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众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众实训总结

项目教学法在电气类实训教学的应用

引言:

在电气类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操作操作为主线,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先做后学”,“在做中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扬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对一个独立的项目进行信息的收集、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培训周期不长,见效快;二是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三是理论与实践能有机结合(许晓峰.项目教学法在维修电工生产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8(14))。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训过程中,能将该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克服、处理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学习方法(郑思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分析[J].才智,2017,2(6))。项目教学法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探索追求的新方法。

2.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2.1项目的设计

制定实训计划,从“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电气类实训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林祝亮,马世平,杨金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如图2所示。

阅读全文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

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是时代的要求。通过借鉴高职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医药职业学校已有的一些成熟案例和“双精准”项目,研究中职双创教育的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填补中职教育的空白,为中职人才培养方向明晰愿景,为中职实训改革丰富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双精准;课程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指通过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双创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实用教育。2010年教育部提出双创教育概念,要求高职必须开展和实施双创教育,而对中职只是提倡并不作硬性要求,因此双创教育在中职仍然一片空白。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6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教育也应紧跟国家的发展步伐,探索中职双创教育的实施,在创新创业创造中建功新时代。

一、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分三步走

双创教育因高起点、高定位,更适合在高职实施。然而同属职业教育体系,双创教育的一些内涵和做法很值得在中职进行尝试和推广。一方面,进入工业4.0时代,以就业为导向的初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已不适宜,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能满足企业不断优化升级的新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高职教育衔接逐渐深化,中职生的升学需求明显增强,双创教育更注重培养中职生为技术技能综合型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创新2.0众创时代的中职双创教育可以分三步走。

(一)分析中职双创现状

随着党和政府不断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双创教育不断实施。在高职实施双创教育过程中,较早实施的一部分院校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这给我们中职学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和实施范本。同时,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入、国家保障经费、鼓励政策出台等,促使双创教育逐渐融入成为中职教育重要构成一部分。2015年,教育部发文大力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上而下的教学诊断工作,诊断的重点之一是焦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通过自我诊断,整体评价,找到差距,对照标准,落实要求。对照双创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两年的教学诊断中我们发现:双创教育已有一定雏形,但环境氛围尚未形成;实训基地的基数很大,但是利用率很低;关键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但系统性、协同性与课程融合明显存在问题。因此,今后的改进措施应结合双创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双创课程体系,改善双创实践条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阅读全文

新闻学影视技能教育的作用

作者:杨一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自1918年10月蔡元培、徐宝璜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已有9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加之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的办学审批权限越来越宽,许多高校纷纷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9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124个,仅仅过了9年,2008年即增加到878个,分布在全国400所高校。[1]虽然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目前高校新闻教育繁荣的背后仍凸显出来背景不同,层次丰富的各种矛盾,其中关于影视技能教育的讨论最具有代表性。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

当前国内各类高校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不管是传统的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都尤为重视传播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立。传播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应涵盖到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和网络传播等几大方面,并建立起以影视传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主导,配合多样化传播技能教育的教学新模式。鉴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国内开办新闻教育类学科的高校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设施优良、品种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教辅硬件体系。以四川省内引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类学科教育的四川大学为例,早在2002年四川大学实施“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四川大学传播技能实验室,成为拥有“图像数据处理实验系统”、“广播影视实验系统”和“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三大实验实习体系的人文和传播实验实习基地。[2]而绵阳师范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开办于2003年,2008年初挂牌成立新闻与传媒学院,学院新闻类学科的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并不占有优势。影视技能教育因其在新闻类学科中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而被广泛重视,自2003年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专业实验室的建立。迄今为止,共建成专业新闻实训室、后期与动画制作实验室、专业新闻演播室以及普通话语音室若干。前后花费大量经费用于前期摄录设备和关联设备的采购,形成了专业级采、编、播、录设备的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在师生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新闻学科教育中,影视技能的教育日益被各高校提至显著位置,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对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有数据显示,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的办学经费有五成以上被使用于硬件设施的购置和完善,而这一比重近年来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影视制作技能教育的应用

