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在线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理在线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理在线教学

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分析

摘要:在地理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当代,如何正确发挥其教学辅导作用,帮助教师突破“表层教学”的局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教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托LocaSpaceViewer软件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相关事例,进一步佐证地理信息技术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具有重要辅助作用,能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中的“转识为知”“转知为智”。

关键词:深度教学;地理信息技术;LocaSpaceViewer软件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运用到教学中,成为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由于地理信息技术本身的非“师范性”,其产生与发展更多地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教育教学,导致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存在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地理信息技术真正的“育人功能”,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的丰富内涵,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育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中之重[2]。下面笔者就以LocaSpaceViewer软件(以下简称LSV)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它来实现高中地理的深度教学。

1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开展深度教学———案例设计

1.1跨越符号表征,丰富学生体验———以“地球形状”讲解为例。(1)教学内容分析。在自然地理中,教师在介绍“地球”———我们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地理形成直观印象。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较为深刻的印象,那么又如何引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呢?在自然地理教学讲解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能否全面而客观地展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貌,是自然地理教学能否深入进行的一个关键所在。(2)利用LSV实现地貌在线展示。具体操作:打开LSV软件,点击“下载”菜单栏下的“ESOPO(1.8千米)”(它是LSV软件提供的图源信息中唯一带有海底高程的数据),自动跳转到百度网盘界面,提取文件。完成后,将文件拖拽到LSV软件中,点击“视图”菜单栏下的“地形夸张”工具,自行设置倍数。(3)教学设计。首先,教师通过PPT图片展示,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借助LSV软件的在线地图,通过设置图层显示,显示“谷歌影像”和下载好的“ETOPO”,在显示窗口内,将鼠标移至海域范围,在下方能够看见它的经纬度以及高程显示,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底深度,同时,为了直观地觉察到地形的不规则,可以通过地形夸张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夸张处理之后,地形的高程数值相应也会放大,这需要教师预先向学生说明。通过以上的展示,不仅再现了知识“本源”,同时也是对于这类概念性知识的重新佐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求真的意识。

