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标识设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导向标识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导向标识设计

城市导向标识设计中字体设计论文

一、导向标识字体设计原则

导向标识是表现人对于空间认识的一种手段,导向标识设计目标是对空间环境进行重新整合与组织,从而帮助人们可以快速找到目的地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由于导向标识自身性质,使得其字体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兼顾可读性、美观度和信息量等要素。导向标识字体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字符使用规范、编排清楚明晰、色彩鲜活明快。

1.字符使用规范

字符字体、大小等要素是在进行标识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对于字体,不同字号对应不同字符大小,而同一字号来说,采用不同字体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在读取导向标识时,往往不是禁止不懂,很多时候都是在移动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读取。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进行规范设计。

2.编排清楚明晰

由于不同字体具有不同视觉效果,因此需要将设计过程中所欲要使用字体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从而使使用者在日常使用时可以快速将所需信息识别出来,从而提升导向标识使用效率。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同类别信息采用不同字体进行标示,重要信息需要将字体放在显眼位置,同时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形成不同的显示层级,从而使人们可以快速过滤出所需信息。

3.色彩鲜活明快

阅读全文

城市地铁导向标志设计论文

1国内地铁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

1.1标志系统不统一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导向标志的设计也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呈现多样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标志数量不断增长、构成元素多样化、色彩运用多元化等方面。但如果多样化的发展缺乏监管,没有统一的规范,必然导致标志系统的不统一。不同的标志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利于乘客识别。

1.2衔接性不足

地铁标志系统的衔接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地下地铁标志和地面交通标志系统的衔接上。人们处在地下时,空间辨识能力降低,很难辨别方向,加上地铁的出口常常有多个,不同出口所处的方位不同,而且地铁站只是一个地点,若没有详细的导向标志,乘客换乘地面交通时,一方面很难走出地铁站,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地面交通的位置和方向。我国很多地方的地铁的导向标志都缺乏衔接性。

1.3国际化程度低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交流,人口流动不断加强。我国多数城市的地铁只有中文标识和中文语音播报,不利于国际交流,影响招商引资,不利于当地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阅读全文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摘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是游览者与环境沟通的重要介质。该文首先介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情况,其次结合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分析景观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组成类型,最后提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设计策略。建立景观标识系统,不仅可以使游览者顺畅地参观游览,而且能够使其获取可靠的环境信息。

关键词:大运河 文化公园 景观标识系统

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情况

1.成立背景

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1]。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出台,指出要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完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机制。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2021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建设完成[3]。

2.基本概念

大运河文化公园是指以大运河文化属性为核心,综合地域文化等特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筹资或指导建造,用于民众休闲、参观、学习的具有特定文化属性的公园园林空间[4]。与大运河文化带等概念不同,大运河文化公园是保护大运河沿线自然环境、生态多样性以及各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大运河文化遗存的体现,其定位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综合性或主体性公园。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其赋存环境是公园展示利用、参观游览的核心内容,传承和传播大运河文化遗产承载的价值成为此类公园的共同目的,也是定位此类公园功能属性的基础[5]。

阅读全文

地铁线换乘导向标志优化设计探究

摘要:武汉地铁武昌火车站站为4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站,车站空间结构复杂,进出站与换乘客流多且老年乘客、携带大件包裹乘客较多。本文立足车站空间结构及乘客复杂特性对车站导向标志指引进行优化设计,综合利用吊挂、墙贴、地贴、临时张贴物等构建清晰全面、识别性强的车站导向环境。现场实际运营显示,该设计有效提高了车站导向标志的系统性、连续性,提升了车站换乘效率,增强了车站服务水平,增加了乘客满意度。

关键词:武昌火车站;导向标志;优化设计;换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线网密度不断增加,车站空间结构也日趋多样复杂,在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线路网中,换乘站的运营组织效率对于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增强车站服务水平至关重要[1]。在封闭的地下空间,导向标志是帮助乘客有效确定位置和判别方向的重要手段。对于站型结构复杂、人流复杂的武汉地铁武昌火车站站,立足现场实际优化其导向标志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武昌火车站空间结构和人流特点

