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养成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德育养成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德育养成教育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思考

摘要: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强化精神文明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我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普遍实效性较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了相应思考,以期能为相应人员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有效性;有效途径

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强化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高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不断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想切实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就应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规划进行合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高中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强化德育教育质量。在长期以来的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导致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化严重,教师只是应付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没有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偏离较大,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学生的排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内心诉求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工作,保障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通过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能够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及时改进自己的德育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德育教育灌输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培养,让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

二、注重实践教育

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只注重理论教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工作,强化让学生在实际中体会德育精神,领悟德育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例如: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德育讲座、爱国诗歌朗诵以及走进社区等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同时,还能够缓解学生的高中学习压力。

阅读全文

学生德育养成重要性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高职高专院校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对他们德育养成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农村生源学生德育养成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立德树人;重要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学是育人的摇篮,是培养祖国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发展。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在互联网时代往往会被快速传播与发酵,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在悄然发生变化,农村生源比例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农村生源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生源学生德育养成中的主要问题

针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校期限间进行分析,德育养成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1新环境下的自我意识膨胀

当前的“00”后大学生是一个富有个性的特殊群体,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利益冲突面前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当他们步入大学以后,自认为已经是成年人,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新环境下自我意识更加膨胀[1]。往往过分强调自我,而将集体、他人、家人、朋友置于脑后。

阅读全文

校园文化活动与反思式养成教育研究

一、我院易班校园文化活动与反思式养成教育融合的开展情况

易班网秉承“实现教育梦想”的理念,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活动通知、互动讨论、交流推广的线上平台,与其他社交网站相比,可以唤起学生在网络空间上与校园文化的更为紧密的连接与认同,充分发挥了不同于其他盈利性社交网站所没有的优点。调查结果显示,易班网可将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通过网络交流构建校园文化,这些优点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10年11月成为上海市第三批入驻“易班”的高校,现共有逾7000名师生加入易班。自开展易班建设以来,我院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变化,在学生培养中积极实施基于学生主体实践的自我反思式教育。以反思式学习的理念,将易班线上、线下活动有机融合,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努力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了思考。自成立以来,我院易班平台结合“十八大”、60周年院庆、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体验性、反思性,从而为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由我院易班专项办公室领导,易班工作站学生自主设计的《杏林路书》手册,从2013年9月开始,作为学生们记录线下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反思的载体,目前在12、13、14级学生中全面使用。学生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记录下活动名称、时间、地点、组织方和活动概要;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记录下参与活动带来的反思和收获。目前,我院依托易班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且辅以《杏林路书》开展反思式养成教育已取得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果。首先,依托易班平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辅以《杏林路书》记录,使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深入人心;同时深化了学生对反思式养成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知。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职业认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养成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后将自己的反思和收获记录下来并且进行讨论,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就医学院的实施情况,学生也认为积极开展易班网线上讨论,辅以《杏林路书》手册记录、留存,对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推进作用。其次,在反思式养成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易班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吸引了学生的主动深入参与。学生对易班网活动的参与或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申报和课题检查”平台、“身边的榜样”事迹介绍及校园人物评选等都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其中,“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是我院基于“贴近学生,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组织开展的优秀文明寝室网络评比活动,倡导了健康、文明、和谐的寝室环境。2011年首届大赛共收到来自院本部及各临床医学院等十个单位的参赛寝室48个,参赛图片近500张,投票总票数达12万票,后期还在校园内进行了获奖寝室的图片展。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展示、分享、学习优秀的寝室文化,加强了寝室的凝聚力。借鉴该活动的成功经验,有望进一步推广组织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易班校园文化活动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

