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地理学的概述
1美术地理学的概述 与书法地理学一样[1],美术地理学也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美术和地理环境、地理景观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它是用地理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研究美术作品的形成、风格和特色,探讨不同区域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征和差异,以及美术作品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 由于美术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必然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所以美术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就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表明可以用地理学的知识来探讨美术和地理环境变迁的外在表现,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发掘美术和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研究空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演变的途径与方式、以及空间的扩散特征,本文也从这些基本方面来探讨美术的相关问题。 2美术的地域性横向研究 中国美术作品的风格多样、流派繁多,既有明显的差异性,又有明显的相似性,如中国山水画的南派和北派。 造成这种规律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域造成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美术家必然形成不同的或者相似的艺术风格。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画学的评论包括三个方面:“形”即所绘物体的物质的外貌,“理”即物象内涵的条理或精神,“意”即作家自身的理念[2]。地理环境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与源泉,也是艺术家本身思想与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对作品的形理意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从美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影响和塑造了作品的风格,由此形成了美术的地域差异性和地域相似性。这种现象在美术的起源阶段就出现了。 2•1美术的地域相似性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地域内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稳定的文化群体,而受这种一定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美术就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相似性,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这种风格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法国的布歇说“风格即人”,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风格不仅是人,同样也是社会”[3]。美术作为艺术文化的一种,它的艺术风格的确折射着其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文化类型。在北方,人们面对的大多是雄伟的山河、广阔的平原、无限的沙漠,环境的开阔、粗犷熏陶出豪迈雄壮、辽阔苍莽的艺术情趣,故而北方艺术的整体风格多表现为壮阔雄伟的“阳刚”之美;而在南方,美术多表现秀丽幽雅的“阴柔”之美,这是因为南方气候温润,山青水秀,小桥流水,环境熏陶出人们春花秋月般的诗情画意。17世纪黄山画派的形成就是地域相似性形成的典型例子。黄山有一些山峰是有整块的花岗岩高达一千尺,奇妙秀丽,这些东西鼓动了艺术家的灵感,形成了所谓“笔如钢条、墨如海色、伟峻沉厚”的黄山画派。 宋代的山水画家李成属于北方画派,从师于关仝,但是,关仝的风格是“石体坚凝,杂木丰茂”,而李成的风格是“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这就是说李成虽学于关仝,擅长画峰峦重叠、浑厚雄强之作,但是他徙居青州,受齐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其山水画也就带有地域性的特征,多描写齐鲁地区的烟林平远景色,即所谓“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4],“成之为画,……缩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林木稠薄,泉流清浅,如就真景”[5]。李成的作品之所以稍微不同于北派画风的风格,就在于风格来自于周围所熟悉的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和文化氛围的真实体现,和一个地区的整体艺术风格相似,即地域相似性的影响。 2•2美术的地域差异性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南北哲学思想性格上的差别,在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美术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各种画种、各个流派之中,它包括艺术形式的不同和艺术内容的不同。中国美术,尤其是绘画最典型的一种风格分类就是南派和北派,然而,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内,只用两个画派来归纳绘画风格,难免牵强附会,毕竟艺术家对自然景物的态度、审美趣味会有种种差异,这都会导致绘画风格不断演变。但是从这种机械的归类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自然地理的地域差异性对艺术风格的强大影响。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最能说明南北地域差异对艺术风格的决定性影响。李思训和吴道子同为盛唐名画家,唐玄宗时期奉命在大同殿壁上图绘四川嘉陵江风景,李思训是北派大师,设色敷彩,金碧辉煌,一月而济事;吴道子以泼墨画法图绘嘉陵江三百余里山山水水一日而竟。 唐玄宗说“李思训一月而竣,吴道子一日而成,各尽其妙。”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仅会影响画家的审美情趣,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和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五代两宋时期,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家地处江南,多写江南山水,不为奇峭之笔,米芾《画史》云:“董源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其作品“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6]。董巨的作品具有浓厚的非常抒情的优美感,这种轻柔优美的风格591期刘海涛王兴平: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与清新秀丽的南方山水有很大关系。而同时代的以荆浩、关仝、范宽为代表的北方画家多描写关陕峻岭,雄伟壮阔峭拔,峰峦重叠,以一种塞满画面的形式客观的、全景整体地表现了北方的大山大水,给人一种宽泛而丰满的审美感受。