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动漫培训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动漫专业队伍管理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新千年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辅助设计的新动漫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级各类院校快速建设动漫专业,并促使其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教育,也是一窝蜂地迅速上马建设动漫专业。这种专业的快餐式建设,虽然直接导致动漫专业毕业生成规模、大批量的输送给社会,但与市场对高质量动漫人才刚性需求严重脱节。[1]而人才匮乏也影响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各地动漫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没有得到扩大与增加,大多动漫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反映出当下高校动漫专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专业建设的好坏,关键是师资,因此亟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动漫专业的内涵建设。 二、当前高职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引进师资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由于一流高等院校优秀的动漫专业可提供给高职院校作为师资的毕业生非常有限,社会上少数优秀专业人才又极少愿意担任教师。[3]这为高职动漫专业引进优秀师资带来了困难和问题。又因为大多高职院校对动漫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对动漫师资状况不甚了解,因此引进师资时,存在盲目性。例如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没有对动漫的内涵作研究,对自身动漫专业建设的条件也不作分析,不研究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道听途说动漫专业热门,有很大的生源市场,因此,在引进师资时,只要与动漫沾点边的就引进来,造成师资不能上岗;有些高职院校引进动漫人才时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以至于根本无法引进师资;而有些高职院校只要是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不管是成人本科、成人大专甚或非动画专业的都作为特殊人才录用。这种盲目性、高不能、低随意的引进人才方法,造成真正的专业师资不能引进,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保证。 (二)师资培养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师资培养上,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动漫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造成内部培养机制不合理,师资培养的方法也不科学。例如一些高职院校认为某一门计算机软件就是动漫(有的高职只将FLASH软件看作是动漫,有些高职将三维动画软件当作动漫),因此仅对从事这种软件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再如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不管什么样的培训机构、也不管培训的具体内容,只要培训结果有证书,都让教师去培训,造成了一些教师拿到了很多培训证书,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专业素养。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制订动漫专业师资培养的计划,也不研究师资队伍状况,只是凭感觉让教师去培训。在培养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也是困难重重。针对动漫专业师资培养,高职院校这种无计划性、无针对性、缺乏方法、没有创新的培养方法,增加了教师的培养成本[4],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动漫专业建设的发展。 (三)高职动漫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比例存在失衡性 无论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的规定还是动漫专业建设强调学生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培养,都要求动漫专业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5]。可现实是各高职动漫专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师资队伍的比例很低,存在严重失衡现象。高职动漫专业在应用性项目研究的能力方面亦十分薄弱,动漫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一件动漫产品出自高职动漫专业教师之手。很多高职动漫专业的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很多高职动漫专业不重视教师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造成教师授课只能照本宣科,影响教学质量。 三、采取科学方法引进与培养教师,加强高职动 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动漫专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培养方向、培养规模、课程体系、专业发展作深入分析与研究,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的规模与专业素质状况进行剖析,制定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一)采取内部转岗、外部聘请、公平引进的方法 充实师资队伍当动漫专业师资人数不够时,可以根据动漫专业课程需要,对其它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转岗,有计划地让他们参加到动漫专业的建设中,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训。外聘专业人士授课或开设讲座是很多高职院校常开展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校际、校企间的这种人才交流合作时,可以将这些老师聘请为师资队伍的临时成员,负责指导、培养校内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现如今,引进教师一般都采取公开招聘的方法。竞聘教师参加人事部门的统一考试,然后试讲以及实践操作,学院择优录用。这种方法在引进人才方面限制了学院办学的自主权,但也体现出一定的公平性。这种引进教师的方法,对于高职动漫专业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动漫专业主要强调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培养,非专业的文化课考试,有可能会将一些动漫专业素养很高的人淘汰掉,造成所需师资流失;面试与实践等考核时,由于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动漫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了引进的师资动漫专业素养不高。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对动漫师资的要求只狭隘地将动漫理解为会不会FLASH软件,因此在面试与试讲中,只着重了解应聘者对FLASH的掌握情况,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动漫专业知识与技术,这就无法确定应聘者动漫专业的实际素养是否适应动漫专业的教学。针对上述引进师资的方法,高职院校可以先设定好所需师资的条件(如课程设置需要、具有迅速上岗能力等条件),把引进人才的设想、要求等上报教育管理部门,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向人事部门建言,而人事部门应该建立各专业的专业人才库,并建立动漫专业各方向所需人才的专业试题库,进行专业理论考核,同时像职称评审一样,由专业人才库内专家按照学院上报的要求和条件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加强专业技能考核,全方位帮助各高职院校引进人才。 (二)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 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加针对性与时效性 一是注重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对各教师的特长以及动漫专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不断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放在校校间、校企间的人才交流合作之时,采取措施,请外聘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将教师送到教育机构、培训机构或相应企业进行有目的、定方向的培训。此培训一定要针对专业建设状况,并事先为教师制定好培训方向,要看清培训机构的资质、培训内容等,不能盲目地培训。如果学校本身具有专家级的教师,则在充分发挥其专长的同时,更要委以培养教师的重任,将专长传授给其他教师。另外动漫专业应大力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自学,现在的自学方式很多,可以分配任务让教师在家自学,也可以组织起来开展集体教研活动。#p#分页标题#e# 二是强调师资培训的时效性。动漫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发展太快,其它培训方法无法实现知识与技术更新的及时性,例如,动漫专业基础课程Adobe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几乎每隔一年都要更新一个版本,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功能的增加与改进,如果将教师送出去培训进修,学成回来后,可能新的版本已经出现,这就无法将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传授给学生。动漫专业还有很多课程类似于Adobe的发展更新,如果都将教师送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那么不仅增加了师资的培养成本,而且还不能及时将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如增加课时补贴、提供自学设备与条件等,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自学。在要求教师进行自学之前,动漫专业先确定好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学习内容,规定教师自学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完成自学内容的时间,这种责权下的自学,能不断更新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从而保证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2.开展有计划、有要求的顶岗实践活动,锻炼师资队伍 顶岗实践是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环节,各院校要通过顶岗实践,最大化地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此,动漫专业应该在教师顶岗实践前,制定好顶岗实践的工作计划与具体要求,选择好顶岗实践的具体单位甚至具体部门或工种,规定教师在顶岗实践期间必须要学会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指导如何与顶岗实践单位员工进行合作。教师在顶岗实践过程中,还要经常与其它教师交流顶岗实践心得,交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与方式方法,向其他教师传授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建设的理念。顶岗实践结束后,应该及时进行总结。这种有计划、有要求的顶岗实践活动,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极大地锻炼师资队伍。 3.引进和培养名师与专业带头人 师资队伍中的名师与专业带头人极其重要,他们是专业建设的开辟者与领路人,是师资队伍中的灵魂人物,也是专业建设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制定提高专业教师层次的培养机制,引进和培养名师与专业带头人。