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新生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对本校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种合理的新生研讨课内容安排模式,对其他专业和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适应性转换;学术性转换;课程建设
自清华大学于2003年首次在中国开设新生研讨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了该课程,本校也于2013年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然而,随着课程建设逐步深入,学生的反馈并不是特别满意,在诸多问题中,新生研讨课究竟应该讲述哪些内容,是学生反馈的首要问题。
一、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
新生研讨课的理念源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直接起源于一份报告———《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该报告由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报告中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十条建议,其中首要的两条就是: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基于问题设计新生第一年的学习[1]。报告认为,现有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应该开设专门为新生设置的研讨班,并要求所有新生参加。从起源可知,在研究性大学,设置新生研讨课目的是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完成学术性转换。基于此思想,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确定新生研讨课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是:不拘泥于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本专业,教学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和交叉学科,同时强调,要追踪学术前沿,关注专业学科的引导和前沿问题的探讨。教学内容的选定基于以上指导原则进行。通信工程2015级新生研讨课共16学时,分8讲进行,课程安排从表中题目可以看出,内容安排符合追踪前沿以及关注交叉学科等要求,符合引导大学一年级新生完成学术性转换的基本理念。
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总结
本校通信工程专业按照表1安排教学,执行后,收到的反馈却不甚理想。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缺乏对学生适应性转换的引导。学生经过艰苦努力,从中学升入大学,这是学生重要的人生阶段转换。在阶段转换时刻,总是会面临适应性问题。首先是要适应教学方式的差异。高中阶段的教学以点滴灌输为主,开课很慢,讲述细致,训练充分。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授课量大,引导性讲解多。结果导致大学一年级新生总是抱怨教师讲课进度太快,不面面俱到讲解,跟不上节奏。其次是要适应管理方式的差异。中学阶段学生被老师和家长无盲区地监管,总有人在监督和催促着学习。大学阶段没有这么严密的监管,更多强调自我管理。大学一年级新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种观管理差异。当然还有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差异需要适应。对适应性转换引导不够,很容易导致学生进入“忙、茫、盲”的状态,无所适从。其实,在新生研讨课的起源地美国,新生研讨课分为两种类型,分别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完成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其中适应性转换主要应用于普通大学,而学术性转换则主要应用于研究型大学[2]。实践证明,强调学术转换的同时,对适应性转换的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2.缺乏对本专业和行业认知的引导。表中安排的内容对本专业情况的讲解和引导不够,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降低,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不强。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专业的发展历程、课程安排、就业和考研、专业积淀等问题,也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本行业的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的情况,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习兴趣。3.授课方式需要改进。新生研讨课,顾名思义,应该以研讨为主。可是在开课过程中,由于惯性使然,往往讲解较多,研讨被严重弱化。另外,由于是多个教师上课,个别教师把本课程当作前沿知识讲座,大一新生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导致听不懂。在该表中,适应性引导、专业认知、学校资源认知、行业认知以及学术前沿引导都分别占了一定比例,又以学术引导为主。另外,只是注意内容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授课方式,切实加强研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对本校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进行了总结,期望所总结的经验为其他高校的同类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班主任建筑工程教育管理探讨
【摘要】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建院以来,成立了助理班主任制度,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助理班主任在新生队伍中,起到关键积极作用。这支队伍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在协助新生成长、增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效率、加强学院管理和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助理班主任;思想政治素质高;能力强;积极标杆作用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以来,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中,就实施让二年级学生干部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10年来,成效显著。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是调动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是构建和完善学生自律自教的机制之一。由于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具有身份、年龄、成长经历上的许多相似性,因而更容易与新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一方面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了一年级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担任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的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平台,使他们通过有目的有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
一、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加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新生入学处于迷茫、困惑时期),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培养优良学风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助理班主任的锻炼,也能培养锻炼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专业人才,高等院校需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探究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包括加强沟通交流、做好新生管理工作、发展德育教育、就业培训等,也促进院校自身发展的活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高效管理;沟通交流
