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力市场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供电营销战略探讨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由高度垄断性走向了相对垄断,供电营销战略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电力企业应优势与忧患共存,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外部环境认真研究并正确制订营销战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积极参与竞争,制定相应的营销办法,才能赢得市场主动权,保持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以下重点探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战略措施。 1电力企业营销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从营销思想、营销组织到营销措施都应有别于其他行业和其它商品。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大都有重点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电价杠杆的作用:电价在电力商品销售过程中,对电量的增长起决定作用,是电力营销战略中最重要的手段。宣传功效:由于电的无形,必须采用有形的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来体现电力商品特点,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影响消费者。国家政策对电力商品销售的影响:国家法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地方规定等对用户采用何种能源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电费欠缴与增扩销电量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在采取促销策略增供电量时要考虑电费收缴问题。 2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战略指导思想 2.1优化改造现有电网,提供优质电力能源。电能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在保证采购到产品质量合格的电力的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电网性能,提高设备技术含量,尽最大可能降低电网本身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高终端电能合格率。 2.2不断开拓创新服务,以优质服务增加附加值。开展服务应当把握供电服务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在三个服务阶段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有偿服务,售前服务主要包括营业受理、工询、设计等,此阶段企业首先对目标客户最重视的主要项目及其重要性进行排序,作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与预算等;售中服务主要包括与目标客户的沟通,客户外线工程安装调试及送电等;售后服务阶段主要包括电费的结算,客户电工的技术支撑及客户配电站的维护运行咨询等。此外,售后服务还能增加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为电力企业不断增加新的增长点提供信息。 2.3依靠强有力的信息平台及新技术支撑建设坚强电网。 2.3.1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政府的大规划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农村)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并使“十二五”电力规划落到实处。加强电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规划的按期实施。推进电网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既有骨干主电网,又有坚强的配电网,形成区外来电落得下,区域内送得出,客户处售得进。探索电网建设新机制,进一步与政府的规划、土地、环保、绿化、消防等部门及各区、街道(镇)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推进电力项目的前期工作的新机制。 2.3.2建立需求侧管理系统,重视客户信息分析。认真研究分析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政策可能引起的移峰效果,积极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电价方案,引导客户移峰填谷,科学合理用电。加强建立和完善营销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体系,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研究和构建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提高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实时进行电网动态数据记录、分析及处置,提高电网预防事故的能力。随着网络经济在企业纵深领域的发展应用,由营销信息管理系统(CIS系统)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逐渐纳入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之中。 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1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改进的措施。 3.1.1电力企业电费管理需要改进措施。电费管理是电力企业销售环节一个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它包括抄表、核算、收费和上缴电费四道工序。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是由回收的电费来衡量。 3.1.2电力企业日常营业管理需要改进措施。日常营业管理是指营业部门日常处理的各项业务工作。它与业务扩充、电费抄、核、收三为一体,相互联系。也就是指“业务扩充、电费管理”以外的其他用电业务工作,叫做日常营业工作。日常营业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千万个已经接电立户的单位或个人。 3.1.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改进机制。(1)改革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现有机制。(2)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机制。(3)建立强有力的电力企业电力市场营销体系。(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力企业营销队伍。(5)搞好优质服务。 3.1.4电力企业业务扩充需要改进措施。业务扩充是我国电力工业企业营业工作中的一个习惯用语,也称业扩报装。其主要含义是接受用户用电申请,为新装和增容客户办理各种必需的登记手续和一些业务手续。内容包括:用电申请与登记;供电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供电可能性审查;工程概算;设计与施工;签定供用电合同;装表、接电。 3.2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2.1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具体策略。 (1)电力企业进一步健全电费回收预警机制。(2)电力企业坚持打防结合,加大反窃电工作力度。(3)加强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4)电力企业利用负荷管理系统加强异常客户监测。 3.2.2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 (1)电力企业电力产品的促销和为客户服务策略。售电量是电力企业的龙头指标,直接关系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电力企业应彻底转变传统电力销售观念,树立营销观念,不断提高售电量。完善基础提高技术的创新 (2)电力企业电力销售市场的竞争策略。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加强需求侧管理,在调整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上开拓新市场。电力企业是电力销售和利润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以开拓电力市场、增加售电量为目标,努力降低销售费用的经济实体。#p#分页标题#e# (3)电力企业电力形象营销策略。