如果师资人数不多,同时师资的质量与水平无法产生专业带头人,那么可以向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或联合办学的企事业单位借调专业骨干,暂时性承担专业带头人,当然也可以采取优厚政策引进专业带头人。培养名师与专业带头人时,一定要从各方面进行考察,切实将有良好师德风尚、专业素养高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培养成为名师型教师,培养成为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不能有官本位思想,而要采取各种政策扶持,挖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潜能,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与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与影响其他师资的素质水平的提高。 4.利用情感鞭策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动漫专业强调设计与制作紧密结合,高职动漫专业培养的学生,有些在动漫工作岗位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已成为动漫企业设计与制作的中坚力量,有些在实习实训期间就参予了企业动漫商业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工作,有些学生在较高层次的动漫汇展与比赛中获得大奖等,这些学生是教学中很好的典范,他们设计与制作的动漫产品是非常好的教学内容,因此,动漫专业可以利用学生感恩学校培育之情,将他们吸纳到师资队伍建设之中,让他们步入讲台或通过网络传播,传授动漫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制作技法,与他们交流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设想。这种以毕业生、实习生、在校学生组成的情感师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壮大师资队伍,更重要地能鞭策教师必须提高专业素养,进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造动漫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动漫专业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既要考虑到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又要关注能力、才干等水平。要按照国家为高职院校制定的“双师型”师资标准与要求,着力培养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要根据每一个教师的专长与特点,进行挖掘并引导其将专长转变成为专业教学特色,将每一个教师培养成特色教师。要关心每个动漫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要与教师一起共同制定好教师职称评定计划,指导与督促教师的学历学习,组织与扶持教师参加或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工作,培养与形成教师具有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参加各种实践工作的职称考试与评定工作;开动脑筋,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大力搜寻动漫应用性项目,并主持、组织和参加项目的研究与推广。要在动漫专业的建设中指导与培养教师,使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都能顺利晋升职称、获取专业职称,都能独立组织主持科研项目,即全体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对有条件的高职动漫专业,应该成立由教师、毕业生、在校生组成的动漫公司,让动漫专业师资参加动漫公司的各项管理、经营工作,参加动漫产品的设计、制作与推广,指导学生实践与实训,这种公司式的教学与运作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对动漫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时,不能盲目培训,而要有目的性、计划性,保证专业应用的时效性。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要合理引进人才,加强团队协作教学,发挥名师、专业带头人的带头作用,着力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只有采取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法,才能减少动漫专业建设的成本,促进专业的内涵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专业建设效果。
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思考
校企联合办学本质在于把动漫艺术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其核心就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稳健提高、社会文化产业的同步发展、共同提高的可喜局面。其基本的路径就是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商定教学内容。其中,企业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教师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学校负责向企业培养定向动漫人才。通过企业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交替,这样既满足了动漫公司企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又满足了学生求知和就业的需求,从而实现毕业学生与动漫公司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校企联合办学体现在教学上主要有几个显著的特色。 一是办学思路、专业设置特色。校企联合办学开展动漫人才培养,在办学思路上,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动漫设计艺术人才。这种办学模式要求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从由政府主导、直接管理的计划培养模式向由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的培养模式转变;也是由传统的升学导向、科研导向转向当下的就业导向,是一条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依靠企业,社会参与”的办学思路。相应的专业设置上,就是要以动漫产业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学校根据公司企业的要求共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都是市场急需的人才;相对应的,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具有针对性,学以致用,实现了学生知识与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是课程设置,特色教学。校企联合办学开展动漫人才培养,在办学思路上,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动漫设计艺术人才。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最终呈现的是一改过去固定不变的课程而采用结构化形态的项目课程。项目指动漫产业过程中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完整的服务等目的的工作任务。项目课程是指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论基础上,由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 项目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项目需求分为虚拟项目和现实项目两类。校企合作培养动漫人才可由学习方面精心策划虚拟项目或者企业方面精心选择现实项目。在操作项目、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这两方面的老师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附着于项目,使得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项目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完成不同的项目任务可能要求学生具备不同的技能、不同的知识结构,学生可以按照工作过程的需求来选择学习多门技术课程、知识经验课程。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原有思维定势,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项目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和制订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通过“做学合一、情境学习”来加以完成。 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更强调情境学习。因为不同职业及其工作环境、工作情景各具特色,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也是格局差异的。这种差异性的“能力”具有共通的一面,可以进行知识传授,但是更多地还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才能形成。动漫人才的职业技能,很难单一传授或通过单一的训练方式完成,须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体验和感悟。 三是实践实训特色。实训实践实战性强。由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基地,学生实训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除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动漫公司的氛围、动漫企业的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样加大了学生接触社会、市场和企业的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元整合,系统设计。校企联合办学开展动漫人才培养,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学校、企业、政府等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涵盖了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师资的多元合作等诸多方面,因此校企联合办学能否成功,更深层的还在于是否有一个多元整合、相互协调的机制。 一是制度层面。使得所有与动漫人才培养的相关机构都能在制度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校企合作的制度框架,明晰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 二是机制层面。建立合理的鼓励企业参与动漫人才培养的利益补偿机制,企业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承担动漫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得政府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经济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当配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合作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合作平台,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三是操作层面。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稳固的对接关系和合作意向,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水平,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媒体动漫艺术专业方向加强市场调研力度,抓住时机,多方出击,主动寻找机会,探索多层次的联合办学模式,探索与多家动漫有限公司实行校企合作,努力走“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一、关于我校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做法#p#分页标题#e# 1.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成立动漫专业建设委员会。