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应用型模拟电子技术论文
一、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堂理论教学、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教学和实践教学。其次,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实践应用则贯穿于大二(下)到四年级的毕业设计,如大二的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三的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大四的毕业设计等。其三,除了这些必修科目以外,在一些选修类项目,如大学生科技创新、电子设计竞赛、社团组织中也体现了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运用。通过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行之有效的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学习、实践模拟电子的相关知识,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期间,使学生在反复学习实践中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手段不断改革
为了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一,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有效的改进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站在教师的角度,仿真技术的使用,使教师在原有电子课件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实际电路的分析过程,使得教学生动直观,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软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并且可以使其深刻理解在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通过仿真直观的了解本课程研究中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探索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完相关理论后,引导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自行设计波形信号发生器、多路输出的直流稳压电源、心电图信号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光电报警器等。学生通过这样一些模拟电路的实际应用,了解了课程的作用,明确了学习目标,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进行自发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探索研究、再探索研究到最终验证的良性循环过程。第二,开放实验室,提供探究和创新的良好环境。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面向工程的课程,基本的应用电路在掌握了基本理论后,都需要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发现问题→结合理论修正问题→再次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均不断拓展。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在实践中切实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院系面向电子信息类学生开放电子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场所,更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不可取代的自主学习平台,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除集中实验外,课后及其他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时间安排,自行登记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和研究。电子技术实验室安排值班教师为实验学生答疑,帮助学生探究和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目前在建校级资源共享课程。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研究型学习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和教学相关的资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探索式研究式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延伸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而且学习起来更加自主、高效,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教学是一个获取知识、启迪思想、激发潜能、培养能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设计一种教学策略,通过优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精彩而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且在课后进一步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思想指导下,我们不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侧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科技期刊多媒体融合与发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正在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目前用户最多、传播影响力最大的两类新媒体:一是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二是手机媒体(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科技期刊的多媒体融合就是传统期刊、传统期刊与网络的融合、传统期刊与手机的融合并存。“多媒体融合”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既有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与科技期刊社合作,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也有科技期刊社建立自办新媒体,将传统期刊及其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和发行的多媒体融合。
一、多媒体融合中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多媒体融合的前提是必须建立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前期投资大,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服务器5~10年的生命周期到了,就必须更新升级服务器,而软件更新升级周期更短,这些都无疑给新媒体的各个功能模块正常运行以及与用户设备的对接带来难度。因此新媒体的投入和长期使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软硬件和专业人员来支持。近年来,很多期刊社都陆续开发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利用率却并不理想,其中的信息与期刊论文内容并不一致,除了期刊数据的电子版发行外,多数内容与期刊出版内容无关,与深入研究的论文本体无直接或太大关系。但是,纵观各期刊社的新媒体,无一例外地都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各样的发行、征订、广告合作信息。也就是说科技期刊都在寻求多媒体融合下的期刊发行新出路。期刊发行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关乎科技期刊的行业发展情况、专业学术水准、读者定位、选题策划。
二、多媒体融合中科技期刊发行的现状
科技期刊多媒体融合是将纸版期刊及其内容完全融入网络和电子信息平台,成为电子期刊产品,是浩瀚的“网络海洋”中一个小小的“水分子”。科技期刊及其中的论文如何在网络中被搜索到,能否被快速准确地检索到,目前只能依靠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搜索引擎。在现今社会,由于网络的出现和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凡是可以被用作交易的物品,均有盗版。人们认为“存在即合理”,进而代替“合法”。近十年来网络中电子盗版和线下的实物盗版因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而剧增,追根究底,就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利用网络和第三方交易和交流平台,让人们对法律失去敬畏,用存在代替法律、法规,用违法产品和营销手段通过网络垄断宣传与付费推介的方法使其迅速地滋生,进而以不法代替合法,法律在网络垄断平台支持下的欺诈者面前“全然”失效。即便是编辑部耗费巨资打造期刊的官方网站和投稿系统后,同样也存在编辑部网站和投稿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必须由用户依赖网络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搜索引擎才能搜索得到。目前国内搜索引擎公司都有很强的商业目的,在其商业运营模式下,可以直接将虚假信息或者假冒信息优先置顶,放在搜索结果的首页,并在其上做特别标示,让搜索者误以为是所要找的,进而点击进入链接页面,而正版期刊的真实信息却被人为屏蔽掉亦或被挤压到搜索结果靠后位置。其次,当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和很大部分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根本就不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是什么,对于国外数据库更是所知甚少,也不会使用这些大型数据库。新媒体融合从理论上来说是使科技期刊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检索平台上,进而实现搜搜即得。但某些作者的论文不上网,或期刊社不提供数据给数据平台或媒体平台,也不在自办新媒体上提供电子版全文,那么就达不到多媒体融合期刊发行的最理想目的。再者,科技期刊中的研究内容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并不是每个媒体都会感兴趣报道,也不是人人都关注和期望了解。因此,对于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及技术研究等内容的传播和发行,被限制在一定的媒体圈子中,并不能让所有媒体广泛转载和传播。
三、多媒体融合发行期刊电子版对用户端的影响
1.用户阅读和下载电子版费用高
高校学术期刊创新管理与服务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学术期刊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在大数据基础上集约出版、精准推送和按需订阅等,已成为发达国家学术期刊基本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如何顺应时展,从闭门办刊转向开放办刊,改革创新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从传统纸媒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组建学术圈、扩大影响力,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情况的比较,探寻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学术期刊创新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一、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情况比较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规模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及数字化等既有共同点又有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和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①。欧美发达国家历经200多年的发展,其专业期刊呈现专业性强、分工精细和出版周期短的特征,并形成了数家大型学术出版机构,如爱思唯尔、施普林格、NPG等。美国的Nature、Cell、Science等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立足各自领域,探索多元化办刊,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西方学术期刊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已形成传统纸媒与数字互联网传媒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及特色鲜明的运营理念。我国高校学术期刊以学报为主,起步较晚,始于东吴大学1901年创办的《学桴》。新中国成立后,期刊事业有了新气象、新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学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2018年,我国科技期刊达5020种②,社科期刊达1523种③。高校学术期刊从创办初始就具有专业性、学术性的特点,在整个学术期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21世纪初,全国1000多家高校就拥有3000多种学术期刊①。
