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旅游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旅游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途径

[摘要]生态人格的形成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至关重要。现在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存在着生态认知不全面、生态素养不健全,有时甚至功利化、生态行为践行不足等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生态人格的重要性、加深知识认知、营造良好的专业环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制定激励考核机制。

[关键词]旅游管理;生态人格;大学生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提高,国民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2018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其中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71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但是,在成绩增长的同时,问题也在显现。旅游人数的增多,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景区的既有环境,有些旅游者甚至对文物直接损坏。问题的改善需要行业、从业者和旅游者共同的努力。一方面,需要提高旅游者的素质,改革景区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需要旅游从业人员生态人格的养成,用他们的行动、言谈来影响旅游者,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我国的旅游教育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开设旅游专业的本科、大专和中职等学校近千余所,旅游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专业。旅游教育关系到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作为旅游教育工作者要担负起重要责任———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过硬的人才。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旅游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和传播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人格的定义

生态人格的提出与生态危机的恶化和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日益明显两个背景有关。为此,学者们对生态人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此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学者们对它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杨志宝、谢松明提出,“生态人格的内涵包括:人类是生态主体之一,生态人格为人类所特有,生态人格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是相统一的,生态人格是生态人的资格或品格。生态人格包括生态情感、生态意志、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四方面。”彭立威认为,“生态人格,即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伴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基于对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的把握和认识而形成的作为生态主体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孙力、马宇峰认为,“生态人格是指善于处理人类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张青兰提出,“生态人格是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的,它将人自身的生命、人类社会、自然界均看成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并将人———社会———自然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大学生生态人格指的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及品德,主要包括生态认知、生态素养和生态践行三个方面。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形成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促使学校教育走向全面化。

二、大学生生态人格缺失的表现

生态人格具有生态认知、生态素养和生态行为三个向度,其中生态认知是真理向度,生态素养是价值向度,生态行为是实践向度。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阅读全文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在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呈现旅游业发展成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素养;积极组织角色扮演,培养大学生的友善素养;引导通过互联网搜寻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旅游管理;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2014年,随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体系改革的意见》的,“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也被正式提出。其后,《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被再次提及。此后,国内关于各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越来越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虽多,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却极为鲜见,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赋予一定创新意义。

1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共性核心素养”,但具体至不同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各具特点。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陈丽君(2018)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中指出,大学生核心素养应主要包含如下素养:(1)爱国素养;(2)敬业素养;(3)诚信素养;(4)友善素养;(5)信息素养等。对于此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概括笔者较为认同,爱国素养、敬业素养、诚信素养、友善素养及信息素养应为当前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唯有真正具备上述基本素养方能真正称之为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

2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策略

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阅读全文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以泛旅游时代的到来为背景,总结了我院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包括: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设、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和创新创业榜样展示,最后从政府、学校和企业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旅游管理;大学生

0引言

“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活动的实现,涉及诸如传统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交通业、文化娱乐业、体育运动业、房地产业等众多产业,这些都可以统称为“泛旅游产业”。因此,泛旅游产业是指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概念,是为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性的体验消费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会展、运动、康体、娱乐、养生、节庆等,产业链连接到餐饮、运输、酒店、商业、农业等。泛旅游产业通过提供具备吸引力的体验内容和产品结构,吸引人们聚集,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带动作用,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以及旅游小镇等,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泛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大大拓展,这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岗位选择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1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在泛旅游时代背景下和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下,作为新时代创新创业的主体,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师生积极响应和参与,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1创新创业理念融入

阅读全文

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研究

一、国内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

我们对比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发现,国内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更注重的是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而国外则更注重另一种。

(一)国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

在国内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在进入大学后,其所面对的主要培养方式都是课堂教育。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大多是以老师传授的方式来进行,即我们所谓的面授方式来进行,除了极个别的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外,其他的专业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大学的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在四年的学习时间中(专科为三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的课堂进行的,只有在最后的半年时间才会被送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这基本上是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写照。以渤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渤海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的前三年学习中大多安排的是学科相关的理论课程,方式基本都是以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通过老师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把握。在课程考核上也是以课堂出席率和考试分数来衡量,与实际操作能力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这种课程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为目的,因此对于培养理论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很有帮助。

