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动画制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日动画教学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龙丽娜 余扬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一、日本动画教育课程内容和中国动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
1.中国动画学校的课程
中国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各类大学,包括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学校教育制度分为4年制和2年制。日本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大学和专门学校。其中大学多为4年制,专门学校多为2年制。大学的动画专业和中国一样,除专业课程外,还包含基础教育课程(公共课)如美学论,外国语等。2年制的大学,如专门学校,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没有基础课程教育。目前,在中国的动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也有部分学校没有教材。下面就对中国各大学的动画教育的大致教育课程做简单介绍:(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线描电影论动画概论第2学年素描色彩透视人物设定运动规律插画场景设计第3学年雕刻定格动画漫画技法3D技术(3DMAXMAYA)网页设计FLASH动画第4学年毕业作品毕业论文(2)基础教育课程第1学年英语古典文学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思想修养政治经济学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史第2学年外国文学外国美术史形势与政策体育思想概论艺术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第3学年形势与政策美术学概论邓小平理论音乐简史戏曲鉴赏
2.日本动画教育课程
(1)四年制大学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东京工艺大学的教育体系有着与动画有关的广泛领域的综合教学理念,在动画学科实行综合的动画教育和研究。主要通过从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制作到数字化电脑技术的运用及表现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动画与之相关的广泛领域的详细了解,充实动画知识面,注重综合素质培养。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动画特别讲座A(选修)动画概论A(选修必修)动画史AB(选修必修)动画技术论ⅠⅡ(选修)基础演示ⅠⅡ(选修)基础造型实习(选修)动画表现基础(选修必修)电脑基础ⅠⅡ(选修必修)动画Ⅰ(选修必修)剧本基础(选修)动画背景Ⅰ(选修)素描A(选修)基础技法AB(选修)第2学年动画特别讲座BC(选修)发达心理学(选修)电影史AB(选修)动画史CD(选修)漫画论AB(选修)动画心理学(选修)动画构成技法(选修)新媒体AB(选修)素描Ⅲ(选修)3D技术设计Ⅱ(选修)第3学年领域研究(选修)动画特别讲座D(选修)电影构成论(选修)广告媒体论(选修)设计论(选修)著作权制作论(选修)电视节目制作论(选修)电视剧论(选修)动画演示课(必修)新媒体C(选修)动画制作(必修)第4学年毕业创作研究(必修)2)基础教育课程工艺制作艺术学A照片学概论B影像学概论B设计学概论B媒体表现概论B漫画学概论B艺术学B美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色彩学视觉传达论西洋美术史A日本东洋美术史A西洋美术史B日本东洋美术史B造型心理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特别讲座美术史特别讲座现代艺术欧美话剧论文艺理论音乐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日本文化史造型基础学图像和数字物理学概论光和视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外国文学社会和思想等
动画专业实践课程教育系统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若实现由“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它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地越来越密切。一个应用型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实践性教学成为衡量其重要指标之一。但结合当前高校人才现状可见,许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常常存在设计观念滞后、应用能力不足等缺陷,使其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更谈不上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动画专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质,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出系统的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动画企业、实践基地实际参与到动画的制作中去,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实践中践行理论。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和锻炼其各项综合素质,促进动画专业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动画专业的特征 高质量动画制作是靠团队合作来完成的。自动画产生以来,就一直沿用前期创意———动画制作———后期特效制作———剪辑合成等生产流程,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来运行整个生产或创作。经验技能性,主要强调学生的动画制作技能,它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经验的积累。当前,动画创作理论的发展尚未赶上技术的脚步,且大多与影视创作、多媒体制作类似,缺乏独立的技术系统给予支持。因此,要求学生在注重动画制作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逐步提炼出相关的动画创作理论。此外,动画这种艺术形式综合性较强,因此任何一种单纯的理论是无法对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即便在借鉴影视、多媒体等相关理论也很难完全解决,常需制作者结合实际经验。因此,动画制作是一门对经验积累要求较高的专业,也是一种经验技能。随着技术与设备更新时间的缩短,动画制作所需软硬件设备及制作技术也在飞速更新。目前我们常见的动画制作,都是基于在软硬件两大系统构建的数字平台上进行的。另外,计算机、显卡、摄影机等硬件设备的快速更新进一步带动了动画制作软件的更新升级,使得动画制作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按照摩尔定律进行计算,计算机CPU性能每18个月提高一倍,价格便下降一半。而在现实情况中,计算机组件的更新换代周期常小于18个月,因此动画软件速度变更快。在这样快速更新的软硬件影响下动画制作工艺流程与核心技术也在发生改变。 二动画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近七成高校均设置有艺术类专业,其中动画专业随着近年来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这些院校基本上都涉足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由于办学基础的薄弱导致大多数高校在办学模式上趋同,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脱节的现象。短期膨胀庞大的办学规模与产业发展表面上看起来繁荣,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在人才培养中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性课程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且考核标准不统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盲目状态,能力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轨。针对种种问题,高校动漫教育者应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动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构建科学的实践性课程与教学体系。