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扶贫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摘要】作为高校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扶贫资助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应当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利用信息时代大数据的优势做好大学生的精准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最终做到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脱贫。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贫困资助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将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多角度抓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力争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然而,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具体表现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扶贫资助工作重物质扶贫轻视心理扶贫,权利义务不对等削弱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等。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场所,理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高校贫困生这一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然而,现在不少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方式、方法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例如,扶贫方式特别是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上容易引发矛盾,具体表现为为了公平而不顾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要么让学生自己上台当众讲述自己的家庭状况,要么将学生的申请资料公布于众。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容易导致部分贫困生因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放弃申请,也有可能让部分非贫困生出于经济动因积极争取,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另外,当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重物质扶贫轻视心理扶贫,只重视“授人以鱼”不重视“授人以渔”,忽视了贫困大学生想要通过自身的奋斗努力改变贫困现状的心理,同时,高校直接发放资助资金而不要求贫困生履行一定的义务的方式,又让部分非贫困学生觉得不公平,甚至出现帮贫困生投票索要好处等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
高校应当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在保障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同时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高校可以创新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这一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环境,通过校园网大数据抓取学生的餐卡刷卡记录,结合院系辅导员手中掌握的贫困生申请材料筛选资助对象,学院核实后不公开受资助学生的信息,直接将资助金汇入学生账号。但是,不公开资助学生的信息也会存在公平性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需要学院在公平与保护贫困生尊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既彰显公平又闪烁人文关怀的光芒。高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经济与心理并重,做到“助困”“育人”相结合。这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着重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资助工作中糅合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辅导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接纳现状。应该考虑在做好精准扶贫的同时,转变传统资助中只讲“权利”不提“义务”的做法,变“施与”为“开发”,变“权利”为“责任”,变“输血”为“造血”,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能力,习得一技之长,获得报酬,最终做到自我的心理脱贫。
三、结语
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分析
选题策划作为学术期刊提高自身品质、提升影响力的首要流程,是期刊进行各项工作的核心。而信息捕捉作为选题策划的基础流程,不仅影响着期刊选题策划的思路,还关系着期刊后续工作的开展,对学术期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的融媒体语境下,面对海量的信息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学术期刊应当通过何种渠道捕捉到最优质的信息,以破解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内容同质化的难题,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这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问题。
1.从国家方针政策中捕捉信息
在我国,学术期刊除了具有学术性之外还具有政治属性:其一是要把控好舆论关,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一定要与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吻合;其二,由于学术期刊的学术性,编辑在组稿时要重点关注能够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客观问题的文章。所以,这也意味着我国学术期刊的信息捕捉活动也具有政治属性,不可能超脱于政治活动之外。简而言之,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影响着学术期刊的政治动向和工作重点,学术期刊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基准点捕捉信息,不仅可以保证学术期刊的政治性,而且能确保期刊中所刊登的内容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由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会朝令夕改,所以这也保证了学术期刊今后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在融媒体语境下,编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快捷便利,可通过收看网络直播、关注政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渠道获得方针政策的关键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电视、纸媒等传统渠道获得信息。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创办的我国首个“一带一路”研究性刊物《丝绸之路研究》,所刊登的文章都是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最新也很具分量的成果。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丝绸之路研究》注入了巨大活力,同时《丝绸之路研究》也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基于国家政策策划选题,《丝绸之路研究》杂志赢得了大量的优质作者和稿源,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从社会热点新闻中捕捉信息
社会热点新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报道,一般与日常生活、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具有影响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融媒体语境下,社会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引导社会行为规范;或反映国家发展规划、指引各项工作进行;或反映某段时期内的社会矛盾,引发反思促使社会进步。简而言之,社会热点新闻所反映的都是在社会发展中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期刊通过捕捉社会热点信息,并深入探究热点新闻背后所蕴含的动因和涵义,据此来进行选题策划,有以下优势:首先,捕捉热点新闻可以使杂志紧跟时代潮流,以便于学术期刊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客观问题;其次,捕捉热点新闻还能使学术期刊时刻站在时展的前沿,保证学术期刊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借此来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再次,捕捉热点新闻能够将客观问题学术化,使客观问题与学术研究相互融合,更好地实现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例如,1998年创刊的《中国扶贫》杂志,一直致力于追踪扶贫热点问题,立足扶贫开发、传递致富信息。特别是2014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更是刊登了许多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另外,近年来,《贵州社会科学》杂志也准确抓住了我国扶贫工作的热点,刊登了许多关于扶贫工作的理论文章,其中还特别设立了“反贫困研究”栏目,为我国的脱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3.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信息
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必须以传播前沿学术信息、跟踪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并发表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研究成果为己任。而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选题能够完美契合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首先,我国重大立项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其发表的研究成果一般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前沿;其次,重大项目立项之前已经经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轮番论证,其先进性、科学性、前沿性毋庸置疑。所以,学术期刊通过捕捉重点项目信息来进行选题策划,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围绕重大项目进行选题策划,还能够提升稿件来源的宽度和深度。首先,学术期刊可以向项目负责人进行约稿,项目负责人所撰写的稿件一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内容深度;其次,可以向参加项目的成员进行约稿,他们在项目立项之后肯定会围绕这一项目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且肯定会有研究成果出现,而且由项目成员撰写的稿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在学术期刊发表之后能够被多次引用和转载,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我国重大项目一经立项便会通过电视、报纸、政府网站、政务公众号等渠道向民众告知。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知重大项目的立项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组稿。例如,2018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公布了10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项目,这其中包括机电液系统基础研究、新型微电子集成器件的基础研究、航空航天用超高温复合材料制备与服役的物理化学过程等,而且,这些项目的起止时间是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整整三年时间。如果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据此来进行相关的选题策划,不仅可以在长时间内获得优质的稿件,而且可以紧贴研究前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探析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我国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载文期刊、学科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总体概览,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研究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乡村精准扶贫,对于落后地区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开发和转化,试图寻找帮助农民创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精准扶贫的途径。尝试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创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探索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的方法及路径。
