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课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ESP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论文
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国际形势及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质性变革,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目的等均已今非昔比。尽管国家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院校学生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分层次标准,但究其本质还只是一个单纯以基础英语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必须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进行根本改革,基础英语教学应向专门用途英语转移,大学生应以学科知识为依托来继续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发展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但有些学者持质疑态度,认为通识英语更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现状。总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之方向问题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改革之必要性是早已达成共识的,本文将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客观、综合的分析。
二、基于实际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位
众所周知,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早就存在着教学理念上的分歧,即“基础论”和“专业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有部分学者提出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实质上,是将外语看成为科技服务的工具。目前,蔡基刚等学者极力主张将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全面转向ESP方向,以满足国家对外语人才的战略要求。同时,“基础论”思想在我国大学英语界也是长盛不衰,很多学者认为只要打好语言基础就可以很容易入手任何专业性篇章,甚至在不少人看来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并无本质差别。此外,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材料通常术语较多,缺乏情节,可思性和趣味性都很低,因此,并不是提高英语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无论是“基础论”还是“专业论”都应以实际需求,特别是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具体而言,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工科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之间乃至不同专业院系之间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搞一刀切,同时也不能过于因循守旧,无视社会和学生的专业需求。那么,如何处理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将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讨论与分析。
(二)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
既然是改革的两个不同方向,那么有必要弄清楚何为“通用英语”,何为“专门用途英语”,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从学术术语的定义来看,通用英语即目前大部分院校为大学英语设置的普通英语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它以打好英语基础、训练基本英语技能为主要目标,不能体现具体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专门用途英语呢?Strevens为其归纳了四个区别性特征: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教学的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GP)相对照的特征。有学者根据使用英语目标的不同又进一步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EVP)。Jordan又将学术英语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用途英语(ESAP)两类,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通用学术英语主要针对各个学科英语中存在的共性的东西,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学术英语口语及书面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如利用英语听讲座、记笔记、撰写论文、查阅文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性活动);专门学术用途英语则更侧重特定学科(如冶金、法律、计算机等)的语篇体裁及工作职场所需要的英语交流能力。由此看来,学术英语并不等同于专业英语,更不同于侧重打语言基础的通用英语。根据Hyland的观点,学术英语中的通用学术英语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中的综合英语相近,目的都是培养语言能力,甚至在学习起始时间及语言难度上并没有前后阶段。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缺乏应用目的,具有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通用英语性质,而学术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培养为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的语言交际能力。
微课程中的大学化学论文
1微课程特征及发展
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程而言时间短(数十秒到二十分钟短课程),知识点单一、针对性强、表现生动活泼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方法。微课程自1993年初见雏形,经十几年的发展,于2008年正式提出。目前该授课方式已经得到了国外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所发展。微课程主要特点在于灵活生动,有别于常规的老师讲授或ppt授课的刻板和枯燥。微课程用多媒体手段将视、音频用于教学。它生动的表现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其灵活性也是主要优势之一,它不仅可用于课堂授课,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学习资源。其次由于学生可提前了解课堂所学知识,课堂上可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还能解放学生禁锢在课堂上的思维,极大地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这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的拓展有很大的帮助。介于以上微课程的优势,它可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将传统学生机械接受式向研究型、合作研究型转变(特别是是研究生阶段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有较大的提高。尽管微课程与常规课程比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微课课时短,知识点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等教育上的应用。其次微课程对学生自觉主动性要求颇高。尽管微课程相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数分钟的课时只能让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掌握或理解某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而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甚至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这就要求他们在课下花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否则其教学结果可能还不如常规授课有效。从国外微课程应用结果来看,它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如何普及和扬长避短,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是公共平台的建设。微课资源平台建设离不开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的建设,它不只是要提供可上传下载的微课程资源。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除了学,还能有配套的习题,建立探讨互动结构单元,建设合理的评估系统。总之,微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普及离不开公共网络平台的支撑。