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学生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许多大学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外语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能力。但由于双语教学是一种刚刚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学习的效果的考核是双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方式的初步实践和探索,创建了一种全面的、易操作的、可量化的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并学会使用英语书写学术论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课程考核;翻转课堂
所谓双语教学,即在课堂上使用母语和一种非母语共同作为教学媒介进行的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差异。在我国正在进行实践的双语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大学基础课教学的一种体系。我们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使学生在对基础课的知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能力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1]“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科类等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对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农林类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林类高等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会对他们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许多高校在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中都使用了双语的教学模式,但在考核办法与学业评价方式上采用了与中文教学模式相同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机制。本文通过多年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创建了一种全过程的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主动的使用英语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并且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查阅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这对增加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
1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课程考核办法与学业评价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了高等学校的关注,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然而,作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考核的方式改革却没有进行任何改革,仍然是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考核学生自主进行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大学物理学由于教学内容包括力、热、光、电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计算中包含有复杂的积分运算,使得很多学生经常感觉大学物理很难学,从而失去了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并且在大学考核中仍然采取与高中相同的期末闭卷的考核方式,让很多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总是习惯上照抄别人的结果和考试前进行突击的方式被动地应付这种考核方式。[3-5]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与之对应的有效的考核办法,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采用的是与汉语教学相同的考核方式,即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该评价方法比较简单,考核标准比较单一,评价内容比较片面,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是十分认真,作业也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是抄别人的作业,到考试前才开始进行突击式的复习,考试结束后,所有学习的知识又基本上忘记了。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也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的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办法改革的初步实践研究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课程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业考核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为了全面检验大学物理双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物理知识和书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并全面的参与到大学物理课堂的学习过程,并了解当前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积极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实践,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我们明确了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自2012年起,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实行混合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程考核这个关键环节,全面实行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该考核方式的实行,原来考前突击的行为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已经行不通了。该考核方式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使用英语书写学术论文能力,从而实现了从知识记忆到融会贯通的变化。(1)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翻译和讲述国际高水平期刊上与物理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根据学生对文献的讲述情况给出评价。所谓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了调换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从国际高水平文献上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翻译并将该文献的内容做成PPT,自主完成该文献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利用所做的PPT进行讲授,教师和其他学生在下面进行提问,这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论文的翻译,PPT的制作,课堂讲授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在课堂上所学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该评价方式还考核了学生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能力。(2)以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题,给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用英文书写学术论文。诺贝尔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自其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基本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因此,作为学学物理的大学生来说,了解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项目和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贡献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我们的双语教学中,我们以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题,并给出问题,根据以上问题,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用英语书写课程论文,教师根据其论文的书写情况给出评价,并作为课程考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书写关于诺贝尔奖方面学术论文也可以拓展学生物理的知识面,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完善了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奖励分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学学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进行复杂计算的能力,因此,许多同学在学学物理之前就认为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再加上使用双语进行教学,使得好多学生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失去了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大学物理双语课堂上设置了一些奖励分项目,并将其计入考试成绩。具体内容如下:①将“抢答”机制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上用英文准备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举手进行抢答,教师根据其选择结果和其解释给出评价,并以奖励分的形式计入最终成绩。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江苏省举办的大学物理竞赛,并依据比赛成绩以奖励分的形式计入考试成绩。③根据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下制作与课上内容相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仪器。教师根据演示仪器的制作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培养学生在学学物理时的思考和动手能力。通过对大学物理双语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考核方式不再仅仅是依靠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的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而是通过在考核方式中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自主的学习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和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我们根据其讲授的情况给出成绩并计入最终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成绩,可以使同学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多样性考核方式可以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经济学学术研究训练探索
摘要: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科学通识教育的特点,特开设此门课程,目的在于规范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增强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提高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术论文和学术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学术研究;训练
在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的常态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大学毕业应取消论文写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科生没有办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导致高校学生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应被取消。深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本科生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因此很难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点,使得本科生学术论文的抄袭率屡增不止。为此,互联网上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降低重复比率的“特殊服务”,也不乏诸多“前辈”所传授的降低重复比率的各种经验,例如转换句型,调整文字顺序,语言互换转翻译,等等。这种“传、帮、带”的结果使得本应该认真、严谨才能完成的学术论文成为了文字游戏,甚至还衍生出互联网下大学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相似度、抄袭率检索等生意的火爆。上述现状的存在,使得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越来越浅薄、粗糙,对提高其知识能力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显然,要使本科生学术论文回归本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训练,为今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存在的各种弊端,有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没有必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再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笔者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对科研的基本过程得到初步的掌握。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管日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假如大学生在党政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要学会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这免不了在大学阶段就要学会收集与整理材料,使其能在提出问题之后准确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对于将来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其科研能力,专研经济学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难题。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无限创造和细致入微进行观察的能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不能因为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否定学术论文的必要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学术论文乃至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不仅是本科生在即将完成自己学业所呈上的一份答卷,也是对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显然,该份答卷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素养的养成水平。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如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对高年级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从而为其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程度的学术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就会面临来自考研、找工作或出国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接受“综合论文训练”的过程中选题和写作“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作为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有机化学在线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2020年春季学期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利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等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在线课堂教学。本文以有机化学教学为例,介绍了在线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针对在线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改变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关键词:肺炎疫情;有机化学;在线课堂教学;雨课堂;腾讯会议
