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德育思想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一、在综合题中渗透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试卷要减少纯知识类的题目,注重教材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有效结合,更加重视能力命题。这要求学生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较强的知识迁移和扩展能力,并且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能力命题应该包括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材料,对试卷答案的设定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选择和表达。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尽量避免可以通过抄书或死记硬背就能回答的答案,或者脱离本学科知识随意编造的答案。通过对综合性题的思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德育的目的。
二、通过开放性试题渗透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试卷要注重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尽量减少客观性试题的设置。开放性试题一般是将时政热点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能给学生更宽广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试题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即使有些答案的要点阐释的不全面,但能分析透彻,并且具有创新观点就可以给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例如,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有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的问题。不扶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显示出了社会的冷漠。而现实中有被扶老人反咬一口,说是扶她的人将她碰到的,要求出赔偿费,致使好心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类开放性试题让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初中思想品德试题的开放性就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怎么权衡,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在时事题中渗透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命题也应注重时代性和现实性,着眼于现实中的重大热点时事新闻。而且,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国家政策本身对学生就有一种德育功能。例如,两年前南京的一个真实故事成了2015年重庆高考作文题引用材料,还有很多地区的思品试题就以“微博、微信”的形式呈现情境材料,让学生就一些社会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此类试题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品德试题将知识考查和时事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试卷具有了时代性,贴近了生活,接了地气,也发挥了德育功能。
四、卷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
语文教学德育思想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技工教育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德育思想融入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着重探讨了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从人文性上看,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这种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德育融入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1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整体情况看,存在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走文道结合之路,做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的统筹兼顾。做好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体现出了人的肉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却由于思想性格及其它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高贵”的不同看法。其次,语文教材课文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区别的同时,也要理解女主人公诚实坚毅的一面。第三,语文教材所用的文体有利于开展德育。不论是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思想性都很强。充分认识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儒家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借鉴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思想潮流价值观的涌入,使得当代大学生容易被功利性思想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传统优秀的儒家德育思想历经了岁月沉淀,留下许多积极有为的思想,对于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习借鉴儒家优秀德育思想有利于高校培养明确我国政治目标、立场坚定有为的青少年。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首先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主力力量来源,有力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有利于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理应通过对儒家传统优秀德育思想的借鉴来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最后儒家德育思想从“仁者爱人”这一基本内涵展开,强调人要修身养性,要积极的修养成为君子,主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仁者爱人”,“知行合一”是儒家的行为规范,这一点与当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十分契合的。尽管目前儒家德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儒家德育思想内涵
(一)关于“仁”的德育思想
在儒家传统德育的思想中,“仁”是最高的“善”,即至高的道德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儒家学说的始终。樊迟有次在课上问孔子仁的含义,孔子的回答是“爱人”(《论语·颜渊》)。儒家学者们通过解释“仁者爱人”这一核心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方法总结:首先儒家认为应该以学习自省的方式进行德育的目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每日进行自我反省批判来总结今日哪些需要改进的,通过个人的内省原则去把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和言语是否符合道德原则,正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其次儒家德育思想方法强调启智教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换言之就是要传教和引导悟道相互结合,掌握新的途径去学习把握理论知识,这和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方法类似,就是引出一个话题,让学者思考这个话题的前提,通过批判获得大家公认的真理。
(二)关于“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摘要:儒家在先秦时期所奠基的德育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融汇吸收各家所长,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通过漫长的岁月积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积极向上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身处21世纪的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群体是当前和今后社会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借鉴传统儒家德育思想来安抚人心,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有益于大学生群体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关民族复兴、文化强国和社会稳定,事关在本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实现。[1](P29)先秦儒家德育设定的“学为圣贤”的人格目标,为传统士人打造了不屈的风骨,从此时开始奠基并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成长起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品德,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绵延不绝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核心精神的体现。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但是,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先秦儒家留下许多德育理念与方法仍然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德育理念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
孔子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谨慎小心,若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和其他技能。孟子也说:“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怎样的教育才是得民心的“善教”呢?孟子提出“明人伦”教育,他认为“明人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和首要任务。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其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决定了“德育优先”。从先秦儒家的德育专著《大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纲领”内含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先修己德,彰显出自己美好的品德,然后再以此普及天下大众,进而臻于不断接近至善的理想境界。从“明明德”开始,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是先秦儒家给我们规划的德育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为了增强操作性,孔子把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划分为小人、君子两大层次,又把君子划分为贤人、仁人、成人和圣人等几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孟子按美好的道德境界的标准,划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荀子则把古代士阶层的道德境界划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小人五个层次。正是这种清晰的德育目标分层,才更好地给予了士人们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断积善成德,直至“学为圣贤”。今天的学校德育,从小学的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进行层次性区分,减少内容重复性,进行德育目标的合理衔接,有侧重、有步骤地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慎重思考并努力改进的地方。只有把这些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子目标,才能真正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尽善尽美”的德育理念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并推进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春风化雨般无声无息地滋养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地吸收、弘扬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儒家德育文化的内涵。孔子主张成人之道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指诗经。他对弟子们语重心长道:“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诗可以用来激发情感,可以了解社会风气民俗,可以结交更多朋友,可以用来讽刺社会的不公和抒发情绪。正是这种中庸克制的品性构成了中华民族温和中庸、温柔敦厚的底色。很多优秀的儒家德育资源蕴涵在文化典籍、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格言、诗词等形式中,有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形象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有利于弥补正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的讲授,它直接关切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美好的品德结合在一起,以美好的形式,融入尽善尽美的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增益学识,还能使学生在其中陶冶情操、激励气节、美化心灵。
