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子科技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子科技培训

国际化工业工程创新与实践

摘要

本文引入新的理论视角——“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对IE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所指导。文章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水平IE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工业工程;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职能,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高校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浙江省属高校结合省情、校际开展有益的尝试。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颁发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杭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进一步规划。2015年校党政会议一致通过了我校“十三五规划”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的一系列指导文件。

1高校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

以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为例,它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目前IE专业已被认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十大支柱之一,IE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人才培养模式瓶颈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国际化特征不明显;部分高校与国外教育接轨、联合办学过程中机制不顺等。因此,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高校IE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IE人才培养需要在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①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IE人才。②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③④提升高校改革发展水平,⑤加快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意义重大。现有文献资料中,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理论指导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少。IE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多为局部领域研究,对于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虽略有涉及,但总体看,研究文献依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对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课程质量与结构、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制度制定与管理、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还不完善.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专业实际,以教育国际化为背景,从微观和实践角度出发,深入、系统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讨IE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对IE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有所助力,对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有所指导。

阅读全文

电子设计培育方式探讨

作者:高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建设电子设计培训中心,搭建电子信息活动平台

作为近年来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第二课堂,大学生实践培训基地已逐渐引起国内各高校的关注,对于形成“课内外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活动平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投资过百万创建了电子设计培训中心,该中心既是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培训基地,也是广西区电子设计竞赛的测评场所,更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技活动平台。其建设思路定义为: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主线,整合电子信息类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务实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等多层次训练为目标的电子信息科技文化活动平台。中心根据学生科技活动特点及学科发展要求,除购置了电脑、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设备以外,还配置了EDA开发系统、DSP开发系统、单片机开发系统、德国“乐普科”自动制版系统等设备。中心网站定期公布一些题目,全校学生均可自愿参加制作,经培训中心指导教师验收合格后,即可进入中心学习。中心在时间、空间、资源、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管理,培养学生的自觉研究习惯。培训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

1.1开展一系列分项目、分层次的讲座,包括有关电源、DDS信号源、扫频仪的原理,设计思路,高频电路,FPGA,单片机,控制理论,论文写作等专题以及电路调试中的实用方法和技巧。近三年来,电子设计培训中心在区内开出公开讲座2次,校内讲座10余次。

1.2编写《Protel设计与提高》、《FPGA实践与应用》等培训教材,面向电子设计爱好者组织经常性的培训,通过训练考核促进学生设计与制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利用与电子行业相关企业建立的合作机制,由企业主动提供新产品、新设备,对师生开展进校集中培训,介绍行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1.3为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教师科研、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提供技术指导及设备支持。“小功率数控交直流电流源”、“基于FPGA的RFID实训平台”、“智能无线搜救系统”、“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SSB无线收发机”等一批学生项目相继完成并通过测试。

1.4作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的测评基地,为整个广西赛区作品的测评提供全套设备和良好的测试环境。培训中心的管理采用教学改革项目模式,学校每年验收一次,根据中心当年的培训规模、参赛成果等划拨下一年度经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通过中心的活动扩大了知识面,同时学校也遴选出了一批参加区级和国家级竞赛的种子选手。

阅读全文

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

自2014年我国成立由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在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①信息网络安全俨然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然而信息安全长久以来都受制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②据权威机构的信息统计,每年国内各高校培养信息安全毕业生累计不超过8万人,但是信息安全的人才缺口将近50万人。③据ISC分析报告,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数量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人。上述数据表明,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事业,人才是关键,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已成当务之急。④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公安院校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提高我国公安院校学生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以及对信息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管控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公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其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素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公安工作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在公安院校设置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⑤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文,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而作为该学科下设的六个方向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与执法,无疑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⑥截至目前,我国有包括公安院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建立了本科信息安全专业,其中有21所公安院校设立了信息安全专业、有19所公安院校设立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他们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初步建立了具有各高校特点的教学体系。“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由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高教司指导,⑦教育部信息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各高校承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2008年是第一届,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0届,参赛作品涵盖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信息安全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创新型应用实践。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我国第一个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公安院校并率先设立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在全国组织了“主任论坛”、“教师研修班”和“电子数据取证竞赛”等专业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电子科技大学也是我国较早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还承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两所高校在信息安全领域合作开展了“基于学科竞赛的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项目的研究,总结了两所高校参加历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去,逐步形成了“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梳理,以便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引领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二、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路

