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语文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理工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
一、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现状
(一)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认识能力不足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过多地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知识教授,期望利用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文教育方式跟中学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视野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对人文关怀、社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涵进行科学阐释。要想摆脱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就必须从语文素材、语文内涵及语文教育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同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未来行业发展的实用价值。
(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更多的课程安排集中于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其中有半年时间需要到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和实习,留下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较多,各类课程安排比较密集,很难空出多余的时间来扩展语文教育。另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内的“大学语文”教师数量较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将语文教育归类到思想政治学科中,而没有将“大学语文”归到文科类学科中,加上学科课程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综合性,导致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发展滞后,与较为热门的英语学科和现代专业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致使语文教育脱节
理工类高职院校在聘请语文教师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学科的教师聘任,语文教师的聘任数量少之又少,加上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大学语文”教师匮乏,而且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较为年轻,对语文内涵、语文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存在缺陷,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形势之下,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要科目,致使人们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那么重要,进而造成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形成恶性循环,给母语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中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审美教育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字、图画艺术和其他审美形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与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技能与知识,智慧与审美相融合的全面性人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体会性、生动性,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掌握学生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审美意识
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今天,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我们知道文章中的审美意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结合实际的生活感悟所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中来,要深入文章内部,挖掘深层次的审美理念,这样才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大学必修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教程中收录了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多种类中外优秀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其独特的韵味,初步感受对美学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强化自我的审美能力。朗诵,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诵是将书面刻板毫无生气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有声语言,具有激发情感表达的作用,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意境的深刻解读,还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跟随朗读者的节奏与思路,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第一次读到“悠长”“悠长”的时候,内心深处某样东西被触碰着,那一声哀怨的叹息,似乎马上就要爆发,而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歌的主体思想:“愁”。在这首诗歌中一共有四层意境,第一是“姑娘”——她的愁绪万千;第二是“丁香”——丁香花是悲凉、哀怨、思念的代名词;第三是“油纸伞”——具有朦胧、神秘、有历史韵味的特点;第四是“雨巷”——犹如时间的长廊,令人回味。这四个意境层层相扣,环环围绕,营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的优美意境。再一次读的时候,带着这些意境,深入主题,把握主旨。诗歌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情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刍议
摘要: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八大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大学语文教育创新分析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般大学的基础课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良好的人格魅力,还因为它的工具性,利于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养成,故而要加大对该门课程的教育创新探索,其中实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创新;实训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惊人的飞跃式进步。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课大学语文来说,在经历了一些认识上的模糊之后,也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尤其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时候,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更加突显。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对该门课程的开设和教育教学必须深入及探讨。
一、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
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一开始是承接着前苏联的教育模式的,也就是把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专门人才上,于是大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小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着眼点都是放在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旨在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在积极培养“天之骄子”、“顶尖人才”的理念之下,加上当时国内环境的单一单纯,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祖国建设的各种技术人才,成绩斐然,功不可没。直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各大学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了许多文化素质的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安院校,就长期面对各专业学生开设了“文艺欣赏”、“美学”、“音乐欣赏”、“中国文化概论”、“书法”、“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教育对象的转变,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大学本质是什么”之问,于是就有了“育人说”、“素质教育说”、“复合型人才说”等等;再后来,也有“创新型人才说”、“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说”,不一而足,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各大专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纷纷推出各种举措,笔者所在的大学在政治建校中不断突显公安特色,新开办了一些公安专业,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学生和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建构校局合作新模式,如今配合省厅的智慧新警务,创新公安工作的号召,打开我院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办学模式。2018年7月,我院与珠海市公安局联合举行了交流活动,我们了解到,如今公安队伍中首先需要政治素质高、人格健全、有积极奋斗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也就是素质高人格健全的人,这让我们不禁要问,这难道不是回归了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让人脱离蒙昧、走向文明吗?如果连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那么其他事情都有可能白搭。耶鲁大学的教授也曾经提出,中国教育要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在当今社会多种观念俱存、泥沙俱下的情况下,要保持积极向上、友善感恩、良好的人生初心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了。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担负起重任,砥砺前行,为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统观四十年来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是伴随着办学理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改革开放之初,多数大学作为必修课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数均在50至100左右,最著名的是徐中玉先生主编的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该教材中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长期成为经典霸主地位的权威教材,长用不衰。后来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加大实操性课程,就把大学语文课取消了。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早地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化选修课,这个影响比较大,不少学校也乘势纷纷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即使仍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校也减少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有的改为选修课。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黑暗期。进入新时代,不少专家发出呼吁应在工科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就在2019年3月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议案,建议在全国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那么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就愈加重要了。
二、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积极提升和扩展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及教育功能