1.1空间结构特点。武汉地铁武昌火车站站是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4号线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非联锁集中站,7号线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非联锁集中站。4号线站台有三组楼扶梯可以到达站厅。三组楼扶梯构成及开行方向见表1。4号线与7号线之间通过通道换乘,4号线换乘7号线需要经过4号线A端(靠近A出口一端)站厅换乘,如图1绿色箭头处;7号线换乘4号线需要上行至负一层站厅,先到达4号线站厅,再下站台换乘。由于4号线武昌火车站与7号线线武昌火车站不是同时期开通的车站,因此4、7号线武昌火车站的空间结构差别交到。7号线开通时间相对较晚,其车站整体空间相对于4号线都较为宽广。

1.2人流特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武昌火车站地处国铁武昌火车站西侧,地铁武昌火车站C出口直接通往国铁武昌火车站,地铁武昌火车站客流构成与国铁武昌火车站有这直接必然的联系。要分析地铁武昌火车站的客流特点,重点分析国铁武昌火车站客流组成尤为重要。武昌火车站是武汉市四大火车站之一,武昌火车站主要乘载普铁旅客和部分城际铁路旅客,转乘地铁的乘客以周边县市进城和务工人员为主,务工乘客易携带大件行李及包裹。

2武昌火车站既有导向环境分析

阅读全文

旅游文化下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探索

摘要:旅游行业发展往往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挖掘,文章针对山东省城市旅游资源利用旅游文化分区、旅游目的地意象,挖掘省内不同的文化特色,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将山东省划分为黄色历史文化旅游区、蓝色海洋文化旅游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三个旅游区域,并在区内形成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意象。构建山东省省域、区域及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旅游导向系统,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以及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信息流动,实现旅游文化意象与现实物质空间的联系,提升旅游品质。

关键词:旅游文化意象;山东省;区域旅游;旅游导向系统

引言

随着国家旅游政策的不断完善,各地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旅游同质化发展,追逐利益忽视文化内涵。旅游导向系统的建设逐步被重视,但各城市仅对某一景区内部的导向标识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即关于城市旅游导向系统的研究多从小尺度的空间范围进行,缺乏城市内部各景区之间、城市及区县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导向的联系。因此,以旅游文化、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服务为基点,构建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有重要意义。

1基础研究

1.1旅游文化意象意象

概念是Boulding①1956年首先提出的,Fakeye②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旅游意象是对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1]。从形成过程看,旅游意象可以通过宣传媒介手段建立起来,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后建立,都需要具体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加以实现[2]。在国内,旅游地意象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目的地研究,集中在旅游地意象的设计和塑造等微观方面[3,4]。旅游文化意象基于本地文化特质中最能显示自身特点且最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召唤性潜能的元素的组合。旅游文化分区可用来对旅游文化意向进行塑造与表达,旅游文化分区从总体研究来看是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景观,旅游文化区域的划分多是以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区别,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协调发展[5]。

阅读全文

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

摘要: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一体化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市的交通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通过公共空间换乘规划、公共空间商业规划两个个方面对轨道交通建筑的公共空间进行一体化整合,致力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

0引言

交通建筑设施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城市交通的建设已经开始向公共交通主导的多种交通共同发展的体系转变。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了现阶段尤为热门的研究课题。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是一种显示交通规划理念的综合设计[1]。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的公共空间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信息。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协调、健康的发展,进行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1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字信息化的发展,给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带来了一波机遇。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空间合理设计[2]。经调查发现。由图1的公共空间需求占比可知,回家和出行占据大部分的需求占比,回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看做出行需求,因此,在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首要考虑的是交通需求,如交通疏导、换乘线路规划等。其次应重视商业功能需求,因为出娱乐购物、商务需求外,出行需求人群也会存在商业上的隐性需求[3]。因此此次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中,从交通疏导和商业功能两方面加以设计。