第二建立跨专业成员合作团队。传统板书授课到多媒体ppt的应用,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需掌握计算机常用的一些办公软件。而微课程是集专业知识、动画、视频、甚至计算机语言等为一体的工程,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教授某一门课程的老师,很难独立完成具备高水平、又精炼精美的微课程的制作。这就要求一个跨专业的团队共同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当然由此制作出的微课程它不仅能够满足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根据领域发展,对微课程实时更新。第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是微课程能否普及最主要的因素。微课程灵活多样,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新鲜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都是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当微课程普及如常规教学课程一样时,久而久之学生依然会产生“疲劳”,进而对该种方法失去兴趣。正如多媒体ppt引入教学初期时,很多学生也是极为新鲜好奇,而接触时间长了似乎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板书。从长远来看,微课程更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开放自由以及灵活性。学生利用微课程学习时,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等随时随地学习。当学习不受课堂老师约束时,那么学生学习自觉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此时只有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
2微课程在大学化学中的应用
目前微课程已成功用于中小学和研究生阶段教学。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学课堂知识点单一、明确,利用微课程特征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还能在短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微课程成功用于研究生教学,主要跟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不开。研究生课程课时少,每课时知识容量却非常大,若单凭微课程单一的知识点完全不能满足教与学。以微课程为核心内容的更多知识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只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通过微课程涉及知识点不断放大拓展,从而完整的理解掌握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大学专业基础课课堂知识量与中小学不同,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数分钟的微课程很难覆盖教学内容。而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自学能力还处于培养阶段,学习过程更依赖于老师的引导。然而传统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让更多地学生处于“被学习”的境地。如何利用灵活生动的微课程改善大学化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学习”到“主动学习”,将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我认为将微课程用于大学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授课内容凝练成数分钟微课程。尽管一节常规课的内容或者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多尔繁杂,但通常我们都可以将其凝练成1~5张动画ppt或者几分钟的音频录音。我们不能依赖于它替代正常授课,可以将其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这种微课程最大优点可以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这种形式的微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全面,如果学生能在课前做些预习,那么正常上课时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互动,对知识点深入拓展,达到良好的授课目的。(2)将与理论知识相关领域的应用制作成微课程。有机化学理论或机理相关知识多与微观结构相关,学生初次接触时总是很难理解,更有甚者认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又缺乏逻辑思维的理论学习有何用处。殊不知对有机物的认识都是从微观结构开始,而有机化学产品的合成也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大学有机化学理论学习是有机化学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亲和取代反应机理(SN2/SN1)涉及构型问题。很多同学不理解构型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而理解反应产生的构型变化也没有实际意义。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药物研究的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构型不同,其旋光性也是不同的,就意味着同一种化合物的左旋体和右旋体生理特性不一样,有的可以用来治病,有的对病毫无效果。关于反应引起的构型变化在指导医药合成上十分关键。介于以上的案例,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程的特征,来引导学习。制作一节具有左旋体右旋体药物的应用实例,通过告知学生左旋体右旋体之所以药物特性不同,主要跟其构型有关,而不同的构型可通过SN2/SN1反应得到。这样一来,把原本机械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意义接受型方式,让学生觉得这些枯燥无味的反应机理原来是非常有用的。将应用实例制作成微课程,实质是抓住学生好奇和学以致用的心理。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方向十分重要的课程,但往往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深奥,且相对教条枯燥,因此学生厌学。能够找些知识点对应的应用实例或者相关领域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好奇心并认识其重要性,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将与化学本质相关的有趣的现象制作成微课程。化学神秘而有趣,一些化学反应会呈现美丽的色彩,会长出规则的晶体,原本不可见的气体会出现有色有型的固体,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使灯泡发光。当你把那些有趣的化学现象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时,会极大的刺激他们求知欲望,探索化学本质心里会更加强烈,此时再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的多。
3结论
微课程短小强悍、灵活多变,它未来的发展不仅对微课程公共平台建设要求颇高,同时对老师专业水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样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除少数高校学生选择专业时是兴趣所趋,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动的选择专业,因此对专业兴趣不足导致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由此微课程的普及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大学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知识量大,内容丰富,理解难度较高。目前还不能依赖内容相对单一的微课程来取代常规教学。它可以作为教学方法的一部分,通过它的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改善专业基础课枯燥刻板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化学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黎艳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教学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论文
1目前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源现状
学校的扩招,导致了大学生英文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英语的底子就很差,从而产生了学生英文程度的高低不同,有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对英语学习已经有了畏惧之心,因此,逃课现象十分普遍.
1.2师资现状
目前有很多英语老师在学历上还需要提高,而且也不是语言相关专业出身,传道授业的水平也没有很高.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将课本当中的内容念一遍,对于语法,词汇,应试方法等不能做到很好的传授.许多老师的口语能力也需要提高,因此做到双语教学是不太现实的.有的老师口语还好,但是学生的水平太差,听不懂英语,因此,这种双语教学模式只能就此作罢.如此下来,整个英语课堂中,几乎是英语老师照本宣科,没有办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少学生觉得课堂太死板,没有生气.
