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科研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德育科研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德育科研总结

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探析

一、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

现阶段,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因素,主要是学校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对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重视,重点在于语文和数学学科,认为德育是副科,无需重视,对德育教师的要求也不高,开展好教学工作就可以,对其教育科研能力不关注,平常也极少组织德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因素,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少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在负责,对教育科研能力重视程度一般,并且还需要负责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育科研中,没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重视的是如何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没有意识到教育科研课题也是来源于教学或生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三、总结

阅读全文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尝试浅析

一、创设读书机制,启动读书教育工程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也是德育的重要资源。为提升学生读书品质,湖父实验学校针对学校的现实条件,努力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阅读教育教学写入培养目标。为建立书香校园,打造有深厚校园文化内涵的学校,湖父实验学校确立了读书培养计划——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的人、充满书卷气的人。校长亲自撰写计划目标:诗书相伴,知行相随。为营造读书氛围,学校首先建立师生阅读机制,规定学生每日要做到三读:课前读、午间读、晚间读;语文教师每周要上好两课:阅读课、悦读课,同时要做到每月一研,创新开展教科研活动,每月都要确立一个阅读教学科研主题,并在校内展开现场观摩,促进读书交流活动顺利展开。其次,在师生阅读的基础上确立每年两评:一是评书香班集体,二是评阅读星级学生,学校坚持查方案、查课堂、查进度、查效果,对班级读书活动和学生个性阅读活动展开考评,让校园时刻充满书香。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构建全新阅读模式:1~3年级进行情境朗读,4~6年级进行主题式朗读,7~9年级进行导悟式阅读。结合各类重大节日,学校开展多种读书教学活动,通过多视角创设读书活动,为学生阅读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也为学生实现自我读书教育创造了条件。

二、创建“养正课堂”,发挥德育榜样作用

培根说:“用名人的事例激励孩子,胜过一切教育。”在学校德育中,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不仅能使学生有学习奋斗的目标,也能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社会名人获取信息的机会较少,如果学校能为学生创设更多便利条件,与社会精英近距离接触,就能给学生带来诸多启迪。从2014年5月开始,湖父实验学校坚持每月举办一期社会名人讲座——“养正课堂”,为学生接受更具榜样效应、更接地气的德育创造契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安碧是从湖父实验学校走出的学子,他回到母校为学生举办讲座,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宜兴市作协主席徐风,也是我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他用两支笔书写社会与人生,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先进事迹鼓励学生学会吃苦、学会坚持、学会豁达。清华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祁庆中,也为学生带来了奋斗励志故事,给学生以无限激励和感慨。“养正课堂”的开展,得到了湖父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受家长社会欢迎,为全面促进学校德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创生德育力量,推演创新德育实践

教育是百年大计,德育是教育的基石和根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活动,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学生实现思想意识的转变。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广泛,在制订教育计划时,需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综合评估,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只有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紧跟时展方向,才能形成教育教学正能量。为提升学校德育维度,我校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将学校德育横向纵向延伸,促进德育向学生生活全面渗透。首先,要开展班级德育生活管理活动,让学生进行生活自我管理,要从衣食住行等多个角度展开实践活动。其次,与家长实现联合,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获得德育,如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以家庭为教育环境,让家长做教员,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育。再就是与社区街道、村组建立德育网络体系,组织学生体验生活,促使思想健康成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参与,也需要学生学习、体验、思考,实现健康成长。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创设多元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机会,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德育共识。

四、总结

阅读全文

学校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运行探究

摘要:将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和学校管理、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提炼一套适应中职学校实际的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运行办法及学生行为规范标准,通过多层管理、奖惩结合机制,实现对中职学校寄宿生的有效管理,使其在思想、日常行为、职业素养等方面达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通过实施准军事化的有效管理、人文管理、特色德育活动等,全方位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关键词:准军事化管理;中职德育

