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政治思想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政治法制教育必要性
【内容摘要】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当中,以金钱为上的社会风气已经蔓延到了校园当中,使得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这些消极因素的侵蚀,导致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使得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和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中学政治课在我们的政治思想启蒙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制教教育融合到中学政治课本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让中学生对法律有所了解,有所认知。接下来关于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法制教育;中学政治;必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法律教育的普及和传播,中学领导关于法制教育和法律知识也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可是收效甚微。目前,中学法律教育在教学改革中仍然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中国的法盲人数比例高达80%,这项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在中学生推行法制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一位女性朋友,在家庭生活中长期遭受家暴,但是这位女性因为对法律不了解,长期忍辱负重。在后来的访问中,她是这样回到的,女人嫁到丈夫家就是他的人了,无论丈夫对她是好是坏,都是应该的,她都应该接受这些。可是从来没有人跟她提起过,丈夫的行为是家暴,这位女性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①人身安全。这个案例深深地震惊了我们,不懂法律知识是一件多么可怜、可悲的事情,法制教育的迫切性需要从小抓起。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士关于法律知识纳入中学生政治教育中进行了申请。这也再次证明了法律知识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因为中学时期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时期。
一、初中生犯罪调查和法制教育缺失的后果以及影响
1.初中生犯罪调查和犯罪分离剖析
即时通信在思政教育的功用
作者:余莎莎 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由于即时通信的特点,只要你是用户就会收到相应的消息,因此可以避免传统的邮件,不能够到达,或者是到达了,接受者不承认的情况,因此通过即时通信的方式可以不断的渗透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题,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就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匿名、平等,可信度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是对人思想的升华和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人格既有同一性和安定性,也有分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优良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去贯彻政治教育的思想,教师也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即时通信刚好就提供了这样的方式来满足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这种交互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提出的意见,掌握大学生的心里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稳步发展。
知识、新颖,吸引力大由于即时通信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因此在使用即时通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传输给大学生最新的政治教育方向和核心思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网络传输方式,具有更新快,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传播的知识新颖,同时采用这种即时通信的传输方式,对于当前的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也便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进行。
针对、整合,长效性久现在即时通信的应用与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已经融为一体,用户渴望通过即时通信在最短时间内最方便地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所以,整合互联网的各种业务,满足即时通信用户共享互联网资源,就成了即时通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通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整合资源,达到优势互补的条件,不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根据教师发现大学生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一个小群体或者是对某一个人进行实时的交流,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即时通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整合资源,合理的利用资源,并且根据实时通信的相关规则,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沟通引导功能整合互联网的各种业务,满足即时通信用户共享互联网资源,就形成了即时通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大大学生坐在宿舍就可以了解整个社会,要在各种不协调的声音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加教师和大大学生的沟通频率,加宽沟通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大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五观四认同”。
培养训练功能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即时通信上的功能齐全,信息量大,可以迅速的培养大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训练他们的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展开专题辩论、学术研讨、时事探讨等活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便于大学生接受,方便教师工作。
内聚励志功能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即时通信建立了班级、老乡、朋友、兴趣小组的群等,使大学生在即时通信上也有归属感,并可通过各项活动提高某个群体的凝聚力,这无形当中也唤起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积极进取、力争上游,从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校园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浅探
