主要因素。
(二)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个性面临消解
新媒体为个体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技术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学术成果传播机制。新媒体改变了生产、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使整个文化生态表现出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读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构建的开放性平台自主地获取、传播信息。一方面,受众对学术信息具有绝对的选择权,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学术信息的选择加工,形成自己对学术信息的个性化序列;另一方面,个人借助新媒体可以自主、传播学术信息,自由表达学术观点,甚至有的学者成为了知名的自媒体人,拥有数以万计的受众。这种传播的个性化或“去专业化”是新新媒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2]。传统学术期刊作为“把关人”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数千本学术期刊加入不同的数据库平台,“数据库不仅对所有入库期刊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拆解,而且导致学术传播的中心从期刊转移到了论文”[3]。原本一本体现主编策划风格、栏目特色的学术期刊被分解为多篇学术论文,混杂在数以万计的数据库文章里,读者检索文献时,往往只有检索到相应的篇名或关键词才能发现,一本本学术期刊被海量的电子文章所淹没,学术期刊的鲜明个性也同时被消解。以权威学术观点为品牌竞争力的学术期刊,挣扎在数据的海洋里无力自拔。在高度同质化、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真正赢得用户消费和口碑的,只有独立观点、专业研究、原创内容。但在新媒体的信息浪潮中,如何继续彰显学术期刊的整体风格,如何保持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都是学术期刊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内涵与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面临着知识创造、传播和获得场景迅速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科技期刊传统的出版和传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种种发展需要,其一直以来的散、弱、小等弊端被客观放大,不得不通过再造出版流程、创新出版模式来应对挑战。近年来科技期刊通过积极探索,在集群化、数字化建设和媒体融合等方面谋求突破并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转型时期的主流共识。笔者试图通过探讨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层次和内涵,从而明确科技期刊在融合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分工,进而更好地实现发展。
1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阶段与内涵
1.1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3个阶段
1)刊群化。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最早于2003年提出[1],2013年科技期刊界首次召开学科刊群建设研讨会,标志行业聚焦集群化发展[2]。而在此之间,已有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华医学网、材料期刊网、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等8大期刊集群平台平稳运行并具备一定影响力[3]。科技期刊界于2005年首次提出数字化发展,2007年明确提出数字出版[4],数字出版与集群化同步成为科技期刊的研究热点。集群化与数字化的紧密结合促成了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的兴起,也成为科技期刊刊群化的基础和抓手。从刊群的组成来看,以学科和行业为基础的刊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方向。科技期刊早期刊群化模式一般是由协会、学会组建的学科集群或同一主办单位期刊组建的刊群;发展到后来,部分同一主办单位期刊组建的刊群吸纳了行业期刊加盟,发展成行业学科刊群,如中国光学期刊网;也有刊群是由单位刊群与学会联合主办成为行业学科刊群,如中国煤炭期刊网[5]。从刊群的特色来看,刊群平台的核心是期刊集群展示和论文推荐(OA),发挥着提高各刊显示度、打击虚假投稿网站、扩大各刊论文传播渠道、提升各刊引证指标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刊群化普遍存在集群程度偏低、管理松散、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2)媒体融合。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最早于2013年提出[6],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科技期刊的研究热点。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带来了巨大助力。2015年开始,微信公众号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科技期刊研究媒体融合的重要方向,大量科技期刊运营实践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媒体融合。《暖通空调》《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等微信公众号办出特色,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7]。“煤传媒”微信公众号通过H5进行期刊宣传、增强出版、热点抓取等媒体融合尝试取得较好引领效果[8]。《遥感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等刊借助新媒体手段,增加学术期刊内容展现形式及传播渠道,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扩大刊物影响力[9-10]。事实上,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本质是聚焦用户体验与内容传播,标志着科技期刊以更开放的心态寻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自身的创新和探索,借助公共的平台来实践。3)共享。近年来在全社会共享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更为深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和包容的趋势,融合的范畴也越发广泛。科技期刊的共享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期刊开始关注在其出版生态圈中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如北航文化传媒集团,探索尝试将科技期刊同大众媒体[11]、图书馆[12]、文化资源[13]等进行融合发展,从而达到扩展期刊的运营模式,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效果[14]。另一方面,科技期刊越发重视对其内容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朝着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的方向探索融合发展。科技期刊尝试以刊群化作为知识共享的一种重要组织创新形式[15-16],有学者以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为研究对象,挖掘、分析并评价科技期刊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机制[17]。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基于结构化数据排版的生产流程,中国激光杂志社通过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探索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等,为科技期刊的共享发展开辟了道路。
1.2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内涵
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经历了集群化、媒体融合、共享3个发展阶段,也充分反映出了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内涵。笔者在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融合发展的内涵[18-19],认为科技期刊在互联网和数字出版转型背景下寻求突破和发展,须以期刊集群为发展平台整合资源,以媒体融合为内容再造和广泛传播的手段,以共享机制盘活用户、推动知识服务和融合发展。笔者认为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不是一味地聚合,而是融合与细分的统一,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驱动下,对离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并细化专业分工,协同进行知识加工、知识服务和知识传播。科技期刊如何能够在期刊集群架构中细化分工、协同配合、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和潜力,将是取得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关键。
2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