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实践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生毕业实践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生毕业实践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沈阳工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四大内容,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2009年3月国务院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使物流业成为十大振兴行业之一。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形成物流管理专业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沈阳工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四大内容。

一、实验教学体系

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时,通过实验学习物流知识为主、验证物流学理论为辅,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相关领域的运作方法与实务,具有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实训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性质决定了还需要理论学习,可通过课堂训练、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既领会了理论知识,又加深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课堂训练,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课题,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合作完成。学生自行搜集资料,经过小组内讨论形成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各组派代表担任评委,对其他组评价打分。最终汇总,形成结论。对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全方位分析案例,指导学生以课堂讨论的方式给出不同解决办法,从而改变以往刻板的授课方式。对于工作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物流企业工作人员,如业务员、进出货专员、采购员、操作员、物流协调员、运营单证员等。

阅读全文

化学专业支撑远程毕业设计探索

摘要:受疫情的影响各高校毕业生无法及时返校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设计面临着等诸多难题。高校化学类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视频教学,但毕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大多以实践为主。因此,可以构建线上平台,整合大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学习、监管、答辩等多项功能,支撑大学生远程毕业设计顺利完成。

关键词:疫情;线上平台;远程毕业设计;化学毕业生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业生涯所学知识的重要总结,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毕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疫情仍没有得到根本控制的情况下,全国各高校均延期开学,毕业生无法及时返校。离开学校的资源支撑和老师的现场指导,多数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面临诸多难题,尤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影响了毕业生正常的毕业流程和就业进度。因此,为确保大学生毕业设计及后续毕业就业工作正常进行,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开发各类平台功能,构建线上平台支撑大学生远程毕业设计。

1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要求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独立规划、设计、实验、分析、写作,并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因此,毕业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师生、校生、校企之间的良性交流互动。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一系列问题,发现并分析这些问题,可以为构建大学生远程毕业设计平台提供充分依据。

1.1选题内容欠妥,可操作性不强。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和方向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毕业设计最终质量的重要部分。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一、选题过大。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注重于化学的基本知识学习,能够基本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少去接触科研,毕业设计更注重于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如果没有对这化学某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把握不够精准而盲目选题,导致选题范围过大,失去选题现实意义,实际操作工作量过大,甚至无法保证毕业设计保质保量的完成。二、选题不明确。一些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牢,同老师沟通较少,在选题时比较随意,没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题,在实验时只能疲于奔命,效率低下,影响最终论文的质量。在疫情影响下,尤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化学类专业大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会被放大,需要更加被引起重视。

1.2生搬硬套普遍,学术规范不够。数据和资料是毕业设计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支撑,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得不到保证。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就业的两重压力,常常无法合理权衡二者,做出正确的计划安排,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中,没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进行足够的实验分析和查阅文献,就将相似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生搬硬套过来,做出的毕业设计往往存在巨大的漏洞,影响自己的答辩毕业。

阅读全文

高等工程教育实习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要:工程教育中的实习教学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达成人才培养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结合当前工科专业传统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实习安排困难、实习经费不足、学生不重视毕业实习、实习考核松散、实习成效差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加强政产学研协调育人体系、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内容设计与考核、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等改革建议,为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实习教学;现状及问题;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企业逐渐加大生产工艺技术的机械化、智能化、机器人与物联网等升级改造。为了主动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先后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等重大教育改革举措,着力培养造就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018年6月和9月,教育部先后组织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会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1]。尤其是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后,“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工程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众所周知,工科类专业实习是实现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程教育与企业生产工艺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2,3]。然而,在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需要,难以满足工程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的需要,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心得及管理经验,系统梳理目前工程教育实习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当前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主要的工程教育实习教学模式

1.专业实习类别:工程教育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一般安排2周,主要起专业启蒙教育的作用,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及专业的前景与发展方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一定感性认识,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一般安排为15周以上),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对理论教学的继续、巩固、深化和检验,是综合训练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4]。毕业实习一般安排4周,是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与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5]。2.专业实习组织形式:对大多数工科高校而言,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一般为教学任务(计划)下达后,由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指导教师负责联系确定对口实习企业(或实习基地),并带队组织学生集中或分组集中前往企业(或基地)实习。毕业实多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一般为教学任务(计划)下达后,专业负责人召开实习动员会,安排部署毕业实习任务,并为每位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该指导教师也是该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实习地点一般为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单位、自主联系实习企业或指导教师帮助联系安排实习企业,学生分散前往企业实习。3.实习经费:本科实习费用主要用于学生赴企业实习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企业收取的实习管理费、企业老师指导费、学生保险费等。由于受区域经济、学校财力、专业特点等因素影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实习费用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工科专业按照实习类型、学生人数及生均标准定额支出实习经费,三大实习生均实习费一般不超过1500元。4.实习考核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各类实习结束后均撰写《实习报告》。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一般由带队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习表现及《实习报告》情况,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成绩评定,多数高校专业采用实习答辩、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实习日志及《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二)工程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阅读全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思考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方面体现了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创新

