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表演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影表演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影表演培训

影视传媒高等教育现状

摘要:越南影视传媒教育在东盟十一国内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特色,相较于其他国家,其传媒类学位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更加完善。目前,越南国内综合类大学相关教育尚处于空白状态,但以河内戏剧电影学院以及西贡国际电影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艺术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影视专业培养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但受越南社会各方面影响,影视传媒类专业教育的宏观发展环境一般,受重视程度较其他学科而言明显不足。

关键词:东盟;越南;影视传媒;高等教育

一、引言

中国教育部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教育行动》设计了“四个推进计划”,持续推进我国与各国的教育合作。越南作为我国“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对越南传媒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加快相互间的教育合作,助力“四个推进”计划的实施。根据越南政府第14/2005/NQ-CP号决定《越南大学教育2006年至2020年基本与全面的革新》以及第711/Q-TTg号决定《2011年至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越南的高等教育建设要与国家不断推进工业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匹配,要以使越南逐步融入全球化国际关系以及越南人民日常学习需求为导向。

二、越南影视传媒类专业教育现状

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设导向下,越南影视传媒类专业的高等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并不能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提并论。因此,就目前而言,以河内国家大学、河内理工大学和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为代表的综合类大学在影视传媒类专业建设上,尚无建树。相反,以河内戏剧电影学院以及西贡国际电影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艺术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影视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虽有不足,但已经较为完整。

(一)高等学位教育:影视叙事技能为主导

阅读全文

浅析农民自拍电影的特点及发展

农民自拍电影的特点

农民自拍电影不以商业收益为主要目的,主要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农民自拍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影主创人员的本土性

与商业电影的主创人员不同,农民自拍电影的编剧、导演、制片、监制和演员都是本地的普通农民,他们没受过高等教育,没学过电影和表演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电影创作中带有农民因地域和文化习俗不同而产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地区性差异。他们身上带有浓郁的本土特质,这决定了他们电影创作的本土视角和电影价值观中本土精神和意识的渗透。

2.电影浓厚的乡土特色

生活是艺术的基础,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农民自拍电影诞生于农村,必然受到农村乡土文化的影响,如云南首部农民自拍电影《香火》。该片由昭通巧家县蒙姑乡新塘村杨林等 3位村民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而发起。影片以山区农村生活为背景,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育观念为创作素材。[2]

影片创作植根于当地生女不如男的落后生育观念,反映了在新事物不断传入的农村,新观念与旧观念发生的碰撞。影片场景为当地农村的自然风光,语言为当地的方言土语,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浓厚的乡土特色成为农民自拍电影的最大特点。正因为植根于民间土壤,农民自拍电影显得质朴、真实,具有一种原生态的美感,彰显了乡土文化的魅力。

阅读全文

外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摘要】2004年以后,泰国政府逐渐关注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划创作带有泰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动画电影。经过长期的尝试与摸索,《暹罗决:九神战甲》一举打破泰国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并在短时间内引入中国内地,大受好评。尽管海外市场票房仍然十分惨淡,但是这已经是泰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的大跨步,为小语种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其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叙事层,经典类型范式上融入本土元素;技术层,本土人才与好莱坞联手打造极致视听;文化层,国际视野中寻求文化契合。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类型电影;本土特色;文化折扣

一、泰国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

动画电影在泰国历史上一直属于被忽略的一种电影样态,其诞生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泰国动画电影发展非常艰难,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动画电影基本依靠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力量而得以延续和发展。早在1945年,泰国的著名电影导演桑尼·克莱克吴恩(SaneyKlaykeun)便被委托创作了一部一分钟的动画短片[1],这是泰国动画最早的产物。帕育特·尼高科陈(PayutNgaokrachang)也是为泰国动画电影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位导演,他从1955年开始便尝试拍摄动画短片,在1979年完成了泰国动画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圣麒麟的冒险》,泰国动画电影经历了约三十年的萌芽期,终于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年被公认为是泰国动画电影的诞生年。在之后的八九十年代,泰国动画电影迎来了新的契机,泰国为日美韩等国的制片厂承担分包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境外动画电影制造商。在这一契机之下,国内动画工作室的数量显著增加,比如坎塔纳动画工作室,凭借在分包工作中掌握的技巧开始生产自己的动画电影,间接地推动了泰国动画电影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推出了一系列的动画电影,但相对比较低龄化,反响平平。2000年以后,由于泰国动画电影市场基本被进口动画所占据,使得泰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潜在出口商品的重要性,于2004年宣布了一项五年计划,关注动画电影产业发展,规划创作带有泰国品牌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动画电影。在此之后,泰国动画电影开始为本土动画探寻打开国外市场的途径。2006年之后,《小战象》系列打开了泰国与美国合作的新思路,蜚声国际,两年后中国大陆引进并上映,反响不错。2018年《暹罗决:九神战甲》创下了泰国动画电影历史上的票房纪录,IMDb评分高达8.3分,时隔约半年引进中国,在内地累计获得了约253.5万票房。尽管海外市场票房仍然十分惨淡,但是这已经是泰国动画电影的大跨步,尤其是为小语种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借鉴。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2]跨文化传播作为传播学中极其重要的分支,重点在于传播、碰撞与融合。动画电影是承载了泰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想的重要载体,在“新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其跨文化传播的途径、策略是根本所在。

