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理学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路也要积极响应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有效的掌握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本文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还能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减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地理成绩。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也有很好的帮助。
一、高中地理课堂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中学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能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病,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让学生拓宽地理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宇宙中的地球》时,我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小组进行了任务布置,让他们分别探讨太阳系中的各个星球,地球、火星、金星、木星等,各个行星的特征,并且对比地球做出结论。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把课本中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现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亲自体会教材中说了什么、重点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小组内部讨论、研究,对太阳系的星球以及地球的环境、气候以及形成的过程都有深刻的了解,这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可以让学生亲自学习并牢固的掌握教材的重点。
二、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在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研究之后,再进行分组,才能够真正的利益到学生。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乃至学习能力都各有不同,不仅存在着学生能力很强、知识面广泛的学生,也存在着接受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所以老师要小心的分配小组,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配。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薄弱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这样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薄弱的同学,运用这样的分配方式把全班的地理水平差异化到最小。否则同样一个教学计划分配到小组中,小组中没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整个小组在完成任务的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就会困难重重,直接打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因此高中地理老师能够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我针对气候这个大问题给小组安排了不同的讨论、研究内容。全球的气候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哪一些时段中,全球的气温会明显的上升,并且人类不断发展的近一百年内,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全球天气变暖对各个大洲有什么影响?我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后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并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教材所说的问题。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我在课堂中布置的问题,这样全班同学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基本掌握教材中的重点。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发展形势
期刊以固定周期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最新的知识、时事、观点等,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学术期刊则面向特定人群,如研究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传播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并成为研究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各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本学科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才能及时地将该学科学者的最新研究展现给同行,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学者们也可从学术期刊获取相应的信息,补充自己的研究。因此,学术期刊最能响应学科前沿和创新研究,是科技工作者展示自己和学习他人的不可或缺的平台。当然,学术期刊本身也应当顺应时势,紧跟时代潮流,当今,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也对科技期刊的变革发展有了新要求。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倡议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些政策措施看似与学术期刊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中文期刊一般在国内发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传播,缺乏国际影响力,这并不符合我国目前走出去的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期刊在国际上发声提供了一扇门窗,国家政策的支持会使期刊发展更加繁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势必会引来学术界的探讨。“一带一路”为新的发展机遇,相关学术期刊应当怎样调整自己去扬长避短?“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形式下的期刊变革需要什么样的策略?基于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模型,分析《世界地理研究》期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以理清期刊的发展思路。
1研究方法
SWOT分析,S(strengths)为优势,W(weaknesses)为劣势,O(opportunities)为机会,T(threats)为威胁。该分析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因素、威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的形式罗列,之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相互比较匹配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应的结论。其中,SO是一种理想的竞争态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对象内部优势并充分利用外部机会;WO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使研究对象的劣势地位有所改变;ST是利用被研究对象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或风险,通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自身优势将外部威胁对研究对象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WT是一种应付研究对象危机的战略,当被研究对象内忧外患、时时面临危险时,需要克服内在劣势同时回避外在威胁。
2《世界地理研究》的SWOT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世界政治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全球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空间运动规律,世界各国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主要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国别研究。
2.1期刊优势分析
2.1.1政策环境优势
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探微(7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教育之起点,更是使得学生能够得以热爱地理学科的开端。在当下的新理念中,指向性更强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于教学活动实施的前、中、后反思各个教学影响要素,才能让初中地理教学发挥最大作用,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反思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自己。
一、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前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主体、环节的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有一些预见和应对的方案。首先,教师应对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情况有所掌握,参考现阶段初中生的年龄、性格、喜好等特点。这些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地理学习意识不足,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会考没有直接关系。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学习情绪不太稳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选择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正确的教学手段,会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其次,对课堂即将呈现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加以反思。目前所使用的新教材往往时代感、思维跳跃性较强,技能体现新的学习思想,也是对课程标准的精确解读。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强调地理知识的生活性与实用性,是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地理知识,认识不到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无法重新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够让教师在规划教学时,打破教材排版的限制,更深入地挖掘初中地理教材的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在动态生成中寻求绝佳的能力提升通道。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自己所用的教学方式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否仍然以自己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于往常。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地理学习的自由以及探究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的分布”内容时,在介绍世界人口分布相关联知识点时,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可以及时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由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图形、表格等材料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状况。这种及时的调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低效现象的蔓延。其次,教师要对地理课堂资源使用效率进行反思。课堂时间与空间资源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以及教室空间资源,给学生展示地理知识。每一节地理课,教师都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开放式地讨论,促进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加强地理学习的深度。例如在讲解“多变的天气”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下今天的天气以及观看天气的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在地理课堂中活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在学习能力上有不同,他们的差异导致其课堂学习反应也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学习反应,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问题。例如,在讲解“板块的运动”知识时,教师给学生描述板块运动的过程,一些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想象,一些学生则皱起眉头。教师要关注这些学生,并记住这些学生可能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之后的教学中重点训练。
三、课堂教学后的自我反思
