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年度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程结构变革历程审核
作者:赵文平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完善的物理实验课程成绩考评体系
1、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我们探索并实践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利用各项实验的平时成绩对课程的总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一来,学生每参加一次实验即相当参加了一次实验考试,所获得的实验总成绩中偶然因素较小,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亦能够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学习的机会。
2、具体实施办法
(1)平时实验成绩记录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需要准确记录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所以我们制定了“平时实验成绩记录表”。该表格由物理实验预约系统自动生成,主要记载学生的实验出席、预约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及仪器的使用情况等。该表格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实验的全过程,是学生平时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据完成实验的独立性、完成时间、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操作过程的具体表现等指标确定采分点,根据本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确定具体分值。
(2)单项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评定方式在我们这一套物理实验课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实验总成绩由各单项实验成绩构成。每个学生每学年度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完成每项实验获得一项成绩,最后将每项实验成绩累计并折合为百分制,便可确定学生的总成绩。为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单项实验成绩,我们又将每单项实验成绩分为“过程成绩”和“目标成绩”。“过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和实验操作情况,其中预习情况占单项成绩的20%,此项指标不仅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的撰写情况,还要针对每项实验设置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预习情况,该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操作情况占单项实验成绩的60%,该过程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关键环节,由于每项实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本套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中针对不同实验我们给出相应的完成时间限定。例如“液体粘度系数测定”实验,要求1.0~2.1小时完成此项实验,超出2.1小时即要根据超出时间的长短扣掉相应的分数,对于个别提前完成实验的同学可以利用余下的时间再做一些与当次课实验仪器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鼓励,为因材施教提供广阔的空间。“目标成绩”是指实验完成情况的量化指标,学生完成实验后要撰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该过程占单项实验成绩的20%,即学生的实验测量结果并不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除要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思考题的解答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当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或建议,对于思维新颖的或意见被采纳的我们给予相应的加分鼓励,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结束语
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考核办法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对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核,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贡献。为适应现代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目标是为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确定加权系数,使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农村体考生训练思考
我校地处梅州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专业考生的生源,文化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为了让体育考生能顺利考上大学,我们就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选好体育专业考生人才 高校录取体育专业生既要看专业考试分数,又要看文化考试分数,只有两项都上了线才会被录取。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该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的训练成绩才会容易提高。(2)该生的文化成绩一定要处于中等水平,最好是理科方面的成绩比较好点,这样才不至于专业上线后因为文化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上不了线。我们在组队选人时的做法是:文化科成绩参考其高二的学年考试成绩,而体育基础则通过测验来获得,测验项目就是高考测试项目。选择高考测试项目进行测验有两个好处: 一可以达到测验的目的,二为组队后的训练提供依据。 二、加强体育高考训练管理 1.针对学生基本情况确定解决措施 组队初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体育训练的目的,进行入门引导;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手段和专项身体训练手段相结合;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积累比赛经验;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心理培训;同时在队伍管理中要坚持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一起抓。制订政策,鼓励两方面都进步的队员,鞭策拐角队员。 2.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安排全年训练具体任务 (1)学年度的训练计划要有明确的训练任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动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单周计划较好。由于考生训练水平较低,应重点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发展一般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等,适当加大强度,减少运动量有利于考生体能的恢复。 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先安排走跑结合练习,如越野跑、变速跑等,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和跑距。 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2)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共同发展。 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负重跳跃、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加强腿部及腰腹力量,运用十字往返跑、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三、重视考生心理素质训练 1.以体育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是一项激发人的潜能的运动,我们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不断增强考生的高考斗志,加强心理暗示,坚定奋斗目标。鞭策学生刻苦训练,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 2.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专业训练大多是利用早上、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取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支持,从队员的日常行为抓起,和他们交朋友,经常找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3.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针对农村中学学生比赛经验少、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我们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如模拟考试,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 对学生的日常训练数据、比赛成绩、模拟考试成绩进行详细记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高考要求,增强紧迫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自信。对表现异常、情绪有波动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采用合理的情绪疗法、放松练习、暂时转移注意点等方法来进行调节和治疗。 4.临场指挥为体育高考加分,尽最后一分努力 每场考试后成绩就出来了,教师进行临场指挥,对他们而言,就是提高0.1分,同时也决定能不能上线。 也就是,当一个项目考完,教师及时收集成绩,对分数进行总结,这对学生下一项目的考试帮助很大。 教无定法,实践证明有些训练措施对农村中学来讲,还是有借鉴作用的。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竭尽自己所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生成材的途径。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思考
