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德育功能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音乐德育功能探讨
摘要:关于音乐德育功能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丰富音乐德育作品、创新音乐德育形式、建设音乐德育队伍、营造音乐德育环境四个方面阐述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音乐;德育;功能
马克思认为,艺术不仅具有审美的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和功能,主张把艺术放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意境中加以理解。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是意识形态中精神财富的具体表现,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音乐的德育功能产生于社会需要,反映社会生活,同时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关于音乐的功能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功能体现。首先,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即音乐对个人审美情趣、认知能力、心理调节、生理协调等方面的功能性研究。其次,公民道德风尚的引导,即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教化民众、规范引导、移风平俗、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功能性研究。最后,国家基本秩序的稳定,即音乐对国家稳定、秩序维护、文明延续、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功能性研究,所谓“乐与政通”。总体来说,有关音乐的功能性研究可谓丰硕,彰显了学界对于音乐功能性研究的学术关照和理论自觉。但是,关于对音乐德育功能的针对性研究却鲜有涉猎,不仅很少有学者将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艺术结合起来,有些甚至存在将二者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因此,本文以德育理论视域,深入挖掘音乐及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对如何“创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现实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二、音乐德育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意义层面讲:一是有助于音乐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规范,创造性地发挥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功能;二是有助于音乐学学科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音乐学的“育人”功能;第三,有助于音乐的功能性研究进一步深化、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多角度、宽领域地展现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功能性。从实践意义层面讲: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音乐艺术对于人们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养成高尚道德品质,创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有重要作用;二是实现音乐“育人”功能的需要,创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情境性和情感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挖掘音乐的德育功能,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整体向心力,实现文化自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融合
摘要:音乐教育既拥有审美功能也拥有德育功能,如何更好地结合两者,综合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如何在德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新青年青春、活泼、健康发展,即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审美功能;融合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是青少年学生学习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双功能的融合,既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又使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积极发挥自己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一)音乐教育审美价值存在的必然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基础性,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小学低年级主要让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并且能够演唱简单的歌曲,使之先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到高年级和中学以后,教授简单的乐理知识,分析简单歌曲的和声、曲式,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核心是审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得以净化和升华。“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艺术、学习艺术、发展艺术能力的坚实基础。”[1]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将来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绘画、雕塑、造型、设计、建筑等,拥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学习其他艺术专业会比没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学习效率更佳,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态度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决定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并以审美教育为基础已经迫在眉睫。
(二)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实现
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才华,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音乐课程具备轻松性与娱乐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通过其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音乐德育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在教授文化课程的同时将德育教育与其并驾齐驱,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音乐;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学科特性,让德育教育通过轻松的音乐课堂发挥其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充分发扬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通过音乐审美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还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打开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因此,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着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需要学校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适当的方式实现高校音乐德育教育的功能。
1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德育功能
1.1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塑造大学生优秀人格
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摘要:
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施教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着直接联系。文章在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
一、高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的内涵
大学文化究竟如何定义,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论,综合学术界的各种不同观点,校园文化的定义还是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广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大学校园内所有精神价值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总括,是在大学校园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价值观,这样的定义形式包括校园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的文化,其中包括办学所需要的软件与硬件、大学文化校园的隐形部分和思想部分;狭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层面,即在大学校园各种不同的文化交融和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借助大学校园文化的各种硬件设施在大学校园范围内所自然而然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还有一类的分类标准并不属于广义和狭义的任何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研究者认为大学文化包括高校的思想、观念,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行为习惯、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三种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的复杂内涵,综合以上广义、狭义和中间性的观点,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做如下定义: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向导,以大学校园精神内涵为思想和文化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文化活动和组织活动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校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教育、导向、同化、规范约束和激励等五种功能,而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教育,也就是育人功能,它对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政治素养、道德情操,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局限性
创业教育德育功能实践思路
本文作者:马从兵 单位:淮阴工学院江淮学院
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业教育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主体的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塑造、道德品质、素质拓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与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德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1]创业教育目的不单单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毕竟多数大学生毕业后还是以就业为主,但是创业教育给他们潜移默化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创新精神、道德品质等培养是受益无穷,这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单纯创业本身具有更高的价值。可以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观念、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以及社会责任感。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居于首要、核心和保障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抑制学生自由意识等现象,对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的创业素质存在缺陷,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传统德育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民主法制等教育内容为主体,无疑是必需的。但作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仅有这些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实和拓展许多具有较强时代特色的内容,探索德育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有效方法。通过挖掘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深化德育改革,更新德育观念,优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途径和方式,培养适应时展的创造性人才。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从文化导向角度看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古代音乐教育中对德育的重视
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音乐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同时孔子宣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也有自己对音乐的论调:“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礼乐而民和睦”。由此可见,音乐在古代社会的地位是相当之高,而且统治者把音乐的价值集中于德育方面,正是因为音乐对人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古至今,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等,都把音乐当做教化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看到了音乐对人产生作用的特殊性,希望利用它来“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的目的。古代统治者就是要通过音乐的教化作用,使人民的思想得到控制,从而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此时的音乐教育是为政治服务为信条的。不仅古代中国如此重视音乐教育,在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同样注重音乐教育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德学主要着眼于通过音乐培养人的德性。这种从古代社会就产生的思想,直至今日,仍然在对人的教育领域发挥着作用,正是这种思想指导着一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音乐教育,以情感人,陶冶情操。使接受音乐教育的人更加高尚、完美。
二、当代校园里的德育状况
我国在校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并不是很理想,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这直接导致了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制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种:
1、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在我国很多学校,音乐课的开设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保证音乐课的课时量,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远离了音乐,又何谈他们能中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激发起高尚的道德感?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又怎么谈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呢?处于校园里的学生正是情感敏锐的时期,他们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渴求是无限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他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音乐带给他们的内涵与魅力。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
2、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水平的低下,制约着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摘要】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高校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探析
[摘要]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功能。新媒体下互联网技术给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找出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提出新媒体时代实现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对策,探索新时代提高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方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社会实践;德育功能
大学生如果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就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而发展迅猛的新媒体浪潮使高校社会实践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新媒体技术,有助于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新媒体下社会实践德育功能概述
1.社会实践的含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高校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有组织地参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活动。
2.德育功能的内涵。德育功能,是学生基于道德情感的激励和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之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些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
3.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主要包括论坛、网站、微博、博客、QQ、MSN、微信、抖音、快手等。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媒介载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中的新媒体是依靠新互联网技术向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相关信息服务的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