摘要:目前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高校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这种方式逐渐普遍起来。接下来,本文将对校园网络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化建议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这种变化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充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以及精神文明的传递。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的前沿,网络的发展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在不知不觉当中,校园的网络文化已经悄悄地成为了学校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的主要载体之一。这种教育途径,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率,提高教育的效率。因为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根本的区别,较之于传统的方式具有科学化、信息化、便捷化等特点。因此,这种方式值得我们探讨。接下来,我们首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进行论述,其次将提出有关校园网络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希望对我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好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平稳运行。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1)开放性。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网络文化不分年龄,不分是谁,它都会平等的对其提供网络信息。例如,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多媒体图书馆,在这些图书馆里,设置很多多媒体设备。学生通过自己的学生卡以及对应的密码即可登录学校官方网站,由此进入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学习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网络文化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当然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也是如此,具有开放性的特点。(2)共享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具有信息量大、共享性强的特点。校园网络文化也是一样,所有学生只要自行登录网络世界,他们都可以接受到共同的文化教育。如上文我们提到的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多媒体图书馆,在这些图书馆里,设置很多多媒体设备。学生通过自己的学生卡以及对应的密码即可登录学校官方网站,由此进入丰富多彩的网络平台,学习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个现象不但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同时也是网络文化共享性的充分体现。这些大空间的知识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给学生,具有明显的共享性的特点。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谈到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影响,我们首先说一下,校园网络文化信息量大的特点。在这一层面说,校园网络文化相比于其他书本网络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并且传播方便的特点。大学生作为当代电子产品的前沿使用者,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和体验相对来说是特别广泛的。因此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其中一点为信息量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说到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就是网络文化有利于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这种形式促使学校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网络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且逐渐融入到当代网络文化中去,利于其开拓思维,同时也有利于校园网络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例如,学校如果单纯的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传输思想政治思想,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倦的思想,不想去接受,但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接受,这就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网络信息文化则不同,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在传播先进的政治思想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与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哲学家公共管理思想研究初探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西方学术界有人对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做了初步探讨。一般认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可以从古希腊政治哲学中找到源头,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是马克思管理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十九世纪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和重要借鉴。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指出:“雅典的民主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思想,包括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古希腊的政治理想即自由、平等、法治、正义等对现代一切政治思维都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伯尔基认为,“马克思主义确实发源于自由主义,它采纳并改变了自由主义的价值和总体看法,而且,如果没有自由主义这一广阔背景,马克思主义将是不可思议也不会存在。”在伯尔基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将公共管理划分为原始的公共管理、国家的公共管理、公民的公共管理三个历史阶段。这种划分的观点,源于自由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的扬弃。美国学者约翰•麦克里兰认为,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直接来源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一方面给予马克思以直接启示;另一方面,又成为马克思批判的对象。”约翰•麦克里兰还明确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二)关于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西方学术界有人认为,公共管理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语,马克思主义内含公共管理思想。德国学者李博(WolfgaugLippert)经过考证,发现汉语中“共产主义”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汉学家造出来的,内含“公共财富”,因此,可以把“共产主义”直译为“公共主义”。西方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的博士都产于欧洲。”在这些博士中,施泰因第一次提出了“行政学”的概念,可称为现代行政学的奠基人。而与施泰因同时代的博士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公共管理思想。施泰因的公共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而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则侧重于“公共”。美国学者德怀特认为,“美国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英国费边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费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渊源。”澳大利亚学者欧文•E•休斯指出:“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公共管理思想的批判和扬弃,其基本内涵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人本性、历史性。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为建立‘现代福利’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现代公共管理学。