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级的建议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对班级的建议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对班级的建议

小学班级管理批评智慧研究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中引入智慧批评操作机制,能够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成长动机。班主任对批评内容、批评形式、批评时机展开对应研究,利用间接提醒、委婉提示、适时建议、合理褒贬等手段,针对学生不当行为展开干预,都能够形成崭新管理内驱动力,让学生欣然接受班主任的批评,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批评智慧

班主任批评学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做到有根有据、有章有序、有理有度,这是班主任需要正视的问题。间接提醒、委婉提示、适时建议、合理褒贬,都能够体现批评的智慧,班主任要对批评内容、批评方式、批评契机展开创新探索,以提升批评的效度,促进班级管理向更高标准看齐。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情感追求,班主任珍视学生心理追求,展开适当适度的批评教育,能够形成更多教育促进动力。

一、间接提醒,营造批评氛围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如果班主任整天婆婆妈妈地批评训斥,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的批评学生不能接受,这样的批评就失去了作用,对批评方式方法展开创新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间接提醒是一种批评方法,因为温柔感更强,学生接受度更高,其教育效果值得期待。间接提醒是一种策略,班主任教师需要有优化意识,科学运用这一管理技巧,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班级有一个比较活泼又调皮的男生,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班主任抓住机会对这个学生展开间接提醒。有一次,班主任看完这个学生的作文,给出这样的评语:从你灵动的大眼睛中可以看出智慧,老师非常喜欢你的热情和智慧,如果上课时能够主动发言,肯定会有独到的见解。如果上课能够专心一点,老师相信你会有更精彩的表现……这个学生看到这个评语后,受到了一定触动,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不当言行,课堂上积极发言,不再捣乱了,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也更多了。班主任批评学生未必要大动干戈,给学生提供更多提醒,能够激活学生自信心,自然形成崭新教育效果。“春风化雨”式教育一直是班主任的重要追求,这间接提醒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手段,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启迪,其教育才会自然实现。

二、委婉提示,抓住批评契机

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班主任反复强调之后,还有学生屡教不改,很容易突破班主任的忍耐限度,班主任出言不逊也成为一种必然。其实,很多班主任并不想恶语伤人,只是压不住火气才会出现“语罚”现象。为此,班主任需要增加耐心,要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而且应运用委婉的语气展开提示和批评,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委婉提示也需要技巧,班主任要对不同群体学生使用不同批评语言,以提升批评效率。班主任批评语言需要艺术设计,让学生顺利接受是关键。班级有一个女生,平时总是和周边同学闹别扭,其他同学纷纷找班主任告状。班主任找到这个女生,与其展开沟通交流:你最近表现挺好的,老师和同学都看在眼里,只是个别时候有些太较真了,可能情绪上出现了一些失控情况,相信你会尽快调整自己。学生听班主任这样告诫,顿时有了触动,向班主任做了自我检讨,也表达了纠偏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女生渐渐改掉了一些毛病,和其他同学关系也融洽了。班主任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找学生个别谈话,在谈话中渗透一些提示意思,给学生提供更多心理触动的机会。学生大多有自知之明,班主任给出针对性提示,给学生带来更多启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阅读全文

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论文

一、要达成学生心理的共识内化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都不相同。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阅历、知识经验等决定了每个个体在认识问题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客观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效果。因此,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意义,达成共识内化并去自觉遵守就需要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协调各方不同意见,达成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交流。在制定班级建设发展目标、班集体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应该民主的由学生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建议箱的设立,收取学生对班级建设的建议,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提出主要建议。共识的达成首先就是认同,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思考商讨确定才能使他们意识到到自己的职责,自觉地担负起建设班级的重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也就做到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所说的:“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用别人管理,自己约束自己。