1.2丰富知识维度,创设问题情境———以“地形图”教学为例。(1)教材内容分析。在自然地理中,地图中地形图的学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进行深度教学设计———以LocaSpaceViewer的运用为例王伟俊(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规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DOI:10.16871/j.cnki.kjwhb.2020.12.070习与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借助PPT的展示来简单绘制山体的形态,但这样浅尝辄止的讲解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进一步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教授地形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它是如何而来的,并进一步去探求它为何而来,通过挖掘知识背后的深刻意义来丰富知识的内涵。(2)利用LSV多维展示地形特征。具体操作:打开LSV软件,在显示窗口中找到“横断山区”,点击“分析”菜单栏下的“等高线预览”,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绘制矩形”,画出想要显示的区域,通过设置“取点密度”和“等高线间距”来调节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方便学生观看。其次,点击绘制工具中的“添加地标”,在山坡上选择任意两点A、B。打开“分析”菜单栏下的“坡面分析”,在弹出对话框中点击“绘制线”,将鼠标移至A点,点击之后拖动至B点,双击确认,即可得到AB之间的剖面图,通过调整“采样间距”,点击分析,进一步分析山体形态。最后,打开“分析”菜单栏下的“可视域分析”,在弹出对话后,将鼠标先后分别点击A、B两点,即可得到一张以A点为中心,以AB之间范围为半径的“可视域”,其中绿色区域代表A点的可视范围,红色区域表示其不可视范围。(3)教学设计。首先,教师通过LSV软件的在线地图展示横断山系地貌,通过提问引出“等高线”概念。在LSV软件中预览横断山系某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并通过改变“等高线间距”设置让学生观察不同间距下山体形态的变化情况,探讨“为什么实际生活中我们希望等高距越小越好”的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表示其高度”,进入“剖面图”的学习。通过PPT讲解剖面图生成原理,借助LSV软件,在横断山区内选取两点A、B,让学士动手尝试绘画出AB之间的剖面图,教师进行指导和分析。之后,运用LSV中的“剖面分析”向学生直观展示。最后,提出思考题:在A点能看见B点吗?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借助“可视域分析”工具,讲解知识点,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通过这种点—线—面的逐级深入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的逻辑体系,也丰富了知识背后的意义领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1.3设置生活情境,构筑知识体系———以“城市功能分区”教学为例。(1)教学内容分析。在人文地理中,城市和城市化的学习是人文地理模块的基础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展示各功能分区,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潜在的联系,这也是广大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背后隐藏的规律与联系,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所在。在深度教学中,强调的是学习的层次性、丰富性和沉浸性,以期能够实现学习的过程价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2)利用LSV分层叠加展示图层。具体操作:以笔者家乡江苏省南京市为例,打开LSV软件,在左下侧搜索栏中输入“南京市”,点击后自动定位。在“在线地图”菜单栏下选中“谷歌地图”下面的“谷歌道路层”“谷歌影像”“谷歌等高线”和“道路标注”下面的“天地图水系”以及“地质图”下面的“NGAC-50W全国地质图”,加载进“图层”。点击“下载”菜单栏下的影像下载,在弹出来的“下载区设置”中,点中“选择面”,选取南京市,在弹出来的“下载任务配置”中在“任务名称”中输入“南京市—水系”,输出格式中默认“Tiff”格式,“地图类型”下面的“叠加图层”设置为“无”,“底图”选择“天地图水系”。点开“高级设置”,选择下载级别为“12”,压缩选项设置为“PNG32”,其他保持默认,点击“开始下载”。再依次下载南京市的影像图、道路图、地质图和等高线图,放入相应的文件夹内。(3)教学设计。首先,教师通过LSV软件定位到南京市,打开“在线地图”下的“谷歌历史影像”分别展示南京市1986、1996、2006、2016四个时段的3D影像,向同学们提问:在图中发现了什么变化的?又是怎么变化的?近而引出“城市化”的概念。然后借助“在线地图”下的“专题图”,分别通过“全球地形”图、“全球温度”图,“全球景观图”“水系”,“全球人口”图以及“谷歌地图”中的“谷歌道路层”图,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交通五个方面来共同探讨城市的区位因素,即城市的分布特点。其次,通过对先前下载的南京市不同图层的展示,以及图层之间的叠加分析,帮助学生思考城市功能区主要有哪些?有哪些特征以及各功能区之间有无联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联系?最后,拓展部分则是让学生思考自己居住的地域内功能区布局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布局,并谈一下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可以自行绘制,也可以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软件展示。通过上述讲解和讨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城市—城市化—城市功能分区这一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还渗透了乡土情结的教育,实现了从表征学习到逻辑架构,再到意义生成的过程。

阅读全文

借助多维度模式实施全面线上教学探索

【内容摘要】如今视频播放软件在教育中应用相当普及,本文针对现行视频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多维度模式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视频的多维度模式,提出构建视频教育多维度模式实现的建议。期望视频多维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线上学习的参与度,拓展线上教学的时空,推动线上教育的发展,使得线上教育成为线下教育强大的互补。

【关键词】在线教育;多维度模式;线上教学

随着科技发展,视频播放软件由被动接受到按照自己的意愿点播视频节目,甚至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在线教学等,使得观众收看节目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应用使得原本停滞的教育教学得以继续。线上教育的优势得到体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无法把控课堂的节奏,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的线上教育提出多维度的概念,期望弥补传统网络教学的不足、给予观众更大灵活度。

一、在线教育软件的应用现状

(一)静态视频软件。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视频播放软件有暴风影音、优酷、西瓜影音、快播、百度影音、迅雷影音等,这是一种非对称双工形式的多媒体通信技术。

(二)动态视频软件。在线直播软件类似抖音等实现以录播端为主控方实时现场画面传送并且可以实现简单交互;类似钉钉、腾讯课堂等以录播端为主控方实现实时文字、语音、视频交互;类似腾讯视频会议的可以实现多人在线互动。

二、在线教育的不足

阅读全文

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1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策略。

先进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下载或自编教学辅助软件,使学生利用该软件系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并实现在线问题解答、在线课程辅导。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益处。

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除了可以在实际课堂教育中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在课堂外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学习地理知识,锻炼自身的理解力、记忆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并自主地对学习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主动思维的学习习惯。此外,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加强对教师教育活动的监督及管理。例如,学校监管部门可以使用闭路电视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地理教学资源,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完善。