同时,恢复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出版了一些中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著作和教材,代表作有:戴大祝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李福玉等主编的《中国行政管理学讲座》(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田禾撰写的《中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导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李世英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通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徐学武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教程》(湖北科技出版社,1987年)等。这些教材与著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价值的成分,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理所当然,其中,包含着一些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我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行政管理学科,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学正式定为一级学科,而以往的行政管理学则成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此后,学术界开始重点研究西方公共管理学,而一度中断了对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国内学者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的公共管理思想的精华而产生的。武汉大学李和中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以公共权力的特质为主线,总体性地描述了公共管理的历史嬗变,阐释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观。从理论来源的角度分析,它渊源于古希腊的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价值观念、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多种政治思想的扬弃和整合。全面分析其理论来源,有利于理清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观的理论脉络,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
(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文本依据在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不存在明确的公共管理思想,即使有,也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因此,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文本中寻找理论依据,很少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理论依据,“甚至有人干脆就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政府公共性思想,”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有学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曾峻在《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可能性、必要性与基本取向》一文中,比较详细的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文本为依据。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过‘公共管理’概念。该词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中至少出现过三次。”“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和分析过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制度、政府职能、行政改革、廉洁政府、廉价政府等概念和相关现象,对市民社会、官僚和官僚制度、中央集权和联邦制也有大量论述。”
人才管理法比较研究
摘要: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分别为中国战国末期和意大利中世纪后期的思想家,二者看似国籍、所属民族、所处时代均不相同,却常被后世研究者相提并论。在政治理论的建构上,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都推崇政治功利主义,在国家治理的具体方法上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文以二者的人才管理法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二者相似思想的成因,探讨他们人才管理法对当代中国政府领导人才观的启示。
关键词:
韩非;马基雅维利;人才管理法
韩非(约前281—前233)为我国战国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二人无论从国籍、民族、时代来讲都相差甚远,却成为学界热衷比较研究的对象。总观二者的政治理论建构,可发现其中有许多相同及相似之处,其成因值得研究;二者的人才管理法于相似中又各有特色,且对后世管理者的人才观影响深远。
一、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相似政治思想的成因
从表面上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从很多方面看并无联系,然而二者在政治思想上有诸多共通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柏拉图以灵魂的等级差异理解人群分化的必然性,并且按照这种天然的必然性来构建理想国的统治秩序。正义就是自然秩序规定的各得其所,各司其职。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也是从所谓天生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出发的,在那里作为奴隶的人只是所有物,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并不从事工具性劳动的男性公民成了民主政治的主角,奴隶劳动使他们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脱出来过上了“政治的生活”,追求“高尚和正义”。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依据其本性在等级秩序的系列中占据着相应的位置,正义和善就是确保这种立足于等级划分的“自然”秩序,以达到内在灵魂和外在社会关系的和谐。
将经验现象抽象为超验原则,要求经验的实践符合这种超验原则和绝对理念成为西方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逻辑。汉娜?阿伦特看到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这一开端,并揭示了这一开端的基本性质。她说:“哲学家先是在政治面前转身离去,随后,他们又转身回来,把他们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于人间事务,这便是政治哲学传统的开端。”即便在苏格拉底的貌似民主的辩证对话中,结论也不是商谈得出的共识,而是先在的真理。助产士并不产生婴儿,只是让已经存在的婴儿诞生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沉思优先于政治实践,它事关理念,而不是多元的利益和意见。
这种立足于抽象本体论的思想逻辑,确定先在和外在“存在”对现象界的统治,已经为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就是说,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在原则上与古希腊政治哲学是一脉相承的。从巴门尼德的存在,到柏拉图的理念再到基督教的上帝,之间有跳跃但没有根本的障碍。狄德罗就指出过:“将近三千年前,雅典的哲学家就已经把我们叫做‘圣言’的叫做‘道’了。”关于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海德格尔追溯到更早的赫拉克利特。他说:“赫拉克利特论逻各斯的学说起了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第一章索伦的逻各斯的前驱作用。逻各斯就是耶稣基督。……‘随着真理以耶稣神人的形态现实显现出来,希腊思想家关于逻各斯支配一切在者的哲学认识就被确认了。此一证实与确定就指明了希腊哲学的经典性。’”