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动漫专业建设委员会。我们聘请了十多位专家和十多家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的管理者担任了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2006年2月底召开了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委员会章程。学校与动漫专业建设委员会里面有的动漫公司之间互赠牌匾,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般每年活动三次,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就业要求等展开研讨,力求为湖南提供更多服务于动漫的艺术人才。 2.学校与多家动漫公司(包括著名的三辰公司和潇湘电影公司)签约协议,不定期开设“校企合作沙龙”。“校企合作沙龙”力求以宽松、和谐、融洽、自由的氛围,沟通信息,建立感情,协助共进。“校企合作沙龙”活动内容每期各有不同。大体上有:⑴近期产业用人方向及动态变化的沟通;⑵学校如何跟踪市场,企业如何应对市场;⑶学生适应市场的心理准备;⑷学校所教与市场所需如何对接的思考等等。 3.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提供有利条件。我们与多家动漫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与湖南和外地多家动漫公司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和顶岗实习协议,为动漫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就业机会。 二、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所带来的主要变化 1.动漫专业的硬件变化。近三年来,学校为发我院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投入五百多万元。学校拥有专用的动画制作实训室2间,传统动画室1间,动画扑捉仪器设备1台,计算机图形处理中心、计算机数字艺术实验室各1间和4间标准美术画室等。学校已经购买装置了200多张手绘板,用做原画工具,以保证校企合作技能的有效联接。 2.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变化。学校共有28位该专业的专任教师。近年来学校先选派了多位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湖南多媒体协会游戏动漫师资班相关课程的师资培训并获得证书,后又选派12名该专业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CIA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动漫行业培训并获得证书,这样学校共派出教师16人次参加了三种不同层次和学制的动漫专业的培训并获得了证书,初步形成了一支年轻的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动漫专业教师队伍。 我校有一支强有力的外聘师资队伍。CIA影视动画有限公司、Adrobe中心、外籍教师、三辰影视动画公司等多位来自行业的兼职教师都给我校学生上课,给教师开讲座和培训。近年来,我校动漫专业教师队伍中共有8位老师开设省级专业展示课公开课,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课的教学能力,得到好评。另外,学校还计划派部分老师走进企业,在市场里摸索培训。我校动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完成着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实质性转变。 3.动漫专业由小变大、由弱转强。近三年来,面对飞速发展的数字媒体市场,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更新,我们紧随形势,更新理念,一直不断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动漫专业建设的大课题。在新形势下,学校实行开门办学,虚心请教,努力打造我校动漫专业,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如我校与湖南省三辰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自今年4月份以来,学校先后派出30人次,到三辰影视动画有限公司见习和实习。目前,我校在动漫制作专业的教学方面有固定的客座教授(师)10多位,在实践基地方面,有固定的用人单位10多家,还有两个协作密切的动画公司培训学院作为我校的技术支撑,动漫专业已成为我校设计艺术学院的骨干和特色专业。 总之,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办学是我校动漫人才培养的一大举措。它能够让动漫教育更贴近企业需求,经过定单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为企业缩短人才培养期,为学生成功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充分体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多赢的目的。
动画专业人才培育方式
一、发展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到目前我国有将近500所高校开办了动漫专业,大部分院校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设动漫专业的,很多学校的动漫专业是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整合分离出来的。部分学院创办动漫专业的时候,专业设置面临最多的问题是师资配置、课程建设、教材配套等问题。 1.动漫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不同的动漫企业对于人才需求标准不同,应届动漫毕业生往往在短期内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对动漫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花费一定时间对其进行培训才能够使应届动漫毕业生达到企业的要求,动漫相关企业培训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笔费用往往由学生来承担。在动漫企业和毕业生相互选择的过程中,企业顾虑最多的是公司花费大量精力培养的人才,在自身条件成熟的时候跳槽甚至转行,学生顾虑最多的是,交完大学的学费又来交动漫企业的培训费,甚至很多企业打着招人的幌子骗实习费、培训费。[1] 2.动漫职业教育情况 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盲目扩招,在动画专业学生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其师资力量尤显薄弱,部分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专业教师缺乏影视、动画制作和动画策划方面的知识能力,很多学校的动漫专业教师毕业于美术学、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他们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动漫相关的制作能力。动漫专业教师的缺乏导致专业课程的设置,各大院校课程建设重复,课堂教学缺乏特色等问题造成了动漫人才扎堆、企业难以选择的局面,这些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 二、发展的对策 动漫专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增加校内实训条件,积极联系校外动漫相关企业 大专院校开始动漫专业,除了安排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操作训练,没有完善的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职业技能的培养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一方面要紧抓师资和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筹备建设实习基地,让学生有实习实训的条件,实现工学结合。除了校办实习场地之外,学校还需要积极联系校外相关企业,与企业进行互动式的合作教学,将一部分的课程任务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企业培养了学生,为公司的人才建设做了基础,学校参与企业进行产品的开发、研究,为师资配置增加了力量,学校、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2] 2.动画专业进行特色性培养 高职院校动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相互模仿,课程内容趋于雷同,甚至很多学校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其他院校的课程计划。因此,我认为,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要看清自身的特长形成自己特色,比如,以美术为特色的院校可以在动漫基础课完成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动漫企业所需的设计类人才;以管理为特长的院校在动漫基础课完成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动漫企业所需的管理类人才等等。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也符合了动漫产业对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 3.对教学课程进行整改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所以要处理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培养好学生在课内课外的时间充分发挥用在个人学习上,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搭建有效的教学课程学习平台,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为学生的更好学习奠定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动漫制作的人才教育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软件动漫等创意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2号),标志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动漫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八大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一,标志着动漫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合共产值已经超过了600亿,产业人才需求超过20万。为顺应市场需求,自2006年开始,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陆续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从教育部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来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门高职院校新兴的计算机类专业,但是它跟传统计算机类专业相比,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所面向的职业岗位都有很大不同,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边缘性专业。 1存在的问题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由于发展过快、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欠缺等原因,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1)从师资力量上来看,本专业缺少与影视特技、三维技术、游戏开发、产业管理等相关的师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院校的中坚师资力量毕业于计算机专业或艺术专业。计算机教师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动漫游戏 创作能力;美术教师虽具有一定的美术、艺术底蕴,但对先进的软件应用技术了解不深。另外,大多数教师缺乏从事动漫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参与企业互动。 2)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定位不清,缺乏对工作岗位需求的深入调查,重电脑设计技术的课程,而忽视富专业内涵的人文课程。同时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对学生基础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相对比较缺乏。 