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路毕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摘要:实践型毕业论文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之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在2018届毕业生中试点开展了以社会实践报告和翻译实践报告为主的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效果良好。最后分析了实践型毕业论文推广的可行性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以期抛砖引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0引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始终秉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坚持开拓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道路。英语专业根据学校定位,思索上海本地和周边地区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以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要求为参照,旨在培养职业特色鲜明、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本科注重理论和实践、实习、实训的密切结合,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实效。“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需要构建从课内系统、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训练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1]作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摆脱传统的理论性课题的窠臼,做到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和项目相结合,是各个应用型本科专业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应用型英语专业探索尝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1问题的提出
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诟病由来已久,本科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的辩论也时有发生。虽然学术界鲜有大张旗鼓支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但是持有区别对待态度的学者却不乏其人,比如,“本科毕业论文不应‘一刀切’,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专业特点加以区分”[2]“是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应该一刀切地都写毕业论文或者全部取消毕业论文。”[3]反对取消的学者则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就等于干脆取消了对本科教育质量的综合考核,连教育质量如何我们都无从测量和判断了。退一步讲,就算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门课程,也不能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取消。”[4]“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3]基于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不利于本科各个专业的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强调“要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们要思索的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英语专业2016—2017学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在上海市教育评估院2017年4月出具的本科专业评估达标报告中肯定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同时也指出“论文选题多为自选,几乎没有来自科研项目的课题,来自生产实际的课题也很少”。针对这种反馈,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对实践能力的突出要求,英语专业积极探索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下进行论文改革,试点推进和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吻合的实践类论文。
2英语专业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尝试
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研究
摘要:
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重点财经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处于弱势,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分析其金融双学位教育现状,发现金融双学位教育存在教学管理松散、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对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概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同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导致一些学科之间的融合越发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我国高校双学位是指本科生主修第一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专业学科课程(第二专业),在达到第一专业、第二专业毕业条件时,同时获得第一专业学位和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已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多元化人才。金融学双学位教育作为双学位教育的专业之一,为社会经济部门提供具备一定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指导非金融专业学生理性选择双学位专业,加强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构筑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中的沟通,促进学科交叉走向融合,可以扩大学科交叉的广度,提高学科渗透的深度,实现培养金融专业特色化、知识多元化、能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目标。[2]由于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从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排名来看),985、211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985、211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本身对其他专业来说就是弱势专业,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在分析该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
远程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教学的革新
1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没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简单照搬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在生源结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与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在生源结构上,传统高等教育的生源基本是高中毕业生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的未就业者,生源结构单一,学生学习基础在程度上也比较统一,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则基本上是已在各行业工作的在职求学人员,生源结构相对复杂,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在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基本实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教学采用组班学习及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而远程开放教育则实行业余学习方式,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形式。由于生源结构与教学形式的不同,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与标准等方面均应反映和体现其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实践教学目标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毕业作业环节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原有的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采取单一的“毕业(学术)论文”形式,严重脱离了专科层次学生实际,无法解决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淡化实践性。在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面,80%以上的学生选择纯理论性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严重地脱离实际。由于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学生自己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功底,只能从报刊杂志或网上下载,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2)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开放教育专科层次学生是成人业余学习,底子薄、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撰写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以专科学生目前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水平完成专业学术论文,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无法驾驭。在多年的毕业作业实践环节验收中发现,专科学生毕业论文抄袭、请人、论文拼凑现象严重。(3)论文的逻辑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按照序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来安排论文的逻辑结构,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或用报告文学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代替论文的学术语言等等。有些论文连基本的要素如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都没有,而参考资料列法不规范是最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还有为师生比严重失衡,论文写作指导不力的因素。开放教育实行试点以来,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基本都是位列前茅,学生数量众多,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专业师资缺乏,从省校到各分校尤其是基层教学点,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师生比例悬殊,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论文写作很多时候靠学生自行探索,而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随便应付了事,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探索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者特点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
