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影创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影创作论文

武侠三部曲的文献研究

【摘要】电影艺术由画面、导演、演员、场景、美工、摄影、音乐等构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和画面。电影音乐受画面制约,根据人物情绪的需要和剧情的发展而出现停顿、起伏,将电影音乐影像化。《英雄》上映于2002年,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谭盾为其配乐。本文以知网搜索到的18篇与之相关的文章为例,分析《英雄》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

【关键词】谭盾;英雄;研究现状

一、叙事风格及影片情节

《英雄》采用整体叙事结构,用“戏中戏”的表现方式来呈现整个故事。“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的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同门师兄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残剑的态度更引来了飞雪的不满。残剑力劝无名放弃刺秦,这使无名大为不解。在无名赴秦的路上,残剑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并解释说,这是他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秦王不可杀。积怨已深的飞雪再也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残剑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飞雪的剑下。飞雪深为愧疚,最后双双戕身戈壁大漠。秦王召见无名。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七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最终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整个故事以无名上殿刺杀秦王的过程展开,通过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展开无名与长空、残剑、飞雪的故事,故事结束,无名刺秦。可以看出故事的主线是无名刺秦,故事的副线有2条,分别是无名击杀长空,及无名击杀残剑、飞雪。”[1]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在知网搜索关键词“谭盾英雄”,现已搜集到的相关文献有18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电影音乐《英雄》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内容的梳理,本综述将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五类: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的文章有2篇,探讨电影音乐创作特色的文章有7篇,分析武侠电影本体的文章有2篇,探析配器技法的文章有5篇,新闻报道的文章有2篇。

(一)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

阅读全文

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引言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论文题目的选定对于论文是否顺利完成来说相当关键。“题好一半文”,论题选得好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小论文,可以顺利铺展开来,写得顺利,而且还能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凌教授就谈到:现如今很多论文题目仅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得出文章是本科论文甚至硕博论文都无法处理的,学生们论文写作困难很多是源于题目选得不好,而论题选得不好,会为收集整理材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选题是决定论文成败的重要前提和主要环节之一,不容忽视。

二、研究方向和选题

从广义上说,科研选题是由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课题决定的。而往往研究方向决定研究人员在长时间内的探索方向,选择研究课题则是在探索方向上选定突破口与制高点,明确在这个方向逐步实现全面占领的具体课题任务,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以及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1.研究方向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去看电影,首先我们要通过报纸或网络电影APP查看最近都有哪些类型的电影,就情绪类型而言最常见的电影类型有:动作片、冒险片、喜剧片、恐怖片、幻想片、爱情片等等。论文选题方向的选择就跟我们决定要去看什么类型的电影一样,要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

2.选题原则

阅读全文

论知识体系对电影创作的正向引导

【摘 要】纵观电影史,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电影创作的奇才,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但却创作了许多令人称赞的电影作品。甚至有些非科班出身的电影创作者要比一些科班出身的电影创作者更有表达欲和艺术创作的敏锐直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一些科班出身的艺术工作者和电影创作者缺乏综合的知识体系,无法为其艺术创作提供基础支撑。而另外一些非科班出身的电影工作者认真学习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某些专业的知识并产生了独到的见解,再把他们所了解的知识嫁接到电影创作当中,进而可以持续创作优秀的作品。因此,每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人,都不应忽视综合的知识体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影创作;电影导演;艺术理论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的全荣哲教授曾经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提到了雄厚的知识能力对艺术创作的巨大影响。他认为,不同的电影工种和从业人员对视觉艺术的理解皆有所不同,但是理解的差异中也一定存在着共性的解释,因此全荣哲教授建议我们一定要学习综合的知识,要学会对各个学科进行跨界整合。只有深刻理解和吸收庞大的人文社科知识,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回归电影创作的讨论中,我们可能会发现电影史上有很多“一片流”导演,他们一辈子就只有一部优秀的作品(大多是导演的处女座)令人称道,而他们之后拍摄的电影往往都沦为三流作品。之前笔者不明白那些导演为何沦落至此,现在细想就会发现“一片流”导演虽然有着超出常人的视听创作才华,他们可以凭借此天赋创作出高于普通人的处女座作品,但是他们本身没有建立深厚的知识体系,所以总是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创作困境。而真正能够影史留名的电影人,他们一定认真学习过人类基础文化知识并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纵观当今主流电影创作者,持续拍摄出优秀电影作品的导演或编剧大都有着人文社科等相关专业的学习经历,多方面、多角度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持续不断地拍摄出优秀且具有思辨性的作品。下面笔者分别从文学、哲学、和社会学三个学科出发,简要阐述这些学科知识对于艺术创作(主要指电影创作)的正向引导。