就是从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和树立电力商品形象入手,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转变电力行业“人求于我”、“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向杜会提供承诺服务,实行业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电力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 4结论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应是有效利用电力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提供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能源。电力营销要求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动员全部的人力物力参与营销,重点要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电力企业只有坚持优质服务和客户至上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市场。搞好电力营销管理,帮助用电客户获得成功,不仅能加强企业与用电客户的关系,而且能扩展客户的业务范围,电力消费量就增大,使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简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创建
一、实验室的建设平台
硬件平台作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应坚持综合运用、计划实施、规划具体等原则,保证平台一次性搭建,节约成本。主要的硬件平台如FastT600、WS-C4506与其他服务器等。要保证以太网为拓扑网络结构并有相同的IP与VLAN,做好杀毒软件的安装,对震荡波、冲击波等进行查杀。在建设中,要从各方面分析投入的经济利益,杜绝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分析。建设效果的好坏不以设备数量多少,软件先进与否为判定标准,而看是否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在未来补充建设方面,要综合考虑到实验室的各个方面。
二、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范围较大,如课程的建设。包括有通过JAVA程序、研发网页技术、设计数据库、信息技术网络理论、C++语言设计、硬件设计等实验的工商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等基本实验;质量管控实验、生产销售实验、项目管控实验等综合管理模拟项目;银行业务实验、电子支付实验、投资银行业务实验、国贸知识操作实验等证券实验;ERP系统设计实验、信息分析实验与信息监控实验等信息管控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大教科书指导下进行的,在实验中可向学生提供参考教材。
三、实验室科研
实验室科研的目的在于科研中自主创新,绝不抄袭,培育原创作品。实验室可以从事以下研究项目。电力市场研究。根据目前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市场广阔,研究分析电力的发、送、配等部门行业的关系,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和前沿性的科研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有效节约方面,可研究怎样合理配置资源与其数学方程式,资源的成本定价计算办法等。
在资本投资方面,可研究企业的投资决策与市场的关系,提升企业管理与资本投资的关系,期权实物的定价方法等。在创新技术方面,有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科研项目。再如成组技术、工业工程、MIMS、CE、精益生产、PSM、PE、PQM等生产管理的前沿研究项目,进而开放研究思路,提高科研能力。在项目管理评价上,主要有合约管理、信息管理、风险把控、目标成本等科研项目。
电力安全风险管理解析
1电力企业中的风险因素
现阶段,我国各大社会电力企业均处于上升期,中国电力市场潜力无穷,电力企业发展前景喜人。但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内部因素。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薄弱,工作中易出现纰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不足,电力施工技术和操作水平不过关;电力安全生产中,电力设施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工作人员常习惯性违章;电力企业中各部门的职责模糊,出现意外时常互相推诿,失误责任无法落实;电力管理和检修工作常出现疏漏,用户用电档案记录不全,常出现延迟记录或漏记等情况。②外部因素。现阶段,社会电力需求较大,电力工作的重点难以把握,因电源不足而导致电网供应不足,且电力管理结构不合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的大范围建设导致质量监控、施工监督、电网维修、电力投运等各环节存在疏漏,埋下了安全隐患。③电力体制的不确定。电力市场变化多端,其市场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难以捉摸,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多,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动及时调整电力管理策略;电力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系统,很多电力企业均呈现出不规律的发展特点。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在存有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中将风险值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最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将风险因素排好顺序的过程,从而优先处理会引发最大经济、利益损失或紧急事件的风险,后处理影响较小的风险。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理想的风险管理,因为风险与事故的可能性通常不一致,所以,在进行风险管理前,需要严格权衡二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在任意一个企业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都需要采取以下步骤:①准确识别风险,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因素可能会造成的损失。②建立风险控制措施。面对企业或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事件和意外事故,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和控制风险措施,备好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当风险来临时,可实施预先准备好的控制措施,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③规避风险管理。在坚持原有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调整方案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3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培训
在电力企业中,员工是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媒介,是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纽带,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其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这不仅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合理用人和对市场负责的重要表现。对电力企业员工实施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①员工入职时,电力企业应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电力基本理论知识、高水平的电力操作技术,还要包括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使其认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②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施培训—录用—待遇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电力操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初探