3)从专业教材来看,教材体系不完整,教材整体质量不高,个别领域知识如影视游戏方面的教材相对缺乏,特别是适合高职学生的高质量教材数量极少。 此外,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人才定位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设施匮乏,教学与动漫行业合作不紧密,实验、实训、实践、实习环节组织混乱等问题。因此,要做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创新工作室与“订单式”培养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2007年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广东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区内共有各类动漫游戏企业600多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0多家,番禺动漫游戏及其配套产业的年产值已达300多亿元,占据国内动漫游戏机市场60%以上的份额。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紧贴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创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地区动漫产业为宗旨,以创新工作室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构建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并且明确了游戏程序开发、游戏美术设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其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教学设计和实施。开设专业4年来,我们先后与区内多家动漫游艺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制定,企业有经验的技师作为校外导师参与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及大纲、讲义、教材的编著工作。 2)实现在职教师企业服务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在职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空档期到动漫企业进行企业顶岗实践,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企业的生产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使在职教师了解企业岗位运作模式,学习到一线生产设计中的新知识新理念,从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如课程规划、教材编写、实验实训室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3创新工作室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在一定的校企合作基础上,随着教师教学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二年级开始实施“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工学结合师生共创学习研究环境”的教学模式,朝着“教、学、练、做、赛、创”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主要特点如下。 1)工作室覆盖面广。所有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以工作室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每位学生在二年级新学期开始前必须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组织并参加工作室,工作室规模一般为6~9人,并配一位指导教师。目前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共有工作室16个,工作室除了完成实训、实践课程的任务之外,学生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空挡期自行支配工作室的设备和活动。对有突出表现的工作室,还给予设备和资金上的奖励,形成学习上的竞争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工作室与传统教学结合。学生从二年级开始的3个学期,每学期都有为期4周的综合课程实训,该实训就是在完成该学期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制作的课程,项目是直接引入或模拟动漫游艺企业的项目。实训项目的制作需要工作室学生分工完成,在这过程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岗位,这样在强化学生课内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岗位技能的学习体验。 3)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打破课堂的传统模式,改革了以往所有课程都是单一由教师教授示范为主的模式,特别是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工作室学生的性格和技术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也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工作室的言传身教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4)工作室也是教师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由于不同教师的技术基础和专业领域有所不同,有时候工作室团队需要研究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教师不可能完全涉及,这需要教师团队中其他教师,或者校外导师共同帮助完成。这个过程也是指导老师继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p#分页标题#e# 5)以赛促练促学促教的模式创新。对于有能力的工作室,教师积极推进工作室成员学习强化课内外知识和技能,积极组织工作室组队参加全国、省市相关的动漫设计、技能比赛,实现以赛检验教学成效、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几年来我院学生工作室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市动漫奖项,成绩喜人。 6)激发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意识。学生工作室除了完成综合课程实训的项目之外,还要积极完成一些课外项目,课外的项目一般根据工作室的兴趣特点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完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能力突出的工作室实施一些由指导老师或企业导师指导的外包项目,促成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提升。 4“订单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在以学生工作室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我们积极与地区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例如,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广州凯昌电子有限公司(国内知名游戏机生产企业)共建“示范性动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组织开办“订单式”动漫人才培训班。根据凯昌公司提出的动漫专业人才需求订单,以及订单中所提出的人才数量、规格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组织了三年级同学参加“凯昌班”的学习培训。 这种以“订单式”教学模式的班级是在一定数量规模的情况下对三年级学生的重组。例如,动漫专业2008级学生有80人,其中35人参加“凯昌班”,其他20人参加另外的“订单式”班级“顺普班”,剩下学生按原培养方案进行学习。 “订单式”班级在原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共同组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等环节全程。同时企业提供真实的环境、项目,并安排企业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予以指导,实现了企业和学校两个教学场所,企业学习和学校学习有机的结合,保证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订单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坚持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变,例如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时,工作室成员就变成一个工作小组,跟随企业导师学习锻炼职业岗位技能。“订单式”班级的学习可以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课程,过程可以作为企业工作试用期,结业后,学生和企业实现双向选择,优秀的学生可以与企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目前,专业已对两届学生实施了“订单式”教学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1)“订单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局面,企业通过与学校建立“订单式”班级教学,实现了新员工入职培训,保证新员工入职的数量和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在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优质就业。 2)提高了合作企业对动漫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作为企业不可能一味牺牲自己的利益跟学校合作,那么在“订单式”教学班级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学习实践的时候,也可以把一部分企业员工置换到学校来,由在职教师对其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教导,从而实现企业员工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形成了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3)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既强化了专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受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又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了动漫项目的开发,亲身感受和学习了来自企业第一线最新的技术和经验,学到了真本领,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4)合作企业和学校共建实训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根据企业需要建立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岗位要求学生掌握的企业专业软件与制作技术。而在企业学习培训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他们对动漫行业现状和企业工作的了解,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和素质,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相对人才紧缺的问题。 5结语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及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我们动漫教育工作者的必由之路。
