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理自然灾害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理自然灾害

灾害地理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一、我国新课改下灾害教育的实施情况

1.高中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经过问卷调查研究,高中生对于自己周边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灾害类型了解不多。在教学活动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国现在灾害的情况,还要了解灾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然灾害的理解。还要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生存下来。而我国的高考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没有太重视,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灾害生存能力较弱。

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学校展开的防灾减灾的教学,都出现了“走走形式”的情况,自然灾害的教育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脑中。与我国的防灾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学都配备一个防灾包,内有很多的防灾减灾工具,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3.高中地理灾害教学课本配套不太。

地理学者把灾害教学的有关知识放在地理课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课本中灾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选修中教学的,而那些学习理科的学生就得不到这些知识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灾害教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际的操作性不强。高中的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很少联系,可是灾害教学的致使又是一个跨越许多课程的致使,学科之间没有弥补,肯定会约束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中灾害的教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补充教材上的缺陷。

阅读全文

消防救援中卫星通信的运用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消防救援对我国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负责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除了火灾扑救任务外,还有其他自然灾害方面的救援任务,很多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极强,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更对公用网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设备通信故障,极大地影响了消防救援的效率。这为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该技术能够充分保证消防救援中通信的稳定性,提高救援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对消防救援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关键词:消防救援;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对于处理各种突发事故有着极高的反应力,特别是在处理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事故方面。重大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势必会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多半会导致公共通信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使其不能正常运行和通信,这也给消防应急救援的长距离通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消防救援中,基于卫星通信技术强大的性能优势,有效提高了综合消防救援的效率。

1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

卫星通信技术是时代快速发展下的产物,进入21世纪,很多科学技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其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泛,它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卫星通信技术主要是将地球作为一个参考节点,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接收数据,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地球上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传输和利用。落实相关技术环节,将人造卫星转化为信息资源中转站,实现无线电信号的快速传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将卫星设置在一些区域高度较高的位置,其位置视野必须开阔。地球上存在很多个通信站,这些通信站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打通各个站点的信息传输,这样一来,卫星传输效率和卫星通信效率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卫星通信技术与其他通行技术相比,有着更突出的应用优势,技术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在地理位置上也有着较大的应用优势,无论信息传输距离多远,只要在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内,都可以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在使用卫星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其卫星传输的信息容量比较大,这些信息容量会被分化到不同的信息源中,根据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在这期间,要充分利用微波的作用优势,保证信息能够有效传输。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种种优势,在消防救援中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来,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救援工作期间,主要以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的方式进行,在指挥过程中,受距离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信传输的稳定性。但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进一步促进消防通信体系的完善,为后期消防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

2.1语音业务

阅读全文

国际金融灾备管理的几点体会

 