一、引言

准军事化管理这一管理模式以标准化、精细化著称,符合中职学校安全稳定、以德立校、从严管理的需求。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倘若把军队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作为借鉴,并与本学校管理理念相结合,往往会产生比一般的管理要求更严格、内容更规范、标准更高的良好效果。学校德育管理各部门联动,形成紧密的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后,使得管理更规范、更有效,得到的直接效果就是寄宿生的纪律性更强,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准军事化管理对学校、对学生本身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展开,在中职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合格的现代职业人的过程中,准军事化管理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将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和学校管理、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提炼总结一套适应中职学校实际的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运行办法及学生行为规范标准,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二、准军事化管理运行策略

(一)管理制度。本课题拟通过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以来推行的一套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进行整理研究,如:《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寄宿生管理条例》《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准军事化内务卫生管理制度》《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准军事化物业管理制度》《南宁三职校宿管员、教官值班制度》等。通过总结归纳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弥补管理漏洞和制度空白,将管理制度进行整理汇编。

(二)寄宿生准军事化管理实施办法。本课题拟研究中职学校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当中,如何执行多层管理模式:即物业教官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管理、学工处和专业部管理、家长管理等管理模式。在运行模式中开展。1.新生入学教育新生报到后,根据职业化要求进行新生教育:准军事化管理培训、寄宿生管理培训、内务卫生培训、军事训练等。2.每日规范按照职业素养要求进行早出操、内务评比、晚点名等;3.每周一清每周五进行宿舍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4.半月一检每半个月定期进行安全和公物检查;5.每月一会按照企业要求,按量化评分标准,每个月进行星级宿舍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等次奖项,不限宿舍数,达到要求即可参评,并设有奖品,全面激励寄宿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从而达到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6.每学期评优每个学期评出优秀舍长、十佳寄宿生。

阅读全文

德育工作中班级管理论文

一、创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职责督导自我管控作用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设一支严谨入微、工作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疏导,使学生达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使科任老师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立项的教学研究中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确定人选,有意识地使一些优秀学生在班中树立模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班委管理工作。其次是竞职演讲,使其有步骤地充分准备竞选演讲,到自如地发表就职演说,取得大家的认同。再次,拓展聚合两种方法相结合,使其权威与认可度日渐形成。最后,逐步松绑学生压力,使其有效管理,完成角色的完美替换。

二、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

“倡导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树立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理性的德育方法。”这是师生默许的理念与追求。而努力培育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宏大的理想与坚毅的信念,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难得的道德情操。这应是高中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在高一学年,完成学生的修养培育与素质提高;在高二学年则完成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提高;在高三学年结合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与不健康思想情绪。这是高中三年教育的德育工作交替展开,科学规划的微观目标。

三、实现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三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年,指导学生走第二年,伴着学生走第三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律自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生活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班级各项活动的初衷必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才是缓解当前班级建设与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制机制障碍的必要措施。

阅读全文

教师德育能力提升

一、教师德育能力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的道德能力是指在进行德育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的感知以及掌控的能力。教师的德育能力具有丰富而广阔的内涵,包括诸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感知能力、监控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教师的德育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德育目标的实现依托教师的德育能力。

德育目标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为学生提供德育学习的环境,教师就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传授者。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德育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才能对德育有充分的领悟,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培养所需的优秀人才。如果教师的德育能力停滞不前,缺乏把良好的美德外施于人的能力,德育目标将很难在实际中实现。所以,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础。

2.教师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直接影响。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处世态度等方面,都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的德育能力的反衬。另外,学生不仅在不同阶段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受教师德育能力的影响,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总的说来,教师的德育能力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

二、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

阅读全文

教育局学校全年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学生喜欢的学校”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促进学生“健康幸福阳光”地学习成长为重点,把“学生喜不喜欢”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从教行为的重要标准,深入研究学情、教情,强化常规管理,以“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为总抓手,出特色、出成果。主要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强班子建设,带好干部队伍

以“三力”建设为核心,领导班子要加强先进理念和当前政策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决策力;干部队伍要深入教育教学实践,扎实做好管理工作,增强执行力,作风要踏实,工作要细心。