影视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高门槛。影视技能教育绝非像普通受众所理解的教会使用相机和摄像机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掌握专业的影视技能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运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3]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4]这样的行业变化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科办学者的新思考:如何立足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兼顾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媒介融合的趋势扩大了新闻传播的人才教育涵盖范围,建立起与传统新闻学科相区别的教学规划,亦即“素质+技能”。素质课由公共基本素质课和专业基本素质课构成,而技能课则应覆盖目前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两者中专业技能课是学生就业的直接支撑,并体现新闻从业者竞争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设置尤为重要。而鉴于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又以影视节目制作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学重点。

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图像、声音、文字的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方式被逐渐确立下来。即便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这一传播方式仍是受众接受信息最主流的渠道。因此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了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办学思路为例,综合同类院校现状总结培养方式和路径如下表所示:如上表所示,新闻传播学科前六学期的教学中影视技能教育以占有相当比重,用以培训和加强学生影视制作能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技能之于新闻采写的辅助地位,成为了传统新闻学科除了新闻采编技能的第二大必备素质。这一变化在当前形势下被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所接受和认可,影视技能教育广泛地渗透到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体系之中。

阅读全文

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高校的实践教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文章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基本情况,分析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寻找创新和改革方向,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族地区;实践教育教学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要充分挖掘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1]。《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生产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推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文献综述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近几年较多,左军(2017)认为双创时代,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要求,建设资源共享、竞赛实践、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性为目的,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构建实践育人基地、政府、社会“三方融合”的保障体系,并最终形成“学生勇于创新、学校鼓励创新、国家扶持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2]。许春华(2015)提出立足于高校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推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实现路径,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3]。赵中华(2018)认为应该进一步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让各专业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有据可依[4]。综上所述,研究创新创业背景下的这几篇文章都是从实践环境、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科研生产、制度建设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方面。理论知识终究要和实践相结合,教师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服务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2.创新创业的背景要求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上课仅仅讲述课本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求。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强校、兴校的必然要求。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之下,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小同其他高校的差距,这也是必须要走的创新改革之路。3.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科研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又可以为师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论文质量,为学校储备优秀的科研人才。

阅读全文

技能竞赛中的畜牧兽医论文

1.利用技能竞赛改善畜牧兽医教学改革的实训条件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理论知识与时间相互结合,以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畜牧兽医教学改革中运用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通过改善专业的实训条件,以实现专业发展目标。学校在改革中应加大对实训场地、实训耗材以及实训设备等的投入程度,完善相关实训条件,最大限度地位学生营造良好的技能训练基环境。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实训农场的规划力度,做出最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投入大量专项基金,完善相关基础实训设施,尤其是电路改造、道路等;另一方面,学校为获得“国家性示范学校建设学校”荣誉称号,应加大对畜牧兽医专业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分工明确、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例如,为了能够很好的参与各科技能竞赛,可通过改善如解剖生理实验室、家畜繁殖实验室、动物微生物实验室以及病理解剖实验室等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内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实训条件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利用技能竞赛实现对专业教学的改革