目前,很多开办动画类专业的院校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提出了1+1+2、2+2、1+2+1等模式,他们尝试将课程模块化,如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将知识体系分模块来实施,或者有意识地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等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但从人才培养结果来看,专业模块化和不得法的加大实践模块的时间长度,所取得的成效不尽明显。四川美术学院动画学院作为国家级动漫教学基地,依托重庆广电集团在川美建立的视美动画基地,他们提出了“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几年的尝试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高校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但是不同于四川美院,综合性高校有它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管理方式,有条件但缺乏专业院校的基础和灵活性。课程完全实现项目化条件不成熟,并且容易将学生课程工业流程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挖掘。我们(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经过对2007-2010年四年动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就业等情况调查,对动画专业人才能力结构、人才能力形成规律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综合性实践项目设计是建立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科学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够包含基础专业理论、技能技巧、市场规律研究等实践内容的综合实践项目,可以将课题组教师分别安排在项目系统中,分担不同年级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师资源,注重综合性社会实践项目的系统性与结构性,由简到难逐一分解。在过程中植入到各个年级和不同基础的学生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解决综合性项目的过程中逐步转化,形成合理、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高校动画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动画人才培养体系,在优化和提升动画专业整体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动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为目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实现对动画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创新,进而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校内校外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环节。实施模块化和开放型的课程教学,同时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动画专业学生主体实践创新性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性。 (一)重视数字动画技术教育 技术是知识具体化的运用,也是实现特定目标的途径。对于动画制作而言,技术十分重要。动画的出现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无技术进步,动画便不会产生,更谈不上优秀的动画作品。例如,在20个世纪末,迪士尼大胆使用PIXAR计算机技术工作室重磅打造世界首部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并以此翻开世界动画制作新一页。随后,立体感和真实感极强的三维动画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主导了动画领域。但就我国当前高校动画专业现状而言,普遍存在三维动画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动画专业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精通计算机动画软件,却对艺术缺乏敏感、关注和感悟。而艺术类人才却恰恰相反,对动画软件知之甚少。这种现状的长期存在将严重阻碍我国动画业的升级进步。如何构建数字时代下的动画技术与艺术教学,是许多高校考评动画人才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p#分页标题#e# (二)构建课程项目化、课堂实战化、能力复合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1.项目教学。有效引入实际商业项目、公益性大赛或设计项目以及科研项目,将分别具有实际市场应用、学术研究和科研价值的项目进入课堂,让教师、学生带着责任和兴趣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参照动画制作流程和商业项目部门设置教师工作室制,搭建具有系统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实践平台,逐步构建实践教学团队。以特定项目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团队协作,使其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团队策划能力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教学可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相应的经验,通过对某一类型或系列项目的反复训练总结出动画作品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制作时间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实践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可针对自身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自身匮乏的能力进行重点补充和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 2.构建完善校内实践场所。高校应当以动画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推进校内实践场所的构建与完善,实现校内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接轨。高校应当在有效利用自己条件下不断寻求构建兼具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的实验场所。 3.建构高效的专业实习平台。对学生而言,专业实习是其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故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情境,力求使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更多专业实践机会和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加深自身对动画创作和产生的感想认识,不断开拓知识面和视野,以具体实践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深入理解。此外,校外实习还可加深学生对企业运作模式及管理模式的认知,提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其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可结合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逐步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动画制作认知系统。 4.加强动画业内专家的交流。高校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一些动画制作行业精英、动画艺术家、企业管理者到学校讲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动画行业最新态势有所了解,激励其在学校阶段便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使其能更好地就业。此外,动画专业的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去参加一些业界活动,加深自身对动画行业的理解,并从参与、欣赏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发掘学生内在创造潜力。 5.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动画专业的学习内容要以岗位要求为基本大纲,因此要发挥市场的专业导向作用,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构建。