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修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道德修养论文:师校师德教学强化策略
本文作者:呼禾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团委
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
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师是通过示范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教师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王道俊、王汉澜)。在师范类院校解释教育的群体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所以说,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低,将来注定要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加强师德教育意义重大。师德的含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教师的道德修养,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德性。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其次体现在教师个人应有的品德、意识的修养上;三是体现在热爱学生上,也就是应该具有“爱心”,能够以人为本。英语中的师范院校(NormalUniversity)的normal就是源于norm一词,表示标准、规范之意。可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范二字最精准的解释。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中加强师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在校教师德育教育的问题,更是因为师范院校承担着培育职业教师和对现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落实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承接的关键因素;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师德建设尤为重要。教师这个职业被人们普遍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广大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其实行力度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是比较好的,能够做到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广大学生的认可。但是,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和改革开放攻坚的关键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师德建设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新挑战和新的现实问题,对提高教师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正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方面以及薄弱环节。强化师德建设的制度要求应该提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对策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教育的实践中传递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师要对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等师范院校党政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把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师德建设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师德教育的重视,要有专门的机构如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来负责师德教育,同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师德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党委能够经常分析研究师德教育建设的形势,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师德教育的各项措施,并且通过检查、考核、奖惩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师范教育的不断进步,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更新师德观念。教师应该成为“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优化教育内涵,在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对在校的师范学生进行合理可行的、长效的、有具体教育意义的师德教育。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师德教育,教师往往仍然使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很多情况下已经远离学生的实际需要,还在使用固定时间的政治学习,千篇一律的理论学习笔记,毫无区别的理想信念教育等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心里共鸣。这种与现实完全脱节的教育,实际的教育意义不大,甚至还会有负面效应。所以教师应该紧握时代脉搏,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各种问题,认清形势,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更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进而帮助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身教胜于言传”的效果,才会与学生形成心里共鸣,德育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思想道德修养中法律教育论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
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教育论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法律教育部分的教材编写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古代文学文德说理念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和创作主体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现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从古至今,创作主体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古代文论始终将对创作主体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讨创作主体的德才和学识、情操和禀赋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的人品与文品的具体关系。“文德说”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决定文学创作成就的高低,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先秦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德”与“文”的关系随着其内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演变。
“文德说”就其源,起自先秦时期的言、德之论,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的“文德”,不是专门针对文人而言的,不专指作者,而泛指一种美德。《礼记•表记》中说“君子耻有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行。”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辞第二的思想,又强调了德、行、言必须统一。虽然“文德说”在先秦并不专指文学,却对后世文学主体论的“德”与“文”的关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汉代王充在《论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说:“《易》日:‘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日:‘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以文为操”,就是以礼乐规定的文饰为仪表,而这种礼乐规定的文饰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在《书解》篇中又说到“人无文德不为圣贤”。这里将道德和文章看成一体,当然这一命题也引起了后世批评家们的争议。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文人的感情意念通过文辞都充分表露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文德”之论的文论家颇多。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提出的“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成了一个时期评论文人无德或少德的理论依据。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有很多篇目论及文德之外,还有专篇论及文人品德,其论文人德行的专文是《程器》篇,借用《尚书•周书》上的比喻,说明人材要“贵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词人那样“务华弃实”,本末倒置,强调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算是真知灼见,准确地论述了文与德的关系。陶渊明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一直为后世的人称道,特别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萧统不仅为他编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高度评价陶渊明诗品和人品的论文。