信息网络安全人才需要具备攻与防的完备技术闭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学术与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组建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过于注重于课堂理论教学,欠缺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目标,忽略了整体的信息网络安全能力培养;⑧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较差,使得学生缺乏知识整体性认识,使学生难以构建起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同时,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两所高校并未完全将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案例引入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致使学生所学的课程和专业知识陈旧、面窄、实操性差,同时创新性、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较少,导致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和公安工作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要。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为信息安全专业提供了一个培养良好专业素质、创新思维的平台。基于上述现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创新开拓、独立思考等能力,项目组围绕信息安全竞赛构建了“教学—实践—竞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是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信息安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螺旋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容灾恢复、系统维护、审计评估、应急处理等专业能力培养,到技术创新、写作表达、工程实践、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了“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以学科竞赛为牵引的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值得公安院校借鉴和学习。他们在全校范围内创新性地开设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挑战性课程”,该课程内容以竞赛的作品赛和技能赛两个模块为载体,从实用和创新的挑战性问题切入,培养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以挑战性问题的分析与选题、核心算法设计、文档设计与总结三大模块为教学内容。在挑战性问题的牵引下,采用生物识别、通信加密、区块链、深度学习、数据库、网络攻防及漏洞发掘等支撑技术,实现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攻防兼备的创新能力。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竞赛主题分析与选题模块:本模块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基本理念、获奖分析开始讲解,详细分析了近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奖的题目类型、特点及涉及的知识基础,依据历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参赛指南》和《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系统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竞赛。2.核心算法设计模块:包括了作品赛和技能赛所需要的主要技术和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生物识别算法,生物识别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历年获奖作品对其实现框架、主要阶段进行介绍。(2)通信加密算法,包括DES、RSA、AES、国密算法与算法辅助工具开发、攻击防御安全性分析等。(3)区块链技术,通过对区块链核心技术的介绍、伪造区块攻击的模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区块链技术。(4)深度学习算法,这是信息安全竞赛常用的技术之一,结合历届信息安全竞赛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对线性分类、得分函数、损失函数、softmax分类器、最优化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5)数据库技术,设计系统的数据库,且对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以及相应的防御方法进行介绍与实践,如SQL注入攻击与防御等。(6)网络攻防技术,针对个人计算机或者企业计算机遭遇的攻击,采用相应的攻防手段,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7)漏洞发掘技术,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攻防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发掘。3.文档设计及总结模块:对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管理体系和比赛策略的讲解,主要是介绍竞赛作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流程和规范要求。重点介绍系统设计步骤,设计与总结报告、测试报告、作品简介的撰写基本要求,设计与总结报告示例,以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电子科技大学自开设该课程以来,已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获得50余项奖项,获奖数量全国第一。这表明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挑战性课程”内容建设为载体,在培养攻防兼备的信息安全创新人才模式探索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可以看出,由于全国信息安全竞赛所有获奖的作品都是国内各高校最新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的缩影。通过对竞赛作品的分析、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了信息安全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方法。累累硕果告诉我们,一门创新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完美展现了信息安全专业的前沿知识和能力,对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可谓是创新引领全国呀!对于公安院校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虽然没有针对信息安全竞赛的课程,但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也融入了信息安全竞赛中涉及公安应用的内容,还增加了专业课程的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内容把课程的应知应会结合该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来设计训练内容,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很多是教师参考信息安全竞赛内容设定的,可以说信息安全竞赛引导着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

四、依托信息安全竞赛,全方位提升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阅读全文

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措施

摘要: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界人士对信息的需求都比以往的时代要多,为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做好借阅信息化管理措施极为重要。所以本文首先介绍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借阅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其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借阅系统;问题;措施

现今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有了极大提高的同时,物质文化需求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在跨世纪的脚步发展中,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也显得极为重要。现如今,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信息时代爆发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图书馆的工作有自动化系统来运行和完成。面对着图书馆每天都有大量的书籍被借出和换入,这每一个程序环节都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可以说这种信息化管理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再次,文章首先阐述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它的意义,另外从图书馆借阅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来看,分析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提高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希望本文的论述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

1、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优势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建构浅析

摘要:为了及时、真实、系统性地保存和利用科研档案,针对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对完善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效率,促进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分类管理

档案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档案管理是记录事实和还原历史的重要工作,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是人们日后审查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迎来了快速发展,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大量涌现,既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又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科研档案管理也逐渐显现出其在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其管理性和服务性功能受到关注。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不仅是学校科研发展的记忆基石,而且是学校科研重要的本源性信息源。但是在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档案管理水平跟不上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的纵深发展和技术技能积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落实“双高计划”的重要任务。