儒家忠孝思想的德育教育
一、儒家忠孝思想概说
孟子的充实与发展。孟子在继承孔子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忠孝的伦理思想,充实和发展了儒家伦理思想。如果说孔子的忠孝观侧重忠与孝的对立的话,那么孟子的忠孝观则注重于忠与孝的平等。对此,陕西师范大学的郑国娟在《孔孟忠孝观及重民思想比较》一文指出:至于孟子,则更重视两者之间的平等性。这是作者通过史料分析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对这种观点,笔者是认同的。理由如下:第一,孔子与孟子生活时代和人生际遇不同。正因为孔子看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以他才强调恢复旧的礼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于君臣、父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凸显其思想中的阶级成分。而生活在新兴地主阶级上升时期的孟子,由于看到地主阶级激进派的苛政和土地分配中对农民的不公现象,故而提出要施仁政。第二,孔子轻民,孟子重民。孔子的历程以恢复旧礼制、讲学和游说为主,很少关注人民的力量。孟子则不同,把人民至于君主之上,重视人民的力量。孟子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他的“性善论”。孟子指出:人皆有四种心。以四种心为基础,发展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第三,荀子的继承与探索。荀子继承了儒家的“礼”的思想,并把“礼”作为自己伦理观的核心。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君道、君臣关系和“性恶论”的道德学说。总结:从孔子到荀子,儒家忠孝思想的发展,由少及多,由局限到完善,最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道,使忠孝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而发扬光大。虽然儒家忠孝思想有其阶级局限和历史短视,但是其合理之成分亦为后人所继承与发扬。
二、儒家忠孝思想的思政理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其中,首先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教育和工作的进行,必须需要理论的指导。忠孝作为重要的道德伦理范畴,其思想正好用来指导德育教育工作。以儒家忠孝观为基础的传统伦理思想,在当下中国社会弘扬中彰显出其巨大的德育理论教育价值。
三、儒家忠孝思想的德育实践价值
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亟需加强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1、加强德育教育,引忠孝思想进课堂。当代中国的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担当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但是,在这些课程当中,关于忠孝教育涉及甚少。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忠孝教育,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授课同时,可以采取案例教育的方式。因为案例教育与纯粹的理论灌输相比,具有直观的、形象的感知效应。
思想品德教学德育效果提升
一、在愉悦氛围中渗透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敢于针砭时弊,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将自我认知融入到学习中,并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见解,这才是思想品德课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积极的参与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也能够让知识越辩越明,这就需要教师精心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激活学生探究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两个视频,一个是同学之间共同学习、合作探讨的视频,这个视频可以用我们班级平时上课时的场景进行剪辑,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另一个是几个同学在网吧认识交往,在一起称兄道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视频。在播放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两个视频说一说自己的感想,认识交往的重要性及交往需要注意的问题。好多学生都说到交往要谨慎,要交益友,不能交损友,要在交往中共同进步。学生在对善于交往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如第5课《敬人者人恒敬之———受人尊重的奥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上关于的故事感受如何受人尊重,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例谈谈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应该怎么办?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成绩好坏、家庭背景优劣,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懂得相互尊重才是交往之道,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生观。
二、在师生互动中提升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交流与互动中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与处事的原则,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用敏锐的头脑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孝敬父母长辈》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在展示环节,有的同学展示了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有的展示了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有的展示了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洪战辉的事迹,还有的展示了国外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事例。在学生展示完这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后,教师讲道:“百事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也是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一首《游子吟》表达了母亲对将要远行儿子的无限关爱,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出了妈妈为儿女操作的辛苦,“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作为我们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你在平时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学习了本课后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列举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对父母不好的表现,如顶撞父母,不听父母的劝告,衣服都是父母洗等,并纷纷表态下一步一定要多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好好学习,多听听父母的意见,不顶撞父母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向优秀的方向发展才是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的。
三、在实践中发展学生品德素养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知是表象,行才是关键。在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亲身感悟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只有践行实践,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因此,教学不能是理论上的高、大、空,而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来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真正将品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自觉服务社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所履行的责任,同时让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感受乐于奉献精神的同时,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做。学生由此知道作为一名社会人,要忠于职守、遵守公德、乐于奉献,落实到具体生活中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乱刻乱画,坐车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做“爱心志愿者”等等。最后让学生齐唱《爱的奉献》,教师将其中关键的一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写在黑板上,也刻在学生的心中。
四、结语
朱熹德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理念对我国思想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各大高校更应该以此为鉴,不断汲取其中的优秀理念推进大学生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分析了朱熹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探究了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启示,对广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朱熹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建设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是理学思想的奠基者。朱熹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从事教育工作长达五十余年,他所参与编著的教育类书籍和相关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依然被推崇。总体来说,朱熹主张的一系列德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社会规范起到了指引作用,而且在不断推进民族振兴的今天依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和社会未来的希望,因此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和普及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立足传统,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坚持不断地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朱熹德育思想中的珍贵理念指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从而更好地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发展,为全社会培育有用的大学生人才。