关键词:设计扶贫;成效和问题;必要性;路径策略
引言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而当下,正是脱贫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1]精准扶贫是一项国策系统工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达提质共建,提升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时机,艺术设计恰好能够起到“重塑”和“孵化”的作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通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和开发给予品牌赋能,帮助农民建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
《装饰》杂志原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该刊成为由清华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报。《装饰》杂志生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设计的本土特征,是我国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也是本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阵地。《装饰》以“装饰”为名,既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交流阵地,也反映了办刊者装饰美化大众生活的愿望。该刊以“深化工艺美术、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服务”为办刊宗旨,始终以高水准的学术定位和高品格的文化格调为标准,对我国艺术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
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
《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
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
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
论师范生去乡村支教的重要性
作者:张寒平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接轨,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教育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精神,对老边穷地区及贫困农村的教育现状缺乏认知及奉献精神,毕业后普遍不愿意到农村贫困落后地区任教;同时本专业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对农村教育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缺少农村实践教学经验,而教学实践工作一直是师范类院校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首先,教育实习课时的安排较少,缺少系统指导性时间;其次,课时安排过于集中,接近于毕业学期,学生缺乏自我精雕细刻的心态;再者,实习地点分布面社会性较强,流于形式较多,实习学生上讲台实践的机会少,缺少技能培养实践真正的机会;这些都是走向教育岗位的不良隐患;在教学实践上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的作用,既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又能对实习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理念;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范教育下乡去”的倡议引领下,通化师范学院组织实施顶岗实习的活动,主要把师范学生培养放到实践中,全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基层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直接制约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基本质量,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吉林省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基层农村,而不是城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矛盾的焦点仍然是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而像我院这样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使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教师凸显老龄化、缺少专业性;个别学校教师身兼数职,不仅担任班主任,还要承担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近几年,教学负担很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虽然有特岗教师的“三支一服”的大学生加入,在偏远地区仍面临着教师年龄结构性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希望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仍是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立足点切入点.针对查找到的问题,学院借鉴陶行知“实践教育理论精髓,坚持“师范教育下乡去”的方向,把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为:“培养师范生具有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具有初等学校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素养和熟练地教师技能,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地区献身,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合格教师和高素质人才”,全方位启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
学院在积极深化校内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组织本科生用四个学期在校学习,打扎实自身学科的理论知识,利用一年里上半年到贫困地区顶岗支教兼实习.下半年里把支教过程中的问题带回学校消化提高.学院以期通过探索师范教育的创新模式,破解长期困扰高校办学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贡献不大的难题.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启了农村学校因师资短缺造成的学科开设不全的局面,为农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不论是意志品德、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为将来走向教师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习生与奋战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习生从农村教师身上学到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严谨谦虚的工作作风,农村教师身处偏僻的农村,实习生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给农村孩子送去了新的知识,开拓了新的视野,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实了课堂内容.学院于2009年开始,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每年组织两批,每批50余人,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化师范学院十年来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帮助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初步实现了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表现在:受援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多数受援学校都反映,过去一些偏远山区学校连具有初中学历的代教都难以请到,不少学校连语文、数学、外语等规定课程都开设不全,音、体、美教学更是近乎空白,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通化师范学院长期真心扶贫支教,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学生到岗后克服了贫困农村生活清苦等一系列困难,安心工作,敬业奉献,热血青年那种可贵的精神风貌激活了基层教育,直接提升了当地基础教育水平,带动了全县的教育教学改革,乃至干部群众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校风校貌和村风村貌都发生了喜人变化.广大农民群众这一最实在的群体,脱贫致富和望子成龙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由于切身感受到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带来的积极变化,因此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十分欢迎,纷纷把自己辍学的孩子送回到了学校.每当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离村返校时,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强烈要求再多派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教学时间加长,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