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结合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以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探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思路: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专业技能实践;利用学院优势与特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重心,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地学卓越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路径借鉴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卓越人才;地理科学;课程改革
一、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教育理念上,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注重取代了追求教育规模的扩张,逐渐转向内涵建设。2010年,教育部推行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将高校的教学改革同社会发展和需求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加大对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力度,是一项“内外结合”的教育改革计划,不仅能有效丰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而且能从改革维度上全面拓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1]。从国家层面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体现出国家对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方面的新要求,此计划是我国各大高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保障[2]。我国诸多学者对培养卓越人才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显著:崔春仙等[3]以多层次课程体系为基础,结合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色,采用优化教学内容的方法,建立卓越人才实验班,教学效果显著;陈超[4]从鉴别、选拔与培养三个角度借鉴了美国卓越人才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中国大学在卓越人才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严敏等[5]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德国等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认为各个高校在建立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充分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王庆石等[6]认为创新性、应用性、责任感和国际化是卓越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冯翔等[7]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及学校的配套设施四个不同方面探讨了卓越人才的培养策略。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任何一所高校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但目前鲜有对某一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的课程改革针对性的研究。21世纪以来,人类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与未来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经济与环境三者的相互协调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优秀的地理学人才,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整体性、系统性等方面出发,立足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加强改革创新,促进地理学教育的内涵发展[8]。与此同时,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以传统的优势师范专业带动非师范专业建设”是师范类院校综合化发展共同选择的路径[9]。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以大类综合的方式培养地理学人才将会顺应地理学教育的发展,推动高校卓越人才的课程改革。
二、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理论内涵
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针对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革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10]。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根据行业标准,学校结合院校特色,制订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计划;二是将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三是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多重工程师应该具备现场处理、设计开发和科研等能力,而卓越计划则将培养多重工程师后备人才这一教学目标贯彻至高等人才的常规化教育之中。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的地理科学大类中四大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具特色。地理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目标;地理科学实验班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地理学科研人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规划类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
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初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知识应用
[摘要]初中以分科教学为主,学生较难从多学科视角理解生物知识,造成了某些生物知识停留在背和记的水平而无法理解和运用。文章旨在通过整合语文、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跨学科知识;整合应用
21世纪,人类已进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随着与物理学、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1]。作为生物教师,应能够以生物学科为载体,适度进行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从多学科角度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但具体如何做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仍然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本身是分科教学模式下培养的,自身水平有限;二是可供参考的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较少,难以指导教师进行实际教学。因此,本文拟通过一些教学案例,为初中生物教师教学中实施跨学科知识整合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与语文知识相整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物虽然属于理科,但也需要运用语言或写作表达。例如,在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后更多地需要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运用生物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让他人理解并与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才能使得后续的实验探究以及交流变得更有意义。这涉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该能力也正是语文学科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科技论文的比赛近几年层出不穷,其实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一些初中学校与时俱进,要求学生尝试写科技论文,但培养初中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非是一个学科所能达成的,需要学科间的交融。而从学生熟悉的语文作文写作开始入手值得尝试。例如,在教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除了可将教材中“借植物抒情”和“借动物言志”模块直接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外,还可通过写作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学习绿色植物后,可让学生以《猜猜我是谁》为题目,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写作,内容包括植物的所属种类、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作用等。收集和展示典型的美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评一评”等活动,深刻认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学习也可让学生以《我的爱宠》为题目,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内容包括动物的种类、主要特征、运动方式等。通过这样的写作,不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科技论文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与数学知识相整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数学是锻炼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在数量关系上,能较直观清晰地表达事物的问题。学生学习生物较数学迟,将一些生物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事物的现象、原理等知识。例如,在学完“植物的器官”后,学生知道根可以吸水、叶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失水以及茎具备支持作用,但对根和叶如何通过茎进行运输水分的过程认识并不充分。对此,教师可利用芹菜的茎做实验材料,和学生一起测量芹菜茎的吸水速度。把芹菜茎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再滴加少量的红墨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利用单位时间t(min)内红墨水下降的高度h(cm)来计算芹菜茎的吸水速度(v=h/t)。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提问学生:“影响芹菜茎吸水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学生在课后重复实验。又如,教学《病毒》一章后,大部分学生对于病毒的大小仍然只停留在一个数值上,难以想象病毒到底有多小。对此,教师可提出“如何测量注射器针头上能容纳多少病毒”的问题,并提示学生运用数学中的放大比例和周长替换的方法,设计实验进行测量。即提示学生把针头(大圆)的直径放大数倍再算其面积,把病毒所占面积近似看成圆形(小圆),直径放大相应的倍数。这样,生物问题就简化成“求大圆内有多少个小圆”的数学问题,即病毒数目可用大圆面积除以小圆面积来计算。通过这样的测量,使得学生对病毒的大小有了更好的感性认识,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学专利案例资源的创新效益不断提升,如何使其服务于地理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新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案例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以地理学专利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对于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专利案例;科技创新;核心素养;中学地理
0引言
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作为师范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创造地理知识的核心功能,如何对师范生进行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科技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实现专利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已引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AssessmentoftechnologicalcapabilityinscienceindustrylinkageinChinabypatentdatabase等论文[1-3]和《物联网的触点——RFID技术及专利的案例应用》等著作[4-6],从不同学科和视角,系统阐述了专利案例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及科技人才培养问题,为地理学实践教学引入专利案例指明了方向.笔者发明了“旅游智能地图”等地理教具专利[7-9]、“包装袋(云丹硒锌生态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专利[10-11],将其作为案例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师范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发专利案例资源,直接服务于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将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问题,亟待开拓与系统研究.
