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生涯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生涯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研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特点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选择面窄、职业目标清晰

综合查询了国内近十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主要是培养托幼机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幼教研究人员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儿童工作者。这样的就业前景现状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进入学校开始就能获得比较清晰的职业目标定位,能为自我选择可行性的职业发展道路提供有效帮助。

(二)高校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开展系统、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发展仅50来年,进入我国高校教育的时间则更晚,高校在这一领域的教育上缺乏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时采取邀请专家或用人单位负责人开设讲座宣讲专业概况和就业前景,在毕业班集中开设简历写作、面试技巧等择业与就业的技巧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单一,既不系统又没有持续地涵盖整个大学生涯阶段的缺陷。

(三)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性别比例失衡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上优于女生,女生在认识自我的能力上优于男生。据不完全统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生占90%以上,甚至少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还出现了无男学生的情况。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缺乏性别差异的思考与交流,不能从男性特质(如理智、意志和社会价值取向等)和女性特质(如情感、外貌和人际关系等)来综合地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这样的欠缺和差异将会给以女性为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经验的聚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带来明显不足。

阅读全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设计实现思考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高达909万人,同比增长35万。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4月份,预计今年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6%,相比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但是,将近八成的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是很满意,将近六成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社会实践少,只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等问题。本文基于以上问题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管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在增加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满意度,缓解应届生的就业烦恼,避免毕业时能力不足的尴尬。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运营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对其四年后甚至未来的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份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优势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正确衡量自己的价值;让学生积极分析自己综合能力和与同目标人竞争的优劣势;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1]。目前部分学校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不能完成由高中至大学的合理过渡,入学后对自己本科四年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也没有对自己进行合理约束,在大一、大二形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虽然在入学时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但由于大学里的环境相对轻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松懈,不能取得既定目标。而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生在大三、大四时期的实习和就业。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预计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学校在刚入学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度不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有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本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的结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管理[3-4]。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发展历程,美国作为最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家,为其他国家对职业规划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0世纪初,美国第一次提出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按照个人职业规划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国众多专家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拿大的高校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配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日本作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学生从小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日本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很明确的。我国也早在1916年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首次将心理测试与职业规划进行结合,更好地针对学生性格、人格、爱好等进行规划。近几年,我国高校也逐渐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该方面的课程。本文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对努力方向迷茫,应届生对找工作信心不足,已就业的同学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涯进行规划的积极性,本文提出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在对大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大学生的性格、人格、爱好、优势和劣势进行有机结合,按照目前的国家发展趋势,根据自己毕业方向的选择,确定其最佳的毕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发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基于学生实时现状分析、定制目标、完成进度等功能,确保学生能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从而能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与所定目标的差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拟定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坚持使用职业生涯规划APP,起到时刻鞭策自身,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目标中不断超越自己。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发展条件

1.1大学生对于本校学生的适用性

本文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本校大学生对自己学习规划和未来规划的想法以及对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看法。问卷调查面向的人群是本校大一至大四所有学生,从调查结果来看,17级和19级的人数较多。多数人表示对自己上的大学还可以接受,但到了对自己学习是否满意的时候,超过30%的人表示无感;70%认为不满意原因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对于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将近30%的人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目标里有考研、毕业工作、出国留学)。但是大家的课余生活都很丰富,有人看书学习、练琴、画画、健身、剪视频,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但是也有人在宿舍待着打游戏,没有规划自己的事情。对于制订计划,将近60%的人表示会经常制定小目标,38%左右的人没有制定目标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人有制定长远计划的习惯。而制订计划后只有27%的人能照做,65%左右的人表示计划赶不上变化,有70%的人表示希望有一个APP能督促自己学习。面对规划会做出什么努力的问题上,大家都一直的表示愿意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未来。对于那些即将要步入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他们仅需下载一个软件,便可浏览关于学校的全部信息,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制订初步计划。带着目标入校,按着计划完成,将为他们带来无限收益。也可以自己制订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成绩,绩点等为自己做学期计划,APP将与微信小程序绑定在一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己制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用起来更随心所欲一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每天都过得充实,自己为自己安排,学生自愿去行动,比强制学习的效果好百倍。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服务优势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一、基于情境架构下的体验式教学是当代大学