二、叙事层:经典类型范式上融入本土元素

从本质上说,起源于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下的类型电影是一种电影的惯例系统。[3]在当下影视竞争激烈的时代,类型电影是最具有传播力和回报率的电影样态,能够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所以这也是很多国家影视产业的重心所在,对于泰国电影同样如此。泰国在20世纪末全面开放市场以后,面临的竞争逐步加大,在持续的竞争中泰国电影进行了极具特色化与民族化的类型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诸多类型,如恐怖片、动作片与青春片等。《暹罗决:九神战甲》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实质上还是采用了经典的动作类型范式,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了本土化的移植,凸显其文化在地性。影片将主角奥特塑造成为一位拥有九神战甲、身负复国使命的泰拳少年,这既符合商业电影中对于动作类型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泰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借以打造自身的民族话语体系。整部影片以奥特这一英雄的成长故事作为线索,采用了类似于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中“诞生——受挫——再生——建功”的经典英雄模式。在这种经典的叙事模式中,故事里面的人物至关重要,要带动事件的发展,引发矛盾元素的碰撞,所以一般认为人物是影片叙事中占第一位的元素。关于电影叙事中人物功能的概念,是来自于普罗普对民间故事中人物角色和功能的划分以及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研究,一般而言,按照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可以把影片中的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主要角色,即驱动式行动元,其行动有明确而充分的动机,影片叙事直接围绕其展开,其行动会直接影响整个故事的进程与结果。在《暹罗决:九神战甲》中,开篇交代拉玛贴王国被夜叉王塔哈占领,人民苦不堪言,预言将会有一位泰拳武术家复兴国家,主角奥特此时虽未出场,但已身负重任——使用九神战甲复兴拉玛贴王国。这一重任驱动着主角奥特的成长,其行动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故事的结局。经典叙事模式的情节套路告诉观众,奥特一定能成功,但是主角的成长故事还是极具吸引力与神秘感的,结局如何全都由主角奥特统筹。最为关键的是,影片巧妙地赋予主角泰拳武术家的身份,这既能够呈现动作影片拳拳到肉的刺激感和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文化输出,将本土文化包装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第二种就是反面角色,即反动式行动元,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阻碍主角行动的顺利展开,反面角色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坏人,只是立场不同。在影片中,夜叉王塔哈作为拉玛贴王国的侵占者,直接站在担负复国使命的奥特的对立面,夜叉王塔哈的能力也决定了主角奥特行动的难易程度。在这部影片中,夜叉王塔哈并非是“一掌即碎”的弱势对手,而是拥有强大能力与队伍的超级劲敌,他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奥特的行动,使得影片的戏剧冲突十分强烈。最后就是辅助角色,即帮助式行动元,这类角色在影片中不直接影响情节,一般是充当主要角色或者反面角色的帮手。《暹罗决:九神战甲》作为一部带有公路片范式的动画电影,为主角奥特设置了一系列的帮手,助力复国行动。猴王瓦达、神秘红夜叉玛拉达、大明女海盗小兰等,这群帮手的出现为主角奥特增加了行动力与武力值,加剧了影片的戏剧冲突,尤其最后玛拉达是夜叉王塔哈的弟弟的真实身份揭晓,这无疑使得影片的神秘感与戏剧性进一步增强。《暹罗决:九神战甲》采用的是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但并没有陷入超级英雄的怪圈,而是呈现出自己比较鲜明的个性和非常新鲜的泰国元素,在保留主体情节框架的基础上凸显其文化在地性,让带有鲜明泰式风格的类型电影顺利与全球化接轨。