现代银行业机构面临的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来自地震、海啸、飓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任何天灾人祸对信息系统的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的银行机构受损状况比较严重,银行业虽然推出一系列行政手段保证了灾区金融服务的不中断,但是行政手段不能作为银行业处理自然灾害事件的长期措施而加以广泛应用。目前,中国银行业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外部风险防范较少,同国外银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灾难备份建设和恢复简介   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关键数据、关键信息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和继续运营的过程。灾难恢复是指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在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营业,使业务数据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没有业务数据损失。   目前,国际上灾难备份和恢复建设有三种基本模式:自建、共建和外包。自建对银行的资金和技术要求颇高。由于可以节省一部分基础建设的投资,共建曾被广泛应用,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IT技术路线不统一以及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共建模式逐步被银行业所舍弃,而外包模式则得到银行灾备项目建设越来越多的青睐。   二、国际灾难备份与恢复事例   (一)摩根斯坦利公司   “9.11”事件发生后,世贸大厦轰然坍塌,金融业巨头摩根斯坦利公司租用的25层办公楼也随之被毁,无数人认为这次灾难对摩根斯坦利是一次灭绝性的打击。然而,该公司竟然宣布全球营业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创造了世界金融界的奇迹。摩根斯坦利公司之所以能够在9月12日恢复营业,其主要原因是它不仅像一般公司那样在内部进行数据备份,而且在新泽西州建立了灾备中心。“9.11”事件发生后,摩根斯坦利公司立即启动新泽西州灾难备份中心,从而保障了公司全球业务运行的不间断。   (二)FredAlger基金管理公司   FredAlger公司的总部设在世贸中心北楼的93层,曾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业绩最好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9.11”发生后,该公司遭遇灭顶之灾,正在上班的35人全部遇难,包括老板DavidAlger。所幸的是,该公司在50英里外的新泽西中心区建有一个数据备份点。“9.11”过后的第三天,该公司幸存的人在那里发现袭击之前所有的交易记录和研究报告。之后,FredAlger公司重整旗鼓,再度崛起。   美国金融管理局早在1983年就已经要求银行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并每隔18个月对金融机构的灾难备份情况进行审查。1989年,美国货币监理署要求美国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按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督委员会公布的灾难恢复计划指引,制定并维护机构的业务持续发展计划。“9.11”事件之后,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合了《关于增强美国金融系统灾难恢复能力的可靠措施的跨部门白皮书》,对金融机构在遭遇灾难打击后的恢复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限定了恢复能力到位的时间表。   (三)日本银行   2011年3月,日本遭遇历史上最强地震和最大海啸,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许多日本企业在“9.11”事件的惨痛教训中吸取了经验,严格做好灾备工作,因此,虽然此次灾难范围和波及强度远高于“9.11”事件,但是对日企的打击却很小。以日本银行为例,日本银行在《可持续计划》中明确了日本银行灾害备份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灾难可能产生的危害,最小程度降低灾难给业务运转带来的影响;二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央行核心业务的可持续性,确保在灾难期间也能完成有关职能。   日本银行的总行设在东京,备份中心在大阪。从地理位置上看,大阪远离东京,与东京总行同时受到灾害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日本银行选择大阪分行作为备份中心,一旦东京总行受到灾害的袭击,日本银行将利用大阪分行的备份设施和资源,保证核心业务的继续运转。根据《可持续计划》,大阪的日银金融网络(BOJ-NET)备份系统通过一条高容量专线与主计算机中心连接。若发生极端事件,东京主计算机中心将与网络断开,大阪的备份计算机中心将启动。该备份中心大约需要2个小时就能够完成全部切换程序。   三、国内金融机构灾备和恢复建设   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公共部门,承担着货币政策制定、货币发行、支付清算等基础任务,在陆续完成数据大集中后,央银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灾难备份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无锡建立了灾难应急备份中心,还计划在上海建设全国支付系统数据的备份中心,在重庆或成都建立银行业灾难备份中心。同时,人民银行对灾难恢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已经相继出台多项灾备中心管理规范和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金融机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灾难备份和恢复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摘要如下:灾难备份中心的规划建设应综合考虑平衡风险与成本、运维管理与灾难恢复力量等因素,可采取自建、联合共建或利用外部组织的灾难备份设施等方式。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系统。   全国性大型银行,原则上应同时采用同城和异地灾难备份和恢复策略,区域性银行可采用同城或异地灾难备份和恢复策略。对于核心业务系统,应实施应用级备份,以保证灾难发生时,能尽快恢复业务运营;对于其他应用系统,可实施系统级或数据级备份。   要适时备份和安全保存业务数据,定期对冗余备份系统、备份介质进行深度可用性检查。原则上备份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切换要至少每年演练一次。 #p#分页标题#e#   但是,中国银行业目前在灾难备份与恢复能力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首先,中国银行业灾难备份类型单一、覆盖范围不广。很多银行机构只备份少部分核心业务系统,许多重要的应用系统并没有建立灾备措施。但是,灾难带来的破坏往往会涉及业务系统、架构体系等诸多方面,从而导致银行业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核心业务。   其次,杜绝盲目投资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银行业机构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的不间断服务,因此,银行业机构应该针对自身的业务实时性需求,购买合适的灾备设备,创建适宜规模的备份中心,在效益与投入之间取得平衡。   再次,建立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目前,中国银行业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来保证整个灾难恢复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银行业不仅要重视技术,更要关注容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银行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对灾难发生时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潜在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计划来降低这些风险和损失。