首先,要根据社会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与技术的要求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在充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侧重学生动画制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其中,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应注重自身建设,与国内外行业一流精英策划、制作团队合作,以聘任为机制组建高校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形成高校自身动画制作精英团队,进行动画技术开发和原创动画制作。第三,应让学生参与到动画设计、生成、管理过程之中,以实际情境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应逐步拓宽校企合作,寻找有效的产学研结合点,并逐步实现独具高校自身特色的校企双方互动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率。 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突出应用性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创造性地引入动画工作流程和行业惯例进入动画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针对性。其二是面向市场需求,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市场为准则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双重推动下进行实践,同时也解决实践目的不明确所导致的盲目性。其三是综合实践项目在实行工作室制的基础上提供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的岗位,使他们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技能岗位,或者单项技能多次实践的机会。其四是综合实践项目的积累,为产业化和科研提供有效的基础,有效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同时也是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有效途径。
动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动画概论》课程是动画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首先接触的一门课程,是从最初对动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和知识通道。融汇相关学科知识点,创新专业内容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实践,是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动画概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
动画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又相对独立的专业,是最典型的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动画概论》是动画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一个动画爱好者,到准动画人转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从最初对动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和知识通道,即对动画从一般认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为达到科学认知的境界铺垫基础,与此同时,培养并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创造条件。
一、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内容
《动画概论》能让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动画的魅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扩大眼界,感受动画的无所不能,感受能像上帝一样去创造世界的神奇,对动画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动画概念、动画的艺术和技术本质、特性的阐释,为学生建立全面的动画概念。通过对动画发展历史的追本溯源,翔实的史学让学生了解产业化团队制作动画的流程,也是借由通过对动画制作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入动画制作技术核心,为日后加入到动画行业有一个清晰的先行了解。将形式多样的动画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类型划分,让学生知道商业动画和艺术家动画的不同之处,用经典作品拓宽动画视野、巩固强化对动画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动画风格流派的介绍,让学生看到动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也以此全面理解动画的内涵和意义。
2.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动画教育创新发展方向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动画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文化植根于肥沃的优秀民族文化土壤,因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离不开教育。该文通过具体案例探究民族文化与动画作品的联系,分析我国高校动画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而为动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方向,以期高校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专业技术相结合,培养出能为我国动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优秀民族文化动画教育创新发展
一、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国动画的独特内核
任何一个国家的动画作品都离不开体现民族性的故事内核,动画作品只有坚持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并充分发挥其特质,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从中国动画的发展史看,优秀的民族文化正是我国优秀动画作品的独特内核,笔者试以实例说明。1941年,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创了我国民族动画创作的道路,这是我国动画作品中首次融入传统民族文化,为我国动画之后的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其拍摄了一系列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如动画作品《大闹天宫》和《牧笛》、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木偶片《孔雀公主》等。当时《大闹天宫》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部影片标志了中国动画片制作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同时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民族化具体体现在题材选自中国名著《西游记》、在配乐中融入传统戏曲艺术、在造型上融入中国元素等。1979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彩色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片中的哪吒从莲花中诞生,扎着两个丸子头,穿着红肚兜,表情坚定,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儿童形象。画面中大量运用了祥云这一中国元素作为装饰物,场景中的山水运用了水墨画写意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画的传统样式。从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动画的概念和体系逐步形成。中国动画在画面上脱胎于绘画、玩具、皮影、剪纸、木偶、戏剧等艺术形式,在内容上汲取了中国古典神话、民间传说、古典小说、传统寓言的故事核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动画“中国学派”。因此可以说,动画“中国学派”的文化身份和基础就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动画“中国学派”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期,在探索民族精神、传统艺术和动画教育方向上耗时较长,今天的中国动画艺术终于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全新时代。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图1)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影片对名著故事进行了新的演绎和拓展,通过现代的动漫制作技术,赋予动画新的内涵。该动画借鉴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京剧、皮影戏等。此后的《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作品也延续使用了“中国学派”的经典风格。可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中国动画作品的生命之源。