三、技术层:本土人才与好莱坞联手打造极致视听

阅读全文

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当今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是最近几年在佛学界以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香港专门有一个社会组织名字就叫“香港佛教文化产业”,经常来内地进行文化、经济交流活动。2010年台湾与大陆在厦门专门举办过“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产业峰会”。陕西2009年曾专门提出了着力打造法门寺佛文化产业集群的口号,甚至宣传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创意产业。江苏无锡市在2010年佛教文化发展规划中,专门对澄光寺进行了茶禅文化产业的规划。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茶文化、文化产业三者融合的结晶,是佛教与社会接轨的经典案例。禅茶一味、梵我一如等理论为佛教茶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普陀佛茶、九华佛茶、天目佛茶等各种数不清的名优“佛茶”,为佛教茶文化与社会的接轨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佛教茶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隶属第三产业,是佛教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和产物。   一、佛教茶文化产业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个新视野,是佛教文化产业问题的一个分支。佛教文化产业也是近些年来一个新兴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的资格,是因为佛教有着系统完备的教义、理论,神秘的宗教信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禅茶文化,佛教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产业的结合,就是佛教茶文化产业。佛教茶文化依托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则为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潜能。佛教茶文化产业一词来源于佛教文化产业,而佛教文化产业一词则是来源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各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境界,不再是一般的服务业。而是经济的主体。[1]”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化的标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的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其中核心层和外围层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相关文化层是补充。文化产业主体部分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其他文化服务业。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茶文化产业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规模。   二、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业包括新闻服务业和出版发行业。这个行业的最高主管部门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要求迅速及时。新闻服务业方面,关于佛教茶文化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例如近些年每年举办的普陀佛茶文化节、各种级别的禅茶大会新闻会等。出版发行业,也可以称其为纸质传媒业,主要是报纸、图书、杂志。佛教茶文化没有专门的报纸,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报纸是各种综合性报纸。一般情况下,许多综合性报纸里面会有茶的栏目,谈到茶,经常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图书出版领域,涉及到佛教与茶的著作颇多,几乎所有关于茶文化的著作大多会讲到佛教与茶的关系。专门探讨佛教与茶的著作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力作,例如:天中衲子2002年编著的《茶与禅》(民族出版社),舒曼、李瑞科2005年主编的《禅茶一味》(中国和平出版社),关剑平先生2011年主编的《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业领域,佛教期刊众多,如《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等,此类佛教杂志多为佛教理论方面的杂志,佛教茶文化的内容较少。然而,在茶文化类型的期刊里面,经常会有佛教与茶的论文,不胜枚举。   三、广播影视产业   广播、电影、电视领域,佛教茶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佛茶广播剧、佛茶电影、佛茶电视剧问世。然而,有关佛茶的广播倒是比比皆是。广播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具有伴随性强、动态收听、立即性传播的优势,不容易受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影响,渗透力强,服务性强,听众可以参与互动。部分广播剧也会涉及到佛教与茶的内容,如湖州市电视台的广播剧《千古茶圣》,陆羽本身在寺庙长大,又是中国“茶圣”,有关他的广播剧自然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广播业也有自身劣势,受电视、网络的冲击,听众逐渐减少;相对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显得可观性、趣味性不足。因此,在发展佛教茶文化广播行业的时候,要同时把握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电影制作成本相当高,一部优秀的电影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高昂的成本制约着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佛教与茶这两个领域都是特定受众,观众面较窄,导演拍摄一部大片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然而有关佛茶的内部影像资料则是数不胜数。以陆羽为主题的茶电影《茶恋》,有许多剧情涉及到佛教茶文化。2011年3月正在拍摄的世界首部中国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摄制组在蒙顶山永兴寺拍摄禅茶文化,展现了从采摘前大殿祭拜仪式、茶园采摘仪式、禅茶制作、禅茶供奉完整过程。电视剧与电影相似,成本都比较高,但是经常会有镜头涉及到佛教与茶,如电视剧《茶马古道》,以及正在拍摄的《大茶金典》,都会在某些镜头涉及到佛教茶文化。佛教茶文化影视业的起步与可持续发展,要以内容为主,不能像许多影视剧一样,靠帅哥、美女、明星大腕刺激眼球来吸引观众。不能为了搞创意而做拼盘,那种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斥资8500万美元拍摄的《赤壁》上映之后非常火爆,里面会聚了梁朝伟、赵薇、金城武、张丰毅、胡军、林志玲等大批明星,林志玲在其中扮演小乔,亲自为曹操泡功夫茶,还讲解了一段跟陆羽《茶经》差不多的文字。试想,三国时代与功夫茶、陆羽《茶经》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弄在了一起,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这对影视作品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伤害。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火爆,这与影视产业的通俗性有关。纵观当今主流的影视作品多为通俗作品,“四大名著”等作品反复被重拍。单纯的佛教茶文化影视作品可能观众受限,然而在众多火爆的影视作品中插入佛教茶文化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在自我发展强大的同时,要与其他影视作品联合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文化艺术服务业   文化艺术服务业,其实就是艺术表演业。关于佛茶、禅茶的茶艺表演发展相当迅速。如火如荼的茶艺表演中,经常会有佛家茶礼、佛教茶道等表演。表演的形式既有凸现佛教静、寂特色的绿茶表演,更有虎虎生风的长嘴壶表演。佛教茶舞表演比茶艺更具有震撼力,能够启发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佛茶茶艺的表演,往往会上升到佛教“礼仪”的高度,也就是佛教茶礼,这是因为佛教与茶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寺院内部,饮茶逐渐制度化。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2]”“佛教认为茶其功若神,茶与佛的修身观念已深深契合,佛门乃脱俗之圣地,茶乃神圣的洁物,通过茶事可洁净身心,而这种洁净身心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庄严肃穆的仪式来达到的。[3]”目前,佛茶茶艺的表演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真价实的僧侣进行的茶艺表演,另外一种是佛教弟子以外的茶艺人士。两种风格迥异的茶艺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满足了不同观众视觉和文化的需求。佛茶茶艺表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在表面上做文章,穿一件僧侣服装,摆上几件佛家道具就成了佛家茶艺。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有文化内涵的佛家茶艺很难被看懂。佛家茶艺需要的解决的问题的是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这种佛法、茶文化内涵能够让观众容易理解。   五、文化休闲娱乐业   文化休闲娱乐业,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相对于佛教茶文化产业来说,佛教茶文化旅游业是主体产业,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业载体较少,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佛教茶文化旅游业的一部分。以佛茶命名或主题的茶馆、山庄、茶楼,是主要的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数不胜数,如浙江新昌大佛寺旅游,陕西倾力打造的法门寺佛文化产业群,普陀山佛茶文化旅游等。佛教茶文化旅游是一个非常复杂、综合性强的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可以覆盖许多产业。佛教茶文化旅游业门槛低,投资可高可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富裕导致精神需求的增加,人们需要向佛祖祈求平安。佛的神秘性、灵验性往,往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关键。在寺庙,如果能够得到主持开光之后的佛茶,那么其价值将远远超出了其自身价值。由于佛教文化讲究出世,反对暴利,许多时候佛茶开光是免费的,但是对信徒的心理影响巨大,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恩之心,通过各种捐赠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与当今流行的通过吉祥物调运势看风水的公司,可谓有着很大的区别。名山名寺出名茶,佛教、茶、名山往往是多种元素交织在一起,佛教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大多佛教名山本身就是茶山,非常适合茶园生态游的开发,好山好水出好茶,可以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和观茶艺、学茶艺、看表演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茶文化旅游,如名优佛茶采尝游、茶商品购买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还可以带动与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艺表演业。佛教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可根据佛教景点自身的自然、人文条件,选择、组合合适的佛教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六、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   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包括广告业、会展业等。广告业领域,各种有关佛茶的广告宣传,例如大佛龙井、普陀佛茶等数不胜数。会展业方面,各种与佛茶或者禅茶相关的活动,如普陀佛茶文化节等,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网络文化产业领域,关于佛教茶文化的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应有尽有。佛教茶文化产业在教育培训业方面,均有文章可做,佛教文化艺术、茶疗养生等项目都有相当的市场。佛教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它所凝聚的产业群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继续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佛教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第一个是少林寺。少林寺气魄宏大,佛教文化产业做的风声水起。少林寺自古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少林功夫名扬全球。少林寺在其住持释永信带领下,积极融入社会,其佛教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少林武僧团在海内外公演少林功夫,开网站,设少林药局,创立少林公司,注册少林商标,少林功夫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等。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少林寺传奇之乱世英雄》、《少林寺传奇之十三棍僧》、《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等电视剧、电影。少林寺的文化产业,给当地旅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与少林寺佛教文化产业相媲美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它的茶文化气氛更浓郁一些。陕西投资50亿兴建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让其佛教茶文化产业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   七、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是传承悠久、内容丰富的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无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最早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的。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佛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教文化既具有宗教的神秘性,又具有参与社会的世俗性。佛教文化具有作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同时又具有作为宗教文化的神秘性。神圣性与神秘性就是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根据。对广大群众来说,佛教的魅力不在于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在于其神秘的信仰。总之,合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开发,既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佛教自身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值得探索和系统研究的文化课题。   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需要下列必要条件。第一,资金的支持。佛教茶文化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政府的重视。佛教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营造投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规划导向、搭建企业及项目合作平台、咨询服务及人才培育等方面。[4]”政府对佛教发展是比较重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离开政府的扶持寸步难行。第三,人才的培养。佛教茶文化产业目前来说,专业的佛教文化产业人才非常少,甚至没有。佛教茶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涉及到佛学、茶学、茶文化、艺术、传播、经济等众多学科,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比一般文化产业有过之而无不及。懂茶文化的,不懂佛学;懂佛学的,对茶文化又不够专业;即使对茶文化、佛学都比较了解,然而文化产业本身的复杂性、学科的综合性,在某些时候仍是超乎想象的。第四,对佛教茶文化产业的规划者、项目负责人等要求极高,他所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包括极强的组织能力以及独到的见解与眼光。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寺庙、高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第五,佛教茶文化产品要注重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能够帮助顾客缩短选购商品的过程。