这和南方的董源画派显然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这种不同并不是南北两宗的分别,也不是青绿水墨的差别,而是由于客观、整体地描绘自然,从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自然地理上的地域性差别。 就大的地域来说,这种美术的地域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的艺术类型、艺术风格也会有一个明显的相似性,而它相对于其它国家民族来说也就有一个差异性,而最典型的一种地域差异性就是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之间的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来自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但是人文环境的起源也是来自于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自然地理的地域性影响,所以说研究一种艺术的类型或者风格问题必须也要找一找它的地域根源性。#p#分页标题#e# 3美术的地域性纵向研究 美术地域风格的纵向研究就是美术风格的历史性研究,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形式,以此表现本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美术的地域纵向性一般和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关,不同的历史朝代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历史阶段性也就相应的影响了美术地域性的阶段性,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历史特征。 3•1地域纵向性的阶段性 朝代的更换导致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就促成了艺术风格的阶段性变化。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大一统是这一时代的命运和灵魂,而它带给这一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和激情幻想,所以人们一提起秦汉艺术,就会立刻想起举世闻名的洋洋大观———兵马俑、霍去病墓前巨雕、画像石、画像砖、汉大赋、汉乐舞等等。我们可从朝代的更换来划分中国美术史的阶段。原始的彩陶艺术质朴纯真婉转流畅,稚气可掬,是人类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阶段,是相对和平稳定的地域氛围的反照;古色斑斓的青铜艺术沉重神秘抽象恐怖,给人一种狞厉的威力和美感,“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倒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诗•商颂》)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7];五彩缤纷的汉代美术气势宏伟古拙博大单纯夸张,体现了汉代征服世界的力量感和运动感,这种蓬勃旺盛的生命感和狂放活跃威武雄壮的气势力量成了汉代艺术典型的地域风格特征,这是其它朝代所无法相比的。 隋唐美术蓬勃发展,色彩华丽铺张,一派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艺术写照。所以由于每个朝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不同,和文化特征就不同,由此也就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3•2地域纵向性的间隔性———非延续性 我们翻开中国美术史来看看,虽然有些朝代的艺术风格有一些相似,但是一般一个朝代的美术风格对下一个朝代没有直接延续的影响,几乎都有一种“隔带亲情”的倾向,尤其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就更加明显。南宋时期的山水艺术针对于北宋雄伟壮观的全景式山水推出了小景山水,尤其是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取景更是少而精。元朝艺术又放弃了这种点景式的山水,发扬光大了北宋的全景山水,并把它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到了明朝又不满于元朝那种含蓄内敛炉火纯青的艺术笔墨,重新发扬了南宋的笔墨形式。清朝时期占主导地位、相当于院体画派的“四王”画派又极力推崇“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的艺术风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隔带继承的现象。 形成这种非延续性原因大致有两点:①美术的地域纵向性受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的影响,任何新兴朝代对它所灭亡的朝代有着很大的敌对性,对前朝的文化艺术思潮就有很大的排斥性,而且统治阶级在这种状况下起决定性作用。明初山水画就极力推崇南宋的画风;②朝代的更换必然来自于大的社会变革和战乱,时局动乱、多年征战导致了文化艺术思潮的变化,且容易走向原文化类型相反的另一端。秦汉艺术的风格是外向、体物、壮丽雄伟、气势磅礴,而魏晋六朝的艺术则显得内敛、形式、优美抒情、写神表意。这种艺术风格的转换就来自于六朝时期的多年战乱使得文人由外向转向内向思维,开始人的觉醒。 4美术的地域空间扩散性研究 美术的地域空间扩散性是指美术的传播问题,是指一个地区的美术作品或者美术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媒介迁移到一个新的地域空间。这种文化扩散的形成一方面和其自身的影响力开放程度有关,另一方面还和对它的宣传以及所在地域人们的审美意识、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影响愈大,传播愈广。美术的地域传播包括迁移式和辐射式。迁移式一般指对一种艺术风格或者类型的整体吸收或者被吸收,而且这种迁移带来的美术在以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和原地域的美术风格相似,仍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辐射式是指一个地区的美术对外来美术的一定的吸收融化,并把它结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但是并不脱离自己本土艺术类型的框架。可以说这两种传播方式带有一定的混合性,二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侧重点不同。 4•1美术的迁移式地域扩散 迁移式地域扩散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中国美术对日本美术风格的影响,其举世罕见的一个特点就是从起源开始就不断注入外来艺术潮流而发展壮大的,古代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艺术潮流(包括朝鲜、印度、伊朗)的注入,近现代是西方艺术思潮的注入。7世纪时期出现的“止利样式”就吸收了中国北魏龙门石窟的雕刻样式,以纤细的造型感觉形成整齐统一的美感,建立了止利派。同时期的壁画也吸收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如日本法隆寺金堂的壁画就是日本和隋唐文化交流的结晶,代表了飞鸟时代日本绘画的最高水平,四个大壁面采取了与中国克孜尔壁画、敦煌壁画相同的样式,东为观无量寿净土,西为阿弥陀净土,北壁西为弥勒净土,东为药师净土,画面用了遒劲锐利的铁线描,菩萨形象圆满自如,肉色晕染生动自然,风格中有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影子,但从其坚劲的铁线、艳丽的色彩更能折射出初唐的艺术风貌。由此可以看出,从阿旃陀—克孜尔—敦煌—法隆寺,艺术传播有一个明显的脉络。 4•2美术的辐射式地域扩散 辐射式地域扩散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美术对法国罗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的影响。