二、“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从“心”开始

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展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时又很幼稚不成熟。若教育管理者不走进学生心灵,不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于对学生的情感沟通就不能准确进行教育与管理,久而久之,与学生的隔膜越来越大。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相处,尊重学生,用情感来感化学生。也要注意方式和技巧,切忌高高在上,询问敷衍,要真实的面对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当学生成绩下滑时,不要不问原因一味批评,可以和学生坐下来聊聊最近学习遇到的困难,共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抚慰鼓励,帮助他走出情绪的低谷。当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反思工作方法的有效性,一起研究改进策略,以便有效实施。作为教师,威信不是靠强势就可以树立的,与学生坦诚相处,让他们感到温暖,使他们对老师有亲切感,自然会对教师格外的尊重。这样学生也会对班级产生依赖感,自觉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小社会”中担任起自己的角色。

三、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人来自于自身内部的力量一旦被激活,其潜能是无限的。学习抓住内驱力,激发学习热情,事半功倍。在学生教育管理上也要抓住他们的内心特点,有的放矢。教育管理应该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内在的自我肯定。认识自我,审视自我。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客观的帮助学生,然后采取激励教育。对于罗森塔尔效应教育者都不陌生。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期望和肯定给了学生巨大的学习推动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高需求是尊重,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所以,利用励志的事迹去激励学生,用鼓励的话语评价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赢得肯定,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这更有利于班集体的管理。

实现有效心理沟通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当今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困难,加之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教育管理者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疏导缓解压力,解决困惑,建立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来进行心理辅导,组织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开展课外活动,比如挫折教育等。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的环境。班集体内的人际关系,即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融洽和谐,为有效的心理沟通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实施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当前,各大高校尝试或已经实施分层教学,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如何分层,分层教学中使用何种教材,对学生如何考核评价等;同时,教师、学生都面临新的困境与压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分层考核标准,使用科学的分级教材,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转变角色、迎接挑战。

关键词:分层需要出版社对英语教材、读物的编排分级标准统一化,需要各高校对分层教学过程实施标准化,需要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这样才能真正实践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实现其意义。教学;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教学;教师角色

1背景

为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很多高校都实施了大学英语分层教学(Level-basedEnglishTeaching)。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他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根据布鲁姆的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

2分层教学问题

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赵亚玲、杨南翎(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分层教学模式“提高了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多多沟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陆道恩(2017)发现经过几年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的运行,仍存在分层划班不科学、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前人研究发现分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层教学的层次问题。分层教学具体分成几个层次,如何命名,各学校说法各异。通过整理归纳发现,目前通常有以下几类分层方法:有建议将学生分成ABCDE五个层次的,如戴庆宁(2005)建议按学生高考成绩,90分以上为第五层,80-90分为第四层,70-80分为第三层,60-70分为第二层,60分以下为第一层。曹丽娅(2017)建议把学生按入学考试成绩分成一类、二类、三类,80分以上为一类,60-80为二类,60分以下为三类。谢玉华、赵巍巍(2017)按考核分数将学生分为A层(分数在90-100的学生普遍对英语比较感兴趣、英语学习习惯良好),B层(分数在60-89的学生占到班级人数一半左右,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比较依赖教师,经过引导能较好地适应英语课堂教学),和C层(英语学习能力不太理想的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且很难完成教学规定的学习内容)。还有的大学将学生分成A、B班,并以四级考试成绩为参照,实现学生后续层次的流动。各高校之所以出现形式各异、说法各式的分层主要是因为采用的分层标准不一样。这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即对学生有没有统一规范的测试和合理的区分标准。很多学校的做法是拿已有的试卷成绩进行划分,如高考成绩,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刘雅敏、朱正才、常辉(2009)研究发现相当大比例学生的听力和阅读技能发展是不同步、不均衡的。也就是说,目前各高校广泛采用的以学生入学分级考试总分为标准的分层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2)分层教学的教材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英语教材难度各异,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内容难度也跨度极大。这对实现分层教学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文旭、莫启扬(2013)指出当前英语教材对难易程度、梯度的处理有欠科学。有些教材各单元间难易程度波动大,且各册教材难度递进不明显。甚至有些出现第一册和第四册难度差别极小,第二册比第三册难度大的情况。这说明在分层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册数对应层次。此外,大部分教材没有提到起点是多少词汇量,终点是多少词汇量,有的生词量过少,有的生词量过高。这使得分层教学找到匹配的教材难度又增大了。总体而言,正如束定芳、庄智象(2008)所指出的,我国外语教材的编写还是个薄弱环节,与我国庞大的外语学习者队伍不同层次的需求极不相称。因而,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很难给分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3)分层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方式问题。分层教学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做了一定的改变,倘若仍按统一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就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不能满足高校教育评价实践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分层教学的实际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几乎都是一张试卷决定一切。这种方式规范统一,易于操作,便于比较,但就分层教学的初衷而言,这种单一的传统考核方式未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注重评价结果,难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4)学生发展方面。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打上了一个隐性的标签,容易使处在低层次教学班级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也不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合作。于立新(2005)研究了北京外贸学校的英语分层教学,得出结论,“我校实行的分层教学弊大于利”,并阐述了以“C层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一定伤害”为代表的六个弊端。梁智(2011)发现按层次分班教学导致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趋势的扩大,按层次分班教学不利于形成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环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分层教学不仅使低层次教学班级的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高层次教学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所减退。5)教师方面。分层教学在各环节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以上总结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终将是教师们需要面临并一一解决的。目前情况下,教师需要尽可能合理地设计分层考核试卷,充分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也将面临教较好层次的班级,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要教授较差层次的班级。如何挑战教低一级别的学生,如何提高教高一级水平的学生,怎样拿捏好度,怎样合理地根据不同班级转换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这些均是分层教学给英语教师们的挑战。