[摘要]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型本科二表A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大学数学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问题,提出在教学改革中将分层次教学和教师挂牌授课统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知识点细化出知识要素,设计出多套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平时成绩考核比例,强化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依据教学侧重点出题,但是不出原题、讲过的题。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数学;知识要素;课程考核
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曾出台过多部关于教学规范、教学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最近一个是2015年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1]。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层次差距很大,用一种尺度衡量所有的高校是不现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把过多的时间用于晦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影响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4],改革涉及到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选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大学数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方面希望减少对一些较为困难、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入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际例子,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还没有形成一般性共识。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型本科二表A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大学数学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特点及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生源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农林二表本科院校,学校47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800-4000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每届学生中对3800余人开设相应的数学课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源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60%—70%的黑龙江省考生和其他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考生。黑龙江农垦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在其他各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30分以上,二表A类考生占据了录取学生的绝大多数,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二表A类学生的一般特点。整体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生的生源处于二表A类中间层次。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学生中学时期的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在2017年6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与大庆市高中教师进行对接,聘请几位多数学生考入二表A类本科的班主任老师,通过他们的介绍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班级管理的情况、大学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情况,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前期基础。根据对接交流结果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层次的学生比较普遍的特点为:多数主观上有“想学习”的心理动机,有积极向上的进步心态,但意志品质整体不强,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中学时代在家长的陪伴、管理下度过,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中学阶段没有树立起合适的发展目标,在大学阶段对为什么学习仍然不很清楚,导致大学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投入时间不足。这些学生考前突击学习的比较多,不全面理解掌握知识而靠死记硬背过关的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上述特点相对应,在数学学习方面,虽然许多知识点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了,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应用时当然也是生搬硬套。从数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大学数学课程的信息量远远高出中学数学课程同样时间内所学习的课程,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时间反复演练,而大学数学教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每堂课涵盖的内容都比较丰富,跨越性也较大,由于前后逻辑关系和系统性强,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自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历进行必要的复习及强化练习。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思考(4篇)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改革思考
1概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从2004年办学至今,利用寒暑假及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但因活动繁多,个别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走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笔者通过教授《管理学》课程的一些思考,结合近几年亲自带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感受,一直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管理学》课程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力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学生感知管理学理论知识的魅力所在,并调动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热情,激活他们勤于观察思考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最终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于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助推学院的转型发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巩义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造福桑梓、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捐资创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以经济、管理、财会专业为主,兼顾文理工科各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各个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有社会认知型实践、专业认知型实践和专业研究型实践三种。在暑假社会实践座谈会上的反馈、辅导员交流座谈会、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知:我院大部分学生参加过社会认知型实践,少部分学生参加过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三本院校的学生很少参加专业研究性实践。社会实践工作大多也是院团委老师进行安排部署,专业课教师几乎很少参加。学生实践的内容大多是从团学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部署,几乎没有和学生在校所学课程进行结合。而《管理学》课程在我院管理学系、会计系、商学系均有开设,对于经管类高校来讲涉及面极广。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在课程上进行“一言堂”、“满堂灌”、“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并没有教会学生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院掀起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热潮,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助推转型发展。笔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载体,击开《管理学》课改新思路。