[摘要]随着河南省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交易电量比例进一步扩大,交易组织更加频繁,交易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市场主体如何在河南电力市场新形势下获得电改“红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河南省电力体制改革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并立足售电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市场营销模式与管理定位、营销网络与市场开拓、客户维护与增值服务等方面,分析重点难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改革;售电公司;增值服务
1河南省电力改革进程
2015年3月15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9号文”)为标志,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河南省发展改革委2015年12月19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我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的通知》,文中规定了“2016年度全省直接交易电量规模为180亿千瓦时,暂定双边协商方式电量规模130亿千瓦时,集中撮合方式电量规模50亿千瓦时。一种交易方式成交电量未达到的规模,剩余电量可以转入另一种交易方式电量规模”。这标志着河南省电改正式拉开了序幕。经过近四年的改革实践,河南省电力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如图1所示)。(1)交易机构组建基本完成。2016年5月4日河南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电力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的重大举措。(2)交易机制逐渐完善。四年来河南省电力交易规则不断修订,以准入、退出、结算、考核等为内容的交易机制逐步形成。中长期交易、合同电量转让、电能替代挂牌等交易机制逐步完善。(3)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河南省共开展电力直接交易17次,累计成交电量1093.3亿千瓦时。其中,年度直接交易2次、电量951.2亿千瓦时;月度直接交易11次、电量115.1亿千瓦时,电能替代交易4次,电量27.0亿千瓦时。(4)输配电价改革推进顺利。2017年7月5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合理调整电价结构有关事项的通知》(豫发改价管〔2017〕707号),其中明确了河南省输配电价。(5)开放增量配电业务。全国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已开展三批,共批复320个项目,其中河南省共批复22个项目。(6)加快开放售电业务。2017年6月河南省售电公司首次参与市场交易,全年共64家售电公司参与双边交易2次,月度集中撮合2次,总计成交电量140.39亿千瓦时,占比河南省2017年总交易电量的28.10%。截至2019年6月底,在河南省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电公司366家。其中2018年,共有135家售电公司8191家电力用户参与交易,成交电量776.0亿千瓦时,占总成交量的70.97%。初步形成了多买多卖的市场竞争格局,激发了市场活力。
2河南省电力改革趋势
从河南省电力改革趋势来看,加速开放、市场化竞争是未来的主旋律,也是各市场主体必须直面和正式的挑战。
2.1市场化交易规模和比例不断提高
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改“9号文”拉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民营资产逐渐进入电力市场,打破了电力行业的垄断局面,电网企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新的挑战。电网企业要想在电改的大背景下,维持现有电力市场份额,就需要调整营销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更高的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去应对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文章以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为基础进行探析,以期为电网企业在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效率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费电价分析;电力营销管理;应用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电网企业的发展环境及电力市场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面对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电网企业要想维持现有电力市场份额,必须运用数据对电费电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和特性,加强对电力市场环境变化的研判,调整电力营销策略,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一、电力营销与电费电价
电力营销是为满足人们的电力消费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电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电力营销应以市场为立足点,以高效、便民、提高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为目标,引入能够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一)电费电价构成及计取方式。电力行业属于能源供应行业,是由发电、输电、变电及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生产与消费系统。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经济发展历史较短,在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背景下,电力行业具有较强的垄断特性,电价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定价原则,分级管理。现阶段,电网企业主要根据电力用户的用电性质进行分类计取电费,把销售电价主要分为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大工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贫困县农业生产用电和趸售用电六大类。同时,还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制定不同的销售电价水平,并对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工业用户执行两部制电价,对工商业和大工业用户执行水期和时段浮动电价,对居民用户执行阶梯电价和丰水期电能替代电价,对农业用户执行单一制不浮动电价等不同的定价策略,从经济角度引导各类不同负荷特性的用户合理利用电能,促进电力系统合理高效运行。
(二)对电费电价的数学建模。在现代营销数据分析方法中,较为普遍的采用统计学中的因素指数分析法。因此,在电力营销管理中,也可以运用因素指数分析方法分析月度售电报表,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销售电量、销售电价这两种因素的变化对售电收入变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对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制定合理的电力营销策略组合,尽可能的提升电力营销效益。首先,建立基期模型:R0=Q0*P0,其中,R0为基期售电收入,Q0为基期售电量,P0为基期售电单价。1.电量变动影响电费变化在报告期内,假设电价不变,而电量Q0变动至Q1(变动比例为指数a),则得到报告期售电模型变为:R1=Q1×P0;通过模型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报告期较基期变化的模型为:R1-R0=Q1×P0-Q0×P0=(Q1-Q0)×P0=a×P0×Q0。2.电价变动影响电费变化在报告期内,假设电量不变,而电价P0变动至P1(变动比例为指数b),则报告期售电模型变为:R1=Q0×P1,通过模型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报告期较基期变化的模型为:R1-R0=Q0×P1-Q0×P0=(P1-P0)×Q0=b×P0×Q0。3.电量电价共同变动影响电费变化在报告期内,假设电量Q0变动至Q1(变动比例为指数a),同时,电价P0变动至P1(变动比例为指数b),则报告期售电(购电)模型变为:R1=Q1×P1,通过模型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报告期较基期变化的模型为:R1-R0=Q1×P1-Q0×P0=(ab+a+b)P0×Q0。