高校动漫教育现况研究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顺应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同时也注意到动漫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纷纷开设了动漫专业。但是由于高校动漫专业中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条件的不完善,大大影响了动漫教育质量。 一、高校动漫教育的发展历史 我国动漫教育的开启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苏州美术学校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动画班。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动漫教育没有得到长期发展。一直到20世纪末,我国的动漫高等教育都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扩展,只能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高校来维持。进入21世纪,我国动漫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开始对动漫产业生产的高度关注和有关部委相续出台扶持和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法规,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地高校开设动漫专业培育人才。截止到2008年,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动漫专业和方向的高校近450余所,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达1300余个。这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真正走入了黄金时代。 二、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动漫高校专业教育发展较晚加上短期迅猛发展的因素,导致我国动漫人才储备严重短缺。据统计,2004年以前,全国具有动画专业硕士(包括研究动画理论)以上学位的不足10人,这给高校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所以各院校只有另辟捷径充实师资:一是送本校的教师到动漫教育历史悠久的学校进行培训,为了满足教学需求,通常培训期较短。致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匮乏;二是聘请有一定经验的动漫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人员担任专职或是兼职教师。这些人员虽然具备实践制作动漫的经验,但是不具备教学能力,对动漫理论性教学深度不够。以上两点导使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且没有稳定性。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有关,所以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近年来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有原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造过来的,没有规范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其次,课程设置以绘画基础和动漫技术为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再次,动漫教材的编辑和选用偏重于欧美、日本的动漫模式,对本土动画的研究少之又少,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 (三)缺乏对学生创作力培养 在动漫教学中,大多的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动漫理论、基础知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创作、创造、创新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动漫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 第一,由于各高校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招生过多,加上缺少动漫实验室建设,造成实验课程偏少,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第二,国内的动漫公司较少,动漫专业学生多,基于公司自身的经济利益,能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少。 三、改善高校动漫专业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要重视本校动漫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出具体的师资培训计划,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选派优秀的动漫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学习,吸收先进国家动漫产业和动漫教育的经验。其次,从重点高校和动漫教学研究基地引进动漫专业的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为本校任命为本校执教,同时还注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动漫创作和制作者,这样既可以完善高校动漫专业的理论教学,又可以使学生与时俱进的掌握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建议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尽快规定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统一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各主干课的学时学分要求。其次,组织动漫专业的专家,对核心课程教材进行编审工作,注意结合我国动漫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也要把我国本土动画的优良传统融合进教材里面。
动漫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急需应用型人才,包括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以及动画游戏营销人才。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在提高应用型动漫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动漫企业参与办学,密切人才供需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动漫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处于人才需求的旺盛期,而一些高校动漫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且大多沿袭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能建构起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动漫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动漫产业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动漫产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高校动漫专业毕业生从业率的持续走低。因此,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高校与动漫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动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拟通过对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梳理和分析,探讨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以有效培养应用型动漫产业人才。 一、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分段共同承担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的良好结合的模式。 由于目前多数高校动画专业是新办的专业,高水平专业师资特别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十分缺乏,只能到动漫企业外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但是由于兼职教师任教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高校动画专业实训技术平台的缺乏,使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很难做到协调、有序,理论教学与实训易脱节,教学上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果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师资问题,还能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技术平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让学生得到应有的专业实习和实训,对培养应用型动漫人才十分有益。该类模式目前国内已经有院校在探索实施,效果比较显著。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2+2”模式。具体实施办法是,招收全国统一艺术加试及艺术类高考的考生,入校后前两年进行动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两年时间进行企业社会实践教学。例如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与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他们所探索的动画专业分段式教学模式,就是独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四年中,前两年主要利用学校良好教学资源与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或一年则主要利用动画公司的专业资源优势,在动画公司开办的动画教学区,开展动画专业课的实训。实训内容力求全面、系统地让学生掌握最新动漫技术,实现与企业生产零距离接触。实训内容包括:编导、基础训练、设计制作、原画设计、动画制作及后期合成等,改变传统的手绘动画为现代无纸动画,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无纸动画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提高动画创作效率和动画设计制作手段,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小组式辅导方式,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确保实训质量。学生在动画公司实习和在专家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下进行毕业创业,让学生参加动画生产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学到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方面可确保学生在前两年的时间里,打好专业和文化课基础,练好基本功,又可让学生在后两年的时间里,学习和施展动画才华,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与研究,真正掌握过硬的、切合实际的动画专业本领。 二是“2+1+1”模式。即“绘画艺术基础+动漫编程+项目引导培训”的“2+1+1”模式。例如培养网游专业的人才,可在本科4年中,前2年学绘画、漫画等艺术人文及软件编程、游戏软件等基础课程,第三年到有关公司进行产学结合的网游编程学习,第四年由网游公司进行“项目引导培训”,经过4年系统学习,学生毕业后就是能进行网游设计开发的主体人才。 三是“3+1+1”模式。 该种模式是将学生的毕业分配和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是指本科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基本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取预分配的方式,让学生原则上到对口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年(实际上是将大学毕业生的一年见习期纳入全学程提前使用),学生项岗实习结束返回学校进行为期一年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并做毕业设计。学校和用人单位按照预分配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参与、共同商定、统计表安排、合作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学生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不再对学生设一年的见习期。