(二)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

相比国内而言,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就很多种多样,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课程”等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不作一一的介绍。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课程模式即使是花样百出,但是始终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课程模式都是以能力训练为本位来进行安排的。相比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国外的高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除了那些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外,基本实践操作都会占到课程的一半以上。我们以美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为例,早在1906年美国人史奈特就提出了“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将工作和学习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互相合作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就导致学校在课程模式上不得不将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也是“半工半读”的方式,课堂讲解的环节被大大的削减,多数学生不必一定得通过出席率才能获得最后的成绩,课程的考核也包括社会实践工作和学习两个方面。

二、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式的对比与启示

阅读全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业能力思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是高校在优化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准定位,通过优化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使之具备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文素质,进而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长为旅游业发展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从业能力;思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

所谓从业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完成职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力”[1]。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从业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关系到职业发展前途。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第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对于旅游管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善于与游客沟通不仅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重要的工具和途径,而且是其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表现。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通过导游实务与技巧课程教会学生如何与游客交流,要注意语气自然流畅,在语速上保持匀速表达,任何时候都要心平气和、礼貌有加。其次,要在旅游接待礼仪课程中教会学生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避免出现机械客套和被动应付的状况,使游客能感觉到一种比较自然但又真心诚意的礼遇。再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通过旅游体验实习学会表达时机和表达对象,即根据需要的服务项目、游览地点、游客身份、游客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当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尽可能避免因沟通失误而带来经济损失。第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实质就在于能想游客之所想,将自己置身于游客的处境中,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会观察游客的身份、外貌、语言,以此了解其心理状态、喜好及兴趣,进而判明其服务需求。不仅如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还要在定岗实习过程中学会观察游客的情绪,要注意通过游客的行为、动作、仪态等无声语言来揣度客人细微的心理,做到使游客感觉导游的服务无处不在、游览活动轻松自如,感到自己被尊重,能够时时体会到导游的服务。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校为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且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通过观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其从业能力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同游客沟通、交际能力存在明显欠缺等。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6级旅行社管理方向学生为例,2018年秋季学期,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为期半年的专业综合实习。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发现,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学习不够,学生不知道如何与游客沟通,在旅行社接待岗位的学生面对游客的咨询时茫然无措、答非所问,甚至游客多问几句都觉得不耐烦甚至暴跳如雷;在计调岗位的学生自以为是,安排人员和线路时以偏概全、固执己见等。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学生没有适应从学生到旅游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而且还充分暴露了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也是未来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第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不够。2018年春季学期,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酒店管理方向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到杭州某五星级酒店实习。众所周知,在五星级酒店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但是这些学生却不知如何观察顾客的外表、言谈举止,就好像“看见佛光就以为取得了真经”[2],不会从细节中研判顾客身份,因而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还有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以为是,无视游客和单位的整体利益,盲目追求“我个性、我快乐”。由此可见,要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尽快进入角色,必须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着力提升其从业能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从业能力的策略

阅读全文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投入分析

摘要: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核心。文章借鉴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以旅游管理本科生为调研对象,修订适用于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量表,并开展大学生学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投入量表是一个由学习活力、学习奉献、学习专注三个维度构成的结构模型,为旅游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提供测量工具;旅游专业本科生学习投入在不同年级差异显著,但性别、录取方式和家庭等个体特征对学习投入影响不明显;旅游专业本科生学习投入程度总体不高,学习投入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旅游管理;学习投入;本科生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大学生学习质量更是备受瞩目,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其表现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核心,是影响大学生在校体验的重要因素[1]。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608所普通高校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在校生5.9万人,中国旅游教育与研究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不少高校却出现旅游专业萎缩、行业就业率偏低和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等问题[2];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旅游发展前景也存在质疑,缺乏自信,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投入和职业选择,造成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3]。本文拟借鉴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trechtWorkEngagementScale-Student,UWES-S),以地方某重点高校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全面剖析旅游专业学生投入现状及其差异。

1文献回顾与量表设计

1.1文献回顾

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投入程度,包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充分认识学习意义,对学习充满热情,并沉浸于自己的学习状态[4]。个体特征结构(性别、年级、家庭、填报志愿等),社会经济环境(学校、社会、政策环境、专业实习等)等内部和外部因素都可能对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表现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3,5-7]。因此,如何衡量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真实状况,并提出具体的引导和培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UWES-S量表是国内外关于学习投入研究采用较多的量表,该量表是Schaufeli等在工作投入量表(UWES)基础上,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的量表,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核心维度[4,8],研究显示这个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也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国内很少开展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投入测量的研究。