[5]”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神,有档次和品位的消费者非常注重品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佛教茶文化产业涉及领域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当今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是最近几年在佛学界以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香港专门有一个社会组织名字就叫“香港佛教文化产业”,经常来内地进行文化、经济交流活动。2010年台湾与大陆在厦门专门举办过“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产业峰会”。陕西2009年曾专门提出了着力打造法门寺佛文化产业集群的口号,甚至宣传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创意产业。江苏无锡市在2010年佛教文化发展规划中,专门对澄光寺进行了茶禅文化产业的规划。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茶文化、文化产业三者融合的结晶,是佛教与社会接轨的经典案例。禅茶一味、梵我一如等理论为佛教茶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普陀佛茶、九华佛茶、天目佛茶等各种数不清的名优“佛茶”,为佛教茶文化与社会的接轨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佛教茶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隶属第三产业,是佛教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和产物。   一、佛教茶文化产业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个新视野,是佛教文化产业问题的一个分支。佛教文化产业也是近些年来一个新兴的问题,佛教文化产业的资格,是因为佛教有着系统完备的教义、理论,神秘的宗教信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禅茶文化,佛教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产业的结合,就是佛教茶文化产业。佛教茶文化依托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则为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潜能。佛教茶文化产业一词来源于佛教文化产业,而佛教文化产业一词则是来源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各国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境界,不再是一般的服务业。而是经济的主体。[1]”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化的标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的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其中核心层和外围层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相关文化层是补充。文化产业主体部分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其他文化服务业。佛教茶文化产业是佛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茶文化产业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规模。   二、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业包括新闻服务业和出版发行业。这个行业的最高主管部门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要求迅速及时。新闻服务业方面,关于佛教茶文化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例如近些年每年举办的普陀佛茶文化节、各种级别的禅茶大会新闻会等。出版发行业,也可以称其为纸质传媒业,主要是报纸、图书、杂志。佛教茶文化没有专门的报纸,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报纸是各种综合性报纸。一般情况下,许多综合性报纸里面会有茶的栏目,谈到茶,经常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图书出版领域,涉及到佛教与茶的著作颇多,几乎所有关于茶文化的著作大多会讲到佛教与茶的关系。专门探讨佛教与茶的著作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力作,例如:天中衲子2002年编著的《茶与禅》(民族出版社),舒曼、李瑞科2005年主编的《禅茶一味》(中国和平出版社),关剑平先生2011年主编的《禅茶:历史与现实》(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业领域,佛教期刊众多,如《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等,此类佛教杂志多为佛教理论方面的杂志,佛教茶文化的内容较少。然而,在茶文化类型的期刊里面,经常会有佛教与茶的论文,不胜枚举。   三、广播影视产业   广播、电影、电视领域,佛教茶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佛茶广播剧、佛茶电影、佛茶电视剧问世。然而,有关佛茶的广播倒是比比皆是。广播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具有伴随性强、动态收听、立即性传播的优势,不容易受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影响,渗透力强,服务性强,听众可以参与互动。部分广播剧也会涉及到佛教与茶的内容,如湖州市电视台的广播剧《千古茶圣》,陆羽本身在寺庙长大,又是中国“茶圣”,有关他的广播剧自然会涉及到佛教茶文化。广播业也有自身劣势,受电视、网络的冲击,听众逐渐减少;相对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显得可观性、趣味性不足。因此,在发展佛教茶文化广播行业的时候,要同时把握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电影制作成本相当高,一部优秀的电影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高昂的成本制约着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佛教与茶这两个领域都是特定受众,观众面较窄,导演拍摄一部大片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然而有关佛茶的内部影像资料则是数不胜数。以陆羽为主题的茶电影《茶恋》,有许多剧情涉及到佛教茶文化。2011年3月正在拍摄的世界首部中国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摄制组在蒙顶山永兴寺拍摄禅茶文化,展现了从采摘前大殿祭拜仪式、茶园采摘仪式、禅茶制作、禅茶供奉完整过程。电视剧与电影相似,成本都比较高,但是经常会有镜头涉及到佛教与茶,如电视剧《茶马古道》,以及正在拍摄的《大茶金典》,都会在某些镜头涉及到佛教茶文化。佛教茶文化影视业的起步与可持续发展,要以内容为主,不能像许多影视剧一样,靠帅哥、美女、明星大腕刺激眼球来吸引观众。不能为了搞创意而做拼盘,那种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斥资8500万美元拍摄的《赤壁》上映之后非常火爆,里面会聚了梁朝伟、赵薇、金城武、张丰毅、胡军、林志玲等大批明星,林志玲在其中扮演小乔,亲自为曹操泡功夫茶,还讲解了一段跟陆羽《茶经》差不多的文字。试想,三国时代与功夫茶、陆羽《茶经》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弄在了一起,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这对影视作品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伤害。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火爆,这与影视产业的通俗性有关。纵观当今主流的影视作品多为通俗作品,“四大名著”等作品反复被重拍。单纯的佛教茶文化影视作品可能观众受限,然而在众多火爆的影视作品中插入佛教茶文化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佛教茶文化影视产业在自我发展强大的同时,要与其他影视作品联合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文化艺术服务业   文化艺术服务业,其实就是艺术表演业。关于佛茶、禅茶的茶艺表演发展相当迅速。如火如荼的茶艺表演中,经常会有佛家茶礼、佛教茶道等表演。表演的形式既有凸现佛教静、寂特色的绿茶表演,更有虎虎生风的长嘴壶表演。佛教茶舞表演比茶艺更具有震撼力,能够启发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佛茶茶艺的表演,往往会上升到佛教“礼仪”的高度,也就是佛教茶礼,这是因为佛教与茶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寺院内部,饮茶逐渐制度化。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2]”“佛教认为茶其功若神,茶与佛的修身观念已深深契合,佛门乃脱俗之圣地,茶乃神圣的洁物,通过茶事可洁净身心,而这种洁净身心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庄严肃穆的仪式来达到的。[3]”目前,佛茶茶艺的表演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真价实的僧侣进行的茶艺表演,另外一种是佛教弟子以外的茶艺人士。两种风格迥异的茶艺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满足了不同观众视觉和文化的需求。佛茶茶艺表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在表面上做文章,穿一件僧侣服装,摆上几件佛家道具就成了佛家茶艺。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有文化内涵的佛家茶艺很难被看懂。佛家茶艺需要的解决的问题的是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这种佛法、茶文化内涵能够让观众容易理解。   五、文化休闲娱乐业   文化休闲娱乐业,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相对于佛教茶文化产业来说,佛教茶文化旅游业是主体产业,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业载体较少,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佛教茶文化旅游业的一部分。以佛茶命名或主题的茶馆、山庄、茶楼,是主要的佛教茶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与佛教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数不胜数,如浙江新昌大佛寺旅游,陕西倾力打造的法门寺佛文化产业群,普陀山佛茶文化旅游等。佛教茶文化旅游是一个非常复杂、综合性强的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可以覆盖许多产业。佛教茶文化旅游业门槛低,投资可高可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富裕导致精神需求的增加,人们需要向佛祖祈求平安。佛的神秘性、灵验性往,往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关键。在寺庙,如果能够得到主持开光之后的佛茶,那么其价值将远远超出了其自身价值。由于佛教文化讲究出世,反对暴利,许多时候佛茶开光是免费的,但是对信徒的心理影响巨大,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恩之心,通过各种捐赠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与当今流行的通过吉祥物调运势看风水的公司,可谓有着很大的区别。名山名寺出名茶,佛教、茶、名山往往是多种元素交织在一起,佛教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大多佛教名山本身就是茶山,非常适合茶园生态游的开发,好山好水出好茶,可以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和观茶艺、学茶艺、看表演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茶文化旅游,如名优佛茶采尝游、茶商品购买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还可以带动与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艺表演业。佛教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可根据佛教景点自身的自然、人文条件,选择、组合合适的佛教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做好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六、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   其他文化服务业领域,包括广告业、会展业等。广告业领域,各种有关佛茶的广告宣传,例如大佛龙井、普陀佛茶等数不胜数。会展业方面,各种与佛茶或者禅茶相关的活动,如普陀佛茶文化节等,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网络文化产业领域,关于佛教茶文化的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应有尽有。佛教茶文化产业在教育培训业方面,均有文章可做,佛教文化艺术、茶疗养生等项目都有相当的市场。佛教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它所凝聚的产业群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继续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佛教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第一个是少林寺。少林寺气魄宏大,佛教文化产业做的风声水起。少林寺自古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少林功夫名扬全球。少林寺在其住持释永信带领下,积极融入社会,其佛教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少林武僧团在海内外公演少林功夫,开网站,设少林药局,创立少林公司,注册少林商标,少林功夫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等。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少林寺传奇之乱世英雄》、《少林寺传奇之十三棍僧》、《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等电视剧、电影。少林寺的文化产业,给当地旅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与少林寺佛教文化产业相媲美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它的茶文化气氛更浓郁一些。陕西投资50亿兴建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让其佛教茶文化产业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   七、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是传承悠久、内容丰富的佛教文化和茶文化。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无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最早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的。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佛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教文化既具有宗教的神秘性,又具有参与社会的世俗性。佛教文化具有作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同时又具有作为宗教文化的神秘性。神圣性与神秘性就是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根据。对广大群众来说,佛教的魅力不在于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在于其神秘的信仰。总之,合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开发,既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佛教自身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值得探索和系统研究的文化课题。   发展佛教茶文化产业需要下列必要条件。第一,资金的支持。佛教茶文化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政府的重视。佛教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营造投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规划导向、搭建企业及项目合作平台、咨询服务及人才培育等方面。[4]”政府对佛教发展是比较重视的,佛教茶文化产业离开政府的扶持寸步难行。第三,人才的培养。佛教茶文化产业目前来说,专业的佛教文化产业人才非常少,甚至没有。佛教茶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涉及到佛学、茶学、茶文化、艺术、传播、经济等众多学科,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比一般文化产业有过之而无不及。懂茶文化的,不懂佛学;懂佛学的,对茶文化又不够专业;即使对茶文化、佛学都比较了解,然而文化产业本身的复杂性、学科的综合性,在某些时候仍是超乎想象的。第四,对佛教茶文化产业的规划者、项目负责人等要求极高,他所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包括极强的组织能力以及独到的见解与眼光。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寺庙、高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第五,佛教茶文化产品要注重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能够帮助顾客缩短选购商品的过程。[5]”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神,有档次和品位的消费者非常注重品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新时代下巧用动画艺术开展道德教育