一、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应对时展所带来的新型挑战,价值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应当是积极向上、充满理想、艰苦奋斗、勇敢拼搏并具有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在面临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会受到西方市场经济所宣扬的金钱至上理念的影响,对新一代的青年人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当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需要从大学教育入手,创新管理模式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将其培养成为一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具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二)高校管理的需求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扩招,高等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高校管理人员还较为缺乏,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并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但是新入学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个性特征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管理教师进行新生教育,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来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大学生活、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生心理普查数据的整理、总结,探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培育健康心理。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生;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我国教育部201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提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而在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通过新生心理普查,了解新生常见适应问题,包括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方式、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倾向等[1],并将普查结果进行梳理,协同思政教育,坚持育德和育心相结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研究基础
我校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后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和研究,我们进行认真的分析,现以2018年的心理普查数据为例,探究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应参加心理普查对象是2018级本专科学生共4101人,采用scl-90量表和UPI量表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研。UPI筛选出来一类和二类关注学生名单,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以考虑筛选阳性。结合UPI筛选出来的两类关注名单,由心理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对筛选出来学生(共计390人)进行回访。并对这部分学生回访数据进行整理,将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家庭问题、新生适应问题、生理相关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自我相关问题、健康行为问题、疑似心理障碍、确诊精神障碍以及其他问题,并根据关注等级,将心理问题学生分为一类、二类和无须关注,对关注学生进行跟踪、关注、咨询等。
三、新生心理适应育人新模式
新生儿科护理ELL模拟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科护理EII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2名护生分两组,各组46名,分别采用EII模拟教学和传统教学,观察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并分析讨论差异。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II模拟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科护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关键词]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EII模拟教学模式
新生儿科分为无陪护或者限制陪护人数的病房,相较于其他有陪护的科室而言,新生儿科护理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较大。临床实习是护生过渡及角色转换为临床护士的重要阶段,并且实习水平对临床工作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创新并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十分重要。评估—识别—干预(Evaluation-Identification-Intervention,EII)教学模式是结合高仿真模拟病人、逼真临床模拟场景与临床综合病例演练的教学模式[1-2],在新生儿科具体为借助新生儿模型,选择新生儿肺炎等病例,按照评估—识别—干预的步骤进行护理教学,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的92名护生。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护生分组,46名护生入选对照组,46名护生入选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0-23(21.66±1.13)岁,46名女性,大专39名,本科7名。实验组年龄为21-24(22.07±1.01)岁,46名女性,大专40名,本科6名。比较两组护生基线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对照组:新生儿科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共同制定护生的实纲。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的期间,根据大纲的要求,组织护生进行新生儿科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学过程以带教老师讲授和护生听课为主。带教老师每周进行1次集体授课,护生在课堂中进行听课与观摩学习。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将护生分为4个小组,1名带教老师扮演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家长,并负责新生儿模型的模拟操作;另外1名带教老师进行新生儿肺炎护理的课程讲授,必要时扮演新生儿科医生。(1)评估:第1组护生接诊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带教老师不给出患儿的完整病史,护生通过病史询问和护理体检,获取完整的病史信息。如护生评估不全,则扮演家长的带教老师,适时引导护生完成护理评估单的填写。(2)识别:带教老师给出患儿的完整病史,负责课程讲授的带教老师,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护生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3)干预:第2组护生给出护理措施并实施。带教老师观察护生操作,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高热护理、执行医嘱、家长的健康教育等。带教老师根据护生操作的正确性,对患儿病情有无恶化或者好转,进行目标预测并确定措施。护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护理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判断是否发生并发症,优化护理方案。负责授课的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引导护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护理方案和正确实施护理。第3组护生进行病情评估,对患儿实施护理,判断患儿病情。小组内其余护生进行判断和反思。第4组护生给出护理措施并实施。扮演新生儿科医生的带教老师,引导护生进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护理方案、实施正确护理。护生进行互评和反思,扮演新生儿科医生的带教老师进行总结,优化护理方案。