1.2学习投入量表设计与调研对象

阅读全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本文综合而客观地分析了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势及机遇,同时也面临发展劣势和挑战。最后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探索新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SWOT分析;青海M大学

一、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2000年青海M大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3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省级研究机构“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是青海省第一个从事旅游与文化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2006年在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下设立了“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2007年《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批准为省级重点课程,同年在MBA中设立“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硕士研究方向。2008年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单位,同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旅游管理二级硕士点。2013年被青海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旅游“人才小高地”;2016年旅游管理专业被青海M大学确定为本科转型试点专业之一。

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国家级特色专业树立了良好专业品牌形象。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旅游类学科方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个项目的获得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增加了社会认可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招生,与政府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资金保障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为专业内涵建设树立信心。2.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发展有坚强后盾。青海M大学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藏汉双语文化旅游方向)等专业。学院办学经验丰富,重视学科发展是学院优良传统,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学校名牌专业,特别是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学院以青海M大学内涵建设和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召开多次旅游管理发展研讨会,派出全院教师分赴广东、湖北等地高校考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做到与时俱进办专业,吸取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先进经验,适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及办学形式,做到有特色有水平。同时,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明确了人才培养思路。2013年,青海M大学获得青海省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支持,一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全省高校旅游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力求使本专业能够引领全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3.16年办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0年,是青海省最早开设的旅游类学科专业,为省内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依托青海M大学在人文社会学科深厚的办学基础和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特点,明确以民族文化旅游的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16年的发展,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办学基础。4.较高的师资队伍素质保障专业健康发展。教师学历水平较高:现有20多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其中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教师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科研时间长:15名教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10年以上。教学科研方向较齐全:教学科研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涵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社区旅游等方向。科研成果丰硕:出版著作多部,近百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和课题多项。

阅读全文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国际化转型探索

摘要:专业是否需要转型受制于专业特性、行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强应用性、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性等要求该专业转型的及时性。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必须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对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直面专业发展困境,准确把握专业国际化转型的基本概念及要点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的发展历程、推进路径和支撑保障等。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国际化;探索与思考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背景

对接国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适应地方经济对外开放步伐对人才的新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塑造专业培养特色等都需要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国际化转型。1.教育部旅游类专业质量标准要求培养国际化人才。党的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求各级各类高校在新形势下重新找准定位,在办学目标、理念和实践上找到自身优势和特色。同时,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类人才是新时期旅游教育的国家方针。2.重庆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要求地方院校做出人才响应。自党和国家对重庆明确了“两点”发展定位之后,重庆经济的国际化之路迅速推开,开通渝新欧班列、建立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批准成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系列举措推动大批外商来渝,大批国内投资者走出国门。优美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推动重庆旅游快速发展。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商产业研究院联合的2017中国最热门的50个旅游城市排行榜中,重庆排名第一;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17年10月城市旅游影响数据显示,重庆位列全球发展最快的10个旅游城市榜首;携程《2018年重庆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重庆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旅游业发展速度领跑全国。重庆将建设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定位也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转型提出现实要求。3.旅游类专业整体就业情况不理想需要进行专业调整。据麦可思研究的2017年我国高校专业就业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将来就业较难的专业之一。据重庆市教委抽样调查,全市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就业率约40%,旅游管理本科生本地就业率73%;旅游管理高职生行业就业率约55%,旅游管理高职生本地就业率78%。旅游行业一路高歌猛进,而旅游教育却状态低迷,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旅游行业整体薪资偏低,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缺乏特色,未能紧跟重庆地方经济对外开放步伐。4.地方高校国际化转型实践为专业国际化转型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重庆工商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三型一化”(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我校已与25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拥有“国际商学院”和“现代国际艺术学院”两个教育部首批中外合作学院,探索出了“2+2”“3+1”中外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商科人才的新路,是重庆市首家成建制设置ACCA、CFA等特色国际班的学校,这些国际化办学实践为旅游管理专业转型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的概念及要点

(一)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的基本概念

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转型是基于我国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上的系列国际化转型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