【摘要】2020年上半年,笔者对常州地区的幼儿园、近千名小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动画作品设计愿景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诗歌童谣、生活技能、安全常识等15个方面,其中,近1/3的人(363人)对关于传统道德礼仪的动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学习中国特有的道德礼仪。这与当今的“以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道德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动画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自由地借用和移植绘画等艺术手段,使文本形式的道德内容鲜活起来,从而使其更富艺术性、教育性和灵动性。如何把传统的道德礼仪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融入基础教育中进行传承与创新?本文中笔者将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动画;道德礼仪;基础教育;传承与创新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自己深厚而独特的礼仪文化,如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尊重师长、谦虚礼貌、敬老爱幼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后人学习并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古人以故事加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如今,这些传统美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加入了“记载与传播”传统道德文化的行列。在传播过程中,动画以动态的形式向受众群体传授着各种道德礼仪,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受到礼仪的启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的行为习惯。

一、动画传播,传承道德礼仪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占据首位。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动画则是能够高效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借助动画这一平台和方式宣传和弘扬道德礼仪,能够以生动鲜明的形象、通俗易懂的画面,让学生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不仅能够受到精神的洗礼,净化心灵,还会在行为上模仿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风范,这对学生优秀道德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动画系列片《中华德育故事》根据民国年间湖州蔡振绅先生编辑的《德育课本》及中华古籍《二十四史》改编而成,是内蒙古东联动漫公司花了十年时间,耗资上亿元精心制作的中国首部华夏典故类童蒙养正动漫,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八德为主题,讲述了近千位中华先人的有趣故事,每则故事都展示着中华先祖的处世言行与睿智哲学,内容感人至深,被众多家庭推为“教育孩子必备的心灵营养”。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以其质朴的动画风格、浓郁的民族元素、深厚的美德底蕴尽情展示了动画艺术的无穷魅力。作为原创的优秀启蒙动画,《中华德育故事》可以让学生沐浴传统文化的光芒,在健康、自由、快乐中获得心灵的成长。该部启蒙动画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自省是否孝顺父母,是否友爱兄弟,是否礼敬待人;该动画更像一部宝典,向人们讲述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姐妹、为人师之礼,从而为千万家庭与孩子搭建了通往中国传统智慧的桥梁。当今社会,人们不再缺乏食物营养,而是缺少精神食粮,而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则弥补了缺失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与参考,让古人留下的美好言行与文化精神得以传承,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我们身边宣讲传统道德礼仪的优秀动画片很多,如《孔子拜师》《程门立雪》讲的是尊师重教;《仲由负米》讲的是尊老爱幼;《苏武牧羊》讲的是民族气节。这些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的传统故事让孩子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其意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德礼仪。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能以其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众所周知,学生行为习得的特点是“模仿学习”,无须别人刻意来教,只要身边存在这样的人和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学生自然就会习得,从而将道德礼仪根植于内心。