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强调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要求更为强化。唐代的韩柳及其门人对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层的论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从古文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古文须以“立行”为本,而以“立言”为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只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进入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达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练程度,并且还要再修养若干时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时代,文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的观点,尤以宋濂为称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写作要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为一体的主张,认为文章的成败高下不能仅仅从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从根本上着手,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纵向观察,中国古代文论家都把“文德”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养好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对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出现的“文品”、“赋品”、“诗品”、“诗格”等概念,实质都是与“人品”对应而言的,以“立德”为创作主体的首要条件,古代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主体德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论对主体性的深刻认识,对自身人格及创作的关系的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评价它的作用和价值,既不能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学创作的成败显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毕竟会有一个主导因素制约着,创作主体的品格是绝不容忽视的,主体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预先规定了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创作主体借其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表现主体的情志、个性、理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古代主体论对作家品格的重视,成为一个良好的导向,这使得作家不断地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对社会风气的加强、文学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立德”的作用,而忽视创作中的特殊性,这将无疑会阻碍文学的发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创作成绩,这也是极不公允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创作主体既要重视道德修养,又要不断在实际中开阔自己的学识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坚持不断创作、重视创作中的文辞表达,只有将这几者紧密结合,才有好的文章产生。
青少年道德教育及传统蒙学探讨
[摘要]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是价值观形成和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期,利用传统蒙学蕴含的丰富教育内容和深刻的教育思想,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道德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思想十分注重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诚信友善谨严向善的思想有助于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教育;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思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其博爱情怀。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把传统蒙学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重视家庭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环境,从而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切实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关键词]
传统蒙学;青少年;道德教育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做到教育为本,坚持德育的首要位置,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关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蒙学,蕴藏丰富的德育思想,具有深刻内涵,我们应该学习其优秀的教育思想,运用于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做好青少年的道德启蒙,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传统蒙学蕴含的德育思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随着文化思潮的大量涌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文化的激流中,认清自我,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我修养和文化判断能力,让祖国在发展中站稳脚跟。我国传统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深刻的德育思想,德育职能至上,以孝悌为核心,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告诫人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而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冷漠等一些反道德现象,某种程度上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和迷惑,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首先,注重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孝悌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强调要孝敬父母、友爱兄长,才能成为一个人的根本。[1]良好的道德修养需要基于孝悌,教育青少年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反躬自省、崇尚贤德等,在不断地学习中去慢慢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其次,注重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蒙学注重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教育他们在生活上要勤奋严谨、勤俭节约、生活有序,注重生活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注重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小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立志积习、勤学敏思,要发奋读书,端正学习态度、终身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做贡献。最后,培养青少年博大的仁爱之心。仁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传统蒙学对儒家“仁者爱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具有慈爱之心,注重家庭和睦,热爱祖国、关爱社会与他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品德培养