3将两者有效结合,提出课改新思路
通过近期担任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后,深刻体会到学生仅通过课堂教学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需要知识进行外延。结合以往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将社会实践和《管理学》教学工作两者很好地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带着问题深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体思路如下:
项目导入法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
摘要:项目导入法是依托专业项目合并导入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还原真实的实践情景,促进教学过程趋于真实和专业,有利于学生提高实操能力。在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此种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文章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题课程为平台,探索企业项目导入高教课堂过程中的教学瓶颈,总结经验,为今后项目导入法在高教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导入法;室内设计;高职;学习小组
一、研究背景介绍
本研究是依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教研室,以校企合作的专业建筑设计企业为平台,将企业的设计案例与项目融入课堂,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具体要求,融合进专题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在每个学年度都设置专题课程,该部分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件完整的建筑设计案例作品的能力。在项目导入法进课堂之前,针对学生专题课的教授内容和讲授方法都局限于课本的条框限制,没有真正还原真实的设计场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办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学校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多次洽谈与协商,最终确定了初步的实施计划,并选定了用于在校学生专题课程所用的设计项目。
二、计划与实施步骤
首先,组织校内室内设计专业班级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氛围。班级由专任教师带领,深入企业各个实践环节。实习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并落实各部分具体要求,分步骤撰写实习报告。一是企业文化初体验。这一部分是学生了解企业的初级阶段,由企业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宣讲,校内教师负责组织活动,班委配合教师完成实习人员的考勤与会场布置工作。此部分旨在让学生认识并认同企业文化,了解该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及各部门的职能工作。二是企业职能与业务部门探访阶段。此阶段是为了让学生实际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架构。其中主要让学生深入设计部门,熟悉设计项目从接单到设计实施的详细步骤。同时让学生深入工地现场,参与项目前期一些简单的外围工作,如量房与CAD放图等。三是设计项目确定与责任导师选择。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习,学生对企业的基本构架以及设计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此部分工作将还原课程教学课堂的主体作用,由7人~8人组成学习小组,每个班级组成5个学习小组,并选定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内的工作安排与协调。课程的教学过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协作完成。每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企业设计师作为项目导师,并就各组同学在设计构思、图文制作以及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按百分制打分,分数按权重记入学生课程的综合成绩中。课程结束后,组织企业导师召开课程总结与设计比赛,开展校内课程成果展。
三、项目导入法学生作品范例
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探析
摘要: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文章从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起,从比武主题、比武过程、比武跟进三个方面梳理比武实例,总结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效性;农村学校;教师比武;教师专业成长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作者作为一名学校师训管理者,现从一次“教师比武”说起,从比武主题、比武过程、比武跟进三方面梳理比武实例,总结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一、比武主题:基于教师立场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然而,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的最大障碍是开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把握语用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基本功大赛。之前,学校曾选派教师在市“向读学写”专题教研活动中,上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观摩课,备课组齐心协力,设计、展现了一堂特点鲜明的经典课例。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这份导学单帮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把握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读写”迁移,扶持学生延续探究“好书推荐”这一特殊应用文体。基于这一校本基础,组织者将基本功比武主题确定为“‘向读学写’导学单设计大赛”。
二、比武过程:基于培育立场
本次基本功比武执行这样的流程:1)执教老师向全体语文教师分享市教研课心得“用好‘导学单’,促‘向读学写’”;2)以三、六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课作为课例,中、高年级组分别进行集体备课;3)公布比武主题,中、高年级组闭卷式现场设计课文导学单;4)备课组长、教师代表开展交互式评价;5)教师们投票选出优秀设计,评选出具体奖项,并在校园群分享。比武的目的是借助活动凝心聚力,依托竞赛促进教师发展。在本次比武活动中,市教研课中执教老师的主题发言为全体语文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打开了思路,得到了发展;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首轮遴选,起到了促进学习、思辨的作用;全体教师进行点赞和点评的二轮评选,起到了用榜样推动学习的作用……这不仅是一次比武,更是导学理念下“向读学写”的一次专题培训。
新学期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1学期制度改革
1.1学期制度改革的意义
(1)适应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与现实需要,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伴随着信息与知识数量累积的爆炸式增长、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知识细分的迅速演进,对于新知识的快节奏、大容量、自适应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学习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诸多能力需求中的关键要素。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前景,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当前每学期19~21周的长学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平时不刻苦、考前靠突击”现象的大量存在,教师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学周期长而教学效率低,不能适应新时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2)是教学内容优化的需要。
目前,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仍然存在知识单元顺序颠倒、内容重复、环节疏漏等问题,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也有重点偏移、难点回避、亮点不足、特点不强等客观问题存在,使得人才培养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学生总体学习时间约束条件下,在学生考研、就业等迫切要求下,如何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紧凑的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3)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