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语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论大学语文之大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之“大”主要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大容量”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范围要广,数量要多。“大视野”是指在教学目的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大情怀”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涵育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教师只有认识到大学语文的这“三大”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践行之,才有可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真正呈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和在培养纯粹的中国人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这“三大”要求教师虽身处一隅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求知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勤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永远葆有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每一个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最突出的特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容量大视野
大情怀说起大学语文(在有些高职院校,又被称为“高职语文”之类,本文不作区分)这门课程,在高校工作的人,不管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大概都不陌生。同时,它又常常是一门“尴尬”的课程:似乎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大学生母语(汉语)水平亟待提升,高校语文教师从来不乏持久的类似“救救孩子”的呐喊,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不被重视而慷慨陈词痛心疾首者不在少数。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其“尴尬”地位却似乎依然如故。笔者一向认为,个中原因不能仅归因于(甚至主要不能归因于)课程设置者和修课学生的“急功近利”———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冷落,更重要的原因当在于它似乎并没有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起到多么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学生素养的提升似乎并不是加开一门两门课程就能奏效———诸如语言等人文方面的素养的提升尤其如此。更何况,我们为数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技巧与方法上比一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实话实说,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甚至无法和普通中小学语文老师较高低。而从整体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尚且“少慢差费”,那么,目下的“大学语文”又有何善可陈呢?实际上,一味空谈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之类的根本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要认真思考“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差异(包括内容、教法和教师素养等等方面)到底应该在哪里。本文就是从“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大学语文之“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我们不作区分,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应该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
一.大容量
所谓“大容量”是指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范围上要广,在数量上要多。首先是范围上要广。包括文选的内容要广泛,如孔庆东指出的那样:“语文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同时,特别强调口语训练应该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几句话似乎尽语文教师皆知。然而,在实践中,包括中、高考在内的重要的考试是不涉及学生口头表达的,所以,口头的“表达与交流”即使早就被编入了教材,在重在“应试”的当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往往成了摆设或至少是不被重视。而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状况就非得改变不可了,因而,在书面语(主要是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的同时,口语训练也同样应该成为此课程的重中之重。其次是数量上要多。相较于中小学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大大增加学习和训练的数量。例如,一般地,中学生每个学期读好一本教科书,外加老师为了增强其“应试”能力而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书籍就差不多了(至于学生和家长自己增加的,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再如写作,非毕业班的中学生一个学期写8篇“大作文”外加一些课外练笔之类,就算是很多的了。而到了大学阶段,如果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绝大多数学生连这种状态都无法保持),那就不能称之为“大”学了!大学阶段的语文的教学应该“大大”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数量,对一般学生而言,最好能够每天坚持阅读文学书籍和自由写作———几乎很难想象,一个在大学阶段读过几百部经典文学作品,写过几百篇甚至上千篇文章(哪怕是三五百字的“短文”)的学生,其语言运用能力较之于进大学之前却没有类似“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提升。特别地,要每天坚持口语训练,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等等。大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学习什么高明的理论就能实现,更不是时常做一做美丽的白日梦就能成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文学习特别是大学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是如此,学生自己坚持,读多了,写多了,说多了,练多了,素养和能力自然也就逐渐地形成和提升了。
二.大视野
有了课程内容的“大容量”,还须有教学实施中的“大视野”。所谓“大视野”,是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当下,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是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大体相同的教学方法———让人沮丧的是,如果说有不同,大多也只不过是方法的运用不如中小学教师纯熟、教学效果不如中小学教师明显罢了———所以,在我们不少自视甚高的教师眼里“意义重大”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学生那里却被讥嘲为“高四语文”而可有可无。要改变这一让人倍觉“尴尬”的局面,教师教学的“大视野”不可或缺。然而,实际上,我们的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小家子气”却非常明显。例如,有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也缺乏起码的教材处理能力,只能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地“讲”下去,好像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没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也不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作任何要求。例如,有的教师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研究领域,“三句不离本行”,此外的内容似乎全都不屑一顾。例如,有的教师抱住传统考核方式不放,一张考卷,选择、填空、阅读、写作四平八稳,如果说与着眼“应试”的中学试题的区别,也仅体现于试题数量的减少与难度的降低而已。……诸如此类的教师及其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很明显是“无的放矢”,当然将大学语文之“大”(不仅仅是此处所说的“大视野”,还有前面所说的“大容量”和接下来要说的“大情怀”)消弭得无影无踪。我们所说的“大视野”,却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自觉地(而不仅仅是自发地)着眼学生人生的长远发展,通过一项项具体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全方位训练,在全面提升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成长为‘准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的‘有教养的青年男女’”的同时,培养能使之受益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考试的分数。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际上,“大容量”的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也绝不是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与教材,而是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听说读写多管齐下,脚踏实地的同时不忘记了仰望星空———当下具体的学习活动与长远的能力、习惯的培养同时兼顾。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着“大视野”和大家气度的教学,才是大学语文课程得体的“打开方式”。
大学语文影像资料应用
摘要:
在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选择使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基于此,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提出了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影像资料;大学语文;影像手段;影像元素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必修公共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辽宁师范大学所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自主出版,由张庆利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读本》。该读本中所包含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到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方便教师传达文本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来,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步提高。因此,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重视。
一、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影像手段,即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艺术作品,发挥其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以期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影像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延伸,有着众多区别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势。
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摘要】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大学语文的语言
一、大学语文的语言认知