一、文学

电影在诞生之初的一段时间,深受戏剧和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的影响,因而产生了大量的“舞台化电影”以及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为此,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毫不留情地对这些电影进行抨击,他认为,电影并不是综合艺术,电影并不需要文学或戏剧的加持,电影要靠其本身特有的表现手段为自己正名。如今,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学说依然广为流传,并成为很多电影原教旨主义者的理论靠山。可是,虽然我们推崇电影要脱离文学和戏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了解、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相反,如果一个电影创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将成为他进行电影创作的宝贵财富。当今最成功的主流商业电影导演之一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他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的是英国文学,进入电影行业后,他不仅将“作者电影”与好莱坞工业体制的优势完美结合,而且还通过对作品叙事奇观的呈现和后现代文化特质的思索,恰当地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在自己的电影当中。文学专业的学习背景不仅使诺兰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使诺兰对各种叙事结构信手拈来。诺兰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在文学作品中奇诡的想象力和叙事模式被诺兰搬用到电影创作之中。这使诺兰在好莱坞工业体制的束缚下保持自己的作者性,并不断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文学的思维有别于电影的思维,文学具有极大的抽象性和自由性,而电影是具象的并且受到现实物象的限定。如果一个电影创作者在精通电影语言的同时,又有着极深的文学功底,他就可以很好地把文学的叙事逻辑和创作思维电影化,最终在电影创作中开辟出新的叙事方式和视听奇观。

二、哲学

艺术和哲学历来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思考的最高形式,而艺术则是人类感性感知的最高形式,二者一起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冠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哲学不仅是科学之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哲学也会影响到艺术创作。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合,一个艺术家或者说一个电影导演如果接受过哲学思维的训练,那么他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把一些哲学的思维逻辑或者高概念融合于作品之中,进而创作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回归到电影创作当中,一个电影导演如果能把深邃的哲学理念具象化到电影银幕之上,将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电影作品。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导演”,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专业,而后进入电影行业。泰伦斯•马力克翻译过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深厚的哲学功底体现于他的电影之中。马力克自编自导的作品独具一种“存在主义”的影像魅力。其早期的电影作品如《天堂之日》就用大量表现自然界万物繁衍生息的空镜头来展现哲学化的影像世界。从马力克导演后来拍摄的战争题材的影片《细细的红线》也可以看出,他思考战争的角度与其他导演不同,他的镜头和影像专注于战争期间的植物、动物,他没有把叙事重点单一聚焦在战争对人类的伤害,他侧重表达的是战争对整个地球自然环境的毁坏以及战争对世间万物的戕害。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刻研究,使泰伦斯•马力克能用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来创作电影,这是哲学功底促进艺术创作的典型案例。西方哲学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分析哲学的思维流变,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中国有古老的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成果,再加之后来的儒释道三家哲学体系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思维脉络。所以,一个艺术创作者如果精通哲学,了解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一定会创作出极具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

阅读全文

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编辑能力培养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是指把传统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与新媒体传播通道(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相互结合,实现资源共享,衍生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的新作业模式[1]。期刊编辑对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编辑的优势,培养编辑的能力,给编辑部带来新的思路、方法和理念,使编辑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健康稳步发展。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编辑能力的培养对于期刊编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的基础、素质提升的关键,关乎期刊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从学习能力、编辑能力、出版公关能力、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五个方面对期刊编辑应培养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1媒体融合对期刊发展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已形成成熟、完善的新媒体传播格局[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2015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速度愈发加快。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3],媒体融合的大趋势给期刊传统出版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数字出版对期刊传统出版造成多方面的冲击,数字出版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是对期刊传统出版形态和样式的全方位变革[4]。其次,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对期刊传统期刊的周期性出版造成了更大的冲击。最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阅读平台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具备了更丰富的体现形式,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下降。

2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编辑应培养的能力

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应着重培养期刊编辑在学习能力、编辑能力、出版公关能力、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期刊更快的完成转型。

2.1学习能力

期刊编辑的学习能力是指获取并掌握期刊编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既包括观察、认知、思考、理解、掌握等学的能力,也包括应用、熟练、创新、创造等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5],是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其中,构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体系,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的基础,也是素质提升的关键,关乎期刊的良性发展[6]。期刊的编辑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构[7]。在编辑技术学习能力方面,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编辑学、语言学、写作学、新闻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专业技术学习能力方面,以《无人系统技术》期刊为例,期刊编辑需要在学科研究热点、无人系统自主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完成选题策划、筛选稿件、编辑加工等编辑出版工作。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提高学习新媒体技术相关知识的能力,成为期刊编辑的重要任务之一。期刊编辑应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新媒体的学习方面成为主力军。期刊编辑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方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积累,积极参加编辑出版和专业技术的培训研讨,努力搭建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阅读全文