供电企业营销策略综述3篇
第一篇
1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供电企业营销理念缺乏先进性。营销理念是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其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营销理念缺乏先进性,供电企业的营销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服务意识也较差。虽然已经有部分供电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关于营销方面的问题,但是企业的类型仍没有得到相应的转变,由生产管理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以市场状况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尚未形成,或是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对于服务工作的认识严重不足,导致服务意识十分微弱,对客户用电需求及整体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足。
第二,供电企业营销手段十分有限。电能是一种重要能源,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正是由于电能的特性使得供电企业往往处于垄断地位,面对的市场竞争和压力均较小,这就造成供电企业对于市场开拓及营销不够重视,对于市场营销方面的认识较为浅薄,加上缺乏相关技术支持,从而使得供电企业的整体营销水平以及各种效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职责、权利不明确。现阶段,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经常出现职责、权利不明确,生产、职能不清晰,管理与业务界定模糊等情况,导致电力营销的管理、决策、监督功能进一步被减弱。
第四,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管理。当前,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业务流程及管理环境缺乏有效管控情况,导致营销业务流程难以被掌控,常常都是问题发生或暴露之后才进行解决。
第五,营销分析实际成效较低。现阶段,虽然电力企业对营销各专业进行了大力的分析,但是由于各专业间存在不同差异,导致均是独立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的相互关联、监督作用,从而很难为营销决策提供服务。
制造行业目标成本法的实践
一、目标成本法相较一些老式成本法的优缺点
1.基础存在差异。目标成本法是由市场上制造企业所制造出的产品的价格及制造企业的目标利润共同决定的,其不但取决于制造企业自身生产能力,而且其已摆脱了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而是由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奋斗所完成的成本控制目标。而一些老式成本法则只是基于制造企业自身的生产水平及管理能力而决定的一种目标,因此目标成本法与老式成本法相比较其可更清晰的反映出市场竞争特点,其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点。与此同时,目标成本法在市场研究和信息收集及利用过程中也与老式的成本法有很大的不同,在目标成本法下,一旦事件的信息和市场分析被获取,那么整个企业都将依据该信息做出共同的努力,进而使得企业成本控制贯穿整个企业管理过程。
2.计划、实施及控制上存在差异。首先,目标成本法是取决于企业独立生产的产品,关系到产品从规划、设计、制造、包装、销售等整个流程,其不但包含产品从原材料、员工工资等生产成本控制,而且还包括产品的各种运输、后续服务费用的控制等,因此目标成本法涵盖产品从生产到利润整个流程,而过去老式的产品成本控制法仅仅重视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销售控制,因此两者相比,目标成本法在计划、实施及控制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3.注重重点之间的差异。与老式的成本控制法相比,目标成本法穿插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但是由于产品设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如果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初就懂得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将明显降低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制造成本等的预算,进而可实现对整个生产环节的有效控制,并且可与过去的生产成本进行对比并不断调整,最终获得最优质的生产方式,因此两者相比较,目标成本法控制下的产品生产虽然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但是其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
二、制造企业管理中目标成本法的运用
1.以市场为基础的目标成本法控制。以市场为基础的目标成本控制是将产品的目标确定作为制造企业的目标。在成本控制的原始阶段,其中在目标成本管理中,各种老、新产品以及一些已经亏损的产品均可在目标成本控制下具备自身特点。
1.1规划目标成本。对于制造企业生产的新产品在投入市场前,必须对其目标成本进行客观、科学的规划。具体方式为,在新产品在上市时,一般指派一名营销开发经理,然后对新产品进行科学规划中,以经理为核心,与新产品在制造之前的预期构想、目标预期售价、产品自身综合成本及预期销售量及市场指向相结合,接着与业务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开会探讨,并就会议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编制具体的目标价格、销售区域等内容为主的销售提案。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在现如今的服装设计工作室中,很多的教学方式依然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满足不了市场性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现代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吸取,通过专业的技能知识使服装设计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不断满足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创新
随着教育的进展与创新,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了不断适合社会的发展,服装设计室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育上,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服装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的背景
在我国,服装设计工作室主要加强的是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非常的扎实可靠,在设计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长期的理论教学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会逐渐减弱,创新能力也会降低,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必须合理的对服装设计进行改革创新。在教学模式上,很多教师进行的教学模式设计都不符合常理,教学思维不能合理的根据教学的样式进行创新,不能满足现在服装设计的要求。教学方法上存在漏洞,服装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设计天赋,简而言之,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教学素质,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教师仅仅给学生教一些比较发散的思维培养,还不能完全将教学的创作灵感表达到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经过市场研究发现,很多服装市场都需要具有高素质、高管理能力、高适应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传统教学无法满足教学的目标,因此对服装设计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