1.3教学现状
许多的大学课堂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死板的教育模式,课本就是传统的本科课本等等.很多老师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想到哪里说哪里,没有重视启发学生,学生在课堂当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人.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一、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设计题目陈旧,设计内容格式化
多年教学延用同样的题目,分组进行设计,设计题目内容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网络或往届同学存档赠送的资料中都有较完整的设计模版。因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只要按部就班地照葫芦画瓢,基本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于题目陈旧和设计内容格式化导致设计效果变成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设计质量差,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2.设计手段单一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相关设备选型等综合能力,所以要求学生手工绘图、手工计算。但通过多年设计经验发现,学生对基本的制图规范如尺寸标注、比例选定、局部刨面图及俯视图相关规范性方面仍不能较好掌握。同时手工计算存在计算量大,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比如,塔板层数计算无论采用逐板计算法还是制图法,其它如经验公式、经验参数选取和试差法的应用等都可能出现以上问题,其计算结果必将影响后续设计内容,严重者导致负荷性能图检验不合格。这时按正常设计处理方法应该从尾到头逆向再检查一遍,从出现问题处再重新计算设计。但这时学生一般都身心疲惫,失去信心和毅力;另一方面设计时间也难以保证,结果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掩盖问题、私自篡改数据,而不能面对问题静心思考,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知小小数据的改动可能会给实际生产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考核方式单一
以往教学中一般采取出勤、说明书和图纸三部分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但在执行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比如,图纸方面,由于上交的是“无声”的书面成果形式,致使懒惰或制图技能差的同学有机可乘,私自找别的同学替画,指导老师却无法核实;说明书若是电子版,则可以套用本组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数据、文字修改,这一点从部分说明书中出现错误的相同性得到验证,这时问题虽然发现了,但指导教师仍很难判定是谁套用谁的,是谁替谁画的,另外还可能是同组同学“分工合作”的结果,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将对最终成绩的评定带来困难,也易导致该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公正、公平地对学生做出考核的问题,也难以检验设计的质量,同时助长了不良的学习风气。
课程建设视角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一、从国家级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看当前大学语文在教学实践上的创新
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创建过程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通过对大学语文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和大量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窥见这些精品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上的主要创新点。
1.凸显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找准大学语文课程基点。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突出人文性,还是应该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争论由来已久,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普遍认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各个学校无不把凸显人文性放在大学语文建设的重要位置。比如东南大学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之一是“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尤其注重中国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也以人文性为主线,无论是教材选择还是教法安排上,着力于对学生人文情感、人文素养和人文理想的引领与培养。其他学校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也大都把凸显人文性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和特征。
2.建构大学语文课程群,推动大学语文教学延伸。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但是毕竟课时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建设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一些学校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组合了三到六门与大学语文课程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关课程,这样既有利于节省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辐射范围,又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大学语文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围绕着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了影视欣赏、普通话、公关礼仪和旅游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一起,积极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职业素养,也有利推动了该校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特色的形成。东南大学将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在大学语文课程基础上又开设了唐诗宋词鉴赏、明清小说鉴赏、西方文学赏析和诗词格律与创作等相关课程,有效地满足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课程群效应显著。
3.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形式,激活大学语文互动能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运用
一、RICH教学法的内涵
RICH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课程中,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课前兴趣和作业的完成,使学生课中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参与度更高。(黄爱凤,2000;2002)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中运用RICH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输出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高翠英,2013)很多学者尝试把RICH教学模式引入不同专业,不同的外语课堂,比如国贸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王勇,2009),医学英语(李芳,2010)和英语阅读(冯静,2013)等,其结果都一致地认为RICH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给老师和同学不同的感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当然,也有学者认为RICH教学法的本质是交际法教学,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忽视了基础阶段学生的基本功,忽视了已有教材的优势,而且“小型话题研究”具有不可实施性,以及未必适用于各科教学等。(尚新,李刚,2002)因此,把RICH教学法引入课堂是一条丰富RICH模式的必经之路,关键在于如何将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课程和RICH模式相融合。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采纳RICH教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产生了很多共性的问题。宏观上,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不相适应;教学理念和体系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现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评估方式与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不相适应。具体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班级容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学习策略运用不当等。(李小芳,2007)我校自英语分层教学以来,教学的效果有所提高,但是还有如下的问题:
1.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2.英语学习方法欠佳。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
课程调查大学计算机教学论文
1课程调查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且对应用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例如,人文社科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文字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考虑到毕业生从事文字编辑、图形图像和音频视频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高级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力,毕业生未来从事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数据库技术的实验课程;艺术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毕业生将来从事数字媒体处理等工作,可重点开设多媒体和硬件技术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一方面要参考行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程度,因此,不定时地设置课程调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回答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进度方面,由于短学期制的限制,每个学期的教学周缩短为10周,这必然需要课程压缩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授课,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围绕基础知识,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同时增加课外实验与上机练习要求,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课程调查和反馈机制通过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采取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最大化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点,方便教师有效掌握教学进度。
2课程调查和反馈系统的可行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过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反过来影响教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讲什么、怎么讲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的教改话题,最直接的反馈形式来自于学生。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调查反馈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偏好,使其及时转换为教师个人的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或加强课程内容的讲解和答疑。尤其是在调控教学内容时,教师能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最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力求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面向美术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应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将一些艺术素材引入到课堂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移动终端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普及,因此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在应用实施方面是可行的,但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教师授课时,大批学生低头玩手机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教师如果能提供一个移动终端可访问的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显著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互动环节,由于性格等原因,不少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移动终端和无线接入点的普及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允许学生点点手指头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当堂设置课程调查问卷,允许学生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师生互动,为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方便。因此,智能移动终端和基于网络的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流方式。
3课程调查与反馈系统设计
3.1总体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课程与班级管理、问卷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四大功能。用户管理部分包括用户信息导入、用户账户维护、用户与班级关系绑定功能。课程与班级管理部分包括课程信息导入、课程与班级关系、课程与任课教师关系绑定功能。问卷管理包括问卷命题、问卷维护和修改、问卷复制与有效时间设置等功能。数据统计与分析部分主要以多维度呈现定量和定性统计结果,并以图形化和表格化输出方式展示统计结果,包括按问卷模式统计、按学生模式统计、打印以及文档输出等功能。系统包括4种角色,即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其中超级管理员拥有初始化数据库权限,管理员拥有系统配置、修改个人信息、导入用户数据、出问卷、修改问卷、统计与分析问卷、修改有效时间等权限;教师则具有修改个人信息、导入用户数据、出问卷、修改问卷、查询与统计问卷、修改有效时间等权限;学生能修改个人信息,并有根据问卷回答问题等权限。为了实现灵活多样的课程调查,系统将课程、班级、教师与学生存在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进行第三范式的设计,从而降低偶然性。教师和课程是一对多的关系,课程与班级是一对多的关系,班级和学生是多对多的关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个班级学生开展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同时通过问卷复制功能可以将问卷快速复制给另外一个班级,提高问卷出题的效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明?课程特质