(三)观察指标。进行出科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由新生儿科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共同出题,内容以新生儿科基本知识为主,百分制。操作技能考核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评价护生对各类新生儿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共4个项目,总分100分。
生态化新生教育模式建构
新生教育模式是在新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用以促成新生教育过程组织和实施的典型化范式,为高校新生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但是,高校新生教育模式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1高校新生教育模式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存在教育周期短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单调等问题,[1]新生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2]。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遵循新生教育的“目的性、主体性、系统性”三大原则[3],表现为:(1)就目的性原则而言,大部分高校只是粗略地制定了新生教育的目的,但目的是有方向性、层次性和超越性的,明确的目的始终是新生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指向。(2)就主体性原则而言,新生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大一新生,但传统新生教育模式所规定的各项内容的教育方式,几乎都不能超越“刺激-强化”的被动接受方式。(3)就系统性原则而言,新生教育处于高校教育的整体中,是一项动态的长效的教育过程,但高校新生教育基本上没有用系统论的思维和方法来制定新生教育策略。 2高校新生教育模式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新生教育模式面临上述困境的原因很复杂,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对新生教育内涵理解的错位。新生教育,就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阶段性教育,[4]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5]随着新生教育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了入学适应的五因素结构,即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的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6]从不同维度考察新生教育。也有学者指出,新生教育是一个包括适应教育、目标教育、通识教育、情感心理教育,具有持续性、层次性的系统工程,[8]进一步拓展了新生教育的内涵。 第二,对新生教育背景变化的忽视。目前,大学新生已经迈向“90后”,其身心个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90后”新生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发达的电子网络设备、完善的补助奖励机制等环境中。其次,性格特征发生了变化。一方面,“90后”新生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甚至具有突出的才艺,对社会新鲜事物非常敏感,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缺乏挫折经历,心理素质偏低。再次,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社会普遍所呈现的“浮躁”、“功利”、“空虚”在他们身上得到明显体现,集中反映为缺乏理想信仰。此外“,90后”自我意识强烈,其金钱观、交友观、集体观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高校新生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 新生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借鉴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理论创新,并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成新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即需要促成新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一方面要建立充分体现新生意志的民主机制。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分管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尤其是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另一方面要建立促进新生发展的服务机制。关注新生的个性特点及各方面的需要,培养新生独立的学习生活能力。 第二,构建“生态化”的新生教育模式。所谓“生态化”,就是“全面地、系统地、开放地思考新生教育”[5],将新生教育置于多元的、动态的发展模式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9],倡导转变“刺激-强化”的被动教育方式。杨新宇根据系统性原则,阐释高校新生教育的6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环境陶冶模式、榜样示范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和问卷调查模式。[3]基于此,高校新生教育应该在动态过程中倡导多元的开放的教育模式,尤其应该提倡体验式教育。 第三,完善新生教育评价体系。美国新生教育以严谨的学术为基础,制定了18个可行评估目标和16个新生教育项目,[5]为我国高校新生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完善评价体系应注重内容、方式和成效三方面的创新。 (1)从评价内容来看,这是多元的评价体系。新生教育应该包括适应教育、目标教育、通识教育、情感心理教育等。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10]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应该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三大领域”[10]。这些心理学理论为新生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从评价方式来看,这是持续的评价体系。高校新生教育以维持一年左右为宜,新生教育模式的评价机制应该是一个长效机制。当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评价包括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0],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新生教育的评估与检测应当同样贯穿于新生教育的始终,维系并推动新生的成长。 (3)从实效性来看,这是规范的评价体系。评估体系的建构需要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父母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业成绩等多方面结合起来,也需要参考国外评价体系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推动质量评估与检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组建评估与检测机构,及时反馈并有效督促新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不断地调适与发展,将评估与检测落到实处。
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运用