阅读全文

教学案例高中地理论文

1.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意义与概述

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力,事态发展洞悉力和博爱的人文气息。这就是地理教学案例的存在价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发策略

课堂上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应该是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具备直接联系,并具备实际的代表性,具备说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撑点,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例如海啸,可以向学生展示印尼海啸的相关情报,和讯息以及新闻报道,让学生从相关的已有讯息中总结出已知的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和讯息,讲述海啸的破坏,破坏范围,再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海啸以什么样的发生速度,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住人群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海啸的持续时间,还小的征兆,当地政府对于海啸的相应预防工作是什么样的,海啸带来的附带性的自然灾害是怎么样的,每年地球上会发生多少次海啸,海啸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回答,或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质疑或者肯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再调动课堂,让学生一起总结出,与海啸相关的地理自然科学知识(海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发或者地面上火山爆发、海底发生滑坡现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通常会在地震高发带形成海啸,并对沿海的设施及居民带来危害。海啸的速度高达700~800千米/小时,几个小时内就能波及整个大洋,海啸的波浪长度长达数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损失几千公里持续几小时,本身在海内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区,就会由于岸边的阻力作用,导致海啸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达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数分钟就会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内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剧烈的,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堤坝摧毁,沿海地区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啸铺平。海浪的形成,大体主要是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了变形或堆积交错。据可靠统计,全球发生海啸的高发地区多是因为深处地震带的原因,也就是说,地震因为海底的地壳形变可以较高几率的带来海啸,比较具有规模,并且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打击的海啸,大约有270次左右,每年都会有6次左右大规模的海啸灾难,海啸多发生在环太平洋海域,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岛群,日本相关海域发生海啸的总数占环太平洋区域发生的海啸总数的半数以上)。教师要从全部的信息网络中搜寻到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书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讯息,未必非要局限与地理自然科学里,也可以从财经,政治,生物,历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开发新的讯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

3.教学案例开发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学类文化知识这种最接近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动机意识类知识,其实是最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知识,应该是作为常识了解熟知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标示着人类思想进步与否的参考依据,实际上错过了这些知识文化的普及,或者说是以错误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变得让人抵触实在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是类似于改变现有状况的革新动作,也希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带动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借助对一件具体的地理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该情景作出观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够对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东西所质疑,或者与他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开放思维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讯息。所以结合以上表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内容,通过质疑,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变为新的知识。

4.结语

阅读全文

喀斯特生态退化成因及重构对策

 