二增强师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良好师表形象

要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调研会议,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了解教师师德表现,筛选影响教师形象的共向问题、研究方法,指导教师规范从教行为。师德建设既要坚持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更要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对于坚持在一线、兢兢业业、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大力表扬和奖励。抓师德要与促教师成长相结合,要以读书成长工程为契机,加大理论培训和教育方法指导力度,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一支师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三坚持教师第一,强化教师专业成长

阅读全文

德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渗透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过于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象,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简要探究,即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切入点、在课前导入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在课尾总结渗透德育内涵。

关键词: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德育指的是学校德育。在学校德育层面上,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确切的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指导,或者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趋于功利、过度重视成绩,或由于现代青少年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等各方面原因,英语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关于对学生德育的渗透,甚至有的教师还以为德育只是政治学科要关注的事。然而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及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本身又是一门人文学科,更应重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的课程改革对于英语学科的改革重点是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局面,改变偏重知识课程偏重死记硬背的现状。新课标要求英语学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增加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最终目的。其中情感态度就包括了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爱国主义(Patriotism)、自信心(Confidence)和兴趣(Motivation)等方面;学习策略就包括了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文化意识就包括了中西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培养都属于德育的范畴。这足以说明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品德与修养尤为重要。

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是多样的,所涉及的方面是多元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

阅读全文

三自教育德育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瞿琼生 单位:肇庆市第九小学校长

基础教育模式要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必须改变原来的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必须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为此,我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从2001年9月起,积极实践“三自教育”模式,分别从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构建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本文重点对“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以人本的思想确立“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教育史来看,人们接受教育的三种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过在外因上大做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带强制性的教育,受教育者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这种被动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内驱力。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人的成长、发展根本上又取决于人的内驱力。为此,我校提出了突出“人”这一中心要素的“三自教育”设想。“三自教育”含盖了德、智、体、美、劳、心等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包括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具体说,“自我教育”指的是师生自觉地根据国家、社会、学校所提出的法律、规范、纪律等,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媒介、文化氛围,加强学习,逐步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逐步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使自己不断完善的过程。“自主学习”指的是把具体的教学活动,看成人的自然认识活动,师生通过经历体验认识各学科知识及其教和学的自然发展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自觉地运用已知规律去分析新的知识现象,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有关规律,逐步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能发展”指的是通过开展系列综合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技巧,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热爱生活,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因此,“三自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发掘和发挥师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逐步形成能持久发挥作用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各种能力,促进师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三自教育”尊重了人的主体精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的原理。“三自教育”中的“三自”,突出的都是一个“自主”,强调的是人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通过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去实现育人目的。“三自教育”理念的确立,有利于师生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设计和完善,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实际上,“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就是建立在“三自教育模式”框架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以人为本构建的基本理念,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的本质出发构建和谐的德育整体,通过这个模式,使学生的德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自我、自主、自能地发展。

二、以整合的方法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

1.整合学校的环境、教学、教师、德育等管理要素,构建学校“三自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功能。人没有与生俱来的什么道德、知识与智力,而存在着形成道德、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自然前提或可能性。可能性还不就是现实性,必须创造条件使前者转化为后者。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需从小养成,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学校必须构建有利于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培养的基础教育模式。为此,我校运用整合的方法,把“三自教育”理念模式化,构建了“三自教育模式”。所谓整合,就是以系统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把事物的现象、过程、属性、关系、信息、能量、权重等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综合、重组等手段融会成新的、结构合理的整体,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最大效益和功能。根据整合原理,我们把“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放在“三自教育模式”当中。因为,学校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场所、教育教学理念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遵循科学的系统论原理。为此,我们整合学校诸要素,把学校管理分为“教师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环境管理”四大版块,分别从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三自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三自教育环境创设模式”、“三自教育教师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去研究学校结构的优化,构建“三自教育模式”。从而实现了学校“三自教育模式”的整体改革,使学校“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处于学校整体改革之中,四大版块相互联系,整体作用,提升了“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教育功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