畜牧兽医专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实践需求且教学内容太过陈旧的问题。其办学模式采用封闭式,服务功能太过单一。学生由于缺乏综合的实训而导致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偏低。在教学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依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手段,重视应试教育。种种现状表明,必须加大对中职畜牧兽医教学的改革力度,灵活运用技能竞赛,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技能竞赛可作为该专业实现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中职畜牧兽医技能竞赛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任务和项目的基础上。例如,某年以中职院校开展畜牧兽医外科手术技能竞赛活动,工作任务为“犬胃切开术与缝合”,竞赛中考察的是学生的术前准备工作、腹腔切开技巧、胃切开缝合技巧以及腹腔缝合技巧等,学生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时,学生应明确的知道麻醉药的种类以及各种麻醉药剂量的正确使用,将理论知识实践在动物身上,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中职畜牧兽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在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中灵活运用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觉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问题的能力。在竞赛中还能使得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勤与思考、敏于观察的学习理念,学生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的职业道德也得到培养。例如,某校在举办技能竞赛时,利用竞赛机制强化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竞赛中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不断解决各种问题,其成就感油然而生,慢慢意识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竞赛项目中培养自身勤于思考、敏于观察的学习习惯,且学生的挑战竞赛、承受竞赛压力的能力也得到很好地锻炼。经过一次竞赛,学生们明白自身应强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培养分析问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竞赛前的锻炼,努力在竞赛中获得良好成绩。竞赛结束后学生应总结经验,明确自身下一步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迎接下一次技能竞赛的挑战。学生在不断参与竞赛任务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其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无形当中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也得到提升。

4.结束语

阅读全文

创新创业下会计专业教学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便成了技工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这些年,技校生就业高质量压力日渐变大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在技工院校各个专业教学中的教育地位愈发凸显。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融合工作,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技校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够为他们更好地就业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基于此,本文以创新创业为背景,就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够给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些新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改革路径

引言

创新是民族发展之魂,创业是国家富强之路。对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如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广大职业院校要应当围绕创新创业做好关于专业育人体系、教育体系的改革工作。对此,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也要立足专业相关特点,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态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做好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以此进一步提升专业育人实效,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把控关键节点,启蒙双创意识

客观地说,若想做好双创教育在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落实工作,必须要重视一些关键节点的把控。这些关键节点包括有:入学阶段、实训中以及毕业前等,在这些节点做好关于双创方面的教育工作,往往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会计专业学生入校后,专业教师应当在此时做好双创教育的渗透工作。一方面可向学生做一下关于本专业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介绍;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双创方面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明白提高自身双创能力的意义所在以及创新创业的要素与条件等。具体来说,教师可引入一些关于本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案例,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实现双创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优化理论教学,激发双创热情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实践模式思考

摘要:基于创新创造自由分享的创客文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潮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创客活动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多学科知识融合能力,自由开放的创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构,应当积极推行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创客文化与创客运动被视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国家竞争力与教育改革的互动催生了创客与教育的结合,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思维、新理念,逐步影响教育系统,并在各个教学要素之间进行重构与融合,使之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创新2.0演进。创客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业态,创客及其聚集的众创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整合,可以说,“创客”将不再是小众和另类,而代表着全新的未来。

1创客与创客文化的背景

创客的英文单词为“Maker”,意为制造者,创造者。创客活动起源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abLab项目,其以个人创意、个人设计、个人制作为核心,构建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创新模式。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将创客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创客的核心理念是创新,是创新2.0模式在工业及电子领域的具体表现。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信息化社会带来了知识的急剧增长,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可创新创造。创客活动在我国始于2009年,经过数年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已经有上海新车间,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等较为有名的创客基地。同时,创客活动也开始进入高校,对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探索途径。依托高校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也不断推动教学和课程改革。创客教育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在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大赛,创意设计等方面体现了较强活力,丰富了学生的实践内容,强化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潜力。但目前,创客教育在高校更多还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补充,未能真正融入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来,成为学校创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往往依托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展,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在培育创客文化和推进创客教育上的主体作用。

2高职院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

2.1创客教育

阅读全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简析(3篇)

第一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应用,社会已迈入了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风起云涌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生活,高等教育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对教育的新要求,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新特点和新方法,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时期,将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纲要也指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1]。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与率先迈入创新驱动的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偏低、创业意愿不足、实战能力较弱、生存型多社会型少、资源型多知识型少等问题。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学校应不断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之一,进而形成适应本土创新驱动,并能促进人的实际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面向知识要素的创业者和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必须承担起它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创新创业教育,来大规模地复制和再生产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进“双创”,既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不合理的体制,实现改革新突破,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速课程体系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