我国是世界喀斯特分布最广的国家,总面积约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岩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西南等8个省区,连片岩溶面积达54万km2。重庆市云阳县也是三峡库区岩溶面积比较多的县之一,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全县岩溶面积710.74km2,占土地面积的18.3%。为了改变喀斯特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通过调查,对云阳县喀斯特地区的生境特点、生态退化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生态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对策。   1云阳县地理自然概况   云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08°24′32″~109°14′51″,北纬30°35′06″~31°26′30″。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境内流长68km,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属川东平行岭谷区东端,北部属大巴山南坡。长江两岸为丘陵,海拔200~1000m,再往南或往北为低山,海拔1000~1500m,最高海拔1809m。丘陵区主要由侏罗系砂岩与黏土岩构成,出露地层是蓬来镇组(J3P)、遂宁组(J2Sn)、沙溪庙组(J2S)、自流井组(J1—2Y),三迭系须家河组(T3XY)和二迭系巴东组(T2P)、嘉陵江组(T2J)、大冶组(Jd)。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8%,其次是山地黄壤和准黄壤。全县有5个土类,9个亚类,22个土属,108个土种。县境内山峦重叠,岭谷相间,山峰林立,河流深切,坡陡土薄,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年均温18.7℃,无霜期304d,≥10℃积温5994℃,年降水1145mm,多集中在盛夏,伏旱特别严重,旱涝灾害常造成农业欠收。   2云阳县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分布   全县喀斯特地貌主要有4种类型:峰丛洼地类型、背斜低山类型、岩溶中山类型、岩溶丘陵类型,其中岩溶中山类型分布在800~1000m以上地段,主要在县境北端的大巴山南麓,即农坝、沙市、鱼泉、上坝等乡镇,以及县境南部岐耀山北麓的耀灵、云峰、蔈草、清水等12个乡镇。   3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森林植被破坏后,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匮乏,其生境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水文环境独特,形成水土分离格局   岩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都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由于植被减少,在碳酸盐裸露地区形成溶隙、溶洞,通道发育,使降水快速溶入地下深处难以利用,因而造成地表严重缺水[1]。   3.2地表调节水能力差,旱涝灾害频繁   以峰丛洼地为主的岩溶区,降水迅速渗入地下,降雨停后,又出现干旱,常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若遇大暴雨,往往排泄不畅,又造成洼地积水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3.3耕地面积分散,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在云阳县岩溶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是形成裸露石山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岩溶山区全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残积物很少。因此,在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顶上部少土、分散,地块少,一般土层只有20~30cm。洼地和溶融沟槽中土层多为40~50cm,少数在80cm。这些地区以坡耕地为主,约占70%,土壤以碱性或中性石灰土及粗石骨子土为主,熟化程度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   3.4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长缓慢,土地石漠化严重   岩溶地区森林被破坏后,生态系统向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石漠化面积逐步扩大,土壤裸露,受雨水淋蚀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目前,在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7%,加剧了耕地减少,难用石山面积增大,生态系统脆弱状况难以扭转。   4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4.1自然的碳酸盐沉积构造是构成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由于强烈的地质运动,形成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使地表深切割和地形坡度陡峭,自然形成了以峰丛洼地和槽谷地为主的地貌结构,为土地石漠化提供了动力。同时,云阳县高温多雨,碳酸盐岩溶侵蚀强,形成众多的溶洞、天坑、地缝、溶沟、漏斗,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低,生产量少,使喀斯特生态系统极易退化。   4.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云阳县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32%降到20%以下,在喀斯特地区形成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致使荒山秃岭,基岩裸露,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径流系数高,地表水量大,平均径流深680mm。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开发,降雨时形成强大地表径流,石灰岩地区抗蚀力弱,因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2]。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7.4%,土壤浸蚀模数严重区达5000t/(km2•a),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岩溶地区的坡耕地将失去种植价值,生态环境会继续恶化。   4.3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根源   云阳县有人口134万人,是三峡库区一个贫困落后山区县。在喀斯特山区,因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目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人均粮食352kg,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278元,基尼系数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因此,贫困和人口多是造成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土地,致使有的地区毁林毁草开垦,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4自然灾害频繁   喀斯特山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冻害、冰雹、大风等,而云阳县是川东南伏旱区,春旱频繁,发生机率20%~60%,伏旱严重,发生机率65%~80%,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暴雨使洪涝灾害多而大,常出现在6—7月,发生机率58%~78%。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民生活贫困。#p#分页标题#e#   5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对策   为了改善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5.1生态移民是生态重建的有效途径   在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们对资源需求也随之加大,对土地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3]。因此,实施生态移民无疑是解决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要利用好扶贫资金,把生存在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民逐步移到平坝。如云阳县清水乡居住的多是土家族,采取由政府出资和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把农民移到条件好的地方定居,使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植被恢复提高19.5%,水土流失减少54%,农民人均收入由2257元增加到3980元。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移民搬迁惠民工程的实施。   5.2生态重建必须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必须与国家扶贫政策结合起来,开展科技扶贫与经济扶贫同时进行。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遏制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才能使该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5.3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经济   为了改变喀斯特山区人民贫困落后状况,除种林植草、改善环境外,还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商品经济,由此才能缓解贫困。实践证明,在喀斯特山区要根据地势景观,因地制宜抓好以下几项:①陡坡地段实行封山育林,宜选择乔木类喜钙型先锋树种,如马桑、青杠栎、麻栎、圆果化香等。在垭口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应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保持水土,防止泥土沙石堵塞地下岩溶管道形成洼地内涝。②斜坡地段宜发展乔灌混合林、灌木和灌草3种类型,增加适生林种,如香椿、板栗等。③缓坡地段宜发展木本饲料、人工经济林,如胡枝子、胡芳藤、金银花、白菊等,并发展林下经济,搞林粮林药间作或林下养羊养鸡,发展商品经济,增加收入。④坡麓地段土层厚、水分足,是旱作区较好的农用地类型,可推行玉米+红苕、马玲薯+玉米或玉米+大豆等种植模式,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4]。⑤云阳铁峰山背斜的鱼泉、向阳、农坝喀斯特地区,煤炭、硫铁矿、石英资源储藏量大,品位高,应组织开采,发展经济。在歧耀山背斜的地理人文景观如龙缸、龙洞和歧山草场等,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   5.4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喀斯特山区人口增长快、科技水平低是造成生态破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恶性增长,加强适用增产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这是繁荣山区经济的重要举措。