对高等师范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试金石,增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服务于社会的适应性.师范教育要改革,并以改革来推进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培养.但先决条件是,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相反要更好的促进高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年来,学院针对偏远农村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承担普通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独立到班级授课,同时参与班级管理、课外文化活动及指导等工作,学生在完整地代完一个学期的课以后,了解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返校后,学生们能够针对于某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改进,以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表达,普遍提高了综合素质、教师教学技能和班级的管理能力.不少毕业生受益于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锻炼,教师基础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要远远高于没有经过锻炼的学生,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快地进入职业教师角色,成为扎根山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骨干.对广大学生来说,顶岗实习支教开辟了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学生可以亲身去了解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体验学校课堂教育以外的教育情况,经过农村实践教学的感受,增进对农村地区农村教育的真情实感,有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的决心,从根本上通过艰苦条件的磨砺,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从中所受到的砥励,使他们一生都受益无穷.德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过程.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学生们用自己的青春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农村孩子们的梦想,感受农村条件的艰苦和基础教育的落后,感受农民对先进教育的渴望和对他们奉献精神的肯定,在实践中培养了爱心,升华了情操,锤炼了意志,实现了道德和人格的完善,体会到了人生价值,这本身就是实实在在、入情入理的师德升华.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到支教活动,但这是大学校园和课堂上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很难实现的教育目标,这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回忆.#p#分页标题#e#
通化师范学院将与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受援学校进一步协调配合,完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开展管理、服务和相关理论研究,在校内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开始就进行全程师德师风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在岗期间的教学和安全管理、每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工作衔接、建立和完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数据库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运作机制,开展更扎实的工作.特别是要与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继续保持良好的协作,做好下年度扩大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面,组织通化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以及下年度免费培训教师的各项准备工作,使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这项惠及受援地区、师范院校、青年学生的改革举措,取得更大成效,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初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是贯穿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的问题,当前高校必须始终把思政课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必须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教育;探析
一、思政课在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下普遍存在
(一)持续开展思政课教师暑期“红色之行”实践教学活动
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学校也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自2011年以来,学校每年核拨专项经费,每年结合时政和历史事件的特点,在暑假时期精心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红色之行”实践教学活动,踏寻和弘扬红色精神,积累珍贵资料,丰富教学资源,现在此项活动已成为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特色、有内容,富有成效的教学常规工作。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接受教育、坚定信念,参加培训、增长知识,积累资料、服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7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革命遗址,聆听了延安干部管理学院5名教授的精彩讲座,开展了“学习、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为主题实践教学活动;2012年8月,组织12名思政课教师赴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圣地——井冈山,开展了“踏寻先驱者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实践教学活动;2013年7月,组织12名思政课教师赴贵州开展“红色遵义行”实践教学活动;2014年7月,组织12名思政课教师赴兰考、红旗渠、西柏坡开展了以学习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西柏坡精神及“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教育”实践教学活动;2015年7月,组织了13名教师赴山西八路军总部遗址和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了“缅怀历史珍爱和平展望未来”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每一次的“红色之行”实践教学结束后,每一位教师都对学习、考察、实践进行认真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研讨,梳理珍贵资料,有效地运用于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走基层”活动
近年来,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用旧事例讲新理论、用老图片说新变化,脱离实际缺乏体验;理论分析多,实际联系少;讲理论体系引经据典,联系实际底气不足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做出了新探索,提出了开展思政课教师“走基层”活动。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精准扶贫的一线去、到企业一线去、到第一线去亲身感受,学习实践,挖掘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到更大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接地气,开眼界,充实自己、提高能力。思政课理论教学与我国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状况、精准扶贫的做法、发展成果相结合,与我国企业最新的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成果相结合,与最新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状况、发展成果等相结合,进而回答好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与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这是目前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较为成功和有效的方式。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摘要:21世纪以互联网飞速发展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的运用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前瞻性的预测,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与新途径,为高校精确识贫提供了新的方式。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要通过建立“互联网+”教育管理平台,扁平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通过“互联网+”平台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利用大数据做好贫困生的精确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高校教育管理;新举措
人类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与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以其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动、多样的数据类型、动态的数据体系、巨大的数据价值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新形势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高校工作者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赋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
一、互联网时代转变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大数据创新革新管理模式。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大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能源源不断的赋予价值。”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大数据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也转变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
(一)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前瞻性预测
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可以掌握学生的行为动态,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前瞻性的预测。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实时监控系统,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监测校园内所有数字平台的使用数据,了解、分析学生的行为动向,进而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与传统数据不同之处在于,以亿万级为计算等级的智能计算机可以抓取全校所有学生的数据作为样本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再受到传统数据分析时代样本量和计算量的限制。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当前大学校园普遍使用的校园一卡通为切入点,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每个新生进校都会办理校园一卡通,这张小小的卡片上有学生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情况等),有学生的行为足迹,有学生的消费习惯,还有图书借阅等行为模式。只要通过采集全校所有学生的一卡通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模参数就能及时发现有行为异常的学生,便于高校教育管理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因此,互联网技术转变了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有效利用大数据能为高校的学生管理提供前瞻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