上帝作为绝对存在,作为本源创造了世界万物和人类。他将像牧羊人一样照管这个由他创造的世界。尘世统治的君权是神授的,尘世生活的意义指向超验的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我们自己、上帝自己的城,是献给上帝最神奇、最好的贡品。“我们看到一位致高的上帝按照他的恩典统治着一座服从的城,所以她不能祭祀别神,只能祭祀上帝。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属于这座城并且服从上帝的所有人那里,灵魂统治着身体,理性在合法的秩序中忠实地统治着各种恶德。”上帝就是至善,“上帝是一切事物最聪明的创造主和最公正的规范者。他创造了人类,作为一切属地事物中最伟大的装饰,他把某些与今生向适应的善赋予人。”神学政治不过是人格化了的柏拉图主义,一种超越力量对经验世界的统治。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肯定说,尼采说得很对,基督教就是人民的柏拉图主义。上帝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是柏拉图的理念。超验的力量要经过尘世的中介,教会以及世俗政权成为上帝实施其意志的力量。在这样的政治世界中,服从、忠臣、驯顺是基本的要求,而不是自由平等。
根源于经验的观念抽象外化为超验的本体及原则,以绝对真理的形式确立对经验世界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超验的存在推动和提升着实在的领域,对于存在的理解由实然引入了应然的逻辑。海德格尔深刻地洞悉了历史的这一进展,他说:“在是建基于思之中的,在却被应当提高了。”所以在“对在的限制”中,“应当”画在“在”的上面。当然,这个“应然”是以超验的必然名义出现的,生活的应然原则确立在经验生活的外面,政治经验的领域指向超验世界,超验的本体成为经验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源泉。社会历史的发展被看成是超验原则的展现和向超验领域的接近,是由“自然”或神意规定的命定过程,而不是实践中由人创造的生成过程。
在政治上,很多理论家将柏拉图主义看成是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思想基础。以柏拉图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西方传统政治哲学,不论是古希腊的德性政治,还是中世纪的神学政治都是以超越原则的统治为基础的。因此,对这种超验德性政治和宗教政治的批判,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得以确立的起点。在现代政治哲学中,人及其实践获得了基本地位。现代政治原则是以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复兴的形式出现的。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世俗的经验性批判超验的本体和价值预设,从绝对主义专政统治中解放出来,完成了政治哲学思想的一次根本变革。现代性的本质是一种新的政治哲学确立,其根本原则可称为经验存在对超验抽象的扬弃,真理、正义、公平等等都还原到世俗的立场上。世俗世界被承认为唯一真实的世界。政治就是这个世俗世界本身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现象。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近代哲学开端时说,基督教将绝对至上的内容放到了人们心里,这个内容作为神圣的、超感性的东西与现实世界隔绝。“在宗教生活的对立面,矗立着一个外部世界,即自然界,人的心情、欲望和人性的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有价值(在基督教看来),就仅仅在于它是被克服的障碍物。”黑格尔认为,这两个世界的隔离是中世纪搞出来的。狄德罗曾经有一个十分刻薄的说法,上帝的产生是因极端仇恨人类而想出来惩罚人类的方法,使人们将妄想看得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而对于这个妄想本身却永远也看不透。现在看来,人类新的转向就是从这样的超验妄想中解放出来,确立此岸世界的一元论,确立尘世的世俗原则。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读书模式的探索
摘要: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读书模式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选定专业阅读数目;开展“参与式学习”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小组读书活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构建一个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提高专业素养具有实效性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读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政治学与行政学;读书模式;探索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的复合型专业,其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与行政治理能力提高两个方面。因此,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够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中外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核心知识,了解中外政治制度及当代中国政府的运作过程及其治理方式,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成为具备良好的现代政治思想素质的“政治人”是大学四年首先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由于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庞杂性,单纯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构建学生的课后专业读书模式成为大学生入学后进行专业引导的首要任务。
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选定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阅读书目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政治学学科和行政学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政治学学科和行政学学科作为两个发展成熟的学科拥有浩如烟海的经典书目,作为一个刚入学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并有价值的书籍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是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充分引导,给出专业阅读书目是一种妥当的做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选择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而设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书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共产党宣言》等);西方政治学思想经典著作(如《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政府论》等);中外现当代政治学与行政学理论知名著作(如《正义论》《通往奴役之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政治与行政》《自由、市场与国家》《治理与善治》等);西方哲学经典著作(如《上帝之城》《人性论》《存在与时间》等);现当代其他人文社科的经典著作(如《中国政治制度通史》《20世纪的中国》《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经济与社会》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选》《唐宋诗选》等);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如《神曲》《伊利亚特》《儒林外史》等)。书目的选择还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到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过于艰深的专业著作不建议推荐给大学新生,由于这些书过于晦涩难懂容易造成初入专业的学生产生对专业阅读的畏难情绪,不利于专业阅读活动的开展。但是,一些在中学中就列入到必读书目的著作也不建议过多的列入专业书目,如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是大学生在中小学就反复提及并阅读的,再列入书目容易让学生产生这个专业书目也不那么“专业”的感觉。其次,由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综合性和应用型,所以专业书目不能只关注理论经典,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需要将当前能够较好反映社会现实和能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应用型书目也列入其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间接的社会和职业经验。再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书目宜广不宜狭,无论学生日后的发展是走学术深造道路还是直接就业,本专业综合性的特点都需要学生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要兼收并蓄,本专业要求学生只有做个“杂家”才能成为“专家”。