阅读全文

生态恶化的成因与表现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人口、灾荒等因素造成的。   (一)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因素   战争方面,康沛竹通过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新疆等地战后的情景,明确指出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强调频繁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正是导致晚清灾荒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因素[1]。与康沛竹的观点形似,史革新认为,在战争中,大片森林或被战火焚烧,或被砍伐用以构筑营垒、建造船只、生产火药,遭受惨重损失。战争使国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助长了灾情的蔓延[2]。伍启杰以黑龙江地区为视点,在剖析该地区的近代林业经济时,明确阐述了进入近代以来黑龙江森林遭受战争以及帝国主义掠夺的破坏状况,指出近代黑龙江地区几乎都是原始森林,天然林木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3]。矿藏的不合理开采方面,赵珍指出近代开发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由于矿业专门技术人才奇缺,开采技术落后,再加上只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对矿藏周围生态的保护。这种掠夺式开采,大面积破坏了山体和河床,污染了河流,从而使生态环境失衡,使西北业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承载能力[4]。   (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上的人口压力,二是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宏观上的人口压力方面,王振堂等认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口压力有莫大的联系,长期的人口压力引起了中国生态资源的破坏,如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消退与消逝,泰山、燕山、长白林海的消逝等。生态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如河口淤积、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5]。移民带来的人口膨胀方面,陶继波就清初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认为,这200余年间主要迫于灾害威胁,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到河套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也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6]。王俊斌针对“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社会生态的恶化,指出晚清以来实行“移民实边”后,大规模的走西口移民到来,才真正在规模和程度上对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游牧产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时期全面放垦、滥垦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再加上当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地的荒漠化[7]。战争带来的移民问题有两篇文章,常云平等针对抗战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中心的转移,大后方人口急剧膨胀、高度集中,给后方资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人们毫无节制地掠取自然资源,从而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和草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8]。张根福等就抗战时期浙江省的社会变迁认为,迫于战争压力,大量人口南迁,浙江省工业的迁入和新建破坏了后方各县的森林资源,人口避难搭建房屋,伐薪取暖,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9]。   (三)灾荒因素   对于灾荒因素,区域性研究乃其特点,主要包括河南和陕北地区。河南方面,苏全有等就晚清河南灾荒的影响指出,灾荒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减少和社会危机。灾荒过后,生物圈、水圈首先遭到破坏,触动反馈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进一步恶化;再就是植物稀少,缺少生态屏障,水土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调;又导致泥石流、滑坡、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不时发生[10]。苏新留针对近代以来黄河灾害对河南乡村环境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晚清和民国时期黄河泛滥的情况以及黄河灾害对河南农田、村社、人们生活的影响,认为灾害对乡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灾害一方面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和流亡,从而使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另一方面灾害直接导致土壤沙化,土地贫瘠,无法耕种[11]。王颖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梳理了自然灾害对民众造成的危害。灾害发生时,食物短缺,为了生存,陕北各县的灾民主要食用草根、树皮,这些正是植物得以生长的基础,而它们在各县已被掘剥殆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动物的大量蚕食也影响了生物链,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12]。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外,王合群等强调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垃圾问题)和城市污染问题[13]。邵侃等从历史传统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历史时期中西农业技术的不同,并论述了不同的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差异性,指出中国以“节约土地”为核心的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在取得阶段性开发成果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14]。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影响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等方面。在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研究方面,王俊斌概述了近代内蒙古中西部土地沙漠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如移民不科学的土地开垦,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国家政策的消极影响和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等[7]。苏泽龙通过田野调查、引用大量文献数据等方式,指出明清以来交城及文峪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15]。在湖泊的泥沙淤积研究方面,杜耘等以洞庭湖为个案探析中国近代湖泊的泥沙淤积问题。虽然作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近代洞庭湖沉积速率,分析洞庭湖孕灾环境,但也承认人类围垦、上游森林砍伐导致洞庭湖泥沙增多,甚至淤积,进而又导致了湖泊容积不断减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连年不断[16]。在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研究方面,魏东岩指出,近代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其原因主要是近代气候变暖,工业进程加快,人口激增,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场的超载放牧,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加重等,此外还有气候因素、灾变因素、新兴疾病因素等[17]。#p#分页标题#e#   (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是导致灾荒,二是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灾荒方面主要包括区域性研究和时段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方面,晚清学者梅增亮[18]及魏源[19]通过对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描述,反映出由于中国近代人口的迅速增多,致使不少地方盲目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频繁洪涝灾害的环境问题。鲁克亮侧重通过分析黄河下游水灾资料,考察导致水灾频发的因素,认为近代以来黄河下游水灾频发的原因是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20]。