首先,要从语文的概念谈起。语文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文文字学家王力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可以等同于语文。那么,语文课主要就是学习语言,并且是以学习书面语言为重。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以语言文章来解释较为贴切。语文的口头表达即是语文之语,书面表达则是语文之文。所以语指的是语言,文指的是文章。因此,语文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将文章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核心特征,就是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随着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个举措明确了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语文课程最初的设置目的与涵盖内容,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范畴,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所以,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比如,对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今天的大部分读者往往都停留在对诗歌文本文字的解读,去体味诗歌中或言志或抒情的文学魅力。但古人的学习却并未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而是透过字面去感知诗歌的原创背景和表达主旨。因此,历来的儒生将他们的解读与认知集中体现在对诗小序和诗大序的写定与观念的传承上,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吟咏所忽略的。
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熟读的《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无论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从诗歌的文本阅读中感知的,最重要的关注点无疑都落在了爱情主题的表达上。但同样是这首诗,同样是这样的文字,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或是童蒙幼读,理解的重点却不是这样。汉儒毛亨、毛苌就在《关雎》的小序中传递了超越爱情主题的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重在确立一个道德准则,即“后妃之德”,用这个准则来为天下人建立一个道德范式,“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具体到《关雎》的文本,则进一步细化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的诗歌主旨。汉儒郑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德范式构建的依据:“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将诗歌主旨由个体爱情的简单表达上升到家国秩序的王化之道,这就延续了对诗歌产生的原初状态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经学与文学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的关注视角差异。唐人孔颖达吸收了毛传、郑笺的观点,作出了详细的注疏。孔疏更加侧重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揣摩生发,从而弱化了文本的文学审美特征。这种作法与汉儒的解读无疑是一致的。毛传、郑笺、孔疏的经典诠释也成就了诗三百这部充满了文学色彩的作品总集在经学中的位置确立,《诗经》的称谓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掩盖了原本的文学意义,学人因此都将注意力落实在诗歌的社会功用的意义上,即在经学的总体框架内阐述诗歌文字的道德价值而限制其文学价值的生发。宋代是儒学又一次深入发展的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虽然朱熹《诗集传》并不全盘采用汉儒诗序的解读,但在具体的篇章文本中,仍秉承并有意识地加强了汉儒的观点。例如,《关雎》中将诗歌吟咏的对象加以落实:“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又进一步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其实,这也是对《关雎》创作原初状态的再次肯定。有了理解与认知的一致性,我们再读《关雎》,就会理解孔子为何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不会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诗歌文本的艺术表达,古人却执着于文字背后的内在蕴涵。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305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能说你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而不能说你真正读懂了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也不能说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思考,作品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共鸣或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语言的浅层理解如字、词、语句等等,这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而准确理解作品语言所透露出的深层意义,并通过对这些感悟引起的系统思考,是我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应该使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例如,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文章,虽然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这些作品去分析、理解,但我们最基本的功课是通过阅读、书写、背诵、记忆,加强我们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后期学习能力的建立。仍然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通过基本阅读的训练,甚至是相同的作品篇章,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发展大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大学语文教学能力低下。而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能够改变这一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论述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思路,提出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语文;翻转课堂
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大学生课前对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在课下以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形式为主,发展大学生思维,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而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依托互联网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课程,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学模式陈旧。由于语文课程内容多,学时有限,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都以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为主,忽视大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缺乏师生、生生之间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大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对语言的品味与探索,而这些语文学习模式,不利于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在语文授课中,将知识讲解立足于教材,很少根据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导致语文教学形式与内容单一。
二、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思路
大学语文写作错误分析
【摘要】
在我国,从古至今语文写作一直受到重视。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杂曲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语文写作,这些唐诗宋词及元杂曲水平的高低侧面反应的是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三国时期曹丕曾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撰写提到一个至高的地位。在新时期,写作依然贯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包括人们的信件往来、办公写作、教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了语文写作的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
大学语文;写作错误
前言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国从小学一二年级就进行了语文写作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进行逐步分层次训练,为学生在写作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语文写作的发展及其现状
大学语文大学生语言素质研究
摘要:
大学语文是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的语言素质越来越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同时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基于现状,本文探究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语言素质;大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汉语为载体的汉文化不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大学语文着眼于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作用不言而喻。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学素养进而培养其人文素养。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高校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其现状令人担忧[2]。《光明日报》曾刊登《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一文写道:“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这句话准确概括了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纵观,“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上”是目前大学语文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3]。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由于热门专业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的设置,大学语文这种侧重培养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课程,由于不受重视而被随意减缩课时甚至取消。从课程教授方面来看,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科研方向缺失导致教学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教学手段局限于单一的口述方式。从课程学习方面来看,学生主观上对母语学习重视不够、客观上教材内容与实际缺乏联系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探讨
大学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它以语言表达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利用语言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语言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特色加以探究,希望能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