略论微电影的剧本创作

一、用“自然法则”去创作微电影剧本

微电影的创作是普通电影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其中的艺术范畴之一。在微电影的剧本创作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非去遵循很多技术上或理论上的条款去设计。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然的法则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必须提到科学思想的复杂性的高度上去认识它们。”20世纪最有禀赋的美国小说家司考特•费兹格拉德就是一个典范,他就试图用摄影机的角度和错综复杂的电影技术来创作电影剧本,但这些东西却妨碍了他的写作初衷,最终他写出来的剧本没一个不是经过后来大量改写才能得以问世的,甚至有的一直躺在制片厂的保险柜里,蒙上一层尘土。其实想要创作出具有可拍性、可看性的优秀作品,我们只需要抓住一些在戏剧写作中的细节要领,就可以尝试开始普通民众的微电影创作。左拉也于1881年在他发表的论文集《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中强调“自然主义”戏剧的名称及其创作原则。他认为“,真实不需要矫饰,剧作家必须如实地接受自然”,而无须通过想象来安排一系列戏剧效果,这跟费恩曼对于电影创作的思想是一致的。

微电影的容量不大,且主力的制作人员多数为非专业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生活经历的提炼与不矫饰的戏剧化的描述,是创作出好剧本的捷径,因此微电影的创作人员,加深对自然主义戏剧观的理解,是一条理解易见效快的途径。但是,基于微电影之微小特点,其无法像长篇巨作那样,具备“凤头、猪肚、豹尾”般的完整性。那么,我们不一定非要在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设计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剧情,有时候却可能只需要几个充满强烈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足以牢牢抓住观众,从而成就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常规的剧本创作讲究铺垫,也就是猪肚环节要肥而不腻,这样高潮才能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微电影的猪肚环节注定是需要瘦而不柴,才能烘托出一个好的高潮。自然主义戏剧观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将长长的铺垫简化成几个生活中决定性的瞬间,并将这几个瞬间穿连起来,同样能做出很好的铺垫,而这几个瞬间需要信息传达非常到位,才能以短概长,这就需要与观众的生活经验非常贴近,才能为观众用短的信息提示从而完型出长的过程。而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强调的一大重点也就在于戏剧的贴近性,这显然非常符合微电影剧本创作的诉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客户定制,另一种就是自由创作,而且这两种模式已经初具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两种模式的特点来研究一下微电影的剧本创作。

二、商业宣传诉求明确的微电影剧本创作重在扼要、入戏快

客户定制,一般由商家直接寻找制作团队来量身为其打造微视频宣传片,商业宣传诉求非常明确,此类微电影通常以草根平台——高端制作,这类悖论的结合来引发内在的“竞争”,从而对观众建立初步的吸引力,有着精良的制作团队与一线明星协作。或者也有某些网站自愿在微电影的运营中承担中枢的作用,将剧本选拔项目和广告商之间联系起来。有的网站的操作方法如下:如果有广告客户希望拍摄一部宣传自己企业的微电影,广告客户会委托网站上剧本创作任务,说明剧本的创作方向和简介,然后借助网络平台大范围召集符合这个客户要求的微电影剧本。这样的模式不仅为广告商减轻了很多负担,同时也使很多优秀的剧本和优秀的编剧创作人才不断被发掘出来。比如《一触即发》、《不跟随》这样的纯为商家造势宣传的微电影,就属于客户定制型,它们在创作时需要找到产品要宣扬的性能和想要造势的理念,再找到某个故事或人物作为载体将其自然地表现出来。这两部作品都做到了巧妙地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诠释出该产品所要的主要性能和品牌理念。这是很多定制型创作者值得学习的典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规的广告宣传片不同,这种定制型的微电影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拿广告当电影看,甚至忘了这是在宣传产品。所以其要求创作者对于主题的驾御能力一定要强,不能延展开来信马由缰。我们要先明确客户的需求,从而确立主题,然后再展开思路,尽量通过不同层次的矛盾来反映该主题。而且创作者最好有奇思妙想的创意使广告有意思、吸引人。比如“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里,要求在十分钟内说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有很多国内外优秀导演都加盟其中,像《百花深处》《、生命线》都是值得欣赏的短片。像一些传统电影,在剧情设计上、引发共鸣上也做得很好。比如电影《转山》,片名听起来貌似是个平铺直叙的公路片,但影片借主人公张书豪的经历渐渐展开,在他经历了一切凶险之后,终于站在了布达拉宫前,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时,观众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欢乐。另外,该片的情感戏一样饱含感人的温度。最后主人公从西藏回来再度在校园遇到他的女友,两人平和地并肩走在校园里,波澜不惊的情感故事,不禁让观众心生暖意,引发强烈的心理共鸣。

