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导入设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战导入式模式下环境设计论文
一、“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学科竞赛的实战性要求
环境设计专业“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学科竞赛的实战性要求是指学科竞赛本身也要真题实做,即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每一项赛事具体的内容、方向和要求,以社会实际案例项目为选题对象进行创新设计,其成果除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之外,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以往的参赛过程中,院校学生确立的选题多来源于结合课堂理论学习的虚拟案例项目,这些选题虽有一定的目标指向,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实践参与过程,本质上还没有彻底脱离从理论到理论、从知识点到知识点的传统模式,以致很难产生真实可行的、极具专业水准的设计创作成果。鉴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对目前院校学科竞赛参赛和推进模式进行全新的改革和尝试是必要、可行的,一方面可以积极地将教师主持、参与设计的社会实际案例项目或学校联盟企业把有的社会实际案例项目引入竞赛环节,让学生围绕真实的选题进行设计创作,从根本上增强学科竞赛的实战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长期聘请极富经验的专业设计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进行设计创作指导,从运行机制上为实战提供坚实保障,力求学生借助对实际案例的参与而获得第一手项目资料,切实理解环境设计本质与过程,系统把握环境设计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深入掌握环境设计施工方法与技巧,综合提升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从而拉近学生和行业市场之间的距离,真正体现和发挥出实战性学科竞赛在环境设计专业“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实战性学科竞赛的作用和意义
学科竞赛是环境设计专业“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特别是通过建立以实战性学科竞赛为切入点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对原本单一、固化的教学活动产生多方面重大且深远的作用和意义。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实战性学科竞赛除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体系,实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包括知识转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等几个方面,使学生真正做到由学生向设计师蜕变,成为懂知识、有素质、具技能的专业人才。其次,从教师的角度看,实战性学科竞赛除了可以加强教师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改进现有的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实践训练方法、调整固有的教学计划、提高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之外,还可以进一步调动教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不断加快自我提升,实现自我价值。再次,从学校的角度看,实战性学科竞赛除了可以推动学校完善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实践教学新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力度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专业优势,树立一流教育品牌。最后,从企业的角度看,实战性学科竞赛除了可以提供崭新的合作途径和广阔的研发平台、给予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之外,还可以进一步为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并借以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三、“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实战性学科竞赛的推进目标
目标是出发点,同样也是落脚点。在环境设计专业“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下的实战性学科竞赛推进过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只有这些阶段性目标串联为一体,才能真正体现出实战性学科竞赛在环境设计专业“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的无限价值,发挥出其对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体阶段性目标内容如下:目标一: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速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有机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目标二: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转变教师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修正学习评价方式,不断自我充实和完善,深刻把握行业发展和市场动向,并通过奖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目标三: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拉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强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双向介入,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专业的实践环境、切实的技术支持、丰富的资金帮助、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广阔的就业市场为导向,最大程度上发挥企业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目标四: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将参赛的成功经验推广至环境设计专业的各门课程教学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立更为全面、科学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理论和技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供保障。目标五: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作品质量,高质完成学科竞赛创作任务,并力争获得竞赛项目奖项,借以提升学生对专业和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目标六:通过实战性的学科竞赛进一步将学生的设计创作成果加以转化,在行业市场中进行检测、推广和应用,努力实现设计创作成果的商业价值,真正体现出产教研的一体化。
四、“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中实战性学科竞赛的实践环节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论文
一、“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使教学成果转变为企业产品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社会上实际应用项目通过加工完善,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这个生产过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生产出的产品既是企业的商品,也是教学模式的成果。
2.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分人才向培养高能人才的转变,是教育的永久课题。应用技术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将来的设计工作能力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方式,实践证明,它适合于培养应用技术型环境设计人才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千人千容貌,万人万性格。由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格秉性的不同,决定着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的状态和效果也不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协作通过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创新思维能力、技能表现、施工现场跟进等能力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因材施教、深化锻炼,达到专项专长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研发与应用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本文通过对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的详细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完善小学德育教学的模式以及方法。为今后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小学德育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研发;应用与实践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分析阐述
