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德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道德文化激励的特点
媒体大量报道的“路脆脆”、“楼歪歪”、“桥塌塌”等事件说明工程质量建设是如此令人不放心。问题出在没有法律法规么?不完全是。看看我国50-60年代,我们的法律法规哪有现在那么健全,但是,那时候的工程质量是业内人士公认并至今仍人啧啧称赏的。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文章认为,关键是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企业的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悄悄地发挥作用,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试图开展基于道德文化激励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探索一条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键范畴的内涵与定义 第一,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积淀升华形成的,根据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在一定社会中所应自觉遵循的各种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1]。 第二,关于企业文化,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之一是: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理念、基本载体是制度和企业的行为习惯、表现形式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企业高层决策者头脑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杠杆。 第三,本文对企业道德文化的界定为: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的具有自我约束功能的价值观念、习俗、行为文化、精神风貌的总和。 第四,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 第五,关于道德激励的研究目前尚属方兴未艾。我们借鉴我国武汉理工大学申来津教授对道德激励的定义来理解道德文化的激励。申教授认为,道德激励表征道德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道德激励包括对社会预期行为的驱动(正激励)和对违背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抑制(反激励),提高“知善—行善”的确定性则是道德激励的核心。道德激励的实现水平决定着社会道德生活的质和量[2]。 第六,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资源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机制的优劣是以其作用于系统而导致的系统机能的强弱来评价的。它反映了使用激励过程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影响着激励的最终效果和运用程度。总之,企业的激励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运行系统。 第七,工程项目是一种既有投资行为又有建设行为的项目,其目标是形成固定资产。工程项目是将投资转化为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过程。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明确的建设任务;2.具有明确的质量、进度、费用目标;3.建设成果和建设过程固定在某一地点;4.建设产品具有唯一性;5.建设产品具有整体性;6.管理复杂性:单位多、技术难、规模大、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复杂。 第八,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道德文化激励机制就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激励主体运用道德文化的激励功能实现激励目标的过程中体现的较稳定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道德文化激励之特点的分析 (一)道德文化激励与法律制度激励的对比分析 道德文化激励与法律制度激励的对比分析主要是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研究,其基本内容见表1:当然,在现实生活里,道德文化激励与是法律制度激励是相辅相成的。 (二)道德文化激励与经济利益激励的对比分析 综合平常所见的一些看法,我们总结出道德文化激励与经济利益激励的关系如下: 第一,茅于轼通过《镜花缘》里君子国的交易困惑,总结出:“如果人是利他的,任何理想都不能建立起来。”[5]因此,道德文化激励是不可能的。人,似乎天生就是机会主义者。因此,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规范市场行为。 第二,建立道德市场经济论。道德市场经济经济激励的现实合理性,但否定其未来合理性,“批判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逻辑,批判一切把市场神圣化的新老自由主义,在当前特别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6];承认现实多数人的自私,但否认性恶论,而主张人性的文化论;认为人性是理性,因而人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无非各自的理想不同罢了。因此,通过道德文化教育和道德实践,人们能实现道德和市场行为、经济激励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结合。这种观点的实质类似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应该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而和谐的中庸的追求经济利益。 第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理性只能导致生态危机。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7]:“资本家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资源、增加投资,以使自己作为强者存在于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产也就是破坏……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地追求增长。……过度积累的危机被再生产危机加剧,再生产危机最终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资本家即使从事环保工作,脑子里想的也是赚钱”。他举张“足够”就好、“更少就更好”,主张消灭“劳动异化”,主张人性化生产。因此,基于经济理性的经济利益激励应该让位于基于人性自由发展的德性激励和基于精神生活的文化激励。我们赞同中庸之道,即:赞同道德文化激励与经济利益激励的有机结合。当然,二者也是很难结合好的。其运用之妙往往在管理者的恰当运用。#p#分页标题#e#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道德文化激励机制的构建 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思考,我们总结性地构建了一个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道德文化激励机制模型(如图1),该模型说明:道德文化激励机制是一个以领导和员工的行为为激励对象,以教育、礼乐、内省为激励手段,并与经济利益激励、法律制度激励、行政管理激励相结合,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以质量与按全为依归的激励体系。 (一)道德文化激励的目标: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所谓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狭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项目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当然,质量好、工期短、消耗低、经济效益高、施工文明和符合安全标准的全优工程是我们的标准。