美国电影研究者悉德•菲尔德曾把电影的戏剧性结构总结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建置、对抗、结局三大部分。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的组成部分就决定了电影表现的最终呈现。常规电影较长的时间篇幅,可以为开头提供较为宽裕的时间量,来设置一个导入的环节。微电影由于篇幅短,导入环节不太可能很长,所以导入环节就应该力求简洁有力,较快地进入故事的发展阶段,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矛盾:简短的开头,信息的跳跃会比较大,要弥合这对矛盾,微电影影片开头的创意设计与节奏把握就变得极其重要,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像“北京麦田映画”的微电影作品《爱疯时代》,惊悚微电影《镜中迷魂》,以及百度公司制作的《旁边的陌生人》《、火锅》等微电影作品都是此类创作的典范之作。这几部微电影普遍特点是开头特别出色,从一开始就能明确地吸引住观众,节奏普遍较快,在观众还来不及因为它们是广告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前就变化出全新的信息点,开头开门见山,转折频繁,转折力度也大,整体跌宕起伏较为明显是目前看来比较成功的商业微电影的最常见手法。

三、自由创作型的微电影作者也应遵循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

阅读全文

知网与学者和期刊的关系

2019年春节,一个被万千学子所敬仰的北京大学聘用的博士后因不知道“知网是什么”,引发了一件学术圈大案。本来是一件学术丑闻,但因主人公翟天临是电视公众人物而升级为全社会轰动的新闻热点。一时间,把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两所高校也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外,网友们凭借着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技术手段,把翟天临的同学和老师也翻了个底朝天,弄得人人自危。事发后,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行政部门教育部,还是主流媒体《人民日报》都对这个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事情的最后处理结果是,翟天临自动放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机会,并且在坐实学术不端的情况下被北京电影学院撤销博士学位,而他的导师也被一并取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资格。“翟天临无心一语,却打开了一扇暗哑老旧的门扉——历史常常在这种貌似无意义的小事件或小人物身上爆发。”[1]从整件事情的过程来看,正是知网撕开了这个口子。知网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一个明星学术不端何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试着以分析知网与学者、学位授予单位及学术期刊的关系来揭开这些谜底。

一、知网与学者

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翟天临一直以学霸身份混迹于娱乐圈。醉心于名利场的他本希望凭借着自己或明或暗的关系在学术圈再捞一把,却没想到摔了一个重重的跟头。也只有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才知道在娱乐圈众多的明星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第四代导演谢飞一语道破天机。2019年2月15日,也就是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谢飞教授在《成都商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其中提到“像我们电影学院以培养史论研究的‘电影学系’可以设立博生研究生教学,其它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编、导、演、摄、录、美、制、动画等专业是不适合的,也没必要开展这样的纯理论研究型的博士研究生教学!”[2]言外之意便是研究型博士学位课程对艺术创作专业的实践帮助并不是很大。因此,也可以说这个博士学位对翟天临演艺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由学术圈而来的“学术不端”这项罪名对于他这个社会公众人物来说却是致命的,他的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几乎把他之前所有的成绩都付之一炬,有人把它总结为“辩证法的吊诡在此显出真面目”[3]。知网是什么东西?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于1999年6月发起的一项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其早已发展成为集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因此,对于任何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知网是一个必经之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翟天临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却对现在连本科毕业生都知道的知网一无所知,实在是不应该,但更不应该的是他在知网上为数不多的文章还涉嫌严重抄袭。事发后,新京报记者对翟天临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发现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报纸和一篇期刊论文。其中,《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这篇期刊论文在经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后显示,有1处疑似剽窃他人观点,7处疑似剽窃他人文字表述。在这篇只有2851字的文章里,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结果为39.4%,也就是说有1646字的内容与他人发表内容一样。[4]事实上,在2017年刘进担任导演的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出演者正是翟天临。无论如何,《白鹿原》剧本他是看过的,甚至是熟读过的。尤其是关系到白孝文的片段,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说,没有多少作者能有他这份经历。他只要能把自己在演艺过程中体会到的真情实感稍微动点脑筋加以分析综合,都是第一手资料,都是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经验之谈。但恰恰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的论文却漏洞百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更讽刺的是翟天临事件发生的时间正好是2019年春节期间,这个“假”博士在2019年春晚上刚刚扮演了一个打假警察。假如没有知网,我们还真不一定能发现翟天临原来是一个水货博士。因为人们是先发现他“竟然不知道知网是何物”这个漏洞,才来检索他的文章。不是先检索他的文章有问题,才来质问他的学历。但有了知网,一切就变得清清楚楚。包括你的论文有多少字?有多少属于你自己的观点?有多少涉嫌抄袭?抄了谁的?都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出来。数据是冷漠无情的,但数据也是最不会撒谎的。目前,翟天临的博士学位被北京电影学院撤销,至于我们还能不能在知网上看到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翟天临从神坛跌入谷底,可能今生再无缘知网,因为本质上他并不是一位学者。由此,我们不得不感谢有了知网这个平台,给了学术一个重要的监督渠道,也让每个从事学术的人对学术产生敬畏之心。知网是一个容器,是一个晾晒平台。对于学者而言,无论是学术大腕,还是学术小卒,无论是政商名流,还是寒门学子,在这里都一视同仁。