摘要:在校期间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高职学生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培养落脚点及社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引导学生内化与践行必备道德品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探索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品质;品德培养;方法
十八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将立德作为道德要求古而有之,追溯其价值理念的历史渊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古为今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传承文化底蕴,旨在使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能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养分,教育和引导当代学生健康成长。
1当代高职学生道德品质要求
传统文化将立德作为核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将自身修养提升作为根本,在沿袭中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自省、自律的同时当代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能力与品行,即: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能力。十八大提出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理念教育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怎样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前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良好的道德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要有一颗君子之心,应具备以下道德素质:
1.1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弟子规》中用一整章来告诫人们如何做到孝。首先要拥有一颗孝心,其次要做到孝敬、孝顺,你才能拥有孝德。孝这种观念应渗透到学生思想意识中,扎根心底。对学生进行教育,观看主旋律电影,根据母亲节与父亲节特定节日开班级座谈会,跟家长做一次心灵的通话,改正错误行为,帮助学生达到心灵的救赎;孝顺父母心怀感恩,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注意与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心灵上呵护父母;教育学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有伤,贻亲忧”,照顾好自己,多与父母沟通,避免父母担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德有伤,贻亲羞”[2]准则,完成道德自律。
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上涉及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关于古代文学的作品,教材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文体界定不够细致、准确;作品以及相关文化讯息的注释简略、含混;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重视不足。对此,应该采取完善作品注释及文化讯息、开辟传统文化版块等方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颇受好评。在这版教材中,响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增加了关涉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教材主编温儒敏对此评价说:“(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1]除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多,不少研究者、教育者认为“统编版”所蕴含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教育功能也在提升。郎镝、张东航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认为:“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内涵、特征和实施策略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教育的功能。”[2]彭红霞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之误》认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高度契合了新课标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总体目标。”[3]不过,虽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上有所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有所提升,但整体上依然有所不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需求。语文的教育目的有三个维度:一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对汉语字词进行认识、书写、讲说;二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公文文书、新闻通讯等文字内容,并能够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三是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让学生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熟悉,热爱民族文化进而热爱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民族文化血脉的载体。如果说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以第一个维度为主,那么到了初中阶段语文教育就应该以第二个维度与第三个维度为主,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培养,应该重点始于初中。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具备独立的思考意识与判断能力,这个阶段是塑造人格与培养情感的最佳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进行更为充分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以及民族情感的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的语文教育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对于教材的要求更高。但是就统编版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来说,还是有欠缺的。这一点在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古代文学的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与辐射。古代文学包括古典诗词曲赋、文言文、古代小说等内容,这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文学作品中,又涉及典故、民俗、节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古代文化知识,无疑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充裕水库。然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却更多停留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与介绍,并没有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导致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让学生不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1.对古代文学体裁概念的界定