时段性研究主要包括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和晚清、民国时期的分期研究。对于整个近代灾荒问题的总述研究,李彦华在展现中国近代灾荒状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给人类造成无穷祸患,大大增加了近代水旱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21]。对于晚清时期的灾荒研究,史革新强调当人们盲目征服自然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和谐平衡时,大自然的惩罚便以自然灾害的形式降临到人类头上。清代自然灾害之所以发生频繁,究其原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便是其中之一[2]。对于民国时期的灾荒研究,胡勇等究求了民国初年能够颁布具有近代意义的森林法规以及林政出现兴旺局面的原因,认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水旱灾害的频发。为应付这一局面,振兴林业为明智之举[22]。制约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区域性研究,包括东南地区的江西、闽西、福安县等。许怀林考察了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上起新石器晚期、下迄20世纪前期的江西经济与环境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江西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变化是在全国大生态环境变动的推动下演进的,同时又有江西的省情区域特征[23]。戴一峰从生态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20世纪上半期闽西社会经济的衰败是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双重制约的结果。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影响是一个更为长远的制约因素。同时,作者举了古田镇的例子,说明在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4]。王辛以清代中后期至解放前福安县为个案指出:第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社会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第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不仅带来同类产品生产水平的差异,而且也造成各区域间产品生产的天然互补性;第三,生态环境造成的某类产品在生产上的相对优势,也会造就一定形式的专业生产区域的出现;第四,生态引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流通,从而带来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作者认为生态环境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其自身的改变和发展亦会使得某一区域原有的生态方面的相对优势发生变化[25]。   三、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研究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研究主要包括晚清、民国两个阶段。   (一)晚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于区域、林业及个体人物三点。区域研究方面,王肇磊等探究了湖北地区的生态治理措施,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作者指出在治灾的过程中,人们利用生态来治理自然灾害,如禁止在江河湖泊围滩造田、围湖造田,禁止在山区砍伐森林,提倡在大堤上种植芦苇等护坡植物等等。这些措施虽能有效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受当时社会各种因素的限制,湖北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生态建设的[26]。林业研究方面,苑朋欣探析了清末林业发展新貌,包括清末林业发展的动因,同时还指出清末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西学东渐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对发展林业已有一些新的认识。他们强调植树造林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些有识之士和官员开始呼吁振兴林业,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林业保护规章和措施[27]。个体人物研究方面,马啸针对左宗棠与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认为,左宗棠是近代以来对西北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10余年中,左宗棠从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垦荒、美化城市等方面,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诸多有益的保护与建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28]。王洪彩等就陈炽经济思想中的环保意识指出,陈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植树造林。陈炽极力主张植树造林,以种树为当务之急,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环境,达到风调雨顺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目的[29]。   (二)民国时期   对于该时期的研究,有纵观整个民国时期者,也有分时段者。马杰华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与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对民国时期国家与群众植树造林活动的研究,探讨了当时人们植树造林的动机、经过及造林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以此展示民国时期植树造林的面貌,并为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30]。王社教阐述了民国初年山西植树造林的状况,以及该地区植树造林成效甚微的原因[31]。申成玉从多个角度探究了北洋政府发展林业所采取的措施,如设立和完善林业机构,颁布一系列的森林法规,发展林业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林业技术、人才和设备。其中,为加强林业科学研究、推进林业发展,建立了一些林业院校等[32]。抗战时期的研究较为突出,黄正林等着重探讨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区内的森林分布,边区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边区政府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等问题[33]。李芳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注意到陕甘宁边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系统地调查边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加强边区的水利建设、森林保护和林业的发展,使边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34]。曹风雷等针对抗战时期的河南造林运动指出,针对河南森林资源极为匮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的情况,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在1944年3月举行了植树节造林运动大会,公布了造林的计划、办法,下令严禁放火烧山,这一举措对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有一定成效[35]。此外,罗桂环探究了整个近代生态环境保护刑法的制定和执行状况,认为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没有在环境刑事立法上做出及时反应,国民党政府时期虽制定了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含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的刑事条款,例如在《中华民国渔业法》、《中华民国森林法》中都有几条刑事条款[36],但未认真实施过[37]。#p#分页标题#e#   四、存在的不足   从上可知,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所潜藏的不足。   (一)研究内容方面   就研究内容而言,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多处薄弱的地方,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   1.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专题研究较少,涉及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远远不够。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只是常常作为研究附属出现。学界对其的论述大都只是蜻蜓点水,这样非常不利于人们深入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时期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如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甚至包括我国甲骨文时期,相关研究却较为详实。王振堂等论述了我国3000多年前甲骨文时代的生态环境概况,甲骨文所记述的当时人们的生态活动,甲骨文中所反映的生物种群状态,甲骨文时代的生态资源等问题。