二、知网与学位授予单位

翟天临之前之所以敢于在各个公共场合炫耀自己的高学历,主要在于他的这个学历不是空穴来风,他是堂堂正正被北京电影学院授予学位的博士生。只是他的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暴露了他的学位名不符实。因为在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学位申请条件里有明确规定“凡我校录取的博士生,在校期间个人独立或与指导教师联合(本人担任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应至少有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5]而这个翟天临不仅未满足正常毕业条件,其中一篇文章还涉嫌抄袭。这次东窗事发,很多人把它归咎于翟天临自身的“作”,结果是搬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有人说,翟天临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一群人。事实上,笔者要说的是恰恰也是这一群人害了一个年轻人。不难发现,事件发生之后,舆论重心在翟天临身上短暂停留之后,便直逼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两所学位授予单位而去。因为翟天临是完完整整地走完了博士培养程序的,他拿到的学位证书是真的,包括他在微博上晒的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通知书也是真的。假如没有这次偶然事件,谁也不敢贸然质疑他的学霸身份。因此问题就来了,翟天临明明不够条件,他是怎样拿到学位证书的?责任显然在于学位授予单位。由此,“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已经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个人诚信事件,而是一件重大舆论危机,并且事关国家教育部门形象。所以,教育部才在第一时间回应此事:“调查不光是涉及到本人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涉及到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有没有问题。”[6]而在事后的调查结果里面,两所学校分别承认了自己在培养和招生环节存在失误,特别是其导师硬是被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另外,在谢飞教授的那篇《大学艺术创作专业需要开设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吗?》评论中,他还呼吁大家停止网络暴力,“对犯过错误、有污点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7]这篇文章虽有护校护生之嫌,却是一篇极具理性的反思性文章。民众可以原谅翟天临的虚荣心,但却不能对学位授予单位的糊涂账置若罔闻。翟天临事件是一次信任危机,不仅牵扯学者个人诚信的失德,也涉及到部分高校在招生录取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失范,同时还关乎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正如一位记者所言翟天临“学术不端不是小事一桩,更不是娱乐事件,它不仅关乎道德诚信,更关乎教育公平,其背后的问题远不是一个艺人的‘人设崩塌’可以涵盖。”[8]这不是一个低级错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很难让大家相信之前就没有其他“翟天临”。翟天临一个人事小,但是一群“翟天临们”活活地占用了那么多本来就很少的博士学位指标却是大事。而且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博士学位只是拿来给自己贴金的一个装饰品,对于他们的实质性事业甚至没有多大用。而他们却让大一批靠自己努力并把改变命运寄托于此的寒门学子望尘莫及,这种赤裸裸的差距才是最可恶的。翟天临这种骗子固然可恨,后面为其大开绿灯的人才更可恨。但可恨归可恨,至少在事情责任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民众不能把私愤发泄到某一个人头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对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追着不放,甚至可以说是变相的人身攻击。当人们丧失理智地去参与到这样一场“泄愤”狂欢,追逐网络暴力带来的刺激时,同样是一种病态。在这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谁也不敢保证,谁一定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平息舆论,化解民愤,当然也是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再发生。教育部办公厅在2月底连续了两个公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一个是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一个是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不能说这两份文件完全是因为翟天临事件,但也不能说毫无关联。尤其是教研厅〔2019〕1号文件,实实在在给广大学位授予单位敲了一个警钟。其中提到“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和“加大评估和问题单位惩戒力度”,可谓在广大学位授予单位头上悬了一把利剑。另外,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有这些政府行为,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夯实了信心。上文提出,假如没有知网,我们很难发现翟天临是个水货博士,相应地我们也很难去质疑一些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假如没有知网,这种检查只能靠各高校内查,或者互查。而有了知网,各种暗箱操作便成为了一个随时都可能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因此,看起来知网和学位授予单位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既然是学位授予单位,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一定的学术成绩才能拿到学位证。而知网就是学术成绩的容纳器,因此就把知网和学位授予单位联系了起来。教研厅〔2019〕1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馆际和校际学术共享公开制度,以公开促进学术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其实知网在这个方面已经做了很多,起码翟天临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只有对学位授予单位施以高压,才能有效地遏制学者学术不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作为硕士和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把硕博士论文上传知网。因此,知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监督窗口,实际上也把那个定时炸弹的“按钮”放在了人人皆可触碰的地方,成为预防学术不端的一个重要机制。