2.1调整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撰写的规范化
1形式上的规范
在将论文题目翻译成英文时,学生们很多不知情,逐字翻译,对中文里常用的“关于……的研究”翻译成“Researchon...”、“Studieson”等。殊不知,这些字眼在外国学者及外文学术期刊编辑的眼中比较忌讳,他们不喜欢这样拐弯抹角的英文,一般英文论文的题目都是不费笔墨,直切主题的。摘要该怎么写,都应写什么,很多研究生还对摘要应包括的内容模棱两可。美国国定标准机构1997年指出,“好的摘要能够让读者迅速而准确地获知文章的基本内容,从而让读者知道自己是否会对该文章感兴趣并进而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读全文”。不规范论文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还有参考文献。学生们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大多存在知而不引,断章取义,引而不确,来源不实和盲目自引等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心理上不重视导致的。学生们常常感觉正文的文章完成就可以了,参考文献不属于正文的范围,所以并没有对其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质上的规范
撰写论文是做学术的一部分,做学术如做人。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三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为学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折磨”的。面对就业难、生存压力大的现实环境,对于不走学术道路的硕士研究生而言,究竟需不需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篇规范的经济管理类论文,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本人既不读博又不出国,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虚无缥缈的研究上,随便写写能过关就行了”。甚至有的学生反问:“你觉得我们会因为论文不规范而毕不了业吗?”的确,在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因为毕业论文不过关而无法顺利毕业。也恰恰是因为这个事实,毕业论文才能够真正折射出一名学生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品格。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撰写论文时还有其独特的问题。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较之理工类学生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似乎有些“飘渺”。诚然,经济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是从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到整理资料,这些做论文的前期工作,都还是应该钉是钉铆是铆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获取和挖掘,仍然不应该失去学术研究务实的本色。
3培养研究生撰写规范论文
3.1让学生领会规范论文的“套路”
做好研究生入学后规范论文撰写的“启蒙”教育。通过各种平台,例如利用讲座、报告等宣传形式进行“扫盲”工作,告知学生们规范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针对现行的一些不可取现象,向学生们讲清楚什么才是真正规范的论文。这种“规范”,从论文撰写的结构、各部分的形式和内容、概念方法、逻辑框架等方面都应予以澄清,加以解释。例如讲清文献引用的目的、原因和重要性,列举的小技巧等问题,学生们在处理参考文献时,就不至于仓促对付或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事先给学生们一个明确、良好的规范,比过后规范其不适当的论文形式效果要好得多。当然,现在的学生常常老师讲一套,自己做一套,不是很听话。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导师们从思想上去做工作,以身作则去给学生们树立好榜样,感染其对撰写论文的态度。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状况描述可以发现,当前国的金融学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无缝对接。虽然专业方案在这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但金融学专业如果没有长效的、稳定的实践硬件环境的支持,方案的执行总是会出问题,如果一门课、一个实践活动无法实现,其整个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都会变得零散不堪。第二,当前体现民族特征的方法与手段无法完全支持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目标。通过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无论是案例、讨论,还是实习和活动、报告,都不是可以长期实行的实践方案。第三,金融理论、实务、民族特征未能形成一个统一体。金融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流传下来的理论,是与国际接轨的理论;金融实务是能够使金融企业、金融从业人员赚钱的实务;而民族特征是体现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不是仅靠一些小的案例分析或是活动与报告能够紧密融合的,必须由理论研究这个桥梁作支撑才能有结合的可能。
二、新体系的构建
(一)新体系概述
新体系可以归结为三个平台,即实验室平台、学术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实验室平台用于支持各类课内外实验活动。
课内实验方面,首先将金融专业所有课程按实务性质分为理论课和实务课,分别对理论可与实务课开设实践环节。理论课的实践目的在于强化理论,为理论联系实际打下基础。为了满足学生考研、考证、就业等多种需求。理论课可进一步细分,打通课(如国际金融、货币银行、西方经济学)要进一步强化考教分离,并且考试内容要与研究生考试、证书考试等专业考试的内容相挂钩,学生将来无论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都具有扎实的基础。剩下的非打通课中,专业基础课一部分可以划分为偏理论的,一部分可以分为偏实务的。所有的专业课程的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是由浅入深,有宏观到微观的,因此,偏宏观的课程尽可能划为理论课部分,偏微观的课程尽可能划为实务课程,这样可以避免实践环节的重复。课外实验方面,用于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实验项目,以及使用一些辅导学生考证的软件来帮助学生考取金融类的就业证书。学术实践平台主要是将教师科研、研究生科研与本科生科研联系起来,为三者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在此平台上,本科生可以了解到教师与研究生从事的科研项目,可以参与其中并获得一些科研经验。对于有考研需求的学生来说,学术实践平台可以为攻读硕士提供一定的条件。
专业实践平台主要是针对一些无法在实验室又无法实习的内容提供的平台。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习环节是很多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专业实践平台就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在这个平台中,可以考虑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一些活动和讲座,定期邀请金融企业中不同部门的人员专门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面临到的一些实务问题进行解答。在毕业论文的环节上还可以进一步创新,可以邀请实习合作单位与本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甚至可以尝试将毕业论文做成毕业设计,使学生通过一定的模拟操作总结经验,进而形成毕业设计成果。
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根据地方性高校的特点及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选题、设计内容、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突出以交通设计为主,道路设计、论文为辅的方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毕业质量控制体系。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成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毕业设计改革措施有效,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方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交通设计;道路设计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检验。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是运用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完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道路设计或撰写专业论文;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图纸、手册和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和经济观念。鉴于地方院校的独特性,有必要对其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毕业设计组织形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完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毕业设计问题分析