罗可可风格的轻柔娇雅就是采用了中国瓷器纤细清淡而柔和多变的色调,形成精细雅致、华丽纤巧、追求牧歌式风情的特征。由于不能深刻了解中国艺术含蓄的内涵,罗可可艺术只能表面化的模仿中国绘画的技法和艺术形象,故而在形式上表现为矫揉造作、华丽鲜艳、妩媚纤巧。这种画风的先驱代表是“天赋诗才和绘画才能的大师”怀托(Watteau),他喜欢用娇嫩而半透明的颜料和柔和生动的手法作画,特别是风景画晕染出一片蒙蒙的大气,表现了高度的韵律感和空气感,很明显这种成就是前无古人的,而是从中国山水画中吸收的灵感。#p#分页标题#e# “我们试暂忘画的内容及物体,而独观画上表现的颜色及形式,即可揭露其中秘密;怀托在山水画中注入了一种独立的生气。他的画既不似中世纪后期型式,在画布上分布建筑图式;又不象16及17世纪的荷兰派、有生动的显示感和鲜明的色调。我们看到,怀托是把山水风景当作独立片段的全景来处理的。正如哥布郎的绣帏是以山水作背景的行乐图,怀托亦以山水烘托人物,把山水作为背境和壁画。 他对于形式和颜色的处理,符合于这种对山水风景的新评价。画面上的风景有很远的距离,形式朦胧,彼此融合,具有飘渺的和几乎是单色的色调。淡色的重峰叠嶂,以青天为背景,一部分为白云掩蔽———出现了一种神仙故事里的仙景,使人难寻端倪”[8]。“怀托名作《孤岛维舟》(Em-barkationfortheislandofCythera)可作我们前面所说一段话的最显著的证明。任何仔细研究过宋代山水画的人,一见这幅画的山水背景,不由不会立刻感到二者的相似。由于他没有中国画家“天人合一”的境界,故不能使景物和画中人合为一气,而他所画的蓝色的远景,就仍保持自己独立的存在。然而画中形状奇怪的山峰,又不像他平日所见的山水,佛来铭派没有给他象这种样子的山峰,它们的形状却和中国的山水十分相似,他是像中国山水画那样用黑色画出山的轮廓的,表示云的那种奇妙画法也是如此。 总之怀托喜用单色山水,作为画的背景,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明清时期,西洋绘画体系引进中国,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人物画开始注重立体造型、色彩关系、透视问题。明末著名肖像画家曾鲸的作品就已经注意了立体造型,他画人物面部时,先用淡墨勾出轮廓和五官位置,再用淡墨按照面部结构层层烘染,以显出立体感,最后再罩染淡彩,既不僵死也不轻浮,从而把人物处理得自然安详、高雅端庄,而且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这种画法被称为“波臣派”,即是把墨与彩融为一体,丰富了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力,在当时很是流行。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物画家善于吸收外来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清朝末年影响最大的中国画家任伯年的某些作品也吸收了西洋素描的画法,突出造型的立体感,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写实人物画风格。 5结语 总之,美术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它必然和中国社会文化一样,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域性对美术的产生、发展、完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产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就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直接导致美术风格的差异性。当今各种艺术思潮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艺术家也不断吸收国外的艺术理论,希望能给中国传统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或注重情绪的宣泄,或寻求纯形式的构成,然而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想形成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格还需要一段时间。
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提 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演绎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纸录文化、图文文化)和电子文化或是视角文化。本文在简单阐释文化脉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两个问题:视角文化与话语文化之伯仲;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在阐明视觉文化出现的必然性同时也揭示出:尽管图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大有取代文字之势,但其自身的局限性使之无法僭越语言而成为文化的主因,话语文化与视角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化的必然;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再到虚拟地理环境,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的内涵不断的延展,人类能身临其境的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
关键词:视角文化;话语文化;地理学;地图;3S(GIS、RS、GPS);虚拟地理环境(VGE)
一、文化脉络阐释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纸录文化、图文文化)和电子文化或是视角文化(影像文化、图片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等)。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二、视角文化时代
(一)视角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其含义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1]。尽管这个表述过于简单、狭隘,但视觉文化的表现媒介已被突显出来,即用形象来表达,而非语言。20世纪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文化概念,使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电影的讨论、麦克卢汉对视听文化的见解、德波的“景观社会论”等等。我国学者周宪对视觉文化也颇有见地,他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标识一个研究领域,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2]。”
初中地理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对策
【摘要】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本文立足初中地理教学,着眼向语文学科渗透的思路,探究学科融合意义和学科渗透原则,并着重分析常见初中地理的语文渗透教学示例,以期在学科融合中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地理;语文;教学研究
地理是一门集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一切生活皆语文。在历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标准中均有“构建互补体系”的相关表述,学科融合势在必行。“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2011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与语文学科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初中地理的语文渗透教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在初中地理中渗透教学的意义