阅读全文

学生观察力初中地理论文

一、微课程的教学优势

(1)学习目标明确。

受“微课程”的“微”、“小”、“精”所限,其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也更为明确;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资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等进行有机的融合,进一步突出教学主题,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提升教学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2)交互性强、适用范围广。

由于“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视频多较短小,可以很便捷地网络上进行传播、交流;这也更便于学习者在线观看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查看、解答、评价等手段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也进一步推动“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如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或交流。

二、微课程的分类

(1)讲授型。

阅读全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中学课堂教学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中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随之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笔者认为信息化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课前研读课标、设计教学方案、在线预习资源包、收集预习学情、准备课堂教学资源,课中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组织探究活动、精讲善导、科学评价、提升学生地理素养,课后合理布置作业、及时批阅反馈作业、在线复习资源包、发展自我等内容。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标志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已从“三通两平台”转向“三全两高一大”,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环境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黑板、智慧教室互动黑板、平板电脑、智写笔、各种智慧教学软件、各种学科教学APP以及宽带网络、无线网等,已成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各省基础教育人人通等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数字教材、数字化校园、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海量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库已初步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的智能泛在学习环境,为个性化、自主化、泛在化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现代教学活动的理想和追求是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1]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学要素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成为重要的教学要素。[2]教学环境中信息化教学设备(如无线网、移动学习终端等)的配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教师、人工智能学伴、智慧教学平台、移动智能学习终端等已成为影响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已从传授理性知识、培养和发展认知能力为核心转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检测、反馈,课堂对话、沟通、实践、交往、质疑、解惑、内化、提升,课后复习、巩固、总结、反思、拓展的智慧教学模式已逐步落地生根。[3]人工智能教师、智能学伴与人类教师协同、互补、融合,共同承担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识记、理解等学习目标的落实已逐渐从课中转移到课前课后;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人类教师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更多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信息化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正在发生变化。

一、课前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课前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案的设计与撰写,学生不再是独立地进行课前预习。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微课、导学案等)和个性化预习指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及时收集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全面、精确地分析预习反馈信息,真正做到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前教师一般需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认真研读课标

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真研究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建议等。在全面熟悉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解读与本节教学主题相关的课标内容要求,确定教学设计中“课标内容要求及解读”条目的具体内容。

阅读全文

在线音乐艺术教育多元结构浅析

【内容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艺术教育迎来了在线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线下课程逐步实现了向线上教学的转化。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4G、5G通讯网络的移动终端设备广泛普及,使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在线教育的浪潮。文章重点针对中国在线音乐艺术教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多元结构,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从不同层次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在线艺术教育;音乐;多元结构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民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各国逐渐开发了不同的在线教育模式,我国在线艺术教育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各类MOOC平台的不断涌现,引发了在线艺术教育的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国在线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其中的音乐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不断借鉴与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在线音乐艺术教育在不同层次形成了一种尚未成熟的多元结构,亟待进一步开发与完善。

一、宏观层次: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

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尤其是针对非专业的普通群众所构建的艺术教育平台。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是提升民众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通过报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知识。传统院校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时间与金钱成本过高,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成为可能。从教育层面来看,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平的体现。在线音乐艺术教育的出现,所体现的不仅是高校教育模式的变革,更体现了艺术教育的普适性。通常来说,艺术教育的成本较高,院校费用、课程费用、生活费用等压力,让许多热爱艺术但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望而却步。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摆脱了一些传统条件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教育的成本。各类在线音乐艺术教育平台有效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教学、课程甚至可以无成本地重复进行。学生只需具备能够上网的电脑,在家就可以接受音乐艺术教育。此外,依托4G、5G通讯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否拥有足够的天赋,都可以通过勤奋好学弥补差距,这在一种程度上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使教育资源实现了全民共享。从市场层面来看,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资本力量来推动。社会在线音乐艺术教育并非专业性的院校艺术教育,而是面向社会群体的基础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艺术素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其教学对象是广大社会群体,因此这不仅是音乐教育机构的责任,还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是开展社会在线音乐教育的核心,但由于成本压力较大,需要更多的资本力量注入,来推动在线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相较于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局限于特定空间中,在线音乐艺术教育依托新媒体平台,普及成本相对较小。新媒体的发展空间巨大,容易吸纳更多资本投入,从而使其与教学机构、政府部门共同推动在线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1]。