近年来,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对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我校及时增设交通工程专业,于2013年正式招生。本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在广佛地区,从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组织等工作。现有两届毕业生,共70人,其中2013级36人。2013级毕业生中做毕业论文者28人,主要对佛山市的常见交通问题进行阐述,如佛山市禅城区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一环高速化对沿线区域交通组织的影响研究等。选做设计8人,主要进行公路初步设计。从提交的成果来看,设计成果质量更高一些,论文的水平普遍较低,如前期资料采集不完整、数据处理分析不充分、问题分析不到位、理论探索积极性差、创新能力不够等,甚至还存在抄袭、拼凑现象。鉴于2013级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对2014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按照以做交通设计为主,做道路设计、论文为辅的方式开展,控制做论文的人数在10%内。
二、选题要求
题目应尽量结合实际,具有使用价值,一人一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题目的难易程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任务。题目类型分设计(交通设计、道路设计)和论文两部分,其中交通设计包括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和新建设施型交通设计,推荐进行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主要以佛山市本地的道路交通设施为对象,围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开展交通设计;道路设计资料来源于当地设计院,主要进行市政道路设计;论文主要包括对新领域、新技术、新理论的综述和探索,对已有理论或技术的拓展,对已有理论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综合运用等。本课程改革主要围绕交通设计进行,下文对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进行了重点阐述。
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校外生产实习模式
虽然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有着与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共性,但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以“中医药理论”为主线的课程和以“药用植物生产”为主线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具有中医药思维,又具有科学思维。根据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参加中药材的育种、栽培、采收、加工、质量分析等生产环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中,圆满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中药材的专题研究。为突出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试验实践技能,河南农业大学以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校外实习单位,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
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是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以及了解社会的窗口,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做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工作安排及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生产实习作为学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实习基地的选择上,要采取实地考察和资格备案制度,由主管教学的老师组成考察小组,每发展一个实习基地,要先期到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考察中药材种植规模、经济效益和人员管理,尤其是注重学生的生活和住宿条件,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向企业提出建议,待企业符合实习的要求后,学院会与企业签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合作协议,进行授牌仪式,并在学院备案。这样既增加了对企业的了解,也引起企业对实习工作的重视。
二、全员导师制为实习作铺垫
近几年,河南农业大学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每名导师每一级带4~6名本科生,导师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理论学习、综合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于第三学期开始实施,导师不仅要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学业,提供专业引导,提高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能力,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在生活、品行与心理等方面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同时,以河南省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两个科研平台为依托,以河南地产大宗道地药材为载体,鼓励本科生参与导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等科研项目,通过学科前沿科研项目的参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促进科研基础知识的积累,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三、实习前的准备
生产实习内容确定后,在进入校外单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还要召开实习小组会议。首先,强调纪律,包括实习时间、试验等;其次,是怎样去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此外,还要就责任管理、个人时间管理、个人压力管理、个人金钱管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了解、价值观、爱情观等方面再次进行生活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个人管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爱情等方面的观念,并且作出明智的选择,使学生有信心进行有意义的实习之旅。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试验设计方法》《科技论文写作》《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与药用植物生产相关的课程,并且经历过实践教学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锻炼,但在进入实习以前,还要再一次进行试验设计方法、调查方法的培训,最后还要在学校科教园区进行田间实战练习。另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以实习相关内容为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文献检索的途径。比如在学校图书馆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搜索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所查的文献,进一步讲解如何从文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通过此过程,逐步提高他们查阅文献的能力,并对下一步的生产实习做到心中有底。通过实习前的这些准备工作,让学生熟悉中药材田间试验设计中的问题和方法,并对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积极引导和适时鼓励,以便下一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试验。
交通工程类实践课程设计改革与评价
摘要: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基于公安特点,需要培养具有综合决策性创新能力的交通管理卓越警务人才,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高要求。本文构建情景模拟化下的交通工程类实践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多种交通环境下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的虚拟应用、交通状态评估与应用效果评价,提升学生对交通管控的综合决策性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模拟情景化;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实践教学
一专业特点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综合决策创新能力的交通管理卓越警务人才,这就对本科四年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的传授提出了较高要求。交通管理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动态性较强的专业,涉及交通管理及交通工程两个方面,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开放性的大系统[1]。而交通管理工程就是利用工程、教育、执法等手段,正确处理道路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交通尽可能安全、畅通、和谐发展。因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兼顾“硬”科学与“软”科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2]。因此,对于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需进行探索与改革,为学生提供多种交通环境下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的虚拟应用、交通状态评估与应用效果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决策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关键。
二课程设计改革目标及内容
为了立足于培养综合决策性创新人才,从整体的高度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努力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门专业课知识,制定最有效的区域交通管控措施,并能够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模拟情景化的管控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价。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增设交通工程类综合实验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