例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学生们大四阶段就可以开始实训,实训基地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生产动漫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创业带就业,学生们可以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动画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部分的工作,实现了“半就业”或“初就业”,为真正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这种方式既有效地解决书本知识和创作实践之间差距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缓冲空间。 二、校企共建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形式之一,是高校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如动漫设计师等专业指导人员)和教学环境(即企业的生产设施、产品以及企业文化等真实的工程背景),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并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不仅解决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足、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也促进了高校“双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了应用型动漫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共建模式可分为校企共建教学实训基地、校企合办动漫专业或动漫学院两种模式。 一是校企共建动漫专业教学实训基地。鉴于高校毕业生不能立即上岗工作,企业还需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短期岗前培训以及高校学生缺少到企业实践这一现状,高校和企业可共同建设动漫专业培训实践基地。通过该培训实践基地把高校与企业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毕业之前参与公司的真实项目,既应用课堂所学又弥补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把企业作为第二课堂,为企业提供一个现有人才培训和新人才招聘的平台。如广州动漫企业、行业协会联手中国传媒大学建立的动漫产业教学(科研)创作基地与优质生源培育基地;中国传媒大学聘请漫友文化旗下的优秀创作者为兼职教师,定期赴大学授课和进行学术讲座,定期派遣师生在漫友文化进行联合动漫创作,而漫友文化每年大批量选择接收优秀毕业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广电集团共同组建的动画教学实作基地———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为四川美术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的探索卓有成效,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在基地直接参与动画研发生产,学生的大量作品被采用播出,如三维系列篇《叽里咕噜巴巴猫》、二维系列动画片《麻辣小冤家》等。#p#分页标题#e# 由于系统地让学生掌握了最新动漫技术并实现与企业生产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校企合办动漫专业或动漫学院模式。为使高校动漫人才培养与动漫企业需求互相适应,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与动漫企业共办动漫专业或动漫学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软电子学院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及加拿大美亚教育中心合作,开设数字艺术设计系,聘请国际业界著名专家担任系主任;开设艺术设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习环境,致力于培养能适应于专业数字技术公司、电视台、电影厂、新闻出版、网络媒体、广告制作、电脑游戏、软件开饭、环境艺术、房地产、院校及科研单位等行业创业、设计需求的高层次具有艺术知识、技术知识交叉复合型数字艺术设计人才,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字科技技术和传媒技术,还具有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能力。 三、工学结合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动漫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动漫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培养期间安排学生多次工作实践,在校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模式的不同学校,安排学生参加工作实践的次数以及安排学生参加工作实践的时段有所不同,又有多种形式。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游戏设计专业,课程为四年,第一、二年主要是学习游戏设计开发软件基本知识,进行基础游戏设计的专业训练,学习面向对象编程及二维、三维的图形动画处理等;从第三年起不定期让学生在学校的合作伙伴,如索尼等公司进行带薪实习,学习产品开发和商业课程。总的来说,课程安排不仅关注游戏软件的开发设计,而且与艺术设计紧密联系。又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工学交替模式,组织动漫专业学生到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宁波水木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实习,学校派出专业指导教师、公司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培训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和企业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专业技能。这种准员工式的培训,项目制的教研体系,丰富的动画片开发管理经验,使学生们熟悉动漫制作的规范流程,掌握背景、场景设计和动画制作等技能。学校和企业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动漫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为动漫产业提供可造之材。 四、项目驱动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包括模拟项目)、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依托,通过组织教师带动学生完成横向项目,“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作驱动”,所有学生分成小组,自己进行调研、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四川美术学院组织2004、2006级学生成立的教学实验班,在教师带领下参与重庆市科技项目“重庆动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以及参与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重庆视美动画基地、电脑报集团漫天下杂志、成都新华文轩集团、少年先锋报、龙门阵杂志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实作项目,围绕实作项目进行能力提高培训教程和实作演习,各组均有二维动画片成品、三维动画片成品、动漫读物作品发表成品,以及实作作品成品获奖。学生的实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责任心得到了加强、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动漫产研基地在2009年3月正式进驻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动漫产研基地先后与动漫企业承接横向项目20项,其中本地项目14项、长三角地区项目4项、国内其他地区2项,创意项目涉及动漫连续剧、动漫影片、政府宣传片、电视台栏目包装、企业产品与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动漫专业教师把承接的项目放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以班级工作室为单位,由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完成这些横向项目。这种完全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该院称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是该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大胆创新。 五、订单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就是院校与企业共同协商,以企业方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企业的岗位任职标准为基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使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一毕业就可直接到企业的“订单”岗位就业。从而缩短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减少企业用人成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人才储备,可以最低的人才成本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典型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对校方而言,可以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产品”。对学生而言,可以提早接受企业指导,学到适合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就业问题。所以,“订单式”培养是一种企业、学校、学生三主体之间形成“三赢”的培养模式。 哈尔滨市盛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与学校寻求合作的过程中,选择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前两年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提供的“双师型”老师共同为学生上课,第三年则将学生直接派往企业结合项目进行实训。目前,盛源公司的职工人数已由十几人扩大到200多人,他们不但不为人才紧缺而担忧,而且还开始向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输送人才。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游戏专业与中山金龙游戏游艺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金龙游戏班”。主要针对的职业岗位是三维游戏建模师和三维游戏动画师。与中山市网龙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三维数字城市建模班”。主要针对的职业岗位是三维城市建模师。“订单”项目主要包括合作内容、培养对象、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是合作项目的文件形式,是合作的法律依据,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职业教育的规律。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该院建立了以企业领导、专家、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论证专业建设,开发教学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培养人才。通过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动漫游戏专业基于职业岗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不仅促进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更满足了企业需求,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由于动漫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同,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硬件建设水平不同,选择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动漫人才的模式也应不同。只有根据本校动漫专业的具体情况,加强与动漫企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选择适应区域动漫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动漫产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动漫专业产学研的特点与内涵