随着二十世纪数字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之间的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共享发展。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来讲,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德育理论知识能够获得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从教学方法上来讲,通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从教学过程来讲,要求进一步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小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教学工具上来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小学生利用课堂内外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阐述
(一)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分析
小学德育教育将游戏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将游戏的教育性与娱乐性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设计中应该遵从以下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操作。在德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游戏人物,熟悉操作流程。其次,整个德育游戏的设计要有合理的故事情节。游戏故事情节作为游戏任务的重要背景,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合理的故事情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游戏氛围。最后,在整个游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在德育游戏的设计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在每次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神奇的化学元素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世界上所有能够触摸到的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因此,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化学元素息息相关。神奇的化学元素作为一门校级公共选修课,是以“让学生认识化学,热爱化学,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知识面”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文章针对化学元素的特点,以丰富课堂内容和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从课程导入、案例分析、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优化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该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导入;案例分析;科研促教学;考核方式
神奇的化学元素是临沂大学的一门校公共选修课,主要介绍化学元素的发现、性能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校级公选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关键。因此,其课程内容需有内涵、有深度、有广度,课程设计需有吸引力、多样性、灵活性。目前,针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情况,本文对本课程的课前导入、案例分析、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创新性改革。
一、化学歌曲导入课程,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
课程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如何设计好的课程导入方式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常见的课程导入方式有故事导入、课程回顾导入、活动游戏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悬念导入等。本课程根据化学元素特点,课前5分钟播放由化学元素改编的化学生僻字歌曲。根据化学元素学习生僻字,根据生僻字学习元素周期表。只有会背元素周期表才会唱这首歌,通过学习该歌曲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生僻字,认识了化学元素,了解了化学,并且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很多学生打破对化学的传统认识,化学不仅仅是枯燥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元素很神奇,化学元素很有趣,化学也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因此,选择化学元素-生僻字歌曲为本课程导入主题,并且作为本课程的专属歌曲,让学生通过音乐轻松学化学元素,认识化学,了解化学,热爱化学,有效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二、故事案例分析,增强课堂互动
化学元素涉及生活、健康、社会热点等问题。因此,该课程根据元素的特点增加故事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元素的功与过。比如,锂元素,结合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为学生讲述诺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一方面了解锂电池的作用原理、应用及发展历程,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锂电池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用心得及优缺点;另一方面学习诺奖获得者一生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将对学生的学习规划及日常学习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贵州氟中毒事件、地方性甲状腺肿作为案例分析,介绍氟、碘元素的存在、性能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如何选择牙膏,如何预防氟斑牙、龋齿,如何正确科学地选择加碘盐、无碘盐。疫情期间,居家消毒成为重要的预防手段。其中,“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之一,在此次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方式介绍84消毒液的来历、化学成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加深了对氯元素的认识,并直观学习到了配制一定浓度84消毒液的正确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从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为学生讲述铊元素的性能和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由发言,阐述对该事件的反思,如何更好地利用化学,而不是将自己对化学元素的知识储备当作“武器”去伤害他人。将化学元素结合社会生活案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专业知识的热情,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态度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正确看待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功与过。
高校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论文
1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
(2)教师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
(3)管理方面:
高职物流管理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了职教改革新举措,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性举措。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工作,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将毕业设计工作做好更具有实用性是一项需要实践和探索的工作。文中针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积极探索高职物流管理毕业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面向物流企业实际生产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设计;现代学徒制
1背景介绍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强调实践性,毕业设计是其中一项重要教学环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设置的目的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学为所用,而非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论文。2017年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物流管理为试点专业。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与安徽苏宁物流有限公司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双主体培养、双导师指导”人才共育局面,共同培养54名学生(徒)。文章主要结合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提出改革方案。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选题过大,脱离人才培养目标。2.1.1选题过大,难以驾驭。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有教师命题和学生自主选题两种方式。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教师在设计选题或者学生自主选题时,有时候会将题目设计得过大,如全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某某省或某某市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等,此类题目为研究型论文,并非高职学生所能驾驭,没有研究的意义。2.1.2选题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物流企业生产、生活实际,能体现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信息检索、方案设计、资源利用、作品制作等能力和创新协作等意识的培养要求[1]。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选题理论没有结合实际,缺少应用性和实用性。有些选题类似于毕业论文,如某某知名企业的相关物流现状,互联网上相关文章较多,学生行使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或是题目设计的研究对象过于具体,如某某公司物流管理现状、某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等,此类题目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的相关资料学生很难搜集到,就会出现学生套用别的企业相关资料的现象,那么就导致毕业设计的内容不真实。在毕业设计数量较多的选题中,只有一小部分选题能结合物流管理岗位实际的工作任务,这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偏离。
谈高中生物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内涵
摘要: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Issues,简称SSI)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结构不良等特点,因其科学情境性较强,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包含价值判断与立场选择,可以用所学知识寻求证据参与讨论,因此,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依据Sadler的SSI教学模式,高中生物SSI教学的设计教学流程为“议题引入-议题讨论-不同层面间的相互作用-议题总结”。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社会性科学议题;转基因;安全性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论证教学,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Issues,简称SSI)教学关注科学对议题的影响,尤其关注议题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SSI教学是解决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培育学生参与科学决策能力和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内涵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开放的、不确定的、复杂的、争议较大的、结构不良的科学问题,如全球变暖、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SSI教学是指通过引入以上问题作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寻求证据参与讨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培养学生科学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学习背景,更是一种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因其具备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科学探究,培育批判性思维素养[1]。美国当代教育家萨德勒构建的SSI教学模式,包括议题学习、议题实践和议题实施3个步骤(如图1)[2]。其中,指导学生科学建模贯穿SSI教学的始终,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依据萨德勒的SSI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SSI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以下3方面来构建模型:①先让学生了解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针对议题,引导学生从政治、伦理、宗教、经济、科学等方面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层面与议题的关系和相互作用;③教师厘清概念,提供辩题及方案,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解释模型,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图1Sadler的SSI教学模式
二、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实践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产品争论不休。现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为议题,引导学生思考转基因技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将基因工程知识与生活实践和工程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教学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设计成拓展校本课程。由于SSI教学存在复杂性,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拟用3~4个课时。教学分为4个阶段:①提出探索,明确议题的价值(环节1~3);②概念引入,探索思考议题的层面(环节4~7);③理清争议,探索不同层面间的相互作用(环节8~9);④概念应用,利用议题不同层面间的作用解决问题(环节10~11)。其中,阶段①属于议题认识的过程,阶段②、③属于构建模型的过程,阶段④为模型解释过程。其教学设计流程见表1。
太阳能智能照明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太阳能是重要的新能源。论文设计了一套将太阳光传导到屋内,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智能照明系统。系统利用收集组件收集太阳光,通过随动装置和光传导组件将太阳光传导到屋内,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太阳能;光学仿真;随动
1引言
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其与传统能源相比较具有四大优势:储量巨大、应用便利、供应持久、清洁无害。中国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前景也较为广阔[1]。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太阳能光传导屋内的系统,利用收集组件收集太阳光,通过随动装置和光传导组件将太阳光传导到屋内,达到节能的目的。
2智能照明系统
2.1智能照明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太阳光通过汇聚组件将光汇聚于中心小区域处,进入小区域的光经过导光光路进入屋内,这样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为了保证较强的光进入屋内,通过随动系统带动光汇聚组件跟随太阳转动,最大可能的利用太阳光。系统由光路系统和控制电路组成。光学系统包括太阳光汇聚组件和太阳光导光组件。太阳随动系统控制电路通过判断太阳的位置,驱动电机进行转动相应的角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