为了使人们更全面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概貌,作者还借助于《禹贡》、《山海经》及《神农本草》、《诗经》等文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辅助性的分析及说明[5]。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状况研究的粗浅。另外,研究大多集中在陆上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而沿海水域、大江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涉及较少。陆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存、生活、生产影响更大,因此,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陆上,从而忽略了对江河湖泊生态状况的关注。而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发掘不够,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   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的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也包括近代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这些因素的探究非常少。中国近代工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从当时最发达的产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就可看出[38]。但是由于工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追求物质需求的急迫性,人们很难也无力考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因此,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相当的关联,但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中国近代旅游业也有一定发展,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由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化的新阶段[39]。由于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现实,只有少数大城市的一些特殊阶层有资本旅游,外人观光也只局限于通商口岸,但个体化、分散的传统旅游向有组织、团体型的近代旅游转变,说明了中国近代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旅游景点的开发整合,必然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作为影响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者往往未予正视。   3.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学者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研究颇为深入,但个别方面仍有待充实。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的泥沙淤积、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学者的研究对其都有所涉猎,但欠深入。如果能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进行更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则对了解现今的生态环境状况、解决当今面临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大有裨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的发生,灾荒除了水旱灾害之外,还有雪灾、沙尘暴等,而学者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甚少。尽管近代中国水旱灾害更为频繁,危害更为恶劣,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雪灾、沙尘暴问题亦日益凸显,急需我们强化相关研究。上述研究是其薄弱之处,近代的环境教育更是研究的盲点。1908年山西省农工总局所属农林学堂开设的林科标志着近代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的开始,民国时期,倡导设置高等林业院校、主张发展林业教育以振兴林业成为潮流,林业教育进一步有所发展[40]。不过,没有学者对近代环境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缺乏联系与比较、研究单一等局限性。近代生态环境研究缺乏联系与比较,这种联系主要是时间上的联系和生态现象之间的联系。   就时间上而论,各时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割裂的状态。如在近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学者多进行时段性的研究,即将中国近代分成几个时期。这样的研究方法确实能够突出一个时间段内的特点,不过,仅仅于此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认知近代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处。   就生态现象而言,学者往往将生态现象孤立开来进行研究,忽视了生态现象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如植被、水资源及渔业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物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某一组分的过度干扰,都将会对其它组分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链索状或网状效应过程最终反馈于人类。当今困扰全世界的环境问题群(Groupsofenvironmentalproblem)就是各类环境问题链索反应关系的表现,同时它又是这种效应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由生物圈内在生态关系和作用机理决定的,是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因此,许多现象的认识,包括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都必须树立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念,即通常所说的生态观[5]。只有树立了生态观,我们才能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和互不相干的生态现象间找出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识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化的规律,为今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和重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研究手段的单一。我们知道,生态环境问题既可归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生态环境的研究既需要社会科学的方法,又需要自然科学的手段。而目前的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则偏重于利用气候学、地理学、生物学、水文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往往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有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运用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将可能导致研究问题的肤浅、片面。可喜的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生态环境问题时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注意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些学者除了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外,还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尚需强化。#p#分页标题#e#   对于上述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相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定将不断地走向深入,达到新的高度。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测绘工程作为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测绘操作人员在使用测绘技术通过专业测绘方法的基础上,保证整个测绘工程数据、结果精确化,切实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借鉴依据。在测绘工程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测绘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强化对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涉及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工作改进措施,切实为测绘工程精确性的实现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0引言