但是,我们的道德文化激励的主要目标还是工程质量。我们可以说工期可以延长,投资可以增加,但是,绝对不能说质量可以松懈。 (二)道德文化激励的手段:内省、礼乐与教育 1.内省的诠释。我们认为,内省可以依据其主体的不同可分类为个人的内省和组织的内省。 (1)个人内省。中国古人对个人内省有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只能点到为止。个人内省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见贤思齐、就是过则勿惮改,用同志的话说,就是自我批评。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上,就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必须相信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条、规则并愿意实行,而且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及时根除错误的理念。 (2)组织内省。我们可以简单的定义为组织学习。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丰富的组织内省的知识和方法。例如,的经验至今仍值得好好总结和学习。此外,彼得•圣吉(PeterM.Senge)[8]提出的五项修炼作为组织学习的“圣经”也是本文作者重点推荐的读物。具体来说,工程建设企业也要从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MentalModels)(发掘内心世界的图象假设、成见等)、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SharedVision)、团体学习(Teaml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等5个方面开展组织内省,当然,关键还是寻找忽视工程质量的自身原因并加以改正。 2.礼乐。礼乐的核心仍然是“仁”,在工程建设中最大的“仁”就是工程质量。但是,为了形成重质量、视质量为个人和组织的生命的道德文化,工程企业通过建设相应的礼乐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礼乐”,就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文化不仅涵盖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9]我们根据《礼记》中的思想将礼乐文化的精髓概括为,就是要让人们通过祭祀等礼仪礼节、通过音体美等艺术陶冶人的内心情操、规范人伦秩序,总之,是提升精神文明,实现和谐社会。我们认为,工程建设管理中企业的礼乐文化应坚持如下几个原则: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是核心,否则,花样再多也会让孔子感叹:“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第二,礼节和礼仪中体现的秩序等级不能仅仅反映权势和名利,而更应该反映的是职业道德、人品风貌、创新业绩、做好事的能力等等;第三,应该将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纳入礼乐文化建设中统筹考虑,不能搞没有道德精神的形象识别系统;第四,要提升企业的职工文艺活动、项目团队的业余生活等等集体活动得道德文化品味,不得搞庸俗的“艺术”享受。第五,要能让领导和员工体会到健康礼乐的德性之幸福。 3.教育。这里的教育包括道德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但是,重点是道德文化教育。我们坚信道德教育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我们相信道德进步是人性之本质选择的必然性。19世纪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AabyeKierkegaard,又名祁克果)[10]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的理念,其意义是指人的生存是被动的、命定的(人之出生是男是女都不能由自己决定),可是,人可以利用自己命定的这种存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即:人有选择改造自己的本质的自由,选择做自己想要做的人,选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见,人能选择善作为自己的本质。那么,如何帮助人们选择道德的生活和精神的存在呢?我们认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加强“八荣八耻”的教育。当然,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特色内容:如职业道德、岗位道德、团队文化等等,采用适合本企业员工需求的特色形式。重点是安全质量事故的反复报道和定期的专项分析。此外,在教育技术上除了充分运用墙面刷标语、广告栏摆故事和知识集锦、集会搞小品、办夜校、看宣传片、搞宣传小分队等等传统的手段外,还要通过网络视频、网站建设以及QQ飞信等等电子技术手段开展宣传教育。当然,教育与内省、礼乐、是界限不一定分明,但肯定三者是一种交互影响又共同促进的关系。 (三)多重激励体系的协调 本为前面讨论了道德文化激励、经济利益激励、法律制度激励等多重激励体系是先辅相成的关系,并且就各自的特点做了比较。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构建道德文化激励机制的基础是在协调好多重激励体系的关系的前提下,要让道德文化激励要成为普照的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认为,根据儒家的经验,除了在做好上面提到的个人修身、组织内省、礼乐文化以及宣传教育外,还要做到如下关键的几个方面[30]。 第一,老板对待员工要以人为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亚圣的意思理解,企业的员工发展和员工幸福最重要,企业组织的可存在性次之,老板的利益最不重要。反之,老板视员工生命于草芥,那么,员工对工程质量就会视为儿戏。第二,领导做好人要以身作则。孟子见梁惠王时提出:君主何必言利,仁义而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与民同乐,仁者无敌等等。这些思想其实道出圣王政治的思想。这些思想同样适合于推行德治的企业领导。第三,及时引导亚文化,利用好亚文化。企业建立和发展道德文化激励,不能固步自封,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第四,要培养一批道德文化人格化的干部。第五,消除道德相对主义,坚守正道,实现利人利己的完美结合。#p#分页标题#e# 中国儒家坚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张对仁义要“一以贯之”,大丈夫要“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儒家不相信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儒家的坚守正道的精神确实是我们构建道德文化激励体系的精神支柱。
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摘要】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医德文化认同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摘要:当前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医德文化认同视角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者对医德文化的认同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患者要培养就医道德,媒体要恪守相应职业伦理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医德文化;文化认同;医患关系
1医德文化认同的内涵