二、我国高校动画教育体系现状
中国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国学派”的发展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承文化,教育先行,要想实现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动画教育的引导作用。自2000年以来,我国动画教育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底,全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有400余所,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约有1000所,学生有近40余万人。
1.动画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
动画艺术硕士培育方式
一、发现问题——高校动画人才与中国动画产业的错位 1.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为了使产业健康发展,一系列大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例如,《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各地政府也加大力度扶持当地动画产业,形式上推动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是中国动画产业的观念滞后,体制瓶颈以及严重抄袭等问题尚在,现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是,不成熟的产业也同时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如何使中国动画产业良好、迅速的发展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优秀的动画人才。 2.高校动画毕业生在动画市场中所面临的问题 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素质的动画应用型人才,这批人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力量,决定了一部动画片的整体水平。而中国的动画人才正在逐步的流失。据报道,动漫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缺口非常大,我国目前培养的动漫人才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结构严重失衡,这也使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二、分析问题——高校毕业生难于适应中国动画产业 1.动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原创型人才培养匮乏 中国动画市场沦落为动画加工工厂的原因主要是原创型人才的匮乏,一味地模仿国外动画,并不是中国动画的成功之路。如何培养原创型人才是中国动画教育的一大问题。许多专家表示:高校只是培养了不少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他们的教学方式过于教条,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形成动漫原创型、创意型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 (2)教学与市场脱节 中国高校动画教学的普遍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的脱节,没有真正考察过市场,而是完全遵循课本的知识进行动画实验。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必然会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手足无措。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市场实践接触的最好机会,搞好实践教学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专业技能以及就业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动画产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并不理想,缺少真正的与产业接轨的实践教学。 三、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中国动画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1.“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中国动画高校教育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产业动画的项目搬到学校里来实践。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可以联合多所动画高校,根据各自特长分配具体动画项目,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可以直接投入产业适应动画市场。并且与企业合作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达到专业制作水平后,对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结论以实验短片制作的形式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论文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动画实践项目中去,形成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 2.以动画产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 对于新开设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培养课程应该根据动画产业的要求制定一个新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高学历的动画人才在以后的动画产业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能够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思考中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 (1)剧本、分镜头课程标准 剧本与分镜头设计,都属于动画制作的前期流程,也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灵魂。这一部分是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必须重点掌握的课程。动画剧本的课程要求动画艺术硕士在结课时必须按照剧本特点以及动画产业对剧本的具体要求进行剧本创作,剧本要求主题明确,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深挖角色性格特点,制造合理矛盾冲突。动画分镜头是动画项目中所有工作的依据,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手绘能力来表现镜头,更考验学生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握。这一课程对于高学历的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尤为重要。对影视动画作品的特性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进一步的专业知识。 (2)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标准是要求学生能够创作出符合角色性格,并遵从动画整体风格的动画造型。动画企业对动画造型设计的要求实用性高,要求每个动画造型都能流畅的按照运动规律进行表演。