三、知网与学术期刊

从科研伦理角度而言,是保证文章原创性的前提,是为了预防学术不端。就像人们制定法律宣传法律,不是为了惩治犯罪,而是为了预防犯罪。但假如没有知网,没有大数据时代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我们还真的缺乏一个约束科研伦理的他律性工具,而只能依靠学者的自律和微不足道的检举。但有了知网等这类网络出版平台,文章重复率便一清二楚。但有了这个利器,用和不用,怎么用?便又成为了一个问题。这就牵扯到谁来把这个关?学位论文当然是靠学位授予单位,而期刊杂志的把关者显然是期刊社,而与学者打交道时间最长的也正是期刊社。回到翟天临《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这篇文章,既然有这么高的重复率,甚至还涉嫌严重抄袭,为何还是能够发表?在学术活动中,我们痛恨学术腐败,痛恨像《求索》等一些学术期刊在一些胆大妄为的主编手中成了牟利的工具。但还有一种学术纵容同样值得警醒,一些期刊不求上进,但求有稿就发,甚至文章重复率门槛也形同虚设。尽管我们认为学术期刊有着划分档次的必要性,但是并不意味着非核心期刊要在这一关失守。一篇文章,只有在保证原创性的基础上才能谈学术贡献,因此文章,应该是任何期刊在接到作者稿件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在这第一件事上,学术期刊再次对翟天临放了水。事实上到最后,果然这件事害了他。上文提出,假如没有知网,我们很难发现翟天临是个水货博士。更难发现由于一些学校在招生培养过程中的不规范,还可能存在很多“翟天临们”。但是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即使有知网,我们也并非一定能揪出问题。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硕博士论文上传知网,但范围并非覆盖所有学校,并且学校上传的时间进度也没有期限要求。如果这次不是翟天临自己犯下“不知知网是什么东西”这么低级的错误,指望我们去追查他的材料,或者指望通过舆论去迫使相关学校自我调查,可能结果又是另外一番结局。尽管他不知道“知网是何物”,怪就怪在他在知网上竟然还有一篇文章,也难怪有人质疑这篇涉嫌严重抄袭的文章到底是不是他本人所写。仅仅是这篇文章又进一步暴露出他的学术不端,只能说他运气坏到了极点。另外,如果没有人去把这篇论文拿去再,又有谁会发现这篇经期刊正式发表并且上传知网的文章还有着这么高的重复率。就像刚刚上文所讲,事发后,我们把矛头直指翟天临,却忽略了学校。事实上,学术期刊也有责任。如果当时这个期刊以重复率过高打回让其修改或者干脆拒绝发表,或许不会对今天的结局有什么改变,但至少翟天临少了一个污点,期刊的名声也能得以保留。翟天临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的学术环境不容乐观,但在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板子显然不能只打在作者身上,后面的期刊社同样难辞其咎。期刊社把关不严,罪魁祸首是背后学术体制对期刊社机构地监管不力。而知网给了学术圈一个重要的监督力量,在共享所有人的学术成果的过程中也赋予了所有人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也把期刊囊括了进来。至此,知网织了一个巨大的网,它完美地把学者、学位授予单位和学术期刊网在了一起。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内容生产方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阵地,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增加,学术期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最大的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学术期刊已多达上万余种。[1]但是,学术期刊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为数不多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版难求,众多的普通学术期刊则陷入尴尬的生存境遇。[2]媒介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学术语境的变化,也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参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从中选择三本电影类核心期刊——《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北电学报》)为考察对象,以三刊2019—2020年度刊发的文章为具体文本,在出版身份的视野下,探讨期刊不同的内容生产策略,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

一、学术期刊的三重身份

本文探讨的是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策略,因此只对学术期刊的三种身份——政治身份、学术身份、社会身份加以分析。

1.政治身份

政治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根本属性,学术期刊在选题策划、组织用稿以及出版管理等方面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思潮纷至沓来。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期刊,如果对其一股脑吸收,而不加以辨别与区分,会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极大干扰,从而威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并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时提到:“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3]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术期刊需要牢记自身的政治身份,内部要加强管理,严把政治关,坚决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一旦发现存在理论偏差、学术立场含糊的稿件,应予以坚决撤稿,筑牢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阵地。

2.学术身份

学术期刊永远以学术生产为使命,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目标。作为理论和话语交锋的前沿阵地,学术期刊要具有战略性的眼光,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特别指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4]新时代的学术身份,意味着学术期刊不但要提升学术质量,还担负着中国本土学术话语建构的重要使命。

