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方课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于地方课程教学旅游文化论文
一、旅游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依托黄山学院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课前自学+课中实践+课后评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了探索实证,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地方高校
引言
作为一种促进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模式,翻转课堂以教学时间重新分配为抓手,打破传统课堂的思维定势,把“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的传统教学形式变为“先学后教”的新形式,把知识内化过程移到了课堂上,翻转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师生角色[4];实现了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的优化分配,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无疑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选择[5]。自2012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学者的诸多关注,大部分聚焦于理念的介绍和模式前期的探索,且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应用方面[6],用于高等教育中工科类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证较少出现[7]。科技论文写作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作为高校公选课对学生开设,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首当其冲[8]。因此,在本科生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已成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存在“生师比过高、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资源紧张”等现象,而且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资源少、要求高效率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黄山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授工学学位)为例,基于翻转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证,以期探索出适合地方高等学校的、兼具理论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翻转的可行性分析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以教为前提,教以学为目的。基于“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翻转课堂翻转的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关键在于如何使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让渡给学生,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9]。研究表明[10],课堂经翻转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在课堂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训练,学生边训练边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内容,最大限度完成知识内化,还有利于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有研究指出[1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翻转课堂。而且,由于教师、学生对于学习的观念及其行为一时难以转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丰富,并不适合每堂课都进行“翻转”[12],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进行适合翻转的课程及内容的筛选。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翻转的可行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课程特点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基础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发展的思路
摘要:中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发展已经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面临着院校之间竞争日益激烈、招生规模和指标逐步萎缩、越来越注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的新形势。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够新颖、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进程缓慢、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MPA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为此,必须立足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从优化MPA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启动MPA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严格规范MPA论文写作与指导制度、采用“内联外通”的合作方式推动MPA教育国际化战略等方面引入改革的新思路,以期开创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MPA教育;新思路
一、引言
自2001年开展中国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MPA)教育以来,中国MPA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其使命、理念与目标,在特色建设、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影响力。[1]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6的全国MPA院长工作会议材料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范围内共有223所培养院校、225家培养单位。经过2015年MPA专项评估后,全国共有214家招生单位。共计招生录取单双证MPA学生159431人,年均录取10629人;共授予学位99597人,年均授予学位7114人。其中单证MPA学生共录取108126人,年均录取7208人;双证MPA学生共录取51305人,年均录取8551人。可见,中国MPA教育为公共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提高中国公共管理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也需要认清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MPA教育注重量的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今后MPA教育的发展重心将转向以质量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正如在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毫无疑问,MPA教育也必须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需要,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MPA培养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MPA培养院校数量的持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以浙江省为例,原有培养院校只有浙大、浙师大、宁波大学三所院校,新增院校包括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以及浙江省委党校,从原先的3所迅速增致9所。从江苏省和上海市来看,MPA院校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上海市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2所,江苏省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7所,南京市内MPA培养院校数量就达到11所之多。全国范围内MPA培养院校则由最初的24家增至225家,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参见表1)在“僧多粥少”的格局下,部分地方院校必将面临MPA生源紧缺的压力,甚至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个别院校不惜通过争取异地生源和合作办班的手段以维持MPA教育的发展。当然,从异地办班的情况看,总体上属于个别现象,但长期来看不利于MPA教育的良性发展,因为异地办班对于如何保证MPA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全国MPA教指委明令禁止异地办班的原因之所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4月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曾明确说:“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文化意义。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化学专业社会实践探究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2014年4月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上述讲话,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者之一,围绕磷化工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区域物流产业、大数据产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贵州省、黔南州产业和资源优势办专业,着力办好六大学科专业群,积极推进转型发展[1-4]。基于学院转型的定位,化学化工学院系紧紧围绕黔南是亚洲最大磷矿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突出应用技能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凸显地域性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应用型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完成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期望能更好地推动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毕业设计教学;化工;本科
1引言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指引,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于培养地方性应用型本科人才[1]。黄山学院地处安徽南部著名旅游城市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化学化工学院按照学校定位,努力培养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化工人才。为确保化工人才培养质量,自2010年来,化工专业论文(设计)都是在实践或者实验中完成,从反馈情况来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更好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笔者对近年来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黄山学院化工专业的师资、生源、办学定位和其他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黄山学院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为同类院校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毕业论文(设计)认识不足。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认识不足。相当部分学生不能明白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只是把毕业论文(设计)当成一门普通的课程。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浑浑噩噩地对待毕业论文。
2.2部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尤其是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地方性普通院校的各专业有相当多的学生打算继续深造[2]。例如,我校20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共有69人,其中有47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参考率为68.12%。研究生的笔试和面试都要耗费学生极大的精力,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上课、考研复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之间分配时间,导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紧张,论文质量下降。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培训提升策略
本文作者:宋智芳 盛建东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农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之一,2000年6月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于同年试点招生,具有特定农业职业背景,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工作的研究,有助于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从中央到各地方省市、社会各界,对新疆的发展均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新疆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新疆现代化农业也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显现出令人惊喜而振奋的“新疆效率”。新疆农业的大发展不仅为自治区也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证,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新疆农业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各领域现有人才素质,显的及其重要。
一、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我区农业推广系统中普遍存在人员学位、学历偏低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推广、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之对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对象的条件要求较高、学费较贵,致使生源的数量匮乏。扩大招生规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农业部门、面向基层,广泛阐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打消考生与用人单位的等级顾虑,吸引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的一种专业学位,与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同属于一类型的学位,是一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不能说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其次,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解决学员的学费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全部来自本自治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各农业领域骨干人才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提供智力障。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在充足的生源中择优录取,保证生源的质量,提高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