对于动画专业艺术硕士来说,在设计动画造型时既要按照动画企业的严格要求,又要重点围绕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设计角色。 (3)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动画制作是中国动画高校教育最为重视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运动规律课程的枯燥、复杂,再加上市场上的动画师大多是没有接受过科班教育的从业者,薪资待遇也并不优厚,所以多数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这一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效果最差的一部分。动画专业艺术硕士应该熟悉掌握运动规律的特点,把握好动作以及镜头的节奏感。掌握这一部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直接跟随动画项目制作,以商业标准作为课程标准,作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动画企业的一个突破口。 (4)后期剪辑课程标准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后期剪辑。剪辑与创意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有好的创意没有过硬的剪辑手段,就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创意,反之再好的剪辑离开了创意,就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特效手段了。该课程要求动画艺术硕士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对同一视频素材进行不同节奏,形式的镜头组接,并且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故事与情感。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后期剪辑,适应动画企业对后期剪辑的要求。 中国动画教育如何培养出真正的动画人才,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就业,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动画人才,才能弥补当前中国对动画人才需求的缺口,从而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实力和专业特长。在开设动画艺术硕士后,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定位好高端动画人才,制定科学的动画培养模式才能依靠动画人才提高国产动画的质量,带动国内动画市场。#p#分页标题#e#
民族动漫教育模式前景及展望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制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然而,面对动漫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教育问题,如何结合民族地域特点发展动漫产业等系列问题,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本文以广西民族动漫教育的发展及发展模式做综合论述,以之抛砖引玉。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我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在迅速扩大,然而国内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国内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低,与国外动漫产业相比,我国动漫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这导致国内动漫市场以引进、加工、运营为主。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相形之下,中国原创的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 这种市场格局,显然是不利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是令人担忧的,在青少年至为重要的成长期,动画片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漫流行的今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受到欧美、日韩文化影响太大,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传递给青少年,从文化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为此,决定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其中的一个大力举措就是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紧接着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制订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增设了少儿动画频道、扩大了少儿节目中动画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数量,同时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可见,政府对国产动画业进行了“幼稚产业保护”的倾斜政策,创造了对国产动画片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抑制了国外动画片在中国的进一步进入和拓展。与此同时,文化部从政策法规、财政资金以及对国外的游戏进行审查等多方面来支持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国内动漫产业正在迎来迅速发展的契机。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6万分钟,而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2万分钟,尚有4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两倍。据测算,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分钟,而现在国内每年制作的动画片总量只有2万分钟左右,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为国内动画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并且,按国际动画产业的一般规律计算,如果完成每年需要的国产动画片26万分钟的总投资,则存在着大约150亿元动画片相关产品收入的市场规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教育向高科技、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大批量动画及多媒体数字化制作人才。另外,我国是个电视拥有量大国,根据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规划,从2005年起至2008年逐步由摹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直到2015年全国全面实现数字化电视的发展目标。届时,电视节目量是现在的几百倍,它需要更多的动画片头制作、动画广告宣传片及更多动画娱乐片的制作与播出,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区电视台动画制作还处在空白,基本是由外省人员制作的。随着我区电视向数字化转变,节目信息量的扩大,将由现在可收视三十多个节目发展到三百套节目。因此,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动画制作、动画广告、动画宣传片的制作,以及大量的卡通动画片的制作与播出。因此,这给动画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另外,网络游戏和软件开发正走向成熟,动漫与游戏在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就形成动画———漫画———游戏三位一体的循环产业链。我国的游戏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短短三、四年间,已初具规模。2003年全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达13.2亿元,拥有用户1300多万,85%是青少年群体。较上一年增长近五成。仅2009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近90%。网络游戏所以能发展的如此顺利而快速,主要得益于它的消费市场巨大,而且不断增长;同时,手机彩屏的动画制作亦需要大批的动画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亦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由于广大青少年热爱动漫,形成动画生源有增无减的画面。