政治学原理课程现状及发展
摘要:
《政治学原理》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和公民意识。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材编著中价值导向上“西主中附”现象、教材内容上缺乏完整性以及教学方式上过于追求形式创新等三大问题。为此,要改变《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维度
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原理》无疑是一门基础性课程,特别是对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学生来说,更是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重在介绍政治学领域中“元理论”的《政治学原理》课程,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形成独立的政治思考和分析能力,具有“终身受用,终身受益”的价值。在我国,政治学曾一度被视为伪科学遭取消。自20世纪80年代起,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恢复和重建。在30多年的政治学学科发展和建设中,《政治学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自身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认清《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对加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
首先,在教材的价值导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西主中附”的倾向。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政治学原理》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意识形态性比较强。因此,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既要致力于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对政治实践等认识和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又要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掌握对国家、民族、宗教以及权力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根本价值导向。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政治学原理教材普遍存在明显的“西主中附”倾向。据笔者了解,很多高校选用同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学原理》教材,而且是作为高校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之一被推出的,即2004年出版的《政治学导论》(2004年6月第2版)。在该教材中,全部的引文大约310多条,但其中关于中国问题的引文不足30余条,如加上马列的引文在内也才70多条。也就是说,在该教材全部的引文中,80%都是西方学者的论著或西方政治实践。同样,在该教材所列的参看书目中,西方学者的论著同样占80%以上,甚至连一本马列的论著也没有,更不用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文献了,类似情况不只是这一本教材。可见,这类教材在价值导向上更多偏向于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只是零星论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拿西方国家政治发展规律和模式来对照我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无法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其次,在教材缺乏完整的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虽然政治学学科恢复至今已有30多年,学界和教育界对《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来说,政治学的学科特色仍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在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研究不够深入,研究主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所编写的《政治学原理》诸多教材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体系上区别度不大。众所周知,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区别另一个学科的主要特征,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范畴体系。然而,从目前来看,在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类似经济学那样,由“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等所构成的完整范畴体系,各范畴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晰。这就必然影响到教材具体内容的设置。有的教材依然停留在对中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理论体系性不强;有些教材虽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种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说的话语体系之上,严重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因此,没有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没有厘清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无法保证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这使得《政治学原理》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追求形式且缺乏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和运用,人们在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中也取得较多成果,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法得到不断运用,目前在《政治学原理》教学实践中,生态教学法、多远互动教学法、研究式教学、“读写议”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被普遍接受,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无疑是一种创新,也确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二是相对于过去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现代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研究式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等中,就极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调教学方法创新中的多学科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单一学科视野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提供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的跨学科视野。当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甚至迷信新教法,反而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直接导致授课教师对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的轻视;与此相关,传统的讲授教法也被逐渐边缘化。而对《政治学原理》来说,有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还是离不开教师对其的深入解读和阐释。此外,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过多追求方法上的创新,案例、互动等内容安排过多,虽然形式上好看,课堂氛围会很活跃,但会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出现碎片化。因此,再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本身也都是一种手段和形式,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