【摘要】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不仅在提高医务人员共情能力、自我反思引发、职业认同感增强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间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也有很多益处。新生儿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新生儿科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医学生需要在尽快掌握临床技术的前提下加强人文素养。扎实的临床基础是每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的发展也要求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融入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促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关键词】叙事医学;新生儿;医学人文;人文教育;共情;人文关怀
叙事医学的提出,为医学模式转变提供了全新、有效的实践工具。医务人员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主要偏重于对患者疾病的救治,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医生要在诊疗过程中学会倾听患者的故事,强调患者在诊疗活动中的核心地位[1]。叙事医学包含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等多个要素,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共情能力[2-3]。此外,叙事医学也为患者提供了了解医学和医生工作的渠道,有助于医患互通,减少医患矛盾[4]。
1叙事医学的研究进展
希波克拉底被尊为“医学之父”,两千多年前提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1700多年前我国西晋哲学家杨泉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由此可见,两千年来中西方在医患关系方面达成了惊人的共识:医学的人文性与科学性两者缺一不可[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在1992年已将文学叙事纳入医学教育;丽塔•卡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拥有文学博士学位的内科医生,2001年提出了叙事医学理论并逐渐系统化,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很快将其融入医学教育;伦敦国王学院在2010年将“医学人文主题和技能”设置为必修课程[4]。2011年以后,国外医学领域继续关注叙事医学,并把叙事医学普遍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中。在临床领域中医务人员熟悉并使用的“平行病历”,是叙事医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多家国际知名杂志社《美国医学会期刊》等设有医生进行反思性写作的专栏。卡蓉在其著作中指出与患者有效沟通,将患者的痛苦、感受写下来,形成平行病历,临床医生最后进行反思性写作,达到与患者共情的目的,从而进入患者内心,真正了解其需求,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4]。人文学科可以触及传统生物医学无法到达的领域,医学文学作品详细及深入刻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及生活,医护及患者的相处等内容,能够让医务人员产生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在工作中进行反思,对于认同职业价值,体悟生命本质,调整自己的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5]。叙事医学已在国外医学界得到了较好发展,在国外,叙事医学研究涉及医疗决策、叙事关怀、伦理、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等诸多领域,这些基础研究推动了叙事医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叙事医学的概念引入到我国比发达国家要晚20年左右,2011年杨晓霖[4]发表了西方叙事医学相关的论文,在国内首次引进叙事医学的概念,之后国内才开始关注叙事医学。目前我国对叙事医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局限,对叙事医学的研究仅限于对其概念的阐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推进叙事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初步阶段,在适合国情的叙事医学教育体系及临床应用体系架构等方面的研究做的较少[6]。目前我国叙事医学研究开始在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教育、临终关怀等方面开始逐步应用[7-9],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在2018年成立了叙事医学专委会,创办《叙事医学》杂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开始纳入叙事医学。在叙事医学教育方面,国内北京大学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要求八年制医学生撰写人文病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1]等医院有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开始尝试书写和探索平行病历。但是几乎没有医院将叙事医学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普及,几乎所有的年轻医生根本不了解叙事医学,更不用提将叙事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人文精神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理应受到重视,应该通过实践的方式传承下去,但从医学基础及医学临床课程再到临床见习及实习,均很少涉及[12]。
2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应用
我国新生儿学组于1985年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9届大会上正式成立,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6年后的2011年,之后新生儿医学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13]。近20年来,各地培养了大批新生儿专业人才。新生儿学科的发展以及其对国家卫生健康指标做出的贡献可以从我国儿童卫生健康指标的数据中综合体现。从1991—2012年21年时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从33.1‰急剧下降到6.9‰,在发达省份的城区,新生儿死亡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3]。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占得比例越来越大,而早产儿住院时间短则半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新生儿的病情解释主要是通过电话与患儿父母沟通或与家属面对面沟通。一方面,新生儿病情危重且病情变化快而隐匿,住院期间可能经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胃管置入、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会给患儿带来直接的疼痛;声音、光线刺激、新生儿光疗等非侵入性操作也会给患儿制造不适感,不利于新生儿神经发育。患儿除了遭受疾病痛苦,还需面对和母亲分离,而且患儿的感受及体验无法用语言表达,沟通难度大。因此医生对患儿的疼痛、疾病给予照护,减少不良的刺激不仅是人文关怀的需求,也是发展支持性护理的要求,有利于新生儿神经发育[14]。另一方面,父母面对与新生儿分离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例如在NICU中1例27周的未成熟儿,出生体重只有1000g,生后就给予了气管插管转入NICU救治。此时新生儿科医生就会跟这名患儿的父亲沟通病情,但是因为医学专业性太强,家属难以理解孩子具体的病情,所以医生交待病情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气上也要缓和,不要不带任何感情的把病情讲完。而接下来的治疗非常艰难,先后给予了脐静脉及中心静脉置管,最终患儿在生后1个月达到了全肠内喂养,拔出了静脉通路。患儿母亲的情绪持续低落,每次沟通病情,患儿母亲总是以泪洗面,作为医生就要耐心的跟家长解释,语气尽量缓和,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尽量安慰家长。孩子总的无创呼吸机通气的时间是2个半月,此时家属开始质疑:为什么就不能脱离呼吸机?