无锡市于2005年正式成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以来,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新的空间.无锡地方高职院校顺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先后于2006年起陆续创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目前,全市超过二十所职业院校设立了动漫专业,在校生规模6000余人。 就动漫产业而言,寻求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培养产业急需的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认识与实践的课题。本文就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几年来在动漫专业产学研方面的实践,提出动漫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1、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内涵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较快的工作适应能力,也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单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短缺。因此,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应有着强劲的需求动力。 1.1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应该把握合作的重点,不能将产学合作与学研合作等量齐观的加以考虑,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始终应该坚持以教学和生产为中心。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输送优秀毕业生、帮助培训、开展技术开发等途径和手段为产业单位服务,从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地位相对比较次要。当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的科研一般应以教学研究为主,以应用研究为辅,而应用研究也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嫁接和应用,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链上起着外延的作用。 1.2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向面社会、依托行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机制。其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的价值功能,主要是基于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有效的指导机制、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可操作的工学结合手段、以及务实地技术合作与开发。 2、动漫专业产学研实践与创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动漫专业大多是在2005年前后设立,短短五年时间专业规模迅速发展起来,这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并扶持创新创意产业政策出台同步,与动漫制作产业兴起同步。 然而,我国动画作为产业而言尚处发展初期,其特点是产业链培育尚未完备、动画创意、投入、播映的外围环境尚未完善,就动漫制作而言,产业自身岗位群的技术标准、发展趋势、工艺规范也尚处摸索阶段。时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所依赖的教学资源普遍是原有的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专业教师的转型、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以及对动漫产业似是而非的认识。教学上基本上以“素描+数字动画技术”展开。教学与动画制作业人才需求或是脱节、或是大量堆积在动画制作产业链的低端。当然,这也为各个职业院校提升专业建设的空间提供了可能。我校在设立动漫专业之初,就认真把握动漫产业紧缺人才岗位群技术应用特点,明确专业定位,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密切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创意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2.1得到政府动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支持,于2006年成为无锡市“无锡动画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依托政府、动漫行业协会、高校专家组成“三位一体“的动漫专业指导委员会。紧密的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动漫专业建设。在动漫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产业发展信息沟通、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与运作以及专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2通过创建校企战略合作平台,先后与无锡动漫制作知名企业“无锡雪豹十月数码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世纪宏柏数码动画有限公司”、“无锡广新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依托合作企业将动漫人才培养长远目标的实现与短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先后实现由企业派出高级动画制作师担任“Maya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处理”等“嵌入式”课程教学;学校连续三年分别派出两位以上动漫专业教师赴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原创动画制作过程,了解最新动画制作工艺、流程、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开发,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企业共同组织“广新杯”无锡职业院校学生动画制作邀请赛,交流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办学经验;组织“2+1”、“4+1”教学形式,在校内完成基本理论和技术教学基础上,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与企业动画制作技术与要求紧密联系岗前培训和顶岗实践,许多同学在此期间极大提升动画制作能力,更深的理解动画产业的内涵,较快进入职业角色,很多同学提前被企业“定单”录用。 2.3以“三创“教育引领教学实践。动漫产业的技术特征是技术与创意的结合。单纯的技术或专业技能的教育可以满足动漫产业低端的就业需要,然而会严重制约学生在行业中向产业链中、高端递进的可能。我校自2008年把创业教育贯穿于动漫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创业培训。通过开展创业指导,规范创业活动,构建了创业工作室的创业实践载体,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资质审查,形成创业团队入住工作室。首期入住创业工作室的我校06级学生制作团队“追梦工作室”在不到半年时间即承接外包动画制作业务总计20分钟,原创“道”等三部动画片,总计12分钟。“三创”教育在在校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引领我校学生在动漫教学过程中与培养目标产生“共振”。#p#分页标题#e# “三创”教育活动也更丰富了产学研的内涵。随着创业工作室业务的开展,学校进一步构建了“教学工厂”的校内动漫制作基地,将创业工作室在动漫制作中的低端业务(如中间画、着色)引入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逐步完善了创业基地孵化、技能催化、成果转化的创业工作途径,形成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4强化“产学”合作,丰富“研”的内涵。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实现“研”,主要原因还在于职业院校自身容易将“研”的内涵狭义的理解,常常陷入无法操作、难以作为的境地。我校通过与“无锡广新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与企业共建面向社会的紧缺动画制作人才培训平台,参与面向社会培训“Maya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处理”等,使校企教育资源最大化,三年来共培训200多名社会学员。 其间,共同开发培训教材,组织师生参与企业动漫项目制作,并为企业、高职院校等单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组织形态浅议 通过我校在动漫专业产学研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产学研有效运行的组织形态应该由两个循环体系构成,及内循环与外循环。其中,内循环是在学校与企业群之间运行,内循环的基石应该建构于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交集,具备校企双方共同的价值需求。共同的价值需求是确定产学研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的运行并能够不断其丰富合作内涵。 寻找并确立这一合作基石是一切产学研活动进行地关键和保障,校企双方必须能够在社会责任与现实需要之间找到各自利益平衡点。在基石之上,可以充满活力的、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咨询、师资,员工培训、工学结合以及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活动。 产学研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统一。外循环则是一些离散的因素组成,实践中我们感到在推进产学研工作中,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引导;各级领导对产学研的认识;学校专业建设的规划、基础建设的投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等等都会对内循环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就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产学研工作中内循环是关键,外循环则是保障。我们应该积极构建有效的内循环的机制,同时重视外循环的影响,促使两者有机整体,形成合力,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服务。