笔者在高等院校工作了33个年头,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文艺欣赏、美学、唐诗美学、公文写作、公安文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在此仅就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略谈一些教学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语文教育包含着对于语文本身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性及其功能性的开掘和培养,而要实现语文教育则必须借助语文教学的手段,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时刻不忘语文本身所承载的巨大内涵的彰显及对其功能作用阐述,并加强各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旨在为积极传承文化,弘扬优良传统,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大约有这样几个说法:一是工具课,重点放在字词句,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二是文学课,因为大学语文教材多遴选古今中外文库里的名家名篇,授课老师也多是中文系毕业的,因此自然地把它按照中文系的文学课来讲授欣赏了;三是文化素质教育课,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浪潮,到了新世纪,更是由于通识课的普及,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受到很大的冲击的,不少高校把它由必修课变成了必选课乃至到选修课,有的高校干脆取消了,改由其他更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替代。四是新近看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老师主张“语文是一种形式训练课,训练的是语言文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大学语文无论哪种定位,大学语文课的诸多功能在这里实际上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显现的,也就是说其实它具备了至少上述四种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设并上好大学语文,让我们的大学生国学素养更高、人格魅力更大、语文运用能力更强。第二,深入认识并进一步挖掘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外国语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高考还是职称的晋升及出国深造等等方面,外国语成绩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时代,处处以外国语学习为杠杆,学生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国语,也就相对忽略了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学习和提升及继承,国民的国学素养没有真正普及,应有的一些传统文化不断丢失,如今是到了要大张旗鼓地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时候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更要积极挖掘大学语文课的丰富内涵,这里包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精神,比如仁爱、爱国、积极进取、美好梦想的执著追求、美丽爱情的向往、思亲念祖、怀念亲人朋友、忧患意识、怀古伤今、以古为鉴、不趋炎附势、保持人格完整、尊老爱幼、师生情长等,不逐一而足;也有对于世界主题的关怀,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向善向美、平淡安详、简朴归真、知足感恩等;更有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与歌颂,高山流水、飞流瀑布、明月白云、花好良辰、田园牧歌、牛羊成群、袅袅炊烟、静谧寺庙等等;还有人这个群体和个体的情感宣泄:痛苦、失望、悲哀、怨愤、无奈、渴望、挣扎、希冀、希望、企盼、遥寄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人普遍应有的特质和精神及生存状态。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思考这些美好的品质和情感,让大学生树立更加高远美好的人生理想,也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的进步。其次,我们要更加注重大学语文课的功能性,比如字词认知、听说读写、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等,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大学语文课的应试性更加突显,我们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结合申论、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等部分的考点,适当引导和训练,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学语文课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赋闲课程,而是与他们的未来人生息息相关的,只有学好大学语文,才能更好地突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和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陪伴他们终身的宝贵财富。
生态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摘要】在生态系统下,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需要遵从生态系统设定的规则,而大学语文教育是在生态系统下,不断认知、不断深化的运动过程,其不仅仅具备了生态系统中的整体性结构,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生态结构的独特性。通过对生态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更好地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语文;优化
引言
现阶段,人们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未真正的将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剖析,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对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语文的生态系统结构,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出科学化的改革路径,从而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朝着的生态化教学的方向发展。
一、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阶段,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教育统称之为“大学语文”,但是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将其称之为《现代汉语文化》等。大学语文教育并非是单一的特指大学语文课程,而是实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针对性的开设包含《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课程。同时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的实践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审美课程、文字知识课程以及历史普及课程等等。
(二)生态学。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学指的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广西的系统化的科学,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使生态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生态系统所代表的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态平衡值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以谋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平衡状态。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以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为例,梳理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困境及思考其出路,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路径及实践。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承载着高度的人文性,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同质性,培养大学生善学善行的品德、拓展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生格局,激励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是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作为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应在大的环境下顺势而为,把是否全面落实和渗透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一、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教育部、高教司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应精心设计大学语文课程,统筹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把大学语文开设为高校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人文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和当代自然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1]。高教司文件强调的“综合素养”就是人文素养,要求综合素养与自然、人文等专业相结合,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2]。就工科院校而言,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际,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及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工科等应用型学科可以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敢干、肯干的品质,鼓励学生到艰苦地方去开辟新天地;理学在校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管理学在可尝试实际实习的岗位中,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转变为行动。农学经常在试验田中培种育苗,培育种苗过程中的湿度、温度的测量,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在实际管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塑造奉献精神与医者仁心的品质,并在临床和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文学滋养人的灵魂,利用好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践行,对假恶丑的鞭挞和遏制,同时也引导学生肩负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法学专业则教育学生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而作出努力;艺术学教学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上的大胆创新精神;教育学在教学上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历史学教学方面,在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历史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学习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等。这虽是一份清苦的工作但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此工程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把工科教育教学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实环境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科高等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汉字书写,都认识汉字,不需要教,可以自学,很少有学生去揣摩其中的深意,认为自己将来是靠测量、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等专业技能吃饭,大学语文无关紧要,没什么用,不学也不影响什么。还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那些“老古董”中学阶段就接触过,都知晓,不需要花时间再学习。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很普遍的。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人文常识掌握不足,即便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考试。这些人文知识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数工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谈不上是人文素养的培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思考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当下面临着课时紧张的实际压力。然而,在互联网上授课具有资源共享性强的特点,大学语文的教材又具有通用性,因此几乎对每一节课来说,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课件、教案,甚至是名校名师的讲解。同时,教师在课堂的“授业”功能可以越来越多的被互联网信息所替代,这也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紧迫感。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科技进步的先行体验者,他们是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最时尚与典型的群体。因此,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他们对于新兴技术的热情。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时一直受到缩减。当下40左右课时较为常见。然而40课时作为大学语文教学来说,远远不够。同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国家大力倡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语文从学时来说,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共享性强,大学语文的教材又具有通用性,因此几乎对每一节课来说,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课件、教案,甚至是名校名师的讲解。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授业”功能可以越来越多的被互联网信息所替代,这也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紧迫感。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高,这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难度。学生随时都有可能掏出手机,进入到手机的娱乐当中,分散了学习注意力。手机与教师经常要爆发争夺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机遇
大学语文教育网络舆情研究
【摘要】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作为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大学语文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客观面对网络舆情现状,提升大学语文教育水平,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客观认识社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语文;网络舆情;认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扩大,在社会层面,网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舆论监督、意愿表达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民众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不再高度一致,在特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的意见通过网络汇集,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生成变化,形成了网络舆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处在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并且几乎个个都是网民。是否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影响着人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应当积极发挥教化熏陶作用,主动承担以德树人、教育引导责任。
1.客观认识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背景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应该开设,是必修课之一。大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其教育作用不可估量,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无可替代[1]。但是,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涌现快、能量大、影响深的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