3对策探讨

阅读全文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论文

一、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

1.班级管理的现状研究

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为班主任抓眼前利益,没有中期和远期目标,管理的计划性较差,常规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班主任精力有限,无法管理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顾此失彼或者班主任做了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但其反响并不好。也有学者认为班级管理目标的单一性、评价的片面性以及人本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缺失,扼杀学生的个性,甚至导致厌学情绪,评价的片面性表现为把工作的绩效性和终结性评价指标作为衡量班级工作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忽视了班级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不仅有失公允,而且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本意识和法治意识表现为遇到“问题学生”,部分班主任缺乏调查的能力和耐心,不尊重学生人格,动辄训斥、甚至体罚学生。

2.班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学者阐述的问题,相关研究也对此给予了分析。有学者认为没有发挥家长的建议和指导的作用,家长对学生的个性了解更甚于班主任,也更希望子女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需求,家长的参与是解决管理目标单一或目标不明确以及学生个性被束缚的有效途径。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班主任没有发挥家长分担日常管理任务的作用,家长参与有利于降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使其走出班级管理苦与累的困境。还有学者则认为,班主任的“一言堂”、人本法治意识的缺失以及评价的片面性是由于未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与评价作用,家长从不同于班主任的角度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设计、班级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更全面地评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激发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总之,在班级管理中与家长进行合作,有利于形成立体的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3.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研究文献并不丰富,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不同工作,不同阶层的家长组成,负责畅通家庭和班级的沟通渠道,协调班级管理工作。其余研究多为工作的实践描述或者经验总结,如家访、利用家校通平台、制作班级网页、开展“家长日”活动、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等建议与措施。有学者探讨了家长通过参与教学与课程来参与班级管理。

阅读全文

促进初中班级管理的举措管窥

一、营造家庭式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

抓住课间与饭后的琐碎时间找学生聊天和说笑;在学生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笔者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学生出现了思想问题后,笔者会找及时地找其谈心,并耐心与细致地对其说服与教育。不仅如此,笔者还坚持经常性地学生家长间保持密切联系,取得其家长在教育上的密切配合。

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们对陌生的环境不在焦虑和不安了。取而代之是新奇与快乐,也逐渐地开始喜欢新的集体生活,能够安下心来进行学习。对此,笔者的体会谁班主任工作除了赋予爱之外还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各种课余活动之中,在角色上既要做组织者,也要做其中的普通一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能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也"可亲"。