二、中观层次:院校在线音乐艺术教育

院校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是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总体来看,国外相对于国内而言更加注重艺术教育,在线音乐艺术教育起步较早。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家长长期以来较为重视学生在理工科等实用专业的学习,对艺术教育比较忽视,甚至把艺术教育作为理工科学习不理想而不得不选择的备用学习道路。如法国等欧洲传统的艺术教育强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阶段,音乐艺术教育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各类高校中,艺术专业也占有较大的招生份额。与互联网发展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虽然使用互联网的绝对人数更多,但总体来看,欧美国家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网络教育普及率更高。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步推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强调课程建设的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最早推行在线教育平台的国家。从国家到民众,从学校到市场资本,对在线教育平台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大力投资,并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逐步尝试使用在线课程取代部分线下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整体运行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近几年,中国艺术教育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教育领域逐渐从专业高等院校扩展到普通院校、基础教育院校等各类教育机构。国家对在线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提高,“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的前景广阔。网络课程是在线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网络新媒体,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摆脱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将艺术教育的课堂搬到虚拟的互联网空间。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浏览教学内容,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分享个人经验与思考。互联网为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使教学更加多元化。一方面,新媒体具有的交互性为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2]。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面对一个或多个学生的形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有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在线音乐艺术教育是对教学内容的全新阐释。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使艺术的阐释呈现多媒体化,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立体,为学生带来了多元的学习体验。

阅读全文

高校地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分析

摘要:专业英语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最后阶段.在总结当前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提出新的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设计,以期为改善当前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内容;地理科学;专业英语;高等院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本科生国际交流及出国深造等情况亦随之增多,加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愈发普及,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后,高校普遍会在大三或大四学年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了解国际学术动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打下语言基础.但当前国内高校专业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1-2],造成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本文将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在总结高校地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后,从教学内容着手,提出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改革与设计建议,以期对提高地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有所裨益.

1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地理科学专业英语教材偏少且不够适宜

教材的选择是上好一门课程的第一步.教材自身内容组织与设计,涉及知识面的覆盖度及难易程度等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地理专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课程,目前国内可以查询到的教材仅有4部.其中,南京大学外文系公共英语教研室编著的《地理专业英语文选》[3]偏旧,且仅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缺少技术地理方面,尤其是有关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内容.宁夏大学出版社发行的教材虽内容较新,但同样缺少技术地理相关内容[4].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发行的教材,尽管内容都涉及广泛,且各具特色,但前者教材内容,尤其是在人文地理方面涉及面偏窄,虽很好地介绍了地理学基本内容,但未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后者为直接引入的英国教材,对于一般的中国学生而言词汇量偏大,句式复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7].

1.2课时量严重不足

阅读全文

测绘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设置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采用不同地信软件分别完成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并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不足,通过与以往的实践教学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是大势所趋[1-2]。本文针对普通工科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单一[3](实验课程设置单一软件),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学生缺少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4],理论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的原理和应用等内容[3]。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软件的安装认识、数据采集、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数据输出,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实践针对性,教学过程也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课程根据相应的章节开设实验项目,使用单一的软件平台来完成,在2016级以前,地理信息系统开设的实验课都在MapGIS平台下完成的,实验数据采用已知的练习数据,从软件认识、矢量化、数据采集与编辑、空间拓扑、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操作、空间分析等环环相扣中完成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市面上地信软件不只一种,所以应该多开设一到两款软件,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在学习中比较其优缺点,从而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软件操作和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借鉴GIS在线开发实训、互动答疑、在线指导开发等教学[5]。

2)实验与生产实际脱节。实验课堂上,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被动地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不能真正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再者,老师长期进行实践,无法给学生传输最新的知识以及当前最流行的软件,学生更是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加上练习数据具有局限性,与生产实际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匹配,造成实验与实际脱节严重。3)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积极性低。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主角,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授课与理论授课在氛围上是有差别的,理论授课中学生需要理解掌握讲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基本方法,而实验授课中学生不但要会软件操作,还要利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方法来完成实验,这是一项既需动脑又需动手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授课中,学生过分依赖实验指导书,采用现成的数据和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的结果,对实验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哪些问题不去关心,实验效果很差[6-7],纯粹是为了完成实验而做实验,缺少主观能动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