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创新和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引导过程中,情境架构下的体验式教学是“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融合体,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或特殊心理状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或问题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使其主动思考,获得体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或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达到自我成长,自我调节,走出困惑或提升素质等目的,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1.创设情境及角色体验,加强大学生政治信念的理论教育及社会责任感的形势教育。信念和责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强调心理内化。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遵循了养成教育的这一规律,在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政治信念教育中,适度的理论灌输后,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作为情境的创设,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随后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者”,使学生“亲临”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的悲、喜、爱、恨以及是非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最终促成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自觉形成,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教师应当经常利用主题班会或时事政策课,真实、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国际国内形势,使他们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及时代背景。通过形势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能从国家发展前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增强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该有计划地向青年学生提供这种体验,在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尽可能地拓宽育人引导的范围,使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成熟、正确的观点认识、分析社会现象。例如:加强大学生社会实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科学研究实习基地等建设;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区义务服务等,让学生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以达到增强青年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强化青年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的育人目的。

2.创设冲突、体谅与后果情境,进行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造成的。那么冲突与体谅情境就以家庭、学校或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为背景,采取一定的学校情境教育探析方式和提问方式,创设使学生作为当事人身临其境的情境。如当一个寝室的学生出现矛盾来寻求解决办法时,可以尝试提出曾经出现过的其他寝室矛盾,让他们帮着找出矛盾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引导当事人从角色互换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思考,从而启发他们自己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后果情境是指以家庭、学校或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为背景,但叙述和提问方式使学生超然于事态之外,以客观的方式评估人际互动的行为后果的情境。此类情境设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采取旁观者的立场,思考某种人际关系互动的后果,增强对行为后果的想象、理解、推测能力。如校园中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问题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屡见不鲜,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事例客观地讲述给学生,并由此开展讨论,让他们提出对此事的判断、后果设想等,从而使学生应用自己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最大可能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3.创设职场情境,体验就业压力,进行大学生正确职业生涯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尽管许多高校都已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就业的新思路,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但从总体上来说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就业指导的层面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要求,主要表现在:讲授式教学难以满足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性的需求;传统的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难以满足职业生涯规划独特性和系统性的需求。那么,情境架构下的体验式教育是传统职业生涯观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首先,要打破传统课堂理论讲课的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受职场,如带低年级学生参加求职招聘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就业形势的严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完成一定课时的实习课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情境体验,以提高将来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其次,利用网络交互式平台来辅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通过网络测评系统职业倾向等测评量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通过网络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讯息;通过生涯跟踪系统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断修订和完善;通过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与学生分享教师本人或名人名家的职业生涯理念,达到“渗透式”教育的目的。再次,将团队咨询技术应用于课堂之中,教师根据需要,将职业生涯的设计理念、方法、技巧等融入特定的活动中去,如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工作面试场景模拟等,通过情景体验、交流分享、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提前经历,切身感受,主动领悟,形成“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实践”的新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主动认识职场,正确规划未来,为将来成功步入职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二、情境架构下的体验式教学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个性突出,思维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应用符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的教育方式以及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育人目的。基于情境架构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一教育形势要求下产生的,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学生职业影响

摘要:

实验教学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在科学类的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社会需要更多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因此对大学生实验方面的教学有助于良好创新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助于他们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大学物理为授课内容,介绍大学物理教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可以产生哪些良好的影响,应该如何合理应用。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职业生涯;创新性

大学物理比起之前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要更加深奥,更加原理化,很多知识点看似是对之前的重复,实际上是对前面的进一步解释。正是大学物理的这一特点,学生和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将要走向社会,他们必须掌握更加实用性的知识,从而应用到职业生涯当中。从这一点看,大学物理教学必须实用化,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良好的影响。下面就针对其具体的应用特点进行简单而有条理的介绍。

一、大学物理相关的实验教学对大学生职业的影响

1.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知识的理解

阅读全文

化工行业发展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

2020年我国普通髙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而中职毕业和初髙中毕业后不再升学而是选择就业的人数,将继续保持在1500万人左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不仅是同就业群体数量的增加,还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冲击。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新时代给予化工行业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在国家去产能的政策推动下,化工行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他们的就业需要得到相关院校的关注与支持,开展更多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宋来新、商云龙主编的《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1版)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面世的。编者从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对化工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全书立足于专业背景,凸显职场特色。通览全书,共有如下几个特点:

―、该书基于化工行业发展与专业现状入手,既贴近化工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又内容详实、全面具体

化工行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髙的传统行业,也是与工业、农业、国防及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为更好地服务于化工类大学生的成长就业,促进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编者根据就业的新形势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化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摸索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客观规律,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以全程指导大学生就业为框架编写该书。全书共分成5篇16章:第1篇立足于“化工行业发展与专业现状”,从化工行业发展概况、国内髙校化工专业发展、化工专业的职业能力素质、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2篇“生涯意识与生涯决策”,则立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生涯目标与生涯决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3篇“行动规划与实践提升”具体内容为第8章“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与实施”。第9章“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准备与延伸”和第10章“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与社会实践”。第4篇“就业指导与求职准备”具体内容为第11章“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第12章“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和第13章“心理调适与权益保护,,第14章“就业流程,,和第15章“自主创业”;第5篇“职场初涉”具体内容为第16章“成功走好职场第一步”。与此同时,编者还引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供了《个体职业规划测量简表》、《毕业生法律权益常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和《大化工企业50强》等众多的附录内容,为化工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