医德是医学道德的简称,指医务人员在医务实践中应具备的思想、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是调整医者与患者、医者与社会关系的杠杆和准则,也是规范医者行为、保障患者健康的力量所在。在我国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精深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出现了许多有关高尚医学道德的论述。运用不同定语,可形成多种形态的“认同”。就个人而言,认同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之分。而自我认同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社会认同,两者都是以特定社会中的人或者社会群体为参照而展开的。由于认同是行动者对认同对象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诠释与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精神的和文化的,而社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特定社会类型的文化基质的认同,故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1]。文化认同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个体和群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在文化世界中不断寻找、实现自己的生存意义,在文化中认识自身,在文化中寻求认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力图论证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的哲学成了文化的哲学”[2]。所谓医德文化认同,是指作为个体的医者对医德的自知之明,在文化上和价值上对自身职业道德与行为操守的自我意识、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医德文化认同包含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是认同医者这个共同体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认同医德所包含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将医德当作自己的行动目标和指南,承担医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义务。
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
医患之间是一种双向人际互动关系,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医患冲突影响了正常的医疗活动,也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本文从3个角度剖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
2.1医者医德文化认同度低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高职学生生态哲学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生态哲学道德教育,首先必须要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的价值指向,并探讨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禅述目前高职院校生态哲学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1]协调、创新、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努力形成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高校学生具有健全生态人格,是未来承担这一重要使命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生态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生态文化教育,本文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化意识与素养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的价值指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特点是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把自然被看作是有规律运动的被动客体,人类则通过运用理性把握自然运动的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由此被看作人类控制自然的中介和工具,最终形成了中心主义价值观。因此,我们只有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特点、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文明理论内容和特点。生态哲学的基础为现代生态学整体性规律,特点是强调整体思维和开放思维、有机思维,其核心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方式、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统一的生态自然观。这使得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辩证思维有着完全一致性。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论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既作为一种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的生态道德观和文化观,又倡导绿色、协调发展的发展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得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成为人们的衡量生态道德的自党。[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渗透于他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劳动观、自然观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的解读,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宝库。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现在生态文明,为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生态哲学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廓清生态思想认识上的迷雾,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快又好地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道德的解构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传统的道德规范开始解构,出现了许多的引起道德反思的社会现象。全社会对此类事件的强烈关注,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焦虑感和道德自觉。毫无疑问,“小悦悦事件”就是这样一个触动我们心灵深处,拷问我们灵魂的事件。 一、“小悦悦”事件始末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已经58岁的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小悦悦事件”再次引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对鲁迅先生当年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思考。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2岁女童小悦悦离世,各地网民纷纷在微博、论坛为小悦悦祈福、寄托哀思。而小悦悦事件所引发的全国性关于道德、法律、人性等讨论、反思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潮。“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何重构社会道德体系、挽救社会信任危机,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广东省委书记也在2011年10月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各个群体都引起了高度关注。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小悦悦的安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最初舆论仅仅是针对漠视的路人进行批评与指责。