二、体验实践,推广礼仪文化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独一无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动画工作者应利用自己的专长,用动态的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广我国特有的礼仪文化。在传播中华传统道德礼仪文化的过程中,一些机构或单位积极采取措施,从基础教育抓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动画的制作体验活动。如搜狐娱乐曾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了一次为期5天的动画电影之旅。该项活动以“推广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电影提供青少年表演人才,丰富孩子们文化生活”为宗旨,为中小学生创造了了解动画电影文化、体验动画电影制作的机会。50位中小学生经过层层筛选加入此次活动,他们通过感受动画电影拍摄过程得到了成长锻炼,收获了“触摸”大银幕的非凡经验。这次活动精选了100个中华传统故事,采用少儿真人表演的方式来诠释中华礼仪规范,弘扬中华礼仪文化。在为期5天的动画电影之旅中,学生们经历了一对一艺考面试,接受了影视表演的培训,学到了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零距离解码动画电影制作过程,并亲身实践拍摄了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动画片。50位学生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完成了与动画电影表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精彩的动画电影之旅让学生和家长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接受了别样的道德洗礼。由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创作的漫画《道德经》已被改编为动画版,其根据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的名著《道德经》为基础进行创作,主要阐述的是哲学道理。漫画中的道德礼仪对学生来说是深奥难懂的,但改编成动画版后变得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看与学习动画,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道德礼仪。年龄较小的孩子观看动画片时,家长应陪伴其一同观看,这样不仅能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根据动画片的内容及时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快乐成长;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其中的道德礼仪,与孩子一起推广礼仪文化。这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阅读全文

港台的电影关系探讨

 