撰写毕业设计,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撰写毕业设计是一件充满挑战的新鲜事,着实令人兴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具有学术性、行业性、应用性、实际性等基本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就是应用型专业及其他需要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大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或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设计。比如软件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被要求设计一个程序或者建立某个小型数据库,然后证明其可行性。毕业设计是大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专业技术实践。

1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脱节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检验包含工程实践教育质量评价内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一个整体,两者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有些同学找的单位,去实习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更有甚者找个单位盖个章敷衍了事,如果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脱节,那么毕业设计就失去了毕业设计真正意义。

1.2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行

阅读全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路径

摘要:为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发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创业教育质量,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调研,发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对创业教育不重视,尚未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未采用适应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基础设施不匹配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创新

大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孵化器,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创新层次,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201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愿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同时也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迫切需要。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时间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含义及范围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教育类型,它是相对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和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1]。“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核心思想,其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经营、生产以及管理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全国6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变为应用型大学,其中涵盖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录取院校。应当说,应用型本科教育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创业教育的含义

阅读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在获得更多择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本文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进而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概况

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发展迅速,前景很好。目前国内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达到60余万人,并且逐年增加,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有真才实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是普遍被看好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主要到企业或事业单位中从事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行业和物流相关部门工作,可以从事社会物流、生产物流和绿色物流方面的工程策划、仓储、配送、装卸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工程技术设计、装备选型与开发应用、管理和营运等工作,还能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务局、物流园区、汽车制造、交通运输、航运及航务部门等工作。

(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物流毕业生就业现状

1.就业公司及分布情况调查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两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提出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目前大学教育中创业教育环节薄弱,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并不顺利,文章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这一独特视角进行探索,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业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业”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11次,“创新”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55次。党的报告中“创新”出现59次,“创业”出现6次。由此可见党中央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因为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大学生的就业更是“两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目前大学教育中创业教育环节薄弱,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并不顺利,因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这一独特视角探索创业教育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创业教育好像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7年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第18个年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795万,约为1999年扩招之初的5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以及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长期存在。[1]因此,如何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方法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农村等地去。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譬如针对个体经营的,金融部门要给大学生最低5万元的贷款;如果是合伙经营的,贷款数量还要增加;对于小型微利企业,还要按照规定给予贴息贷款;对于需要培训以后再进行就业的,国家还要补贴培训费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率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大学生缺少创业意识和相应的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形成创业意识,再加上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不太感兴趣,再加上课程内容本身的原因,学生的总体学习积极性欠佳。如果能够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创业方面的认知,关键是要找准两者融合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高等院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当然要考虑到每个学校具体实际情况和各自的特色,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的。比如,我们反思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专才,并且是能胜任某项工作的“工作者”。所以,毕业后大学生大都是去找工作,而根本没有想到自主创业,这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30%,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仅为1-2%[2](P281),且成功的比例也不高。鉴于此,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制订创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因素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至少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三方协同作用的合力就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业教育的机制,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1.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行政管理层决定着本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从历史角度看,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延续中世纪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机构,进而发展成为创造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的多功能机构”[3](P13)。从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是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虽然每个大学的实际情况迥异,应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但大学的发展还是有共性的,一个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大学即便具有再独特的个性,也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发展。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哪个学校率先转变思想观念,顺应高等学校发展趋势,哪个学校就能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因此,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4](P2)创业教育在提升高校的竞争力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从教师层面来看。由于现在高校基本上还没有设置创业教育专业,所以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很难得到实现。在这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的,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这必将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主动承担起创业教育的重任,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校管理层要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制定相应的战略、制度、机制与具体措施,鼓励有相关知识与经验的老师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选修课,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3.从学生层面来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不要把找工作作为唯一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读大学?大学期间应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为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或者对这样的问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当中还是有很多人把大学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于高中阶段学习延续,认为就是应付考试,拿个文凭,毕业了找份工作。这样的大学学习观还比较普遍,其实这种学习观是很片面的,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要得到提高,比如说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养等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论是对于就业还是创业,都十分有必要。

阅读全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解析

摘要:在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巨大、结构失调和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的情况下,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运用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结果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完善的机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分析了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研究背景

在国内经济调整压力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包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等,在“工农学特”四大群体的就业任务中,大学生就业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前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这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技术人才。而目前,工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明显不足,与社会相关岗位对能力素质需求存在明显差别。2019年7月,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的问题在于毕业生掌握的技能与用人单位要求有所差别,导致个别毕业生承担了较大的求职压力。由此可见,从大学生个体角度而言,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举措。

二、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研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评价

笔者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共发放用人单位问卷调查165份,收回调查140份,其中约有33.4%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近三年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有所提高,16.87%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的素质有显著提高,近1/3的用人单位表示近三年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与往年基本持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