(二)管理机制与经营意识
国外学术期刊尤其是科技类期刊,从投稿到出版一般快则两周、慢则一月。它们将论文碎片化、模块化,根据读者需求重新整理打包,建立一对一的读者销售服务模式。2015年,爱思唯尔旗下近2500家学术期刊,共收到投稿130多万篇,刊发40万篇②。2009年,据国外网站Folio报道,Time因善于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空间多平台与读者交互接触,在“数字革命智囊库”调查中,其数字IQ指数排名第一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随之改变,期刊数字化应运而生;国际大牌学术出版机构和知名期刊善于用多样化手法满足作者和读者需求,不断提升管理经营意识④。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已形成较稳定的“作者—专家编辑—读者”的关联群体,他们建立了严谨高效的具有集约投稿、在线审稿和读者订阅等功能的综合数字化运作平台系统,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知识编辑传播速度,以满足人们快速的知识更替需求⑤。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综合化办刊道路,到20世纪末出现了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报“千刊同面”的同质化、类同化发展⑥。为此,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连续一系列整顿期刊的文件,包括1999年的《关于严格期刊刊号管理问题的通知》、2002年的《关于清理整顿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通知》以及2004年的《关于开展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尽管2012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市场化改革,但以学报为主的高校学术期刊转型面临重重困难。随着近年来国内大数据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移动手机用户量激增,为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带来了契机。
二、高校学术期刊管理和服务的局限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第一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体会
1引言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技术课程,高校中开设的电气类和自动化类等专业都要学习电子技术这门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基础课程,其教学要适应就业方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子技术这门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2改革教学模式
第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且在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探究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设计任务。第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以外,还可以帮助小组其他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优点;此外,还掌握了电子技术设计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查阅和收集资料,选择要用的仪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在合作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是非常为有利的。
3改革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工程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在开展课题设计或探讨活动时,应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选取的素材要有研究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虽然,每一学科的教学和发展都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学的内容也不是说变就变的,但是教师要学会灵活的变通。当前社会的科学和技术正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快,如果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教学必然会滞后性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深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并将一些新技术和新知识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实践研究活动掌握更先进的电子技术,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电子技术人才。
国际与国内口译教学研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该领域的研究范围逐步拓展,涉及的话题包括机器口译、机辅口译自主学习、口译培训中多媒体的使用、口译语料库等。最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空前活跃且硕果累累,涵盖了计算机辅助口译培训、口译中新技术的使用、专业口译训练软件的研发与介绍、翻译记忆系统的研究、远程口译教学等。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诞生了一些较为活跃的研究中心,如意大利特里斯特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比利时孟斯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等。在国内,截至2012年9月,以“口译教学/培训”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知网”搜索到各类文献877篇,其中标题涉及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等词汇的共105篇,占总数的12%。经过对上述105篇文献的整理,可以将国内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5年为萌芽阶段,仅何高大、曾文雄[8]等少数几位学者对此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且内容多限于理论思辨层面,并未触及具体的口译教学实践。2006年和2007年随着我国翻译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相继设立,对口译教学的研究逐年升温,相关研究已渗透到口译教学的诸多领域,如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的模式、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资源、语料库建设、自主学习、实用性软件的应用、专题性网站与平台的开发等。
研究取向对比
从宏观研究视角看,国外研究主要有两个取向:一是探讨信息技术对口译职业的影响,二是研究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对于前者,“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在2000年就与德国翻译协会、欧洲法院、世界海关组织、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口译司等五大机构联合制订了“会议口译中新技术使用的规范”,对电话会议、多语种视频会议和电话口译等技术标准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Moser-Mercer[9]从资料准备、背景知识、信息分类、多元信息输入、现场气氛感受、传输质量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口译职业的影响。
对于后者,国外研究涵盖的主题涉及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流程、教学要素等。口译教学环境与工具的变化势必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导入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式学习等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Lobo[10]既分析了新技术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又阐述了新技术给笔译和口译教学革新带来的机遇。教学流程与教学要素是口译教学的微观领域,研究者对它们的探讨也非常深入,如Sandrelli[11]指出,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至少发挥着以下作用:有助于构建数字化口译资源库,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练习素材,构建真实口译场景以及为师生同步与非同步的交流提供便利。
我国的研究取向相对单一,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国内多数研究者都认同信息技术给口译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教学资源的多样化,素材内容的真实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口译训练的情景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便捷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化。同时,陈亚敏[12]等人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内容的适当选取问题、学习资源的甄别问题提出了质疑。此外,教师在新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等问题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在教学应用方面,国内研究者除探讨应用的原则、模式与策略外,蒋铁海[13]、刘进等[14]还从实用工具的角度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实现形式与效果评估。
从研究方法的取向看,国内思辨类研究占据主导,实证类研究较为缺乏,宏观视角研究远多于微观视角的研究。经过对上述105篇国内文献的统计,我们发现实证类文章仅占13%。比较而言,国外实证研究占同类研究的近一半。值得关注的是,国外一些研究者坚持对同一主题实施长期实证研究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例如,LeongKo自2004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完成“远程模式下的口译教学”的博士论文后,至今连续八年对远程口译教学进行了不间断的实证研究。
教学法因素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