二、抓住化工类大学生职业发展这个关键点,强调了化工类大学生应当将学习与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夯实了就业指导的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化工产业需进行技术转型,又^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大学阶段的任务绝不只是学习,而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赋予自己由学生身份顺利过渡为社会身份的能力。大学生既要规划好大学的学习生活,也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将学习与职业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迅速行动起来,真正将职业生涯目标落到实处。编者明确了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指出化工专业的就业面很广、就业机会较多,从广义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就业、读研、留学、创业几个选择。这其中,化工专业大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仍然最大,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化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掌握了基础性与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自身的可塑性极强,可以选择交叉学科和交叉职业就业,如设计(工艺)类、研发(实验)类、化工咨询类等,就业范围广泛。在此基础上,编者指出,创业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重要职业选择方式,各高校也先后开展各类创业大赛,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帮扶。但对于化工类大学生而言,化工行业的创业难度相对较大。化工行业的创业主要分成传统化工创业和技术创新创业。前者对资金的要求较高、投资回报期较长,创业难度较大。后者需要掌握雄厚的技术实力及实践经验、深人的科学研究,对于刚毕业的化工类大学生来说更是困难。因此,化工类大学生创业多数是转行创业,如:餐饮业、新媒体等。职业素质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企业的招聘工作越来越规范与科学,特别重视应聘者的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等与相关职位的匹配度。编者归纳了化工相关职业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从化工设计(工艺)类、化工研发(实验)类、化工生产(操作)类及化工研发管理类、化工销售类等几个方面人手,具体细化了化工相关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与其他信息。以化工研发(实验)类为例,需要的知识背景主要有:化工化学方向相关专业,熟悉和掌握化工原理、无机化学、专业英语、仪器分析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化工行业发展动态等。需要的职业技能有: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工过程基本原理、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以及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等。需要的职业道德为:安全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等。通过行动实践克服职业生涯规划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作出行之有效的行动规划与实施安排极为重要。化工专业大学生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遇、让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碰撞、让具体目标与长远理想统一,真正将自身的价值实现与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对照起来,从而在两者的辩证认识中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以专业知识体系为基点、以专业知识能力为支点、以专业实践为重点。比如某个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侧重理论研究而轻实验操作,那么他的职业规划就要更侧重于理论研究。编者强调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团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工作能力,帮助自己实现人格的现代化。建议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抓住社会实践这一连接自己学习与职业、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并指出参与社会实践时应当遵守这样几个重要原则:明确自己的选题,端正面对实践的态度;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计划;做好后期总结,注重反思提升。

三、该书针对化工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个总目标,阐述了就业指导与求职准备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掌握就业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越发重要。做好就业信息的采集,是开展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的必要前提条件。质优量大的就业信息能够让大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职业认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倾向、作出科学的职业设计,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并获得择业的主动权。要遵循及时性、广泛性、适应性与准确性等几个基本原则搜集就业信息,早准备、早动手,掌握大量的就业市场第一手资料,从而将大学生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就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就业机会的先机。用好老师、亲友、招聘会、企业网站、校园网等各种线上、线下信息搜集渠道,掌握不同层次的就业信息,对比、分析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要聚焦一定的就业方向,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有的放矢地搜集信息。求职简历是对个人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及职业能力、素质等众多内容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在开展化工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时,必须重视求职简历的制作,在保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用一两页的篇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教育背景、社会实践、获奖情况、专业技能、特长爱好及项目经验等,简洁明了地表达最有用的求职内容,突出内容的针对性、感染力及优势。大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求职礼仪,例如面试时的着装应当简洁大方得体,男生可以穿正式的西装或或单穿衬衫,女生可以穿裤装或裙装正装,保持脸部清洁、头发梳理整齐等。沟通过程中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样,沟通时既要表达得体清楚,也要注意倾听和理解,绝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抢话争辩、无效提问、乱倒苦水等。在此基础上,编者还归纳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程、常见就业手续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全方位地为化工类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综上所述,《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不但适合于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也适合化工类高校或院系就业指导教师使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阅读全文

大学生职位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了解外界,探索职业世界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一环,而职位探索是职业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选取江苏南京四所高校的三年级、四年级在校学生326人,对其进行调查并分层随机选取20人进行结构式访谈,主要探讨大学生对职位的关注程度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期望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向精细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职位探索;问题;对策