2008年是让沉寂已久的台湾电影界热血沸腾的一年,这一年有一部电影横空出世,为士气低迷的台湾电影带来了一线曙光,这就是《海角七号》。仔细品读《海角七号》,发现它是将写实和娱乐巧妙融合,这不得不让人想到香港电影的社会阅读般的写实和娱乐的特点,那么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是否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是什么呢?港、台两地唇齿相依,同宗同祖、同族同根,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十分方便。纵观几十年来的港台电影史,我们发现,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港台电影就交流甚密,香港电影在台湾电影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引导者、启发者和挑战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香港电影一直在刺激着台湾电影的发展。   一、40年代末至50年代:从“夏语片”到“台语片”40年代末,台湾电影身处严峻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中。   从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溃败迁台,这四年是台湾电影的荒芜时期(指台湾省的故事片)。除了省营的台制拍摄少量的新闻纪录片外,只有在南京的国民党制片机构派摄制组来台湾摄制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外景。   40年代初国产片在台湾非常流行,如《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等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取材现实,贴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性,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这却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恐慌。1949年春,由梅兰芳主演的内地首部彩色片《生死恨》预定在台北的大世界和台湾戏院联映,但因台湾当局颁布“凡亲中共政权的演艺人员拍的影片禁止在台湾上映”的诫令使得观众无缘一睹大师风采。1949年5月,上海解放,台湾自上海制片公司的电影来源断绝,故转而仰赖香港和外国供应。   1949年对于香港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由于受内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内地的电影人纷纷从上海来到了香港,其中包括电影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和制片人等,除了人才之外、他们还将大笔资金和经验带到了香港,加之当时在港拍片的自由环境,由此香港开始了电影事业蓬勃的发展。由于香港电影业各种人才、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多元特征,使得香港电影长期并存着多种语言制作的电影。1947年,移居到香港的厦门、泉州的戏曲从业者,利用粤语片设备或结合粤语片、国语片的工作人员开始拍摄夏语电影。“夏语片”采用闽南方言,其资金大部分来自东南亚的闽南华人商家,拍摄的地点是香港影厂。起初水准不高,但因语言相通,在台湾、东南亚一带的卖座竟越来越广,题材也从夏语戏曲,到翻版粤语戏曲片、改编民间故事,甚至有将粤语片改配夏语发行者,在50年代末,夏语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片种之一,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发展态势。   由于国民党并不反对地方戏曲题材,加上一直在拉拢香港电影界,夏语片在台湾得到了大量进口。1949年末,台湾从香港进口了第一部夏语电影《雪梅思君》。在原本说着外国语、外省语的银幕上,突然出现听得懂的乡音,演出的内容又是民众所熟悉的戏曲故事,这令台湾民众倍感亲切。为了争取认同,发行商索性将夏语电影称为“台语古装巨片”。由于港产夏语电影十分卖座,给台湾电影人很大刺激,认为如果自己出来摄制台语片,会比香港人拍的夏语片更好。于是,在“夏语片”的刺激下,台湾终于有了本土制作的“台语电影”,从此拉开了“台语片”与港制“夏语片”之间的竞争,它们互比高下,争夺市场,也由此举办了第一届台语片的金马奖。不久,台语电影在台湾逐渐取代了港产夏语电影。台湾电影在香港电影的影响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二、60年代:“国语片”的黄金10年   50年代是台语片发展的全盛时期,但到了1959年底,台语片产量直线下降,只拍了42部,比前一年减少了20部,究其原因不外乎盲目追求赢利而忽视影片的质量,造成观众锐减,市场疲软。就在台语片在台湾沉浮未卜之际,60年代,来自香港的黄梅调电影、文艺片、武侠片以及一些雄心勃勃的电影人陆续登上台湾电影的舞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以及新的电影观念,从此,这个原本被台语片主宰的舞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电影再次成为台湾电影前进的新动力。1963年夏,香港邵氏公司由李翰祥导演,凌波和乐蒂主演的黄梅戏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演,风靡台湾省。这部充满着中国传统戏曲韵味的电影赚足了人们的眼泪,在台湾创下了162映天,930场,721929人次,840万元新台币的空前卖座纪录。台湾由此掀起竞拍国语片的热潮,之前台湾本省也有国语片,但产量低,制作水平也不尽人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巨大成功促使李翰祥带领一批人马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另立门户。日后正是这支来自香港的电影力量带动了台湾电影的发展,从而创造了台湾电影史上的盛世。李翰祥仿佛像当年下西洋的郑和一般,为台湾带去香港的先进技术、人才、制片观念,将台港两地联系起来,为台港两地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国联起用、钮方雨、汪玲、李登惠、甄珍等“五凤”及伍秀芳等演员,开办演员培训班,秦汉即出自其门下。此外,他还提拔了诸多新导演,如朱牧、宋存寿、张曾泽、杨苏、郭南宏、王兴磊、刘维斌、丁善玺以及原来在台语片导演群中颇具才华的林福地等。国联电影公司造就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灯光、摄影,累计多达一二百人,他们日后多数成为七八十年代台湾电影导演的骨干或某一类型电影的顶梁柱。   除了为台湾引进香港的技术、表演、专业人才,李翰祥还将邵氏大制片厂制片概念引进台湾,为台湾建立了新的片厂制度,成立编剧小组,招揽文人、小说家、影评人为创作库,推动明星和宣传概念,使人们对在台湾拍片产生兴趣。很多片商由拍台语片转为拍国语片,民营公司也纷纷成立大规模拍片,这直接带动了台湾制片业,对台湾的国语片有关键性的影响。   除了这些技术的、观念的、人员的支持,李翰祥本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也影响了一大批台湾电影人。他的电影中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执著、对于中国古典艺术情趣的把握以及后期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都为台湾影人树立了榜样,对提高台湾电影的水准和品质起了重要作用。他与在台湾土生土长或自内地迁台的电影艺术家们共同奠定了台湾电影传统,其中包括戏剧电影传统、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在台湾掀起第一波革新电影的浪潮。#p#分页标题#e#   除了黄梅调电影,台湾的文艺爱情片也在60年代得到繁荣发展。在台湾凡是描写男女爱情、多角恋爱之类的电影都称为正宗的文艺片,因以现代生活为背景,专事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波折,取向唯美,富有浪漫色彩,按其特性,影艺人又称之为浪漫爱情片。60年代中期以前,动作片未曾勃兴的时候,香港摄制的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影片输台甚多,较著名的如《不了情》《蓝与黑》《星星•月亮•太阳》《何日君再来》等。这些影片比较注重遵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讲究发乎情、止乎礼,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多受到社会或家庭或道德观念的阻挠,但两人总是保持着情感的纯洁。在港制爱情片的刺激下,台湾导演李行率先投拍琼瑶小说电影造成了文艺爱情片风气,形成琼瑶片与当时风靡一时的台语片、黄梅戏调古装片三分天下的局面。后期,黄梅戏调古装片又抵挡不住文艺爱情的时装片冲击,被淘汰出局。随着邵氏的阳刚转型,华语电影的“文艺片”中心从香港转移到台湾。   1966年,也是琼瑶小说电影大获全胜的那一年,香港导演胡金铨的新派武侠片《大醉侠》在香港诞生了。新派武侠片与拍法呆板、制作简陋、故事草率的老派武侠片相比,以精细的技巧制造电影的动感,紧凑迫人,奔放浪漫,很快在台湾有了拥护者。台湾由此掀起了拍武侠片的热潮,武侠片成为这一时期台湾电影的另一大片种,在70年代甚至占了全部台片创作的40%。这类影片虽然数量很多,卖座率高,但艺术质量一般都不佳,只有少数是认真之作。   虽然终未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但却在创作实践中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香港导演胡金铨带着他的武侠片来到台湾加盟台湾联邦影业公司后,担任该公司的制片经理和导演,为台湾影视圈培养了上官灵风、石隽、徐枫、张艾嘉等诸多表演人才。   台湾电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出现了从黄梅戏调古装片、琼瑶片、台语片三分天下到琼瑶片、武侠片、台语片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段峥嵘岁月正是台湾电影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语片从1960年的产出5部,增至1969年的89部,在1971年达到101部,除了产量提升以外,国语片也逐渐能在市场站稳脚步,质量上有了重大飞跃。台湾国语片的兴盛繁荣与香港电影以及香港电影人的帮助与支持是分不开的,港台两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交流达到白热化,这真是台湾电影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三、80年代:从“新浪潮”到“新电影”   1978年至1983年间,香港、台湾先后出现香港新浪潮电影、台湾新电影运动。1979年,在香港包括许鞍华及徐克等导演,结合了香港特有的国际商业海港文化,向传统华语电影类型挑战,摄制了《蝶变》(徐克)、《点指兵兵》(章国明)、《疯劫》(许鞍华)、《行规》(翁维铨)等,掀起了华语电影第一波新浪潮。在香港影坛掀起新浪潮的同时,1979年至1981年间,台湾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三位新导演:王菊金、林清介、李丽安。王菊金的《六朝怪谈》获第17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地狱天堂》参加1980年多伦多影展与芝加哥影展;   林清介的《学生之爱》参加1981年休斯敦影展与南非影展,这些电影都属于前卫、纪实、带探索性电影,与香港的新浪潮电影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的作品受到影评人与海内外影展的肯定,然而,却未得到台湾电影界的重视。1980年10月,新闻局在台北举办第17届金马奖,特别办了一个“香港新锐导演作品观摩座谈”的活动,邀请徐克、谭家明、严浩、许鞍华等七名香港新导演带着他们的作品跟台湾的电影工作者座谈。这次盛会中台湾电影人出席的并不多,也没有给台湾电影界带来太大的回响,但是台湾电影界已经感受到来自香港新浪潮的威胁,无关乎新浪潮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或卖座成绩,而是人们预感到香港新浪潮数十位导演,凭着他们优越的电影生态环境和电影制作锐气,日后一二十年间香港电影的主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台湾电影市场,对台湾电影造成莫大的冲击。   在这种危机感的刺激下,1981年,宋存寿与张艾嘉仿造香港电视台培养电影新导演的经验,在《台视剧场》的《综合剧场》制播改编自林佩芬小说的《十一个女人》系列单元剧,邀集海外留学返台和本省院校毕业的电影学子参与编导,其中包括刘立立和新秀杨德昌、柯一正、李龙、傅维德、张乙辰等,企盼借此培养影视人才。香港电影对于台湾电影的影响和作用,并不完全是补给和引导,还包括对台湾电影的刺激和启发,这也是台湾电影成长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正是来自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启发和挑战,刺激了台湾年轻导演的敏锐神经,他们蓄势待发,终于为台湾电影界带来了充满革命意味的台湾新电影运动。   四、90年代:走向极端的台湾电影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生与成就长了台湾电影人的志气,侯孝贤、杨德昌导演的作品纷纷在国际上获奖,这让长期在香港电影光环下仰望的台湾电影人终于有了真正扬眉吐气的感觉。对新浪潮主力导演的追捧成为90年代台湾电影从业者的热潮,但极端的态度使他们与外界孤立,也削弱了自己的创造力。再加上9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为了促进外交的形象力,向电影界提供“辅导金”,要求导演们去国外拿奖宣传台湾,更为台湾电影走向极端埋下了伏笔。   在新电影运动之后,中影又培养出4批新人,他们受到前辈的熏染,致力于在国际上获奖,为争取扶助金而奔走,积极地去迎合国际大赛评委会的口味,台湾电影人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渠道,一个释放自身能量的平台,却放弃了本土的市场。整个台湾的本土市场被港片、美片等占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在这段时间里,台湾走出了香港电影的庇佑,本土的大部分导演都到国际上去闯荡。90年代前期,台湾当局提供的“辅导金”帮助了李安、赖声川、蔡明亮等这些第二浪潮的代表人物走向国际。但是,“扶助金”政策下的台湾电影企业却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资助,到了1991年台湾本土电影的产量只有33部,整个商业电影生产体系几乎崩溃。台湾电影工业由于长期脱离本土观众,脱离票房,一味地靠拿“扶助金”去迎合国际评委的口味,使得台湾电影制作环境恶化,本土市场萎缩,大量创作人才外流,导致台湾电影走入低迷,一蹶不振。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受好莱坞的冲击、金融风暴和盗版VCD的影响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一时期的港台电影交流几乎匿迹。台湾电影在本地泥沼中难以自拔,香港电影则放眼内地,寻求合作机会。#p#分页标题#e#   五、新千年的惊喜   新千年以来,台湾电影界在一片死寂中偶有一两部小清新之作问世,但很快便被来自世界各地铺天盖地的电影掩埋,不过,2008年是不会被人遗忘的一年,这一年有一部台湾电影终于在废墟中横空出世,创造了台湾电影史上的最高票房,并赢得了非常理想的口碑,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台湾人不在谈论它”,这就是《海角七号》。《海角七号》的成功与传统的本土文化背景离不开,也与现代商业社会的特点分不开。说它与本土文化离不开,是因为:在电影产业作为大众娱乐业的当今,很多电影在台湾都会选择台北或者高雄这样的大都市作为背景,而《海角七号》则另辟蹊径选择台湾南部不那么发达的恒春小镇作为故事载体,将恒春视为“台湾的缩影”。台湾时政、闽南语的调侃、客家话的插科打诨等台式幽默与故事融为一体,也极具台湾本土韵味,此外,月琴、琉璃珠文化等当地传统文化在影片中也是着力表现的内容。这恰恰暗合了台湾全球化背景下对在地文化的回顾和怀念的潮流。说它与现代商业的特点分不开,是因为,《海角七号》是一部极力想要和现代流行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一部电影,它不同于以往的台湾国语片,它重视娱乐性和商业性,更重要的是它找到了推销自己的方式。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具有娱乐性和商业性品格,这也是电影与流行文化相契合的地方。   流行文化是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青春、爱情、偶像、梦想、励志是流行文化常用的重要元素,而这些都可以在《海角七号》里寻觅到踪影。在行销上,《海角七号》更是运用了口碑行销、网络行销、制造话题、采用名人效应等方式,使出浑身解数。这一次,我们的台湾电影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真正和观众面对面坐在了一起。《海角七号》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它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不得不让人反思长久以来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胜曾跟随杨德昌学习电影,并担当过杨德昌的副导,受其影响毋庸置疑,他属于看着“新电影”成长、以“新电影”为理想的一群人。所以他的电影中关注着本土、关注着小人物的命运,对市井民情有着细致入微的写实刻画,观众正是被这种真实所打动。   但他的电影中也抛去了八九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极端化的诟病,起用全明星阵容,娱乐化商业化兼具。仿佛时光倒流般,回到了李翰祥的时代,那个时代欢声笑语,万人空巷,只不过这次带领风潮的是台湾导演,而不是香港导演。台湾电影走过60年代的全盛、80年代的辉煌,终于在新千年又带给我们惊喜,理解并消化着香港电影的娱乐精神和商业化,又继承着侯孝贤、杨德昌这样的台湾电影革新家的本土意识和社会使命感,相信台湾电影的再次起飞指日可待。