例如,在新生的军训期间,笔者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通过短短的四天的共同生活,彼此间很快缩短了心灵的距离。再例如,入校后的参加的第一次运动会上,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班级运动员们进行呐喊、助威,尽管自己的嗓子哑了,皮肤晒黑了,可是换了的成功是令人欣慰的,师生间的情感更深了,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新集体所具有的温暖,学生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管理带有人情味

俗语说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还有“班风正,学风盛”,的确如此,一个班级的规定是对班级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地约束与纠正。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班级建设非常重要。在管理制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的有这样的体会:强制的手段会迫使学生遵守,但有时也会造成适得其反,因此笔者的建议是多设些奖励性机制,相对减少那些惩治性的手段。

例如,班级的量化考核中可以多加分避免扣分,这样的好处就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学生为了能够弥补自己因错误被扣分积极地去找些额外的工作。当然了,“人无完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允许班级的学生犯错,但是必须强化犯错后的行为。另一个体会是班规的规章制度不需要面面俱到,少则几十条,反而学生不会遵守。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当学生犯错后班主任不要立刻去进行处罚,可先进行提醒与警告。这样的好处是给学生一个冷静思考的过程,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给班级带来的影响。

阅读全文

新时代高校班级管理与学风建设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班级是高校育人的基础单位。在教育部狠抓高校学风的背景下,面对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班风建设是高校进行学风建设的一个可行的着手点。通过从“班主任-班委-学生”三个维度入手,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学风建设打下思想和行动基础。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班级管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班级是大学发挥育人功能的核心细胞,发挥着精细化人才培育的作用,是专业归属下的基层教学组织[1]。而班风,即是班集体特有的精神面貌,班风对班级成员有巨大的教育影响力[2]。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和重要抓手。

一、当下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与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关联

当下高校多存在学生对学习不重视、学习效率低等学风问题,因此要想改善这些情况,就要先了解当下高校学生的普遍个性特点,以及这些个性特点与学风问题的关联。当下的大学生多为2000年前后出生的千禧一代,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恰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成长于移动互联网和内容大爆发的时代,其成长过程有着家庭中集多方关爱于一身,信息接触量大的特点。首先,物质条件与成长环境较好,父母有意愿也有能力满足孩子多数的物质需求。想要的东西可以轻易通过父母实现,这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机会直观感受个人奋斗与生活品质改善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习的主观驱动力不足。再者,便捷的信息接触渠道让这一代大学生从小接收的信息更加多元,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对于刚摆脱多年枯燥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来说,丰富的大学校园社团活动正是他们渴求的。多维度发展并没有错,但是较弱的自律与自控能力,使得多数大学生难以平衡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时间,甚至出现轻学习重活动的情况。对于学习的主观驱动力不足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学风问题的主要主观因素。腾讯网进行的《00后调查报告》也显示,比起外加施加的压力和焦虑,自发产生的成长驱动是实现自我延伸的主要动力[3]。因此,在进行学风建设时,除却教师优化授课模式和课堂内容、严抓课堂纪律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的督促这些传统的施压手段外,高校可以同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是为自己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更加积极主动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班级作为高校育人基本单位,可以成为一个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独立意识的切入点。

二、建设优良班风,激发学生完善自我内驱力

高校里,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班集体中,班级氛围影响着学生的种种行动。良好的班风能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班集体向积极地方向发展,因此各高校都将班级建设作为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班风建设的执行主体是班级内的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等班级工作,使学生在班级工作中能够体验独立完成任务的经验,锻炼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完善自我的主观需求。班级学生齐心协力建设班集体的过程,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班风,身处班级中的学生亦会受到影响,养成积极主动的学风。尽管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多强调自主管理,然而多数大学生学生工作经验缺乏,处事和交流方式稚嫩,如不加以引导,班风建设推进艰难,学生易产生挫败感,加深迷茫感,这将不利于引导积极主动的学风。因此,在班风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转变以往指令的方式,深入学生工作和生活当中,把握班级工作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授班级工作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建设优良班风。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1.尊重学生耐心沟通,建立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和班风建设的引导者,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和成长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给出意见和建议。在与学生沟通时,避免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改用平等温和的方式交流,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信任[4]。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批评艺术的运用