地理学科语文渗透教学能让地理学科用文学艺术的崭新视角描述地理现象,将客观自然用主观热情表达出来,能让学生对祖国河山、大美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
(1)提升地理课堂语言美感。在地理课堂,由于长期的教学习惯,很多教师满足于知识点的灌输,平铺直叙缺乏美感和感染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语言不够精练,琐碎的语言让学生很难抓住要点;还有一些教师表述欠缺逻辑,知识点表述不清晰,导致学生听课如雾里看花,朦胧不清。因此,将语文的表达方法渗透到地理课堂能打造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地理课,不仅提高了课堂语言的层次,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代教育,在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终极问题之一,仅仅知识育人成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育人成才。在这一点上,初中地理教材略有不足。语文学科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以文本为载体略显单薄,所以地理学科的语文渗透教学,将学科特点完美互补,从而达到育人成才的效果。
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学专利案例资源的创新效益不断提升,如何使其服务于地理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新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案例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以地理学专利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对于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专利案例;科技创新;核心素养;中学地理
0引言
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作为师范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创造地理知识的核心功能,如何对师范生进行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科技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实现专利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已引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AssessmentoftechnologicalcapabilityinscienceindustrylinkageinChinabypatentdatabase等论文[1-3]和《物联网的触点——RFID技术及专利的案例应用》等著作[4-6],从不同学科和视角,系统阐述了专利案例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及科技人才培养问题,为地理学实践教学引入专利案例指明了方向.笔者发明了“旅游智能地图”等地理教具专利[7-9]、“包装袋(云丹硒锌生态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专利[10-11],将其作为案例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师范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发专利案例资源,直接服务于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将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问题,亟待开拓与系统研究.
1专利设计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1.1融合课程实践内容的专利案例分析
教学中,笔者施教地理专业课程时,融合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在实验装置、地图运用、教具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实用的新技术方案,获得《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旅游智能地图》、《一种用于旅游行业的智能地图服务系统》等系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这些专利已作为案例教学资源,在地理学专业基础课与学生师范技能训练课中得以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效益.以《地理教学论》第10章“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为例,笔者将实践内容与专利案例相融合,以“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为实例,主要从设计背景、设计摘要、设计附图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产生了积极作用.案例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设计人:尚海龙,郭贞.发明背景:地理教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市场上的三球仪和晨昏仪演示教具,功能与结构较为单一、动态指示效果欠佳,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已不能满足核心素养教学的需要.因此,发明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可以解决已有相关教具专利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发明摘要: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固定弧架和移动圈道.使用时,地球球体通过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导轨上,移动导轨以太阳球体为中心,模拟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使学生直观感知地球、太阳和公转导轨三者的联系.套筒和连接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近日点、远日点以及极昼极夜等自然现象.球体转动连接在地球轴上,通过外界之光照射地球球体,使球体产生明暗面,同时球体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物,能够展现球体表面的地理物象,转动球体可以为学生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及帮助他们理解地球时区划分知识.教学效果:该教学用具适用于大学和中学多种地理教学演示教学场合,也是一种天文教学和天文知识普及仪器.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取所需的地球自转、公转、时区等综合信息,有智能、快捷与人性化的特点.使用时,不仅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而且还可以根据经线,将球体进行经度分割,使每个经度区域的关键时空信息均通过移动块内置的介绍手册直观反应.本实用新型与课程实践内容相融合,可视化效果逼真,能够加深学生对时区划分原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理解,教具操作方便快捷,其辅助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教学与创新教育效果.