随后,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开始对事件本身以多元视角展开了深入反思。网友和各种媒体声音在鞭挞社会冷漠的同时,更多的是讨论公民道德规范的解构、公民的责任以及社会救济机制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纵观一系列评论文章,大多数人都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国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而相关的文化道德建设却落后于时展,重建社会道德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思考此类事件的实质,并对道德解构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二、事件本质:传统社会道德的解构 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回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这反映出社会公民道德出了问题。但是,什么是公民道德,到底传统社会道德出了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法律、道德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文明有序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就调节范围而论,道德大致分为两类:公德和私德。公德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约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行为,避免一个人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如坑蒙拐骗。”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约束个体行为,如见义勇为,这是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外化出来的利他行为。不管是公德还是私德,都体现的是对善的向往与追求。无疑,从小悦悦面前走过去的18位路人,在那一瞬间用“失德”的行为扭曲了自身的道德人格。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是害怕受到讹诈而保护自己的措施,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被放大为使得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的重要原因。但是,人命关天,生命岂容漠视。在一个具有健全道德人格公民心中,人的生命绝对应该远远高于个人的委屈。因此,这一事件本质上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失范即现代社会公民传统道德规范的解构。社会现象都是时代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的“失范”脱离不开我国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传统道德规范是与熟人社会相联系而起作用的,道德的履行带有很强的地域封闭性、封建等级宗法色彩以及重义轻利的特点。现代社会,公民自主意识增强,个性更加突出,而且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流动性和社会利益群体的日益复杂,传统道德规范开始消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也不能完全做到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所需要的价值支撑。在此阶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新型道德文化还没有达到成熟和完善。可见,“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道德文化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它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并伴随传统道德资源的不断消解。 三、道德解构的两个层面 道德的作用形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存在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等。可见,道德归根结底要通过公民个体来起作用。道德一旦生成就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必然要外显在人的言语和行动两个层面。那么公民道德的解构,就是指道德规范从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不断消解。道德话语一般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描述意义,指道德语言用来描述“可感形象”,记录或揭示道德事实(或现象),包括根据真实道德事实进行话语层面的道德判断及推理,从而得出合乎实际的道德结论。另一种是情感意义,指道德语言是个人情感和主观态度的外化,语言背后存在可以感觉到的道德情感。道德话语的解构是以上双重意义的解构。描述合乎道德的事实,体现真挚道德情感,是道德语言的基本意义。但如今社会层面的很多道德语言不仅不反映实际道德状况,反而成为掩盖不道德状况的工具。这种情况在虚假广告(包括虚假的商业信息宣传等)表现得很突出。社会上有号称“优质产品”的黑心奶、黑心药、黑心食品等等。一些人的道德表白与其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的事实完全对立,道德语言苍白无力,慢慢被消解,全面丧失描述、反映道德事实的意义。伴随着语言描述上解构的是道德话语内在情感意义的丧失。冠冕堂皇的假话背后并无半点道德感情可言。道德话语背后充斥着假话和不道德的伪善情感,这直接导致诚信的丧失和人际防范意识的增强。网络虚拟环境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一些人在网络上(比如,QQ和论坛)说谎的道德愧疚感。当道德成为纯粹的语言游戏和作秀技巧,再加上一些不道德的内容被披上道德话语的外衣,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社会公民道德话语体系的解构。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从动机来看,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行为往往带有利益获取的表征,传统道德中的内在的利他性退居次要地位。儒家提出“仁”的思想,并把它当作最高的道德原则,要求人们应当“推己及人”“舍己爱人”。俗话中的“施恩不图报”等在市场现实中被许多道德行为的功利性所掩盖。一些商家屡屡在公益活动中表现的十分踊跃,但往往缺乏“我为人人”之心,获取知名度而谋取利润是内在的驱动力量。不否认很多企业和个人的确是想着回报社会和帮助别人,但是那些为了私利而作秀的现象无疑影响了公众对道德行为的判断。社会大众对道德行为动机的怀疑可以从“小悦悦事件”有人对拾荒阿姨陈贤妹救人为了想出名的质疑声中看出。就道德行为本身而言,主要是一些虚假的内容被填入道德的空壳,使得社会公民对道德行为持冷淡的态度。最近几年陷入风波的一些慈善机构造成的恶劣影响仍在继续。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无疑是对道德行为层面解构的最后一根稻草。“小悦悦事件”中,就“有评论文章分析,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让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道德行为层面的解构会造成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丧失,甚至被不道德情感取代,使人失去践行道德和拒绝不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如此则会造成人际冷漠和社会“失德”现象频发。#p#分页标题#e# 四、道德的解构是社会生态危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而,人们的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决定和影响人们的社会存在,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社会流动的频繁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陌生人社会”开始形成。