过于宽泛、含混关于古代文学的体裁,今人的界定与古人是不同的。今人对于古代文体主要分为诗歌、散文、词、小说等几种,而古人对于文体的界定要详细得多。例如,诗歌便有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等之分,而文章有书、论、说、表、铭等之分。虽然现代并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古人的方法进行文体分类,但古代文体一些基本的区分还是应该明确。然而教材往往是以现代的文体概念替代古代的文体概念,并没有真实地呈现作品真正的文体。例如,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选录了《木兰诗》,将其称为“北朝民歌”,而“民歌”是今人的文体概念。在人教2001年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中注释为:“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样的讲释参照了古人的文体分类,并介绍了文本出处,相较于统编版而言更为严谨。除此之外,统编版教材对于古诗词几乎是以“古诗词”或者“古代诗歌”来统概,没有进行详尽的解读。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所收四首作品其实是四种不同的体裁:《观沧海》是古诗和乐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绝句,《次北固山下》为律诗,而《天净沙•秋思》为散曲,学生不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异同,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例。除了诗词之外,统编版教材在文章的文体区分上也有不足。以《陋室铭》与《爱莲说》两篇为例,为了展示中华美德及其时代性,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统编版将两篇文章编为一课《短文两篇》,都在七年级下册。该单元的要求是“重点学习略读”,希望学生通过精读了解文章特点后,再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但是,统编版在课文注释中对文体特点部分笔墨较少,对于“说”体并没有介绍,对于“铭”也只是在注释中简要说明:“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显然,这寥寥两句的注释对学生把握文体特点的帮助十分有限。统编版教材在文体区分上的笼统、模糊,对于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不利的。一是学生不能接受较为完整的知识讯息。《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却被笼统地归为古代诗歌。实际上,诗歌与散曲虽然都是韵文文学,但是二者拥有本质的不同,不能混同;二是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古代的不同文体,不能深刻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以诗词为例,古代诗歌、词体有多种体裁,而不同体裁的特色是不同的,不同特色背后体现的是汉语特有的文化魅力。比如律诗与古体诗的风格便有不同,律诗讲究精严的格律、平仄、对仗,它是基于汉语特有的文字、语音特点形成的,它有着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与发展脉络。从律诗出发,可以进行很多传统文化的辐射,包括汉语的语音特点,汉语四声的发展历史,汉字在对仗对偶上的要求,等等。不能分门别类地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解读,就让学生失去了体会更多传统语言、文字魅力的机会。三是学生不能以古人的视角对古代几种主流文体进行正确认知。如果只是以今人的概念去界定古人的文体,那么必然造成学生对于古代文体的隔阂,无法真切地体会古代文体内涵。例如“铭”是一种自我勉励的文体,是面向自我的;“说”是议论文体,是面向他人的。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文化内涵,如果简单地以文言文或古文涵盖,是无法体现它们各自文体的魅力。
学生的艺德修养提升思考
近年来,艳照门案、满文军涉毒案、臧天朔聚众斗殴案、侯耀华代言虚假广告案、魏晨国丧日相片门案、陈少华涉毒案、高明骏涉毒案、李鹤彪打记者被拘及其师郭德纲不当言论案、高晓松醉驾案、苏越诈骗案等案的相继发生,不断地撩起了人们内心对艺术从业者的隐隐之忧。作为一种折射,人们又不断地萌发出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的种种担忧。事实上,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诸多表现也已经受到了社会这样或那样的埋怨甚至是批评。在2010年4月发生的北京“天上人间案”中,警方发现从事有偿陪侍服务的人员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不少有研究生学历的背景,她们分别来自一些比较有名的艺术类院校。另有药家鑫案、叛逆的艺术少女全裸模特案,也都语出惊人。这些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品德态度、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问题以及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努力和效果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音乐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十分必要而又紧迫,其教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的学校成因有三:首先,忽视了音乐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教学缺乏针对性。音乐考生与普通文科考生不同专业的人文素质特征和差异,到了大学思政课的教学中被一笔勾销,表现为:一是不分文科、理科,还是音乐学生,全国都是大一统的教材,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不分对象,没有难易度的差别;二是思政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忽视了音乐学生与文科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差异、忽视了音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征,千人一教、千教一律,不从实际出发,不因材施教,教学缺乏针对性。 其次,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片面学科化理论化等倾向的误导。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强调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更加趋近于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从而淡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也变成了职业训练场。有人评价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1] “现实教育中……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2]另外,大学课程片面学科化、理论化的倾向也令人十分担忧。过分强调课程的学科性、过分强调理论研究并将之全部塞进大学生的教材之中。宏观层次的学科设置与微观层次的课堂教学,少量人进行的高深理论研究与大量学生进行的一般性的理论学者之间没有了区别。有人指出,“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科化偏向,弱化了课程的德育功能。”[3]《北京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报告分析(下)》指出,高校“两课”及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过于理论化造成大学生行为与认知脱节”[4]。 再次,处于弱势的教学地位、学生不太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教师“只能如此”的教学心态三者同在。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非专业音乐院校下设的二级音乐院系,还是民办音乐院校,音乐学科和专业都处于强势地位,而思政课及其他通识课程往往都处于较弱势的地位。这一情况的出现,从成因上看有客观的需要,也有主观上的疏忽及思政部自身努力不够等因素。从学生来看,音乐院校中不太重视思政课学习的学生更多。在这种状态下,思政课教师常常很容易自卑,很容易产生“只能如此”的教学心态。 艺德教育是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共通点和相互促进的着力点。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共通性表现为:第一,根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白朗宁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罗斯金说,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柯尼利亚说,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艾涅斯库说,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福楼拜说,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这些精辟的论述,都充分说明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都是教育,都要育人,都要把人育好。 第二,教学素材的共享性。音乐教育的很多素材都可以用做思政教育的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的史话、民族精神的情怀、理想信念的讴歌、坚忍不拔的追求、笑对逆境的气概等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素材。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也可以用做音乐教育的载体,也都承载着爱国爱民、民族热爱、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音乐教育所需要的思想和内容。 