2020年春季学期,为了既能够抗击肺炎疫情又能够减小疫情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1],南开大学积极响应,利用寒假时间迅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培训工作,鼓励教师通过在线课堂教学方式授课。本文以本科生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介绍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利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等教学软件,开展本科生“在线课堂教学”实践,保证疫情期间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1选择授课平台做好课前准备
线下课堂的授课方式是面对面的形式,容易掌握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在线课堂教学很难把控学生的上课状态。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就需要任课教师课前精心备课。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展在线课堂教学,《大学化学》也报道了不同高校开展在线课堂教学中的典型做法[2,3]。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在“在线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主讲教师与学生助教合作教学模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有机化学全职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同时聘用1–2名有机化学专业在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组成教学团队,并分别建立教师教学微信群和学生课程微信群用于教学备课、分享预习资料以及布置课后作业。在线课堂教学区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对电子网络教学设备要求较高,每次上课前提前试课非常关键。在教师做好授课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也必须督促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预习工作。每次上课前主讲教师会提前将教学课件发送到课程微信群中,布置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助教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撰写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课程预习。学生通过学习预习提纲中的引导问题,明确学习重点,同时对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方便在听课过程中着重学习不懂的内容。
2结合疫情热点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教学内容,重点介绍有机化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专业兴趣,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2020年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疫情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认识研发抗病毒药物对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介绍抗病毒药物研发基本方法和有机化学在抗病毒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020年2月1日,美国报道其首例病毒感染者康复,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Sciences)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发挥关键作用[4]。瑞德西韦是一种含磷手性核苷-磷酰氨基酸酯化合物,该药物的合成中涉及亲核加成反应、缩合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反应类型,反应中还涉及官能团保护和脱保护合成策略,同时包含通过动力学拆分手段,利用手性诱导试剂不对称合成磷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这些基础知识已经在课堂上学习过。我们结合疫情热点,通过介绍瑞德西韦的合成,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瑞德西韦的合成采用汇聚合成方法(图1),反应首先以二氢呋喃-2-酮衍生物1和7-碘-吡咯并[1,2-f][1,2,4]-三嗪-4-胺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3,然后通过官能团转化将中间体3中的羟基转化为氰基,同时脱除羟基保护基得到关键中间体C-核苷5。进一步以五氟苯氧基磷酰二氯7为原料,与苯酚和丙氨酸酯盐酸盐8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另一个关键中间体磷酰胺酯9和9’。这时反应得到的磷酰胺酯是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可以通过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手性磷(Sp)酰胺酯9和手性磷(Rp)酰胺酯9’。反应最后利用2’,3’-羟基丙叉保护的C-核苷6与手性磷(Sp)酰胺酯9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瑞德西韦前体化合物10,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除2’,3’-羟基保护基即得到瑞德西韦[5]。瑞德西韦的合成步骤多,官能团转化复杂,涵盖的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丰富,设计合成路线的集成化程度高,是有机合成教学非常典型的应用实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回顾合成瑞德西韦所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明每步反应的反应机理,熟悉和掌握多步有机合成的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课后教学效果反馈显示听课学生普遍认为非常“解渴”,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紧扣当前疫情热点,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药物研发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正在学习的是非常“有用的化学”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物专业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生物相关专业是以实验验证和探索为基础的学科,科技创新来源于实验技术积累和思路的创新,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成为培育创新生物科技人才的基础。本科实验课教学是提升本科生实验能力的基础课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围绕加强生物学科专业本科实验课教学提出几点感悟和思考,重点从基于实验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实验课教学的启示和意义、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等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生物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科技创新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本科教育是关键。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学生,能读写科技论文是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生物学科是一门由许多实验组成的验证性和探索性的学科。除了开展一定的理论教学外,还开设大量的实验课教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将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进行实验验证,最终通过实验报告撰写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的关键知识点。
一、科技创新离不开实验的探索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光需要他们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也要求他们学会阅读文献,从学者和科学家的研究中获得最新最前沿科学信息,学会对知识的总结、筛选、查漏补缺,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学习提出创新思路,并通过实验去验证,最后建立创新的方法或理论,才能实现创新。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提高实践探索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和创造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课对理论课的知识进行验证,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积累经验,才能为以后的科学创新素养奠定基础。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科研和实践,实验课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验课的意义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综述
摘要:
学籍管理在远程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审核及证书颁发等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了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著者、著者来源、期刊来源、文献被引次数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综述
学籍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份的象征,而学籍管理作为教务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项政策性强、原则性强的工作,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管理的一个基本支撑,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也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者,在对近十几年(2000-2016年)相关学术研究调研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科生毕业应用心理学论文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为例,对毕业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方法、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本科生
一、毕业论文的现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现状。
1.选题性质
对2015年—2018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性质和类型进行频数统计,选题研究性质以联系实际的应用研究为主,每年所占比例均为50%以上,科研课题和基础研究较少。选题类型除了1篇设计型以外,其余全是学术论文型。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心理咨询或辅导的个案研究、实验设计等设计类课题明显较少。
2.选题内容
测绘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思考
摘要:
分析了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思考。结合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现状,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意识,同时建议必须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以使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科技写作是一项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技写作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遗传,是科技交流的工具,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作为各国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其次,科技写作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复杂的思维活动用文字等书面符号“物质化”“视觉化”,便于反复研究,仔细斟酌,使原来朦胧的意识明确化、疏漏的思想严密化、肤浅的见解深刻化,甚至引发新的思索、认识,找到有重大价值的新研究课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1,2]。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写作最重要的形式,全面体现了上述功效,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将始终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本科生是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肩负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3]。强调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除具有以上宏观意义外,还具体体现在:1)促进本科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强调内容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本质是创新性。创新性首先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不断更新的动态知识以及学习中关于理论、技术、方法等的创新思考,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创新想法。这一过程符合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规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指导本科生撰写科技论文已被认为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4]。2)提高本科生的科技交流能力。科技论文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特定的逻辑性、简洁性、规范性、可读性等特点。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也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科技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应当作为本科生的一种通识能力[5]。3)培养本科生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6]。可见,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可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
二、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