【摘要】文章从三个维度分析了高职班级管理中批评艺术的运用:理解批评艺术,明确批评目的,认为最终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对错,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道道路;坚持主体性、技巧性、人文性、适度性的批评原则,渗透批评艺术;探索先抑后扬、因材施教、将心比心等批评方法,体现批评效果。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批评艺术

高职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冲动感性,容易犯错,且多数学生在之前的学校教育中属于“学困生”,教师常常忽视对其的理解与管束,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这些学生经常为教师提出一些难题。批评是辨别是非,提供建议的方式,也是教师班级管理的一种教育手段。在高职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为树立权威性,在学生犯错时经常大发雷霆、紧紧相逼,甚至公开说出一些侮辱性的话语,否定学生的未来。学生在这样的批评氛围中,要么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重塑自我;要么在心理上筑起一道防线,对教师产生抵触、反感,甚至“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失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动力。从当前的教育观察与分析来看,后一种情况是主要的。针对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批评,将批评艺术融合到学生的自我发展中来,让学生在批评中体会到善意的理解与殷切的期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知耻而后勇”的目的,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具体来讲,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理解批评艺术,明确批评目的

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但是批评并不是简单地指出错误,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对学生提出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基于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批评艺术,理解批评内容,明确批评目的,进而采取有效的批评方法。在渗透批评艺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批评的含义,简单来讲教学管理中的批评专指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加以指出,并提出意见。由此可见批评不是指责、也不是抱怨,其最终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对错,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道道路。因此,教师应基于批评的含义,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受批评,从而为高职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建议指导。其次,从艺术性探究批评的目的,理解批评的价值。批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其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需要呈现出一定的美感。简单的指责、无节制的抱怨只会激发双方的矛盾,难以体现人文情感沟通的艺术性,因此,高职教师应注重提升人际沟通技巧,用巧妙的语言、得体的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批评用更舒适、更有效的方式感染、影响学生。

二、坚持批评原则,渗透批评艺术

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在批评教育中,教师应且是围绕着学生主体进行,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一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谓的“为了学生好”,在实际批评中就转变成了发泄情绪,这对于指出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改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犯错误的过程,确定批评对象和事情经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让学生在批评中得到充分尊重,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以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态度。(2)技巧性原则,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技巧性,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语言技巧表达出来,收获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坚持技巧性原则。如灵活组织语言,清晰指出批评对象所犯的错误;保证和蔼真诚的态度,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与期望;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自我思考,将教师的意见潜移默化地发展为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与规范。(3)人文性原则。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向另一个同学的时候及时制止,并要求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陶行知先生先后送给该名学生四块糖,分别奖励其“严谨准时”、“尊敬师长”、“富有正义感”、“敢于反思”。这样的批评教育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仅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也保护了学生的情感心灵。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渗透人文情感,让学生在批评中获得的不再是恶言恶语,而是殷切的期盼和满满的温情。(4)适度性原则。批评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适度使用,同时配合赏识、引导、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逐渐认识自我价值,并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提高自我发展。

阅读全文

独立学院班级学风建设探讨

【摘要】学风状况关系到我们独立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班级学风建设是是我们长期要做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对我院学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搞好我院班级学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班级;学风建设;现状;建议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班级是学院最基本的单位,其班级学风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基础,是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我院是一所“三本”独立院校,成立时间不长,刚刚经过一个10年教学周期,还处于外塑形象、内练品质的重要时期。我们学院的健康长期发展,需要班级的优良学风为基础。

一、我院学风存在的问题

我院2014年因战略发展的需要,从原校址大兴狼垡搬到延庆康庄,同时学费也陆续涨了近50%,客观上造成了生源质量的下降,由于“三本”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不能吃苦,家庭条件好有某种优越感,但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卑感、心理较脆弱,自觉性及自律性相对较差等特点。

1.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的学生学习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