入门须正。故而,明?课程之特质,便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如前所述,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性为灵魂的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此所谓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人文”一词,源出《周易•贲卦》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语句;其基本含义是,关乎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重点则在人类的思想精神领域,包括爱国情怀、人道精神、奋发有为的个人抱负等等。回眸古昔,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灼然可见。而姜、李编《大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即是文学精品、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精品之选读。其下又细分为八个单元,即“叩问人生”、“心怀天下”、“乐山乐水”、“亲情友情”、“执子之手”、“人物风神”、“节令民俗”、“问学寻美”。这些作品的人文特质,仅由上述单元题目亦可见一斑。下面,再对文学精品、特别是我国古代诗文精品之人文特质略加申说。“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由上述古人论说可见,大凡古代的优秀的歌者诗人,必是仁心深情、灵觉善感之人,当其内心为种种外在事物与内在情志所激荡之际,遂不禁歌之咏之,沛然以言语文字营造出一方感发人心的艺术天地。可以说,作者把他全幅的生命都呕进了其诗篇之中。“文者,以明道。”“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笔者按,“文”、“道”两词的指涉,自上古以至近世,在其内涵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其外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大致说来,“文”的含义由“文章”向“文学”衍化;“道”的含义,由形上本体向日常内容转移。然而,无论其抒写核心是形上的高远之思,还是日常的人生情怀,从总体上看,大凡上乘文章,多是由“道”生“文”、“文”、“道”相生,莫非作者生命理想与境界的投注与写照。又,在我国古代各种文体之中,诗、文两类最是早熟且一贯发达,以至于后来兴起的戏剧、小说作品,亦多程度不等地受到此二者的深刻影响而或多或少含蕴了上述诗、文之特质,这从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剧本题名,从《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自白,即可见出。至若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自我期许,则显然是上述古代文学之品格在现代的延续。而且,“不但中国伟大的作者如此,西方真正伟大的作者也是如此。就是说他整个的生命有一个理想、有一种追寻”。概而言之,文学名篇、特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乃是作者个人遭际、社会理想、生活趣味、艺术美感等生命因子的艺术投射,往往体现出他们对个人遭际和群体福祉的终极关怀,因而便具备了厚重的人文意蕴和品格;而读之者亦须尽力以诚恳的敬意、深切的同情以及相关的知识积累以应答之。此种体认,必须而且应当成为我们讲授、学学语文课程,品读、涵泳文学精品的起点和基点。
二、注意感性积累
既然文学作品乃是作者生命因子之艺术投射的产物,乃是以语言为媒介,形象地反映生活,真挚地抒写作者情怀,并能够唤起读者的美感、给读者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故而,熟读乃至背诵一定数量的文学名篇,特别是语言凝练、意蕴深厚而篇幅相对较小的古代诗、词、文名篇,对于理解这些作品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质,无疑会起到基础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代以来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教育界的不少人士将记诵之功看作是“死”、“硬”的落后的学习路径与方法,必欲废之而后快。其实,这种看法与做法是十分偏颇的。首先,记诵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在我国从古代到近代承传上千年而不衰,这本身就是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一个铁证。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所谓“《文选》烂,秀才半”(南宋谚语),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乾隆皇帝语)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其二,现当代许多作家、学人的鲜活的例证,也能说明记诵对于文学解读、欣赏、研究、写作等所起的积极作用。比如茅盾,在青少年时期即能背诵全本《红楼梦》,后来不但写出了《子夜》等小说巨著,也有评论《红楼梦》的学术文章留世;又如当代学者马茂元,出身桐城书香世家,以治楚辞、汉诗、唐诗见长,尤精于体悟、鉴赏之学,世传他能背诵万首唐诗,而他自己谦称“五千首差不多”;又如当代著名女学者叶嘉莹,以中西贯通之路径,阐扬古代诗词感发、兴起之美学价值,人们听其讲演,宛若身处光风霁月之中,而叶先生的一大功底与特长,就是有万卷诗词烂熟于心。其三,个人的经历与体会。笔者自己在从事古代文学专业的研习教学过程中,也深感假如平时对相关作家作品涵泳不足,即使匆促写出文章来,也多是隔膜、肤浅之论,即是在课堂上可以勉强应付过去,也终觉讲课过程少了温润之感。有鉴于此,笔者就从教材中划定一些必须背诵或熟读的篇目来,要求学生们宁心静气,心、口并用,反复诵读,渐次深入名篇所营构的意境之中,逐渐体味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感兴生发、一唱三叹之妙处。而且,注意做到教师不旁观、师生共赏读。
三、重视理性提升
对于文学名篇的学习来说,注重感性积累只是基础和第一步。继而,还要学会理性的概括与提升。一般说来,感性认识往往是直观性的、粗糙的、分散的,而理性认识则是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对于认识对象所形成的推断性地、精细地、系统地概括和把握。具体而言,在感性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概括和提升,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特别是“名篇选读”部分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则与方法。下面,举两个例子。其一,“诗无达诂”。在讲授《诗经•黍离》一诗的主题时,笔者首先列举了“闵宗周”(哀叹西周衰亡)说、旧家贵族自悲破产说、流浪者自述忧思说、难舍家园说等四种说法,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认为哪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及其理由。既而,笔者结合西周、东周之际的时代背景,提出还是以“闵宗周”说,较为接近原貌;同时又指出,其他三说亦可自圆其说。由此,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们讲授了读诗、解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原理———“诗无达诂”。它原指对于一首诗很难得出唯一的确切的解释,后来就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作品的一种鉴赏观念,即在承认文艺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存在的前提下,同时接纳文艺作品本身的客观多义性与受众接受的主观差异性。西谚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同此理。最后,笔者又进一步说明,这种阐释上的弹性和张力,正是文学(特别是诗歌)及其它写意型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一。其二,“比兴思维”。在讲授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时,笔者在与学生们一同体悟此诗的深沉情感意蕴和卓越艺术造诣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了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比兴思维”问题。“比兴”一语,盖源出人们对《诗经》中的一种创作方式和手法的概括。“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可见,比兴就是将物象与人心连通起来,将景与情融合起来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它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审美韵味和艺术感发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指出,比兴手法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比兴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此类例子,至今多有。如高明的结婚录像拍摄者,其镜头往往先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大红喜字开端,然后再转向新郎新娘甜蜜的笑脸。又如某伟人去世,举国同悲,往往要先从“山河垂泪、大地呜咽”之类的铺垫语说起。凡此,都是“比兴思维”的形象体现。那么,这种理性的总结概括对于教学方面有何意义呢?简要地讲,就是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归纳概括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