一、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已进入数据信息快速增长的新时代。大数据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和网络产生的档案信息的数量和类型已与过去完全不同,这对档案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1]。科研档案是科研项目在立项论证、研究实施、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资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的特点为:纵向和横向项目档案少,校级项目档案多;纸质版档案少,电子版档案多;保存的档案多,可利用的档案少等。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属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通常没有明确的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办法,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不规范状态。第一,科研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以往高职院校的功能以技能培训为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比较欠缺,其对科研的要求比较低,科研活动不活跃,科研成果和科研档案资料比较少,因此,一般不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第二,缺乏统一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由于不重视科研档案的管理,高职院校一般没有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也没有相应的资金和设备投入,科研资料散落在各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第三,缺乏现代科研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少职业院校没有现代化的科研档案管理设施,缺乏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多采用线下手工管理,不仅管理效率低,而且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查阅和检索费时费力。

二、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建构

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2],为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指明了方向。以此为指导,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提出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应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明确科研档案的管理目的。正如《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第一条所指出的,科研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因而新时代科研档案的利用目的应该更加凸显。科研档案在程序上背靠公权力,不仅具有证明其唯一可信的凭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价值和社会记忆价值[3]。通过科研档案管理,不仅能增加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的科研业绩和能力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为科研人员的职称晋级、聘期考核、评优评先等提供支撑。通过科研档案保护,一方面可以彰显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历程,强化科学研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高职院校的发展内驱力和吸引力,丰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档案管理,促进科学数据进行更大范围的共享利用,增加专利等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2.明确科研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内容、形式、年限等。(1)归档内容。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以科研项目分类为视角,一般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简称纵向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简称横向项目)及校级科研项目(简称校级项目)三类。纵向项目,指以高职院校名义承担的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下达、国家财政拨款的科研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级别。其归档内容主要是在纵向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项各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资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横向项目在各高职院校中具有差异,但通常都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类型。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科研项目相关管理办法中,将横向项目界定为“以高职院校名义与社会有关部门、企业、研究所、高校、其他事业单位等组织签订的科研合同(协议)项目”,其归档内容主要是在横向项目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资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此外,高职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立校级项目。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设立的校级项目主要分为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其归档内容主要是校级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资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总之,科研档案归档的内容主要是立项、中期检查及结项环节所形成的各种档案,其中归档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完整性指不能丢掉任何一个环节的材料,准确性指尽量保留有证明效力和利用价值的材料作为科研档案。(2)归档形式。归档形式主要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材料保存成本高,且查找困难,不易利用,但作为重要科研项目的档案材料,纸质版材料不可或缺。鉴于此,省部级以上项目档案材料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项目经费达到15万元以上的校级项目、合同经费达到5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其档案材料也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为了多种形式综合利用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内的高职院校基本都建成了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所有项目的全过程材料都可提交到系统中,同时需注意做好电子版备份。另外,对于占用空间比较大的视频、样机、实物等档案一般也都要及时进行图片化、技术指标化处理。(3)归档年限。《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在科研档案归档要求方面明确提出科研档案的保管年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2]。3.明确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归档的原则。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需要特别注意及时性、真实性、系统性原则。(1)及时性。科研档案的整理务必及时,要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收集有用的档案材料,特别是立项材料,要及时归档,防止由于项目研究周期长而导致结项时立项材料丢失或残缺。要尽量做到结项完成、档案整理工作结束,以防止有价值的关键档案流失,保证有用的信息得以妥善保存。及时性原则对延期纵向项目尤其重要。(2)真实性。为了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大部分材料,例如发给学校的成批的立项通知,一定要保证原件存档。与此同时,对于个人属性较强的证书,例如发给课题负责人的立项证书、结题证书,则宜使用复印件存档。横向项目成果的技术参数要尽可能翔实,为开发利用做好充分储备。(3)系统性。从项目立项到结项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档案材料,各环节档案要能够呈现出完整的保存链条,使各部分档案材料能相互印证,互相支撑。4.完善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科研档案管理机制主要通过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管理程序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1)科研档案管理组织机构。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确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体系和工作流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指定一名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并成立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应涵盖全校所有二级单位,同时所有单独建制的处级单位均由领导分工负责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并配有至少一名兼职档案员,形成健全、高效的科研档案管理组织机构。例如,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实践中,由项目组对项目各个环节、各种形式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和搜集;所在二级学院、科技处代表学校,在项目结项后对档案进行审核,确保将最有价值的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科研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所有项目的电子版材料及重要项目的纸质版材料;高职院校档案室(馆)负责对重要项目档案进行接收和保存。科研档案管理组织机构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科研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强调的是,科研档案的责任主体是科研项目组。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如高职院校科技处和档案室(馆)具有科研档案管理职能。(2)科研档案管理程序。科研档案具体的归档程序一般包括:科研项目组进行科研档案材料整理;二级单位对科研档案进行审核;结项后,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档案进行审核和整理;高职院校档案室(馆)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和接收保存。第一步,科研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收集和整理档案材料。对于纵向项目,在立项环节,要特别注意收集立项证书或立项通知、立项任务书或正式版本的申报书。在中期检查环节,主要收集中期检查表或年度检查报告、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研究报告等阶段性成果。结题环节主要收集结题研究报告、论文、专利、著作、研究报告、政府采纳证明、样机、实物等最终成果及结题证书等。对厅局级以上(含)项目组,在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提交科研档案材料的同时,还需在相应的科研管理网站提交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等材料。立项通知、结题证书等带有个人属性的材料归档时可采用复印件。对于横向项目,主要收集和服务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验收报告等。为了减少横向项目组的负担,争取更多的时间,横向项目不设中期检查环节。对于校级项目,主要收集科研课题申报书、任务书、结题报告书、结题成果等。对于两年期以上的校级项目,课题负责人需在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上传中期检查报告及中期成果。项目组要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收集,在结题阶段集中进行上述材料的整理。第二步,二级单位对科研档案进行审核。此阶段主要是进行科研档案的查缺补漏,特别要注意对关键材料的整理,例如鉴定或评审专家对科研项目做出的鉴定或评审意见和建议等。二级单位要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第三步,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档案进行审核和整理。对所有纵向项目电子档案进行审核,同时接收二级单位移交来的省部级以上竞争性项目的纸质版档案材料,进行审核、整理;对所有横向项目电子档案进行审核,同时接收二级单位移交来的50万元以上(含)重大横向项目纸质版档案材料,进行审核、整理;对所有校级项目电子档案进行审核,同时接收二级单位移交来的15万元以上(含)重大校级项目纸质版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连贯性。第四步,高职院校档案室(馆)审核、保存。每年统一对科研管理部门移交来的省部级以上竞争性项目、50万元以上(含)重大横向项目、15万元以上(含)重大校级项目纸质版和电子版档案材料做进一步整理,以方便提取和利用。