二、易班校园文化活动与反思式教育养成教育的未来与发展

(一)以易班为依托,推进“双平台”建设

围绕“卓越医学人才”成长发展与德育建设目标,我院依托易班网络互动平台,积极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平台和学生主体实践平台。问卷调查显示,在易班网的功能和线上活动中,最为大家熟悉并积极参与的是“我的寝室我的家”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申报和课题检查”应用。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两者的了解率和使用率之和都超过了50%,说明这两个活动已被大家广泛接受。同时,我院还开展了例如榜样示范类活动“身边的榜样”事迹介绍及校园人物评选,师生互动“班导师工作中心”以及专题留言贴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了解率和参与率之和都没有达到50%,说明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身边的榜样”事迹介绍及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参与人群的限制性,师生互动“班导师工作中心”以及专题留言贴的形式局限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限制了更多学生加入此类活动。在未来,我院应该依托易班网开展一系列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同时也应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和校园氛围的营造,也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通过学生自主开展、参与易班网线上活动与易班网品牌活动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意识,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平台。同时,为提高活动参与度,可以通过提升易班服务平台质量,简洁易班的操作以及扩大易班网的使用范围,让辅导员、任课老师做反思式教育的引导者,逐步促使学生了解、参与易班网的功能和活动,从而推进学生自主意识平台和学生主体实践平台的建设。

(二)以《杏林路书》为载体,加强线上线下结合

在积极开展易班网线上活动的同时,为加强线上线下结合,我院自主设计的《杏林路书》可让学生记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淀成长的轨迹,强化与巩固教育成果。对《杏林路书》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学生认为,该手册作为学生校园活动记录和留存的载体,有利于对活动内容的记录。手册用于及时记录下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同时可将活动组织方的活动专属图章敲印留念,其基本功能已经得到充分使用。同时,学生也认为,使用该手册的收获还在于长期记录可以提高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活动感悟的记录以及回顾以往记录能带来新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手册作为记录线下文化活动的载体,有利于学生记录活动内容、感悟的习惯养成,强化反思式教育理念,推动了反思式学习与教育方法和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的融合,加强了医学生的反思式养成教育。但对于手册使用收获的认识,大多数人仅仅局限地认为“有利于活动内容记录”,而忽视了其在反思式教育和养成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意义。这说明了学生对《杏林路书》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性,没有充分挖掘该手册的深层次意义及作用。因此可以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该手册的使用,通过对手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对积极应用易班和手册者辅以一些奖励机制、记录更加全面的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杏林路书》作为反思式教育载体的作用,进而达到推广反思式教育的目的。

阅读全文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摘要:养成教育是高等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良好行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使其拥有一个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养成教育

现如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不仅与素质能力息息相关,他们的个人发展还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美德、品质、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辅导员对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辅导员一直从事着高校教育的一线工作,负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行为学习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在健康和生活等方面也要依赖辅导员,长期接触也使辅导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的教育重点是素质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就必须要接受良好的养成教育。日常的行为、良好的文明习惯是养成教育最为显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行为、心理、个性、生理、思想及综合能力素质。很多人认为养成教育应着重在中小学期间培养,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小学只是处于养成教育的萌芽基础期。大学是个小社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从基础期走向成熟期,将会贯穿其一生。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发生着重要改变,是极其重要的时期。辅导员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养成教育不可或缺,正确的三观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养成至关重要,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都需要良好的品质。培养环境是外界条件,人的品格和品质不是天生的,都需要后天外部良好环境的培养,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吸收。这种教育环境无处不在,包括课内外、学校内外。如离开这种外部环境,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没了根本。

2辅导员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以班级为载体,做好德育工作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树立正确的班风和学风。但大多数学生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且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薄,生活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并不理想。在大学生活中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因南北方差异较大,沟通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辅导员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们尽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

阅读全文

小学生养成教育浅述(3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心理、生理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正是接受知识的关键时期。本文从规范学生行为、学校与家庭相互结合的方式、教师自身的典范作用、开展教育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教育

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本性认知开始,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在某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班主任应该对这些行为给予适当的督促与检查,让纪律委员利用班会的时间,征求每位学生的意见,开学之前,就可以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手册。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在小学生明白在学校不应该做什么,在班级上应该做什么。例如在学校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能打架骂人、不能不遵守学校秩序、不能不认真听讲,不能违反小学生行为准则等。在班级上应该将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遵守班级纪律,学会生活、积极帮助同学。规范性的训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始终将其贯彻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其中的具体含义、模拟方式,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安排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模拟练习。如一位学生不小心将另一位学生的课本碰在了地上,就应该诚恳的道歉,并说一声:对不起。而另一位学生就要回复:没关系。良好的行为规范,与日常的实践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充分的利用这种方式,模拟训练。