1.1公共空间换乘规划

阅读全文

基于公共导视系统易读性的字体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间、城市之间的交流也愈发频繁,国内外人群流动性增大,跨文化环境已然形成。现代城镇化建设的高速推进,农村大量居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交通矛盾日渐突兀,城市拥堵在当下已变成一种常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而完善的公共导视系统建设对保障城市交通有效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导视系统是空间信息表达与传递的重要途径,对交通运行、空间结构规划、人流控制都有重要作用。文中探析的公共导视系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分为以下三个子系统:(1)公共车行导视系统——城市机动车移动导视,其移动速度快,观看时间短暂,对辨识度要求高,多在城市道路主要节点、区域边缘结合带及旅游景区。(2)公共步行导视系统——步行者移动导视,其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可阅读的时间长,信息的阅读量大,多在城市中心区等交通发达空间、公共枢纽和滨海绿地空间。(3)公共步车复合导视系统——上述两种系统之外的,顾及到步行者、机动车驾驶者都可使用,多在城市慢行道、城市自行车道等公共空间。

1.导视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原则

导视系统在城市开放空间内扮演重要角色,能帮助人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对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认知,使人可以在移动过程中清晰的界定出现的信息。导视信息有两种形式,文字信息与图形符号信息。文字能传达最直观的信息,也能传达更抽象的信息;图形符号能解决不同语言背景下人群对信息的辨识问题,但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导视系统的信息有效传播,易读性是原则,可读性是易读性的前提条件。可读性,Readability;指能否阅读,以及它的阅读程度。导向信息的阅读,首先确定信息的表述是否正确、准确;其次是阅读简易度,是否描述准确,是否会造成理解障碍。易读性,Legibility;指视觉的快速识别,是以可读性为前提条件的。可读性与易读性原则的有效保证,帮助建立城市空间信息体系,导视系统随着城市空间信息体系的建立而具备雏形。根据城市空间信息确立的层次,归纳出各空间的导向信息量,从而能设计规划各功能类型导视牌的数量及个体体量。

2.目前导视系统中针对字体的使用所存在的现状问题

(1)导视系统中字体的选择不够明确。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要求,GB5768-1999对在道路交通导向标识的字体规定:黑体字,正方形;笔划粗等于字高的1/10;数字仿国家标准原型,字宽=字高的6/10,笔划粗=字高的1/6。国标的要求只讲到黑体字,未落实到具体字体应用,容易导致不同城市对国标规范理解不同,字体选择不同,影响导视的易读性。(2)导视系统中字体的层级不够统一。城市中同区域内,相同类型导视中,传递同等级信息时使用的字体不同。缺乏统一的视觉规范,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认知模糊,影响导视信息的辨识度,从而影响信息的有效传递。(3)导视系统中字体的版式不够规范。不同区域的导向牌,横竖版式混乱难统一,缺乏人性化思考,不尊重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部分城市的公共导向标识中英文字体并置时,增大中文字体并缩小英文字体,方便了中文阅读的使用者,降低英文阅读使用者的辨识性、易读性,为此使用者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去辨识信息,不符合导视信息传播的要求和规范,更无法满足弱势群体对导视系统的需求。

3.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探析

文字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不同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空间理解力的人群。在导视系统中,字体的选择和使用就是为了更好的传递信息,文字作为城市公共导视系统中信息的主要输出,字体的设计尤为重要。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简化分为两种:衬线体、非衬线体,二者的区别概括来说是西文中的拉丁字体与罗马字体,中文的黑体与宋体。

阅读全文

校园文化在高校标识系统设计的应用

摘要:就校园标识系统、校园文化的概念、校园标识系统现状问题,阐释校园文化在标识系统中的作用,分别从材质、造型、色彩3个方面探索校园文化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希望为高校创建具有文化性的校园标识系统提供依据。

关键词:校园文化;标识系统;设计;应用

1概念界定

1.1标识系统的定义

标识,日本标识设计协会(SDA)定义是指根据人的行动,对空间信息的具象表达的物体[2]。标识系统是在一些空间范围内向使用者传递各类信息的全部标识的总称。

1.2校园标识系统

校园标识系统是不同的校园标识基于校园内的空间环境,根据校园的特征进行秩序化统一设计,形成有特色的景观布局的系统组合,设置在各个校园环境空间,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识别用途的整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