利用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革新教学理念,发展地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建议。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认真考虑教育部门提出的建议,在革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学科特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手段进行授课,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意识与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地理学科素养的发展。故此,该文对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地理;学科素养
研学旅行政策出台于2016年,该政策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短途旅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若是将研学旅行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研学旅行这一有利政策,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与之相关的研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旅行中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实现学生在初中地理领域中的全面发展[1]。
1研学旅行概述
研学旅行是指学校以区域特色为基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需求,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走出校园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研学旅行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说,集体生活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凝聚力,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及全面发展。基于研学旅行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科特点加以有效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2当前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目的地选择具有局限性
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哲学思想
作者:夏宏华 单位: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哲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是通过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地理学思想发展至今,充满了人们的哲学智慧,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因此,地理学科中渗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地理学科中所揭示的地理事物如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矿产等等均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在必修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首先介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天体,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他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展现的就是宇宙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自然地理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反映的就是物质的运动。“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揭示的就是太阳系中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地月系中月球的公转运动。大气环流揭示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揭示的是自然界中各种水体的运动和相互转化,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既反映了物质的运动,也揭示了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洋流揭示的是海洋中的海水的运动。各种地貌的形成也无一不是物质的运动结果。如河流地貌的发育就与流水有关,风成地貌的发育就与大气运动有关,海岸地貌的发育就与海水运动有关,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发生就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等等。
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运动规律(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保证了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为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地球上不同的热量带。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和大气环流奠定了地球上气候分布规律的基础;地壳内部物质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火山地震带的有规律的分布;此外,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也反映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把握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更好的利用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避免生产布局上的盲目性,趋利避害,真正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且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辩证法的联系观在地理科学中有非常明显的展现,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地理科学的重要指导方法。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之中,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地形影响到河流的流向、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落差与流速以及开发利用的价值;气候影响到河流的补给方式、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期和凌汛等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则又明显受到地面状况、植被覆盖度和降水强度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河流又影响到地貌的发育和形成。由此可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联系是普遍联系和错综复杂的。正是因为这种联系,所以在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和判断地理事物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各种条件,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显著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也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防微杜渐。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不乏这样的地理事例。例如黄土高原出现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就是长期以来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的结果;又如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所导致的。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认识一致并采取切实行动,量变才会引起质变,真正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再如目前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大大超过了海洋、大气、水体等自身容纳、清除污染物的能力造成的。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抓住地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推测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高中地理学生兴趣培养分析
【摘要】
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乏味,对地理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地理的学习中。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期望对高中地理教师以有益的启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地理;兴趣;培养
高中地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有的学生认为将来不会选文科,不会学习地理,因此对地理没有兴趣。面对这一困境,地理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策略,提高地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意义
高中地理的知识性较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能够用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在自己未来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学习地理能够帮助判断天气,合理安排出行;学习地理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等。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工业布局、农业发展因素等都能在高中地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总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自身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实地理学科的生命,不再把地理当成无用的科目看待。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国家教育部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了初中学生在校时间以及完成家庭作业最大时长。所以,现在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推进,对现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不仅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重大调整,还规定了初中生在校时间和完成家庭作业的最大时长。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而且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践行素质教育。地理学科也是如此,对初中地理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老师经受着更大的考验。虽然如此,只要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化压力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就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一、培养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意义
由于地理学科在中考中分数比例较小,长期以来被定义为“副科”,老师和学生都不能产生足够的重视。教师讲授囫囵吞枣,学生学习起来应付考试,都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习效率不高。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解决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地理学习兴趣能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态度将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发生质的飞跃。由于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学习效率也会发生很大的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后,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提升,就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