在上述情况下,结合广西民族文化特色,调整广西动漫教育结构,对于促进广西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民族动漫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结合广西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认为广西发展动漫教育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而特色发展道路必须与广西地域民族文化特点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动漫教育模式及其产业。由于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大,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对广西的动漫教育形成竞争。目前,广西设立动画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广西艺术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其中以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专业(广西区内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动画专业)拥有最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也最为悠久,成果最多。总体而言,广西区内的动漫教育存在着专业建设重复,设备投入重复等问题,且各院校各自独立发展,缺乏科学统一规划,不利于提高与扩大广西动漫教育的系统发展,也不利于广西动漫教育形成有力的社会竞争力。为此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广西区内动画专业进行宏观发展调控,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硬件建设,充实教师队伍,把各个院校的师资和设备整合,成立广西动画学院或者动漫基地,提高动漫教育层次和规模。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研体系,促进动漫教育的发展。无论从国内还区内的形式看,建立广西动漫产、学、研一体化教研体系对广西动漫教育及其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除注重教学、科研之外,积极与社会有实力的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建立动漫实习教育基地,是一条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研模式。通过这种教研模式将有力促进动漫教学成果转换成社会成果,同时,社会成果的获得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动漫教育的发展,实现双赢局面。#p#分页标题#e# 3.注重广西民族动画作品的研究与开发。有计划地选择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故事改编成动画脚本进行动画短片创作。动漫作品通过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虚构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巧妙地迎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心理诉求,因此,研究与开发具有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对于培养广西动漫产业,促进广西动漫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4.注重民族动漫理论的研究。一是立足于挖掘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设计资源,探索动画艺术设计新风格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多年开展对广西民间民族设计元素的规模化收集和研究,强化设计教育中的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把民族设计元素研究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学生下乡采风、收集整理,并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二是重视审美理论与动画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动漫艺术理论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建设,不断深化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出版和发表有关动漫教育的教材、论文等,建立起动漫教育的教材体系。 5.注重民族动漫市场的开发。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找准市场的定位,使我们所创作的动画作品适应社会需要;其次,我们在进行民族动画故事的编写时,不论是在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矛盾的冲突、角色的设计等方面,注重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动画艺术其本身的艺术规律,如寓教于乐、故事性强、视觉冲击力强、信息量大、节奏快等,从而增强动画作品的感染力,有效地占领市场。另外,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有利契机,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起到宣传广西,从而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将广西动漫产业及动漫教育推向东盟,逐步走向世界。 三、广西民族动漫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广西动漫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探索动漫教育教学的新风格。我们认为,广西动漫教育要在坚持教育中心地位的同时,强化设计教育中的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对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定比例民族设计元素的设计与研究课程;逐步建立民族设计元素资料库,把民族设计元素研究融入到动漫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下乡采风、收集整理,并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出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基于目前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动漫大制作、大投入的项目不难现实,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广西动漫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小、快、灵及民族品牌”的教学模式:“小”就是以我们目前的设备和师资条件制作短小精悍的动画片、动漫广告和宣传短片。各高校通过与电视台或出版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项目化的形式为他们制作一些小节目、动漫系列短片,向全国推广,从而逐步创建我们的动漫作品品牌。“快”就是尽快扩大知名度。通过免费为电视台制作动画小品(成语小故事、小幽默或公益性动漫小广告等),定时定期播出,打出我们的品牌,逐步占领市场。“灵”就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针。在实际教学当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画专业造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扎实二维卡通动画、三维动画的造型基本功和专业的设计能力;其次是对学生电脑技术的培养。(它包括有电脑软件的运用和制作,后期编辑制作等)。 树立动漫教育的民族品牌是广西动漫教育发展的基本特色,如刘三姐品牌、漓江品牌。我们认为对动漫作品的创作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神话传奇故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故事传说改编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动漫系列作品;其次,可将这些动漫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造型,开发成相关的周边旅游产品,推向区外及东盟各国,从而达到宣传广西、突出广西的目的。
后期制作课程建立探析