传统社会道德体系开始消解,体现了时代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与其说是道德的困境,不如说是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类生存状况问题的反映。市场的本质是交换,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越是自主运行,越是容易把人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上的工具。道德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是毋庸置疑的,当道德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步调,必然会阻滞社会发展的进程。“一旦社会道德解体,人的生存危机就来临了。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就是因为存在着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体系。”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已经把人们从泛道德主义①中解放出来,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同一化”表现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然而,转型期社会,传统道德的解构使得我们陷入社会生态危机(相对于自然生态破坏而言):人与自我方面,盲目追逐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追求,缺乏自觉与自省意识,放弃自我约束与良心叩问,呈现出道德虚无感;“人与人方面,冷漠、疏远日益严重,呈现出道德扭曲状态;人与社会方面,在许多层面和领域,诚信与廉耻缺失,责任感与道义感松懈,呈现出道德异化现象。”公民道德的解构还造成一些人对道德困惑的极端反应,出现反道德的道德虚无主义倾向,这也直接造成一些越轨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道德解构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1年4月14日,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了当前文化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对于道德每况愈下的种种不满和指责的背后,潜伏着我们渴望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能够自我反思,并担当社会责任的道德自觉意识。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和道德解构问题是走向新道德文化的起点,是打上时代烙印的社会现象。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道德迷惑和缺失,虽然表现出了负面价值,但亦发挥了反面教材的教训和警醒作用。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消解现象,但在总方向上,道德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总体上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道德文化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于道德解构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更好把握现在,创造美好未来。道德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是经济发展自发的成果。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新型道德文化创造生长条件。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浅探
摘要:基于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提升广大师生安全素质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危机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文化相结合,积极探寻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路径,多维度提升师生的安全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为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素养的科技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安全文化;实验室安全;传统文化;危机文化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及不良影响。为此,国家相关行政部门了多项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文件,促使高校更加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面对这一形势,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借助传统道德和危机文化理论,思考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探寻提升师生安全文化修养路径,为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1]。
1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等院校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设和培育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注重安全意识与安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安全常识与技能,本能地敬畏生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当拥有良好安全素质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必定会影响身边的人,并逐步促成全社会形成安全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因此,实验室安全文化的育人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
2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开始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但依仍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文化重视程度不高。一些高校领导、二级院系负责人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高。一方面,安全文化建设确实存在专业性强、费用高、见效慢、组织难,难以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模式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难以提高组织者的积极性[3]。(2)安全文化制度落实不力。当前,一些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制度化,或有制度而落实不力。许多教师重科研轻安全,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4],安全文化制度难以成为实验室师生的工作习惯和准则。(3)安全文化专业队伍不足。一些高校缺乏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方面的专业人才,只好依靠外请模式,这一做法在时间上、效果上都难以保证。此外,教育培训普遍存在针对性弱、连续性差、覆盖面小、效果欠佳等问题[5]。
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职业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本职为天职,诚信守诺,遵守高校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必须坚守的“底线”。