    一、问题提出

    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一一对应。就业时尽管最初考虑的是职业类别,但真正入职时还要考虑到具体的职位。所以,对于职位的探索也是职业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关注程度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为此,本课题组成员就职位探索这一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希望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向精细化发展有所帮助。现将研究过程、结果、分析呈现如下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问卷内容主要是关于职位探索的信息,这是课题组自编的。对职位的探索可以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至少可以从“入、做、得”三方面着手。“入”指入职机会与竞争条件,前者指客观的机遇及制度因素,后者指自身的素质条件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如入职机会关注到招聘人数、招聘政策、用工制度、雇佣方式,入职条件关注到基本条件要求(性别、籍贯、外形、年龄、婚否、政治面貌)、教育培训要求(毕业院校、专业方向、学历程度、外语、计算机、培训经历、资格证书)、心理要求(性格、能力);“做”主要指工作实况,包括工作内容(对象、任务、责任、设备)、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量)、工作环境(工作设施、工作空间、人际关系、工作气氛、学习氛围)、工作控制(直接上司、监督与管理、绩效考评);“得”包括薪酬福利(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个人发展(培训、进修、晋升、职业变通)、社会资源(人际关系资源、社会地位)、工作满意感(公平感、成就感、自我实现)。经过试测,有效题目46个,正式测试时,在开头增加两道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和职位探索意识的题目,共48题。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南京四所高校的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面临着就业或即将面临就业。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 309 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  (构成比例见下表)。事前课题组编制了结构式访谈题目,从每所高校辅导员老师中挑选出1名对其培训作为访谈者,每位访谈者访谈5位学生,共20名被访谈对象。

阅读全文

大数据下高校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探讨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的需求也在急速上升。当前高校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择业压力也日益增大。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了许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本文从大数据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宏观概念进行论述,分析了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探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从而帮助高校教师去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现如今的职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变化。对于国内高校来说,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求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飞速发展,大数据分析等便利的工具应用到各个传统行业中,高校生涯规划指导作为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和就业发展的必修课,将其与大数据结合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教师减轻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还能够在职业分析、学生个人特质分析以及行业分析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大数据与高校生涯规划指导的宏观概念出发,去探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策略。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生涯规划指导的宏观概念

大数据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数据生成运算能力,对不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或为实现目标提供较为准确的预见性,其具体特点为数据量大、数据种类丰富、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价值高等特点。[1]其强大的意义在于对数据可以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数据加工能力从而实现工作的“增值服务”。[2]大数据作为当代社会的热词之一,在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趋势之一是将数据分析管理作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产生复合化生态系统。随着我国当前高校就业数据化信息的增多以及学生自身需求和发展特点不同,大数据已经在高校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因此,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3.0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创造、传播和分享,这也是从各个行业技术创新走向理念创新的关键一步,这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利用自媒体和新媒体技术以大数据为依托使高校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活起来,推动生涯规划分析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参与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一线人员,我们要在互联网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大数据,做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顺应党和政府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新需求,理性把握当前国内外互联网环境变化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的机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移动端的新工具创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自身求职就业的主导者、改善者。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人们自身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运行方式进一步发生转变,同时国家的发展、产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和生涯引导工作来说,一方面,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也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大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和报考专业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茫。此外,从目前的毕业人数来看,大学毕业生群体较为庞大,当前的就业形势整体上展现出一种严峻的形势,导致高校的就业推动工作较大,高校不能站在一个高视角、宽领域去全方位、多角度、广裕度地制订我们的职业生涯培养方案。不能够以大数据为依托和媒介去了解人才招聘市场中各岗位的应聘要求及行业行情,也不能宏观上针对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进行分析和把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引导方面不能较好地掌握当前大学生其大数据时代下的职业特点[3]从以上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020到2021年这两年,学生选择机关单位就业的比例在下降,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国内学习、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比例显著提高。从国内学习、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比例上看,此三项数据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在逐步体现,但是从慢就业和自由职业上看,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对未来规划不够明显,对自身的人生目标规划不够明确。针对另一群体进行调研和分析,从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到,不同高学历对自身职业生涯的选择略有不同,学历越高,单位就业和出国深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学历越低,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说明,随着学历增高和上学时间的增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对比较成熟,而对于专科生和本科生来说,学生年龄较小,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理解和接收,以至于其在自由职业、慢就业以及创业上的选择均要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综上说明,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尤其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来应用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上具有很强的意义。

阅读全文

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分析

摘要:目前,高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本人从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状况入手,全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就业问题日趋严峻。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高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其中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长久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的教育手段,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1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针对性教育,学生重视度不够

在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历来是重要的篇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显得不足,跟不上学生的职业教育速度,同时学生自身也不够重视。因此就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看需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使目标更加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身心发展规律[1]。

1.1.1自我认知不明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