二、学校与家庭相互结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中的养成教育,教师要运用各种设施设备,积极的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作为养成教育中的主要阵地,父母应该利用自身的行为与知识去影响孩子,但是针对农村中的特殊条件,家长的文化知识较低,大多数是为生计而忙碌,很少有时间关心到孩子的行为习惯上。所以就可以通过学校与家庭相互结合的方式,学校以家长会,教师进行家访的形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家庭教育是多个方面的,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习惯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要尽量避免家长的消极行为带给孩子的不利影响。例如:某农村小学召开:“好习惯伴终生”主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师队伍和文化建设,班主任以及各位科任教师也向各位家长汇报了学生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家长会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提高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要树立典范,感染学生

阅读全文

道德教育在中学生家庭实践中的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道德教育由原来的家庭、学校、社会并驾齐驱不断渐进发展,逐渐演变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叠加发展,没有让每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发挥最大的积极效应。道德教育应该伴随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种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形式。在养成教育的这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力最大则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中学阶段的德育现状向教育生活化或生活化教育的趋势发展,更加要求中学生的德育养成应该在家庭中找一个平衡点才能达到引领中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的,在家庭生活实践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中学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生活化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时代,在知识不断创新发展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人们的思想理论也随之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现代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其中一个重大趋势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始趋向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基于此,要让道德教育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让道德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实际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则需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在家庭生活中践行教育理论,不断将道德教育生活化,不断将家庭教育持久化。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

对于每个中学生而言,家庭之于母校,父母之余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第一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成长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家庭教育功能至关重要,而如今,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重智育轻德育。启蒙教育过多强调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现在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胎教到早教、到幼儿园教学、以及义务阶段教学等,然而呈现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成果,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严重的偏差。当智育“战胜”德育而成为学校的“宠儿”时,势必会出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身体素质下降等恶果[2]。孩子的道德品行出现很多不良行为,校园暴力、斗殴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而家长将这一系列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归结为学生的调皮、不听话,殊不知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长此以往只会让家庭教育误导学生、阻碍学生的健康的发展。第二,教条主义盛行。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更多选择理论、教条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实践,特别是榜样示范作用。这其实一定地违背品德形成规律,是忽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学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了如指掌,却在生活中渐行渐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必须符合道德发展的规律,将传统文化和道德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所听到、学到的优良品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第三,缺乏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缺乏对沟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中,不少家长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片面认为只要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即使偶尔进行沟通,也会经常不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让孩子总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家长处于强势,久而久之,忽视了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学生开始不愿意同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遇上中学生的叛逆期,使得亲子之间沟通更难,矛盾不断激化,家庭教育失去了主战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经常处于不被尊重和被动说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沟通的质量。第四,转嫁家庭教育的责任。普遍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只应该是学前教育,进入学校后,道德教育就归学校与家庭无关,这种想法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迷茫。例如,最近发生的一件痛心的事件,黄冈某中学考试过程中,某学生用手机作弊,老师刚将手机收上讲台,这个学生则从教学楼上纵身一跳,这一举动让大家感到惊讶的同时还有痛心。家长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收手机的老师,可是这个事件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什么时候交给了学校德育呢?这个案例值得家长深思。

三道德教育在家庭中的实践途径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法

摘要:

笔者立足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度,从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出发,提出鉴于民办高职生源的特点,在当前注册入学的大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生源素质和质量,必须从学生自身、学校管理教育以及家庭社会的途径,结合辅导员日常规范的疏导教育、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育者的榜样例行作用等方法对民办高职学生重塑养成行为,加强养成教育的培育。

关键词:

民办高职;养成教育;途径;方法

民办高职院校鉴于学生生源基础差、底子薄,“双差”现象严重的特质以及学生养成教育的普遍缺失,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已经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的一项任务。那么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想要对学生进行切合适当、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首先要全面解读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1养成教育的含义

阅读全文

中职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平台设计探析

【摘要】为了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真正实现养成教育,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搭建情境化课堂教学平台、社团活动平台、校园文化环境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等八大平台,形成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活动密切关联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社会家庭等有机结合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构建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量化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回归“道德”本源。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平台设计