阅读全文

电影数字特技分析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视效进行有效而客观的评判是对其进行研究发展的基础,尽管视觉艺术很难进行具体标准的制订,但可以在现有的视效实践和电影艺术的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为数字特技设计的应用建立一些基本的原则。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这些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艺术考量的维度。对于当下数字特技泛滥,用特技掩饰影像创作的平庸而言,是一个带有回顾总结式的整理性思路。   对数字特技的评判视角很多,可以是技术角度、视效创意角度、影视语言运用角度等,本文重点从数字特技在电影叙事和视觉表现方面来探讨,这是一种从宏观角度来把握电影与数字特技关系的尝试。   数字特技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丰富了影片的叙事手段,但数字制作技术与实拍技术方方面面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上必然会有不同,这就使影片中的视觉风格甚至叙事风格上脱节;另一方面也由于虚拟内容的虚假性和非现实态(观众的心理预设),使得观众在虚假和真实的情境中难以协调,从而影响了观众对叙事完整性的感知。   优秀的数字特技设计作为服务于叙事的视觉形式,首先要与电影整体叙事保持从视觉风格到语义表达的协调一致,这包括以下三方面:   1.数字特技视觉风格与影片叙事风格的统一   电影的修辞元———镜头可以从宏观的整体角度大致分为“叙事性表意”和“意向性修辞”,但由于影像辞格的丰富性、多层性和多向性,对影像修辞的分类也是相对而言,且要结合电影的总的叙事主题和结构框架来看。对于数字特技镜头而言,本篇论文更为侧重从影像整体和影像创作规律角度来审视数字特技的意义,所以在论述数字特技镜头时借用电影修辞学的概念以作参照。   在侧重“叙事性表意”的数字特技镜头中,镜头画面中景物的光影色调既要保持画面内实拍景物与虚拟元素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要符合整个叙事段落的影调变化。另一方面,在镜头画面的组接中镜头运动是影片风格系统中重要的摄影元素,由于传统摄影技术和虚拟摄影技术在创作手段和创作流程上的不同,在最终画面的视觉呈现上存在有天然的差异。   虚拟摄影主要体现在视觉的“平滑、自由”和感知的“间离”,所以,在“叙事性表意”段落中,将实拍镜头与虚拟镜头进行连续剪辑时,除了保持镜头画面风格统一和镜头剪辑的顺畅外,还要谨慎处理两种“摄影”风格的差异。就目前大多数的由虚拟摄影机完成的特效镜头(不包括在实拍画面中添加虚拟景物的镜头)而言,多是大全景的场景描写镜头和一些无法实拍的战斗场面。在大全景场面的镜头中,往往会让镜头过于平滑,同时产生多个景别间的跨越,如果前后的实拍画面景别递进不够,又没有在情绪控制上进行有效构建,将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如果在大场面中,镜头的运动过快,也会形成“沙盘效应”,虽然全景展示了场景全貌,但观众却感到场景就像个模型。在激烈的战斗场面中,如前所述,为了强化视觉冲击力,不仅虚拟角色的动作夸张,而且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幅度也同样激烈,整体效果趋向卡通化。   在实拍镜头中运用虚拟摄影机制作的镜头要有一个情绪和景别的构建过程,这也是一个缝合过程,弱化两者的差异性,平稳地完成叙事功能,否则,只能打破影片原有的叙事链条。   在影片《泰坦尼克》的“全速前进”段落中,是影片开始后的第二次高潮,也是泰坦尼克号邮轮第一次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性能(象征人类工业文明的辉煌),剧中人物情绪的一次气势磅礴的释放,为后面剧情冲突———沉没的发展做了一个强势的铺垫。此段落包含了四条叙事线索:船长———轮机房———泰坦尼克号———杰克,同时对应找四条情绪线索:船长:踌躇满志,轮机房:积蓄力量,泰坦尼克号:劈波斩浪,杰克:激情呐喊,四条线索相互依托、呼应,构成了一个丰满立体的情绪表征体系和多维有序的叙事空间。最后用了一个虚拟摄影镜头全景展示了泰坦尼克号邮轮的雄姿,从泰坦尼克号右侧船头的杰克开始,升到了望台的船长和大副,再从船顶烟囱上掠过,虚拟摄影镜头在此越过船体中轴线(视觉转换点),最终在船尾左侧落下(视觉转换完成,形成心理反差),给了激扬的情绪一个舒缓而阴郁的结尾。由于虚拟摄影镜头空间起始幅度变化很大(景别和高度),在空间转换的同时,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心理转换,影片的情节由此向冲突———沉没阶段发展。   如此超越常规的虚拟摄影镜头将杰克———船长———泰坦尼克号在视觉上编织为有机的整体,利用虚拟摄影镜头的跳轴和大落差视角变化,流畅自然地完成了情绪、心理和段落的承转。   由于前面进行了充足的建构和铺垫,又有叙事、情绪、人物的多维线索的牵引,遂使此超常规虚拟摄影镜头运动在心理上是合理并可接受的。   这说明,利用虚拟摄影机进行大幅度运动时,要注意其与实拍镜头的衔接和构建,还要充分利用叙事、情绪、人物等线索进行引导,否则,不成熟的叙事结构难以承受虚拟摄影镜头的超现实的虚假感。   2.数字特技丰富影片叙事表达   电影中的镜头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动态图像在共时性范围内组成的物影的组合,这种组合构成动态符号进而产生出历时性意义上的动态结构。