第三,知识能力的互补性。音乐教育本身,乃至音乐表演和创作,都需要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新力。而政治、道德、哲学、历史、经济、法律等知识的拓展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是音乐教育本身难以或无法完成的,而思政课恰恰非常有利于学生这些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独特的直观性、感染力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不会有《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作品的产生;没有良好的音乐素质,也难以使思政教育的内容如此寓教于乐、感人动人。 另外,音乐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为这种共通性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音乐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虽然有待提高,但他们因为受对音乐艺术纯洁性追求的影响,因而在思想上就表现得较为单纯并进而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因为受他们自身的人文知识储备有限但同时又有增加人文知识储备而完善自我愿望的影响,因而他们对人文知识储备较为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也很容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为受音乐艺术需要有较强的表演欲的影响,因而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他们也就乐于表现自我,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受音乐艺术本身的开放性的影响,因而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就表现得乐于和易于与人沟通;因为受音乐艺术本身愉悦性、欣赏性的影响,因而他们在性格上就表现得活泼开朗;因为长期受到视觉、听觉等直观音乐艺术教育方式的影响,因而他们在思维特征上就表现出良好的形象思维而十分有利于视频直观教学,如此等等。如果充分发挥音乐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那么音乐院校的学生反而比非音乐院校的学生好引导得多。#p#分页标题#e# 音乐院校思政课艺德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挖掘利用具有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共通性的教育材料,增加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知识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除了上述已提及的具有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共通性的教育材料外,具有这种共通性的教育材料还有很多,需要挖掘。同时,还可以利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在音乐作品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分析、价值取向分析、哲理分析、社会历史背景分析、时代特征分析与当年青年主流价值观关系分析等方面展开思政教育。 将思政教育渗透到音乐专业教学及活动之中,拓展思政教育的育人空间和途径。无论是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育活动,都可以渗透到音乐专业教学及活动之中,如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艺术实践中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团委合作,在学生的三下乡活动中设置思政课的调查课题;与学生处、团委合作,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设置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教育项目;与学生处、各教学院系合作,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中开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与宣传部合作,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媒体开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宣传活动;与相关部门合作,对学生开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学术讲座,等等。 开展艺德案例教学,让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受教育。音乐院校的案例教学一定要突出音乐性,即与音乐学习有关,否则,案例不对口,学生就不愿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长成才的奋斗经历,学农的学生很喜欢,学音乐的学生却不一定感兴趣。案例教学可以从视频音像和文字材料两个方面展开。近年来,我们录制和自制了《新闻1+1:不能娱乐至死》、《臧天朔聚众斗殴案终审判六年》、《歌坛再出吸毒丑闻陈少华家中吸食冰毒被拘》、《虚假广告拷问明星社会责任》、《假唱第一案尘埃落定假唱女歌手罚款五万》、《李鹤彪打记者被拘及其师郭德纲》、《艳照门给艺人敲响自律警钟》、《北京天上人间案》、《中国演艺名人道德修养榜宋祖英居首》等视频音像和文字教学材料100余条,让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受到了教育。 开展艺德名人名言教学,提升学生人生修养的层次和品味。音乐艺德名人名言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德名人名言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如运用柯尼利亚的“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的名言教育学生培养自我诚实的品质等。音乐艺德名人名言具有权威性高、学生易于接受、说理简洁明了、易记易说等优点。对于音乐院校的学生来说,充分利用音乐艺德名人名言进行教学,既能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正确认识和处理艺与德的辩证关系,又能弥补他们人文社科知识储备的相对不足,从而提高和增强音乐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共搜集、编制了200余条音乐艺德名人名言并用于教学之中,同时还引导学生自编音乐艺德名人名言学习笔记近1000份,提升了学生人生修养的层次和品味。 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法规教学,系统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法规素质。音乐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以与音乐专业对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法律法规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近年来,我们搜集和整理了《国务院关于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决定》、《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音乐创作和表演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有关音乐创作和表演部分)、《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关于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新剧(节)目实行审查、备案制度的通知》等音乐职业道德规定和职业法律法规用于教学,系统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法规素质。 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人文素质相对偏低既影响音乐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深入学习、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程度以及身心和谐程度的更进一步的提高,又影响他们学习音乐专业时所需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在很好的完成思政课必修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师人文知识储备较足的优势,开设人文知识面和人文素质拓展选修课程,既延伸思政课必修课的教学,又拓展音乐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和人文素质。近年来,我们论证、开设了“中国古代哲学名流智慧简介”、“西方哲学名流智慧简介”、“中国历史文化简述”、“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概论”、“非歌唱语言实训”等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400余篇,收集编辑了“我在亚运中成长”学生征文200余篇。通过这些改革,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 概述以上,音乐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然;而抓住艺德教育这个结合点和着力点则是音乐院校从实际出发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