测绘工程作为当前生产生活进行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测绘质量的高效率、高水平获得对于保证生产生活正常化、稳定化进行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地基勘测工作,在地质条件多方面测绘、勘测分析基础上,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以此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为工程地基牢固性建设以及工程主体完整性塑造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测绘工程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需要对地质构造、水文、矿藏、地表的各项地物以及地貌等进行测绘分析,通过测绘工具在信息获得基础上,形成工程测绘地形图纸,在专业化测绘地质基础上,促使地形图纸直观、精确、真实的呈现到建筑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形成过程中,为建筑工程的完整性、稳固性以及高质量建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1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必要性分析

测绘工程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测绘工程所涉及的测绘层面和测绘环境是不同的,而且测绘工程本身落实过程中,是一项专业化操作水平高、专业操作技术要求高,且需要各个部分测绘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进行的一项工作。而且,当前我国在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建设中,基本上所测绘的地区地理自然条件复杂、测绘人员所面临的测绘压力比较大,再加上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创新发展中,不断要求建筑工程建设稳定,所建设形成的构造具有较高的抗震性和抗压性,所以必须强化前期测绘工作,在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分析基础上,为工程稳定性建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此外,当前测绘工程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建设现代化测绘工程体系起步较晚,现代化测绘技术水平应用低下,所以造成了测绘工程进行中,测绘人员有时无法精确有效的发挥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地质条件存在的潜在的、隐蔽的地质自然灾害进行精确的测绘,最终反馈形成的数据资料缺乏对地质自然稳定性的精确测绘,反而会对建筑工程建设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整体上而言,测绘工程在实际测绘工作进行中,无论是从测绘工程体系内部,如测绘人员专业水平低下、现代化测绘技术应用不足还是测绘协调工作能力差还是从外部测绘环境复杂,如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市场测绘要求高等的层面上,测绘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是我国全力构建现代化测绘工程体系,与国际测绘工程体系接轨,且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发挥基础作用的必要工作之一。

2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阅读全文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和路径探讨

摘 要:平凉市农业的特殊性及该市地理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了平凉市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其核心内容就是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生态条件,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依托天然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以人为本,加大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训,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项目,把现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入推进平凉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循环农业

1 平凉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平凉发展生态农业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市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壮大畜牧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少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益,极大提升该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1.1 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藴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既有西王母故里这样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有崆峒山这样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平凉市把建设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作为旅游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做强崆峒山大景区、王母宫-大云寺大景区两大精品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和崆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大国家级名片的效应,深入挖掘崆峒山、西王母、皇甫谧和成纪文化等四大品牌文化内涵,逐渐拓展旅游市场,不断提升产业要素,大胆扩大产业规模,使平凉的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2020年,平凉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9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62亿元。游客接待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有效拉动了服务业的增长。按照这种发展态势,把平凉市建设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内涵丰富的、管理科学的和吸引力强大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是科学可行的。

1.2 甘肃煤炭能源基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