一、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路径选择

我国目前的中职教育主要由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组成,这些学校既承担着初中后高中阶段教育的功能,又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相对复杂,育人任务尤其繁重。1.中职学生的特点。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已有许多报道,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思想活跃,探索性、参与性强,精力充沛,行动性强。但在他们成长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学校关注的学生的主要综合问题表现于:(1)学习意识弱,尤其是不擅长理论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2)规范意识差,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普遍;(3)在专业学习上目标不明确,对于前途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打算,内心空虚;(4)自控能力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弱,容易受到生活环境中不良现象的蛊惑;(5)多受溺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与社会意识;(6)吃苦耐劳精神差,攀比享受意愿强,独立生活能力缺乏;(7)心理普遍比较脆弱,抗挫折能力弱,易现出自卑、焦虑现象,易出现极端行为:(8)存在大量网络上瘾、吸烟、酗酒、言行不文明等现象。2.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路径。在德育教育中,面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传统的理论说教对学生来说如同嚼蜡,对老师来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学生不愿上课、上课坐不稳、借故逃课等现象,非常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现实中让学生头疼、老师痛心,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作用。德育教育不是通过简单记忆或学习理解就能达到其教育目的,德育需要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解与行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成果体现方式。针对中职学生的优势,积极改变应试教育遗风与枯燥的口头灌输模式,采用情境化、行动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与生活、活动、体验密切关联,在真实感受和主动感悟中提升学生“德育”感悟,是德育教育回归“道德”本源、实现养成教育的正确选择。

二、中职学生德育体验式教育实施平台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体验式教学是由美国的一位教育学专家大卫•库伯在1980年首次提出,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实现体验式学习,就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境中,通过经历、感受、关注、欣赏、评价,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情感,或加深对原有知识、技能情感的认识,进而影响其人生态度、价值观,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2.德育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平台。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是将经历或感受与意识的形成有机结合,其核心是经历或感受。同时,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德育教育中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社会家庭相结合,搭建全方面的教育平台。(1)情境化课堂教学平台。在学校教育中,德育课堂教学仍是不可或缺的主体方式。在教学设计上,要从授课内容所要传达的实质性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较为熟识的案例、问题、行动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主客观现象的评判能力。在方法手段上,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利用视、听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地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让学生的思绪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和思考。在课堂组织上,可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在课程授课计划中,要设计一定的实践学时,由教师统一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察、参观、访问、帮扶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地完成体验,形成体会。(2)社团活动平台。学校团学机构要重视并引导成立多样化的学生社团,如爱心行动、环保志愿、公益服务、扶贫服务、国旗护卫、校园说法、杂志社、体育运动、电脑爱好者、表演、摄影摄像、书法、音乐舞蹈等。通过完善社团管理机制、筹集保障经费、进行活动宣传等方式扩大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重要课堂。实践证明,社团成员在走向社会后,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较其他未参加社团锻炼的学生社会能力更强,思考问题更全面。(3)多样化体育活动平台。除体育课外,要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合学生群体参与的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比赛等团队项目,开辟一些个人拓展训练项目。团体项目可以培养沟通能力与人际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个人项目可以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提升心理素质。(4)校园文化环境平台。学校要将文化环境的打造以一些规定制度固定下来,并沉淀为特色育人文化。首先,重视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言行在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在授课、管理、活动组织、事务办理中教职员工的态度、行为方式对学生形成直接的感受与影响;第二,多平台、多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人物、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先进人物、优秀校友宣传;第三,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劳动周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心外兼修;第四,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通过优秀作品的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提高学生自身人文素质。(5)社会实践平台。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法律教育、经济社会等课程关联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指南,让学生自主确定题目并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和思考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以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思、所想,并进行交流分享,扩大认识面,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6)地方文化平台。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如自然风景名胜、历史人文遗迹、革命纪念胜地、特色传承文化等,联合建立学生文化思想教育基地,运用到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去,形成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精神。(7)专业实践平台。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从学生进校起,通过生产参观、考察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工作实际,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个人任务与小组任务相结合,锻炼独立工作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各级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学技能、练技能、精技能,在训练与竞赛中经受考验与磨练,体会成功与失败,增强韧性,激发上进心。(8)移动通讯平台。充分利用中职学生喜欢浏览手机信息的特点,将手机作为德育教育的新型平台工具。要注意辅导员(班主任)必须加入相关群,参与学生集体中,因势利导,把握大方向,保证主题积极向上。

三、体验式德育教育下的学生德育学业评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