一、朱熹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朱熹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深刻,学术理念丰富,其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二程”思想的启发。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对人民进行一定的道德教化,这主要是源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朱熹所发展出的一系列德育思想体系正是对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朱熹德育思想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孔子的“仁义”观和孟子的“性善论”,他也一直坚持将“仁义”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主要方法,坚持孔子的价值准则要求,并在《论语集注》中强调:“仁者,爱之理。”在进行“仁义”论述的时候,儒家文化一直主张要重视个人的高度自觉,即将忠诚和仁义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准则。朱熹对于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表示高度肯定,强调仁义、理智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德。朱熹将儒家文化中的义利观进行整合,立足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义利和人自身需求的区别在于:如果获得利益是为了其他人,那么便称为“天理”,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牟利,那么就属于个人的私欲了。同时,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与孔子基本一致,即道德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他认为可以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以礼仪的形式落实德育教育,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理念思想贯彻在教育著作中,在明确的“知”以后再进行“行”的教育,这些都是朱熹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和生理特征不同,朱熹将德育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在他看来,“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不具备完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需要遵循老师的要求。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就能够明白仁义、义理等理念的基本要求,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和自我的管理了。更进一步地来看,朱熹的德育思想理念和他的哲学主张是密不可分的,他关于“天理”的理解和认知正是他哲学观点的顶峰。张载、程颢和程颐曾经提出过关于人性的“二重论”,朱熹以此为理论基础将其进一步细化,其理论基础就是“理一分殊”,即天地之间只存在唯一一个最终的真理,也就是天理。在朱熹看来:宇宙的本质就是“天理”,“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这个所谓的“理”是无处不在的。对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倡导者而言,“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朱熹以此为基础,在他的德育思想中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了“理一分殊”的观点,将这种“理”和世俗生活中的“性”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具体来说,“理一”指的是在宇宙中的唯一的存在,“分殊”指的则是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区别,朱熹的德育思想就是从道德层面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正所谓“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我们可以将朱熹主张的“理”理解成一种具体的道德观念,“理一分殊”正是服务于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即在君臣、父子这种伦理纲常出现以前就已经有了相对应的道德关系,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伦理纲常都起源于这个始终存在的“理”。朱熹在他的德育思想中将这种“理”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并且不断证实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教育人们在生活中以“理”为思想指导,以“理”为衡量一个人是非好恶的主要标准。朱熹的德育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指向性,他认为具体的德育教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朱熹主张“先知后行”,“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虽然朱熹一再强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他更加希望将学习得到的真理落实到实践之中,只有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才能够验证“知”的效果,即“行”是对“知”进行验证的重要标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朱熹提出:“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只有真正这样做了,才是“知至意诚”,只有行动才能够对“知之”的成果给予衡量。在当时,朱熹的德育思想是对心学权威的冲击和挑战,他的理念体现了对于德育教育客观规律的坚持,对于实践在德育教育中地位的肯定,这属实是难能可贵的。朱熹的德育思想具有非常坚实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继承儒家思想和诸位先贤的理念的基础之上,朱熹还对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的、客观的考察和总结,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的德育思想,并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从宏观角度来看,朱熹认为教育者应该坚持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受教育者则应该身体力行地坚持“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从微观角度来看,教育者需要遵守格物致知、修身正心等规范要求,受教育者则需要践行“三从四德”等理念。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朱熹主张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路径明确,涵盖了从国家到个人等多重维度,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朱熹的德育思想还要求引导和防范并行。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对受教育者以引导为主,突破保守的传统教育的限制,帮助受教育者自发地、主动地将相关的德育规范转变为自己的行事原则,而不是一味对他人服从。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够成功地将“理”完成内化,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育的要求;如果不能明白“理义”的本质,不能从内心出发真正地想这样做,只是听从教师的要求机械地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那么即使所作所为看上去符合要求,也没有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总体来说,朱熹德育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在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并用此指导实践。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的德育思想从南宋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儒家思想、理学思想等为基础,重新塑造了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将圣贤的理想人格作为追求,是对培育圣贤的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这不但在南宋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教化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过去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目标都是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德才兼具的优秀人才,承担一定的意识形态教化工作。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学习朱熹德育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有助于推动广大高校优化教育环境,建构教育目的,创新教育方法,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路径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总则、教育目标及主要途径,并分析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价值性,其中包含解决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通过分析提出高校德育教育中思想的渗透路径,旨在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思想;渗透路径
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事业,主要教育目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能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国家的基本发展方针。通过思想政治的学习,保证大学生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1德育总则
德育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修养、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的教育活动,是高等院校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智育、美育、体育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及导向作用,因此高等院校需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位置。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总则中,应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将教育内容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高等院校中的德育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及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为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培养出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具有责任意识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2德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