1专利设计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1.1融合课程实践内容的专利案例分析
教学中,笔者施教地理专业课程时,融合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在实验装置、地图运用、教具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实用的新技术方案,获得《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旅游智能地图》、《一种用于旅游行业的智能地图服务系统》等系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这些专利已作为案例教学资源,在地理学专业基础课与学生师范技能训练课中得以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效益.以《地理教学论》第10章“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为例,笔者将实践内容与专利案例相融合,以“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为实例,主要从设计背景、设计摘要、设计附图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产生了积极作用.案例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设计人:尚海龙,郭贞.发明背景:地理教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市场上的三球仪和晨昏仪演示教具,功能与结构较为单一、动态指示效果欠佳,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已不能满足核心素养教学的需要.因此,发明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可以解决已有相关教具专利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发明摘要: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固定弧架和移动圈道.使用时,地球球体通过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导轨上,移动导轨以太阳球体为中心,模拟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使学生直观感知地球、太阳和公转导轨三者的联系.套筒和连接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近日点、远日点以及极昼极夜等自然现象.球体转动连接在地球轴上,通过外界之光照射地球球体,使球体产生明暗面,同时球体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物,能够展现球体表面的地理物象,转动球体可以为学生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及帮助他们理解地球时区划分知识.教学效果:该教学用具适用于大学和中学多种地理教学演示教学场合,也是一种天文教学和天文知识普及仪器.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取所需的地球自转、公转、时区等综合信息,有智能、快捷与人性化的特点.使用时,不仅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而且还可以根据经线,将球体进行经度分割,使每个经度区域的关键时空信息均通过移动块内置的介绍手册直观反应.本实用新型与课程实践内容相融合,可视化效果逼真,能够加深学生对时区划分原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理解,教具操作方便快捷,其辅助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教学与创新教育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之一。通过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凸显地理学科教学价值,提升其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论文阐述区域认知能力相关内涵,分析当前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寻找相关解决措施,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高中阶段区域地理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问题;措施
一、地理区域认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区域
在古代,认为区域是地域的界划,可理解为当前我们所说的地区。当前对于区域存在多种定义内容,郝寿易、安虎森在《区域经济学》中表示:“区域是一个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是人们观念上的概念集合;其并非各种无序事物的简单结合,而是按照一定网络所组合成的统一整体。”张可云、陈秀山在《区域经济论》中表示,区域的概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国内的经济区域,如我国东部地区实质上是一个区域;第二,不同国家共同组成的跨国界线的世界经济区域,如上合组织就属于一个区域;第三,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共同组成区域,其更侧重经济区域。国外在区域方面的定义,经济学家查森认为“准确地对区域进行定义较为艰难,所以很多区域经济学者都在回避这项任务。”其中,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以阐述、分析、规划与制定规划为目的的,遵循功能性的原则进行划分的。”国内在区域方面,则认为区域是指具有相同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人类社会群落,其能够超脱地理的界限,跨越形态截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在行政学中,将区域认为是国家管理中所划分的行政单元,所以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界线。经济学认为区域是指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但就此定义缺乏有效共识;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其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方法与指标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区位特征和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如我国的干湿区分布就存在明显的区别划分。
(二)认知
“认知”一词最早于法律用语中出现,用于承认父子的关系,后来被应用到心理学及哲学中。认知又称作为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感觉器官,对周围事物进行了解,并进行信息重组的过程。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大词典》作者朱智贤教授及《心理学百科全书》作者陈立教授在认知的概念理解方面观点一致,认为其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的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特点和其联系的反应,狭义上的认知没有明确的定义,心理学工作者按照自身意图,对其进行不同阐述。哲学方面,认为认知是人的头脑对周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主要分为感性与理性两类认知。感性认知分为感觉、知觉与表象三类,属于认知的低级阶段;理性认知则主要分为概念、判断、推理、假说与理论等,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存在抽象和间接的特点。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探究(10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有效策略
[摘要]
情境是与问题密切相关,在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会被激发,但是在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只有真实的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才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本文在分析初中地理情境创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创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情境创设;学生主体
一、初中地理情境创设的现状
(一)情景教学法的运用非常规化。情景的创设不仅是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而是要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思考,是要引导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也就是说,情景教学法需要构建借助情景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情境的创设和挖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和设计,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种全新化改革。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在学校进行公开教学或者比赛时,才会花时间与同事讨论课程内容、情景的选择和运用,讨论讨论情景展示的方式,情景中包含的问题是否具有层次性,思考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哪些问题的自主研究,在常规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情境教学基本上没有,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中讨论是直接进行提问,以作业的方式来开展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