阅读全文

现代电子技术通讯的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讯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由于电子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通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大程度推进了通讯行业的发展,对促进通讯行业进程起到积极作用。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中,对通讯的质量、及通讯效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通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现代电子技术,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我国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阐述了现在电子技术的特点,并对当前我国现在电子技术通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且提出了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应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技术;通讯行业;应用措施

电子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项科学技术,所涉猎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技术整体发展情势良好,各方面技术表现较优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增强,通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产业也极其重要,改变了通讯手段和形式,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讯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现代电子技术特点

1.1智能化

阅读全文

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对策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能够促进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对策,希望对该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管理与档案数字化实现,传统的档案信息记录、保存、传播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科技管理档案的重要任务已转变为,科技管理人员要积极反思自身不足,重视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转变理念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项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进步。

一、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档案管理的优势

(一)电子科技档案得到发展

传统的科技档案分为两种形式,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以科研材料、申报资料等为代表的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为辅,电子档案的利用效率和质量不高。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了各大高校科研单位建立科技档案管理电子平台。电子平台扩大了科技档案的存储能力,能够存储更多种类的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了档案信息源,如:文档、音频、视频等,为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存储提供了便利,节约了科技档案管理的存储成本。同时,丰富的信息源也为科技档案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档案的工作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发展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摘要:双创型人才培育作为国家各所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关键任务,各院校应针对自身办学方向以及教育现状,积极探究契合学生及专业的双创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双创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入手,探索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双创教育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双创教育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在祖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双创教育渐渐成为各所院校人才培育的核心任务。双创教育活动的进行需要将创新能力为依托,而创新能力培育需要具备一定创新技能与知识储备,同时知识储备和专业教育息息相关。国内各所高职院校应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基于不同专业特征,建设针对性地双创教育体系。学校应转变双创教育和专业教学脱离的情况,将双创教育、专业教学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培育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得以发挥。

一、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双创教育面临的困境

首先,双创教育制度尚未完善。现阶段,多数学校已建成电子专业创新基地与院系两级创新实验室,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尽管多数院校较为注重学生群体双创教育,但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资金受限等问题。因此,尽管院校拥有试验场地,但缺少教育指导及资金支撑,导致多数学生在双创教育方面得到的实训机会较少。其次,双创教育框架缺乏合理性。当前,仍有诸多高职院校为学生们设置过多专业类基础课程,使得学生们被动单向的接受知识传输,较大程度弱化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育。除此之外,双创教育师资短缺。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师考核层面,注重其科研成果而忽略这些成果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此现象导致多数教师在电子专业学生双创教育实训方面的主动实施意愿不足,从而产生教育实践浮于形式以及应付考核等问题,对高职电子专业双创人才的培育具有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双创教育模式

(一)增设创新创业有关专业课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