阅读全文

影视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影视歌曲曲目资源丰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电视这个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种类———电视音乐。我国拍摄的众多电视剧的主题曲与插曲不但传承了电影歌曲的丰富经验,而且创作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更加多样化,经典的电视歌曲和插曲不断涌现,例如:《太阳岛上》(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电视连续剧《渴望》插曲)、《枉凝眉》(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少年壮志不言愁》(视连续剧《便衣警察》插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插曲)、《敢问路在何方》(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插曲)、《长江之歌》(专题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游子吟》(电视连续剧《虾球传》主题歌)、《千万次地问》(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插曲)等等。

很多电影电视歌曲早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给学校的声乐教学以及舞台表演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歌曲曲目资源。运用好前辈艺术家们留给我们的丰富异常的歌曲曲目资源,必将大大丰富我们的声乐教学。长时间以来,我国各高校的声乐教学以演唱那些艺术歌曲以及中外著名歌剧片断为主,歌曲教材的选取面非常狭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音乐艺术院校的大幅度扩招,让那些音乐基础不好、嗓音条件较差的学生演唱这些歌曲曲目,就显得较为困难,由于声乐演唱是追求美、展现美的艺术,但美之展现力求要游刃有余,因此,不唱那些难度较高的音乐作品,而挑选那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影视歌曲,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学生们能歌唱其特别喜爱的曲目,不但能摒弃以前那种以老师为核心的旧有教学模式,还能够通过登录互联网、观看光碟等方式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

 

影视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在歌唱声乐曲目的时候,艺术想象乃是走进人物角色、走进故事情节之桥梁,歌唱者要让虚幻之内容变成内心真实的感受,肯定需要有非常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电影电视歌曲是影视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歌曲既和影视剧荧屏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我们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伴随声乐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走进影视情节,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到直观的形象,在学习声乐的同时一起调动听觉视觉系统,不但不会再单调无味的感觉,而且在歌唱时也能更好地演绎歌曲的美感,迸发出激情。

艺术想象一定要始终贯穿在歌唱的全过程,如果想象暂时中断,随之情感也会暂时中断。经典的影视剧成功地塑造了人物角色,也能激发歌唱者歌唱的激情与丰富的想象空间。人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在歌唱声乐作品时木讷、呆板、声音苍白无力,毫无生气,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没有生动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大部分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对此,在声乐教学中笔者往往应用影视歌曲那没有时空限制的特点,融入生活、提升学生的歌唱兴趣,依据学生的喜好来挑选声乐作品,把音乐所展现的内涵生活化、通俗化。与此同时牢牢把握住歌曲情绪抽象等重要环节,依据他们的特点,让抽象的音乐艺术长出生活的双翅,让学生们能够走进教材,变成教材的参与者。在歌唱声乐作品时,运用形象思维,展开艺术想象,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故事情节,想象着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然后以主角的位置去考虑问题、演绎歌曲、表现其意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