小学中的教育动漫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课程及教学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动漫这一手段和表现形式在众多的高科技表现手段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几乎达到全民动画,动画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中国,大量的动画受众是低幼和少年儿童,他们的生活时间大部分被动画片所占据。问题是:既然动画片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为何不能将动画与教学紧密结合,变枯燥的课本知识为生动的动画故事和场景?教育动漫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主旨,以娱乐为手段,运用动漫形态来表现教育内容的形式。它具有典型的教育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教育动漫进校园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选取了杭州市东城教育集团旗下的东城实验学校小学部为试点,开展了教育动漫的实践探索。 一、“教育动漫进校园”的现状分析 1.教育动漫教学研究和实验的匮乏 广电总局2008年8月对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显示,光从数量上看,教育类题材动画片就占了总数的21.38%,从时长上看,教育类题材占到26.40%,可见教育类动画创作的社会热情,但市场境遇却不容乐观。有儿童认为:“国产动画片总爱说教,冗长沉闷,白天在学校里听课,晚上好不容易写完作业打开电视,却又要上一次‘课’,这样的动画怎能让人爱?”市场如此,而全国研究动漫教学的人却寥寥无几,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也很难找到相关文章,全国也很少有人开展类似的实验,探索学校教育与动画的结合。这就产生了孩子们的强烈需求愿望与市场供应极不协调的矛盾,因此,大量的娱乐游戏占据了孩子们的闲暇时间。在课堂上普遍受到欢迎的动画片,却在中小学及社会实施过程中屡屡受挫。在全国众多中小学中,只有广州、深圳的个别小学在实验将动画引入课堂、引入学校,实验内容与形式也极其有限。 2.教育动漫教学师资的稀缺 中国动漫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兴盛于本世纪,目前,全国有近1000所高校开设动漫相关专业,而几乎都集中在制作人才培养上,很少开设动漫教育专业来专门培养教育动漫的师资。在实验过程中,一批动画设计的学生和老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动漫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怎么教”的问题,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当小学老师不容易,不仅要知道“教什么”,关键要明白“如何教”。 3.多学科师生合作的困难 “教育动漫进校园”是一项跨学科的工程,需要各学科教师的有机配合。在实践操作中,一般各学科会对工作重点有所侧重,比如,在美术、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动漫技术的训练,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创意的激发,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中,针对教学难点、重点更多采取的是创作部分动画小短片和漫画作品。各项工作的最后落脚点都在于创作,这就需要语文、美术、计算机等不同学科教师和学生的合作。由于长期形成的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师工作量、工作时间,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合作的障碍,难以形成最佳团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育动漫进校园”的目的与意义 1.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呈现出以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色彩鲜艳的、动态的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而动漫作品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模拟现实的场景、动态的故事情节、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真实的真、善、美的再现,较好地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动漫也恰可以发挥孩子们的无限想象空间,尽情抒发心中的情感,培养创意思维。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当代独生子女,大多在四二一家庭长大,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动漫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需要多个个体的团队参与和精诚合作来完成,每一部动画片都是编剧、制作、产品、营销等人员合作的结果,哪怕是制作环节也需要多人的团队集体参与,有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等等。在师生联合创作动画小短片的过程中,擅长编故事的同学出剧本原型,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角色原型,擅长电脑技术的同学完成制作,整个过程在一个团队里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美术课堂上,所有的学生被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形成了统一的活动目标,共享同样的价值观念,使社团成员始终处在团结、信任、友爱的团队氛围中,同时,社团成员间平等、自主的交流与活动,不仅能排遣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不悦,还能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率先参与实验的美术、音乐、语文、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在互动合作中享受教师个体努力所不能带来的收获和愉快。 3.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课程,要改革教学手段,更要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孩子们的现有经验紧密结合。动漫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要求,还原过去的历史,再现今天的现实,想象无限遥远的未来,让孩子们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去体验、去感知、去想象、去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师生联合创作的《低碳生活》短片,即以简单的Flash的技法创作的2分钟的小短片,将原本非常抽象、专业化的术语变得生活化、具体化和形象化。学生们在收集生活中低碳事件的过程中初次了解到低碳的含义,再经过Flash的表现,使低碳变得如此熟悉和亲切,就能欣然接受低碳的概念,并享受从静止到动态的神奇,感受到了从文字到声像的魅力。老师在编导、制作动画短片过程中也培养锻炼了自身的创造力和课程开发能力。#p#分页标题#e# 4.体现教育无限延伸的功能 学校教育常常偏重于有形的显性和狭义教育,而忽略了存在于广阔空间中的广义的隐性教育。动画手段亦真亦假的方式,不仅可以将书本知识进行场景化,更能将社会生活中许多抽象的或不易显现的教育元素情境化,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体验,让教育无所不在,真正实现课堂教育的无限延伸,获得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联动教育。在学校创设的动漫体验馆里,有互动的媒体游戏,有学生创作的玩具作品,有师生制作的动画小短片。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进出体验馆,体会创作的喜悦,激发师生成就感;同时,也享受到动画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5.促进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 从最初的粉笔、黑板到如今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PPT,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改变,也体现出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然而,这些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不免都存在僵硬、静止、单一的弊端,而动漫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则更好地将声音、图像、人物、故事、场景有机地融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育动漫进校园”的举措 1.抓住关键课程渗透 我们在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课程中率先渗透动漫艺术的理念和手段。一是在课程中引入动画内容,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编故事、讲故事活动,每堂课留出十分钟时间,每位学生轮流讲故事,鼓励原创故事;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增添Flash等动画技术;在美术课程中添加漫画、电脑涂鸦等内容。二是多学科教师合作制作动漫教学短片,主要是组织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针对数学、科学等课程中抽象的、生硬的知识点,编创动画小短片,由语文教师出剧本,美术教师进行角色和场景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技术表现。 以具象的动画小短片替代抽象文字,让知识更生动,让课堂更有魅力。 2.营造氛围文化熏陶 营造校园动漫氛围,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让环境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首先,让校园的标识系统动漫化,让呆板的指示牌变为可爱的“美羊羊”“、蓝精灵”;让严肃的白墙学会说话,有学生原创的漫画、有老师自制的动画;让教室多一个动漫角,有学生自制的学具、有老师制作的教具。其次,建设动漫体验馆,寓教于乐。动漫体验馆包括互动投影区、教玩具展示区、原创教育动画播放区、视听区、监控区等五个区域,配备电脑、耳机、屏幕、投影。老师们制作的优秀短片、学生们制作的优秀短片以及师生联合创作的一些教学短片都将在体验馆中播放,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点击学习,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学生在体验的同时不仅会被其内容所深深吸引,更会对其中的内容做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全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建设动漫社团。筛选部分感兴趣、有基础的学生组成定格动画、玩具手工制作、数码涂鸦、漫画等四个社团,由大学动漫专业教师和学生以及部分小学学科教师组成教师团队,每周三下午2课时,活动内容涉及电脑数码涂鸦、身边废纸的再创作、摄影技巧的学习等,活动不限于教室,可以是体验馆,也可以是操场。学生们飞奔进教室的瞬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的渴望和热情,他们乐学、要学、想学。如玩具手工社团,迎合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的心理,指导他们用废纸折叠小兔子、叮当猫、皮卡丘等动画角色,并绘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漫画社团的学生们常常围绕成“O”等某一特定图形,展开丰富的想象,随意勾画自己的创意,海阔天空,任凭思绪自由驰骋,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想象。 最后,组织动漫创意比赛和角色晚会,让孩子们享受动漫带来的愉悦,并受到启发。举行一年一度的故事会和编故事比赛,鼓励孩子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编故事,用孩子的语言讲故事;举行一年一度的动漫角色晚会,暂时忘记现实的自我,来到虚拟的童话、动画世界,充分体验动画的快乐,体会故事角色的喜怒哀乐。 3.开设讲座主题培训 对实践学校的教师进行动漫知识的普及培训,开办动漫知识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动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教师进行动漫手段技能的训练,包括动画表演艺术的培训,动画试听语言的介绍,动画小剧本的创作,Flash、Photoshop、Animo、Maya等常用软件应用的培训;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包括素描、色彩、立体造型等;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包括小型简易教具、学具的初步设计和简单制作,如利用纸质、亚克力及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再创作。对实验学校学生开设动漫欣赏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判断优秀动画作品,从内容为主导的观看视角转向创意、色彩、造型、内涵等多角度的欣赏方式;开展对学生熟识的喜爱的实用动画技术手段的培训,如定格动画技术、Flash、无纸漫画、数码涂鸦等;举行讲故事、编故事的知识讲座,激发孩子的想象,挖掘潜藏的感动,张扬个性的精彩,将一系列技术和艺术内化为心灵深处的理念和思维。 教育动漫进校园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小学生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动漫受众群体也在期待他们心目中热爱的动画,我们应从中国动漫产业、教育发展的整体高度去重视“受众”群体的培养,在实践中探寻教育动漫的生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