艾柯在《电影符码的分节》中提出“电影符码是唯一具有三重分节的符码”,即照片———象形义素———象形符号,这使得电影镜头的含义构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义性的选择可能性乃至某种“偶合性”,使影像对意义的“表述”变得复杂、含义模糊和不确定①。 #p#分页标题#e#   数字特技的发展在带来新的视觉表现形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影像的无限的操控性,这意味着在数字影像的三重分节的每一层上,都可以进行完全人工化的控制,传统影像的多义和不确定性既可以被增强,也可以被削弱。影像在叙事、表意和象征层面的编织上前所未有地灵活和自由,既可以将若干视觉元素人为地整合在一个镜头中,也可以“提纯”镜头中的元素,打破原有景别变化的极限,直至超现实空间,突破常规空间时间的局限;无缝拼凑若干镜头,突破原有镜头间的剪辑。数字特技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词汇”和“句法”,创作者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具有层次的审美意境界来呈现。   数字特技一方面带来了对影像操作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对人工影像的构建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像不是被简单表象地堆积拼凑,而是需要更“精密的内部结构”关系来组合而成,这就需要在影像与深层心理机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从当代电影风格的发展而言,视听语言日趋丰富,内在关系日趋复杂,对人的内在心理的探索愈来愈深入,数字特技影像与此暗合。   数字特技镜头应在影像叙事、情绪调动、审美意境和象征意象四个方面达到均衡协调,形成立体层次的视觉所指。   例如,在影片《搏击俱乐部》的主人公杰克(由爱德华•诺顿扮演),在体制内处于激烈的内在矛盾中,在一次乘飞机出差的途中,幻想飞机失事的段落,视觉效果非常震撼,让观众以从未有的主观视角感受了失事瞬间,重要的是此段落成为整部影片叙事的重要情节点。此后的叙事完全是主人公精神分裂后的空间,主人公分裂的人格外化为泰勒(由布拉德•皮特扮演),此段落的特效在多个叙事层面上达到了统一:1,完成了影像叙事内容———飞机失事表意;2,给观众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感观享受,调动观众情绪;3,叙事情景发生转变,审美意境进入新的空间;4,用灾难暗喻杰克无法调和自身内在的矛盾———人格分裂了,另一个叛逆的自我———泰勒出现了。   一个飞机失事的特效镜头在瞬间完成了多层次的叙事功能。   3.数字特技的电影辞格意义   电影修辞学从“表意”的视角来研究镜头自身的表意策略和技巧,分析影像的表意功能。   而只有从表意功能的角度才能在技术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像表意技巧,这正如德勒兹所言:“电影评论遇到的两重障碍:一方面要避免单纯描述影片,另一方面要使用外来的概念。评论界的任务是提出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既非‘产生’于电影,又只适用于电影,适用于某一类影片,适用于某一些影片。……这不是一些技术概念(镜头推移、短镜头、景深等等),技术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是服务于它所定的而又无法解释的目的”。数字特技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更好地进行叙事表意”的命题,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从尝试运用数字特技,慢慢到具有了数字特技创作意识,进而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在美学和叙事技巧上进行更高层次的艺术创新。这说明在数字技术及其制作理念日渐普及后,必然要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发展新的视觉表意形式。所以,只有从影像“表意”角度来对数字特技镜头进行总结和研究,才能突破纯技术描述,将技术优势整合在影像整体叙事的概念中。从数字特技电影的发展历史看,无论是《侏罗纪公园》还是《泰坦尼克》,正是由于其艺术上的成就才造就了数字技术的辉煌,只有艺术性地运用数字技术才能彰显其神奇。   电影修辞学根据镜头的自身特性,将影像辞格划分为十三种,分别是:长镜头、特写、递进、叠印、重复、闪现、插入、变格、形变、碎切、偏重、喻意、幻构。影像本身的“表意”具有含义模糊和不确定性,而且电影修辞是多元素、多向度,是诸多元素从多个层面的动态性建构。影像辞格的功能界限只是相对而言的常常相互交叉或相互叠合,一种辞格有时可从不同层面概括出不同功能②。   数字特技可以进一步地强化镜头辞格指向、融合辞格功能,其意义在于创作者将拥有对影像的完全控制,影像的表意将更精确、更丰富、更具感染力和渗透性,影像的视觉表征体系将更趋完善。同时,人为的可控性也会带来更多的斧凿痕迹,如同画蛇添足,形成指向混杂,滥用特技、千篇一律的现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