是不是医生为了延长住院时间故意不让脱离呼吸机?这时候家长充满了不信任的情绪。主管医生更要耐心的倾听家属的想法、化解其质疑。最终患儿住院了近100天后顺利出院了,出院的时候医生看到患儿父母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所以,医护人员只有做到充分理解患儿父母心情,才能有效的沟通达到共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个在新生儿住院的患者背后都关联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与其家庭的经济、背景、认知及情感相关。要求医生在诊疗中,将叙事医学在临床中实践,同患儿家属一起体验关于他们与新生儿之间的故事,才能达到有效的解除患儿及家属病痛的目的。因此,在与家属沟通时,医生需要正视并认同家属的负面情绪,站在家属的角度考虑,并逐步化解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和焦虑,了解患儿父母的需求,给家长提供情感支持。加强沟通和理解,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实在很多时候,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实施医疗决策,并且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例33周的早产儿,在生后1天多时突然出现频繁呼吸暂停、感染性休克、高钾血症及严重心律失常,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跟家属交待完病情后,这名父亲一再表示支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全力救治这个孩子。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抢救后,患儿恢复窦性心律,内环境和电解质紊乱也得到纠正,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急查血氨结果高达1600umol/L,是正常新生儿的10多倍,持续昏迷预后不良。这时需要反复与家属沟通,家属的救治意愿决定了之后的治疗决策,谈话对医患双方都很艰难,但又必须进行。其实从医生的角度看这个患儿病情如此凶险,再继续治疗可能意义不大,即使生存下来,往往预后不良。主管医生跟患儿父亲交代病情:作为孩子的主诊医护团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医护人员肯定会尽全力抢救,但家属同时要做好发生坏结局的心理准备。患儿父亲捂着脸泪流满面,说无论预后如何,都要积极救治,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一次机会。通过与家属不断耐心地沟通,确定家属的治疗意愿后,医护团队决定拼尽全力、奋力一搏。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了新生儿同步动静脉换血术置换出患儿体内的高浓度血氨。历时近2个小时换血终于结束,复查血氨降到423umol/L,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刺激有反应,瞳孔逐渐缩小。患儿病情逐步好转,意识清醒,监测血氨在正常水平,很快拔了气管插管撤了呼吸机,住院35天后顺利出院。NICU的患儿随时都会有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都要及时与家属沟通,经常会遇到家属因为孩子病情变化无法接受,对医生产生质疑和不信任的很多。多多听听家属的声音,在诊疗过程中给予家属足够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让家属参与到患儿的诊疗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生命奇迹的发生[15]。一个合格的新生儿科医生除了医学知识和实践,还需要与父母不断沟通互动,获得支持认可,树立共同面对疾病的信心。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患者的疾病,叙事医学提供了不仅仅是情节,还包括语气、声音、质地以及产生这些信息的生活经历。这种与医患互动的其他要素的重新结合可以让新生儿科医生对患儿变得更有同情心,并培养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反应的洞察力[16]。由于新生儿科的特殊性,患儿不能自己表达对疾病的感受,在诊疗过程中,新生儿科医生很难通过与患儿的语言交流来获取到真实的临床信息,基本上是需要通过与家长充分交流后才能准确地获得并掌握病史[17]。比如了解父母孕育的经历及对宝宝的期望值、新生儿预后的沟通及父母存在的顾虑、母亲的泌乳支持,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探讨、丈夫如何帮助妻子渡过分离焦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袋鼠式护理可以使父母获得巨大的情感支持。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从心底产生对医学职业的敬畏心及虔诚心,形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100多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道出了医学的本质[18]。近几年,我国北京等发达地区陆续开始开展袋鼠式护理,定期让患儿父母进入NICU病房,静距离接触新生儿,减轻了患儿父母情感上的焦虑,对新生儿疾病的治愈也有很好的效果。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护理、袋鼠式护理,尤其是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以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等新的理念逐渐在部分单位开展。在我国NICU的现有条件下,引入叙事医学尤为重要,在了解和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的情况下,达到患儿最好的救治同时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能够引发自我反思、提高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等,对间接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多数为叙事医学的理论阐述,与医学教育结合的研究少见,未见有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应用的相关报道。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商务英语新生英语语音能力研究
摘要:
在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语音学习至关重要。英语语音教学必须在大学新生入学阶段得到重视。与传统英语语音教学相比,新疆地区商务英语本科大学新生的英语语音能力还受到生源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英语语音课程教学更要突出以下几点:1.语音教学系统化;2.隐形分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语音教学系统化;3.大量朗读练习与网络真实语音材料相结合;4.培养学生语音感知能力和辩音能力。
关键词:
商务英语;英语语音能力;民汉合班
一、研究背景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语音学习至关重要。正确的语言发音和听辨能力能促进英语交流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通常针对大学新生进行系统的英语语音课程教学,用以改正大学新生的错误语音发音并促进大学新生能有效交际。在英语国际化与全球背景下,新疆商务英语本科大学生应具备能听懂不同口音的英语,并确保自己的语音具有较高的可理解度,对不影响意义传递的形式错误应持宽容态度(文秋芳,2012)。语音指语言使用者对音位、重音、节奏和语调的感知听辨能力与朗读模仿能力,是语言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能力更是在其交流中意义重大。根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语言形式的调整有助于可理解输入,有助于语言习得”“有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语言习得就会自然产生”,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外语音频,以增加“可理解性输入”(张正菲,2013)。而建构主义则把知识看做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学会的。目前国内针对大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现状展开调查较少,更缺乏针对商务英语本科大学新生英语语音能力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较为全面、客观地调查新疆商务英语本科英语语音课教学现状、影响新疆商务英语本科大学新生的英语语音能力的因素及对教学的启示。
二、新疆商务英语本科英语语音课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