坚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从文化角度看,西方的物本主义吞食人文文化是西方近代文明至今挥之不去的恶梦。只要浏览一下20世纪的文学长河便地感受到:西方国家尽管经济上遭逢多次困难,依然使自己的物质生产不断发展,但在精神方面却陷入越来越深的危机而无法自拔。既然资产阶级用科学和经济的方法把人们的贪欲有力地组织起来创造出物质的奇迹,那么,从潘多拉宝盒子里跑出的魔鬼不可能不在人们之间制造仇杀和堕落,在精神世界里培植焦虑、恐惧和无聊。
进入21世纪欧洲意识到不能让物本主义吞食人文文化,在继承自身传统欧洲道德文化同时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融合之,就以德国各地纷纷建立孔子学院,甚至在个别州建立汉语中心为例,如汉诺威的汉语中心,来学习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加以融合之。因此,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要不要或能不能把这个“连体婴儿”解裂,我们也依然是个困难的课题。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科学的语言概括了这种状况。简言之,即资产阶级像魔法师般地将物质生产一日千里地向前推进,而同时将中世纪的田园诗般的各种关系“浸到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于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在任何时候只要像水一样,锁定目标,不和别人争,同自己争,坚守日增美德,像大地一样厚实和顺。利用我们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在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精神方面陷入危机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得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作为新入职的老师应该努力学习和严格履行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从感情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行动上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做贡献。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学术上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产学研的实践中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坚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经过良好的岗前培训,从谋生的境界跳出;经过职业境界阶段不断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日益符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经过职业境界自觉提高到事业境界,逐渐使自己成为有事业心、责任心、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经过事业境界后,达到事业有成、业务娴熟,对教师职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后,最终使自己更确切的去意识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要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将自身的工作与学校、国家、民族事业连在一起,去意识自己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道德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道德领导以伦理价值为基础,重视领导者的领导力和道德权威。学校文化蕴含着道德意义,追求道德文化,为以价值为基础的学校道德领导提供了可能。通过培育共同体意识、构建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构建学校的道德规范、基于领导者德性和制度理性进行民主协商等方式将道德领导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有助于打造德行学校,将学校引向卓越.
关键词
道德领导;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
道德领导是一种基于道德权威的领导策略,旨在通过形成道德价值和准则,引导成员遵照这些道德价值和准则行为。学校道德领导关涉学校领导者的个人领导力和道德权威,对领导者德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领导者首先应当具有较高的道德修为,并努力提高,从而通过个人影响力和学校良好的规范来引领学校所有成员。学校道德领导关注伦理价值、以改善学校为目标,这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将道德领导引入学校文化建设,为检视学校价值观是否合乎理性、学校各方面设置是否利于学生发展等提供了有效策略。道德领导形塑着学校文化,朝向德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呼唤道德领导。
一、培育共同体意识
道德教育理论的提出者萨乔万尼在其著作《道德领导:抵达学校改善的核心》中,从价值和文化的角度构建了一种以道德领导为核心的领导框架,将学校看作一个学习共同体而非普通组织机构,共同体的管理依靠日积月累形成的规范、制度、价值观和认同等,即共同体文化。他强调构建共同体和共同体文化的重要性:“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的,并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这个‘我们’,通常共享一个公共场所,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开始共享共同的思想情操和持久的传统。”[1]要引导师生共同朝向卓越学校建设努力,道德领导首先要实现学校这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引导全校师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而努力。首先,创造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不是学校领导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全校共享的协约,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协商、并愿意为之共同努力的决策。因此,共同愿景的制定、实施与修正都应当吸引全校师生的参与。共同愿景代表着学校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道德领导的目的就是促进学校所有成员都能够、并且愿意参与到学校目标的制定和践行中来,以群体价值追求规范自身行为。许多百年名校的发展都有共同愿景的指引。福建泉州五中历经百余年发展,现任校长刘殊芳注重以沟通协商的方式民主治校,建立与学校员工之间的信任,用共同愿景凝聚全校力量,形成了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其次,开发学校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学校道德领导的核心,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它贯穿于学校建设始终。萨乔万尼指出:“采用以价值观为本的方法来定义校长角色,不仅保证了校长决定做的事符合认可的标准,而且为本校提供了一套界定其教育和道德健康的指标。”[2]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共同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柱,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等,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共同愿景正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全校师生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期望。领导者作为学校价值观念的捍卫者,需要明确学校核心理念,注重长远规划,并用心提炼,将价值观和共同信念渗透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努力寻求全校师生的认同。道德价值观只有真正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成为人人愿意追求并努力践行的准则,学校才能真正朝向德行学校发展。