作者:成城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是影视动画制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后期制作阶段包括画面剪辑、录制台词、配制音效、合成特效等。影视动画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它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运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制作的方式,集电影、电视栏目、特效制作、影视广告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各校的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也都普遍遵循了综合性的特点,将上述内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其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却往往都是以电视栏目包装的制作为基本框架,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也多为电视或电影的片段。即使有些教师找到一些影视动画作品,但要么数量少,要么缺乏典型意义。总之,教学内容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层面都远远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
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大,缺乏科学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就目前影视动画课程在学科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上都是比较齐备的。但是,当我们仔细审阅课程后发现,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多数课程沿袭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因为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有限。很多专业课程甚至仅有一名教师。后期制作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在什么时间开设,都要先考虑到教师的具体因素。课程的设置一般没有客观的论证,也没有真正体现出课程结构系统化、科学化的要求。
教学环节简单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影视动画作品制作的前期阶段,都是以单一的个体片段存在的,各个独立的片段经过后期的“加工”处理之后,才能成为一部完善的影视作品。由此可见,影视动画后期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生通过动手将一些影视动画半成品“加工”成作品,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创作意义和深度。但是,在教学中,由于缺少影视动画的“半成品”,因此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素材非常匮乏。课堂上基本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方式,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非常不利。教学问题的产生往往有多种因素,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途径等,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师资队伍和教学研究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胜任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质量。目前国内只有十几所高校有影视动画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更是少之又少。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十分有限。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流向了企业和公司,只有一少部分选择了留在高校,这就导致了影视动画专业课中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以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居多,还有少部分来源于计算机专业。这就直接影响了包括影视后期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也不太可能对课程进行比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影视动画后期课的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阅历,但是我们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留在高校执教的,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实践经验。这也是整个影视动画专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其次,缺少教学研究和规律的科学总结,没有形成教学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招生已经初具规模,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师队伍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就凸现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论文检索,从2008年至今,关于影视动画的研究论文总计541篇,其中涉及到教学研究的论文不足20篇。这个数字不仅与影视动画的发展现状不相符,更无法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与一些教师,特别青年教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应该说,不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专业整体水平的角度,大家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缺少学术带头人,没有科研氛围,教学的单兵作战等等,都大大限制了教师的科研发展。没有科研或者缺少系统的科研,使很多教师成了典型的“教书匠”,忙于教学却不能提高质量。
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的整体架构
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的情感表达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多种表达形式,如传统色彩、传统艺术、传统故事等,而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非凡。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动画角色的关系、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角色中的情感表达、传统文化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几个方面着手,重点探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动画角色中的形态以及所传递的情感。
【关键词】动画角色;传统艺术;象征;色彩;传统故事;情感表达
面对美国、日本等国外动画电影潮流的冲击,中国动画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方面明显滞后。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力最大的动漫形象评选中,中国只有孙悟空列在表中。中国动画急需在角色塑造与情感表现方面加强研究,学习美国动漫的角色形象设计以及特效技能,借鉴日本动漫的动画角色的情感表达,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属于中国的动画产业。
一、传统文化与动画角色的关系
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动画角色的塑造很多都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使得角色颇具中国特色。
(一)传统文化为塑造动画角色提供源泉
今天的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置、语境和台词等方面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这一动画形象深入人心,这一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出自张光宇先生之手,运用京剧式的脸谱,采用红、绿、黄等中国传统象征色彩,吸收民间木雕、剪纸、京剧的装饰风格和中国传统艺术中古人的绘画技法,配以颇具京剧味道的高难度弹跳动作来展现猴子的本性,以中国传统戏曲京剧为源泉,注入到动画角色的塑造中,为其提供无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